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渗盐水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8
1
作者 何文成 王昕欣 +6 位作者 田金飞 林幼萍 王君实 涂云亮 黄斌 陈晶莹 黄磊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2年第9期747-752,共6页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HS)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22年2月期间3家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4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HS组(n=19)和林格液(LR)组(n=21),观...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HS)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22年2月期间3家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4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HS组(n=19)和林格液(LR)组(n=21),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复苏24 h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前3 d液体复苏量、第7天脏器功能评分和炎症指标,治疗期间机械通气、血液净化治疗、血管活性药物和外科手术等治疗干预情况,胰腺坏死和继发感染发生率,以及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住院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影响患者第7天脏器衰竭的相关因素。结果HS和LR液体复苏24 h后,两组心率和血乳酸水平较基线值下降(P<0.05)。HS组较LR组前3 d所需液体复苏量更少(mL:12287±3083 vs.14494±4475,P<0.05),第7天改良Marshall评分<2分比例更高(47.36%vs.9.52%),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分:4.83±3.22 vs.7.91±4.84)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分:2(1.75,3.5)vs.4(3.5,7.5)]更低,总胆红素[mmol/L:17.40(12.10,25.25)vs.38.70(19.75,91.95)]、C-反应蛋白[mg/L:62.50(15.67,145.30)vs.164.00(68.15,204.50)]和降钙素原[ng/L:0.40(0.17,0.68)vs.0.91(0.35,1.67)]更低(均P<0.05),但血肌酐(Cr)和白细胞介素-6(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组较LR组需要机械通气比例(26.32%vs.66.67%)和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干预比例(5.26%vs.38.10%)更低,ICU住院天数更短[d:6.11(4.67,10.89)vs.11.81(7.28,16.62)],且均P<0.05,但需要血液净化治疗和外科手术干预、胰腺坏死和继发感染、总住院天数和住院病死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是影响SAP患者第7天脏器衰竭的独立保护因素(OR=0.105,95%CI 0.19~0.591,P<0.05)。HS组液体复苏后,第2天血钠离子(Na+)水平较基线值升高[mmol/L:140(134~150)vs.136(128~158),P<0.05]。结论与LR比较,HS液体复苏能够减少SAP患者输液量、减轻炎症反应、减少血管活性药物和机械通气的使用,并且安全性良好,还改善SAP患者早期阶段脏器功能,并减少ICU住院时间等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液体复苏 高渗盐水(HS) 多中心
下载PDF
探讨行动研究法指导四级早期活动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ICU-AW及谱妄的影响
2
作者 曾海风 殷美娣 梅双双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研究行动研究法指导四级早期活动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AW)及谱妄的影响。方法:从2022年8月-2023年8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危重症并行机械通气患者中抽出12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 目的:探讨研究行动研究法指导四级早期活动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AW)及谱妄的影响。方法:从2022年8月-2023年8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危重症并行机械通气患者中抽出12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行动研究法指导四级早期活动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对降低其ICU-AW及谚妄的影响。结果:观察组ICU-AW及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医学研究理事会评分(MRC-Score)巴氏指数(BI)均高于对照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ICU住院、总住院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予以行动研究法指导四级早期活动进行干预,不仅能降低其ICU-AW及谱妄发生风险,还能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进而缩短其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加快康复进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研究法 四级早期活动 危重症机械通气 ICU-AW 谚妄
下载PDF
单核-巨噬细胞TREM-1对重症中暑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怿 邱嘉玲 +4 位作者 丁程佳 陈加弟 刘志峰 童华生 江东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探讨单核-巨噬细胞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对重症中暑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中暑组(HS组)、低剂量抑制剂组(LD组)和高剂量抑制剂组(HD组),每组10只。采用高温高湿[温度(40&#... 目的探讨单核-巨噬细胞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对重症中暑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中暑组(HS组)、低剂量抑制剂组(LD组)和高剂量抑制剂组(HD组),每组10只。采用高温高湿[温度(40±2)℃,湿度65%±5%]打击60 min制备中暑大鼠模型,LD组、HD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前2 h尾静脉注射50 mg/kg、100 mg/kg LP-17试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体循环血及肺组织匀浆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循环血中单核细胞TREM-1的表达;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肺组织TRE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蛋白的表达。结果抑制单核-巨噬细胞TREM-1活性可抑制中暑大鼠体循环血和肺组织中TNF-α、IL-6和IL-1β的释放(P<0.01),减少外周血中单核细胞TREM-1的异常表达(P<0.01),减轻肺组织损伤(P<0.01),下调肺组织iNOS、TREM-1和MCP-1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抑制单核-巨噬细胞TREM-1的活性可通过下调循环血和肺组织中TREM-1的表达而减轻炎性损伤,缓解氧化应激反应,抑制趋化因子释放,进而减轻重症中暑大鼠的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中暑 单核巨噬细胞 TREM-1 急性肺损伤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抑制肺血管内皮糖萼降解改善重症中暑大鼠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2
4
作者 丁程佳 陀劲 +4 位作者 曹晶晶 黄洁恩 刘超帆 童华生 陈怿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87-1394,共8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调控血管内皮糖萼异常,改善重症中暑大鼠急性肺损伤的机制。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暑组、血必净组,每组16只,其中8只用于伊文思蓝(EB)法测定。采用高温高湿[温度(40±2)℃,湿度65%±5%]打...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调控血管内皮糖萼异常,改善重症中暑大鼠急性肺损伤的机制。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暑组、血必净组,每组16只,其中8只用于伊文思蓝(EB)法测定。采用高温高湿[温度(40±2)℃,湿度65%±5%]打击60 min制备中暑大鼠模型,血必净组大鼠于造模前连续3 d尾静脉注射血必净注射液(2 ml/kg,2次/d)。各组大鼠于造模后2 h行麻醉处理并取材,记录肺湿/干重比,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蛋白浓度,EB法测定肺血管通透性,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肺血管表面透明质酸(HA)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磷脂酰肌醇聚糖-1(Glypican-1)、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E-选择素(E-selectin)等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肺组织中乙酰肝素酶(HPA)的表达水平。结果血必净可下调肺湿/干重比,减少蛋白渗出,改善肺血管通透性(P<0.01),减轻肺组织损伤(P<0.01),减少肺血管表面HA、Syndecan-1、Glypican-1降解(P<0.01),增加肺血管连接蛋白VE-Cadherin、Occludin的表达(P<0.01),调控黏附蛋白VCAM-1、E-selectin的过度表达(P<0.01),下调TNF-α、IL-6及HPA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血必净可减少HPA、改善糖萼崩解、修复肺血管完整性、减轻细胞连接损伤、下调黏附分子表达并抑制炎症反应,进而缓解重症中暑所致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中暑 血必净注射液 糖萼 急性肺损伤
