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君毅的和合思维
1
作者 蔡家和 Jason T.Clower(译) 《孔学堂》 CSSCI 2024年第1期1-13,110-122,共26页
唐君毅先生学识渊博,对于中、西、印学皆有一定程度的研究。而他的个性圆融,在面对历史上各家或学派论争时,大多不会去评判各派的高低或对错,而是看出各家专长所在,各给出一个位子。此近似郭象之圆教观,所谓的各美其美!唐先生此一和合... 唐君毅先生学识渊博,对于中、西、印学皆有一定程度的研究。而他的个性圆融,在面对历史上各家或学派论争时,大多不会去评判各派的高低或对错,而是看出各家专长所在,各给出一个位子。此近似郭象之圆教观,所谓的各美其美!唐先生此一和合态度与圆融思想,除了是他个性使然,亦与他涵泳于中华文化而深得其味有关,诸如华严宗的一多相即、相摄相入;《庄子·天下篇》道术之六通四辟、无乎不在,以及《中庸》的中和思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等精神,在滋养其非凡卓识与感通精神——其卓识要去创辟天地之包容,其感通要去持应万物之共谐,从而圆成唐先生心中华夏文化之谐和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 圆融 分别 唐君毅 相摄相入
下载PDF
唐君毅与牟宗三诠释胡五峰之比较
2
作者 蔡家和 《船山学刊》 2024年第5期88-102,共15页
唐君毅、牟宗三两位先生在诠释五峰学上有一定程度的差异。牟宗三曾提出著名的“宋明三系说”,其中的五峰、蕺山一系相当独特,原因是五峰为南宋人,蕺山为明末清初人,蕺山甚少提及五峰,彼此亦无学派相承关系,而牟宗三却将二人结为一系。... 唐君毅、牟宗三两位先生在诠释五峰学上有一定程度的差异。牟宗三曾提出著名的“宋明三系说”,其中的五峰、蕺山一系相当独特,原因是五峰为南宋人,蕺山为明末清初人,蕺山甚少提及五峰,彼此亦无学派相承关系,而牟宗三却将二人结为一系。牟宗三以为,二人皆注重主客观之饱满,重心亦重性而以心著性,甚至合于周子、张载、明道三人的学术性格,五峰可为周、张、程之嫡系。唐君毅则以为,五峰固有心学之意味,然实际上却是与伊川“心为已发”之说相近,但这是牟宗三所绝不承认者。依牟宗三,伊川学只传给朱子,伊、朱二人乃是“别子为宗”,虽存有而不活动;伊川与五峰,一为歧一为正,正者之五峰,乃是“天道、性命相贯通”,而与歧出之伊川大异其趣。本文将对二人的五峰学诠释作一比较,判断二人的五峰学诠释孰较能得其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心著性 伊川 五峰 即存有即活动 性体心用
下载PDF
反古与返古之间:唐君毅、牟宗三以良知摄受知识的建构
3
作者 蔡家和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1,28,共12页
在近代西风东渐、民族文化遭受冲击与挑战之际,“当代新儒家”对传统的态度虽有所疑,但仍排除种种纷陈,不与主张全盘西化者为伍,选择立定优良文化传统之脚跟,而后摄受西洋文化之优异面,借以取长补短,增益民族文化之生命力与内涵。依此原... 在近代西风东渐、民族文化遭受冲击与挑战之际,“当代新儒家”对传统的态度虽有所疑,但仍排除种种纷陈,不与主张全盘西化者为伍,选择立定优良文化传统之脚跟,而后摄受西洋文化之优异面,借以取长补短,增益民族文化之生命力与内涵。依此原则,唐君毅和牟宗三先生都曾进行深刻的探讨与回应。简言之,乃是以良知、性善、人格之挺立,用以吸收、结合西学之重知识、科学、宗教等传统,创造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的关联,从而实现人文精神与物质文明之齐头并进且与时俱进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古 唐君毅 牟宗三 知识 良知
下载PDF
朱子学是“心统性”还是“性统心”?
