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莞市人群中轴型脊柱关节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髋关节受累比例
1
作者 张伟 何秉超 李柏坚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年第5期565-568,共4页
目的探讨东莞市人群中轴型脊柱关节病(Axial SpA)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髋关节受累比例。方法选择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入院的Axial SpA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无髋关节破坏性病变的患者98例(Ⅰ组),具有髋关节... 目的探讨东莞市人群中轴型脊柱关节病(Axial SpA)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髋关节受累比例。方法选择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入院的Axial SpA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无髋关节破坏性病变的患者98例(Ⅰ组),具有髋关节破坏性病变的患者52例(Ⅱ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分析Axial SpA患者髋关节病变与各因素的相关性,以及髋关节病变的高危因素。结果Ⅰ组患者发病年龄大于Ⅱ组、年幼发病率明显低于Ⅱ组、平均病程明显低于Ⅱ组,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Ⅰ组患者髋关节首发、外周关节炎比例明显低于Ⅱ组,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Ⅰ组患者沙利度胺和柳氮磺吡啶使用量明显高于Ⅱ组,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糖皮质激素使用量明显低于Ⅱ组,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患者CRP>10 mg/L、ESR>20 mm/1 h、IgG>16 g/L、IgM>2 g/L者明显低于Ⅱ组,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Logistic结果显示病程、性别、发病年龄、首发髋关节、柳氮磺吡啶使用量等为中轴型脊柱关节病髋关节受累相关危险因素。结论中轴型脊柱关节病患者髋关节破坏性病变率较高,病程、发病年龄、首发髋关节、柳氮磺吡啶使用量等为中轴型脊柱关节病髋关节受累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轴型脊柱关节病 危险因素 髋关节受累 比例
下载PDF
远隔缺血预适应联合丁苯酞治疗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黄见梅 杨媚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9期51-53,共3页
目的分析远隔缺血预适应(RIPC)与丁苯酞联合治疗脑小血管病(CSVD)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4月于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CSVD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 目的分析远隔缺血预适应(RIPC)与丁苯酞联合治疗脑小血管病(CSVD)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4月于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CSVD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抗血小板、降压、降血糖、降血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时口服丁苯酞软胶囊,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RIPC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以及治疗后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Vm)均增快,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搏动指数(PI)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沉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不同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RIPC联合丁苯酞治疗CSVD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远隔缺血预适应 丁苯酞 血流动力学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新生儿脓毒性休克液体管理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丽娟 张振洪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2期21-25,共5页
新生儿脓毒性休克极易引起终末器官衰竭,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识别和有效治疗脓毒性休克至关重要,而液体复苏在脓毒性休克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国内外关于新生儿脓毒性休克液体管理的研究较少,且对儿童脓毒性休克液体... 新生儿脓毒性休克极易引起终末器官衰竭,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识别和有效治疗脓毒性休克至关重要,而液体复苏在脓毒性休克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国内外关于新生儿脓毒性休克液体管理的研究较少,且对儿童脓毒性休克液体平衡管理的争议颇多。本文对新生儿脓毒性休克的液体平衡问题及液体管理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液体平衡 新生儿 早产儿
下载PDF
东莞地区2020~2021年肠道病毒感染患儿临床特征及与既往对比分析
4
作者 李恩斯 谢明玉 +5 位作者 冯佩怡 黄清敏 陈敏 吴靖文 尹晓芳 戴国强 《医师在线》 2022年第6期23-25,共3页
目的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1月期间东莞地区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肠道病毒谱、临床特征,并与既往情况对比。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1月期间在东莞市儿童医院被诊断为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回顾性分析这些患儿的肠道病... 目的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1月期间东莞地区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肠道病毒谱、临床特征,并与既往情况对比。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1月期间在东莞市儿童医院被诊断为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回顾性分析这些患儿的肠道病毒检测结果,并与往年肠道病毒感染做对比分析;再从中随机选择共计87例患儿进行肠道病毒基因分型检测,比较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肠道病毒基因分型及临床特征。结果2020年1月~2021年11月东莞市儿童医院共收治970例肠道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其中2020年肠道病毒感染阳性患儿233例,2021年感染737例,男女比例为1.5∶1,发病年龄0.08~13岁,平均(2.2±1.8)岁。肠道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段为1~3岁,其次是3~5岁和≤1岁,低发年龄段为≥5岁。2021年肠道病毒感染的高峰期为4~7月,在10月出现了流行小高峰,2020年肠道病病毒感染高峰期为9~11月。随机抽取87例肠道病毒阳性患儿的基因分型结果显示:肠道病毒感染最多的基因型为CV-A10,其次是CV-A6、CV-A2、CV-A4、CV-A16、CV-B3和其他基因型。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基因型为CV-B3、CV-A6、CV-A2、CV-A10和CV-A16。容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基因型为CV-B3、CV-A2,容易出现呼吸道症状的基因型为CV-B3,容易出现消化道症状的基因型为CV-B3、CV-A4。结论2020年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较少,肠道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段为1~3岁。CV-B3、CV-A6、CV-A2、CV-A10和CV-A16感染主要导致手足口病。CV-B3和CV-A2感染容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 肠道病毒
下载PDF
组合式渐进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陈转玲 黄嘉茵 +1 位作者 邓碧玲 徐燕红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第5期23-24,共2页
目的分析组合式渐进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80名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采取组合式渐进呼吸康复训练方法,对比两组肺功... 目的分析组合式渐进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80名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采取组合式渐进呼吸康复训练方法,对比两组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呼吸困难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组合式渐进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康复训练 老年慢阻肺 呼吸困难
