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东莞运河污水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23
1
作者 崔理华 楼倩 +4 位作者 周显宏 刘胜利 谭晓辉 刘壮 李华兴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88-1692,共5页
复合人工湿地系统是将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相组合,充分发挥各类型湿地特长,实现优势互补的一种更有效的污水净化系统。研究采用复合垂直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复合垂直下行流人工湿地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东莞运河的河道污水进行处理,... 复合人工湿地系统是将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相组合,充分发挥各类型湿地特长,实现优势互补的一种更有效的污水净化系统。研究采用复合垂直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复合垂直下行流人工湿地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东莞运河的河道污水进行处理,分别监测了两套不同复合人工湿地系统第一、二级湿地单元的出水情况,研究了不同时间段和一定的水力负荷下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河道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的二级湿地单元出水各指标明显优于一级湿地单元,复合垂直流-水平潜流湿地对东莞运河污水COD、BOD5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0.52%、69.21%和55.56%;复合垂直下行流湿地系统对TP的净化尤其突出,平均去除率达到72.62%,二级出水的质量浓度在0.10~0.60mg·L-1之间,对COD和BOD5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4.74%和60.63%。两种复合系统的出水浓度均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由此可见,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各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湿地系统,且更具稳定性和耐冲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垂直流-水平潜流 复合垂直下行流 净化效果 河道污水
下载PDF
水力条件对复合人工湿地处理城市受污染河水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余志敏 袁晓燕 +4 位作者 刘胜利 郭建 栗志芬 朱文玲 崔理华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7-762,共6页
通过对水力负荷、水力停留时间等水力条件的控制,观察其对复合垂直上行流人工湿地处理城市受污染河水效果的影响。一年多来的运行结果表明:水力条件对复合垂直上行流人工湿地去除其他污染物的影响显著,但对总氮去除的影响不大。水力停... 通过对水力负荷、水力停留时间等水力条件的控制,观察其对复合垂直上行流人工湿地处理城市受污染河水效果的影响。一年多来的运行结果表明:水力条件对复合垂直上行流人工湿地去除其他污染物的影响显著,但对总氮去除的影响不大。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可提高总磷、氨氮、COD的去除效果;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加,总磷、氨氮、COD去除率都有所增加,但TN的去除率略有减少。在相对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及较高水力负荷条件下,复合垂直上行流人工湿地系统具有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性能,处理出水中的COD、NH3-N和TP等指标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标准"。综合考虑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经济效益,本项复合垂直上行流人工湿地系统适宜采用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 d,水力负荷为0.66 m3/(m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上行流 复合人工湿地 受污染河水 水力停留时间 水力负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