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镂空重构手法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1
作者 周洪雷 姜璇 马玉儒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7,共9页
为了打破镂空工艺对材料、技术的使用界限,丰富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通过梳理服装中镂空构型的起源与发展,在镂空重构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案例归纳分析镂空重构的3类实现手法:连接点式镂空、重塑线式镂空以及剪切面式镂空。... 为了打破镂空工艺对材料、技术的使用界限,丰富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通过梳理服装中镂空构型的起源与发展,在镂空重构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案例归纳分析镂空重构的3类实现手法:连接点式镂空、重塑线式镂空以及剪切面式镂空。以连接点式镂空手法为例,进一步探究镂空重构手法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实践:一是镂空构型材料层面的创新,将环保理念融入服装设计,实现废弃物升级利用;二是造型表现技术层面的创新,结合立体塑形进行服装造型表现的拓展实践,并对镂空重构手法在服装设计领域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镂空重构 服装设计 点线面 塑料材料 立体塑形
下载PDF
三维虚拟试衣技术在服装设计与性能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薛萧昱 何佳臻 王敏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22,共11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服装领域的三维虚拟试衣技术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三维虚拟试衣技术的构成,展示了三维人体测量技术、三维人体建模技术以及三维服装建模技术近年来的最新进展,并着重分析了近年来三维虚拟试衣技术在服装设计与性能评价中... 为了更好地了解服装领域的三维虚拟试衣技术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三维虚拟试衣技术的构成,展示了三维人体测量技术、三维人体建模技术以及三维服装建模技术近年来的最新进展,并着重分析了近年来三维虚拟试衣技术在服装设计与性能评价中的应用。利用三维虚拟试衣技术,设计者能够对服装结构和图案进行参数化设计,进一步推广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块化协同设计,针对特殊体型人群设计高质量服装;服装开发人员不仅能够对服装的悬垂性、图案颜色搭配等美观性能进行评价,而且能够利用服装压力、应力图谱以及衣下空气层厚度指标等对服装合体性、压力舒适性以及热湿舒适性进行评价。最后,根据目前三维虚拟试衣技术在应用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引出,其在未来将不断引入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并向自动化、智能化、高精度且低成本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虚拟试衣技术 服装设计 压力舒适性 合体性 热湿舒适性
下载PDF
冬季户外服装的功能设计及用户需求匹配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云仪 黄婉蓉 《服装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513-520,共8页
为明确消费者对不同性能户外服装的需求以及不同品牌实现服装性能的技术手段,通过市场调研了解不同品牌户外服装的设计与技术,结合文献调研结果分析实现服装保暖防风性能、防水透湿性能、热湿调节性能、安全健康防护性能和收纳性能的技... 为明确消费者对不同性能户外服装的需求以及不同品牌实现服装性能的技术手段,通过市场调研了解不同品牌户外服装的设计与技术,结合文献调研结果分析实现服装保暖防风性能、防水透湿性能、热湿调节性能、安全健康防护性能和收纳性能的技术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消费者户外运动情况、户外着装情况与需求,并归纳户外运动环境特征。问卷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穿着娱乐休闲服装的频率最高,更看重服装的隔热性能、防水性能、透气性能和耐磨性能,而不同服装品牌对于这些性能的实现手段和侧重方向基本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外服装 消费者需求 功能设计 服装品牌 户外运动环境
下载PDF
服装热阻研究中的数据分析及可视化方法
4
作者 田苗 金辉 +1 位作者 王琦 李俊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9-54,86,共7页
为明确服装热阻研究的数据分析思路并探求更优的可视化方法,从实验设计、热阻测评、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4个阶段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明确了常用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手段。研究表明服装热阻受环境、服装、人体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采用... 为明确服装热阻研究的数据分析思路并探求更优的可视化方法,从实验设计、热阻测评、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4个阶段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明确了常用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手段。研究表明服装热阻受环境、服装、人体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采用暖体假人或真人实验的方法获得。数据较多以二维图像或组图的形式呈现,适用3项以内影响因素结果的分析。采用人工智能方法能够纳入更多影响因素实现服装热阻的准确预测,为不同环境下服装的选择、性能优化及人体热舒适的提升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热阻 数据分析 可视化方法 暖体假人