下载PDF
儿童呼吸道腺病毒合并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6
作者 张晓娴 李华君 《医药前沿》 2023年第29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呼吸道腺病毒(ADV)合并支原体感染(M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0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164例确诊呼吸道腺病毒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的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患...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呼吸道腺病毒(ADV)合并支原体感染(M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0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164例确诊呼吸道腺病毒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的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患儿发病集中在4—9月份,1~5岁儿童为好发年龄。96.3%(158例)患儿有发热,85.9%(141例)患儿有咳嗽,9.0%(15例)患儿有喘息或气促,76.8%(126例)患儿白细胞(WBC)表现为正常或下降(98例WBC正常,28例WBC下降),4.0%(7例)患儿表现为肺不张,43.9%(72例)患儿出现肺实变,9%(15例)患儿出现胸腔积液。结论:腺病毒合并支原体感染好发于1~5岁年龄儿童,可能与儿童免疫功能低下,气管黏膜受损更严重有关。腺病毒合并支原体感染以春夏季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支原体感染 临床特征 儿童
下载PDF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青少年型帕金森病临床特点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悦 张成 +2 位作者 李娟 吴竞婧 林东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54-459,共6页
目的报道1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青少年型帕金森病(AR-JP)患者,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基因检测结果、治疗与转归。方法与结果女性患者,27岁,临床表现为肢体僵硬、不灵活以及四肢不自主抖动,其二妹有类似症状。18F-DOPA PET显示双侧纹... 目的报道1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青少年型帕金森病(AR-JP)患者,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基因检测结果、治疗与转归。方法与结果女性患者,27岁,临床表现为肢体僵硬、不灵活以及四肢不自主抖动,其二妹有类似症状。18F-DOPA PET显示双侧纹状体后部多巴胺代谢降低。基因检测显示,患者存在PRKN基因外显子12 c.1321T>C(p.Cys441Arg)错义突变以及LRRK2-41(MUT)G2019S和SNCA-2(MUT)A30P杂合缺失,为致病性变异。最终诊断为AR-JP,予多巴丝肼治疗,症状明显减轻但出现异动症,多巴丝肼减量并联合应用苯海索和普洛卡索,症状缓解,未见异动症和"开关"现象。结论AR-JP系PRKN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所致,左旋多巴制剂治疗有效,与苯海索和普洛卡索联用效果更佳,可减少异动症和"开关"现象。AR-JP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基因 隐性 染色体障碍 帕金森病相关蛋白质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青少年
下载PDF
NLR、hs-CRP及血脂指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9
8
作者 林东 苏斌儒 +1 位作者 冼云开 牛冰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81-83,共3页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指标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ACI...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指标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ACI患者80例,记作ACI组。另取同期于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脂指标以及NLR、hs-CRP水平。将ACI患者按照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结果分成不稳定斑块组44例与稳定斑块组36例,比较两亚组血脂指标以及NLR、hs-CRP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ACI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NLR、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ACI不稳定斑块组LDL-C、NLR、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L-C、NLR、hs-CRP均是影响ACI患者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NLR、hs-CRP及LDL-C与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存在密切相关,随着上述指标水平的不断升高,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稳定性 血脂 超敏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行为阶段转变理论模型在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静 黎丽嫦 +1 位作者 曾琨 张海慧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9期218-220,共3页
目的研究行为阶段转变理论模型(TTM)在门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就诊于我院糖尿病专科门诊的12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采用糖尿病常规... 目的研究行为阶段转变理论模型(TTM)在门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就诊于我院糖尿病专科门诊的12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采用糖尿病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指导,实验组给予TTM个体化教育指导。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体重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情况并用糖尿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评价。结果教育6个月后,两组的FPG、2 h PG、HbA1c及体重均较教育前显著降低;实验组教育6、9、12个月的FPG、2 h PG体重及HbA1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教育后的各项自我效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T2DM患者采用TTM个体化教育指导可显著控制血糖,提高自我健康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阶段转变理论模型 门诊 2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
下载PDF
胺碘酮和贝那普利联合用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何庆财 梁红生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21期4894-4895,共2页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6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治疗,而观察组采用胺碘酮和贝那普利联合用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S、EF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N...