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江源地区生态退化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 被引量:9
1
作者 马洪波 《西藏研究》 CSSCI 2007年第3期88-96,共9页
三江源地区生态退化既有气候干旱化的自然原因,又有人类活动过度的人为原因,但更为根本的是制度因素。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从草场产权制度不尽合理、资源与环境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以及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不断转化等三个方... 三江源地区生态退化既有气候干旱化的自然原因,又有人类活动过度的人为原因,但更为根本的是制度因素。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从草场产权制度不尽合理、资源与环境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以及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不断转化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导致三江源地区生态退化的新解释,增加了认识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变化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地区 生态退化 草场产权 资源法 文化变迁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及其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挑战 被引量:3
2
作者 马洪波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7年第5期47-50,共4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于从"空的世界"到"满的世界"的历史背景之中。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资源环境观和理论范式都提出了强烈的挑战,而回应这一挑战也正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的新契机,应按照可持续发展理... 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于从"空的世界"到"满的世界"的历史背景之中。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资源环境观和理论范式都提出了强烈的挑战,而回应这一挑战也正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的新契机,应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不断完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并重新认识资源环境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西方主流经济学 资源环境观 理论范式 挑战
下载PDF
“破零”视角下青海省村集体经济规模化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卫东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21年第2期22-25,共4页
在全面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视角下,青海省村集体经济如何发展是一个核心问题。目前,青海省村集体经济碎片化发展特征明显,村集体经济空间布局不成规模,产业链短,过分依赖土地、劳动力等资源问题凸显。因此,要空间布局村集体经济规模... 在全面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视角下,青海省村集体经济如何发展是一个核心问题。目前,青海省村集体经济碎片化发展特征明显,村集体经济空间布局不成规模,产业链短,过分依赖土地、劳动力等资源问题凸显。因此,要空间布局村集体经济规模化发展的新体系和产业链条,着力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零” 规模化 集体经济
下载PDF
对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贯彻和适应性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以青海省海东地区白马村为例
4
作者 鲁临琴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2年第6期21-24,共4页
近几年,国家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农村经济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在很多地区得到了贯彻落实,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笔者也曾从不同渠道听到有些地区贯彻中央农村政策不力,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应付上... 近几年,国家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农村经济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在很多地区得到了贯彻落实,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笔者也曾从不同渠道听到有些地区贯彻中央农村政策不力,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应付上级的说法。那么青海农村的情况怎样呢?中央和省上的农村政策贯彻的如何?国家的农村经济政策在青海农村的适应性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政策 适应性问题 青海省 海东地区 调查 农村政策 三农问题 国家
下载PDF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
作者 高丽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7年第5期23-26,共4页
近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本文立足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实践,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原理解读供给侧改革的必然性,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 近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本文立足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实践,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原理解读供给侧改革的必然性,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调整生产关系,进一步促进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下载PDF
对青海海东地区穆斯林群众拉面经济的思考 被引量:4
6
作者 鲁临琴 桑才让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6年第4期64-66,共3页
本文分析和论述了青海海东地区穆斯林拉面经济的形成、特征、动力、社会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 青海海东 穆斯林群众 拉面经济
下载PDF
青海人口老龄化趋势预测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丁刚 严维青 马洪波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4期61-65,共5页
本文基于较为翔实的人口基础统计数据,运用CPPS软件对青海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就人口老龄化对于青海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预测 对策
下载PDF
青海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比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严维青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6年第1期51-55,共5页
本文从青海农村居民的收入状况出发,对青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对比,分析了青海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缩小青海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农村居民收入 城镇可支配收入 收入差距
下载PDF
论青海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目标与任务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发平 《青海社会科学》 2005年第1期52-56,共5页
20 0 5— 2 0 1 0年期间 ,青海经济体制改革要实现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2 0 1 1— 2 0 2 0年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这一目标 ,应从所有制结构、国企改革、国有资产管理、市场体系、收入分配、... 20 0 5— 2 0 1 0年期间 ,青海经济体制改革要实现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2 0 1 1— 2 0 2 0年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这一目标 ,应从所有制结构、国企改革、国有资产管理、市场体系、收入分配、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和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面入手 ,进一步深化改革 ,创新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体制改革 收入分配 目标 国企改革 城乡二元结构 就业制度 原则 任务
下载PDF
深化青海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探讨
10
作者 高明森 王兰英 《青海社会科学》 2005年第1期57-61,共5页
当前 ,青海市场经济发展处于较低层次。要使青海社会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 ,必须从青海的实际出发 ,按照省委提出的“两大历史任务”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关键词 青海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经济发展 科学发展观 社会经济 主要措施 实际 要求 层次 历史任务
