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中养护模式应用指南
1
作者 王志波 董雨明 赵鹏飞 《中国公路》 2024年第18期30-31,共2页
高度集中的施工内容,让集中养护模式下的施工作业更加灵活和高效,这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否采用集中养护模式,需要结合施工作业内容和外部施工环境科学决策。
关键词 养护模式 高速公路 沥青路面养护 施工内容 施工作业 外部施工 应用指南 科学决策
下载PDF
智慧微电网系统在国道公路中的应用探究
2
作者 石欣鑫 石经纬 杜新怡 《科技与创新》 2025年第5期70-72,共3页
为加快公路交通能源结构转变,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增加节能减排效益,以国道公路养护工区、收费站、停车区等闲置面积为示范地点,建设集光伏发电、负荷、储能及控制为一体的智慧微电网系统。介绍了智慧微电网系统的结构组成,研究了... 为加快公路交通能源结构转变,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增加节能减排效益,以国道公路养护工区、收费站、停车区等闲置面积为示范地点,建设集光伏发电、负荷、储能及控制为一体的智慧微电网系统。介绍了智慧微电网系统的结构组成,研究了内蒙古地区国道公路应用智慧微电网系统的具体运行模式,通过实际案例给出了相应的运行策略。分析表明,智慧微电网系统在内蒙古地区国道公路的应用能为社会经济带来较大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道公路 新能源 光伏发电 节能减排
下载PDF
刍议路桥工程施工中的无损检测技术
3
作者 鲁泽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4期017-020,共4页
路桥工程施工无损检测技术作为保证结构质量与安全的关键方法,在材料检验,施工过程监测,结构健康评估与故障检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主要对一些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进行介绍,其中包括超声波检测,雷达检测,磁粉检测,X射线检测和激光... 路桥工程施工无损检测技术作为保证结构质量与安全的关键方法,在材料检验,施工过程监测,结构健康评估与故障检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主要对一些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进行介绍,其中包括超声波检测,雷达检测,磁粉检测,X射线检测和激光扫描检测,并且对其在路桥工程当中的具体运用进行详细论述。通过分析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及局限性,论述这些技术是如何作用于路桥施工的基础施工,钢筋混凝土浇筑,桥梁加固与维护等各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桥工程 无损检测技术 质量检测
下载PDF
领航基础设施养护的未来
4
作者 郭力 《中国公路》 2018年第4期30-31,共2页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转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同时,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发展也步入了新阶段,正确认识、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养护 领航 矛盾转化 不平衡
下载PDF
资金集中模式在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应用创新——从传统资金管理迈入司库体系建设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向凯 《现代企业》 2023年第9期138-140,共3页
十四五期之际,我国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交通行业尤其是道路升级、扩容改造、养护行业、偏远贫困特殊类型地区补短板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其他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也有较大发展潜力。作为资金密集型企业,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十四五期之际,我国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交通行业尤其是道路升级、扩容改造、养护行业、偏远贫困特殊类型地区补短板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其他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也有较大发展潜力。作为资金密集型企业,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大型建筑企业集团要抓住时代红利、实现资金使用周转顺畅和调度有力,需要进一步加强资金集中管理、细化资金运作、调剂资金余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发展 资金密集型企业 新型城镇化建设 资金集中管理 补短板 扩容改造 应用创新 市场发展空间
下载PDF
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临时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方案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国龙 郑云壮 《交通与运输》 2019年第2期54-57,共4页
为了探讨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的临时安全设施设置方案,结合四川省成都市至乐山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简称成乐项目)的施工过程及保通要求,分析研究半幅路基封闭施工条件下的临时安全设施设置方案,并对作业区及道路分流引导区的临... 为了探讨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的临时安全设施设置方案,结合四川省成都市至乐山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简称成乐项目)的施工过程及保通要求,分析研究半幅路基封闭施工条件下的临时安全设施设置方案,并对作业区及道路分流引导区的临时安全设施设置方案进行探讨,得到了合理可行的临时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方案,用以指导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的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交通安全设施 作业区 改扩建工程 高速公路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双向偏心受压扩大基础受力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唐辉 《工程与建设》 2020年第5期900-902,907,共4页
