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莞市滨海湾新区梅毒感染者梅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1
作者 李夏萌 陈衍青 王雅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5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调查东莞市滨海湾新区梅毒感染者梅毒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并分析其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选取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接诊的1000例梅毒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研究对象的梅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展... 目的调查东莞市滨海湾新区梅毒感染者梅毒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并分析其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选取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接诊的1000例梅毒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研究对象的梅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展开调查,观察不同高危人群、不同年龄层、不同性别与不同文化程度群体对梅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并分析研究对象的健康教育需求。结果1000例梅毒高危患者中,男男性行为者对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最高(83.87%),在校大学生群体对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最低(29.92%)。在年龄上,>30~40岁患者对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最高(80.41%),16~20岁患者对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最低(4.76%)。在性别上,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6.08%与58.80%。在文化程度上,高中及中专文化水平患者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最高(76.35%),小学文化程度患者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最低(34.91%)。在梅毒高危行为意向上,以性行为中从不使用安全套问题最突出。结论东莞市滨海湾新区梅毒感染者的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仍然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有待采取更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对当地梅毒感染者的梅毒防治知识知晓水平加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感染者 梅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高危行为意向 男男性行为 文化程度 健康教育
下载PDF
DIP付费下医院可控结余影响因素分析——以广东省东莞市某三甲医院为例
2
作者 周琳 刘婷 卢玉兰 《中国医疗保险》 2024年第3期89-94,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医院结余水平影响因素,为DIP支付方式下医疗费用管理、病种成本管理和医保管理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建议。方法:基于广东省某三甲医院2022年DIP实际付费病例数据,采用组间均值比较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医院可控结余的影... 目的:通过分析医院结余水平影响因素,为DIP支付方式下医疗费用管理、病种成本管理和医保管理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建议。方法:基于广东省某三甲医院2022年DIP实际付费病例数据,采用组间均值比较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医院可控结余的影响因素。结果:医院可控结余与病例的费用消耗指数、时间消耗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低年龄段病例、基层病种病例、费用偏高病例、二级手术治疗病例的可控结余相对较低,三级手术治疗病例、RW值较高病例的可控结余相对较高。结论:DIP付费下,医疗机构应明确战略定位,合理分配医疗资源,重视运营管理,优化收入结构;建议医保部门持续完善DIP付费机制,提高病种分值费用和医疗资源消耗的匹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P付费 病种成本核算 运营管理
下载PDF
东莞市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认知及就医状况调查
3
作者 陈蓉 翁柳先 谭梓钧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1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究东莞市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疾病认知及就医状况,为临床规范防治乙肝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8—10月于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就诊的乙肝患者500例进行疾病认知及就医状况调查,收集调查资料并分析。结果:在乙肝传播途径方面... 目的:探究东莞市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疾病认知及就医状况,为临床规范防治乙肝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8—10月于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就诊的乙肝患者500例进行疾病认知及就医状况调查,收集调查资料并分析。结果:在乙肝传播途径方面,患者平均(2.78±0.43)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乙肝危害方面,患者平均(1.58±0.15)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乙肝检查与治疗知识方面,患者平均(1.01±0.28)分,处于中等水平;在乙肝认知与需求方面,患者平均(0.88±0.21)分,水平较低;在乙肝感染情况方面,患者平均(2.87±0.89)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在乙肝治疗情况方面,患者平均(7.44±1.24)分,处于中上水平;在乙肝随访情况方面,患者平均(1.76±0.44)分,处于中等水平;在乙肝就医体验方面,患者平均(3.15±0.71)分,得分相对较低。结论:东莞市乙肝患者在乙肝认知与需求、感染情况及就医体验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医疗专业人员和公共卫生机构需要加强对乙肝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优化就医环境,持续提高乙肝诊疗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疾病认知 就医状况
下载PDF
广东省东莞市4家综合医院患儿围术期质子泵抑制剂预防用药合理性评价