下载PDF
局部编织技术的编织原理与应用
5
作者 范友红 李小辉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0,共7页
为了对局部编织的创新设计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基于SDS-ONE APEX3岛精服装设计系统以纬平针为地组织设计局部编织花样色码,主要从编织与休止针数变化的角度介绍局部编织技术的编织原理,提出不加不减局部编织、减针局部编织与加针局部编... 为了对局部编织的创新设计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基于SDS-ONE APEX3岛精服装设计系统以纬平针为地组织设计局部编织花样色码,主要从编织与休止针数变化的角度介绍局部编织技术的编织原理,提出不加不减局部编织、减针局部编织与加针局部编织的工艺设计方法,并在电脑横机上编织出织片小样,进一步阐述局部编织技术在二维平面的嵌花色块拼接、镂空肌理的孔眼效应、三维立体的凹凸造型以及结构轮廓成形编织方面的应用。通过对比分析花样色码与织片小样,指出局编加减针规则与先后顺序、吊目方式、色纱组合等因素对局编织片外观的影响,对局部编织技术在针织创意花型开发与成形编织方面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编织 编织原理 花样色码 吊目 电脑横机
下载PDF
服装消费者使用直播购物的影响因素探究
6
作者 陈彩霞 叶宝文 朱奕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19,共7页
为探究影响服装消费者使用直播购物的因素,通过文献梳理和分析构建研究理论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消费者对直播购物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主观规范和信任均对使用直播购物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和主观规... 为探究影响服装消费者使用直播购物的因素,通过文献梳理和分析构建研究理论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消费者对直播购物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主观规范和信任均对使用直播购物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和主观规范均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此外,直播中的社会临场感可以显著影响消费者对直播的信任,但对直播的使用意向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促进服装消费者使用直播购物,对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直播营销效果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消费者 直播购物 使用意向 TAM模型
下载PDF
可持续视角下虚拟服装对实体服装消费的影响
7
作者 鲁成 陈子烨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13,共10页
在时尚产业数字化和低碳化的趋势下,探究虚拟服装对实体服装消费赋能的商业革新价值。基于技术接受模型,以虚拟服装美学性和技术性为外部变量构建理论模型,探索虚拟服装属性对实体服装消费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通过289份有效问卷,采用回... 在时尚产业数字化和低碳化的趋势下,探究虚拟服装对实体服装消费赋能的商业革新价值。基于技术接受模型,以虚拟服装美学性和技术性为外部变量构建理论模型,探索虚拟服装属性对实体服装消费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通过289份有效问卷,采用回归分析进行实证,结果表明:虚拟服装美学性和技术性正向影响实体服装态度,感知有用性和品牌态度在其中起链式中介作用,外观一致性在其中起调节中介作用。研究结论肯定了虚拟服装的商业价值溢出,解析了虚拟服装赋能实体服装消费的机理,为时尚企业数字化设计与减少浪费的可持续生产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服装 实体服装 可持续 技术接受模型 美学性 技术性 品牌态度
下载PDF
区块链技术在纺织服装产品碳足迹追溯与核算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佳艺 周立亚 +1 位作者 吴雄英 丁雪梅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23,共10页
针对纺织服装产品碳足迹核算与评价中清单数据难以追溯来源、核算过程不透明、核算结果可追溯性的缺失等情况带来的核算成本高、核算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缺乏监督及核算结果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有必要建立一个来源清晰、透明可查、保护... 针对纺织服装产品碳足迹核算与评价中清单数据难以追溯来源、核算过程不透明、核算结果可追溯性的缺失等情况带来的核算成本高、核算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缺乏监督及核算结果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有必要建立一个来源清晰、透明可查、保护企业隐私的纺织产品碳足迹可追溯核算方法。文章梳理纺织服装产品碳足迹追溯的研究现状,基于区块链特性和追溯应用研究现状,阐述了区块链应用于纺织服装产品碳足迹追溯的优势和挑战;结合纺织服装产品模块化碳核算方法,设计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纺织服装产品碳足迹追溯与核算的工作机制及系统架构,并通过实例数据展示了系统追溯过程,实现了产品碳足迹的“产品—模块—方法—源数据”追溯查询与控制访问。此外,总结了系统在建立组织及信息处理两方面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服装产品 区块链技术 碳足迹核算 碳足迹追溯 模块化方法
