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1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戴新材料 编织大未来——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1
作者 陈丽芸 侯成义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7-160,共4页
可穿戴智能服饰——当今时尚与科技领域的一次革命性融合,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智能生活、医疗健康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美国高德纳公司预测,2016年可穿戴智能服饰的市场将达到100亿美元。谷歌、三星、苹果、微软等高科技公司已... 可穿戴智能服饰——当今时尚与科技领域的一次革命性融合,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智能生活、医疗健康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美国高德纳公司预测,2016年可穿戴智能服饰的市场将达到100亿美元。谷歌、三星、苹果、微软等高科技公司已竞相加入此领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欧洲Hewlett-Packard实验室等都相继在植入式柔性传感器、可穿戴能源装备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改性 柔性传感器 佐治亚理工 国家重点实验室 能源装备 植入式 石墨烯 国防军事 医疗健康 Hewlett
下载PDF
2005新型纤维与聚合物材料国际学术会议在东华大学隆重召开
2
《合成纤维》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4-54,共1页
2005年10月20—21日,时逢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五十周年院庆之际,由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2005新型纤维与聚合物材料国际学术会议”在东华大学逸夫楼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纤维与高分子材料领域400余位专... 2005年10月20—21日,时逢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五十周年院庆之际,由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2005新型纤维与聚合物材料国际学术会议”在东华大学逸夫楼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纤维与高分子材料领域40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高层及年轻学子等参加了会议,新闻媒体也对此投以了热切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会议 聚合物材料 东华大学 新型纤维 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分子材料 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 材料改性 专家学者
下载PDF
改性纤维排水板真空预压加固吹填软土试验研究
3
作者 杨少朋 杨爱武 许福军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9-797,共9页
针对目前废弃纤维资源化利用和真空预压加固吹填软土地基效果欠佳等问题,在废弃纤维改性处理的基础上,研制出改性纤维塑料排水板,利用梯度比试验和室内真空预压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改性纤维滤膜淤堵特性和不同类型排水板真空预压加... 针对目前废弃纤维资源化利用和真空预压加固吹填软土地基效果欠佳等问题,在废弃纤维改性处理的基础上,研制出改性纤维塑料排水板,利用梯度比试验和室内真空预压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改性纤维滤膜淤堵特性和不同类型排水板真空预压加固吹填软土效果及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改性纤维滤膜孔径超过119μm防淤堵效果更好;改性纤维排水板在沉降量、出水量、真空度、孔隙水压力、土样含水率和十字板剪切强度等指标上都优于普通塑料排水板,且滤膜孔径为119μm的排水板加固效果最佳,相较于普通塑料排水板(分体式),其成本较低的同时,含水率平均降低6.4%,十字板剪切强度平均提高了7.8k Pa,充分体现了改性纤维排水板在工程应用中不仅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还能降低成本,符合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纤维排水板 真空预压 吹填软土 梯度比 淤堵
原文传递
纺织结构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界面改性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照 曹硕 +3 位作者 朱姝 杨洋 滕翠青 余木火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1-148,共8页
采用热压成型法制备纺织结构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F/PEEK)航空热塑性复合材料。通过对碳纤维(CF)进行去浆、活化,及采用磺化聚醚醚酮(SPEEK)进行表面涂层,显著提高了CFF/PEEK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讨论了热压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 采用热压成型法制备纺织结构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F/PEEK)航空热塑性复合材料。通过对碳纤维(CF)进行去浆、活化,及采用磺化聚醚醚酮(SPEEK)进行表面涂层,显著提高了CFF/PEEK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讨论了热压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对材料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优化工艺条件,制备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达到714.29 MPa和955.84 MPa。借助扫描、金相显微镜等观察手段,发现经过界面改性处理后,复合材料断裂发生在基体内部而非界面处,基体与增强体浸润性和结合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结构碳纤维 聚醚醚酮 热压成型 界面改性 层间剪切强度
