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卜晓东 陈平圣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1期128-129,共2页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本文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特点,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方面对该专业的病理学教学改革与探索进行了讨论,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医学基础。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 病理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Galectin-3、OPN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余慧萍 樊祥山 +4 位作者 孟凡青 张东生 周强 吴鸿雁 孟奎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5期383-388,共6页
目的:检测Galectin-3和骨桥蛋白(OP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IDC进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法研究100例乳腺IDC和35例乳腺良性病变中Galectin-3、OPN的表达情况,并统计分析其与年龄、... 目的:检测Galectin-3和骨桥蛋白(OP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IDC进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法研究100例乳腺IDC和35例乳腺良性病变中Galectin-3、OPN的表达情况,并统计分析其与年龄、肿瘤最大直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间关系。结果:Galectin-3在乳腺IDC和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强度具有明显差异(2χ=47.814,P=0.000),OPN在二者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IDC组,Galectin-3表达强度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关系(分别为:rs=0.300,P=0.002;rs=0.335,P=0.001),与年龄、肿瘤最大直径、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OPN的表达强度与肿瘤最大直径、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s=0.236,P=0.018;rs=0.389,P=0.000;rs=0.404,P=0.000),与年龄、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Galectin-3与OPN的表达也呈正相关关系(rs=0.266,P=0.007)。结论:Galectin-3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水平具有明显差异,在乳腺病变中检测Galectin-3的表达对病变性质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高表达Galectin-3、OPN的乳腺IDC具有更高侵袭性和淋巴结转移能力,对二者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可能使其成为乳腺IDC患者个体化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浸润性导管癌 淋巴结转移 GALECTIN-3 骨桥蛋白
下载PDF
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和尿路上皮癌分子病理学对比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樊祥山 张丽华 张东生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229-232,共4页
关键词 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 尿路上皮癌 分子病理学 对比研究:文献综述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zrin、Galectin-3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樊祥山 余慧萍 +5 位作者 孟凡青 张东生 周强 吴鸿雁 杨军 孟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检测Ezrin和Galectin-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IDC进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法研究101例乳腺IDC和37例乳腺良性病变中Ezrin、Galectin-3的表达情况。并统计分析其与年龄、肿块最... 目的检测Ezrin和Galectin-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IDC进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法研究101例乳腺IDC和37例乳腺良性病变中Ezrin、Galectin-3的表达情况。并统计分析其与年龄、肿块最大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间关系。结果Ezrin在乳腺IDC和良性病变中具有明显不同的亚细胞定位(P=0.000),而Galectin-3则具有明显的表达强度差异(P=0.000)。在IDC组,Ezrin表达与淋巴结转移(rs=0.323,P=0.001)、TNM分期(rs=0.334,P=0.001)、肿瘤最大径(rs=0.227,P=0.005)呈正相关,与年龄、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Galectin-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rs=0.337,P=0.001)和TNM分期(rs=0.269,P=0.007)呈正相关,而与年龄、肿瘤直径以及组织学分级无关;而Galectin-3表达与Ezrin表达亦呈正相关(rs=0.360,P=0.000)。结论Ezrin和Galec-tin-3的亚细胞定位或(和)表达水平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发生了明显变化,二者的表达情况对乳腺病变性质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Ezrin和Galectin-3高表达的乳腺IDC具有更高侵袭性和淋巴结转移能力;对Ezrin和Galectin-3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可能使其成为乳腺IDC患者个体化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浸润性导管癌 淋巴结转移 EZRIN GALECTIN-3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K20、CK19、CEA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景美 杜艳 +4 位作者 郭英 吴平平 金月玲 田小强 黄培林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414-418,共5页
