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胶-凝胶技术在织物化学镀活化预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林 王炜 吴茜臻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2-115,共4页
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先驱体,应用溶胶-凝胶技术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凝胶薄膜.由于该薄膜含有氨基和羟基等活性基团,能与钯离子起配位络合作用,阻止钯粒子的团聚,使钯以较高的活性完成织物化学镀.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及扫... 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先驱体,应用溶胶-凝胶技术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凝胶薄膜.由于该薄膜含有氨基和羟基等活性基团,能与钯离子起配位络合作用,阻止钯粒子的团聚,使钯以较高的活性完成织物化学镀.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施镀前后织物的表面形态.与传统的前处理相比,无需SnCl2敏化,减少污染,缩短工艺流程,降低钯盐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H-550 溶胶-凝胶 化学镀 锦纶织物
下载PDF
β-环糊精-钯催化膜的制备及其在纺织品化学镀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林 王炜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0-33,共4页
探索用溶胶-凝胶技术将具有"巢栖"效应的环糊精固定在织物上.利用环糊精定位吸附钯离子再原位还原,从而限制活性中心钯的团聚,使得钯以纳米尺寸高度分散,比表面积变大,钯以较高的活性催化化学镀.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 探索用溶胶-凝胶技术将具有"巢栖"效应的环糊精固定在织物上.利用环糊精定位吸附钯离子再原位还原,从而限制活性中心钯的团聚,使得钯以纳米尺寸高度分散,比表面积变大,钯以较高的活性催化化学镀.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钯-β-环糊精(Pd-β-CD)的络合方式进行了研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施镀前后织物表面的形态进行了表征.与传统的前处理比较,β-CD负载钯无需使用SnCl2敏化,从而简化了工艺,并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环糊精对钯的高分散性,减少了贵金属钯盐的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溶胶-凝胶 化学镀 电磁屏蔽织物
下载PDF
新型整理剂单-(2-(2,3-二溴丙酰乙二胺基)-2-去氧)-β-环糊精的合成 被引量:4
3
作者 黄良晨 赵曙辉 罗光元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7-243,共7页
环糊精类物质通过改性可接枝到真丝上.在碱性水溶液中采用β-环糊精与对甲苯磺酰氯(TsCl)以1∶6的摩尔比反应合成了2位碳仲羟基单对甲苯磺酰β-环糊精酯(β-CD-2-OTs),然后采用乙二胺取代对甲基苯磺酸酯基合成了2-乙二胺基-β-环糊精(β... 环糊精类物质通过改性可接枝到真丝上.在碱性水溶液中采用β-环糊精与对甲苯磺酰氯(TsCl)以1∶6的摩尔比反应合成了2位碳仲羟基单对甲苯磺酰β-环糊精酯(β-CD-2-OTs),然后采用乙二胺取代对甲基苯磺酸酯基合成了2-乙二胺基-β-环糊精(β-CD-2-E),最后用2,3-二溴丙酰氯与2-乙二胺基-β-环糊精反应得到了对真丝具有反应活性的单-(2-(2,3-二溴丙酰乙二胺基)-2-去氧)-β-环糊精(β-CD-2-EDBA)单体,通过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证明实验成功地获得了目标产物.通过采用合成产物对真丝进行接枝、恒重法测定接枝率、比较接枝前后真丝的红外光谱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比较,发现合成产物对真丝具有一定的接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乙二胺 2 3-二溴丙酰氯 芳香整理
下载PDF
纳米TiO_2/β-环糊精溶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晶 赵曙辉 +1 位作者 侯书雅 李兰 《印染》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共4页
采用钛酸四正丁酯为前驱体制备纳米TiO2溶胶,探讨了影响溶胶稳定性的各种因素,通过粒径和紫外线透过率分析,确定了最佳溶胶组分配比。向此溶胶中加入β-环糊精的DMF溶液,制成TiO2/β-环糊精复合溶胶,并整理织物,通过织物的抗紫外线效果... 采用钛酸四正丁酯为前驱体制备纳米TiO2溶胶,探讨了影响溶胶稳定性的各种因素,通过粒径和紫外线透过率分析,确定了最佳溶胶组分配比。向此溶胶中加入β-环糊精的DMF溶液,制成TiO2/β-环糊精复合溶胶,并整理织物,通过织物的抗紫外线效果、增重率测试,以及表面衰减全反射(ATR-FTIR)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β-环糊精已接枝到织物表面,且整理织物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辐射整理 紫外辐射 溶胶 凝胶 纳米二氧化钛 环糊精 棉织物