4
作者 蔡家和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4期112-119,共8页
“心统性情”之提出,是朱子为了配合经典之诠释,以便贯通自己体系中“性发为情”一说。盖孟子原意是以恻隐羞恶等为心,而朱子视之为情,又《中庸》则言情绪之喜怒哀乐之发。为统一这些经书,朱子遂藉张子“心统性情”一词,来联系心与情,... “心统性情”之提出,是朱子为了配合经典之诠释,以便贯通自己体系中“性发为情”一说。盖孟子原意是以恻隐羞恶等为心,而朱子视之为情,又《中庸》则言情绪之喜怒哀乐之发。为统一这些经书,朱子遂藉张子“心统性情”一词,来联系心与情,将孟子的恻隐羞恶等亦视为情,如此,则既能顺于孟子原文,亦能疏通自己的《四书》体系。“心统性情”之“统”字,并非“主宰”之意,而是意味着“整合”。心只是虚灵知觉,其背后之性理才是本体与根源。朱子终归为理学而非心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统性情 理学 郛廓 五行 恻隐之心
下载PDF
中西时间哲学比较视野下的易哲学——方东美、程石泉论中西时间哲学 被引量:7
5
作者 俞懿娴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50,共9页
从中西哲学比较的观点看,中国哲学原本富含历程思想。因此在中西文化接触的初期,中国学者十分欢迎博格森(Henri Bergson)、詹姆士(William James)、杜威(John Dewey)、怀特海(A.N.Whitehead)等人的思想。中国哲学的历程思想最早渊源于... 从中西哲学比较的观点看,中国哲学原本富含历程思想。因此在中西文化接触的初期,中国学者十分欢迎博格森(Henri Bergson)、詹姆士(William James)、杜威(John Dewey)、怀特海(A.N.Whitehead)等人的思想。中国哲学的历程思想最早渊源于《易经》。《易》视宇宙为创进不已的场域,所谓"生生之谓易",可说是最早论及"时间"概念的古代经典。当代中国哲学家方东美首先指出怀氏的机体哲学与中国的《易经》思想颇为接近。认为《易经》提供了儒家一套自然形上学,其中"宇宙"是基于时间迁流、生生不已的创化历程,而个人则是参赞化育、践形尽性的"时际人"。方东美之后,程石泉先生踵其学,深究《易经》,进一步发挥其中的时间哲学。简而言之,方、程二先生均认为《易》之为书,广大悉备,贯通天人,实为儒家形而上学之本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 时间哲学 方东美 程石泉 历程
下载PDF
罗近溪《大学》诠释之研究——从“三纲领”到“诚意”
6
作者 蔡家和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2-9,共8页
通过对罗近溪的《大学》诠释做一解说。其顺从阳明思维,宗主《大学》古本,不从朱子新本;定义《大学》为"大人之学",系阳明"一体之仁"的引申发挥;又其近于泰州王艮"淮南格物"之说,而有自己的一套新义。关... 通过对罗近溪的《大学》诠释做一解说。其顺从阳明思维,宗主《大学》古本,不从朱子新本;定义《大学》为"大人之学",系阳明"一体之仁"的引申发挥;又其近于泰州王艮"淮南格物"之说,而有自己的一套新义。关于《四书》之诠解,不取朱子之体系,而是遵于郑玄古义,以《中庸》在《大学》之前;并将"格物"的"格"解为"式",取合格、格子、合于规范之义;亦强调"知"的重要性,认为《大学》的重点即在"知"字,顺此立论,从而自成一套思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格 《中庸》 知本 大人 规矩
下载PDF
中国台湾地区船山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7
作者 韩振华 蔡家和 《船山学刊》 2023年第5期50-64,共15页