4
作者 解燕 彭昊 +3 位作者 朱永坤 李伟勋 袁志辉 李健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4期123-126,共4页
目的评价综合医院患儿围术期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的合理性。方法从广东省东莞市4家综合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IS)中抽取2020年7月1日至9月30日住院行择期手术且预防性使用PPI患儿的病历,统计患儿的基本情况、手术情况、PPI使用情... 目的评价综合医院患儿围术期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的合理性。方法从广东省东莞市4家综合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IS)中抽取2020年7月1日至9月30日住院行择期手术且预防性使用PPI患儿的病历,统计患儿的基本情况、手术情况、PPI使用情况(包括药品名称、用法用量、溶剂、疗程),根据《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0年版)、《儿童质子泵抑制剂合理使用专家共识》(2019年版)及药品说明书点评医嘱的合理性,分析不合理原因。结果共纳入病历284份,涉及患儿284例。患儿年龄1~17岁、中位年龄13.3岁;PPI不合理使用率为100.00%,主要表现为无适应证用药(256例,90.14%)和给药途径不合理(246例,86.62%);术前给药26例(9.15%);用药疗程1~22d,中位疗程3.14d;涉及科室以骨科(82例,28.87%)和耳鼻咽喉科(80例,28.17%)占比较高。主要涉及4个PPI品种(奥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总使用频次为310次,其中奥美拉唑(静脉滴注+口服,198次)和艾司奥美拉唑(静脉滴注+口服,42次)合计占77.42%。结论纳入医院患儿围术期预防性使用PPI不合理情况较严重,临床应积极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莞市 综合医院 儿童 围术期 预防用药 质子泵抑制剂 合理用药
下载PDF
病种分值付费在东莞市某三甲医院运用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与问题应对
5
作者 刘青峰 廖政邦 李俊潇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316-1318,共3页
病种分值付费(DIP)目前已在我国全面推广,但各地医疗机构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均遭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笔者以东莞市某三甲医院为例,列举其在DIP推行过程中所出现的病种分值不合理、机构间“冲工分”、缺乏科室权重系数、病案首页填写不准... 病种分值付费(DIP)目前已在我国全面推广,但各地医疗机构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均遭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笔者以东莞市某三甲医院为例,列举其在DIP推行过程中所出现的病种分值不合理、机构间“冲工分”、缺乏科室权重系数、病案首页填写不准确和病种高低套等问题,基于调查分析提出强化病案管理、优化临床路径和规范诊疗行为等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取得较好的成效,实现DIP所追求的多方共赢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种分值付费 临床路径 经验
下载PDF
新环境下公立医院综合查房模式创新的实践与体会
6
作者 曾晓华 徐桂华 +1 位作者 苏晓东 冯彩霞 《现代医院》 2025年第1期45-48,共4页
分析公立医院院长行政查房模式存在的不足,探讨把综合查房模式创新作为加强党对公立医院全面领导、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优化组织领导,选准查房对象;优化内容指标,科学设计流程;优化信息反馈,及时追踪督办;优化评价考核,... 分析公立医院院长行政查房模式存在的不足,探讨把综合查房模式创新作为加强党对公立医院全面领导、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优化组织领导,选准查房对象;优化内容指标,科学设计流程;优化信息反馈,及时追踪督办;优化评价考核,强化结果运用,以问题为导向,切实解决好影响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以及困扰医院持续发展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打通跨组织、跨层级的业务协同壁垒,进一步健全医院现代管理制度,支撑科室做优做强,从根本上提高医疗服务品质,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环境 公立医院 综合查房 模式
下载PDF
双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危险因素分析:一项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樊雨薇 张伊佳 +23 位作者 温和梅 晏红 沈蔚 丁月琴 龙运峰 张志钢 李桂芳 姜泓 饶红萍 邱建武 魏贤 张亚昱 曾纪斌 赵常亮 许伟鹏 王凡 员丽 杨秀芳 李薇 林霓阳 陈倩 夏昌顺 钟鑫琪 崔其亮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1-618,共8页
目的 分析胎龄<34周双胎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双胎早产儿BPD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全国22家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胎龄<34周双胎早产儿,根... 目的 分析胎龄<34周双胎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双胎早产儿BPD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全国22家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胎龄<34周双胎早产儿,根据双胎儿患病情况分为三组:两胎均为BPD组、仅一胎为BPD组、两胎均非BPD组,分析双胎早产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并对仅一胎为BPD组患儿进一步分析,组内配对分析双胎早产儿发生BPD的产后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胎龄<34周的双胎儿共904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与两胎均非BPD组相比,双胎出生体重差异>25%是双胎中仅一胎患BPD的危险因素(OR=3.370,95%CI:1.500~7.568,P<0.05),胎龄大是双胎均患BPD的保护因素(P<0.05)。对双胎中仅一胎为BPD组进行组内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小于胎龄儿是双胎内个体发生BPD的危险因素(OR=5.017,95%CI:1.040~24.190,P<0.05)。结论 双胎早产儿BPD的发生不仅与胎龄相关,也与双胎出生体重差异、小于胎龄儿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危险因素 多中心研究 双胎儿 早产儿
下载PDF
PDCA循环在公立医院综合查房问题整改中的应用与成效 被引量:3
8
作者 曾晓华 徐桂华 +2 位作者 刘青峰 苏晓东 冯彩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24年第1期120-125,共6页
