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细胞核因子1β基因新变异所致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1
作者 安玉 张昌明 +4 位作者 高二志 夏海月 邵慧瑛 左科 刘志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25年第1期14-20,共7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核因子1β(HNF1B)基因缺陷导致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基因变异特征。方法:纳入经基因组测序检出HNF1B基因变异的来自3个家系的4例患者,分析其临床及基因变异特点,并结合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工具,预判突变位点对蛋白结构可... 目的:探讨肝细胞核因子1β(HNF1B)基因缺陷导致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基因变异特征。方法:纳入经基因组测序检出HNF1B基因变异的来自3个家系的4例患者,分析其临床及基因变异特点,并结合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工具,预判突变位点对蛋白结构可能造成的影响。结果:4例患者中男女各2例,起病均为青少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表现为肾脏多发囊肿、肾萎缩、高尿酸血症,合并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3例患者伴肾功能受损,随访期间肾小球滤过率缓慢下降。基因组测序检出HNF1B基因3个杂合变异(c.445C>A、c.1142dupT、c.714G>C),包括2个错义突变,1个移码突变,均为新的变异,根据ACMG指南判断为可能致病性或致病性变异。生物信息学和计算机分析显示了其中两种错义突变导致HNF1B功能障碍的可能结构起源。结论:对于肾脏多发囊肿伴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肝功能异常等表现的患者应仔细询问家族史,及时完善基因检测,排除HNF1B基因缺陷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核因子1β 常染色体显性肾小管间质肾病 肾囊肿 青少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
下载PDF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调控糖尿病肾脏疾病中细胞稳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星(综述) 陈朝红(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DKD受氧化应激和炎症等多种病理生理因素影响。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是一种内源性转录因子,其转录激活可促进下游抗氧化基因及细胞保护性基因表达,参与...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DKD受氧化应激和炎症等多种病理生理因素影响。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是一种内源性转录因子,其转录激活可促进下游抗氧化基因及细胞保护性基因表达,参与调节多种细胞功能,维持细胞稳态,在DKD进展中发挥重要细胞保护作用。近期研究发现,Nrf2调节细胞自噬,拮抗细胞凋亡和铁死亡,是氧化应激相关疾病,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本文将综述Nrf2对DKD病理过程的调控作用新进展,探讨Nrf2治疗DKD的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 氧化应激 炎症 凋亡 自噬 铁死亡
下载PDF
靶向B细胞疗法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3
作者 张炯 朱丽娜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455-456,共2页
以肾脏疾病领域的免疫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和临床治疗学研究进展为基础,结合新型生物制剂研发的迅猛发展,肾脏疾病的治疗进入了生物制剂时代。这类药物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膜性肾病(MN)、系统性小血管炎和类风湿性疾病等的治疗中得... 以肾脏疾病领域的免疫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和临床治疗学研究进展为基础,结合新型生物制剂研发的迅猛发展,肾脏疾病的治疗进入了生物制剂时代。这类药物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膜性肾病(MN)、系统性小血管炎和类风湿性疾病等的治疗中得以尝试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其治疗靶点分类,这些生物制剂主要包括靶向B细胞的药物、靶向细胞因子的药物、靶向共刺激分子的药物及靶向补体的药物等。本文就B细胞靶向耗竭疗法的提出及临床应用前景问题作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治疗 B淋巴细胞 自身抗体 狼疮性肾炎 膜性肾病
下载PDF
O-GlcNAc糖基化修饰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汤玉杰 钟永忠(综述) 曾彩虹(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6-991,共6页
O-GlcNAc糖基化(O连接N-乙酰氨基葡萄糖糖基化)修饰是常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一,涉及将O-连接的β-N-乙酰氨基葡萄糖(O-GlcNAc)添加在蛋白质上的丝氨酸/苏氨酸残基上,在各种细胞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代谢、信号转导和细胞凋亡。O-G... O-GlcNAc糖基化(O连接N-乙酰氨基葡萄糖糖基化)修饰是常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一,涉及将O-连接的β-N-乙酰氨基葡萄糖(O-GlcNAc)添加在蛋白质上的丝氨酸/苏氨酸残基上,在各种细胞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代谢、信号转导和细胞凋亡。