目的:研究89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CK19及CEA 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巢式RT-PCR技术检测89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K20、CK19、CEA mRNA的表达。结果:89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CK19及CE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目的:研究89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CK19及CEA 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巢式RT-PCR技术检测89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K20、CK19、CEA mRNA的表达。结果:89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CK19及CE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44%、34.83%及52.81%;三基因同时检测时,至少1个基因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表达率为71.91%,与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和(或)远处转移具有相关性。结论:CK20、CEA可作为检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生物学标志,RT-PCR联合检测多种标志物可为了解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判断预后及监测疗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CK20 CK19 癌胚抗原 微转移
下载PDF
甲状腺内胸腺癌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丁粉干 王龙飞 +4 位作者 段亚伟 王国庆 王玲 陈平圣 张丽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4-736,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内胸腺癌(intrathyroid thymic carcinoma,IT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ITTC的临床特点、细胞学及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ITTC临床主要表现为颈部肿块,常位于甲状腺下极,以膨胀性生... 目的探讨甲状腺内胸腺癌(intrathyroid thymic carcinoma,IT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ITTC的临床特点、细胞学及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ITTC临床主要表现为颈部肿块,常位于甲状腺下极,以膨胀性生长为主。肿瘤细胞呈片状、巢状或簇状分布,其中散在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肿瘤细胞呈上皮样,多边形、鳞状或合体样,胞界不清,胞质丰富,核较大、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空泡状,可见小核仁,核分裂象少见;可见不同程度鳞化。免疫表型显示肿瘤细胞表达CD5和CD117。结论ITTC临床少见,易误诊,结合细胞学特点、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内胸腺肿瘤 临床特点 病理特征
下载PDF
我国原发性肝癌病理诊断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平圣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410-413,共4页
原发性肝癌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绝症,但在今天,不少肝癌病例已属可治之症。如此重大进步得益于诊疗水平的显著提高,其中病理诊断功不可没,其作用就在于指导临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及客观地判断预后。起初,肝癌的病理诊断是在手术切除肿... 原发性肝癌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绝症,但在今天,不少肝癌病例已属可治之症。如此重大进步得益于诊疗水平的显著提高,其中病理诊断功不可没,其作用就在于指导临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及客观地判断预后。起初,肝癌的病理诊断是在手术切除肿瘤后作出的,只能让病人死个明白,对治疗帮助不大;不久术中冷冻切片快速诊断成为日常工作,其对于确定手术方式、手术范围极有帮助;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以及相关技术的大发展,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分子遗传学手段在我国大医院病理科得到快速普及,肝癌诊断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对疾病预后的判断也更加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病理诊断 肝癌治疗 肝细胞肝癌 冷冻切片 小肝癌 多结节性肝癌 癌旁肝组织 高级别异型增生 肝细胞腺瘤
下载PDF
茶多酚对高糖所致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活性氧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彤 邓红 +2 位作者 苏宁 刘必成 刘东风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151-154,共4页
目的 :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活性氧产生的影响以及茶多酚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应用比色法检测高糖作用后培养系膜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活力和丙二醛 (MDA)、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 目的 :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活性氧产生的影响以及茶多酚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应用比色法检测高糖作用后培养系膜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活力和丙二醛 (MDA)、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 )的水平 ,以及加入茶多酚后各指标的改变。结果 :高糖可降低系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OD、GSH PX的活力 ,增加MDA和O2 -· 的含量 ;茶多酚可提高上清液中SOD和GSH PX的活力 ,降低MDA和O2 -· 的含量。结论 :高糖可导致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活性氧产生增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高糖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活性氧 糖尿病肾病 并发症 干预作用
下载PDF
