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1
作者 董立人 胡在斌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5-62,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涌现了一批城镇化水平高、经济实力强、发展速度较快的经济发达镇。新时代,有效提高经济发达镇发展质量,需要进一步拓展经济发达镇的发展空间,深入探索经济发达镇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赋权工作,推进分类改革、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涌现了一批城镇化水平高、经济实力强、发展速度较快的经济发达镇。新时代,有效提高经济发达镇发展质量,需要进一步拓展经济发达镇的发展空间,深入探索经济发达镇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赋权工作,推进分类改革、优化行政层级设置、依法扩权强镇、科学合理用编用人制度、改革财政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整合行政管理资源,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等,期冀为进一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及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达镇 扩权强镇 行政管理体制 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统筹推进河南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思考与对策建议
2
作者 陈晨 《北方经济》 2023年第11期51-54,共4页
统筹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当前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要求和重要举措。目前河南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仍然存在发展不均衡、龙头企业反哺带动能力较弱、产业竞争优势不足、内外贸一体化制度体系不... 统筹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当前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要求和重要举措。目前河南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仍然存在发展不均衡、龙头企业反哺带动能力较弱、产业竞争优势不足、内外贸一体化制度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需着力完善制度体系,推动平台聚能、加快创标提质、强化保障体系,以政府治理、创新融合、主体互促、生态共营为抓手,有效推动河南省内贸外贸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贸一体化 高质量发展 贸易强省
下载PDF
灾害法治文化建设的河南实践
3
作者 李阳辉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3年第20期50-52,共3页
灾害法治文化建设是防灾减灾救灾事业中的重要一环,影响和塑造着防灾减灾发展模式和行为。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后,河南省注重加强灾害法治文化建设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有需要提升之处,如灾害法治文化观的培养、灾害问责文... 灾害法治文化建设是防灾减灾救灾事业中的重要一环,影响和塑造着防灾减灾发展模式和行为。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后,河南省注重加强灾害法治文化建设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有需要提升之处,如灾害法治文化观的培养、灾害问责文化的建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文化建设 问责文化 防灾减灾 灾害 河南省
原文传递
统筹推进河南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4
作者 陈晨 《北方经济》 2022年第7期51-54,共4页
目前河南省高质量发展中还存在产业基础支撑不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以产业规划为引领,以“工业四基”水平提升为重点,以产业链群发展为关键,以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为抓手,以提升支撑力、... 目前河南省高质量发展中还存在产业基础支撑不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以产业规划为引领,以“工业四基”水平提升为重点,以产业链群发展为关键,以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为抓手,以提升支撑力、控制力、影响力为目标,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发展,重点突破制度链、价值链、企业链、空间链、创新链、要素链中的难点与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产业基础高级化 产业链现代化
下载PDF
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5
作者 喻新捷 储峰 《理论视野》 2024年第2期51-56,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之一,以宏阔的世界眼光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的道义力量。“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提供了深沉的...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之一,以宏阔的世界眼光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的道义力量。“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提供了深沉的历史基因、深厚的理论根基以及深切的实践指向。从历史维度看,崇尚和平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文化基因;从理论维度看,“和合”理念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思想源泉;从实践维度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实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和平性 走和平发展道路 现代化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形态与生成机制——基于“五步五单”村级议事协商工作法的考察
6
作者 孙强强 《宁夏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73-83,共11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最新经验总结,是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民主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A省T市推行的“五步五单”议事协商工作法包括五个步骤,涵盖民主表...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最新经验总结,是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民主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A省T市推行的“五步五单”议事协商工作法包括五个步骤,涵盖民主表达、民主讨论、民主协商、民主监督、民主考核五个民主过程,有助于协调基层矛盾,促进基层治理,探索出了一条“人民事人民提、人民事人民办、人民事人民商、人民事人民督、人民事人民评”的基层民主治理道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有效实践源自于党的全面领导是核心保障、人民中心是价值导向、民主治理是目标方向,可以提高基层党的建设水平、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村级议事协商 协商民主 人民当家作主制度
下载PDF
登记机关撤销冒名登记:性质厘定、法律适用及制度完善
7
作者 宋国涛 《行政与法》 2023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近年来,在商事制度改革带来较大经济和社会红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制度漏洞以冒用他人身份提交虚假材料等方式取得市场主体登记的现象。国家以及部分地方登记机关为解决这一问题先后进行了相应的制度探索,但对于撤销冒名... 近年来,在商事制度改革带来较大经济和社会红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制度漏洞以冒用他人身份提交虚假材料等方式取得市场主体登记的现象。国家以及部分地方登记机关为解决这一问题先后进行了相应的制度探索,但对于撤销冒名登记行为的性质及其适用法律等问题仍存在争议。《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与配套规章《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颁行,为登记机关撤销冒名登记行为的性质厘定和法律适用等提供了规范依据,未来仍需在此基础上配套和细化相应制度,以达到完善撤销冒名登记制度体系之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主体 登记机关 冒名登记 法律适用
