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银的体内毒性及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秀娟 薛玉英 唐萌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0-60,共11页
很多研究表明纳米银对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多个系统均会产生毒作用,且其毒作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关于纳米银的毒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研究发现纳米银的毒作用机制可能与银离子释放、活性氧自由基产生、氧化应激的... 很多研究表明纳米银对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多个系统均会产生毒作用,且其毒作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关于纳米银的毒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研究发现纳米银的毒作用机制可能与银离子释放、活性氧自由基产生、氧化应激的发生、炎症反应等有关,最新研究指出纳米银的毒性作用还可能与内质网应激和自噬有关,本文将就纳米银的体内毒性及毒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活性氧 氧化应激 内质网应激 自噬
下载PDF
纳米银和PVP包被纳米银对HepG2细胞遗传毒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秀娟 李婷竹 +3 位作者 陆强 苏雪荣 薛玉英 唐萌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4-102,共9页
为了探讨纳米银对HepG2细胞DNA损伤、染色体畸变等遗传毒性指标的影响,以期为纳米银体外遗传毒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采用2种纳米银材料(20 nm-PVP包被纳米银、20 nm-无包被纳米银),分别以20μg·mL^(-1)、40μg·mL^(-1)、80... 为了探讨纳米银对HepG2细胞DNA损伤、染色体畸变等遗传毒性指标的影响,以期为纳米银体外遗传毒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采用2种纳米银材料(20 nm-PVP包被纳米银、20 nm-无包被纳米银),分别以20μg·mL^(-1)、40μg·mL^(-1)、80μg·mL^(-1)、160μg·mL^(-1)的剂量对HepG2细胞染毒24 h,用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彗星实验检测DNA损伤,胞质分裂阻滞微核细胞组学试验法检测染色体畸变。结果表明,20 nm Ag NPs组在160μg·mL^(-1)时引起细胞凋亡数显著增多(P<0.05);20 nm PVP-Ag NPs组在80μg·mL^(-1)和160μg·mL^(-1)剂量组中细胞凋亡数显著增多(P<0.01)。2种纳米银引起HepG2细胞发生细胞凋亡,并呈剂量效应关系。彗星试验结果表明,20 nm Ag NPs和20 nm PVP-Ag NPs在40μg·mL^(-1)、80μg·mL^(-1)、160μg·mL^(-1)剂量组中,Olive尾矩、尾长和尾部DNA百分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2种纳米银对HepG2细胞DNA损伤程度为:20 nm Ag NPs>20 nm PVP-Ag NPs。胞质分裂阻滞微核细胞组学试验结果表明,2种纳米银均不会引起核质桥数发生明显改变(P>0.05),20 nm Ag NPs在高染毒剂量下引起微核总数、I型微核、II型微核、核芽数明显升高(P<0.05);20 nm PVP-Ag NPs在各染毒剂量下均会引起微核总数及I型微核数量升高(P<0.01),II型微核数在160μg·mL^(-1)剂量下升高明显(P<0.01),剂量大于20μg·mL^(-1)时核芽数升高(P<0.01)。20 nm PVP-Ag NPs对细胞核的影响大于20 nm Ag NPs(P<0.05)。总之,2种纳米银材料均会引起HepG2细胞DNA损伤及染色体畸变等遗传毒性效应的改变,无包被纳米银比PVP包被纳米银更容易引起DNA损伤,PVP包被纳米银比无包被纳米银更容易引起细胞染色体畸变相关效应;2种材料对HepG2细胞的损伤存在浓度-效应关系,浓度越高遗传毒性损伤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HepG2细胞 彗星实验 微核 剂量-效应关系
下载PDF
生理药动学模型在纳米材料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晋都 薛玉英 唐萌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3-206,共4页