下载PDF
重症患者牙周情况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蔡树玉 林晓悦 陈斌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9期995-999,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牙周情况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在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重症病房诊断为慢性牙周炎患者73例为研究组,非牙周炎患者70例为对照组。记录入组患者基本资料及是否合...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牙周情况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在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重症病房诊断为慢性牙周炎患者73例为研究组,非牙周炎患者70例为对照组。记录入组患者基本资料及是否合并VAP。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水平,检查患者牙周状态指标,如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龈沟出血指数(SBI)、临床附着水平(CAL)。利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合并VAP患者比例(39.73%)明显高于对照组(1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MMP-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合并VAP患者血清TNF-α、IL-1β、MMP-8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VAP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龈沟液TNF-α、IL-1β、MMP-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合并VAP患者龈沟液TNF-α、MMP-8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VAP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牙周指标PLI、PD、SBI、CA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合并VAP患者PLI、SBI、CAL均明显高于未合并VAP患者(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牙周状况变差、TNF-α、IL-1β、MMP-8升高是影响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牙周状况变差与VAP的发生密切相关,重症收治的牙周炎患者比非牙周炎患者更容易出现V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患者 牙周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多学科团队的分层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CKD5期患者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钟汉平 李历敏 王钟鹏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582-584,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基于多学科团队的分层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慢性肾脏疾病(CKD)5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CKD5期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多学科团队的分层个案管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肾脏... 目的分析探讨基于多学科团队的分层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慢性肾脏疾病(CKD)5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CKD5期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多学科团队的分层个案管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肾脏替代治疗及血液透析通路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红蛋白、eGF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血尿素氮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肾脏替代治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血液透析使用动静脉内瘘通路比例高于对照组,使用临时静脉导管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多学科团队的分层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CKD5期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肾脏替代治疗发生率及血液透析使用临时静脉导管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个案管理模式 慢性肾脏疾病 肾脏替代治疗 血液透析
下载PDF
结构化护理对ICU患者情绪管理、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赖江明 廖秀芳 +4 位作者 宋艳娟 王兵华 曾海风 奉伍妹 江东新 《广东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983-987,共5页
目的探究结构化护理对ICU患者情绪管理、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ICU收治的80例术后清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结构化护理措施。采用Richards-Campbell睡眠量表(RCSQ)评分比较两组... 目的探究结构化护理对ICU患者情绪管理、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ICU收治的80例术后清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结构化护理措施。采用Richards-Campbell睡眠量表(RCSQ)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心理状况;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比较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RCSQ各项评分较护理前均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有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SF-36各维度得分较护理前均有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ICU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结构化护理模式,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情绪,降低压疮发生率,促进疾病痊愈和健康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患者 情绪管理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Th1/Th2型细胞因子谱在革兰阴性菌或阳性菌脓毒血症中的鉴别诊断及预后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曾素芬 谢果晋 +1 位作者 张素贞 周湧 《新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277-281,共5页