O-GlcNAc糖基化修饰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包括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蛋白质O-GlcNAc糖基化修饰也广泛参与肾脏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因此,为了解O-GlcNAc修饰在常见肾脏疾病中的变化,文章就O-GlcNAc糖基化修饰在肾脏(胚胎)发育、基因突变或肾脏发育异常相关性疾病中的研究进行综述,为未来继续研究肾脏疾病中O-GlcNAc糖基化修饰的扰动并以此为靶点研发出特异性治疗方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GlcNAc糖基化修饰 肾脏固有细胞 肾脏疾病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医学应对、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芳 朱玲 +5 位作者 周婷婷 葛星 宋梦瑶 郭亚丽 张玉 吕桂兰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8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3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住院的198例CK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3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住院的198例CK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修订版(Mishel’s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s,MUIS)、医学应对量表(MCM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进行调查。结果198例CKD患者MUIS的得分为(63.47±15.16)分,不同年龄、病程时间、住院原因、疾病分期、医疗付费类型患者的MUI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KD患者疾病MUIS总分与MCMQ的面对、回避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0.01),与SSRS各维度及总分均呈负相关。结论CK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医学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是影响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重要因素,临床护理人员应关注CKD患者MUIS,并给予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降低其疾病MUIS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疾病不确定感 医学应对 社会支持
下载PDF
RNA技术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少辉 陈子哥(综述) 鲍浩(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48-154,共7页
RNA技术近年来在疫苗研发、蛋白表达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为特定基因的表达或抑制提供了一种安全且高效的策略,并为新冠疫苗的研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NA技术包括RNA的合成、靶向递送系统等步骤,合成的RNA通过序列优化、化学修... RNA技术近年来在疫苗研发、蛋白表达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为特定基因的表达或抑制提供了一种安全且高效的策略,并为新冠疫苗的研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NA技术包括RNA的合成、靶向递送系统等步骤,合成的RNA通过序列优化、化学修饰等减轻免疫原性,提高稳定性等,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并设计合适的靶向递送系统以便其被细胞有效摄取。RNA技术为肾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方向,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优化递送策略并确保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技术 肾脏疾病 纳米载体
下载PDF
溶酶体在肾小球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端爱萍 高少辉(综述) 鲍浩(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溶酶体是真核生物中负责降解细胞内物质和维持细胞稳态的细胞器。研究表明,溶酶体不仅具有降解功能,还具有胞吐、质膜修复重塑、自噬、调节脂质代谢、参与免疫反应等作用。溶酶体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包括肾小球细胞。最近的研究显示,... 溶酶体是真核生物中负责降解细胞内物质和维持细胞稳态的细胞器。研究表明,溶酶体不仅具有降解功能,还具有胞吐、质膜修复重塑、自噬、调节脂质代谢、参与免疫反应等作用。溶酶体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包括肾小球细胞。最近的研究显示,肾小球细胞内有丰富的溶酶体,溶酶体功能紊乱参与多种肾小球疾病的发生。本文通过对溶酶体功能的解析、溶酶体与肾小球固有细胞的关系及肾小球疾病中溶酶体功能障碍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为肾小球疾病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酶体 生物学功能 肾小球疾病
下载PDF
伴恶性肿瘤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及肾脏病理特征 被引量:8
8
作者 梁丹丹 何大锋 +3 位作者 梁少姗 徐峰 曾彩虹 刘志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7-212,共6页