中国台湾地区船山学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脉络:其一是唐君毅、牟宗三、钱穆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序列,如曾昭旭、戴景贤、林安梧、陈祺助、陈章锡、蔡家和等学人;他们在致思侧重和为学疏密方面虽然不尽相同,但大致采守正船山而精研义理之立场... 中国台湾地区船山学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脉络:其一是唐君毅、牟宗三、钱穆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序列,如曾昭旭、戴景贤、林安梧、陈祺助、陈章锡、蔡家和等学人;他们在致思侧重和为学疏密方面虽然不尽相同,但大致采守正船山而精研义理之立场。其二是劳思光先生,对船山持较为苛严的态度,指摘较多。其三是杨儒宾、何乏笔、赖锡三、刘沧龙、钟振宇等学人,重视“接着说”,倡导跨文化哲学理念,其研究旨趣表现出对牟宗三心性儒学较强的反思意味。海峡两岸两位船山学者围绕中国台湾地区船山学的这次对谈,对以上三个脉络皆有涉及和较深入评骘,借此可以回顾与展望中国台湾地区船山学近几十年的发展态势,亦可见出两岸船山学乃至中西人文学术间的深层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山学 气论 脉络研究法
下载PDF
牟宗三与唐君毅气论之比较
8
作者 蔡家和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共11页
唐君毅与牟宗三两位先生的气论相异甚多,主要原因在于对“气”的理解有着根本上的不同。唐先生从中哲发展史出发来了解“气”,透过始自先秦,经两汉、魏晋、宋明,最后至清朝等各时代之气论研究,而来统整并做出诠释。而牟先生的“气”,则... 唐君毅与牟宗三两位先生的气论相异甚多,主要原因在于对“气”的理解有着根本上的不同。唐先生从中哲发展史出发来了解“气”,透过始自先秦,经两汉、魏晋、宋明,最后至清朝等各时代之气论研究,而来统整并做出诠释。而牟先生的“气”,则经常是基于西方康德或是宋明程朱理学而进行诠释,然而不论程朱或康德,皆有重理贬气、尊理性而贬感性的倾向。如此一来,也就造成了两位先生看法之殊异。牟先生贬低汉代、清代的气化论,视之如自然主义或“生之谓性”传统。而在宋明三系的区分中,牟先生也没有给气论留一个位置。反观唐先生虽亦不喜清代学术,但对于清代重视情感、汉代的气化宇宙论等观念,则较能有所同情。唐先生以为,中国哲学之“气”具备了精神之意义与价值,不同于西方物质意义下的惰性与价值中立;他同时也将张载、蕺山与船山等归于气论派,而这是牟先生所不承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宗三 唐君毅 存在之流行
下载PDF
牟宗三心学视域对朱子学之可能误解
9
作者 蔡家和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6期107-117,共11页
学术道统之继承,概有其同之大端,亦不妨其稍异。朱子学兴起后,同时也出现不少反对的声音,例如心学的陆象山、事功学派陈同甫、以张栻为代表的湖湘学派,等等。历来反对最力的心学派,与朱子同时代的有象山,明代有阳明,当代新儒家则以牟宗... 学术道统之继承,概有其同之大端,亦不妨其稍异。朱子学兴起后,同时也出现不少反对的声音,例如心学的陆象山、事功学派陈同甫、以张栻为代表的湖湘学派,等等。历来反对最力的心学派,与朱子同时代的有象山,明代有阳明,当代新儒家则以牟宗三先生为首。牟先生可谓心学家之集大成者,对朱子学的批评甚力。但笔者认为,牟先生的许多批评只是一种误解,可以进一步解消。本文试图让心学与理学两大派系之间作出对话,检视牟先生对朱子学的批评是否合理,又如果站在朱子学立场,是否能给予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宗三 朱子 存有不活动 知识 逆觉体证
下载PDF
阳明学中的道家思想
10
作者 蔡家和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1-26,33,共7页