下载PDF
数字化服装结构设计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雷鸽 李小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3-209,共7页
为促进数字化结构设计技术在服装制造业中的应用与发展,首先介绍了参数化制版与基于人工智能的二维纸样直接生成方法,以及三维虚拟缝合技术的发展现状;然后系统地概述了包括三维服装自动生成、虚拟立体裁剪、三维基型重建、三维服装模... 为促进数字化结构设计技术在服装制造业中的应用与发展,首先介绍了参数化制版与基于人工智能的二维纸样直接生成方法,以及三维虚拟缝合技术的发展现状;然后系统地概述了包括三维服装自动生成、虚拟立体裁剪、三维基型重建、三维服装模块化重组的虚拟服装模型的设计方法,总结了基于曲面展开的二维纸样获取技术,包括几何展开法、力学展开法以及几何力学相结合的方法。认为数字化服装结构设计技术在简化制版、摆脱经验依赖、实现可视化三维造型与二维平面转化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结合人类创新潜能与计算机计算能力,在满足服装个性化与多元化的同时,提高制版准确率、建模精度与效率是未来数字化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结构设计 数字化结构设计 样板生成 三维虚拟 缝合技术 曲面展开 参数化制版 人工智能
下载PDF
莫尔纹动画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洁 吴婷 周洪雷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1-77,共7页
为探索莫尔纹动画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路径,给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应用提供更多思路,文章从物理学等角度研究分析莫尔纹动画的形成原理和技术发展,并总结分析已有案例,提炼出莫尔纹动画的3个实现路径,包括单层视错、本体双层错位以及... 为探索莫尔纹动画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路径,给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应用提供更多思路,文章从物理学等角度研究分析莫尔纹动画的形成原理和技术发展,并总结分析已有案例,提炼出莫尔纹动画的3个实现路径,包括单层视错、本体双层错位以及视觉位置移动。探究莫尔纹动画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实践,一是从技术层面实现创新,增加穿着者和服装、观众的互动交流;二是借助技术聚焦于主题的创新,将中国传统神话元素引入莫尔纹动画的作品创作中。莫尔纹动画技术在服装上形成的图案具有立体性、随机性、流动性、故事性,并兼具趣味性与交互性,其对传统神话故事的动态表达,使服装设计作品兼具潮流创新与文化内涵,拓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尔纹动画 交互性 服装设计 传统文化元素 图案
下载PDF
针织服装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的色彩传递与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丽娜 周立亚 《纺织导报》 CAS 2021年第12期78-81,共4页
针织服装设计感和时尚性不断提高,色彩变化愈发多样。同时,基于数字化和虚拟仿真技术的电子色卡、电子织片在针织服装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得到广泛运用。随着色彩在电子或实物色卡、纱线、织片以及成衣等不同载体上的传递,色彩色相、明暗... 针织服装设计感和时尚性不断提高,色彩变化愈发多样。同时,基于数字化和虚拟仿真技术的电子色卡、电子织片在针织服装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得到广泛运用。随着色彩在电子或实物色卡、纱线、织片以及成衣等不同载体上的传递,色彩色相、明暗程度以及饱和度会出现一定的差异。为深入了解针织服装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的色彩传递与变化情况,充分发挥数字化和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研究采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结合色彩学及材料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针织服装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常见的色彩差异问题及其出现原因、解决方法和建议,并对针织服装色彩设计与开发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服装 设计与开发 色彩差异 数字化 虚拟仿真
下载PDF
评价文胸防震功能的运动假人关键技术研究
12
作者 卢娅娅 陈晓娜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5,共5页
为了研制一款可进行文胸防震功能评价的运动假人,以避免测试过程中因真人个体差异造成的影响,从仿真模型和动力系统两方面进行关键技术研究。首先总结乳房形态和力学参数,其次综述仿真模型制备方法,然后分析躯干运动轨迹计算方法及动力... 为了研制一款可进行文胸防震功能评价的运动假人,以避免测试过程中因真人个体差异造成的影响,从仿真模型和动力系统两方面进行关键技术研究。首先总结乳房形态和力学参数,其次综述仿真模型制备方法,然后分析躯干运动轨迹计算方法及动力系统设计方法,最后提出一套仿真模型和动力系统的设计方案。其中,仿真模型由内部支撑、外部包覆材料及仿真乳房组成,乳房用特殊配比的硅胶灌注;动力系统由运动平台、电动机和凸轮组成,根据躯干竖直方向运动轨迹参数方程设计凸轮轮廓。未来可探究仿真乳房的不同硅胶配比、计算躯干三维运动轨迹参数方程,并研发模拟快速运动的动力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假人 动力系统 防震功能 仿真模型制备 乳房参数