扩大基础随着荷载偏心距的增大,出现基底脱空,既有的理论分析方法仅能求解基底最大应力,无法求解基础自身内力,本文提出了基于有限元的双向偏压扩大基础受力分析方法,同时为了探索该方法的准确性,开展了有限单元尺寸大小、板单元面外刚... 扩大基础随着荷载偏心距的增大,出现基底脱空,既有的理论分析方法仅能求解基底最大应力,无法求解基础自身内力,本文提出了基于有限元的双向偏压扩大基础受力分析方法,同时为了探索该方法的准确性,开展了有限单元尺寸大小、板单元面外刚度放大系数及地基弹簧刚度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法能够较好地求解双向偏压扩大基础验算截面的内力,当有限单元尺寸控制在1/20B左右、面外刚度增大系数控制在100以上、基床系数取正常参考值的0.1倍左右时,有限元法求解精度较高,能够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基础 双向偏心受压 受力分析
下载PDF
冷补材料在道路养护工程中的运用分析
8
作者 卢强利 《包装世界》 2023年第6期88-90,共3页
目前,我国对冷补材料科研的投入力度和强度逐渐加大,研究体系逐渐完善,但要开发出具有良好施工普适性、不依赖复杂施工设备、具有高抗水损害能力的冷补材料,满足公路“快速修补、快速上强度和快速通车”的实际需求,仍需要广大科研工作... 目前,我国对冷补材料科研的投入力度和强度逐渐加大,研究体系逐渐完善,但要开发出具有良好施工普适性、不依赖复杂施工设备、具有高抗水损害能力的冷补材料,满足公路“快速修补、快速上强度和快速通车”的实际需求,仍需要广大科研工作者再接再厉。因此,该文就冷补材料的成型机制及性能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冷补材料在道路养护工程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补材料 道路养护 运用
下载PDF
公路设计中影响交通安全的若干要素思考
9
作者 康若谷 许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8年第1期00228-00228,共1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事业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公路作为交通的重要组成形式之一,在设计方面不仅要满足正常运行的需要,更要满足安全的上的需要。如何设计安全、高效的公路,是每一个设计师都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公路设计 交通安全 要素
下载PDF
邻近民房集中区隧道爆破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10
作者 张代江 程明军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9期47-50,共4页
针对邻近民房集中区隧道钻爆法施工爆破对建筑物产生扰动的问题,研究从爆破参数和振动控制措施2个方面开展了隧道控制爆破技术分析,选取爆区7处民房进行监测,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民房安全允许振动速度为0.5 cm/s,预警值为安全允许振... 针对邻近民房集中区隧道钻爆法施工爆破对建筑物产生扰动的问题,研究从爆破参数和振动控制措施2个方面开展了隧道控制爆破技术分析,选取爆区7处民房进行监测,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民房安全允许振动速度为0.5 cm/s,预警值为安全允许振动速度的80%,以此计算出爆区与被保护物体距离和单响控制药量之间的关系。现场对邻近建筑物振动峰值振速、隧道洞内变形和地表沉降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峰值振速监测中75%以上的数据小于0.5 cm/s,95%以上的数据小于1.0 cm/s,现场位移监测结果满足施工管理控制标准,最终验证了该爆破技术可最大程度地降低爆破对周围建(构)筑物的影响,隧道结构处于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爆破 邻近民房 爆破参数 安全允许振速 峰值振速
下载PDF
h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11
作者 郭政 陈朝阳 +1 位作者 耿招 雷安平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22期14-16,共3页
以甘肃省某高速公路桥梁岸坡滑坡工程为研究背景,结合项目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震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条件,论述滑坡形成的原因,分析了滑坡的稳定性,从而得出有关岩体力学的计算参数,以及不同工况下桥梁岸坡稳定性的情况... 以甘肃省某高速公路桥梁岸坡滑坡工程为研究背景,结合项目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震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条件,论述滑坡形成的原因,分析了滑坡的稳定性,从而得出有关岩体力学的计算参数,以及不同工况下桥梁岸坡稳定性的情况和计算结果。最后,形成了一套有关h形抗滑桩治理滑坡的设计方案,为项目边坡的稳定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稳定性分析 h形抗滑桩
下载PDF
公路线形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任康 《中国储运》 2024年第4期164-165,共2页
在公路设计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就是其中的安全指标,通过改进线形结构能够显著提升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与此同时,在进行线形设计时保证足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是汽车行驶安全的基本前提。在最初的公路设计阶段,需要对线形结构的安全设计给... 在公路设计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就是其中的安全指标,通过改进线形结构能够显著提升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与此同时,在进行线形设计时保证足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是汽车行驶安全的基本前提。在最初的公路设计阶段,需要对线形结构的安全设计给予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行驶安全 交通安全 线形设计 线形结构 设计阶段 安全指标 车辆行驶 公路
