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无损检测的残损古建筑木结构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白晓彬
陈慧慧
+2 位作者
梁宁博
刘崇焱
杨娜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1,24,共7页
硬山式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常见的形式。古建筑木结构在历经上百年之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残损,为了建立更接近实际残损现状的有限元模型,并研究残损对古建筑木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影响,选取了北京某四合院民居中的硬山式古建筑木结构为研究对...
硬山式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常见的形式。古建筑木结构在历经上百年之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残损,为了建立更接近实际残损现状的有限元模型,并研究残损对古建筑木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影响,选取了北京某四合院民居中的硬山式古建筑木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无损检测,确定了结构的残损类型和残损状况。基于无损检测结果,分别建立了结构的完好和残损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静力计算和地震响应计算。最后,对影响结构频率的各残损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老化、构件和节点的残损降低了结构的刚度和自振频率;在静力作用下,残损结构中构件的最大应力大于完好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残损结构的最大加速度、最大位移和最大位移角均大于完好结构;各残损参数中材料弹性模量对结构频率的影响最大,榫卯拉压刚度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木结构
无损检测
残损
静力分析
地震响应分析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用于大体积及复杂结构混凝土缺陷检测的新型超声波探头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兴斌
房厦
陈李华
《工程建设》
2017年第12期50-54,共5页
利用PZT-52压电陶瓷材料的技术特点,根据大体积及复杂结构混凝土构件无损检测的需求,开发出一款预埋在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球形埋置式超声波探头,并通过将其埋置于混凝土试块中进行性能试验。试验球形探头能够从结构内部收发超声波信号,不...
利用PZT-52压电陶瓷材料的技术特点,根据大体积及复杂结构混凝土构件无损检测的需求,开发出一款预埋在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球形埋置式超声波探头,并通过将其埋置于混凝土试块中进行性能试验。试验球形探头能够从结构内部收发超声波信号,不受现场操作条件限制,并能够实现实时的在线监测。另外,还能够根据不同的结构特点和现场条件制定不同的探头布置方案和检测方案,来满足现场的实际需求。验证证实了探头的技术特性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超声波
无损检测
缺陷检测
球形探头
埋置式
原文传递
高原不良地质铁路隧道水害动态控制技术
被引量:
8
3
作者
张向礼
范飞
+1 位作者
李佳兴
王英子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84-91,共8页
为解决高原软岩隧道穿越富水地层关键难题,利用超前地质预报(TSP)等方法开展水害动态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首先,提出地下水高精度综合定量识别方法;然后,提出涌水量估算技术和涌水量动态监测的反坡排水及其优化技术,并结合敦格铁路长草沟...
为解决高原软岩隧道穿越富水地层关键难题,利用超前地质预报(TSP)等方法开展水害动态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首先,提出地下水高精度综合定量识别方法;然后,提出涌水量估算技术和涌水量动态监测的反坡排水及其优化技术,并结合敦格铁路长草沟隧道进行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地震波、激发极化、地质雷达、瞬变电磁法的地下水高精度综合定量识别和涌水量估算技术,以及涌水量动态监测的反坡排水及其优化技术,可实现隧道施工期间的地下水动态风险管理;该技术可减少隧道施工风险,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丰富隧道排水方法,同时,可保护隧址区的水源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不良地质
软岩隧道
超前地质预报(TSP)
涌水量
反坡排水
原文传递
震后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的快速鉴定方法
4
作者
周长东
白晓彬
赵锋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49,共8页
目前我国没有专门针对于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震后快速鉴定的标准或规范,也没有成熟的震后快速鉴定方法。在大量分析单层工业厂房震害基础的前提下,基于层次分析法,提出一种应用于震后单层工业长房安全性快速评估的方法。该方法在分...