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将PDCA循环应用于综合查房问题整改,针对综合查房问题整改存在的缺陷,通过“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解决问题”“持续检查,跟踪问效”“提炼标准,总结经验”四个阶段的持续循环改进,打通了跨组织、跨层级... 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将PDCA循环应用于综合查房问题整改,针对综合查房问题整改存在的缺陷,通过“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解决问题”“持续检查,跟踪问效”“提炼标准,总结经验”四个阶段的持续循环改进,打通了跨组织、跨层级的业务协同壁垒,提高了领导决策力和部门执行力。应用后,查房问题的整改率显著提高,临床医技科室对查房问题整改平均满意度明显改善,查房工作取得较好实效;同时进一步健全了医院管理制度、规范了工作流程。做到以问题为导向,切实解决好影响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以及困扰医院持续发展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了服务品质,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公立医院 综合查房 问题整改 计划 执行 检查 处理
下载PDF
处方干预在降低静脉用药配置中心不合理处方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彩珍 金珑 曹丽凤 《北方药学》 2024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分析处方干预在降低静脉用药配置中心不合理处方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长期医嘱260546份,设药师干预小组干预不合理处方,分析2022年每季度不合理处方情况及不同类型不合理用药处方变化.结... 目的:分析处方干预在降低静脉用药配置中心不合理处方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长期医嘱260546份,设药师干预小组干预不合理处方,分析2022年每季度不合理处方情况及不同类型不合理用药处方变化.结果:2022年我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处方不合理率0.39%,各季度处方不合理率依次为0.58%、0.46%、0.32%和0.19%.不合理处方包括:配伍禁忌(14.89%)、浓度不适宜(42.41%)、溶媒选择不适宜(2.55%)和其他类型(40.16%).经药师干预后,第四季度较第一季度不合理处方均有下降.根据药品使用说明书,不合理用药处方中浓度不适宜处方以医嘱药方用药浓度过高或过低为主要.不合理处方中溶媒选择不适宜处方以溶媒选择错误为主.其他不合理处方中,多为需要现配现用的药物类别以及不符合药物经济性的情况.结论:药师干预后,提高了我院临床医师处方开具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使得我院处方不合理率明显降低,对我院静脉用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配中心 药师干预 不合理处方
下载PDF
浅谈医院科室的应急安全管理
10
作者 洪海涛 《办公室业务》 2024年第21期169-171,共3页
医院科室的应急安全管理是确保医院在面临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能够高效地应对和处理,以保障患者、员工和财产的安全。文章通过对应急安全管理的概念、内容、特点等进行研究,明确应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分析目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 医院科室的应急安全管理是确保医院在面临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能够高效地应对和处理,以保障患者、员工和财产的安全。文章通过对应急安全管理的概念、内容、特点等进行研究,明确应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分析目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进一步强化科室应急安全管理能力,确保各个科室均能够有效地应对应急事件,为医院的稳定、和谐、安全发展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科室 应急安全管理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医院-社区一体化慢性病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效果分析
11
作者 钟汉平 郑锦田 钟婧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10-013,共4页
分析建立在互联网技术的前置条件下,施展医院和社区一体化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结局的改善作用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22年5月~2024年2月这一时间阶段,来院求治疗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个对照... 分析建立在互联网技术的前置条件下,施展医院和社区一体化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结局的改善作用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22年5月~2024年2月这一时间阶段,来院求治疗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个对照组别,各50例,给予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医院-社区一体化慢性病管理模式、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结果 经干预后,观察组(94.00%)护理依从性较对照组可观提高(74.00%),(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较对照组发生可观提高,(P<0.05)。观察组的健康质量和生存质量情况较对照组发生可观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4.00%)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18.00%)发生可观提高,(P<0.05)。结论 血液透析的护理管理中,采取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医院-社区一体化慢性病管理模式,可充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降低不良意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技术 医院-社区一体化 慢性病管理模式 血液透析
下载PDF