目的:分析肾活检患者中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住院行肾活检并伴恶性肿瘤的患者,分析临床特点及肾脏病理分布谱。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8例恶性肿瘤患者... 目的:分析肾活检患者中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住院行肾活检并伴恶性肿瘤的患者,分析临床特点及肾脏病理分布谱。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8例恶性肿瘤患者,占同期肾活检人数的0.7%。患者男女之比为1.6∶1,肾活检时平均年龄58±10岁,中位肾脏病程9(4~31)月,72.5%的患者诊断肿瘤的时间距离肾活检在前后1年之内。以血液系统肿瘤多见(86例,62.3%),其中多发性骨髓瘤占多数(69例,80.2%),肾脏病理以管型肾病最多见(17例,24.6%);其他血液系统肿瘤(17例,19.8%)肾脏病理以肾小球膜增生性病变最多见(5例,29.2%)。实体肿瘤(52例,37.7%),其中以消化道肿瘤最多见(19例,36.5%),肾脏损害以肾小球膜性病变最多见(27例,52%)。结论:不同来源的恶性肿瘤造成肾脏损害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类型存在差异。对于某些病理类型的肾脏病变,比如肾小球膜性病变、肾小球膜增生性病变,尤其是中老年肾脏疾病患者需加强肿瘤筛查避免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 肾脏病理
下载PDF
空间转录组技术在肾脏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邱丹丹(综述) 蒋松(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6-260,共5页
近10年来,通过单细胞RNA测序获取单个细胞基因表达谱、鉴定细胞类型和功能已取得重大进展。然而细胞在不同组织内的空间位置信息对于进一步鉴定细胞类型,明确细胞功能变化和细胞间相互作用,探索组织内环境改变及其同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近10年来,通过单细胞RNA测序获取单个细胞基因表达谱、鉴定细胞类型和功能已取得重大进展。然而细胞在不同组织内的空间位置信息对于进一步鉴定细胞类型,明确细胞功能变化和细胞间相互作用,探索组织内环境改变及其同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至关重要。空间转录组技术应运而生,且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将对常见的空间转录组技术、与其他组学数据整合分析的研究思路,及在肾脏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转录组技术 单细胞RNA测序 空间多组学 肾脏疾病
下载PDF
溶酶体功能稳态与肾脏疾病
10
作者 徐孝东(综述) 梁菊(综述) 刘志红(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457-462,494,共7页
溶酶体是物质降解和回收利用的中心,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病原体和受损的细胞器等均会被运输到溶酶体进行降解。此外,也是感知和协调细胞代谢、免疫反应、信号传导以及质膜修复的中心信号节点,当溶酶体功能障碍时会导致底物贮留,引发溶酶... 溶酶体是物质降解和回收利用的中心,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病原体和受损的细胞器等均会被运输到溶酶体进行降解。此外,也是感知和协调细胞代谢、免疫反应、信号传导以及质膜修复的中心信号节点,当溶酶体功能障碍时会导致底物贮留,引发溶酶体相关疾病。已有报道,肾脏是最富含溶酶体的器官,肾脏固有细胞溶酶体结构或功能异常与多种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对溶酶体功能稳态以及稳态失衡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酶体 肾脏疾病 足细胞 肾小管上皮细胞
下载PDF
江苏省血液净化护理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及影响因素的多中心调查研究
11
作者 贾美荣 张珊 +3 位作者 张思源 张梦雅 丁明妹 孔凌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10期795-798,共4页
目的调查江苏省14所各级医院血液净化护理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问卷对江苏省14所各级医院从事血液净化的护理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①331位血液净化护理人员传染病突发事... 目的调查江苏省14所各级医院血液净化护理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问卷对江苏省14所各级医院从事血液净化的护理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①331位血液净化护理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得分为(3.63±0.64)分。②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救援经历(t=-3.396,P=0.001)、应急演练次数(F=8.509,P<0.001)、理论培训次数(F=8.905,P<0.001)、工作单位类型(F=3.278,P=0.021)、职称(F=2.748,P=0.043)、工作年限(F=6.205,P=0.002)与护理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存在差异。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救援经历(β=0.132,P=0.013)、应急演练(β=0.128,P=0.042)、理论培训(β=0.132,P=0.037)、工作单位类型(β=-0.119,P=0.022)、工作年限(β=0.131,P=0.017)是护理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能力为中等水平,在应急处理方面仍有欠缺。今后的临床管理中需加强对血液净化护理人员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应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护理人员 传染病 突发事件 应对能力
下载PDF
单细胞RNA测序在肾脏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麒麟(综述) 刘志红(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5-359,共5页
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技术显著提高了人们对细胞、组织及器官复杂性的认识。通过单细胞研究从基因层面将生理变化与病理变化以细胞为单位进行阐释与分析,构建肾脏细胞图谱,进而从新的维度对肾脏疾病进行认识与诊疗。
关键词 单细胞RNA测序 肾脏细胞 肾脏疾病
下载PDF
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13
作者 栗小茹 朱淑华 +4 位作者 许书添 周玉超 王杨 娄丽璇 李世军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430-436,共7页