下载PDF
静电纺纳米纤维材料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5
作者 丁彬 斯阳 俞建勇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3年第8期492-502,共11页
近年来,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材料已成为材料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学术与技术活动之一。静电纺丝以其制造装置简单、纺丝成本低廉、可纺物质种类繁多、工艺可控等优点,已成为有效制备纳米纤维材料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利用静电纺... 近年来,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材料已成为材料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学术与技术活动之一。静电纺丝以其制造装置简单、纺丝成本低廉、可纺物质种类繁多、工艺可控等优点,已成为有效制备纳米纤维材料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利用静电纺丝技术不仅能实现多种纳米纤维材料包括聚合物、无机物、聚合物/聚合物复合物、聚合物/无机物复合物以及无机物/无机物复合物等的构筑,而且可以实现纤维多级粗糙结构、堆积密度、纤维直径、比表面积、连通性等结构特性的精细调控。各种各样的静电纺纳米纤维材料经过发展、研究和商业化,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领域的各个方面,为许多环保难题诸如有害物质监控、污水处理、水体浮油处理等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方向。结合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近期在静电纺纳米纤维领域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静电纺纤维材料的研究背景、制备技术及其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环境 应用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型纤维材料 被引量:21
6
作者 朱颖先 陈大俊 李瑶君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8-52,73,共6页
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可生物降解材料合成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在纤维材料上的应用 ,同时 ,介绍了可降解纤维材料如纤维素纤维、甲壳素类纤维、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 ,尤其对淀粉纤维的发展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指出淀粉纤维的应用领域已获得了... 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可生物降解材料合成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在纤维材料上的应用 ,同时 ,介绍了可降解纤维材料如纤维素纤维、甲壳素类纤维、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 ,尤其对淀粉纤维的发展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指出淀粉纤维的应用领域已获得了较大的拓展。由于淀粉可再生 ,可降解 ,成本低 ,淀粉纤维未来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生物降解 天然高分子 纤维材料 淀粉纤维 纤维素纤维 甲壳素纤维 聚酯纤维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纤维材料 被引量:5
7
作者 朱颖先 陈大俊 李瑶君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1-34,共4页
介绍了近年来可生物降解材料合成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在纤维材料上的应用 ,同时 ,介绍了改性的天然纤维和可生物降解的聚酯、聚酰胺类纤维。
关键词 生物降解 聚酯纤维 聚酰胺纤维 功能纤维
下载PDF
聚合物微细纤维的成型及其抗菌功能改性进展
8
作者 赵增辉 李志 +4 位作者 俞森龙 周家良 胡泽旭 相恒学 朱美芳 《上海纺织科技》 2024年第9期1-6,24,共7页
聚合物微细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的特点,在防护服、口罩等医卫防护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然而,沾染致病菌、病毒后,微细纤维也可成为传播微生物的媒介,导致“二次感染”。介绍了纤维的静电纺、闪蒸纺等成型进展,分析了不同方法制... 聚合物微细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的特点,在防护服、口罩等医卫防护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然而,沾染致病菌、病毒后,微细纤维也可成为传播微生物的媒介,导致“二次感染”。介绍了纤维的静电纺、闪蒸纺等成型进展,分析了不同方法制备纤维的结构特征;其次,从纤维负载天然、有机、无机和金属基抗菌材料3个方面,分析了抗菌材料赋予纤维的抗菌特性及其机制;最后,对聚合物微细纤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微细纤维 抗菌功能 主动防护 医卫纺织材料
原文传递
静电纺纳米纤维材料在膜分离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李雄 王雪芬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4年第8期475-483,491,共10页
