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黄晓晖 刘雪姣 周国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3-448,共6页
氯吡格雷体内过程个体差异大,易出现氯吡格雷抵抗,不能达到有效的血小板抑制作用。为防止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文中对氯吡格雷的相关指南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解读分析,旨在以药物基因组学的角度总结氯吡格雷的个体化用药方... 氯吡格雷体内过程个体差异大,易出现氯吡格雷抵抗,不能达到有效的血小板抑制作用。为防止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文中对氯吡格雷的相关指南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解读分析,旨在以药物基因组学的角度总结氯吡格雷的个体化用药方法,进一步完善氯吡格雷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核酸等温扩增的病原微生物微流控检测技术 被引量:11
2
作者 何祥鹏 邹秉杰 +4 位作者 齐谢敏 陈杉 陆妍 黄青 周国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11-624,共14页
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对疫情的预防控制至关重要。基于PCR的病原微生物核酸检测方法克服了传统病原微生物培养方法耗时长、免疫学检测存在窗口期等问题,已成为目前最主要的病原微生物筛查方法。然而,对精确控温热循环仪的依赖却严重限... 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对疫情的预防控制至关重要。基于PCR的病原微生物核酸检测方法克服了传统病原微生物培养方法耗时长、免疫学检测存在窗口期等问题,已成为目前最主要的病原微生物筛查方法。然而,对精确控温热循环仪的依赖却严重限制了其在资源匮乏地区的应用。虽然基于核酸等温扩增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可摆脱对高精度温控设备的依赖,但仍需要进行样本核酸分离提取、扩增与检测等步骤。近年来,微流控技术与核酸等温扩增技术相结合,诞生了多种病原微生物等温扩增微流控检测技术。该技术通过设计芯片结构、优化进样模式及检测方式,实现了病原微生物核酸提取、扩增与检测一体化,并具备多重检测、定量检测等功能,具有对仪器依赖度小、对操作人员要求不高、样本量需求小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适合于在多种环境下的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本文从核酸等温扩增原理、进样方式、检测方式等方面对核酸等温扩增病原微生物微流控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病原微生物的快速筛查提供更多的方案思路,提升公共卫生领域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检测 等温扩增 微流控芯片
下载PDF
有限采样法估算肾病患儿口服咪唑立宾药时曲线下面积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2
3
作者 薛源 赵宇蕾 +4 位作者 齐谢敏 朱婷婷 黄晓晖 芮建中 周国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68-973,共6页
目的使用传统方法计算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需要多点采集血样,患者依从性差,研究成本过高,不适合在临床使用。文章旨在使用有限采样法估算肾病患儿口服咪唑立宾AUC0-t,并研究咪唑立宾有效性与AUC0-t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8例肾病综合征... 目的使用传统方法计算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需要多点采集血样,患者依从性差,研究成本过高,不适合在临床使用。文章旨在使用有限采样法估算肾病患儿口服咪唑立宾AUC0-t,并研究咪唑立宾有效性与AUC0-t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8例肾病综合征患儿样本,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的咪唑立宾血清药物浓度,以单点或两点建立血清药物浓度点对AUC0-t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JackKnife法验证模型准确性,采用S形最大效应(Emax)模型考察咪唑立宾有效性与AUC0-t的相关性。结果单点预测采用给药后第3、4、6、8小时的血清药物浓度估算口服MZR的AUC0-t的相关性均较好,回归方程分别为:AUC0-t=5.78 C3(R2=0.95,P<0.05)、AUC0-t=7.23 C4(R2=0.96,P<0.05)、AUC0-t=8.77 C6+3.12(R2=0.95,P<0.05)、AUC0-t=14.40 C8+4.02(R2=0.91,P<0.05),两点预测采用给药后第3和第4小时的血清药物浓度,回归方程为:AUC0-t=2.57 C3+4.18 C4(R2=0.98,P<0.05)。S型Emax模型显示AUC0-t的增加能够提高患儿肾病综合征的复发改善率,Emax=94.20%,EC50=5.70μg/mL,R2=0.89,且AUC0-t的增加降低了患儿尿蛋白水平。结论有限采样法估算肾病患儿口服咪唑立宾AUC0-t结果准确,方法简便。口服咪唑立宾的有效性与AUC0-t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立宾 有限采样法 药时曲线下面积 JackKnife法 有效性
下载PDF
焦磷酸测序检测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初亚男 封利颖 +1 位作者 吴燕子 张婕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0-494,共5页
目的载脂蛋白E主要参与脂类代谢和胆固醇转运,对维持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建立载脂蛋白E基因112T>C和158C>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焦磷酸测序方法。方法选择T、L、TT 3种扩增体系分别用60℃退火程序和62-68℃梯度升温退火程序,进行PCR... 目的载脂蛋白E主要参与脂类代谢和胆固醇转运,对维持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建立载脂蛋白E基因112T>C和158C>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焦磷酸测序方法。方法选择T、L、TT 3种扩增体系分别用60℃退火程序和62-68℃梯度升温退火程序,进行PCR体系和温度的优化考察。将焦磷酸测序结果与Sanger测序结果比较,考察方法的特异性,通过梯度稀释人基因组核酸作为检测模板,考察方法的灵敏度。结果根据产物浓度和特异性确定60℃循环程序和L体系为最优条件。20份标本的焦磷酸测序结果与Sanger测序完全一致。灵敏度可达0.16 ng基因组DNA。结论建立了ApoE基因中112和158位点的焦测序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个体化用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磷酸测序 载脂蛋白E rs7412 rs429358