目的:分析合并静脉血栓栓塞(VTE)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21年5月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收治的CKD合并VTE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共有682例CKD患者明确诊断合并VTE,其中... 目的:分析合并静脉血栓栓塞(VTE)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21年5月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收治的CKD合并VTE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共有682例CKD患者明确诊断合并VTE,其中男性521例(76.4%),420例(61.6%)患者VTE发生于CKD病程前6个月。617例(90.5%)处于肾病综合征(NS)状态,最常见为膜性肾病(MN)372例(54.5%)。VTE最常见为肺动脉栓塞(PE)474例(69.5%),其次是肾静脉栓塞(RVT)337例(49.4%),下肢静脉栓塞(DVT)101例(14.8%);部分患者同时有多部位栓塞,以PE+RVT最常见(196例,28.7%)。405例(59.4%)患者无临床症状,RVT和PE患者中无症状者分别高达82.2%(277/337)和66.7%(316/474)。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阳性率91.9%(564/614)。随访2年,62例(9.1%)患者VTE复发,55例(8.1%)患者抗凝治疗过程中发生出血事件而减量或停用抗凝剂,共60例出血事件,其中仅1例为临床大出血。结论:CKD患者VTE多发生在病程6月内,男性更为多见,绝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NS,但半数以上患者并无相应的临床症状,因而可能低估PE和RVT的发生。抗凝治疗后,VTE患者复发率低,大出血并发症并不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静脉血栓栓塞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肾脏疾病基因检测专家指导意见概要
14
作者 金英 刘志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45-349,共5页
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基因检测方法更加多元化,检测成本逐年减低。近期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工作组发表了一项专家共识,针对如何合理利用基因检测手段协助诊断及筛查肾脏疾病,为肾脏病领域专业人员提供了综合建议。
关键词 基因检测 肾脏疾病 遗传咨询 检测报告解读
下载PDF
靶向氧化三甲胺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杨柳(综述) 谢红浪(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474-479,共6页
饮食来源胆碱经肠道微生物代谢后产生氧化三甲胺(TMAO),是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CKD)、2型糖尿病等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TMAO在人体内主要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排出,肾功能下降可致循环中TMAO浓度升高,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增加... 饮食来源胆碱经肠道微生物代谢后产生氧化三甲胺(TMAO),是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CKD)、2型糖尿病等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TMAO在人体内主要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排出,肾功能下降可致循环中TMAO浓度升高,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卒中风险,促进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导致心肌与肾间质纤维化。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肠促胰素类药物可改变循环TMAO浓度,此作用对原发病疗效的影响程度尚无定论。除调整饮食结构外,益生菌或益生元、三甲胺(TMA)抑制剂、黄素单加氧酶3(FMO3)抑制剂等靶向TMAO治疗药物可不同程度影响肠道TMAO生成,但对宿主全身及CKD疾病进程的确切影响仍需深入研究。本文总结了靶向TMAO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包括使用益生菌或益生元调节肠道菌群组成,降低代谢产生TMA水平,以及靶向抑制TMA产生菌生成TMAO等,为此类药物治疗CKD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氧化三甲胺 治疗
下载PDF
肾脏类器官的研究及应用
16
作者 王钢 王谊晴 +1 位作者 梁菊(综述) 刘志红(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45-253,共9页
肾脏类器官领域的快速发展,为人类肾脏发育及肾脏疾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模型支持。肾脏类器官研究已从早期建立肾单位类器官为主,发展到输尿管胚芽/集合管类器官,从而可以更全面地模拟人类肾脏,使其更好地应用于肾脏发育模拟,疾病模型及... 肾脏类器官领域的快速发展,为人类肾脏发育及肾脏疾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模型支持。肾脏类器官研究已从早期建立肾单位类器官为主,发展到输尿管胚芽/集合管类器官,从而可以更全面地模拟人类肾脏,使其更好地应用于肾脏发育模拟,疾病模型及药物筛选领域。此外,单细胞测序、多组学联用、基因编辑、器官芯片等新技术的交叉融合,使得对肾脏类器官的认识更全面和深入。本文将简介肾单位类器官以及输尿管胚芽/集合管类器官诱导方法、肾脏类器官细胞及结构鉴定优化、肾脏类器官的相关应用及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类器官 诱导方法 疾病模型
下载PDF
RNA修饰与肾脏疾病
17
作者 汪居安 郭钊辰(综述) 鲍浩(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555-560,共6页