以生理学为基础的药动学模型,简称生理药动学(PBPK)模型,是根据现有的人类或其他动物的解剖和生理知识及其生物化学数据建立,通过数学方法模拟化学物质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进而实现剂量外推和种间外推,预测化学物质... 以生理学为基础的药动学模型,简称生理药动学(PBPK)模型,是根据现有的人类或其他动物的解剖和生理知识及其生物化学数据建立,通过数学方法模拟化学物质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进而实现剂量外推和种间外推,预测化学物质在特定组织或时间内的剂量水平。在纳米材料的毒理学研究方面,纳米银、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以及多聚纳米材料等都逐步建立了PBPK模型。PBPK模型不仅能提供纳米材料在体内动态变化情况,也对定量评价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将是纳米材料毒理学研究及安全性评价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药动学 毒理学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基于亚细胞损伤的纳米材料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姚影 陆杰 +1 位作者 唐萌 张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0-435,共6页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理化、光学、电学及抗菌特性,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随着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其生物安全性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文章从纳米材料的特性出发,阐述了纳米材料在亚细胞水平上对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和溶...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理化、光学、电学及抗菌特性,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随着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其生物安全性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文章从纳米材料的特性出发,阐述了纳米材料在亚细胞水平上对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和溶酶体等细胞器的毒性作用研究进展,并对可能影响纳米材料亚细胞毒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归纳和讨论,对深入认识纳米材料毒效应和进一步开展纳米材料毒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毒性效应 亚细胞结构 结构功能损伤
原文传递
纳米银对人肺癌和肝癌细胞毒性的差异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帮勇 李婷竹 +5 位作者 孙晋都 沈埝秋 张婷 孔璐 薛玉英 唐萌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95-199,204,共6页
目的:研究纳米银对人肺癌(A549)和人肝癌(HepG2)细胞系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纳米银对两种细胞系毒效应的差异及其机制。方法:用20、40、80、160、320、640μg/mL的纳米银分别染毒A549和HepG2细胞,染毒时长均为24和48 h,以细胞... 目的:研究纳米银对人肺癌(A549)和人肝癌(HepG2)细胞系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纳米银对两种细胞系毒效应的差异及其机制。方法:用20、40、80、160、320、640μg/mL的纳米银分别染毒A549和HepG2细胞,染毒时长均为24和48 h,以细胞培养液为对照,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试剂盒检测细胞内GSH含量和SOD活力。除上述各染毒组,两种细胞均另设置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处理后160μg/mL纳米银染毒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染毒24和48 h后,≥40μg/mL剂量组A549细胞和所有剂量组HepG2细胞存活率均降低(P〈0.05或P〈0.01);与相同染毒条件下的A549细胞比较,40~640μg/mL剂量组HepG2细胞的存活率较高(P〈0.05或(P〈0.01)。SOD活力和GSH含量检测发现,纳米银染毒A549细胞24 h后,40 pg/mL剂量组SOD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而GSH含量上升(P〈0.05);染毒48 h后,SOD活力和GSH含量在40~160μg/mL剂量组下降,其中80μg/mL剂量组GSH含量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显著(P〈0.05)。纳米银染毒HepG2细胞24、48 h后,SOD活力和GSH含量都表现为上升,其中40、80μg/mL组SOD活力和20μg/mL组GSH含量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显著(P〈0.05)。细胞凋亡率检测发现,染毒24 h时,各剂量组A549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剂量组HepG2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染毒48 h时,≥40μg/mL剂量组A549细胞和160μg/mL剂量组HepG2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使用NAC预处理细胞后,160μg/mL剂量组两种细胞系凋亡率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纳米银可以引起A549和HepG2细胞表现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而细胞内不同的SOD和GSH改变可能是纳米银引起两种细胞系不同毒作用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A549细胞 HEP G2细胞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纳米银的生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晓洁 孔璐 薛玉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2-39,共8页