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对活性氧产生的影响以及茶多酚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凯 邓红 +3 位作者 赵龙 张彤 李海浪 刘必成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151-154,共4页
目的 :探讨在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对活性氧产生的影响和茶多酚的干预作用。方法 :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单独分别培养和共同培养 ,分正常对照组、高糖组及茶多酚干预组 ,培养 0、12、3 6h后 ,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培养... 目的 :探讨在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对活性氧产生的影响和茶多酚的干预作用。方法 :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单独分别培养和共同培养 ,分正常对照组、高糖组及茶多酚干预组 ,培养 0、12、3 6h后 ,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培养液中丙二醛 (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 :高糖共同培养时SOD活性比两者分别单独培养时更低(P <0 .0 1) ;共同培养时茶多酚干预组的SOD活性显著高于高糖组 (P <0 .0 1)。高糖共同培养时MDA含量较两种细胞单独培养明显增高 ,高于两种细胞单独培养的总和 (P <0 .0 1) ;共同培养时茶多酚干预组MDA含量低于高糖组 (P <0 .0 1)。结论 :( 1)高糖环境下 ,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存在相互作用 ,这种作用能促进肾细胞活性氧的产生 ;(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环境 肾小球系膜细胞 内皮细胞 细胞相互作用 活性氧 茶多酚 干预作用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RegⅣ基因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mRNA表达及pcDNA-RegⅣ的构建与转染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峰 郑声琴 +3 位作者 张宇伟 金月玲 田小强 黄培林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RegⅣ基因在4种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构建并转染pcDNA-RegⅣ重组质粒,为阐明RegⅣ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HT-29、Caco-2、Sw480、LoVo细胞系的RegⅣ基因表达水平,将获得... 目的:探讨RegⅣ基因在4种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构建并转染pcDNA-RegⅣ重组质粒,为阐明RegⅣ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HT-29、Caco-2、Sw480、LoVo细胞系的RegⅣ基因表达水平,将获得目的基因RegⅣ克隆于pcDNA3.1/(-)质粒上,用PCR、酶切进行鉴定后,脂质体转染至低表达甚至不表达RegⅣ的结直癌细胞系,用G418筛选后进行RT-PCR鉴定。结果:HT-29、Caco-2细胞系RegⅣ基因高表达,Sw480细胞系表达较前两者弱,LoVo细胞系RegⅣ阴性表达;构建的重组质粒中含有RegⅣ基因,经pcDNA-RegⅣ转染的LoVo细胞RegⅣ基因呈阳性表达。结论:RegⅣ基因在不同的结直肠癌细胞系中表达水平不同。成功构建和转染了pcDNA-RegⅣ,可使得RegⅣ(-)的LoVo细胞系RegⅣ基因呈阳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Ⅳ基因 结直肠癌 重组质粒 基因表达 基因转染
下载PDF
茶多酚对高糖所致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活性氧和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邓红 李海浪 +3 位作者 张彤 刘东风 王筠 刘必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23-726,共4页
目的 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活性氧 (ROS)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表达的影响及茶多酚的干预作用。方法 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茶多酚组和茶多酚干预组 ,培养 0、12、36h后 ,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 目的 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活性氧 (ROS)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表达的影响及茶多酚的干预作用。方法 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茶多酚组和茶多酚干预组 ,培养 0、12、36h后 ,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细胞上清液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 ,用半定量RT 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内TGF β1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高糖导致系膜细胞SOD活性下降和MDA含量升高 ,上调TGF β1mRNA和蛋白表达 ,随时间延长更为明显 ;茶多酚干预可拮抗高糖时系膜细胞的上述改变。结论 高糖能促进人肾小球系膜细胞ROS产生增加 ,上调TGF β1mRNA和蛋白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高糖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活性氧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TNFα对小鼠肾上腺皮质细胞系Y1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方媛 夏海鸣 +1 位作者 孙佳 黄培林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小鼠肾上腺皮质细胞系Y1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的TNFα处理小鼠肾上腺皮质细胞系Y1;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分光...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小鼠肾上腺皮质细胞系Y1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的TNFα处理小鼠肾上腺皮质细胞系Y1;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caspase8/3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TNFα处理Y1细胞不同时间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细胞凋亡水平明显提高(P<0.05);细胞caspase8/3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TNFα可抑制Y1细胞增殖,并通过提高caspase8/3的活性而诱导及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Y1细胞 增殖 凋亡 CASPASE8 CASPASE3