近年来,由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多孔膜,因具有纤维纤度细、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形态特点,以及兼具良好的机械强度、低密度和易功能化而在过滤基膜分离领域的应用研究倍受各国研究者的关注。现有的高分子材质微滤膜多采用溶液相... 近年来,由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多孔膜,因具有纤维纤度细、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形态特点,以及兼具良好的机械强度、低密度和易功能化而在过滤基膜分离领域的应用研究倍受各国研究者的关注。现有的高分子材质微滤膜多采用溶液相转化法,然而用该方法所制备的微滤膜孔隙率较低,并且所形成的微孔部分为闭孔结构;而静电纺纳米纤维多孔膜的孔隙率高且为相互贯通的开孔结构,能够显著改善流通性,是非常好的微孔滤膜。综述了近几年来纳米纤维作为过滤材质以及过滤用支撑材质在膜分离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从纳米纤维微孔滤膜以及纳米纤维基复合滤膜用于水净化及脱盐淡化等几个方面进行概述,并对纳米纤维基滤膜的应用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膜分离 水净化
下载PDF
基于天然高分子的纤维材料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颖先 李瑶君 陈大俊 《金山油化纤》 2001年第2期7-11,共5页
综述天然高分子纤维材料尤其是淀粉纤维近年来取得的研究进展,指出由于淀粉可再生,可降解,成本低,变性方法众多,其未来在纤维上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关键词 天然高分子 纤维材料 淀粉 进展 纤维素纤维 甲壳素类纤维
下载PDF
热亚胺化中应力对聚酰亚胺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王彪 李源 +1 位作者 董杰 张清华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为提高聚酰亚胺(PI)前驱体环化纤维的力学性能,并优化其微结构,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测试,研究了在热亚胺化过程中施加一定应力对PI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应力加快了热亚胺化反应的进程,300℃保温... 为提高聚酰亚胺(PI)前驱体环化纤维的力学性能,并优化其微结构,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测试,研究了在热亚胺化过程中施加一定应力对PI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应力加快了热亚胺化反应的进程,300℃保温120 s,纤维亚胺化程度达到90%,相比于松弛状态下提升了17%,这有利于纤维性能的提升;在纤维聚集态结构方面,应力作用下,纤维轴向晶面间距增大,取向度和结晶度提高;相较于松弛状态下,经400℃应力热亚胺化反应,纤维内部(004)晶面的取向度由0.63提升至0.80,结晶度由14.20%提升至16.73%,表明纤维内部形成更加完善的晶体结构,纤维径向分子链有序度增加,但大部分仍为非晶结构;得益于热亚胺化过程中分子链取向度的提高,纤维的强度和模量显著提升,断裂伸长率下降,且在应力作用下,经400℃热亚胺化处理纤维的5%和10%热失重温度分别达到529℃和5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纤维 聚酰亚胺纤维 干喷湿纺 热亚胺化 应力 聚集态结构
下载PDF
骨组织工程中的碳纤维材料
12
作者 史燕妮 臧永菊 +1 位作者 陈力 吴琪琳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13年第6期24-30,35,共8页
归纳了聚合物支架材料在提高其力学性能方面的一些研究工作,并综述了碳纤维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上应用的进展。分析表明,骨组织工程是修复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而碳纤维材料的结构性能优势使其成为提高组织工程支架性能的首选材料之一。... 归纳了聚合物支架材料在提高其力学性能方面的一些研究工作,并综述了碳纤维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上应用的进展。分析表明,骨组织工程是修复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而碳纤维材料的结构性能优势使其成为提高组织工程支架性能的首选材料之一。在提高聚合物支架力学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生物活性和促进骨的修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指出可通过对碳纤维材料的改性、有序排列等手段来进一步提高碳纤维材料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聚合物支架 力学性能 碳纤维材料 生物活性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改性对气相SiO_(2)电缆绝缘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含 罗理达 汪庆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146,共5页
气相SiO_(2)是一种多孔的纳米材料,具有低介电常数、耐高温和耐辐射等优点,作为SiO_(2)电缆的绝缘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气相SiO_(2)复合材料表面存在大量硅羟基使之容易吸潮,因此研究改性剂对气相SiO_(2)复合材料介电性... 气相SiO_(2)是一种多孔的纳米材料,具有低介电常数、耐高温和耐辐射等优点,作为SiO_(2)电缆的绝缘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气相SiO_(2)复合材料表面存在大量硅羟基使之容易吸潮,因此研究改性剂对气相SiO_(2)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选用3种不同的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KH570)对气相SiO_(2)电缆绝缘复合材料进行改性,采用显微结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宽频介电阻抗谱仪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硅烷偶联剂对气相SiO_(2)电缆绝缘复合材料疏水性能以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70对气相SiO_(2)电缆绝缘复合材料的改性效果最好,改性后复合材料吸潮率降低了89.95%,10MHz频率下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角正切分别减小8.63%和31.85%,大幅度提高了气相SiO_(2)电缆绝缘复合材料的疏水性能和介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SiO_(2) 低介电常数 表面改性 疏水性能
