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子晨 郭江江 郑圣明 《开发研究》 2018年第2期103-109,共7页
在系统科学指导下构建"科技投入-经济增长"复合系统模型,以1999—2015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对安徽省近15年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调程度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二者协调性呈现持续稳定上升态势,安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协调程度较... 在系统科学指导下构建"科技投入-经济增长"复合系统模型,以1999—2015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对安徽省近15年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调程度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二者协调性呈现持续稳定上升态势,安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协调程度较好;与此同时,也存在R&D经费投入相对滞后,落后于经济增长和R&D人员投入增长水平等问题。因此,建立健全研发经费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拓宽资金渠道,保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速相匹配成为安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系统 科技投入 经济增长 协调性
下载PDF
安徽省天长市秦栏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祝国华 裴晓鹏 +1 位作者 华兴顺 王泽强 《理论建设》 2006年第5期11-14,共4页
安徽省天长市秦栏镇是“以工促农、以镇带村”的“工业型”新农村样板。全民创业与民营经济是秦栏经济社会发展之“本”,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是秦栏经济社会发展之“纲”,以工促农、以镇带村是秦栏经济社会发展之路。
关键词 秦栏镇 全民创业 产业集群 以镇带村
下载PDF
安徽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祝国华 《理论建设》 2005年第5期12-16,共5页
后发优势理论是安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理论依据;安徽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相对优势条件在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经济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安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战略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实施东向发展战略。
关键词 安徽省 经济 跨越式 战略
下载PDF
智力外流的经济学分析
4
作者 刘健 刘倩 《理论建设》 2004年第4期46-49,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争夺使发展中国家的智力外流现象日趋严重。本文在论述人力资本重要性的基础上,对智力外流的种类、成因及其利弊进行了理论探讨,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解决智力外流问题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智力外流 人力资本 损耗效应 增智效应
下载PDF
中部地区城市经济网络建设及其协调机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本和 赵家俊 《理论建设》 2005年第2期47-49,共3页
中部地区城市经济网络建设,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发挥点多、线长、辐射面广的比较优势,按照以点串线、以线结网、以网撑面的运行轨迹,寻求区域内外的协调发展。为此,政府应突破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局限性,加强城市之间的合作与省际之间的交... 中部地区城市经济网络建设,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发挥点多、线长、辐射面广的比较优势,按照以点串线、以线结网、以网撑面的运行轨迹,寻求区域内外的协调发展。为此,政府应突破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局限性,加强城市之间的合作与省际之间的交流,努力克服城市经济网络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并建立相应的统筹协调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城市经济网络 建设 协调机制
下载PDF
中部与东部地区经济的互动关系及协调发展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泽强 《理论建设》 2005年第4期40-43,共4页
坚持科学发展现,统筹并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新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中部与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二者存在协调互动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加强中部与东部地区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现,统筹并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新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中部与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二者存在协调互动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加强中部与东部地区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中部崛起、东部发展和西部开发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优势互补 协调互动
下载PDF
土地整治整村推进过程中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基于安徽省曹老集镇的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春阳 张瑾 《新余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36-39,共4页
农户可持续生计问题事关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成败。以安徽省曹老集镇为例,构建农户可持续生计模型来衡量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对农户可持续生计带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农户家庭年人均收入有所提高,家庭土地补偿与安置补助费呈上... 农户可持续生计问题事关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成败。以安徽省曹老集镇为例,构建农户可持续生计模型来衡量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对农户可持续生计带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农户家庭年人均收入有所提高,家庭土地补偿与安置补助费呈上升趋势,且短期内可抵消部分农户"市民化"转型成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发生了根本变化,住房租售收入代替农业收入成为农户可持续生计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可持续生计 土地补偿 住宅置换
下载PDF
安徽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韩心灵 《理论建设》 2010年第2期12-15,共4页
当前安徽省农村金融体系存在诸多弊端,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要解决农村资金短缺问题就必须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根据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涵义,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完善农... 当前安徽省农村金融体系存在诸多弊端,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要解决农村资金短缺问题就必须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根据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涵义,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二是要打造合格的农村资金需求主体;三是政府要加强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思考
下载PDF
安徽经济增长的动因分析
9
作者 许金菁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0-13,共4页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十三五时期要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供给侧的劳动、资本、技术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推动作用。在分析了安徽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别对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十三五时期要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供给侧的劳动、资本、技术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推动作用。在分析了安徽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别对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与安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安徽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将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经济增长 劳动力投入 资本投入 技术进步
下载PDF
打造安徽经济升级版问题探索
10
作者 韩心灵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90-94,130,共6页
以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总量的安徽经济现实版面临诸多制约因素,未来发展难以持续。打造安徽经济的升级版就是在现实版的基础上,以改革为动力,推动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实现以创新、高效、低耗、公平为主要特征的更高阶段的发展平台。于此,... 以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总量的安徽经济现实版面临诸多制约因素,未来发展难以持续。打造安徽经济的升级版就是在现实版的基础上,以改革为动力,推动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实现以创新、高效、低耗、公平为主要特征的更高阶段的发展平台。于此,该文围绕突破安徽经济升级版的困境,参照升级版的标准,从8个方面提出了升级版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经济 现实版 升级版 创新发展 以人为本
