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青年领导干部对三个自信的认知——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3年中青一班问卷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危旭芳 郑志国 《岭南学刊》 2014年第3期15-19,40,共6页
对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3年第二期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一班64位学员的问卷调查及开展互动式研讨,表明正处级中青年领导干部层面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方面认知情况的责任担当和忧患意识,也说明未来教学专题内容设置的... 对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3年第二期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一班64位学员的问卷调查及开展互动式研讨,表明正处级中青年领导干部层面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方面认知情况的责任担当和忧患意识,也说明未来教学专题内容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课程安排的重点性和衔接性以及未来模块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中青年领导干部
下载PDF
社会生产三大部类比例关系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创新点
2
作者 郑志国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3-80,共8页
在马克思两大部类划分基础上研究三大部类比例关系,可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第一部类是生产资料及其生产,第二部类是消费资料及其生产,第三部类是知识、劳动力和服务等非物质资料及... 在马克思两大部类划分基础上研究三大部类比例关系,可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第一部类是生产资料及其生产,第二部类是消费资料及其生产,第三部类是知识、劳动力和服务等非物质资料及其生产。利用生产法和支出法核算数据能够估算三大部类产出并分析其比例关系。第一部类比重在工业化前期和中期逐步上升,在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逐步下降;第二部类比重随社会生产发展而逐步下降;第三部类比重随社会生产发展而逐步上升,最终超过第一、二部类比重之和。这是科学技术进步、人类社会包括人自身全面发展引起的三大部类结构演化的必然走向。三大部类比例要符合人民需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非物质资料 比例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轨迹
3
作者 段华明 《岭南学刊》 2012年第3期5-7,共3页
春江水暖鸭先知。已经全面进入改革攻坚阶段的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深入破解发展难题,不断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那么,究竟如何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千头万绪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坚持... 春江水暖鸭先知。已经全面进入改革攻坚阶段的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深入破解发展难题,不断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那么,究竟如何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千头万绪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期以笔谈形式,刊发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所举办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研讨会"一组文章,以期引起对"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深层次矛盾 攻坚阶段 机制创新 改革开放
下载PDF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4
作者 成龙 《岭南学刊》 2015年第4期5-10,共6页
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逐渐提出"四个全面"的思想,全面部署中国未来发展,形成新的战略举措,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新的境界。"四个全面"之所以&q... 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逐渐提出"四个全面"的思想,全面部署中国未来发展,形成新的战略举措,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新的境界。"四个全面"之所以"新",就在于它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紧扣时代发展的新问题,着眼未来发展的新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起点 新问题 新战略
下载PDF
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治理机制及其路径选择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谨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共8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是创新文化治理机制的行动准则。文化治理机制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发展质量、发展软实力和发展政策;文化治理机制的主要类型有网络机制与信任机制、行政机制与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是创新文化治理机制的行动准则。文化治理机制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发展质量、发展软实力和发展政策;文化治理机制的主要类型有网络机制与信任机制、行政机制与诉求机制、市场机制与激励机制、制约机制与协调机制等;文化治理机制的复杂性、整体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文化治理路径的综合性、系统性与创新性。这就需要把握文化治理的核心价值理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文化治理格局;抓住文化治理的关节点,保持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以及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性发展,实现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治理机制 文化治理路径 文化繁荣兴盛 文化强国建设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向度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谨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31,共6页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是文化进步的引擎和向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发展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方面揭示其思想精髓。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在社...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是文化进步的引擎和向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发展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方面揭示其思想精髓。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环境,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实、守信的价值操守。其科学性、民族性、包容性、动态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特点,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及制度自信。从文化的视阈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是文化治理的方向和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 传统文化 文化治理
下载PDF
从福利资本主义到福利社会主义——福利国家理论的新马克思主义视角 被引量:6
7
作者 舒建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30,共6页
随着1973年石油危机及紧随其后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福利国家模式遭受巨大创伤并陷入重重危机,各种质疑和否定之声也随之响起。与新自由主义简单否定福利国家不同,新马克思主义认为福利国家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彻底否定... 随着1973年石油危机及紧随其后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福利国家模式遭受巨大创伤并陷入重重危机,各种质疑和否定之声也随之响起。与新自由主义简单否定福利国家不同,新马克思主义认为福利国家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彻底否定福利国家是不现实的,必须寻求福利国家重组的道路。消除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本途径在于社会主义,而消除福利国家危机、实现福利国家重组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福利资本主义"向"福利社会主义"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新兴的社会运动,从国家主义战略转向非国家主义战略,避免以往福利国家过多依赖国家主义干预带来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马克思主义 福利国家重组 福利资本主义 福利社会主义
下载PDF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视角——优化“人—自然”系统的途径选择 被引量:2
8
作者 蓝强 《岭南学刊》 2017年第1期27-33,共7页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要优化"人—自然"系统使之达到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在价值选择上,必须大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需要,弘扬生态道德和维护生态公正;在实践选择上,必须把绿色化理念和原则融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要优化"人—自然"系统使之达到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在价值选择上,必须大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需要,弘扬生态道德和维护生态公正;在实践选择上,必须把绿色化理念和原则融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在认识选择上,就是要大力培养人们的生态思维和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人-自然”系统 价值选择 实践选择 认识选择
