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东莞运河污水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
23
1
作者
崔理华
楼倩
+4 位作者
周显宏
刘胜利
谭晓辉
刘壮
李华兴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88-1692,共5页
复合人工湿地系统是将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相组合,充分发挥各类型湿地特长,实现优势互补的一种更有效的污水净化系统。研究采用复合垂直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复合垂直下行流人工湿地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东莞运河的河道污水进行处理,...
复合人工湿地系统是将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相组合,充分发挥各类型湿地特长,实现优势互补的一种更有效的污水净化系统。研究采用复合垂直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复合垂直下行流人工湿地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东莞运河的河道污水进行处理,分别监测了两套不同复合人工湿地系统第一、二级湿地单元的出水情况,研究了不同时间段和一定的水力负荷下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河道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的二级湿地单元出水各指标明显优于一级湿地单元,复合垂直流-水平潜流湿地对东莞运河污水COD、BOD5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0.52%、69.21%和55.56%;复合垂直下行流湿地系统对TP的净化尤其突出,平均去除率达到72.62%,二级出水的质量浓度在0.10~0.60mg·L-1之间,对COD和BOD5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4.74%和60.63%。两种复合系统的出水浓度均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由此可见,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各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湿地系统,且更具稳定性和耐冲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垂直流-水平潜流
复合垂直下行流
净化效果
河道污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力条件对复合人工湿地处理城市受污染河水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16
2
作者
余志敏
袁晓燕
+4 位作者
刘胜利
郭建
栗志芬
朱文玲
崔理华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7-762,共6页
通过对水力负荷、水力停留时间等水力条件的控制,观察其对复合垂直上行流人工湿地处理城市受污染河水效果的影响。一年多来的运行结果表明:水力条件对复合垂直上行流人工湿地去除其他污染物的影响显著,但对总氮去除的影响不大。水力停...
通过对水力负荷、水力停留时间等水力条件的控制,观察其对复合垂直上行流人工湿地处理城市受污染河水效果的影响。一年多来的运行结果表明:水力条件对复合垂直上行流人工湿地去除其他污染物的影响显著,但对总氮去除的影响不大。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可提高总磷、氨氮、COD的去除效果;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加,总磷、氨氮、COD去除率都有所增加,但TN的去除率略有减少。在相对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及较高水力负荷条件下,复合垂直上行流人工湿地系统具有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性能,处理出水中的COD、NH3-N和TP等指标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标准"。综合考虑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经济效益,本项复合垂直上行流人工湿地系统适宜采用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 d,水力负荷为0.66 m3/(m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上行流
复合人工湿地
受污染河水
水力停留时间
水力负荷
原文传递
题名
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东莞运河污水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
23
1
作者
崔理华
楼倩
周显宏
刘胜利
谭晓辉
刘壮
李华兴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东莞
理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系
东莞市华清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88-1692,共5页
基金
粤港招标(东莞专项)(2006168402)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8A020100010
+1 种基金
2007A020100002-2)
广州市科技局支撑计划项目(2008Z1-E621)
文摘
复合人工湿地系统是将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相组合,充分发挥各类型湿地特长,实现优势互补的一种更有效的污水净化系统。研究采用复合垂直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复合垂直下行流人工湿地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东莞运河的河道污水进行处理,分别监测了两套不同复合人工湿地系统第一、二级湿地单元的出水情况,研究了不同时间段和一定的水力负荷下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河道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的二级湿地单元出水各指标明显优于一级湿地单元,复合垂直流-水平潜流湿地对东莞运河污水COD、BOD5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0.52%、69.21%和55.56%;复合垂直下行流湿地系统对TP的净化尤其突出,平均去除率达到72.62%,二级出水的质量浓度在0.10~0.60mg·L-1之间,对COD和BOD5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4.74%和60.63%。两种复合系统的出水浓度均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由此可见,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各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湿地系统,且更具稳定性和耐冲击能力。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垂直流-水平潜流
复合垂直下行流
净化效果
河道污水
Keywords
constructed wetlands combination of vertical-flow and horizontal-flow hybrid system of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 removal efficiency polluted river water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力条件对复合人工湿地处理城市受污染河水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16
2
作者
余志敏
袁晓燕
刘胜利
郭建
栗志芬
朱文玲
崔理华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东莞市华清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7-762,共6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5AA601010-0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2009ZX07102-003)
+4 种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8A0808000282
008A020100010
2009A020101005
2010B031800007)
广州市科技计划(2008Z1-E621)
文摘
通过对水力负荷、水力停留时间等水力条件的控制,观察其对复合垂直上行流人工湿地处理城市受污染河水效果的影响。一年多来的运行结果表明:水力条件对复合垂直上行流人工湿地去除其他污染物的影响显著,但对总氮去除的影响不大。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可提高总磷、氨氮、COD的去除效果;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加,总磷、氨氮、COD去除率都有所增加,但TN的去除率略有减少。在相对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及较高水力负荷条件下,复合垂直上行流人工湿地系统具有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性能,处理出水中的COD、NH3-N和TP等指标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标准"。综合考虑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经济效益,本项复合垂直上行流人工湿地系统适宜采用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 d,水力负荷为0.66 m3/(m2.d)。
关键词
垂直上行流
复合人工湿地
受污染河水
水力停留时间
水力负荷
Keywords
vertical up-flow
hybrid constructed wetland
polluted river water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ydraulic loading rate
分类号
X703.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东莞运河污水的净化效果
崔理华
楼倩
周显宏
刘胜利
谭晓辉
刘壮
李华兴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水力条件对复合人工湿地处理城市受污染河水效果的影响
余志敏
袁晓燕
刘胜利
郭建
栗志芬
朱文玲
崔理华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