下载PDF
As_2O_3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与细胞内端粒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吕秀宁 郑杰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227-229,241,共4页
目的 :探讨As2 O3 对HeLa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对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As2 O3 作用于人宫颈癌HeLa细胞不同生长时间段 (2 4、48、72h)后 ,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 ,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 (MTT法 )测定细胞生长... 目的 :探讨As2 O3 对HeLa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对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As2 O3 作用于人宫颈癌HeLa细胞不同生长时间段 (2 4、48、72h)后 ,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 ,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 (MTT法 )测定细胞生长抑制情况 ,TRAP ELISA方法测定细胞内端粒酶活性变化。结果 :2 μmol·L-1的As2 O3 处理HeLa细胞 48h后可降低细胞存活率 ,诱导细胞凋亡 ,细胞内端粒酶活性比对照组明显下降。随着As2 O3 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 ,作用效果越明显。结论 :As2 O3 诱导HeLa细胞凋亡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内端粒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HELA细胞 细胞凋亡 AS2O3 细胞内端粒酶活性 药理学 砷剂
下载PDF
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_1mRNA表达的影响及茶多酚对其干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筠 邓红 +2 位作者 李海浪 王凯 刘必成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 :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mRNA表达的影响及茶多酚的干预作用。方法 :运用RT PCR法检测 ,TGF β1 在空白对照组、高糖组、茶多酚干预组和茶多酚对照组中 0、12、3 6h的表达情况。结果 :高糖组TGF ... 目的 :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mRNA表达的影响及茶多酚的干预作用。方法 :运用RT PCR法检测 ,TGF β1 在空白对照组、高糖组、茶多酚干预组和茶多酚对照组中 0、12、3 6h的表达情况。结果 :高糖组TGF β1mRNA在 3个时间点的吸光度值分别为 0 .3 3 0± 0 .0 14、0 .5 49± 0 .0 2 7、0 .761± 0 .0 3 2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均P <0 .0 1) ,且3 6h比 12h变化显著 (P <0 .0 1) ;茶多酚干预组分别为 0 .3 3 0± 0 .0 14、0 .3 85± 0 .0 45、0 .5 41± 0 .0 44 ,各时点均低于高糖组 (均P<0 .0 1) ,而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均P >0 .0 5 )。结论 :高糖可导致人肾小球系膜细胞TGF β1 mRNA表达的增加 ,而茶多酚可有效干预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TGF-β1 mRNA表达 对照组 干预作用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茶多酚 RT-PCR法 转化生长因子-β1 变化
下载PDF
外源性FHIT基因转染对人胃癌细胞系MKN-45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飞 黄培林 +3 位作者 黄照权 李楠 徐佳佳 吴鹏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5期397-401,共5页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转染对人胃癌细胞MKN-45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载有人外源性FHIT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FHIT,转染至FHITmRNA阴性表达的人胃癌细胞MKN-45,分别应用Millicell小室细胞迁移实验、Transw...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转染对人胃癌细胞MKN-45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载有人外源性FHIT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FHIT,转染至FHITmRNA阴性表达的人胃癌细胞MKN-45,分别应用Millicell小室细胞迁移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前后MKN-45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力的改变。结果:外源性FHIT基因转染MKN-45细胞后,MKN-45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0.05),但细胞侵袭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外源性FHIT基因转染致MKN-45细胞系的迁移能力明显降低,对MKN-45细胞系的侵袭能力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胃癌 基因转染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茶多酚对高糖时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群 李海浪 +3 位作者 邓红 张有为 陈露露 刘必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5-298,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及茶多酚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茶多酚干预组和茶多酚对照组,分别在0、12、36h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茶多酚对高...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及茶多酚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茶多酚干预组和茶多酚对照组,分别在0、12、36h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茶多酚对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内ICAM-1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高糖组系膜细胞ICAM-1mRNA和蛋白的表达比正常对照组均增加(P<0.05);茶多酚干预组比高糖组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高糖可导致人肾小球系膜细胞ICAM-1表达的增加,而茶多酚可有效干预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糖尿病肾病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茶多酚