下载PDF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几个着力点
8
作者 董立仁 《中国发展观察》 2023年第2期42-45,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强调“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时指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见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强调“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时指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社会治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二十大报告为新时代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并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社会治理能力 见义勇为 治理效能 社会治理体系 共建共治共享 利益协调 群防群治
下载PDF
新时代劳模精神的三维审视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志阳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9-156,共8页
新时代劳模精神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主流价值观,科学把握劳模精神需要从生成、理论、价值三个维度入手。新时代劳模精神的生成有其内在的逻辑机理,它以自身生成的文化逻辑、理论逻辑及实践逻辑相统一,为社会主义... 新时代劳模精神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主流价值观,科学把握劳模精神需要从生成、理论、价值三个维度入手。新时代劳模精神的生成有其内在的逻辑机理,它以自身生成的文化逻辑、理论逻辑及实践逻辑相统一,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方向遵循。新时代劳模精神是以生产劳动为价值追求的文化映射,是以人民至上为政治旨归的生动诠释,是以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为目标的价值追求。它的科学内涵,集中凸显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赓续劳模精神,丰富和拓展了社会主义劳动观的理论内涵,提供了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的动力源泉,增强了社会主义文化对人民群众的示范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模精神 生成之维 理论之维 价值之维
下载PDF
依规治党的出场演进、重点内容和实现方式
10
作者 胡梦珂 梁超锋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1-44,共4页
没有规矩不成其为政党,更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依规治党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明确了依规治党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内容以及监督体系等重点内容,提出了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同向发力、依规治党和依... 没有规矩不成其为政党,更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依规治党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明确了依规治党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内容以及监督体系等重点内容,提出了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同向发力、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的方法途径,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增强依规治党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政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规治党 出场演进 重点内容 实现方式
下载PDF
相容性问责:履责视域下问责的优化路径
11
作者 石东伟 《公共治理研究》 2023年第2期52-61,共10页
问责作为组织的一项制度安排,承担着改善绩效、促进履责的功能。当前一些地方在问责实践中的偏差造成了问责与履责的不相容,表现为自身的强化会导致履责的弱化,由此引发了“问责悖论”。从履责过程出发,可以依据事前、事中、事后阶段建... 问责作为组织的一项制度安排,承担着改善绩效、促进履责的功能。当前一些地方在问责实践中的偏差造成了问责与履责的不相容,表现为自身的强化会导致履责的弱化,由此引发了“问责悖论”。从履责过程出发,可以依据事前、事中、事后阶段建立“权责分配—任务执行—结果反馈”的分析框架。据此提出干部履责的相容性问责,它能够通过问责设置、问责激励、问责实施为干部积极规范履责创造有效条件--权责一致、适度的规则空间和有效的履责反馈。当前“问责悖论”之所以产生,其原因就在于问责的工具理性膨胀导致权责配置的不一致、过度的问责激励导致规则刚性与弹性失衡、问责实施环节的失衡导致履责反馈的异化。要矫治“问责悖论”,实现问责与履责的相容,需要回归问责价值理性、优化问责制度供给、强化问责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责 履责 相容性 干部 权责 激励
下载PDF
河南省中牟县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12
作者 刘国顺 《休闲》 2020年第23期0111-0112,共2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之后,全国各地都在围绕如何发展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大力探索,对现实中出现的成功做法、存在问题进行提炼总结。本文结合对河...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之后,全国各地都在围绕如何发展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大力探索,对现实中出现的成功做法、存在问题进行提炼总结。本文结合对河南省中牟县的实际调研情况,对如何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牟县 新型村级集体经济 对策建议
下载PDF
视觉重构:数字化传媒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的困境与突破 被引量:22
13
作者 付小颖 王志立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5-77,共3页
技术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步入图像文明时代。作为"看"的艺术,视觉重构理论能够激活人的心理动机和传播机制,红色文化的传播也遵循这一规律从而实现可持续性传播。视觉重构理论下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具体路径主要包括运用数字... 技术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步入图像文明时代。作为"看"的艺术,视觉重构理论能够激活人的心理动机和传播机制,红色文化的传播也遵循这一规律从而实现可持续性传播。视觉重构理论下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具体路径主要包括运用数字技术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实施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并在此基础上深度挖掘红色文化的可视化元素,凸显红色文化区域特色,激发受众与该文化的情感共鸣与思想共振,以联动理念打造红色文化的新媒体传播矩阵,为视觉重构理论下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保驾护航。值得注意的是,在传播的过程中要避免视觉图像极简化的表象审美,以免陷入人造图像世界的视觉狂欢,忘记红色文化的传播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数字化传媒 视觉重构 传播困境 传播策略
下载PDF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补齐短板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学庆 胡隆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10,共6页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收官阶段。在这个关键的冲刺阶段,我国还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短板。其中最突出的短板有三个,即"三农"、...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收官阶段。在这个关键的冲刺阶段,我国还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短板。其中最突出的短板有三个,即"三农"、民生和生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补齐短板;不补齐这些短板,我们的小康社会就不是"全面的"小康社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补齐短板工作,要采取切实措施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补齐短板 “三农” 民生 生态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发展创新建议 被引量:40