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6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治疗,而观察组采用胺碘酮和贝那普利联合用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S、EF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NP、LVSD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显效率(86.90%)远远高于对照组(52.38%),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贝那普利 阵发性心房颤动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干扰素-γ(IFN-γ)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宇峰 胡颖音 +4 位作者 罗荣芳 王永春 刘斌 黄山 郭庆祺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15期2359-2362,共4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FN-γ)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于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住院治疗确诊为VMC的患者82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FN-γ)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于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住院治疗确诊为VMC的患者82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辅酶Q10、ATP、肌酐等,采取抗病毒、极化液及其他对症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IFN-γ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疗程3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χ^2=5.1447,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和IL-6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t=-3.7799、-3.0881,均P〈0.05)。结论IFN-γ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VMC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缩短病程,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干扰素-γ黄芪注射液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彩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20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骨密度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分为骨密度降低组和骨密度正常组,并比较两组性别情况及空腹血糖水平。结果 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75例(83.3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骨密度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分为骨密度降低组和骨密度正常组,并比较两组性别情况及空腹血糖水平。结果 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75例(83.33%)骨密度降低(骨密度降低组), 15例(16.67%)骨密度正常(骨密度正常组)。骨密度降低组中男17例,女58例;骨密度正常组中男9例,女6例;骨密度降低组患者的女性比例显著高于骨密度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降低组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骨密度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中,女性患者和空腹血糖水平高患者容易发生骨密度降低,因此骨质疏松症发生率更高,临床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骨密度值 血糖水平
下载PDF
胰岛素泵与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杜凌超 茹志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8期118-120,共3页
目的分析胰岛素泵与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实施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指标、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血... 目的分析胰岛素泵与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实施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指标、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血糖达标时间(3.54±1.02)d、平均胰岛素用量(38.21±1.12)U,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99±1.65)d、(44.59±1.35)U,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2.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同时还能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泵 皮下注射胰岛素 糖尿病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婉媚 张文华 +3 位作者 梁少娟 刘凤英 蓝少勇 李志豪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第13期1960-1963,共4页
目的 观察评价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生活质量(QOL)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8例,均采用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给予常... 目的 观察评价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生活质量(QOL)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8例,均采用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4周后,两组SF-36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健康感觉、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水平、情感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6 9,P>0.05);护理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6.861 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6%(χ2=10.460 1,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并显著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神经功能恢复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何庆财 梁红生 《当代医学》 2015年第22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n=70),观察组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缬沙坦分散片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n=70),观察组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缬沙坦分散片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进行治疗后,2组患者血压情况均得到明显下降,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为(126.3±10.1)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6.6±11.7)mm Hg;观察组舒张压为(75.1±7.0)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6.8±7.6)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43%(P<0.05)。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其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氨氯地平 老年高血压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对肝肾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香继成 李冰兰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325-327,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利尿、护肝、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口服恩替卡韦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利尿、护肝、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口服恩替卡韦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ALT、AST、TBiL、SCr和BU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ALT、AST、TBiL、SCr和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CLDQ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可有效改善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肝、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恩替卡韦 乙肝肝硬化腹水 肝肾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采用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动机性访谈教育对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萧艳玲 《中外医疗》 2021年第17期131-133,137,共4页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肺阻塞性疾病(COPD)患者采用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动机性访谈教育对遵医行为的促进作用。