阳明学推崇“良知”,为一集大成之学问形态,当中集结了历代前贤之文化智慧;其良知学系以孟子为本,同时加入了不少其他文化见解,包括佛学、道家等。在道家方面,阳明尝言:圣人用心如镜而求之当下!此似庄子,而与《论语》要计划未来之要求,... 阳明学推崇“良知”,为一集大成之学问形态,当中集结了历代前贤之文化智慧;其良知学系以孟子为本,同时加入了不少其他文化见解,包括佛学、道家等。在道家方面,阳明尝言:圣人用心如镜而求之当下!此似庄子,而与《论语》要计划未来之要求,相去较远。阳明又有“成色分两”之论,亦似郭象“小大逍遥”之意趣,阳明不在乎分两之大小,而在乎足色。在佛家方面,阳明尝言:“昭昭之天即广大之天。”此隐喻“部分即全体”,而与华严宗“六相圆融”之说相似,所谓椽之部分即于舍之全部。诸如此类,在阳明文献之中可说俯拾即是,可见除了儒家思想,阳明亦深受道家、佛家之影响,其中道家部分值得深入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 道家 无善无恶 成色分两 一体之仁
下载PDF
原始儒家跨哲学视域下的理气观
11
作者 俞懿娴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4年第8期47-48,共2页
西方最早论及中国哲学者,首推意大利籍耶稣会士利玛窦。在他所著的《天主实义》中,他肯定中国经典如《诗经》和《尚书》中的“天”与“上帝”,和基督教的“神”(God,Deus)并无不同,儒教和基督教是兼容的,但不赞成理学家以“太极”和“... 西方最早论及中国哲学者,首推意大利籍耶稣会士利玛窦。在他所著的《天主实义》中,他肯定中国经典如《诗经》和《尚书》中的“天”与“上帝”,和基督教的“神”(God,Deus)并无不同,儒教和基督教是兼容的,但不赞成理学家以“太极”和“理”等同于“神”和“天主”的看法。可以说利玛窦对中国哲学里的原始儒家,评价要高于新儒家,且对理学多有批评。另一方面,在利玛窦死后三十多年才出生的莱布尼兹,透过与远东区的欧洲传教士之间的书信往还、著作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儒家 《天主实义》 新儒家 理气观 哲学视域 传教士 莱布尼兹 耶稣会士
原文传递
乾坤二卦形上解 被引量:3
12
作者 俞懿娴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1-65,共5页
乾坤二卦体现了宇宙创化、生生之本,亦显示了中国人特有的时空观,这时空观与西方传统的时空观不同,而与现代科学思想不相违,且比现代科学思想更具深刻哲学之意涵。
关键词 乾坤 创生 形上学 时空观
下载PDF
王船山《俟解》之君子与庶民图像——以《孟子》“人之所以异”章诠释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家和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298-302,共5页
通过对船山六十六岁时作品《俟解》的诠释,探讨船山对君子、庶民与小人此三者之间的看法。《俟解》一书近于日记式的心得体悟,是依于《孟子》"人之所以异"章的內容而抒发。"人之所以异"章谈论人、禽之辨,认为人与... 通过对船山六十六岁时作品《俟解》的诠释,探讨船山对君子、庶民与小人此三者之间的看法。《俟解》一书近于日记式的心得体悟,是依于《孟子》"人之所以异"章的內容而抒发。"人之所以异"章谈论人、禽之辨,认为人与禽兽之异者,系"君子存之"而"庶民去之",船山此文即以君子与庶民对举,而非君子与小人对举。船山藉此兴发个人感想,认为庶民看似无病,而其实为害更大,故要引导人之志向,勿流于平庸与凡俗;小人之恶,人人见及,且得而诛之,至于庶民之平庸则陷于流俗,病无可病,有其祸害,而诛不胜诛,因此为害更大。故对于《孟子》"人之所以异"章中君子与庶民图像以及船山的诠释作一解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子 小人 庶民 王船山 《俟解》 《孟子》
下载PDF
怀特海与后现代教育 被引量:3
14
作者 俞懿娴 《唐都学刊》 2014年第2期47-58,共12页
过程哲学家怀特海与后现代哲学在批判"现代性"的观点上,有不少类似之处。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哲学传统中连接人类全体经验的基本观点:观念、理想、价值、意义、目的、人格、语言、文化、神,而这些却成为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批... 过程哲学家怀特海与后现代哲学在批判"现代性"的观点上,有不少类似之处。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哲学传统中连接人类全体经验的基本观点:观念、理想、价值、意义、目的、人格、语言、文化、神,而这些却成为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批判的对象。通过比较二者,并说明他们对于后现代教育的启示作用,以及可能发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特海 后现代教育 后现代哲学 过程哲学
