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博生招生如何实现“量质双升”?——东南大学导生双向互动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党珂 宛敏 +1 位作者 耿有权 薛广芝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34,共8页
以东南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探究了影响直博生招收规模和生源质量的各类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本科生培养阶段与研究生培养阶段衔接不够,博士生导师与本科生互动动机不强,给予在校直博生的关注和支持政策较少等。提出以... 以东南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探究了影响直博生招收规模和生源质量的各类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本科生培养阶段与研究生培养阶段衔接不够,博士生导师与本科生互动动机不强,给予在校直博生的关注和支持政策较少等。提出以共同申请、双向考核、双向支持、跟踪反馈为主的导生双向互动机制,实现了直博生招生的“量质双升”,并以此实践探索提出了国内高校提升直博生规模和生源质量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生双向互动机制 直博生 生源质量 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东南大学机电综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规划思路与进展 被引量:64
2
作者 吴涓 孙岳民 +3 位作者 雷威 徐春宏 秦艺洢 宋爱国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9,共5页
在传统的课堂演示教学、实验教学以外,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构建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有力补充和有效途径。以东南大学机电综合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的建设为例,介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如何在高校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 在传统的课堂演示教学、实验教学以外,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构建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有力补充和有效途径。以东南大学机电综合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的建设为例,介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如何在高校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特长与优势,以及东南大学在构建多层次、模块化的虚拟仿真课程体系,服务于本科机电类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机电专业
下载PDF
校企合作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基于东南大学的案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小敏 吴涓 徐春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8-171,268,共5页
行业企业参与,是高校成功培养符合行业及社会要求的工程人才的关键。如何充分调动企业参与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校企合作培养向深度和广度延伸,一直是校企协同育人工作的重点及难点。基于校企合作在工程教育人才培养... 行业企业参与,是高校成功培养符合行业及社会要求的工程人才的关键。如何充分调动企业参与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校企合作培养向深度和广度延伸,一直是校企协同育人工作的重点及难点。基于校企合作在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选取东南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典型案例,系统总结了该校在推进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效果,探讨了校企协同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课程体系和内容、建设示范基地、改革效果评价等的有效方式,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水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同类高校推进工程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卓越工程师
下载PDF
坚持本科督导 培养教学中坚——东南大学本科教学督导体系探略 被引量:7
4
作者 陈绪赣 郑家茂 单炳梓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55,74,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东南大学本科教学督导工作的组织结构、活动方式、理念文化与实践历程,学校五组并进、校院两级督导、致力青年教师培养和广泛深入教学现场交流指导,成为东南大学本科教学督导工作模式的鲜明特色。
关键词 本科 青年教师 东南大学 教学督导体系 组织结构
下载PDF
东南大学《财经概论》通识课程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洪涛 孙珩 黄婉莹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1期135-137,共3页
通识教育是培养交叉学科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东南大学《财经概论》通识课程152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学习动机、性别特征、生源籍贯、年龄层次、专业类别、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财经案例 问卷调查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被引量:6
6
作者 陈笃信 陈怡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0-24,共5页
关键词 高校 电工电子 教学基地 教学改革 东南大学
全文增补中
新时代背景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思考——以东南大学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邓蕾 朱明 +1 位作者 邱文教 孙伟锋 《大学教育》 2020年第11期162-165,共4页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纲领,是培养过程的设计、建构与管理。论文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要性入手,对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要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东南大学的具体做法,并对本科人才培...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纲领,是培养过程的设计、建构与管理。论文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要性入手,对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要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东南大学的具体做法,并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的难点和不足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际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东南大学MOOC课程可持续建设机制的尝试
8
作者 邓蕾 《化工时刊》 CAS 2015年第8期51-53,共3页
MOOC课程的热潮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引起国内高校越来越多的重视的同时,也给大家带来了新的思考。针对国内MOOC课程存在的共性问题,东南大学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实践,构建了极具本校特色的MOOC课程建设、管理和运行体系... MOOC课程的热潮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引起国内高校越来越多的重视的同时,也给大家带来了新的思考。针对国内MOOC课程存在的共性问题,东南大学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实践,构建了极具本校特色的MOOC课程建设、管理和运行体系。该文旨在为其他普通高等院校提供新的思路,并推动国内MOOC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 可持续发展 管理途径 运营机制
下载PDF
一流大学高水平教材建设的内涵重构及出版——以东南大学为例
9
作者 邓蕾 江建中 +2 位作者 王璐露 刘慧 周希希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S02期182-184,共3页
教材作为培养一流人才的核心教学资源,承载着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新时代的教材建设要坚持立德树人,凸显价值引领,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教材建设全过程;深化内涵建设,实施精品战略,将前沿科研成果融入高水平教材建设中;创新体制机制... 教材作为培养一流人才的核心教学资源,承载着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新时代的教材建设要坚持立德树人,凸显价值引领,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教材建设全过程;深化内涵建设,实施精品战略,将前沿科研成果融入高水平教材建设中;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引导,以科学评价体系保障高水平教材建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大学 教材建设 立德树人 精品战略
下载PDF
土木工程虚实结合实验教学体系化标准化矩阵构建与应用
10
作者 徐伟杰 徐明 +3 位作者 熊宏齐 郭彤 陆金钰 胥明 《实验室科学》 2024年第2期2-7,13,共7页