下载PDF
阿司匹林抵抗与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婷 唐棠 初亚男 《东南国防医药》 2019年第2期171-175,共5页
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凝集的一线用药,广泛用于心血管阻塞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然而,临床观察显示,并非所有患者均能从治疗中获益,部分患者会出现阿司匹林抵抗现象,遗传变异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文章主要从阿司匹林作用靶标基因的多态性、... 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凝集的一线用药,广泛用于心血管阻塞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然而,临床观察显示,并非所有患者均能从治疗中获益,部分患者会出现阿司匹林抵抗现象,遗传变异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文章主要从阿司匹林作用靶标基因的多态性、糖蛋白受体基因的多态性、二磷酸腺苷受体基因的多态性以及基因?基因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抵抗 基因多态性 靶标 糖蛋白受体 二磷酸腺苷受体 基因-基因相互作用
下载PDF
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及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联合维生素D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1
6
作者 鞠婧婧 李亚南 +2 位作者 赵宇蕾 秦涌 唐珩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1期93-97,共5页
目的分析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及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联合维生素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哮喘患儿100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健康组;... 目的分析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及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联合维生素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哮喘患儿100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健康组;将哮喘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联合维生素D滴剂治疗;对照组与研究组患儿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健康组和病例组儿童血浆维生素D、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及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FVC比值、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MEF25)及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MEF50)],并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炎性因子[包括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及治疗期间哮喘控制良好率、再入院率;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哮喘患儿血浆IgE水平、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病例组患儿血浆维生素D水平及FEV1/FVC比值、MEF25、MEF50低于健康组,血浆IgE水平高于健康组,FEV,和FVC小于健康组(P<0.05)。(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哮喘患儿FEV1、FVC及FEV1/FVC比值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但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哮喘患儿血浆IgE水平呈负相关(r=-0.268,P=0.024),与MEF25(r=0.679)、MEF50(r=0.457)呈正相关(P<0.05)。(3)对照组与研究组患儿治疗前FEV1、FVC、FEV1/FVC比值、MEF25及MEF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FEV1、FVC大于对照组,FEV1/FVC比值、MEF25及MEF50高于对照组(P<0.05)。(4)对照组与研究组患儿治疗前血浆IL-2、IL-4、IL-6、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血浆IL-2、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IL-4、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儿哮喘控制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哮喘及其小气道阻塞有关,而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联合维生素D可有效改善哮喘患儿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提高哮喘控制良好率并降低再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维生素D 布地奈德 异丙托溴铵 治疗结果 肺功能 炎性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