下载PDF
我国研发投入结构与经济发展关联度测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子晨 郭江江 郑圣明 《中国高校科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共7页
文章对研发投入结构进行解构和切块,构建了反映不同研发投入结构特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分析模型,采用2011—2019年31个省级区域面板数据,对不同结构的研发投入与我国经济发展关联度进行测度研究,探讨不同结构的研发投入对于经济发展的影... 文章对研发投入结构进行解构和切块,构建了反映不同研发投入结构特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分析模型,采用2011—2019年31个省级区域面板数据,对不同结构的研发投入与我国经济发展关联度进行测度研究,探讨不同结构的研发投入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我国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高我国研发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进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自立自强 研发投入结构 经济发展 关联度
原文传递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演变逻辑与展望——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视角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心灵 裴晓鹏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第5期5-10,共6页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走过了一条从多种所有制共存到单一公有制,再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演变路径。其演变逻辑是:充分吸取所有制调整的教训,准确定位我国的基本国情,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本质,以生产...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走过了一条从多种所有制共存到单一公有制,再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演变路径。其演变逻辑是:充分吸取所有制调整的教训,准确定位我国的基本国情,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本质,以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为客观依据,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目的,以共同富裕为价值追求,最终科学地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发展的实践证明,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两个毫不动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社会主要矛盾 基本经济制度 演变逻辑 两个毫不动摇
下载PDF
区域文化心理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本和 《理论建设》 2004年第1期36-40,共5页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存在着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从一定意义上讲,反映的是三个地带区域文化心理上的差距。由于我国三个地带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区域文化心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从而直接导致了对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各不...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存在着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从一定意义上讲,反映的是三个地带区域文化心理上的差距。由于我国三个地带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区域文化心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从而直接导致了对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各不相同。只有通过一定途径对三个地带的区域文化心理进行重构,形成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先进价值理念、强大精神动力、良好道德规范、科学行为方式和健康的舆论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文化心理 区域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价值理念 儒家文化
下载PDF
安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路径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华兴顺 《理论建设》 2010年第3期33-36,共4页
安徽的服务业发展自1990年伴随着改革开放而不断加快,但仍不发达。主要表现在:规模小,增长不稳定;行业不全,品牌效应不显著;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低;国际竞争力弱。安徽发展现代服务业具备一些优势,如地处中国中部是连接东西... 安徽的服务业发展自1990年伴随着改革开放而不断加快,但仍不发达。主要表现在:规模小,增长不稳定;行业不全,品牌效应不显著;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低;国际竞争力弱。安徽发展现代服务业具备一些优势,如地处中国中部是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区域,文化教育、自然风光品牌优势明显等。但安徽必须制定更为积极的发展现代服务业政策,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采取积极的财税、土地、价格等政策,支持服务业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新型业态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现代服务业 区域优势
下载PDF
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祝国华 王泽强 《理论建设》 2004年第6期56-57,共2页
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总结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经验及这些经验对安徽经济发展应有的启示。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工业化 城市化 产业转移
下载PDF
对安徽服务业发展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华兴顺 《理论建设》 2006年第4期18-21,共4页
2005年安徽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大力发展服务业对安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安徽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服务业 服务经济 安徽经济
下载PDF
安徽茶叶外贸竞争优势的挖潜与培育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凡银 《理论建设》 2003年第1期7-11,共5页
目前,安徽茶叶出口量、出口额和平均国际价格都出现了总体下降的趋势,其制约因素为:种植面积分布较广,产业与品牌集中度弱;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加工深度;生产、加工标准化程度低,受制于发达国际的绿色贸易壁垒;缺乏集种植、加工、贸易... 目前,安徽茶叶出口量、出口额和平均国际价格都出现了总体下降的趋势,其制约因素为:种植面积分布较广,产业与品牌集中度弱;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加工深度;生产、加工标准化程度低,受制于发达国际的绿色贸易壁垒;缺乏集种植、加工、贸易一体化大型企业的品牌和市场的整合效应等。消除制约因素,夯实安徽茶叶基础,才能培育出其外贸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茶叶 竞争优势 对外贸易 制约因素 技术含量 加工标准化 品牌战略
下载PDF
“民本经济”的科学界定
18
作者 华兴顺 钟盛熙 《理论建设》 2005年第2期56-58,共3页
什么是“民本经济”?民本经济就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经济,民有、民管、民享是劳动者主体地位的体现,是民本经济的本质特征。民本经济有宏观和微观两层涵义。民本经济范畴的确立,使中国经济理论研究呈现新的视角。
关键词 民本 民本经济 科学界定
下载PDF
民本经济所有制性质探析
19
作者 钟盛熙 华兴顺 《理论建设》 2005年第6期17-20,共4页
民本经济不能简单地以“公有”、“私有”定性,它适用于所有制性质的另一种界定,是劳动者和劳动条件相统一的经济;民本经济中的私有经济是劳动者私有经济,本质上不同于资本主义私有制;民本经济的发展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创新开拓了广阔... 民本经济不能简单地以“公有”、“私有”定性,它适用于所有制性质的另一种界定,是劳动者和劳动条件相统一的经济;民本经济中的私有经济是劳动者私有经济,本质上不同于资本主义私有制;民本经济的发展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创新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本经济 劳动者私有经济 公有制实现形式
下载PDF
创新驱动的历史脉络与安徽探索
20
作者 王子晨 《理论建设》 2018年第6期39-43,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创新引领五大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在此背景下,梳理建国以来党在探索创新之路上的历史脉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于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创新引领五大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在此背景下,梳理建国以来党在探索创新之路上的历史脉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于安徽下好创新先手棋,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样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历史脉络 安徽探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