目前我国没有专门针对于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震后快速鉴定的标准或规范,也没有成熟的震后快速鉴定方法。在大量分析单层工业厂房震害基础的前提下,基于层次分析法,提出一种应用于震后单层工业长房安全性快速评估的方法。该方法在分析单层工业厂房常见震害的基础上,对地震中构件的破坏程度提出了定量和定性的判断标准;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各类构件进行安全等级评价,形成隶属度判断矩阵;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类构件、各结构层进行权重评价;依据等级隶属度判断矩阵和各类构件、各结构层的权重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整体结构的安全性评价。建议的方法简单易行,层次清晰,鉴定结果较为合理。可对震后紧急情况下应急救援政策的制定、救灾措施的实施和开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鉴定
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
震害
层次分析法
模糊决策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无损检测的残损古建筑木结构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白晓彬
陈慧慧
梁宁博
刘崇焱
杨娜
机构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检测中心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
建筑
工程学院
出处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1,24,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1520802)。
文摘
硬山式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常见的形式。古建筑木结构在历经上百年之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残损,为了建立更接近实际残损现状的有限元模型,并研究残损对古建筑木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影响,选取了北京某四合院民居中的硬山式古建筑木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无损检测,确定了结构的残损类型和残损状况。基于无损检测结果,分别建立了结构的完好和残损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静力计算和地震响应计算。最后,对影响结构频率的各残损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老化、构件和节点的残损降低了结构的刚度和自振频率;在静力作用下,残损结构中构件的最大应力大于完好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残损结构的最大加速度、最大位移和最大位移角均大于完好结构;各残损参数中材料弹性模量对结构频率的影响最大,榫卯拉压刚度的影响最小。
关键词
古建筑木结构
无损检测
残损
静力分析
地震响应分析
敏感性分析
Keywords
ancient timber structur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damaged
statical analysis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分类号
TU398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用于大体积及复杂结构混凝土缺陷检测的新型超声波探头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兴斌
房厦
陈李华
机构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检测中心
中广核工程
有限公司
出处
《工程建设》
2017年第12期50-54,共5页
文摘
利用PZT-52压电陶瓷材料的技术特点,根据大体积及复杂结构混凝土构件无损检测的需求,开发出一款预埋在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球形埋置式超声波探头,并通过将其埋置于混凝土试块中进行性能试验。试验球形探头能够从结构内部收发超声波信号,不受现场操作条件限制,并能够实现实时的在线监测。另外,还能够根据不同的结构特点和现场条件制定不同的探头布置方案和检测方案,来满足现场的实际需求。验证证实了探头的技术特性稳定可靠。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超声波
无损检测
缺陷检测
球形探头
埋置式
Keywords
mass concrete
ultrasonic
nondestructive testing
defect detection
spherical transducer
embedded
分类号
TB552 [理学—声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高原不良地质铁路隧道水害动态控制技术
被引量:
8
3
作者
张向礼
范飞
李佳兴
王英子
机构
国家铁路局工程质量监督
中心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检测中心
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84-91,共8页
文摘
为解决高原软岩隧道穿越富水地层关键难题,利用超前地质预报(TSP)等方法开展水害动态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首先,提出地下水高精度综合定量识别方法;然后,提出涌水量估算技术和涌水量动态监测的反坡排水及其优化技术,并结合敦格铁路长草沟隧道进行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地震波、激发极化、地质雷达、瞬变电磁法的地下水高精度综合定量识别和涌水量估算技术,以及涌水量动态监测的反坡排水及其优化技术,可实现隧道施工期间的地下水动态风险管理;该技术可减少隧道施工风险,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丰富隧道排水方法,同时,可保护隧址区的水源生态环境。
关键词
高原不良地质
软岩隧道
超前地质预报(TSP)
涌水量
反坡排水
Keywords
bad geology of plateau
soft rock tunnel
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TSP)
water inflow
reverse slope drainage
分类号
X924.4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震后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的快速鉴定方法
4
作者
周长东
白晓彬
赵锋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
建筑
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检测中心
出处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4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78021)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LDRCE08-MB-01)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008005)
文摘
目前我国没有专门针对于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震后快速鉴定的标准或规范,也没有成熟的震后快速鉴定方法。在大量分析单层工业厂房震害基础的前提下,基于层次分析法,提出一种应用于震后单层工业长房安全性快速评估的方法。该方法在分析单层工业厂房常见震害的基础上,对地震中构件的破坏程度提出了定量和定性的判断标准;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各类构件进行安全等级评价,形成隶属度判断矩阵;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类构件、各结构层进行权重评价;依据等级隶属度判断矩阵和各类构件、各结构层的权重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整体结构的安全性评价。建议的方法简单易行,层次清晰,鉴定结果较为合理。可对震后紧急情况下应急救援政策的制定、救灾措施的实施和开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快速鉴定
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
震害
层次分析法
模糊决策
Keywords
rapid identification
RC single-factory building
earthquake damage
AHP
fuzzy method
分类号
TU375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317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无损检测的残损古建筑木结构受力性能研究
白晓彬
陈慧慧
梁宁博
刘崇焱
杨娜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种用于大体积及复杂结构混凝土缺陷检测的新型超声波探头
张兴斌
房厦
陈李华
《工程建设》
2017
1
原文传递
3
高原不良地质铁路隧道水害动态控制技术
张向礼
范飞
李佳兴
王英子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8
原文传递
4
震后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的快速鉴定方法
周长东
白晓彬
赵锋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