下载PDF
环保型电化学还原染色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赖宇坤 王炜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34,共5页
以Fe-Ca-TEA络合物为氧化还原媒介,对靛蓝进行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研究九水硝酸铁、四水硝酸钙、三乙醇胺、氢氧化钠等用量对靛蓝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九水硝酸铁10 g/L,四水硝酸钙7 g/L,三乙醇胺35 g/L,氢氧化钠9 g/L,外加电压5V... 以Fe-Ca-TEA络合物为氧化还原媒介,对靛蓝进行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研究九水硝酸铁、四水硝酸钙、三乙醇胺、氢氧化钠等用量对靛蓝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九水硝酸铁10 g/L,四水硝酸钙7 g/L,三乙醇胺35 g/L,氢氧化钠9 g/L,外加电压5V,阴极面积30 cm2,电化学还原时间50 min,对棉织物进行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可以达到传统保险粉法染色的效果.同时,采用中空纤维膜过滤除去未能上染纤维的染料颗粒,可以实现媒介的重复利用,减少了水和化学药品的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还原染料 双核络合物 电化学
下载PDF
循环伏安法测定铁胺络合物还原强度 被引量:3
6
作者 赖宇坤 王炜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6,共5页
研究了以循环伏安法测定铁胺络合物还原强度的准确度及其影响因素,优化阴极电解液(包括硝酸铁、三乙醇胺、氢氧化钠、硝酸钙).实验表明,由循环伏安法测定的铁胺络合物还原强度与浸染染色法测得的比较,前者准确度好、稳定性高,而且操作... 研究了以循环伏安法测定铁胺络合物还原强度的准确度及其影响因素,优化阴极电解液(包括硝酸铁、三乙醇胺、氢氧化钠、硝酸钙).实验表明,由循环伏安法测定的铁胺络合物还原强度与浸染染色法测得的比较,前者准确度好、稳定性高,而且操作方便快捷,在电化学还原染色生产和质量控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伏安法 强度 铁胺络合物 电化学还原
下载PDF
巯基改性棉纤维化学镀银导电布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莉莉 王炜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2-226,共5页
应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巯基改性棉纤维表面化学镀银的特性,测定各因素对表面方阻和增重率的影响,得出制备化学镀银棉织物的最佳工艺:巯基硅烷浓度1%、改性时间120 min、改性液浴比1∶60、硝酸银用量3.5g、葡萄糖用量45 g、化学镀温度50℃... 应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巯基改性棉纤维表面化学镀银的特性,测定各因素对表面方阻和增重率的影响,得出制备化学镀银棉织物的最佳工艺:巯基硅烷浓度1%、改性时间120 min、改性液浴比1∶60、硝酸银用量3.5g、葡萄糖用量45 g、化学镀温度50℃、化学镀时间60 min.SEM和XRD分析表明,巯基改性棉织物镀层均匀致密,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采用透明胶带法测试证实,该镀层结合牢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织物 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化学镀银
下载PDF
α-溴代丙烯酰胺型环糊精对真丝的接枝芳香整理 被引量:3
8
作者 黄良晨 赵曙辉 《印染》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5-9,共5页
采用β-环糊精、对甲苯磺酰氯和2,3-二溴丙酰氯等合成了β-CD-2-EDBA,并接枝到真丝上进行芳香整理。优化的接枝处理工艺为:pH值9,接枝剂16%(owf),硫酸钠8 g/L,浴比1∶50,在90℃处理40 min,可获得高的接枝率,真丝的贮香量和留香时间显著... 采用β-环糊精、对甲苯磺酰氯和2,3-二溴丙酰氯等合成了β-CD-2-EDBA,并接枝到真丝上进行芳香整理。优化的接枝处理工艺为:pH值9,接枝剂16%(owf),硫酸钠8 g/L,浴比1∶50,在90℃处理40 min,可获得高的接枝率,真丝的贮香量和留香时间显著提高。扫描电镜分析证明,真丝表面接枝了β-CD-2-EDBA;分别采用酚酞光谱探针法和称重法测试接枝率发现,前者测得的接枝率较高,而后者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理 接枝 环糊精 丝织物
下载PDF
