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2022年东海县猩红热流行趋势与特征分析
1
作者 陈丽 杨洪艳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6期0001-0003,共3页
目的:对东海县2015~2022年期间猩红热的流行趋势和特征进行分析,为猩红热的预防提供相应的思路和建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东海县2015~2022年期间猩红热的流行趋势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5~2022年期间,东海县的猩红热患者共... 目的:对东海县2015~2022年期间猩红热的流行趋势和特征进行分析,为猩红热的预防提供相应的思路和建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东海县2015~2022年期间猩红热的流行趋势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5~2022年期间,东海县的猩红热患者共有162例,发病率分别为12/100万、35/100万、41/100万、28/100万、32/100万、10/100万、3/100万、1/100万,其间报告发病率为20/100万,8年期间内的猩红热报告发病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6,P<0.05)。男性和女性发病率分别为1.98/10万、1.26/10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34,P<0.05)。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患儿群体,3~7岁年龄组属于高发年龄群体,占74.24%。职业分布为学生36.20%、幼托儿童39.88%、散居儿童22.70%,地区分布除山左口无病例外,其他地方均有病例发生,其中病例主要集中在牛山街道(城关镇),占54.32%。结论:猩红热的发病率总体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发病季节、人群分布、地区分布等有差异,需要对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猩红热 趋势 特征
下载PDF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及控制的干预效果探究
2
作者 陈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0011-0014,共4页
探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及控制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出研究对象,所有调查对象均属于本社区的健康居民,将选取的100例研究对象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对照组采用慢性传染疾病预防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慢... 探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及控制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出研究对象,所有调查对象均属于本社区的健康居民,将选取的100例研究对象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对照组采用慢性传染疾病预防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预措施,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各项指标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相比,研究组研究对象存在不健康饮食习惯、吸烟概率、嗜酒概率以及发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概率均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相关预防措施对健康社区居民进行宣传实施,可以使得居民更加了解慢性病的致病因素,并接受相关控制干预措施,从而使得居民发生慢性疾病的概率有效降低,全面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预防措施 控制干预效果
原文传递
东海县伏庄村降氟改水控制地方性氟中毒效果分析
3
作者 吴同浩 葛恒明 +3 位作者 张振宇 丁建民 李忠典 张建 《中国校医》 2006年第6期605-606,共2页
目的了解长期改水控制地方性氟中毒的效果,为降氟改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饮用水水氟监测,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和尿氟水平,16~65岁以上部分居民骨盆、前臂放射学表现,水氟、尿氟测定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氟斑牙诊断用Dean’s法,氟... 目的了解长期改水控制地方性氟中毒的效果,为降氟改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饮用水水氟监测,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和尿氟水平,16~65岁以上部分居民骨盆、前臂放射学表现,水氟、尿氟测定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氟斑牙诊断用Dean’s法,氟骨症诊断用X线摄片法。结果某村自1986年采取降氟改水措施后,水氟含量由改水前的2.47(0.55~4.60)mg/L降至0.73(0.67~0.76)mg/L,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由86.92%降至22.73%,氟骨症患病率由31.33%降至6.00%,儿童尿氟含量由4.09(2.06~6.85)mg/L降至1.41(0.24~3.25)mg/L。结论只要采取有效的降氟改水措施,坚持长年饮用低氟水,阻断高氟摄入,促进体内过量氟化物的排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供水 氟中毒 牙齿
下载PDF
江苏省东海县校医肺结核预防知识现状及培训效果调查 被引量:2
4
作者 葛恒明 孙波 +1 位作者 徐丽 毕磊 《职业与健康》 CAS 2008年第4期368-369,共2页
关键词 校医 肺结核 知识 培训
下载PDF
2015年东海县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分析
5
作者 王为民 陈晓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23期3287-3288,共2页
目的:了解东海县托幼机构和小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开展情况,为提高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程免疫接种率和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秋期全县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资料,用IBM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结... 目的:了解东海县托幼机构和小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开展情况,为提高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程免疫接种率和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秋期全县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资料,用IBM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015年秋期,共查验学校491所,机构查验率100.00%,共查验儿童数34 180人,儿童查验率100.00%,持证率98.93%,补证率100.00%,全程接种率93.08%,补种率98.39%,漏种疫苗补种率均为95%以上。结论: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加强沟通合作,明确分工,不断推进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托幼机构及学校 预防接种证 查验