纳米银(AgNPs)以其独特的抗菌性能在生物医药和消费品中得到大量应用。然而,随着人类接触AgNPs的机会增多,AgNPs暴露的潜在危害也不容忽视。体内研究表明,AgNPs可以通过经口、呼吸、腹腔、静脉等途径进入机体,进而通过血液或淋巴液的流... 纳米银(AgNPs)以其独特的抗菌性能在生物医药和消费品中得到大量应用。然而,随着人类接触AgNPs的机会增多,AgNPs暴露的潜在危害也不容忽视。体内研究表明,AgNPs可以通过经口、呼吸、腹腔、静脉等途径进入机体,进而通过血液或淋巴液的流动分散到全身不同组织器官。而不同的暴露方式、暴露剂量、AgNPs粒径、表面包被和电荷以及暴露器官本身的特点可能对AgNPs在体内的分布与蓄积产生影响。因此,本文系统地总结了AgNPs进入生物体的途径及其在生物体内的组织分布,讨论了影响AgNPs体内生物分布和蓄积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暴露 分布 蓄积
下载PDF
碳纳米管生殖毒性及其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甘俊英 苏雪荣 +2 位作者 薛玉英 李强 唐萌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20,共9页
随着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 CNTs)在各个领域应用的增加,人们接触到CNTs的几率也随之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CNTs对于人体是否具有毒性及其毒性的大小,近些年的体内和体外研究显示,CNTs可对生物体(如小鼠、斑马鱼、赤子爱胜蚓等... 随着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 CNTs)在各个领域应用的增加,人们接触到CNTs的几率也随之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CNTs对于人体是否具有毒性及其毒性的大小,近些年的体内和体外研究显示,CNTs可对生物体(如小鼠、斑马鱼、赤子爱胜蚓等)生殖系统产生毒性并遗传给后代,影响后代生长发育。本综述主要从CNTs种类、官能化和CNTs悬浮液中团聚体尺寸及所含杂质3个方面探讨CNTs的生殖毒性及毒作用机制,以及影响其毒性及毒作用机制的因素,从而为CNTs更加安全有效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单壁碳纳米管 多壁碳纳米管 生殖毒性 多代毒性
下载PDF
碲化镉量子点细胞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陆杰 张婷 唐萌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4-31,共8页
随着纳米技术和纳米医学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纳米材料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量子点(QDs)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材料在工业和医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而碲化镉量子点(cadmium telluride quantum dots,CdTeQDs)是目前常用的一种QDs,其... 随着纳米技术和纳米医学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纳米材料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量子点(QDs)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材料在工业和医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而碲化镉量子点(cadmium telluride quantum dots,CdTeQDs)是目前常用的一种QDs,其生物安全性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体内外的研究表明CdTeQDs可以对生物体造成损害。CdTeQDs的细胞毒性主要表现为细胞活力和生存率降低,细胞正常形态被破坏,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以及细胞凋亡的出现。而毒性机制的研究集中于活性氧(ROS)水平的升高,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破坏,DNA受损和自噬作用等方面。笔者综述了CdTeQDs对体外细胞造成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旨在为CdTeQDs的生物安全性研究和更好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化镉量子点 细胞毒性 毒作用机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类型量子点的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梁雪 唐萌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7-294,共8页