医院与社区联动的出院准备服务模式在老年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王利华 麦洁琳 +5 位作者 王丽红 吴强 陈海燕 张秋菊 何秀云 叶学英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4期99-102,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与社区联动的出院准备服务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6月于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就诊的100例老年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时间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常规组... 目的:分析医院与社区联动的出院准备服务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6月于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就诊的100例老年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时间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慢性心衰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医院与社区联动的出院准备服务模式护理。比较两种不同服务模式下患者的平均住院日、自我照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再入院率、病死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念、自我照护技能、生活知识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健康、身体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观察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与社区联动的出院准备服务模式能有效提高老年CHF患者的自我照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缩短老年患者的住院时长,降低再入院率和病死率,为老年CHF患者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出院准备服务 医院与社区 心衰护理
下载PDF
医院与社区联动的出院准备服务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13
作者 麦洁琳 吴强 张秋菊 《智慧健康》 2024年第33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运用医院与社区联动的出院准备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护... 目的探讨分析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运用医院与社区联动的出院准备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医院与社区联动的出院准备服务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要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1周的EHFSCB-9评分、MLWHF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的EHFSCB-9评分均要低于常规组,MLWHFQ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内的再入院率以及出院后1年内的死亡率均要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医院与社区联动的出院准备服务模式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水平提高,降低患者再入院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医院与社区联动 出院准备服务模式
下载PDF
浮针疗法在肛门良性疾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谢云民 兰波 陈梅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5年第1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肛门良性疾病术后疼痛患者接受浮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3月在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诊疗的160例肛门良性疾病术后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0例。所有患者均根据病情采... 目的探讨肛门良性疾病术后疼痛患者接受浮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3月在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诊疗的160例肛门良性疾病术后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0例。所有患者均根据病情采用内痔套扎术+痔切除术或复杂性肛瘘切除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布洛芬缓释片口服治疗,研究组予以浮针疗法。对比2组术后4、12、24、48、7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统计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12、24、48、72 h VAS评分分别为(6.32±1.12)分、(5.08±0.85)分、(2.04±0.55)分、(1.23±0.30)分,低于对照组的(6.89±1.14)分、(5.49±0.88)分、(2.54±0.78)分、(1.98±0.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75%,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门良性疾病术后疼痛患者接受浮针疗法具有更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感,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风险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良性疾病 术后疼痛 浮针疗法 安全性 抑郁 焦虑 物理疗法
下载PDF
炎症因子、心功能指标与重症脓毒症患者心功能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伍伟光 颜建辉 +2 位作者 何敏锋 陈小武 林子靖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7期969-973,977,共6页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心功能指标在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心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心功能损伤组和非心功能...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心功能指标在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心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心功能损伤组和非心功能损伤组。比较2组心肌损伤指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炎症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重症脓毒症患者心功能指标与炎症因子、心肌损伤指标、SOFA及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心功能损伤组纳入28例患者,非心功能损伤组纳入52例患者。心功能损伤组LVEF、二尖瓣E峰与A峰比值(E/A)明显低于非心功能损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SOFA及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非心功能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损伤组CKMB、cTnI、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非心功能损伤组,心功能损伤组血清CRP、PCT、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非心功能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VEF与CKMB、cTnI、NT-proBNP、CRP、PCT、TNF-α、IL-6、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E/A与cTnI、NT-proBNP、PCT、TNF-α、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FS与CKMB、cTnI、PCT、TNF-α、IL-6、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LVEDD、LVESD、IVS与CKMB、cTnI、NT-proBNP、CRP、PCT、TNF-α、IL-6、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重症脓毒症合并心功能损伤患者炎症因子、心肌损伤指标表达明显升高,且与患者的心功能损伤指标显著相关,为临床上评估重症脓毒症患者心功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因子 心功能指标 重症脓毒症 心功能损伤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及远期并发症的列线图模型研究