原文传递
聚乳酸/有机磷共混纤维阻燃改性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中碧 徐启贤 +3 位作者 翟奕姗 张志浩 俞森龙 朱美芳 《合成纤维》 CAS 2024年第8期4-11,共8页
针对聚乳酸(PLA)易燃烧的缺点,选择高效绿色脂肪族有机磷(OP)为阻燃剂,通过熔融共混与熔纺成形技术制备PLA-OP复合材料及纤维,全面分析了OP对PLA-OP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阻燃性能、阻燃机制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OP与PLA具有... 针对聚乳酸(PLA)易燃烧的缺点,选择高效绿色脂肪族有机磷(OP)为阻燃剂,通过熔融共混与熔纺成形技术制备PLA-OP复合材料及纤维,全面分析了OP对PLA-OP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阻燃性能、阻燃机制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OP与PLA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且PLA-OP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良好,完全满足高温熔融加工要求;同时,OP可显著提升PLA的阻燃性能,当OP质量分数为4%时,材料垂直燃烧等级由纯PLA的NR等级提升至V-1等级,极限氧指数由纯PLA的22.6%提升至29.1%。由热失重-红外联用、扫描电镜与拉曼光谱分析可知:OP兼具气相阻燃与凝聚相阻燃作用,其在高温燃烧过程中起到催化成炭、捕捉高活性自由基、降低挥发性可燃物浓度等作用,最终有效提升PLA阻燃性能。此外,PLA-4OP熔纺纤维的断裂强度为3.6cN/dtex,满足绝大部分终端使用要求,这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有机磷阻燃剂 物理共混 阻燃改性
原文传递
PPTA短切纤维/共聚改性PPTA沉析纤维复合纸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5
作者 谢平 赵开荣 +3 位作者 胡祖明 于俊荣 王彦 李娜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104,共9页
采用共聚策略,在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分子链中引入含有间位结构的间苯二胺(MPD),通过低温溶液缩聚,制备了共聚改性PPTA (MPPTA),利用沉析法得到MPPTA沉析纤维(pMPPTA)。将pMPPTA与PPTA短切纤维(cPPTA)混合后,通过湿法抄造和热压... 采用共聚策略,在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分子链中引入含有间位结构的间苯二胺(MPD),通过低温溶液缩聚,制备了共聚改性PPTA (MPPTA),利用沉析法得到MPPTA沉析纤维(pMPPTA)。将pMPPTA与PPTA短切纤维(cPPTA)混合后,通过湿法抄造和热压成形制备cPPTA/pMPPTA复合纸,探究了纸张定量及pMPPTA含量对cPPTA/pMPPTA复合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纸张定量及pMPPTA含量对复合纸微观结构影响显著。当纸张定量为90 g/m^(2)及pMPPTA质量分数为60%时,cPPTA/pMPPTA复合纸的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较PPTA原纸显著提高,拉伸强度达32.2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TA 共聚改性 沉析纤维 短切纤维 复合纸
下载PDF
光与材料的交响:硫化锌基场致发光纤维
16
作者 常博雅 郭素文 +5 位作者 郑岩 李克睿 李耀刚 张青红 王宏志 侯成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58-1766,共9页
近年来,场致发光(EL)技术在智能可穿戴设备和视觉交互传感领域的应用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兴趣。硫化锌(ZnS)基场致发光器件因其优良的发光性能、高稳定性和耐久性,已经成为众多应用场景和可视化交互平台的焦点。本文系统回顾了硫化锌基场... 近年来,场致发光(EL)技术在智能可穿戴设备和视觉交互传感领域的应用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兴趣。硫化锌(ZnS)基场致发光器件因其优良的发光性能、高稳定性和耐久性,已经成为众多应用场景和可视化交互平台的焦点。本文系统回顾了硫化锌基场致发光材料的性能,深入探讨了其发光机制、器件设计和应用研究,着重分析了硫化锌基场致发光纤维的最新研究动态,揭示了其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力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致发光纤维 柔性 显示 智能可穿戴
下载PDF
纤维改性水泥基材料的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帆 宋芳 +1 位作者 郭海洋 王依民 《河南科学》 2002年第6期656-659,共4页
当今建筑工程对建筑材料保温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合成纤维增强混凝土材料的应用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 ,根据材料保温机理 ,本研究通过加入不同品种纤维 ,研究了水泥基纤维复合材料的保温性能。结果表明 ,纤维结构 (孔数、中空度 )是... 当今建筑工程对建筑材料保温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合成纤维增强混凝土材料的应用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 ,根据材料保温机理 ,本研究通过加入不同品种纤维 ,研究了水泥基纤维复合材料的保温性能。结果表明 ,纤维结构 (孔数、中空度 )是影响材料导热性能、导温性能的主要因素 ,九孔中空纤维的加入使水泥复合材料的保温性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纤维掺入量对材料的变温稳定性有一定影响。特别有意义的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改性水泥基材料 热性能 水泥复合材料 中空纤维 保温机理 建筑材料