RNA修饰是在碱基的不同原子上的化学修饰,迄今为止,已鉴定出超过170种RNA化学修饰。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RNA修饰在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全面了解肾脏病中的RNA修饰有助于理解肾脏病的发病与转归机制。本文... RNA修饰是在碱基的不同原子上的化学修饰,迄今为止,已鉴定出超过170种RNA化学修饰。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RNA修饰在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全面了解肾脏病中的RNA修饰有助于理解肾脏病的发病与转归机制。本文总结了常见的4种RNA修饰:N6-甲基腺苷(m6A)修饰、5-甲基胞嘧啶(m5C)修饰、腺苷-肌苷(A-to-I)编辑和假尿苷(Ψ)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肾脏疾病中的调节作用,旨在为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修饰 N6-甲基腺苷修饰 5-甲基胞嘧啶修饰 腺苷-肌苷编辑 假尿苷 肾脏病
下载PDF
基于多重填补的广义线性模型在肾脏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威(综述) 杨帆(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6-479,446,共5页
在临床数据的统计分析中,我们常会遇到数据缺失。根据数据的缺失情况,使用妥当的方法处理缺失值关系着统计推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文对数据缺失的模式、比例和常见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对基于R语言程序包mice的多重填补的流程... 在临床数据的统计分析中,我们常会遇到数据缺失。根据数据的缺失情况,使用妥当的方法处理缺失值关系着统计推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文对数据缺失的模式、比例和常见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对基于R语言程序包mice的多重填补的流程和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以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为例,展示和对比基于多重填补数据集、缺失数据集和原始数据集的广义线性模型的结果。结果表明,多重填补可以很好地对定量变量、二分类变量和有序多分类变量进行填补,基于多重填补数据集的模型结果稳健、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填补 广义线性模型 急性肾损伤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合并系膜溶解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19
作者 李溪玥 徐峰 +6 位作者 梁少姗 梁丹丹 雷群娟 朱小东 李丽娟 刘丰 曾彩虹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20-426,共7页
目的:分析系膜溶解病变的疾病谱分布特点,比较以系膜溶解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05年1月到2020年12月除糖尿病肾病和狼疮性肾炎外自体肾活检合并系膜溶解的患者资料... 目的:分析系膜溶解病变的疾病谱分布特点,比较以系膜溶解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05年1月到2020年12月除糖尿病肾病和狼疮性肾炎外自体肾活检合并系膜溶解的患者资料,分析疾病谱并比较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本研究纳入385例患者,系膜溶解病变发生率约为0.76%(385/50488),其中局灶性、弥漫性系膜溶解分别占比87.27%、12.73%;急性期、慢性期和急慢性合并期分别占比8.83%、47.27%和43.90%。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系膜溶解发生率分别为0.59%和1.85%。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POEMS综合征(POEMS组,100%)、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药物相关肾损害(aVEGF组,87.5%)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相关肾损害(HSCT组,80.95%)系膜溶解发生率较高。aVEGF组尿蛋白(2.14 g/d)高于POEMS组和HSCT组(0.91 g/d、0.82 g/d)。aVEGF组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气球样变(100%)和基膜内皮下渗出样病变(85.7%)发生率高;POEMS组弥漫均匀性系膜溶解;HSCT组毛细血管袢融合扩张多见,平均肾小球内皮下宽度最大。三组肾脏预后总体良好。结论:系膜溶解的疾病谱较为广泛,但总体发生率较低。以弥漫系膜溶解为表现的疾病临床、病理形态各有特点,其病理生理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仍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溶解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相关肾损害 POEMS综合症 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肾损害
下载PDF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在肾脏疾病的研究
20
作者 张志宏(综述) 王金泉(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3-578,共6页
肾脏疾病患者常合并脂质代谢紊乱,且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升高。研究发现,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不仅是肝脏低密度脂蛋白(LDL)清除的关键调节因子,也与肾脏疾病蛋白尿、脂质代谢紊乱、肾纤维化、肾功能下降、心脑血管事件及死... 肾脏疾病患者常合并脂质代谢紊乱,且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升高。研究发现,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不仅是肝脏低密度脂蛋白(LDL)清除的关键调节因子,也与肾脏疾病蛋白尿、脂质代谢紊乱、肾纤维化、肾功能下降、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有关。干预PCSK9的药物也在肾脏疾病中得到应用。本文就PCSK9在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肾脏疾病 脂质代谢 心脑血管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