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荧光纳米材料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所以量子点暴露所引起的毒性以及生物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简单介绍了量子点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着重介绍了量子点的毒性作用和毒作用机制。整体水平上的毒性作用如... 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荧光纳米材料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所以量子点暴露所引起的毒性以及生物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简单介绍了量子点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着重介绍了量子点的毒性作用和毒作用机制。整体水平上的毒性作用如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细胞水平上的毒性作用如对MRC-5细胞的毒性作用、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和对L929细胞的毒性作用等。量子点的毒性作用机制主要有氧化应激损伤及活性氧产生的毒性、炎症反应损伤、免疫毒性和材料本身的固有毒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毒性作用 毒性机制 纳米毒理学
下载PDF
量子点遗传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克宇 唐萌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14-1020,共7页
有关量子点(QD)的遗传毒性作用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研究显示,QD进入内环境后通过产生活性氧和释放有毒内核离子这两种机制产生遗传毒效应。彗星实验及微核实验表明,QD产生的遗传毒效应主要是DNA损伤和染色体畸变。DNA损伤和染色体畸变... 有关量子点(QD)的遗传毒性作用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研究显示,QD进入内环境后通过产生活性氧和释放有毒内核离子这两种机制产生遗传毒效应。彗星实验及微核实验表明,QD产生的遗传毒效应主要是DNA损伤和染色体畸变。DNA损伤和染色体畸变的程度受多个影响因素控制:QD浓度越高毒效应越强;QD粒径越小越易进入细胞核并产生遗传损伤;表面带负电荷的QD毒性更强;裸核QD的毒性比外壳包覆的QD毒性强。另外,QD在不改变细胞遗传物质的条件下,通过表观遗传学改变也可产生遗传效应,使有害效应持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DNA损伤 活性氧 纳米材料
下载PDF
纳米银在医学领域中的抗菌应用及毒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君君 薛玉英 唐萌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31-634,共4页
自古人们就认识到银具有抗菌防腐的作用,早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就有医学论著记载了金属银用于皮肤伤口的治疗,随之使用银制品治疗疾病愈发广泛。与其他尺度的银相比,纳米银由于颗粒尺寸小、比表面积大、活性高,抗菌性能明显提高,... 自古人们就认识到银具有抗菌防腐的作用,早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就有医学论著记载了金属银用于皮肤伤口的治疗,随之使用银制品治疗疾病愈发广泛。与其他尺度的银相比,纳米银由于颗粒尺寸小、比表面积大、活性高,抗菌性能明显提高,具有抗菌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等优点。目前,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消费者使用含纳米银的室内喷雾剂、洗涤剂、水净化剂、抗菌内墙涂料等;在医学领域,纳米银可被用来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本文主要综述纳米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对人体的毒性作用与可能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医学 毒性作用 纳米银 毒性 机制
原文传递
不同特性纳米银致ICR小鼠氧化损伤效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君君 孙晋都 +1 位作者 薛玉英 唐萌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5-530,共6页