下载PDF
王船山《老子衍》“两端一致”之道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家和 《船山学刊》 2019年第1期20-27,共8页
老子思想中,道论可说是主要重点,而船山的道论思想以"两端一致"来贯穿,不只老子思想如此,如庄子的齐物思想"小大一致,休乎天钧"亦然,再如其作品《周易外传》,亦是以"乾坤并建,两端一致"的见解来诠释易经... 老子思想中,道论可说是主要重点,而船山的道论思想以"两端一致"来贯穿,不只老子思想如此,如庄子的齐物思想"小大一致,休乎天钧"亦然,再如其作品《周易外传》,亦是以"乾坤并建,两端一致"的见解来诠释易经。"两端一致"可谓船山的形式用法,贯穿于儒、道诸学的诠释,只是内容不太相同;儒者,是以德行贯穿两端,而庄子,则以"逍遥"贯穿两端。其对老、庄的诠释似乎一样路数,但还是有不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两端一致 虚微 崇本
下载PDF
宋明理学对“太极”诠释的发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家和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第3期33-41,共9页
"太极"一辞于《易经》所无,而于《易传》始言之,发展到了宋代的周濂溪有《太极图说》,其中的第一句,"无极而太极"是关键。往后的发展,对于"太极"及"无极而太极"两句常视为形式义,而不决定其内... "太极"一辞于《易经》所无,而于《易传》始言之,发展到了宋代的周濂溪有《太极图说》,其中的第一句,"无极而太极"是关键。往后的发展,对于"太极"及"无极而太极"两句常视为形式义,而不决定其内容,内容视各派系主张而有不同。各家常以自己的体系观之,故有不同诠释。如理学则视此"太极"只是理;心学则视此是心;气学则反对太极为气外"根源之物"。对于太极一概念的演进之研究,可以看出宋明理学的发展,及宋明理学体系对太极概念的影响。本文即以此"太极"概念做为核心,进而把其中的观念之发展,一一述及之,并解析之,以阐明此概念于宋明理学中诠释之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 无极 宋明理学 心学 易传
下载PDF
王船山于《论语》“礼之用”章对体用论诠释的反省 被引量:1
17
作者 蔡家和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682-692,共11页
船山于《论语》"礼之用"章的诠释,主要是针对《四书章句集注》而来。朱子以体用论之说来诠释"礼之用"章,将"礼之用,和为贵"的"用"字诠释为体、用之用,而"和"字则训解为"从容不... 船山于《论语》"礼之用"章的诠释,主要是针对《四书章句集注》而来。朱子以体用论之说来诠释"礼之用"章,将"礼之用,和为贵"的"用"字诠释为体、用之用,而"和"字则训解为"从容不迫",有此从容之人才能显礼之可贵。船山则以为,"礼之用"章正是表现圣人制礼作乐的文化观,与体用论无涉,若依朱子的解法,则先王之制礼作乐并不足贵,而是要待行礼者从容不迫方才可贵。虽然船山学自身亦有强烈的体用义,不过船山认为对"礼之用"章套以体用论并不恰当。船山是将"礼之用,和为贵"的"用"字解作(礼之)"行于天下",而"和"字则谓"和顺于人心",即人心本具仁义礼智,而先王之制礼作乐便是和顺于此固有之要求而来,因此弥足珍贵。船山依此亦反对老子"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的说法,老子只将礼视作外在的桎梏,却不知礼(乐)同于仁义等皆为内在,系人人本固有之。本文将对船山于"礼之用"章驳斥朱子诠释的部分以及回归先秦典籍脉络的解释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论语 礼之用 从容不迫 体用 制礼作乐 行于天下