下载PDF
从数据看青海省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成就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兰英 刘雅君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9年第3期32-40,共9页
改革开放40年,青海省与全国一样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特别是经济快速发展,成绩斐然。本文用数据、图表,从6个方面进行梳理,呈现一份优秀的成绩单。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 青海 数据 成就
下载PDF
青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特殊性及其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严维青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1年第2期21-23,共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五个坚持"作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五个坚持"作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英明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特殊性 经济社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 青海 科学发展观 《纲要》 五年规划
下载PDF
全面落实青海省“生态保护第一”战略的对策思考
13
作者 严维青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5年第1期7-10,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们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既要绿色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强调指出:“青海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们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既要绿色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强调指出:“青海是中华水塔,西藏是世界屋脊,如果把青海、西藏污染了,多搞几百亿的生产总值又有什么意义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青海省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 生产总值 生产力 关系人 总书记
下载PDF
青海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14
作者 张卫东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7年第4期21-25,共5页
推进青海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十三五"及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内所面临的重大发展任务。基于青海省省情特点、城镇化系统结构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发展水平和工业化发展阶段等多个面向的基础上,并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推进青海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十三五"及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内所面临的重大发展任务。基于青海省省情特点、城镇化系统结构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发展水平和工业化发展阶段等多个面向的基础上,并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从战略、途径、模式三个层面对青海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展开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战略 途径
下载PDF
实施生态立省战略 推动青海科学发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马洪波 李广泳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9年第6期57-61,共5页
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不断深化对青海省情认识的必然结果。发挥好青海巨大的生态功能,必须将生态保护与建设放置到一个更高的位置,全力推进生态立省战略,不断强化政府的生态管理职能。
关键词 生态立省战略 科学发展 青海
下载PDF
青海人口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严维青 段继业 孙发平 《青海社会科学》 2004年第5期47-51,70,共6页
认清青海人口形势是研究青海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建设青海小康社会,实现青海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前提。本文拟针对青海人口的现状,通过与全国人口形势的比较,分析青海人口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青海 人口数量 可持续发展 人口出生率 人口素质
下载PDF
生态立省战略下青海生态政绩考核体系初探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皓然 王跃荣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9年第6期70-73,共4页
生态政绩考核体系的构建将成为引导领导干部生态发展行为重要的"指挥棒",对生态立省战略实施起到强有力的保障作用。文章分析了在生态立省战略背景下青海原有生态政绩考核弱化现象,提出了新要求下的新转变,并从生态政绩考核... 生态政绩考核体系的构建将成为引导领导干部生态发展行为重要的"指挥棒",对生态立省战略实施起到强有力的保障作用。文章分析了在生态立省战略背景下青海原有生态政绩考核弱化现象,提出了新要求下的新转变,并从生态政绩考核指标、内容、方式等方面构建了青海生态政绩考核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立省 生态政绩 考核体系
下载PDF
加快发展青海生态旅游业的思考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桂芳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5期77-80,共4页
生态旅游是针对传统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因其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旅游产业中的具体体现。加快发展青海生态旅游业不仅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结构,而且对于提高青海知名度... 生态旅游是针对传统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因其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旅游产业中的具体体现。加快发展青海生态旅游业不仅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结构,而且对于提高青海知名度、强化旅游"富民"功能、加快推进生态立省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生态旅游 思考
下载PDF
青海市场化进程:成就、问题及初步判断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红卫 马洪波 《青海社会科学》 2005年第1期47-51,共5页
近年来 ,青海经济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从青海市场化进程的历史起点及制约因素看 ,青海市场化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准确判断青海当前的市场化水平 ,可为今后深化改革、创新体制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及应采取... 近年来 ,青海经济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从青海市场化进程的历史起点及制约因素看 ,青海市场化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准确判断青海当前的市场化水平 ,可为今后深化改革、创新体制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及应采取的措施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水平 市场化进程 青海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 创新体制 深化改革 制约因素 成就 理论依据 层次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青海生态可持续状态评估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凌宇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9年第6期61-65,共5页
本文根据青海省2003年到2008年的统计年鉴及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的数据,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青海省从2002年到2007年6年间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以及人均生态赤字进行测算。本文认为,在当前的发展模式下,青海省无论是在全国尺度下... 本文根据青海省2003年到2008年的统计年鉴及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的数据,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青海省从2002年到2007年6年间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以及人均生态赤字进行测算。本文认为,在当前的发展模式下,青海省无论是在全国尺度下,还是在全球尺度下,其生态状况都是不可持续的和不协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生态足迹 生态赤字 生态承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