下载PDF
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
9
作者 张谨 《岭南学刊》 2012年第3期15-17,共3页
从文化的意义上讲,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除了我们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而照搬前苏联模式之外,传统的权力至上、人治观念、绝对平均、保守思想等因素始终成为其“保护带”。从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到2012年3月“两会”关于加快转... 从文化的意义上讲,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除了我们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而照搬前苏联模式之外,传统的权力至上、人治观念、绝对平均、保守思想等因素始终成为其“保护带”。从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到2012年3月“两会”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诸多论述,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的理解日渐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建设 市场经济文化 经济与文化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邓小平南巡讲话 计划经济体制 苏联模式
下载PDF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深化市场取向改革的必然要求
10
作者 成龙 《岭南学刊》 2012年第3期13-15,共3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表面看来似乎只是一个经济问题,而实际上它却关涉着深层的政治问题。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已远远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因此,着眼于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表面看来似乎只是一个经济问题,而实际上它却关涉着深层的政治问题。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已远远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因此,着眼于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深化市场取向改革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具体来讲,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市场取向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问题 马克思主义 政治问题 党的领导
下载PDF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11
作者 张艺 《岭南学刊》 2012年第3期12-13,共2页
面对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抉择,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改革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停滞和徘徊,一方面经济快速增长对宏观调控的依赖... 面对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抉择,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改革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停滞和徘徊,一方面经济快速增长对宏观调控的依赖越来越强,另一方面体制性的障碍使得市场的力量相对较弱,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变得模糊不清,出现了不少缺陷和问题,如改革缺乏有效的整体推进,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政治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公共资源配置的行政化,在土地、矿产、公共服务等资源配置时遇到过多行政干预而得不到效益最大化的合理配置;政府与市场行为约束的反向最大化,即该约束的政府行为被扩大,而该放开的市场行为被限制;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尤其是缺乏由公共力量推动的社会化市场秩序。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着力处理好市场与企业、与政府、与社会的三重关系,整体推进,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改革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公共资源配置 效益最大化 政府行为 组织化程度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机制建设及其启示--以广东省为样本
12
作者 舒建华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5-11,共7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造旧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团结人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根据党中央指示和广东实际情况,广东省针对学生、干部、群众等不同社会群体,建设了比较完善的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机制,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 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造旧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团结人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根据党中央指示和广东实际情况,广东省针对学生、干部、群众等不同社会群体,建设了比较完善的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机制,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性地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这一时期广东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机制建设的经验,对于新时代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和党史的深入学习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广东 马克思主义 学习教育机制 党史
下载PDF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社会主义方向优势
13
作者 杨志臣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29-35,共7页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显著的社会主义方向优势。这一优势的源头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党的性质;根本在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最本质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主体在呈现为一整块钢的、多维一体的我国国家制度体系和国家治...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显著的社会主义方向优势。这一优势的源头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党的性质;根本在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最本质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主体在呈现为一整块钢的、多维一体的我国国家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共同体;功用在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从源头之性质,根本之制度,主体之体系,功用之效能,逐层递进转化集成,生发为一个多维的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所具社会主义优势之有机统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治理体系 社会主义方向 治理效能
下载PDF
从珠江文化研究试论地方学的内容体系——以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十五年研究成果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司徒尚纪 许桂灵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98-103,共6页
基于地方学发育尚未成熟,不少问题见仁见智,难以定于一尊,以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15年研究工作为例,将其成果《珠江文化丛书》划分为珠江文化发展史、珠江海上丝路历史文化、珠江文化门类、珠江文化产业、珠江历史名人,以及珠江文化的... 基于地方学发育尚未成熟,不少问题见仁见智,难以定于一尊,以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15年研究工作为例,将其成果《珠江文化丛书》划分为珠江文化发展史、珠江海上丝路历史文化、珠江文化门类、珠江文化产业、珠江历史名人,以及珠江文化的自然、人文基础研究六大类。据此,以珠江学为出发点,得出地方学的研究对象应为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某一地理单元,研究内容为其相应区域的文化。研究对象决定研究任务,在于为解决区域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参考。地方学属于区域科学的范围,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区域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科学,应采用文献资料和野外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以为地方服务作为学科建立和发展的宗旨。这些要素的整合,构成地方学的研究内容和架构体系,可供地方学建设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文化研究 成果分类 构建地方学内容体系
下载PDF
近现代中国监察派驻机构的影响因素、演进特点及历史功能
15
作者 董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31-137,共7页