16
作者 李裕强 陈泳添 +2 位作者 黄妙宁 何启新 苏松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4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局部并发症情况,构建预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预后的模型,为预测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指导患者术后康复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利用2018年6月1日~2021年10月1日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80例接受膝关节置换...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局部并发症情况,构建预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预后的模型,为预测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指导患者术后康复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利用2018年6月1日~2021年10月1日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80例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训练集构建列线图,并利用2021年11月1日~2023年2月1日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的80例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验证集验证列线图模型。临床主要结局包括4种可在90 d内发生的局部并发症:再次手术、感染、手术后72 h内需要输注≥4单位红细胞的出血和周围神经损伤。模型变量包括术前变量: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初诊断、麻醉类型、血清白蛋白、血脂、骨质疏松、血红蛋白(Hb)、体表面积(BSA)和年龄调整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CCI)评分,术中变量:手术时间、止血带使用时间、最低心率、最低平均动脉压(MAP)和估计术中失血量(EIBL)。采用单因素COX和多因素COX回归构建临床预测模型并开发列线图。使用Harrell一致性指数(C指数)、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列线图的性能。结果使用单因素COX分析对收集的17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6个系数为非零的潜在预测因子:ASA分级、血清白蛋白、EIBL、止血带使用时间、ACCI评分和手术时间(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有4个系数为非零的潜在预测因子:ASA分级、EIBL、止血带使用时间、ACCI评分(P<0.05)。列线图模型共纳入了4个显著的预后因素:ACCI评分、ASA分级、止血带使用时间和EIBL。该模型表现出良好的判别力,在训练集中,C指数为0.819;在验证集中,C指数仍高达0.751[95%CI=(0.597,0.885)]。训练集的AUC为0.868,验证集的AUC高达0.779。列线图显示EIBL和止血带使用时间的贡献最大,其次是ASA分级和ACCI评分。在列线图中,这些变量的每个子类型都被分配了分数到点刻度。在训练集中,列线图的C指数为0.829[95%CI=(0.626,0.812)]。结论本研究开发并验证了一种新颖的列线图,该列线图可以对膝关节置换术后远期并发症进行个体预测。这种实用工具可以方便地用于估计个体风险,并帮助临床医生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骨关节炎 列线图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与SWI技术对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分析
17
作者 曾淑娟 李秀玉 邱昌林 《当代临床医刊》 2025年第2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DCE-MRI)检查、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对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乳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针对研究对象采用磁共振扫描仪分别进行DCE-MRI、SWI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 目的探讨应用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DCE-MRI)检查、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对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乳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针对研究对象采用磁共振扫描仪分别进行DCE-MRI、SWI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及诊断效能。结果病理学证实71例(78.02%)为乳腺良性肿瘤,20例(21.98%)为乳腺恶性肿瘤。DCE-MRI检查对乳腺肿瘤恶性的诊断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97.18%、准确度为95.60%,均明显高于SWI检查(P<0.05)。结论针对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应用DCE-MRI较SWI有更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良恶性 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 磁敏感加权成像计数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与肺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谢丹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5期133-135,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VC)]、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2组FEV_(1)、FEV_(1)/FVC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2组CD3^(+)、CD4^(+)、CD4^(+)/CD8^(+)均高于治疗前,CD8^(+)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22.00%)(χ^(2)=7.162,P=0.007)。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提高肺功能和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利于机体康复,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原体肺炎 盐酸氨溴索 阿奇霉素 免疫功能 肺功能