目的探究暴露20 nm无包被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包被纳米银(Ag NPs和Ag NPs-PVP)的亚急性毒性效应和对主要脏器的氧化损伤。方法通过ICR小鼠经口暴露Ag NPs和Ag NPs-PVP(10、50、250 mg/kg)28 d,计算脏器系数并检测生化指标及各脏器的... 目的探究暴露20 nm无包被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包被纳米银(Ag NPs和Ag NPs-PVP)的亚急性毒性效应和对主要脏器的氧化损伤。方法通过ICR小鼠经口暴露Ag NPs和Ag NPs-PVP(10、50、250 mg/kg)28 d,计算脏器系数并检测生化指标及各脏器的氧化应激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硝酸银(Ag NO3)组和纳米银各剂量组小鼠体增重降低3.6%~86.3%,Ag NPs和Ag NPs-PVP高剂量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指标升高17.8%、19.8%、15.1%、6.5%、59.1%和46.9%、32.1%、66.5%、10.9%、69.7%,肝脏脏器系数降低5.5%~27.9%,肺脏、肾脏的脏器系数明显升高8.5%~43.1%、8.0%~34.1%(P<0.05)。肝脏中2种纳米银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呈剂量依赖性升高24.5%~157.8%和10.6%~153.21%,谷胱甘肽(GSH)含量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肺脏中2种纳米银的MDA含量呈剂量依赖性升高4.1%~111.6%,Ag NPs和Ag NPs-PVP中、高剂量组SOD活力和GSH含量均降低(P<0.05)。肾脏中2种纳米银的MDA含量明显升高14.7%~83.3%、SOD活力先升高再降低、GSH含量降低6.7%~31.3%,Ag NPs-PVP中剂量组SOD活力升高36.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此经口暴露纳米银对ICR小鼠可产生亚急性毒性,对肝脏、肺脏、肾脏可产生氧化损伤,且PVP包被纳米银的毒性高于无包被纳米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氧化应激 亚急性毒性
原文传递
人造纳米颗粒呼吸系统毒性及生物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添舒 唐萌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29-740,共12页
随着纳米技术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人造纳米颗粒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其生物安全性成为研究者的关注热点.由于呼吸道是人造纳米颗粒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纳米颗粒对机体呼吸系统的毒性和生物效应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介绍了... 随着纳米技术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人造纳米颗粒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其生物安全性成为研究者的关注热点.由于呼吸道是人造纳米颗粒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纳米颗粒对机体呼吸系统的毒性和生物效应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介绍了人造纳米颗粒和纳米药物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重点归纳了几种常见人造纳米颗粒对机体呼吸系统的毒性效应和可能的毒性作用机制,阐述了影响纳米颗粒毒性的几点因素,为今后人造纳米颗粒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纳米颗粒 毒理学 生物效应 吸入毒性
原文传递
硝酸银和不同粒径纳米银在大鼠体内的急性毒性作用及生物分布研究
14
作者 李婷竹 巩凡 +5 位作者 张帮勇 孙晋都 张婷 孔璐 薛玉英 唐萌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06-612,共7页
目的探讨硝酸银和2种粒径纳米银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及蓄积靶器官。方法选取36只成年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粒径纳米银组、大粒径纳米银组、硝酸银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上述4组大鼠分别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10mg/mL纳米银溶... 目的探讨硝酸银和2种粒径纳米银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及蓄积靶器官。方法选取36只成年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粒径纳米银组、大粒径纳米银组、硝酸银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上述4组大鼠分别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10mg/mL纳米银溶液(纳米银颗粒直径为20nm,生理盐水配制),银注射剂量为30mg/kg;10mg/mL纳米银溶液(纳米银颗粒直径为100nm,生理盐水配制),银注射剂量为30mg/kg;1.67mg/mL硝酸银溶液(葡萄糖溶液配制),银注射剂量为3mg/kg;30mg/mL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生理盐水配制),注射剂量为90mg/kg。