下载PDF
东海县改水降氟工作进展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同浩 葛恒明 +5 位作者 张振宇 许倩青 马进 臧丽 谢冰艳 陈晓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13-15,共3页
目的:总结东海县20余年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降氟工作的进展,评价改水降氟控制地方性氟中毒的效果。方法:将2007年全县改水降氟工程进行监督、水氟动态监测、自来水普及率凋查及国家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点的结果录入Excel电子表格进行... 目的:总结东海县20余年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降氟工作的进展,评价改水降氟控制地方性氟中毒的效果。方法:将2007年全县改水降氟工程进行监督、水氟动态监测、自来水普及率凋查及国家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点的结果录入Excel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至2007年底,累计建改水降氟工程65处,受益村93个,改水村总人口数为21.35万人,各类氟中毒病区中,重病区村的改水率最高,达到100%,中病区村的改水率次之,为86.49%,轻病区村的改水率最低,为68.49%,总改水率为76.86%,自来水普及率为78.66%,实际受益人口16.79万人,改水工程水氟合格率为91.17%。国家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点结果发现8~12岁学生氟斑牙的患病率为22.73%,氟骨症患病率为6.00%,达到非病区的标准。结论:东海县的改水降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氟中毒 改水 效果
下载PDF
2015年东海县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马进 吴同浩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分析东海县2015年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为肿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5年东海县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数据,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和肿瘤类别的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标化率、累积率、构成比及顺位。结果 2015年东海... 目的分析东海县2015年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为肿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5年东海县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数据,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和肿瘤类别的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标化率、累积率、构成比及顺位。结果 2015年东海县恶性肿瘤新发病2 437例,粗发病率为198.38/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为151.87/10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为148.12/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16.95%。男性发病前5位的肿瘤是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女性为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宫颈癌。恶性肿瘤死亡1 820例,粗死亡率为148.16/10万,中标率为107.84/10万,世标率为106.88/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2.10%。男性死亡前5位的肿瘤是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女性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结论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是东海县癌症防治工作应重点关注的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发病 死亡 肺癌
下载PDF
东海县2008-2012年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燕萍 陈晓芹 王庆奎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49-50,共2页
目的了解东海县乙类传染病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东海县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东海县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计4 885例,年均发病率85.06/10万,死亡率0.42/10万。以呼吸... 目的了解东海县乙类传染病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东海县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东海县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计4 885例,年均发病率85.06/10万,死亡率0.42/10万。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总发病数的57.95%,其次是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25.26%。发病率位居前5位的为肺结核、梅毒、病毒性肝炎、痢疾、淋病。结论东海县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主要病种,应进一步加强对其监测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类传染病 流行病学 疫情分析
下载PDF
东海县2011—2020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健 吴同浩 +2 位作者 汤惠焱 常妍 马进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76-77,共2页