下载PDF
具有麻醉功能的医用纤维材料的结构性能表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铁侠 邹黎明 魏平远 《合成纤维》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0-23,共4页
纤维材料作为药物载体比其它聚合物材料具有更好的优越性,麻醉性生物活性纤维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延长局麻药的麻醉作用时间。采用熔融纺丝的方法制备出了具有麻醉作用的生物活性纤维材料,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热分析(DSC)、... 纤维材料作为药物载体比其它聚合物材料具有更好的优越性,麻醉性生物活性纤维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延长局麻药的麻醉作用时间。采用熔融纺丝的方法制备出了具有麻醉作用的生物活性纤维材料,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热分析(DSC)、红外光谱分析(IR)等手段对这种纤维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对纤维中局麻药的释放速率进行了测定,以证明这种纤维确实能够达到释放局麻药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纺丝 生物活性纤维 局麻药
下载PDF
不同工艺参数和界面改性对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Ⅰ型层间断裂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常舰 肖海刚 +4 位作者 谢钟清 毕华阳 郑金华 朱姝 侯进森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28,共7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温度、压力、降温速率)和界面改性对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CF/PPS)航空热塑性复合材料Ⅰ型层间断裂韧性的影响。试验发现较高成型温度(340℃)、较快降温速率(32℃/min)和经过界面改性的CF/PPS复合材料的Ⅰ型层间... 本文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温度、压力、降温速率)和界面改性对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CF/PPS)航空热塑性复合材料Ⅰ型层间断裂韧性的影响。试验发现较高成型温度(340℃)、较快降温速率(32℃/min)和经过界面改性的CF/PPS复合材料的Ⅰ型层间断裂韧性(G_(IC))更高。这是因为较高的温度有利于聚苯硫醚(PPS)分子链发生缠结;较快的降温速率抑制了PPS结晶,使基体韧性更好。利用课题组自制的上浆剂对碳纤维(CF)进行改性,发现经过界面改性的CF/PPS复合材料界面相互作用加强,强界面性能有利于应力和能量传递,因此G_(IC)值较未改性的CF/PPS复合材料更高。成型压力对CF/PPS复合材料的G_(IC)影响不明显,较高的成型压力反而会导致树脂对纤维的浸渍减弱,大量树脂从模具边缘间隙溢出,不利于复合材料韧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 聚苯硫醚 断裂韧性 成型工艺 界面改性
下载PDF
一种新型Carbon Quantum Dots/CdS/Ta_(3)N_(5)S型异质结纤维光催化材料用于高效降解抗生素
20
作者 李世杰 戎珂 +3 位作者 王晓琴 申楚琦 杨方 张青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2,共2页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全球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尤其是水体中的抗生素污染,亟需重点关注并采取科学、有效方法予以解决。光催化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水体治理技术,为解决水体抗生素污染提供了重要途径。该技术实现大规模应用的关...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全球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尤其是水体中的抗生素污染,亟需重点关注并采取科学、有效方法予以解决。光催化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水体治理技术,为解决水体抗生素污染提供了重要途径。该技术实现大规模应用的关键在于开发出高效且稳定的光催化材料。现有的光催化材料的性能主要受制于其弱的太阳能利用率,快速复合的光生载流子以及氧化还原能力弱等问题。研究发现科学设计和构筑碳量子调控S型异质结材料可以有效克服以上问题。相比于单一的S型异质结,该新型异质结体系整合了两者的优势,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因此,开发新型碳量子调控S型异质结材料,有望实现对抗生素污染水体的快速治理,进一步促进光催化水体修复技术的发展。在本文研究中,我们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碳量子点调控的S型carbon quantum dots/CdS/Ta_(3)N_(5)异质结纤维用于高效去除左氧氟沙星。其对左氧氟沙星去除速率常数为0.0404 min^(-1),比Ta_(3)N_(5),CdS/Ta_(3)N_(5)和CdS分别提高了39.4、2.1和7.2倍。这主要得益于独特1D/0D/0D核壳结构,该异质结构有效促进了碳量子点和S型异质结的协同增效机制。本研究为开发高效Ta_(3)N_(5)基催化体系用于环境治理开辟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S型异质结 Ta_(3)N_(5)纤维 协同效应 光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