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8月—2020年6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66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肺阻塞性疾病(COPD)患者采用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动机性访谈教育对遵医行为的促进作用。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8月—2020年6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66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3)与观察组(n=3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动机性访谈教育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依从性、生活质量、心理状况等相关情况。结果对照组遵医行为依从率为75.76%,观察组为78.7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水平评分为(27.39±5.21)分,观察组为(32.84±4.57)分,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18,P<0.05);对照组焦虑评分为(6.94±1.51)分、抑郁评分为(5.97±1.82)分,观察组为(5.91±2.43)分、(5.11±1.53)分,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8、2.078,P<0.05)。结论对稳定期COPD患者采用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动机性访谈教育,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使患者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有助于促进疾病康复,提升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CICARE沟通模式 动机性访谈教育 遵医行为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蓝少勇 林东 苏斌儒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神经功能损伤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脑梗死患者(实验组),并抽调同期在我院体检检查的50例健康者(对照组)。并根据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分...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神经功能损伤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脑梗死患者(实验组),并抽调同期在我院体检检查的50例健康者(对照组)。并根据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分为轻型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4~15分)、中型组(评分16~30分)、重型组(评分31~45分)。于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统计全部调研者血液标本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在不同时期间的水平变化,分析炎性细胞因子与神经功能损伤间的关系。结果脑梗死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加重,患者血清中各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显著上升,且重型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最高,三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法分析,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呈正相关性。结论脑梗死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越高表明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医师可根据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给予针对性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促进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炎性细胞因子 神经功能损伤 相关性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治疗早期特发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蓝少勇 吴传喜 林东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7期905-906,共2页
目的分析经颅磁刺激治疗早期特发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70例早期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逐步递减口服类固醇以及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分析经颅磁刺激治疗早期特发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70例早期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逐步递减口服类固醇以及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对照组给予假性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HB(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标准)分级情况和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HB分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完全康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43%vs6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观察组完全康复患者的恢复时间为(2.58±1.01)月,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12±1.56)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治疗早期特发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早期特发性面神经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药物对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的治疗疗效 被引量:4
20
作者 梁远 满杏禹 《海峡药学》 2015年第9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药物对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的治疗疗效,为制定更优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84例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 目的探讨分析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药物对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的治疗疗效,为制定更优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84例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同条件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增加给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静脉滴注;观察组患儿增加给予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疗效(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90.5%),发热、声嘶、咳嗽、喉鸣音、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病程平均持续时间(2.1±0.7)d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3.8±1.1)d,经t或χ2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普米克令舒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提高了临床治疗疗效,缩短各项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和病程持续时间,安全性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米克令舒 雾化 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 临床症状 病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