目的研究1型或2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细胞因子谱在革兰阴性菌或革兰阳性菌(G^(-)/G^(+))脓毒血症中的鉴别诊断意义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20例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的细菌学培养结果分为G^(-)感染组(G^(-)组,65例)... 目的研究1型或2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细胞因子谱在革兰阴性菌或革兰阳性菌(G^(-)/G^(+))脓毒血症中的鉴别诊断意义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20例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的细菌学培养结果分为G^(-)感染组(G^(-)组,65例)和G^(+)感染组(G^(+)组,55例),并根据患者随访28 d时是否生存分为死亡组(41例)和生存组(79例),分别比较G^(-)组和G^(+)组患者、生存组和死亡组中Th1/Th2细胞因子谱IL-2、IL-4、IL-6、IL-10、IFN-γ、TNF-α水平的组间差异。分析IL-6、IL-10、IFN-γ联合检测对G^(-)/G^(+)患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G^(-)组和G^(+)组患者的IL-2、IL-4以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G^(+)组患者的IL-6、IL-10、IFN-γ均低于G^(-)组患者(P均<0.05)。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的IL-2、IL-4以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生存组患者的IL-6、IL-10、IFN-γ均低于死亡组患者。IL-6、IL-10、IFN-γ联合检测对鉴别诊断G^(-)/G^(+)感染以及预测患者死亡的特异度高于单一检测;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针对G^(+)感染,IL-6、IL-10、IFN-γ诊断临界值分别为72.56、10.58、2.52 ng/L;针对死亡患者,IL-6、IL-10、IFN-γ诊断临界值分别为189.55、77.11、4.89 ng/L。结论Th1/Th2细胞因子谱IL-6、IL-10、IFN-γ水平可用于鉴别诊断G^(-)或G^(+)脓毒血症,并能有效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细胞感染 辅助性T淋巴细胞 白介素-6 白介素-10 干扰素-γ 鉴别诊断 预后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与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林幼萍 张加乐 +1 位作者 邓明汉 宋艳娟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8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6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7 d内是否合并感染分为早期感染组(45例)和非感染...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6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7 d内是否合并感染分为早期感染组(45例)和非感染组(71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当天D0、D1、D2、D3、D5、D7血清炎症因子[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D0、D1、D2血清PCT水平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D0 PCT及D0、D1、D3、D5、D7 CR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早期感染组D1、D2、D3、D5、D7 PCT及D2 CRP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感染组PCT水平于D2达高峰,非感染组PCT水平于D1达高峰;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0、D1、D2血清PCT诊断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07、0.676、0.759,95%置信区间分别为0.413~0.601、0.583~0.760、0.670~0.833,敏感度分别为31.11%、71.11%、82.22%,特异度分别为97.18%、57.75%、60.56%,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39、7.92、8.50;不同时间血清PCT诊断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感染的AUC比较:D2>D1>D0。结论 早期动态监测PCT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是否合并感染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但不能单凭入院当天血清PCT水平判断,还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他相关检查进行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失血性休克 早期感染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降钙素原浓度监测在评估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林幼萍 张加乐 邓明汉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5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PCT)浓度监测在评估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入住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的失血性休克患者120例,依据入院24 h的PCT值将患者分为A组(PCT≥0.5 ng/mL,n=72)和B组(PCT<0.5 ng/m...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PCT)浓度监测在评估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入住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的失血性休克患者120例,依据入院24 h的PCT值将患者分为A组(PCT≥0.5 ng/mL,n=72)和B组(PCT<0.5 ng/mL,n=48)。比较两组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乳酸(Lac)水平、住ICU时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APACHEⅡ评分、7天内感染发生率以及病死率。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104)和死亡组(n=16)。动态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PCT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与B组比较,A组患者Hb、Hct的水平较低,Lac的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B组比较,A组患者的住ICU时间较长,APACHEⅡ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患者的7天内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DIC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4)在入院后第1 d、第2 d、第3 d,死亡组的PCT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院当天及入院后第5 d,两组的PCT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入院后,两组的PCT水平均逐渐上升,存活组在入院后第1 d达峰,死亡组在入院后第2 d达峰,且死亡组下降较存活组缓慢。结论:PCT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其可作为评估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失血性休克 预后 APACHEⅡ评分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急性肾损伤治疗后肾血流灌注水平的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杰桓 许志荣 +4 位作者 刘颖培 杨帅 周芙蓉 陈斌 谭雷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超声造影(CEUS)评估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SAKI)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前后肾脏微循环灌注量,探讨其在SAKI患者CRRT后肾脏血流灌注水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重症医学...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超声造影(CEUS)评估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SAKI)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前后肾脏微循环灌注量,探讨其在SAKI患者CRRT后肾脏血流灌注水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脓毒症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为非AKI和SAKI两组,其中非AKI患者35例和SAKI患者42例,而SAKI组中分为CRRT与未行CRRT两组,而根据CRRT后肾功能恢复情况再分肾功能好转组和未好转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通过超声造影动态分析获取肾脏造影参数: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曲线下面积(AUC)。结果SAKI组与非AKI组对比PI减弱、TTP延长、AUC减少(P均<0.05),SKAI组CRRT后对比CRRT前PI增强、TTP缩短、AUC增加(P均<0.05),SKAI组CRRT后肾功能好转组和未好转组比较,PI增强、TTP缩短、AUC增加(P均<0.05)。SAKI组中经CRRT后肾功能好转组和非AKI组比较,PI、TTP、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脏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可在一定程度反映SAKI患者CRRT前后肾功能的变化,有望作为床旁评价SAKI患者CRRT后肾血流灌注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