纳米TiO_2溶胶在负离子整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蔡淑君 杜鹃 赵曙辉 《印染》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18,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溶胶,并对棉织物进行负离子整理。探讨了不同因素对溶胶性能以及棉织物负离子发生量的影响,确定的优化工艺为:钛酸丁酯∶二乙醇胺∶乙醇∶水为1∶1∶30∶2.4(物质的量比),整理后棉织物的负离子发生量为2 ...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溶胶,并对棉织物进行负离子整理。探讨了不同因素对溶胶性能以及棉织物负离子发生量的影响,确定的优化工艺为:钛酸丁酯∶二乙醇胺∶乙醇∶水为1∶1∶30∶2.4(物质的量比),整理后棉织物的负离子发生量为2 380个/cm3,且织物白度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离子整理 纳米二氧化钛 溶胶 凝胶 棉织物
下载PDF
Fe3+ -草酸-葡萄糖酸盐媒质的电化学还原染色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清芝 王炜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45,共4页
在以石墨电极为阴阳电极[阳极电解池中加入15 g/L H2SO4作为电解液,阴极电解池中加入Fe2(SO4)3、NaOH、C2H2O4、Ca(C6H11O7)2作为还原染液]电解装置中,进行还原大红R的电化学还原染色.结果表明:还原大红R为4 g/L,Fe2(SO4)3为8 g/L,NaOH... 在以石墨电极为阴阳电极[阳极电解池中加入15 g/L H2SO4作为电解液,阴极电解池中加入Fe2(SO4)3、NaOH、C2H2O4、Ca(C6H11O7)2作为还原染液]电解装置中,进行还原大红R的电化学还原染色.结果表明:还原大红R为4 g/L,Fe2(SO4)3为8 g/L,NaOH为50 g/L,C2H2O4为12.6 g/L,Ca(C6H11O7)2为24.4 g/L,工作电压为4 V,还原时间为10 min,阴极面积为40 cm2时,具有良好的染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还原 K/S值 络合物 还原大红R 染色
下载PDF
Fe(Ⅲ)-草酸-葡萄糖酸钙媒质体系间接电化学还原及棉织物染色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清芝 王炜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4-447,共4页
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Fe(III)-草酸-葡萄糖酸钙媒质体系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可能的反应机理.实验表明,Fe(II)-葡萄糖酸盐起着最终的还原作用.电解还原时间、工作电压和阴极面积这3个因素影响着电流效率,在Fe(III)-草酸-葡萄糖酸钙媒质体系... 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Fe(III)-草酸-葡萄糖酸钙媒质体系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可能的反应机理.实验表明,Fe(II)-葡萄糖酸盐起着最终的还原作用.电解还原时间、工作电压和阴极面积这3个因素影响着电流效率,在Fe(III)-草酸-葡萄糖酸钙媒质体系中,还原大红R的电流效率最高可达89%,其电解还原时间10 min,工作电压4 V,阴极面积40 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伏安 电流效率 工作电压 阴极面积 棉织物染色 Fe(III)-草酸-葡萄糖酸钙媒质体系
下载PDF
皂洗酶A对活性染料的降解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存存 孙从振 +2 位作者 张成玉 盛克宁 闵洁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16,20,共3页
采用皂洗酶A对活性染料按照皂洗工艺条件进行分解,结果表明,皂洗酶A反应活性受到染料结构影响,只对乙烯砜结构的染料具有较高的降解率,表现出酶反应的专一性。
关键词 皂洗酶 活性染料 降解率
下载PDF
UV光固化静电植绒胶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存存 王国平 +1 位作者 杨令杰 闵洁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5-19,共5页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丙烯酸羟乙酯(HEA)合成了可紫外光固化的静电植绒胶,并用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DMPA含量对乳液及固化膜性能的...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丙烯酸羟乙酯(HEA)合成了可紫外光固化的静电植绒胶,并用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DMPA含量对乳液及固化膜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上胶率对植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MPA含量为4.69%时,合成的uv固化植绒胶综合性能最佳,其乳液粒径为47.5nm,固化膜的吸水率为16.4%,固化膜的拉伸强度为5.18MPa,断裂伸长率为331.33%,且热稳定性较好;当上胶率为300g/m2时,静电植绒效果较好,其耐磨次数可以达到12000次,耐摩擦牢度达到4~5级,手感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植绒 水性聚氨酯 紫外光固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