通过引入虚拟仿真实验,可以重塑土木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然而,现有的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存在体系化不足的问题,导致大量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重复建设,且难以融入实验教学。同时,现有的毕业生应具备的实... 通过引入虚拟仿真实验,可以重塑土木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然而,现有的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存在体系化不足的问题,导致大量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重复建设,且难以融入实验教学。同时,现有的毕业生应具备的实验能力未能达到“基于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标准”中的毕业要求,与实际实验能力培养要求存在一定差异。从系统化和标准化两方面,建立了包含学生专业实验能力培养核心支撑要素、学生专业核心实验能力及其关联矩阵的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化标准化矩阵,介绍了体系化标准化矩阵的应用,相关成果可为土木类高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结合 教学体系 实验能力 资源配置 标准化矩阵
下载PDF
构建研究型大学师生互动本科教学模式 被引量:37
11
作者 郑家茂 潘晓卉 +1 位作者 丁德胜 徐悦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3-26,共4页
本文针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主体模式中师生互动的明显不足 ,在多视角剖析其成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全面构建研究型大学特有的、课内课外一体的师生互动本科教学模式的框架和思路。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师生互动 本科 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
下载PDF
构建适应信息化要求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被引量:21
12
作者 邱文教 潘晓卉 陈怡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9-81,共3页
本文通过对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演进过程及存在矛盾的分析 ,详细阐述了高校在新形势下构建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思路与实践的过程。
关键词 构建 信息化 高校 教育管理系统 教务管理 办学模式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必须突出师生互动 被引量:30
13
作者 潘晓卉 郑家茂 +1 位作者 徐悦 陈绪赣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2期120-123,共4页
师生互动是国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和核心理念。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特殊使命着眼,当前存在着制约我国研究型大学师生互动的多重不利影响。因此,应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供政策保障,积极推进研究型大学师生互动教学... 师生互动是国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和核心理念。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特殊使命着眼,当前存在着制约我国研究型大学师生互动的多重不利影响。因此,应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供政策保障,积极推进研究型大学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本科教育 师生互动
下载PDF
学分制下教务管理工作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0
14
作者 申翠英 朱明 王礼知 《高等理科教育》 CSSCI 2003年第4期122-125,共4页
本文通过对高校一般教务管理模式的分析,结合东南大学多年来教务管理的探索和实践,提出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下教务管理新模式,并阐述了在新模式下实施教务管理的途径.
关键词 学分制 教务管理 高校 东南大学 实施途径 选课制 管理模式
下载PDF
围绕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建设开放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被引量:80
15
作者 郑家茂 熊宏齐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4-97,116,共5页
实践教学是研究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实践教学的地位与作用,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原则与方案,现阶段的建设重点与实现途径等方面论述了研究型大学建设开放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开放创新 实践教学体系
下载PDF
高校教务管理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8
16
作者 邱文教 陶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49,共3页
高校教务管理现代化是学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的标志。教务管理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主要通过确立现代化管理观念、采取现代化组织形式、使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等策略来实现。
关键词 教务管理 现代化 探索 实践
下载PDF
体验美国大学的教学模式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陈文彦 王栓宏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4-96,共3页
本文介绍了美国两所高等工科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里海大学的新生研讨课与伍斯特理工学院的基于项目式的教学模式,从中可以体验到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团队式和基于项目的研讨式教学的重要性,并吸取教学经验用于自身教学中。
关键词 新生研讨课 基于项目式教学 探究式 讨论式 参与式 团队式教学 教学理念
下载PDF
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 被引量:38
18
作者 汪霞 崔军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37,共4页
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是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举措。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是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内部支持系统。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所具有的学术性、研究性、职业性、专业性、支持性使之能够成为本科教学质量的保障。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 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是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举措。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是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内部支持系统。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所具有的学术性、研究性、职业性、专业性、支持性使之能够成为本科教学质量的保障。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需要更新质量观念、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开展多层面的教学发展活动,需要研究、培训、咨询和评价四位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学 质量保障 教学发展中心
下载PDF
大学新生自主学习的预备性物理实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戴玉蓉 钱锋 +1 位作者 钱建波 熊宏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7-249,259,共4页
介绍了东南大学预备性物理实验的基于网络化管理的教学组织过程,对9年来学生选修预备性实验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及分析,并对学生进行了预备性实验教学过程的满意程度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对预备性物理实验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改革... 介绍了东南大学预备性物理实验的基于网络化管理的教学组织过程,对9年来学生选修预备性实验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及分析,并对学生进行了预备性实验教学过程的满意程度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对预备性物理实验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备性物理实验 网络化管理 自主学习
下载PDF
大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组织模式探索与实践——以结构创新竞赛为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童小东 吴刚 +2 位作者 周臻 陆金钰 方霞 《高等建筑教育》 2012年第5期136-138,共3页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科竞赛是训练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从组织机构、教练队伍、评审专家、竞赛氛围、设备保障、组织热情、经费支持、竞赛类别8个方面介绍了东南大学本科生结构创...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科竞赛是训练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从组织机构、教练队伍、评审专家、竞赛氛围、设备保障、组织热情、经费支持、竞赛类别8个方面介绍了东南大学本科生结构创新竞赛的组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实践能力 学科竞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