原文传递
防寒服开口设计对其保暖性能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李鑫鑫 马亮 王云仪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3,共7页
为探究开口设计对防寒服隔热性能的影响程度,文章对门襟、袖口及领口三个主要的服装开口进行排列组合,通过暖体假人实验探究不同环境温度下、不同开口设计对防寒服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开口的优化设计均对防寒服总热阻有显著影... 为探究开口设计对防寒服隔热性能的影响程度,文章对门襟、袖口及领口三个主要的服装开口进行排列组合,通过暖体假人实验探究不同环境温度下、不同开口设计对防寒服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开口的优化设计均对防寒服总热阻有显著影响(p<0.05),其影响程度为领口>袖口>门襟,同时温度会影响三种开口设计对服装隔热性能的提升效果;5℃时服装总热阻最大提升率达7.20%,-10℃时同款防寒服总热阻仅提升5.27%。门襟设计对上臂、下胸及后腰部位的服装隔热性能提升明显,局部服装热阻变化率达6%;环境温度5℃下袖口束紧设计可将手部及下臂部位的服装局部热阻提升7.00%;领口束紧设计可将下胸、腹部、后背、后腰部位的服装局部热阻提升10.00%。研究结果可为防寒服的开口结构设计提供量化的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寒服 服装结构 开口设计 暖体假人 服装热阻 温度
下载PDF
适老化智能可穿戴设计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14
作者 刘欢欢 孟虎 王朝晖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6-243,共8页
为促进智能可穿戴产品技术更好地应用于老年人群,综述了近些年国内外适老化智能可穿戴研究现状。首先从人体层概述了老年群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属性3个维度的特征变化;然后分析总结适合老年人群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传感器、材料、形态、... 为促进智能可穿戴产品技术更好地应用于老年人群,综述了近些年国内外适老化智能可穿戴研究现状。首先从人体层概述了老年群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属性3个维度的特征变化;然后分析总结适合老年人群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传感器、材料、形态、结构、交互方式、功能算法和评估方法七大相关开发技术;进而梳理了适老化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生理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情绪系统和空间移动系统五大功能系统,并进一步依据产业生态层中6个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讨论了当前适老化智能可穿戴产品的设计范式;最后厘清了智能可穿戴设备未来在适老化研究发展中需要解决的4个问题及相关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可穿戴 适老化 老年用品 设计范式
下载PDF
褶皱服装数字化创新研究进展
15
作者 常薇 许旭兵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9,共11页
为了促使褶皱服装朝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升服装行业核心竞争力,文章综述了现阶段智能制造背景下褶皱服装的数字化创新研究进展,分析了传统褶皱服装中数字化创新设计的必然过程,从褶皱服装的造型、面料、工艺、色彩4个角... 为了促使褶皱服装朝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升服装行业核心竞争力,文章综述了现阶段智能制造背景下褶皱服装的数字化创新研究进展,分析了传统褶皱服装中数字化创新设计的必然过程,从褶皱服装的造型、面料、工艺、色彩4个角度出发,结合客观评价整理了褶皱服装数字化的研究现状,并归纳了褶皱服装相关数字化创新的研究方法,最后阐述了褶皱服装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及展望。未来褶皱服装应侧重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促进艺术与科技相互融合,优化设计思维,注重科技时尚、数字创新、人工智能等,以期实现可持续时尚下褶皱服装的数字化创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服装 数字化创新 参数化设计 技术软件
下载PDF
创意服装设计中编结工艺造型的运用
16
作者 曾华倩 周洪雷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5-59,共5页
为推动服装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新并挖掘优秀传统手工艺的设计价值,实现编结工艺造型的创新运用,文章通过对国内外运用编结工艺的创意服装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比较,以及对编结工艺造型的设计实践与探索,主要运用实践研究法、案例分析方法和... 为推动服装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新并挖掘优秀传统手工艺的设计价值,实现编结工艺造型的创新运用,文章通过对国内外运用编结工艺的创意服装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比较,以及对编结工艺造型的设计实践与探索,主要运用实践研究法、案例分析方法和图文互证法进行深入研究与运用实践,总结出编结工艺在创意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方法。将基本的编结工艺造型元素进行排列组合变换得到新样式,结合创意服装造型设计的要求和编结的工艺特性,主要从编结工艺的平面造型和立体造型2个方面,归纳总结出编结工艺造型在创意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方式,为实现创意服装设计效果提供了更多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结工艺 创意服装 工艺创新 设计