下载PDF
市政工程标准化施工中的通病及对策研究
13
作者 郝银 《大众标准化》 2024年第17期13-15,共3页
文章总结了某市政工程的标准化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主要包括纵向裂缝、土路床压实宽度不到位、路床干碾压、碎石基层质量问题、沥青混合料路面平整度差、施工监管力度不够、测量技术不精准等,涉及路基工程、基层与面层工程... 文章总结了某市政工程的标准化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主要包括纵向裂缝、土路床压实宽度不到位、路床干碾压、碎石基层质量问题、沥青混合料路面平整度差、施工监管力度不够、测量技术不精准等,涉及路基工程、基层与面层工程以及施工管理与技术方面的通病,可为应对某市政工程的标准化施工通病、提升市政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工程 路基 基层与面层 施工管理 技术通病 解决办法
下载PDF
施工中钢结构连廊抗震性研究
14
作者 关胜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0期0110-0113,共4页
本项研究集中关注施工阶段的钢结构连廊在抗震方面的性能,主要分析了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如何有效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连廊,作为主体建筑之间的桥梁,承担着关键的安全职能,其能否抵御地震的能力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群的安全性,本项实验... 本项研究集中关注施工阶段的钢结构连廊在抗震方面的性能,主要分析了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如何有效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连廊,作为主体建筑之间的桥梁,承担着关键的安全职能,其能否抵御地震的能力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群的安全性,本项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工作,证实了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在降低地震能量传递、增强建筑结构柔韧性与恢复力的有效性。实验所得数据揭示,在地震作用下,安装有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的钢结构连廊,其自振周期得到有效延长,同时结构应力得到减轻,从而显著提高了建筑的抗震安全性能,本项研究获得的结果,为钢铁结构的连廊及其它类似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提供了关键的理论支持与实际操作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连廊 抗震性 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 叠层橡胶隔震支座 结构安全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旧水泥路面共振碎石化参数优化研究
15
作者 李国梁 胡伟锋 +1 位作者 张代江 周成宇 《西北水电》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共振碎石化是旧水泥路面改造升级中为保障路面质量、解决反射裂缝等问题而引进的新技术,其破碎效果与技术参数密切相关。为了实现旧水泥路面共振碎石化参数优化,以四川S436巡场至玉和二级公路改造工程为依托,通过对共振碎石化基本原理... 共振碎石化是旧水泥路面改造升级中为保障路面质量、解决反射裂缝等问题而引进的新技术,其破碎效果与技术参数密切相关。为了实现旧水泥路面共振碎石化参数优化,以四川S436巡场至玉和二级公路改造工程为依托,通过对共振碎石化基本原理和参数问题进行介绍,基于正交分析法等多元参数优化理论,选取锤迹横向净距、行进速度、锤头振动频率等关键参数,进行不同因素水平组合下原位共振破碎试验,通过现场试坑评价、室内颗分试验及合格赋分法进行共振碎石化技术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共振碎石化后旧水泥路面粒径级配曲线连续性良好,但不同因素水平下碎石化效果差异显著;破碎效果评分随锤迹横向净距和共振频率的增加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随行进速度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共振频率是破碎效果的主控影响参数、锤迹横向净距的影响次之、行进速度的影响最小,进而提出了旧水泥路面共振碎石化的最优参数组合,可为中国西南地区旧水泥公路改造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改造 共振碎石化 正交试验法 参数优化 效果评价
下载PDF
路基沉降监测技术在软土路基施工中的应用研究——以中山东路(新津河—莲凤路)道路桥梁工程为例
16
作者 王维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2024年第11期73-75,共3页
为增强路基沉降监测技术在软土路基施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如何在中山东路(新津河—莲凤路)道路桥梁工程中巧用技术。主要分析了软土路基施工要点,结合工程沉降监测实施内容,分析技术实际应用内容。通过确定监测范围、监测频率,做好监测... 为增强路基沉降监测技术在软土路基施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如何在中山东路(新津河—莲凤路)道路桥梁工程中巧用技术。主要分析了软土路基施工要点,结合工程沉降监测实施内容,分析技术实际应用内容。通过确定监测范围、监测频率,做好监测布置、埋设、保护作业,施测高程控制网,加强现场监测水平。针对沉降量为35mm的测点进行处理,采取强夯法加固土层结实度。借助起重机,持续夯实土层,使其孔隙缩小以达到夯实目的。经过处理后的土层结构质量达到标准。路基沉降监测技术在软土路基工程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预防路基安全问题。并针对类似工程精进路基沉降监测技术,增强技术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东路(新津河—莲凤路)道路桥梁工程 路基沉降监测技术 软土路基施工 监测点
下载PDF
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检测与加固技术探讨
17