15
作者 张祝平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70,共7页
实现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同时也为文化旅游产业和生态农业融合提供了政策支持... 实现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同时也为文化旅游产业和生态农业融合提供了政策支持。文章从旅游产品层面、技术层面和市场层面分析了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的互动过程,并从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两方面阐释了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并进一步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旅游产业 生态农业 融合互动
下载PDF
新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的新挑战与应对之策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郑会霞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8-74,共7页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领域,是我国改革和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在社会治理领域取得许多成绩,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向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领域,是我国改革和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在社会治理领域取得许多成绩,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向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发展,社会领域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社会治理面临着许多新困境和新挑战。为破解社会治理难题,需从体制、结构、机制、体系、设施等方面采取综合策略,充分发挥社会治理合力的强大推动作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社会治理 新挑战
下载PDF
优化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 被引量:8
17
作者 丁琼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22,共6页
公共服务是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微观路径之一。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地方政府在供给方面存在供不应求、供非所求、供给低效、供给不均等问题。优化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必须直面问题,破解影响公共服务供给的动力困境、能力困境、运... 公共服务是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微观路径之一。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地方政府在供给方面存在供不应求、供非所求、供给低效、供给不均等问题。优化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必须直面问题,破解影响公共服务供给的动力困境、能力困境、运行困境。为此,一要强化服务和法治观念、纠正激励机制偏差、强化外部压力,激发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动力;二要着力提升地方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财政能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三要强化评估监督效力、提高公共服务协作水平,改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运行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公共服务供给 困境
下载PDF
补齐农村文化发展短板论略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学庆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8-74,共7页
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具体表现为: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足;农村文化活动开展不足,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市场发育不足;农村文化人才缺乏。导致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经... 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具体表现为: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足;农村文化活动开展不足,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市场发育不足;农村文化人才缺乏。导致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经济落后是物质根源,城乡二元体制是体制根源,"输入偏好型"农村文化扶贫造成农村文化建设供血不足,农村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等。补齐农村文化发展短板,必须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实施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战略,构建农村文化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增加适合农村需要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健全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管理机制及干部考核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文化发展 文化一体化 补短板 完善措施
下载PDF
提升领导干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四个维度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会霞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6-49,共4页
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基层社会治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领导干部的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还有一些差距。因此,应从基层党建引领、公共服务供给、信息技术应用、社会风险防控四个维度,着力加强领导干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提升基层社会... 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基层社会治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领导干部的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还有一些差距。因此,应从基层党建引领、公共服务供给、信息技术应用、社会风险防控四个维度,着力加强领导干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基层党建 公共服务 信息技术 社会风险
下载PDF
PPP模式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偏差及纠正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琼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84-85,共2页
在PPP模式中,地方政府要扮演好决策者、合作者、监管者、公共利益代表等多元角色,但是有的地方政府在角色扮演中却出现了一些偏差,为纠正偏差、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地方政府应促进观念转变,理顺相关制度安排,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扩大公... 在PPP模式中,地方政府要扮演好决策者、合作者、监管者、公共利益代表等多元角色,但是有的地方政府在角色扮演中却出现了一些偏差,为纠正偏差、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地方政府应促进观念转变,理顺相关制度安排,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扩大公众的有效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模式 地方政府角色 公共服务供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