下载PDF
智能服装的设计模式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93
17
作者 田苗 李俊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9-115,共7页
智能服装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对其设计模式的研究并不成熟。为确定开发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对智能服装设计研究的典型案例进行文献分析,从技术、面料和结构造型3个维度交互关系的角度总结了智能服装的一般设计方法。提出"遵... 智能服装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对其设计模式的研究并不成熟。为确定开发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对智能服装设计研究的典型案例进行文献分析,从技术、面料和结构造型3个维度交互关系的角度总结了智能服装的一般设计方法。提出"遵循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运用智能服装的一般设计方法,引入功能服装的评价体系对其进行5级评价"作为智能服装设计的一般模式。在整个设计过程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回收利用率以使智能服装更加环境友好。对于特殊群体的专业集成化,及面向广大消费者的商业大众化是智能服装未来的发展趋势。我国将逐渐转化为以用户为中心的研发模式,加强学科交叉,关注人因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服装 设计模式 发展趋势 用户为主
下载PDF
环卫工人作业服装功能设计与研发初探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蒙蒙 李艳梅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6-390,共5页
为研究上海地区环卫工人作业服装功能性,通过受试者着装试验对作业服样衣的动态舒适性、局部形变以及辨识度进行了评价和量化。研究发现,环卫工人多为中老年女性,70%的受访者希望对作业服装进行改进。与原有作业服相比,改进款作业服能... 为研究上海地区环卫工人作业服装功能性,通过受试者着装试验对作业服样衣的动态舒适性、局部形变以及辨识度进行了评价和量化。研究发现,环卫工人多为中老年女性,70%的受访者希望对作业服装进行改进。与原有作业服相比,改进款作业服能为受试者提供较好的运动舒适性;改进款作业服在臀部z轴向的形变最大,为3.89 mm,而原有款作业服在腋下z轴向的形变最大,为1.97 mm;当观察者距离穿着改进款样衣的受试者40 m时仍能较好地辨认着装者。研究表明改进款作业服在功能上达到了一定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环卫工人 作业服装 运动舒适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针织挑孔组织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5
19
作者 范友红 李小辉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共6页
为了降低针织挑孔组织设计与研发的成本,缩短试样周期,满足当下快时尚的需求,基于SDS-ONE APEX3岛精服装设计系统的虚拟仿真技术,介绍挑孔组织在电脑横机上的编织原理,阐述挑孔组织的移圈方向、重叠方式、移圈个数与挑孔织物外观之间的... 为了降低针织挑孔组织设计与研发的成本,缩短试样周期,满足当下快时尚的需求,基于SDS-ONE APEX3岛精服装设计系统的虚拟仿真技术,介绍挑孔组织在电脑横机上的编织原理,阐述挑孔组织的移圈方向、重叠方式、移圈个数与挑孔织物外观之间的关系,并分别设计了树叶挑孔组织和罗纹挑孔组织的花样色码,运用虚拟仿真技术生成虚拟织片,将其与编织出的织物小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虚拟织片的整体效果逼真,孔眼分布及重叠方式与实物基本一致。通过对挑孔色码组合的合理运用,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快速直观地看到虚拟织片的肌理效果,大大减少或省略重复编织打样,对针织挑孔组织的开发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针织挑孔组织 色码 电脑横机 设计与实践
下载PDF
司麦克工艺在服装造型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洪雷 曾华倩 高文芝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53,共5页
为了充分挖掘司麦克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价值,实现传统手工艺在现代服装中的创新设计与运用提供更多的思路,文章通过对英国、意大利、北美国家的司麦克工艺技法及特征进行归纳总结,运用图文互证法,结合司麦克工艺在服装设计案例... 为了充分挖掘司麦克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价值,实现传统手工艺在现代服装中的创新设计与运用提供更多的思路,文章通过对英国、意大利、北美国家的司麦克工艺技法及特征进行归纳总结,运用图文互证法,结合司麦克工艺在服装设计案例中的创新运用方式,从构成形式、材质、技术3个层面分析司麦克工艺在服装造型中的创新运用。司麦克工艺属于一种面料再造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主要起到装饰作用,为服装造型设计的发展开拓新思路,对促进传统工艺在服装造型设计中的创新运用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麦克 工艺技法 服装设计 创新传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