作者 张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5期0080-0083,共4页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对桥梁项目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工程数量日益增多。面临着庞大的工程压力,想要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就必须要做好混凝土加强的检测工作,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加固处理,提高...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对桥梁项目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工程数量日益增多。面临着庞大的工程压力,想要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就必须要做好混凝土加强的检测工作,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加固处理,提高桥梁工程的承载力水平,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出行安全。下文首先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检测与加固的重要性入手,随后分类阐述了具体的检测技术和加固方法,最终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加固设计与施工的注意事项,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预应力混凝土 检测
下载PDF
基于TMDI的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控制
18
作者 代建成 巩亚琦 +4 位作者 张凯林 童磊 王东升 葛笑 刘彦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6,共9页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因主墩与上部结构固结,其减震控制设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主梁因地震作用会存在截面开裂及预应力束应力损失等现象。惯容系统是近年发展的结构减震控制新方式,特别是将惯容器与传统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因主墩与上部结构固结,其减震控制设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主梁因地震作用会存在截面开裂及预应力束应力损失等现象。惯容系统是近年发展的结构减震控制新方式,特别是将惯容器与传统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结合,形成的调谐质量惯容阻尼器(tuned mass-damper-inerter,TMDI)。文中以某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例,考虑施工过程结合Midas Civil与OpenSees软件建立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模型,以10条近断层脉冲波为输入,研究了分布式设置(多个)TMDI对其地震反应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动沿纵桥向输入时,TMDI可有效避免主梁顶板、底板开裂,但主梁腹板受力略有增大;沿横桥向输入时,TMDI则会明显降低主跨腹板受力;当地震动双向水平输入时,TMDI无论对主梁顶板、底板,还是主跨腹板的应力都有很好的减轻作用。在桥墩反应方面,墩顶最大位移平均减震率为52%(纵桥向)和21%(横桥向),纵桥向最大弯矩减震率是31%,在横桥向TMDI虽然会放大约10%的墩底弯矩,但它可控制桥墩的(弹塑性)残余位移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 减震控制 调谐质量惯容阻尼器(TMDI) OPENSEES 时程分析
下载PDF
最优权组合模型在季冻区公路软基工后沉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韩春鹏 徐先博 +1 位作者 张建 李建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8064-8070,共7页
为研究最优权组合预测模型在季冻区公路软基沉降预测中的适用性,选取某一级公路的典型断面,采用分层沉降仪进行沉降监测,通过沉降管上磁环位置的移动来反映路基沉降变化。根据一年的沉降实测资料,对原始非线性数据进行三次样条插值处理... 为研究最优权组合预测模型在季冻区公路软基沉降预测中的适用性,选取某一级公路的典型断面,采用分层沉降仪进行沉降监测,通过沉降管上磁环位置的移动来反映路基沉降变化。根据一年的沉降实测资料,对原始非线性数据进行三次样条插值处理,基于最优权权重法将灰色GM(1,1)及二次曲线模型进行组合,对地基的远期沉降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探究该模型的适用性,同时基于季冻区气候特点,选取适合高寒地区路基监测的合理时距。研究表明:最优权权重组合模型的预测效果与样本数密切相关,适当增加建立模型的样本数亦可显著提高预测精度;在考虑区域气候条件下,适当减少冬季及沉降速率较慢的月份的样本数量,增加在沉降初期及冻融前后的样本数量可以有效提高模型的预测效果;本文的最优权组合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季冻区公路远期沉降,为类似工程的沉降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冻区 软土地基 最优权组合预测法 沉降预测
下载PDF
隧道渗透注浆浆液流变特性与扩散机制研究
20
作者 余浩 李永宽 许泽浩 《铁道勘察》 2025年第1期120-126,共7页
为了降低隧道穿越裂隙岩体施工的风险,探讨注浆浆液的流变行为,包括黏性、塑性等,并对比分析目前计算中常用的牛顿流体和宾汉姆流体在裂隙岩体中的扩散规律。研究表明,注浆压力、时间、裂隙宽度和浆液特性对浆液扩散效果有显著影响,注... 为了降低隧道穿越裂隙岩体施工的风险,探讨注浆浆液的流变行为,包括黏性、塑性等,并对比分析目前计算中常用的牛顿流体和宾汉姆流体在裂隙岩体中的扩散规律。研究表明,注浆压力、时间、裂隙宽度和浆液特性对浆液扩散效果有显著影响,注浆压力越大,注浆时间越长,裂隙宽度越大,则浆液的扩散半径越大。牛顿浆液由于其黏性浆液的特性,黏度越高则注浆压力的衰减速度越快,这是因为高黏度浆液在流动时遇到的阻力更大;宾汉姆浆液的特性表现为浆液屈服强度越大,扩散过程需要克服的阻力越大,浆液最终扩散半径越小。研究成果可为裂隙岩体海底隧道注浆材料选择与注浆效果预测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注浆技术 流变特性 牛顿流体 宾汉姆流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