目的分析东海县近10年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rrhagic fever,EHF)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完善EHF防控策略及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20年现住址为东海县的流行性出血热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东海县201... 目的分析东海县近10年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rrhagic fever,EHF)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完善EHF防控策略及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20年现住址为东海县的流行性出血热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东海县2011—2020年共报告EHF 96例,年均发病率0.79/10万;4季度为发病高峰(占73.96%)。病例集中在40~<60岁年龄组(占52.08%);男性发病率(12.90/10万)高于女性(2.3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3,P<0.01);病例职业以农民为主(占95.83%)。张湾乡病例数(20例,占20.83%)和发病率(5.85/10万)均为最高;农村发病率(8.91/10万)高于城区(3.7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P=0.01)。结论东海县近10年EHF发病水平在全省范围内较高,需加强灭鼠、接种疫苗、医务人员培训、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 流行病学特征
下载PDF
东海县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同浩 张振宇 +5 位作者 葛恒明 孙玲莉 许倩青 马进 张建 谢冰艳 《中国校医》 2007年第5期567-568,共2页
目的了解东海县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方法和要求,调查人群重要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和感染度,收集有关社会经济和防治工作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调查2个点... 目的了解东海县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方法和要求,调查人群重要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和感染度,收集有关社会经济和防治工作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调查2个点共调查983人,查出重要肠道寄生虫感染者30人,总感染率3.05%,两调查点感染率分别为3.00%和3.12%。共查出重要肠道寄生虫4种,肠道线虫钩虫、蛔虫、鞭虫的感染率分别为0.51%、0.81%、1.83%,感染度均为轻度,多重感染占3.33%;12周岁以下儿童晓虫感染率11.73%。结论东海县人体重要寄生虫仍以肠道线虫占绝对优势,流行水平较10年前大幅度下降,各调查点流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影响因素与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及卫生习惯有关,12周岁以下儿童晓虫防治应列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疾病 寄生虫性 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PDF
2008—2016年东海县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晓芹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668-669,共2页
目的了解东海县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病学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8—2016年东海县布病疫情资料。结果 2008—2016年,东海县共报告布病45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42/10万,... 目的了解东海县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病学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8—2016年东海县布病疫情资料。结果 2008—2016年,东海县共报告布病45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42/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P<0.01)。病例主要为男性(占84.44%),以30~49岁青壮年为主(占55.56%),职业多为农民(占88.89%),主要分布于东海县西部乡镇(占80.00%)。男性发病率(0.69/10万)高于女性(0.14/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月、9月为发病高峰。结论东海县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疫情已从流行区向非流行区扩散。应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倡导科学养殖、屠宰和加工牲畜,以有效预防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疫情分析 控制措施
下载PDF
东海县某中学高中生PPD试验结果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文彩 马玉珍 吴同浩 《中国校医》 2004年第1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东海县 中学 高中生 PPD试验 结果报告 结素纯化蛋白衍生物 结核病 学生保健服务
下载PDF
东海县麻疹疫苗效价及基础免疫成功率监测分析
13
作者 张振宇 陈晓芹 +3 位作者 葛恒明 尚红梅 朱莲 孙和平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8年第12期38-39,共2页
目的考核和评价东海县儿童麻疹疫苗的接种质量和效果,了解冷链系统和疫苗管理情况。方法2006年对东海县63名满8月龄儿童于麻疹疫苗免疫前及免疫后1个月各采集末梢血0.5ml,分离血清,应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麻疹血凝抑制(HI)抗体。采用组织... 目的考核和评价东海县儿童麻疹疫苗的接种质量和效果,了解冷链系统和疫苗管理情况。方法2006年对东海县63名满8月龄儿童于麻疹疫苗免疫前及免疫后1个月各采集末梢血0.5ml,分离血清,应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麻疹血凝抑制(HI)抗体。采用组织培养法检测县疾控中心和乡镇接种点麻疹疫苗效价。结果免疫前麻疹HI抗体阳性率为6.35%,免疫后为100%,基础免疫成功率为96.83%,免疫后麻疹HI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1∶122.49。县疾控中心和乡镇接种点麻疹疫苗效价均在102.5TCID50/0.lmL以上,均为合格疫苗。结论东海县麻疹疫苗基础免疫成功率为96.83%,高于国家免疫规划规定的免疫成功率≥85%的指标,冷链系统和疫苗管理情况良好,为控制和消除麻疹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疫苗 疫苗效价 麻疹HI抗体 基础免疫成功率