(1)毒性实验。注射后14d内每日行大体观察,记录注射前分别与注射后1、7、14d的体质量差值。于注射后1、7、14d每组各取3只大鼠,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ALT、AST、总蛋白、白蛋白含量;之后立即处死大鼠,取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大脑组织,计算各个脏器系数。选取脏器系数变化明显的脏器标本,每组各时相点3个样本,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2)生物分布实验。选取小粒径纳米银组、大粒径纳米银组、硝酸银组大鼠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标本,每组各时相点3个样本,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各脏器银含量。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LSD检验、Dun-nett’s T3检验。结果(1)对照组和硝酸银组大鼠注射后大体情况无异常;2个纳米银组大鼠注射后ld}十;现状态不佳、眼部有黑色分泌物等现象,注射后3d起恢复。(2)与对照组比较,硝酸银组、大粒径纳米银组大鼠注射后14d与注射前的体质量差值明显减少(P值均小于0.01);小粒径纳米银组大鼠该指标则与之接近(P〉0.05)。与对照组比较,另3组大鼠注射后1、7d与注射前的体质量差值无明显变化(P值均大于0.05)。(3)与对照组比较,注射后1d硝酸银组大鼠血清中总蛋白含量下降、肝脏系数明显上升(P值均小于0.05)。注射后1d,大粒径纳米银组大鼠血清中ALT含量为(61.0±8.7)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4.6)U/L,P〈0.01。与对照组的(126.0±3.5)U/L、4.05±0.23比较,注射后1d小粒径纳米银组、大粒径纳米银组大鼠血清中AST含量明显上升[(249.7±107.2)、(237.0±38.3)U/L],肝脏系数(3.50±0.38、3.31±0.07)明显下降,P值均小于0.05。与对照组的(69.2±d.8)U/L、4.32±0.39比较,注射后7d小粒径纳米银组、大粒径纳米银组大鼠血清中AST含量[(181.0±51.5)、(167.7±16.5)U/L]亦明显上升,肝脏系数(3.55±0.18、3.62±0.21)亦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注射后14d另3组大鼠血清中4项肝脏生化指标、各个脏器系数均无明显变化(P值均大于0.05)。(4)注射后1d,硝酸银组大鼠肝脏有轻微变性;注射后7d,小粒径纳米银组大鼠肝脏中央静脉周同肝细胞轻微变性,大粒径纳米银组大鼠肝脏肝细胞重度嗜酸性变。其余时相点各组大鼠的肝脏无明显病理改变。(5)注射后1d,小粒径纳米银组大鼠肺脏、肾脏与大粒径纳米银组大鼠脾脏、肾脏及注射后7d2个纳米银组大鼠心脏、肾脏的银含量明显少于硝酸银组(P值均小于0.05),注射后1dd小粒径纳米银组大鼠肝脏、脾脏的银含量明显多于硝酸银组(P值均小于0.05)。与硝酸银组比较,大粒径纳米银组大鼠注射后1d肺脏及注射后7d肝脏的银含量明显增多(P值均小于0.05),注射后14d各脏器银含量无明显变化(P值均大于0.05)。大粒径纳米银组大鼠注射后1d心脏、肺脏、肾脏及注射后7d心脏的银含量明显多于小粒径纳米银组(P值均小于0.05),注射后14d2组大鼠各脏器银含量相近(P值均大于0.05)。结论硝酸银和2种粒径的纳米银对大鼠的肝脏有短暂的急性毒性作用,肝脏对这种毒性作用有一定的自愈能力。纳米银主要蓄积于肝脏,大粒径纳米银在脏器中的分布较小粒径纳米银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粒子 硝酸银 毒性作用 生物分布
原文传递
3种量子点促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作用比较及机制探究
15
作者 张正康 董惠霞 +1 位作者 张敏 何克宇 《毒理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73-477,483,共6页
目的比较CdTe量子点(quantum dots,QDs)、CdTe@ZnS QDs和Ag_(2)Se QDs促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作用的差异,探究炎性反应产生的机制。方法采用小鼠源性小胶质细胞株BV2为体外模型,QDs设置1.25、2.50和5.00 nmol/L浓度梯度,分别染毒3、6、12... 目的比较CdTe量子点(quantum dots,QDs)、CdTe@ZnS QDs和Ag_(2)Se QDs促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作用的差异,探究炎性反应产生的机制。方法采用小鼠源性小胶质细胞株BV2为体外模型,QDs设置1.25、2.50和5.00 nmol/L浓度梯度,分别染毒3、6、12和24 h。比色法检测细胞LDH释放,ELISA法检测胞外IL-1β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核和细胞质内P65和Ikb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结果细胞分别暴露于3种QDs后,与对照组相比,LDH释放水平会随着QDs染毒时间和浓度升高。LDH升高水平:CdTe QDs>CdTe@ZnS QDs>Ag_(2)Se QDs;IL-1β释放水平也随着QDs浓度升高,IL-1β升高水平:CdTe QDs>Ag_(2)Se QDs>CdTe@ZnS QDs。暴露后,细胞质内P65和Ikb表达水平随QDs浓度升高而减少;细胞内ROS水平随QDs浓度升高,ROS升高水平:CdTe QDs>CdTe@ZnS QDs>Ag_(2)Se QDs。结论3种QDs均可引起BV2细胞的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进而激活NF-κB通路。比较3种QDs的细胞毒性和促炎效应,包锌可以有效缓解含镉量子点的毒性,低毒组分的量子点毒性有很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量子点 纳米材料 BV2细胞株 炎性反应 NF-ΚB通路 活性氧
