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以BK病毒拷贝指数为基础的预防性干预降低HSCT后出血性膀胱炎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吕博
刘楠
岳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20-023,共4页
探讨以BK病毒拷贝指数为基础的预防性干预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出血性膀胱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HSCT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临床观察,未使用预防性药...
探讨以BK病毒拷贝指数为基础的预防性干预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出血性膀胱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HSCT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临床观察,未使用预防性药物,观察组44例患者接受BK病毒检测,根据BK病毒拷贝指数作为基础,BK病毒DNA(BKV-DNA)拷贝指数>1×10e7/ml患者进行预防性干预(西多福韦),对两组HSCT后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BK病毒拷贝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SCT后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 以BK病毒拷贝指数为基础的预防性干预能降低HSCT后BK病毒拷贝指数,也能减少出血性膀胱炎发生,提高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K病毒拷贝指数
西多福韦
造血干细胞移植
出血性膀胱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性溶血病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廖建云
梁诗敏
+9 位作者
刘晓婷
刘华颖
彭智勇
卜朝可
何兰
何岳林
裴夫瑜
冯晓勤
吴学东
李春富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278-281,285,共5页
目的探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SCT)后并发免疫性溶血病(IHD)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3月在本中心发生移植后免疫性溶血(Post-HSCT IHD)的35例患儿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1)360例ABO血型不相合的移植中,27例(7.5...
目的探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SCT)后并发免疫性溶血病(IHD)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3月在本中心发生移植后免疫性溶血(Post-HSCT IHD)的35例患儿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1)360例ABO血型不相合的移植中,27例(7.50%)发生Post-HSCT IHD;347例ABO血型相合的移植中,8例(2.31%)发生Post-HSCT IHD,P=0.005;(2)血型A→O、B→O、AB→O不合移植发生Post-HSCT IHD者分别为为10/40、2/54和2/10,三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29);(3)35例患者给予利妥昔单抗、逐渐减停免疫抑制剂或/和供者淋细胞输注后,均治愈。结论(1)A型血供者更易导致Post-HSCT IHD;(2)利妥昔单抗应用、减停免疫抑制剂或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有效;(3)导致post-HSCT IHD的细胞或抗体可能来自受者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溶血
ABO血型不合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达沙替尼联合培门冬酶化疗方案治疗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
2
3
作者
吕博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25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达沙替尼联合培门冬酶化疗方案治疗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将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100例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分组,对照组(n=50)给培门冬酶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n=50)则在对照...
目的:探讨达沙替尼联合培门冬酶化疗方案治疗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将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100例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分组,对照组(n=50)给培门冬酶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n=50)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达沙替尼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TK1、uPA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沙替尼联合培门冬酶化疗方案治疗可以提高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TK1、uP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达沙替尼
培门冬酶
化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BK病毒拷贝指数为基础的预防性干预降低HSCT后出血性膀胱炎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吕博
刘楠
岳莉
机构
东莞
台心
医院
-
南方
春
富
(
儿童
)
血液
病
研究院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20-023,共4页
基金
东莞市社会发展科技项目(20211800904182)。
文摘
探讨以BK病毒拷贝指数为基础的预防性干预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出血性膀胱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HSCT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临床观察,未使用预防性药物,观察组44例患者接受BK病毒检测,根据BK病毒拷贝指数作为基础,BK病毒DNA(BKV-DNA)拷贝指数>1×10e7/ml患者进行预防性干预(西多福韦),对两组HSCT后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BK病毒拷贝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SCT后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 以BK病毒拷贝指数为基础的预防性干预能降低HSCT后BK病毒拷贝指数,也能减少出血性膀胱炎发生,提高家属满意度。
关键词
BK病毒拷贝指数
西多福韦
造血干细胞移植
出血性膀胱炎
分类号
R473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性溶血病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廖建云
梁诗敏
刘晓婷
刘华颖
彭智勇
卜朝可
何兰
何岳林
裴夫瑜
冯晓勤
吴学东
李春富
机构
东莞
台心
医院
南方
春
富
(
儿童
)
血液
病
研究院
南方
医科大学
南方
医院
儿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出处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278-281,285,共5页
基金
东莞市社会科技发展项目(编号:2019507150110154)。
文摘
目的探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SCT)后并发免疫性溶血病(IHD)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3月在本中心发生移植后免疫性溶血(Post-HSCT IHD)的35例患儿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1)360例ABO血型不相合的移植中,27例(7.50%)发生Post-HSCT IHD;347例ABO血型相合的移植中,8例(2.31%)发生Post-HSCT IHD,P=0.005;(2)血型A→O、B→O、AB→O不合移植发生Post-HSCT IHD者分别为为10/40、2/54和2/10,三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29);(3)35例患者给予利妥昔单抗、逐渐减停免疫抑制剂或/和供者淋细胞输注后,均治愈。结论(1)A型血供者更易导致Post-HSCT IHD;(2)利妥昔单抗应用、减停免疫抑制剂或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有效;(3)导致post-HSCT IHD的细胞或抗体可能来自受者细胞。
关键词
免疫性溶血
ABO血型不合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Keywords
Immune hemolytic
ABO mismatch
Donor lymphocyte infusio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分类号
R725.5 [医药卫生—儿科]
R457.7 [医药卫生—治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达沙替尼联合培门冬酶化疗方案治疗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
2
3
作者
吕博
机构
东莞
台心
医院
&
南方
春
富
(
儿童
)
血液
病
研究院
出处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25期138-140,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达沙替尼联合培门冬酶化疗方案治疗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将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100例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分组,对照组(n=50)给培门冬酶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n=50)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达沙替尼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TK1、uPA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沙替尼联合培门冬酶化疗方案治疗可以提高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TK1、uPA水平。
关键词
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达沙替尼
培门冬酶
化疗
Keywords
Ph 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Dasatinib
Pegaspargase
Chemotherapy
分类号
R733.71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以BK病毒拷贝指数为基础的预防性干预降低HSCT后出血性膀胱炎的临床研究
吕博
刘楠
岳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性溶血病的研究
廖建云
梁诗敏
刘晓婷
刘华颖
彭智勇
卜朝可
何兰
何岳林
裴夫瑜
冯晓勤
吴学东
李春富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达沙替尼联合培门冬酶化疗方案治疗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效果
吕博
《中外医学研究》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