下载PDF
江苏省东海县城区中小学教师的健康状况
14
作者 孙波 《职业与健康》 CAS 2007年第20期1844-1845,共2页
关键词 教师 健康状况 调查
下载PDF
东海县新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例队列分析
15
作者 韩文彩 秦晓燕 王勇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4年第9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东海县 新登记 涂阳病例 肺结核 队列分析 归口管理
下载PDF
东海县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鼠携带情况调查 被引量:15
16
作者 葛恒明 王庆奎 +7 位作者 李志锋 王燕萍 胡建利 胡书铭 陆大江 王相化 刘瀚泽 韩俊阁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12-14,共3页
目的了解东海县鼠类携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鼠笼法在野外及居民区捕鼠,计算鼠密度及鼠种分类,并取其心、肝、脾、肺、肾、脑等脏器;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鼠体内SFTSV核酸。结果主要... 目的了解东海县鼠类携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鼠笼法在野外及居民区捕鼠,计算鼠密度及鼠种分类,并取其心、肝、脾、肺、肾、脑等脏器;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鼠体内SFTSV核酸。结果主要鼠种有黑线姬鼠、大仓鼠、小仓鼠、麝鼳、褐家鼠、小家鼠等6种。野鼠密度为13.47%,主要鼠种为黑线姬鼠;家鼠密度为6.98%,主要鼠种为小家鼠、褐家鼠。野鼠SFTSV带毒率为6.90%,家鼠为7.87%;野鼠心、肝、脾、肺、肾、脑均带有病毒,且两种或两种以上脏器带毒;家鼠多为单一脏器感染。病毒核酸的基因测序与Gen Bank公布的SFTSV的NP基因序列同源性在95%以上。结论东海县6种鼠类除小仓鼠外,其余5种均携带SFTS病毒,是该地SFTSV的宿主动物,但作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传染源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宿主动物
下载PDF
东海县农村5岁以下留守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调查 被引量:9
17
作者 侍建波 刘明明 +2 位作者 李中典 孙新岳 唐蓓蕾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留守儿童 体格发育 危险因素 农村
下载PDF
东海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18
作者 孙波 《中国校医》 2006年第6期622-623,共2页
关键词 营养状况 青少年保健服务
下载PDF
东海县23例未进行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的随访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冰艳 陈晓芹 胡书铭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434-435,共2页
目的了解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患者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原因,为提高抗病毒治疗率提供依据。方法对截至2015年8月东海县全部符合国家抗病毒治疗标准,但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23例艾滋病患者,采取深入访谈或电话调查方式进行随访。结果 23例... 目的了解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患者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原因,为提高抗病毒治疗率提供依据。方法对截至2015年8月东海县全部符合国家抗病毒治疗标准,但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23例艾滋病患者,采取深入访谈或电话调查方式进行随访。结果 23例患者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原因依次是:感觉自己身体很好,暂时不愿治疗(占60.87%);害怕暴露自己是感染者(占34.78%);长期在外地,来回跑不方便(占30.43%);对生活失去信心,放弃治疗(占17.39%);恐惧药物副反应(占13.04%);经济困难,不愿承担检测费用(占8.70%);需先控制其他并发症(占4.35%)。随访后,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全县抗病毒治疗覆盖率短期内明显提升,由调查前的60.34%提升到85.00%。结论艾滋病患者中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原因因人而异,需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治疗知识的宣传和依从性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患者 抗病毒治疗 随访调查 干预措施
下载PDF
东海县1986—2015年麻风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健 吴同浩 +1 位作者 谢冰艳 王相化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706-707,共2页
目的了解东海县近30年麻风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86—2015年历年新登记麻风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东海县1986—2015年新登记麻风病例68例,年均新登记麻风病例2.27例,病例数呈下降趋势。68例患者中,男性50例,女... 目的了解东海县近30年麻风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86—2015年历年新登记麻风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东海县1986—2015年新登记麻风病例68例,年均新登记麻风病例2.27例,病例数呈下降趋势。68例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18例,男女比为2.77∶1;发病年龄平均41.68岁;农民占97.06。冬春季节发现病例数(43例,占63.23%)相对高于夏秋季节。累计发生畸残29例,畸残比为42.64%。最长诊断延迟期为66个月,平均为15.85个月,其中1986—2000年为18.47个月,2001—2015年为4.7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东海县近30年麻风病呈低流行下降态势,但麻风畸残比例较高,应加强防治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病}新登记病例 诊断延迟期 畸残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