原文传递
PM2.5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iNOS合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6
作者 昂盛骏 熊丽林 唐萌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3-437,共5页
[目的]探讨大气细颗粒物(PM_(2.5))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合成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空气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采集南京市大厂区空气中PM_(2.5),并制成0、12、25、50、100、200、400μg/m L... [目的]探讨大气细颗粒物(PM_(2.5))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合成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空气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采集南京市大厂区空气中PM_(2.5),并制成0、12、25、50、100、200、400μg/m L悬液,染毒A549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毒性;用硝酸还原酶法测NO;用一氧化氮合酶测定试剂盒测iNOS;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iNOS m RNA表达水平的改变;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iNOS、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p65-NF-κB和p38-MAPK两条通路的抑制剂分别采用PDTC和SB203580。[结果]PM_(2.5)与A549细胞存活率呈剂量-反应关系(r=-0.971,P<0.05);NO和iNOS释放量均随剂量增加而升高(rNO=0.989,riNOS=0.950,均P<0.05),染毒剂量为100μg/m L时,NO释放量高达(97.40±11.11)μmol/L,是对照组的6.59倍;iNOS释放量为(16.16±0.75)U/m L,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约29%。经SB203580和PDTC两种抑制剂预处理后,iNOS释放量下降:抑制剂SB203580浓度为25μmol/L时,iNOS释放量为(3.149±0.139)U/m L;抑制剂PDTC浓度为25μmol/L时,iNOS释放量为(4.361±0.182)U/m L,约占对照组1/4;iNOSm RNA表达量下调,各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抑制剂均能抑制PM_(2.5)诱导的A549细胞iNOS蛋白表达。[结论]PM_(2.5)引起A549细胞存活率降低,具有剂量-反应关系,且剂量≥25μg/m L的PM_(2.5)可刺激A549细胞NO和iNOS的合成,PM_(2.5)可能通过NF-κB和MAPK两条通路调控iNOS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人肺腺癌A549细胞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核转录因子-ΚB P38 毒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银离子抗菌特性及其在创面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苏雪荣 薛玉英 李强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3-186,共4页
人们很早就意识到银具有抗菌作用。公元前3000年左右,人们就掌握了将银从其他金属中分离出来的技术;公元前500年左右,就有人将金属银用于皮肤创面的治疗并载人医学论著。美国的Halsted医师率先利用银离子的抗菌作用来促进创面愈合,... 人们很早就意识到银具有抗菌作用。公元前3000年左右,人们就掌握了将银从其他金属中分离出来的技术;公元前500年左右,就有人将金属银用于皮肤创面的治疗并载人医学论著。美国的Halsted医师率先利用银离子的抗菌作用来促进创面愈合,随后银离子产品在医疗上的应用愈发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愈合 银离子 抗菌特性 临床 应用
原文传递