下载PDF
王阳明《传习录·答顾东桥》书信中知行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蔡家和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2-10,共9页
对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见解作一讨论,阳明的思想发端常起因于对朱子学的怀疑,朱子以《大学》作为学问的建构,视格物为穷理,故为知;诚意为行,故以《大学》的知至而后意诚而言,先知后行。而阳明不同意,进而主张知行合一,吾人从其《答顾东... 对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见解作一讨论,阳明的思想发端常起因于对朱子学的怀疑,朱子以《大学》作为学问的建构,视格物为穷理,故为知;诚意为行,故以《大学》的知至而后意诚而言,先知后行。而阳明不同意,进而主张知行合一,吾人从其《答顾东桥书》里书信之往返,对于其中的知行问题,再做一番检讨,见孰是孰非。其中的主要问题点包括,《中庸》的"博学、审问"等之语,该属知还是属行。及先秦儒者对于知识上的学习,是否重视之,是第一义还是第二义?进而,吾人谈四书中的原意,到底知与行之间的问题,朱子与阳明,谁人能合于原意。又阳明、朱子对知行的见解,能有相合之处吗?本文对此,一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学 审问 知行合一 先知后行 四书
下载PDF
船山对《论语》“足食足兵”章之内圣外王诠释——以《读四书大全说》为依据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家和 《船山学刊》 2022年第2期34-44,共11页
船山在《读四书大全说》中对朱子关于《论语》“足食足兵”章之诠释表示反对。《读四书大全说》系针对朱子后学与朱子本人而作,一般而言,船山会先批评朱子弟子,不得已时才针对朱子。然而此章却直接批判朱子,对其《四书章句集注》之原文... 船山在《读四书大全说》中对朱子关于《论语》“足食足兵”章之诠释表示反对。《读四书大全说》系针对朱子后学与朱子本人而作,一般而言,船山会先批评朱子弟子,不得已时才针对朱子。然而此章却直接批判朱子,对其《四书章句集注》之原文诠释提出异议。船山以为,子贡之问政,是就积弊弱国当为之先务而言,因力有未逮,无法兵、食、信三者一次到位,如此,则该以何者为先,何者为次?而朱子的说法却成了于国家板荡之际,固有之三者顿时无力维持,则此时该将何者先去,何者后去?船山的思考点是弱贫之国的富强之道,而朱子之说则是国家存亡危急应对之道,二者显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山 朱子 《读四书大全说》 《论语》 足兵 足食 民信
下载PDF
朱子四书的理学建构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家和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4-12,共9页
朱子《四书章句集注》的特色在于建构一套理学系统。关于《大学》注疏,朱子加入《格致补传》,对"格物"一词亦有其别出心裁的解释,这两项工作的建立遂即成为朱子判读、诠解四书的重要纲领,连带着,包括《论语》《孟子》《中庸... 朱子《四书章句集注》的特色在于建构一套理学系统。关于《大学》注疏,朱子加入《格致补传》,对"格物"一词亦有其别出心裁的解释,这两项工作的建立遂即成为朱子判读、诠解四书的重要纲领,连带着,包括《论语》《孟子》《中庸》等也都成了格物穷理之学。可以说,朱子对《大学》一书的诠释与建构,已为《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中庸》注疏的诠释铺了轨路,朱子之理学建构在此已大致成形。此乃朱子以理气论、体用论、格物穷理等理学概念用以诠释《四书》,与先秦的原意已有不同的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四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