下载PDF
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PO、GSH-ST活性和ICAM-1表达影响及茶多酚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群 邓红 +3 位作者 李海浪 陈露露 刘必成 陈平圣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9-111,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H-ST)活性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及茶多酚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应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高糖作用后系膜细胞上清液中MPO、GSH-ST活性及茶多酚对其...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H-ST)活性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及茶多酚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应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高糖作用后系膜细胞上清液中MPO、GSH-ST活性及茶多酚对其活性的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印迹检测高糖作用后系膜细胞内ICAM-1蛋白的表达及茶多酚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高糖使系膜细胞上清液中MPO活性增加,GSH-ST活性降低,使系膜细胞内ICAM-1表达增加;茶多酚可显著改善高糖对系膜细胞的影响。结论高糖导致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失衡,增强ICAM-1的表达;茶多酚可有效干预高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系膜细胞 茶多酚 氧化应激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TNF-α通过TNF-R1促进小鼠肾上腺皮质细胞系Y1凋亡 被引量:1
18
作者 夏海鸣 方媛 黄培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4-368,373,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小鼠肾上腺皮质细胞(Y1细胞)caspase8/3的影响是否主要通过TNF-R1。方法:小RNA干扰法下调Y1细胞中TNF-R1基因的表达,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一定浓度TNF-α对Y1细胞及TNF-R1基因干扰抑制后的Y1(miRNA-Y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小鼠肾上腺皮质细胞(Y1细胞)caspase8/3的影响是否主要通过TNF-R1。方法:小RNA干扰法下调Y1细胞中TNF-R1基因的表达,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一定浓度TNF-α对Y1细胞及TNF-R1基因干扰抑制后的Y1(miRNA-Y1)细胞caspase8/caspase3影响。结果:miRNA-Y1细胞TNF-R1基因的干扰效率为71.74%;TNF-α处理Y1细胞后,细胞caspase8/3活性明显升高(P<0.05);TNF-α处理miRNA-Y1细胞,细胞caspase8/3活性与未处理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NF-α对Y1细胞caspase8/3活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TNF-R1受体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Y1细胞 CASPASE SHRNA TNF-R1
原文传递
茶多酚对高糖所致人肾系膜细胞活性氧、Ⅳ型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红 张彤 +1 位作者 苏宁 刘必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6,24,F005,共5页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活性氧、Ⅳ型胶原合成的影响及其茶多酚的干预作用。方法:系膜细胞在高糖(35mmol/LD-糖)条件下加入或不加入茶多酚(20μg/ml)培养至36h,运用化学比色法、放射免疫法检测高糖作用后培养系膜细胞上清液中...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活性氧、Ⅳ型胶原合成的影响及其茶多酚的干预作用。方法:系膜细胞在高糖(35mmol/LD-糖)条件下加入或不加入茶多酚(20μg/ml)培养至36h,运用化学比色法、放射免疫法检测高糖作用后培养系膜细胞上清液中活性氧(SOD和MDA)、Ⅳ型胶原的含量以及加入茶多酚后其含量的改变;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高糖作用后系膜细胞内Ⅳ型胶原的表达以及加入茶多酚后其表达的改变。结果:高糖使系膜细胞上清液中SOD含量减少,MDA含量增加,使培养的系膜细胞上清液中及细胞内Ⅳ型胶原含量增加;茶多酚可提高上清液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抑制系膜细胞合成和分泌Ⅳ型胶原。结论:高糖致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活性氧产生增加,促进Ⅳ型胶原合成和分泌,茶多酚可有效干预高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高糖 肾小球系膜细胞 活性氧 Ⅳ型胶原
下载PDF
茶多酚对高糖所致人肾小球系膜细胞Ⅳ型胶原合成的影响
20
作者 邓红 张彤 +1 位作者 苏宁 刘必成 《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366-369,共4页
目的 :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Ⅳ型胶原合成的影响及茶多酚的干预作用。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高糖条件下体外培养的系膜细胞上清液中Ⅳ型胶原含量及茶多酚干预后其含量的改变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内Ⅳ型... 目的 :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Ⅳ型胶原合成的影响及茶多酚的干预作用。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高糖条件下体外培养的系膜细胞上清液中Ⅳ型胶原含量及茶多酚干预后其含量的改变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内Ⅳ型胶原的表达以及茶多酚干预后的变化。结果 :高糖可增加系膜细胞上清液及细胞内Ⅳ型胶原的含量 ;茶多酚可抑制高糖条件下上清液中及细胞内Ⅳ型胶原的增加。结论 :高糖可导致人肾小球系膜细胞Ⅳ型胶原合成增加 ,而茶多酚可有效干预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高糖 肾小球系膜细胞 Ⅳ型胶原 胶原合成 放射免疫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