IARC发布114卷有关985种因素对人类致癌性的综合评价(待续)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岩(译) 唐萌(校)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5-89,共5页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机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公布的《IARC关于致人类癌症危险性评价专题论文集》[1]是最具权威的对人类致癌性评价的专著。危险性评价因素包括化学物、环境因子和类别...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机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公布的《IARC关于致人类癌症危险性评价专题论文集》[1]是最具权威的对人类致癌性评价的专著。危险性评价因素包括化学物、环境因子和类别、混合物、暴露环境、物理因子、生物因子以及生活行为方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 致癌性 健康危害
原文传递
银离子产品的含量特性及细胞毒性检测 被引量:3
19
作者 苏雪荣 甘俊英 +1 位作者 薛玉英 李强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分析含银产品的银含量、均匀性及细胞毒性。方法(1)从市场上购买的5种含银产品A、B、C、D、E,其中前4种为液体或凝胶形式、含银产品E为敷料形式。采用火焰法测定各产品银含量及产品E的均匀性,样本数为3。(2)选用人肝癌细胞株(HepG2... 目的分析含银产品的银含量、均匀性及细胞毒性。方法(1)从市场上购买的5种含银产品A、B、C、D、E,其中前4种为液体或凝胶形式、含银产品E为敷料形式。采用火焰法测定各产品银含量及产品E的均匀性,样本数为3。(2)选用人肝癌细胞株(HepG2)作为评价模型,将A、B、C、D4种含银产品分别用DMEM高糖培养液进行1∶100、1∶200、1∶400、1∶800的倍比稀释后培养细胞,以含20μg/mL硝酸银的DMEM高糖培养液培养细胞为阳性对照、DMEM高糖培养液培养细胞为空白对照,采用噻唑蓝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样本数均为5。(3)将含银产品A配制成0.0313、0.0625、0.1250、0.2500μg/mL4种质量浓度处理HepG2细胞,采用含294μg/mL重铬酸钾、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液处理细胞为阳性对照、采用含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液处理细胞为空白对照,采用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彗星实验检测细胞彗星尾矩、尾长及尾部DNA百分比判断DNA损伤,样本数均为3。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结果(1)A、B、C、D含银产品的银含量依次为(256.5±1.5)μg/mL、(271.5±1.3)μg/mL、(652.4±2.6)μg/g、(330.0±2.1)μg/g,与标示含量吻合。含银产品E的银含量为(0.158±0.013)mg/g、单片产品E的银含量为(0.125±0.017)mg/g,均匀性良好。(2)与空白对照处理比较,产品A在稀释比1∶100、产品B在稀释比1∶100及产品C在稀释比1∶100、1∶200处理时细胞存活率均显著降低(t=35.506、8.914、37.594、30.693,P<0.01)。与阳性对照处理比较,产品A在稀释比1∶200、1∶400、1∶800及产品C在稀释比1∶400、1∶800与产品B、D在各稀释比处理时细胞存活率均显著升高(t=27.537、18.262、18.709,26.333、41.762,15.776、19.759、20.443、15.715,26.792、24.963、31.803、30.537,P<0.01)。(3)0.2500μg/mL产品A及阳性对照处理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6.1±0.4)%、(62.2±3.9)%,明显高于空白对照处理细胞的(3.3±0.7)%(t=13.327、30.475,P<0.05);0.0313、0.0625、0.1250μg/mL产品A处理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9±0.4)%、(3.1±0.4)%、(4.2±0.9)%,与空白对照处理时相近(t=1.181、0.133、1.097,P>0.05)。(4)0.1250、0.2500μg/mL产品A处理细胞时,尾矩、尾长、尾部DNA百分比明显高于空白对照处理(t=29.026、51.194,21.851、36.138,24.721、50.455,P<0.05或P<0.01)。0.0313、0.0625μg/mL产品A处理细胞时,尾矩、尾长、尾部DNA百分比与空白对照处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5.878、3.429,2.779、1.960,1.328、7.763,P>0.05)。结论5种含银产品含量均达到各标识要求;产品C浓度较其他产品更高,导致HepG2细胞存活率下降的可能性更大,建议银离子产品在浓度设置方面以产品A、B为参考;产品浓度越高对细胞DNA可能存在更高的损伤风险,不建议相关产品为了达到更好抗菌效果而一味调高含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稳定性 毒性试验 HEPG2细胞
原文传递
IARC发布114卷有关985种因素对人类致癌性的综合评价(续完)
20
作者 汪岩(编译) 唐萌(审校)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0-201,共2页
2与2014年版本之比较 最近一次发表的《IARC专著分类的致癌因素(第1-104卷)(按分组排列)(至2014年1月24日)》-([6])略去了化学物对应的CAS号、卷号和年份,不方便查阅,但因其发表距今最近,故与之对比,更新的数量见表3,内容见表4。
关键词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 致癌性 健康危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