原文传递
耳内镜下外耳道清理后碘酊烧灼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洪伟雄 姚雪榕 +1 位作者 陈莎 谢勤开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4期127-130,共4页
目的分析真菌性外耳道炎采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联合碘酊烧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3月80例在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治疗的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根据单双耳真菌性外... 目的分析真菌性外耳道炎采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联合碘酊烧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3月80例在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治疗的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根据单双耳真菌性外耳道炎患病情况,纳入研究的总耳例数为128例。对照组使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碘酊烧灼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听力功能指标以及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听力功能指标、血清PCT、CRP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1个月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经外耳道清理后,真菌性外耳道炎使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与碘酊烧灼共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症状,并且复发率低,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外耳道炎 碘酊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耳内镜 外耳道清理
下载PDF
胃癌干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其对肿瘤发生能力的调控机制
20
作者 徐桂华 董志会 +1 位作者 谭雪怡 申杰 《山东医药》 2025年第3期58-63,共6页
目的筛选胃癌干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其对胃癌干细胞肿瘤发生能力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分选人胃癌细胞系MKN-45中的CD44^(+)、CD44^(-)细胞,并经CD44^(+)表达率、细胞球集落形成实验、裸鼠成瘤实验证实CD44^(+)... 目的筛选胃癌干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其对胃癌干细胞肿瘤发生能力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分选人胃癌细胞系MKN-45中的CD44^(+)、CD44^(-)细胞,并经CD44^(+)表达率、细胞球集落形成实验、裸鼠成瘤实验证实CD44^(+)胃癌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取CD44^(+)、CD44^(-)胃癌细胞,HiSeq4000测序仪测序后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n blotting法证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仅有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1A(CDKN1A)。设计CDKN1A siRNA1、siRNA2、siRNA3,其中CDKN1A siRNA2仅抑制CD44^(+)胃癌细胞CDKN1A mRNA表达但不会影响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凋亡率。取CD44^(+)胃癌细胞,分为GAPDH siRNA组、NC siRNA组和CDKN1A siRNA2组,分别使用Lipofectamine2000转染GAPDH siRNA、NC siRNA、CDKN1A siRNA2,采用细胞球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球集落形成数量,BrdU标记法检测BrdU阳性细胞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比例。利用Webgestalt软件预测CD44^(+)胃癌细胞中调控CDKN1A表达的上游微小核糖核酸(mi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证实CD44^(+)、CD44^(-)胃癌细胞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仅有miR-20a。取CD44^(+)胃癌细胞,随机分为mimic组、mimic NC组、inhibitor组、inhibitor NC组、空白对照组,分别使用Lipofectamine2000转染miR-20a mimic、miR-20a mimic阴性对照、miR-20a inhibitor、miR-20a inhibitor阴性对照和等量PB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20a、CDKN1A mRNA表达,Westen blotting法检测CDKNIA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比例,裸鼠成瘤实验检测其在裸鼠体内的成瘤能力(记录注射后0~24 d的肿瘤体积)。结果与NC siRNA组和GAPDH siRNA组比较,CDKN1A siRNA2组细胞集落形成数量、BrdU阳性细胞率、S期细胞比例均升高而G1期细胞比例降低(P均<0.05)。与Control组、mimic NC组、inhibitor NC组比较,mimic组miR-20a表达升高而CDKN1A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inhibitor组miR-20a表达降低而CDKN1A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0.05)。与Control组、mimic NC组、inhibitor NC组比较,mimic组G1期细胞比例降低而S期细胞比例、15~24 d肿瘤体积均升高,inhibitor组G1期细胞比例升高而S期细胞比例、15~24 d肿瘤体积均降低(P均<0.05)。各组0~12 d肿瘤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差异表达基因miR-20a可通过负向靶控CDKN1A表达而调控胃癌干细胞的细胞周期,从而增强其肿瘤发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20a 胃癌干细胞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1A 细胞周期 肿瘤发生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