近现代监察派驻机构历来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通过历史梳理后不难发现,政治诉求、改革驱动、外部冲击和具体事件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推动了近现代中国监察派驻机构的变革,形成其发展演进的迟缓性、改良性和断点性等特点,也客观造就... 近现代监察派驻机构历来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通过历史梳理后不难发现,政治诉求、改革驱动、外部冲击和具体事件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推动了近现代中国监察派驻机构的变革,形成其发展演进的迟缓性、改良性和断点性等特点,也客观造就了派驻监督不受重视、机构设置不够合理、缺乏有效监督制约等局限。然而,即便如此,作为古代与当代衔接转型的近现代监察派驻机构对监察法的创新、二元行诉模式的摸索和边区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的局部探索等方面的积极意义与当代启示是值得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中国监察派驻机构 监督制衡 承上启下
下载PDF
中国人口富老进程的国际比较——现代化和老龄化标准问题探讨
16
作者 郑志国 《岭南学刊》 2024年第4期117-128,共12页
现行人口老龄化标准的科学性和普适性是值得怀疑的。判断中外人口富老进程差异要尽可能采用科学标准,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动态分析。用同时代标准衡量,中国出现人口老龄化时的工业化水平不低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 现行人口老龄化标准的科学性和普适性是值得怀疑的。判断中外人口富老进程差异要尽可能采用科学标准,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动态分析。用同时代标准衡量,中国出现人口老龄化时的工业化水平不低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能真实准确反映多数国家多数人口的实际生活水平,因而不能成为判断发达国家人口先富后老和中国人口未富先老的可靠依据。城市人口比重不具备充当判断中外现代化水平高低和人口富老关系的指标功能。中国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和办法是别国不可比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现代化 富裕 比较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
17
作者 成龙 《岭南学刊》 2014年第4期49-50,共2页
2014年6月22日,全国党校系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理论研讨会在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和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共同主办,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教研室与... 2014年6月22日,全国党校系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理论研讨会在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和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共同主办,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教研室与广东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所联合承办,来自全国党校系统的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主任周为民教授作了主旨发言,广东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谭泽中在会上致辞,中央党校副教育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常务副主任韩庆祥教授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发言,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主任贾建芳教授、广东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成龙教授作了主题发言.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党总支书记、副巡视员梁丽萍,中央党校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秘书长、《理论视野》杂志社社长张琳,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苟志效、马星光,副巡视员谢林平、陈述等出席会议,20多位专家代表作了学术发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学科建设理论 研讨会综述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共中央党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研究 省委党校
下载PDF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兼论人类需要与社会生产互动规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志国 危旭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18,共6页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遵循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实际上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需要与生产的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时期的具体化,过去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现在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遵循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实际上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需要与生产的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时期的具体化,过去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现在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按照人类需要与社会生产互动规律的要求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既要有宏观视野,也不乏微观关怀:在宏观层面要确立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发展社会生产和各项事业的目标,在微观层面引导和鼓励企业更好地按照人民需要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健全多层次纠偏机制,有效防止社会生产偏离人民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 政治经济学 人类需要 社会生产 对外开放
下载PDF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新论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谨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8-40,共3页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问题是学术界常谈不厌的话题,一是二者的关系既复杂又有重大价值,只有处理好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至于迷失方向,有序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问题是学术界常谈不厌的话题,一是二者的关系既复杂又有重大价值,只有处理好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至于迷失方向,有序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对二者关系的研究还缺乏全面性、深刻性,甚至误解。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的宝贵资源;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中国化的前提条件;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根本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中国化的有力基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中国化的强力保证。只有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风向标和引领者。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保护传统文化;必须实事求是地对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必须把人的建设放在文化建设的首位;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占领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传统文化 文化现代化
下载PDF
新时代、新变革、新内涵、新要求——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 被引量:14
20
作者 危旭芳 《岭南学刊》 2017年第6期17-20,共4页
通读十九大报告全文,"新"字贯彻始终,亮点纷呈,新意不断。其中,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表述,充分体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可从供需两个层面加深理解。从需求方来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 通读十九大报告全文,"新"字贯彻始终,亮点纷呈,新意不断。其中,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表述,充分体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可从供需两个层面加深理解。从需求方来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意味着需要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供给方来看,"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变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意味着供给超越了生产力的范畴,而呈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并重的格局。新变化有新特点,新变化赋予新内涵,新内涵提出新要求。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辩证思维解矛盾,以创新思维求发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大报告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