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裂纹深度检测的非接触光声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邓进 姜文鑫 +4 位作者 李海洋 李兵 潘强华 张晓彤 那雪璐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03-1409,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超声宽带透射系数和的表征参数,实现了表面裂纹深度的定量检测。通过有限元仿真与实验测量方法,从时域和频域分析了激光产生的瑞利波与表面裂纹的相互作用机制,采用宽带透射系数和作为表征裂纹深度的物理参数,并建立... 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超声宽带透射系数和的表征参数,实现了表面裂纹深度的定量检测。通过有限元仿真与实验测量方法,从时域和频域分析了激光产生的瑞利波与表面裂纹的相互作用机制,采用宽带透射系数和作为表征裂纹深度的物理参数,并建立了其与表面缺陷深度之间的拟合方程。结果表明,脉冲激光产生的瑞利波对金属表面裂纹深度变化十分敏感,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可用于精确判断表面裂纹的深度。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工件表面裂纹的非接触检测提供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超声 表面裂纹 瑞利波 深度检测
下载PDF
斜裂纹定量检测的全光学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邓进 刘艺灏 +4 位作者 李海洋 李兵 潘强华 张晓彤 那雪璐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0-98,共9页
该文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分析斜裂纹与激光超声表面波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通过建立斜裂纹与激光超声作用的二维仿真模型,分析裂纹处透射波声场的频谱特征;并对不同深度、不同角度、不同宽度的斜裂纹进行仿真计算,实现采用透射... 该文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分析斜裂纹与激光超声表面波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通过建立斜裂纹与激光超声作用的二维仿真模型,分析裂纹处透射波声场的频谱特征;并对不同深度、不同角度、不同宽度的斜裂纹进行仿真计算,实现采用透射系数对斜裂纹几何参数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激光超声表面波透射系数随斜裂纹深度呈线性变化,深度越大,透射系数越小,且这种变化与倾斜角度无关。同时,当斜裂纹深度大于0.5 mm且倾斜角度在45°~90°和90°~135°范围内,此时透射系数与倾斜角度呈线性关系。此外,透射系数随着裂纹宽度的增大而减小,且这种变化与深度、倾斜角度无关。该文研究结果可为激光超声定量检测斜裂纹的深度、宽度与角度提供有力的仿真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学 激光超声 有限元仿真 斜裂纹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蛛网形微通道结构优化
3
作者 卫红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98-3703,共6页
为解决现有微通道散热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电子散热需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种蛛网型微通道热沉结构,并对其几何结构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来提升蛛网形微通道热沉的综合性能。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对热沉的槽宽、翅宽、槽深设计变... 为解决现有微通道散热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电子散热需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种蛛网型微通道热沉结构,并对其几何结构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来提升蛛网形微通道热沉的综合性能。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对热沉的槽宽、翅宽、槽深设计变量进行响应曲面分析,拟合出蛛网形微通道的温度与压降函数;以拟合后的两函数为目标函数,用多目标粒子群寻优算法得到Pareto解集,并使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从Pareto解集中进行选择。结果表明,Pareto解集为不同状况下的最优解,温度与压降函数的多元统计系数R^(2)分别为0.9996和0.9984,表明拟合函数的精确度高。优化后的结构与原设计相比,不仅平均温度降低了3 K,压降也降低了1514 Pa,综合性能显著提升,表明合理的通道结构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微通道热沉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热沉 响应面拟合 粒子群优化算法 热阻函数 压降函数
下载PDF
基于微量油膜附水滴技术的切削参数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永姜 曹一明 +1 位作者 吴维粱 许向川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32-936,共5页
为探索研究微量油膜附水滴(Oils on Water,OoW)技术在切削中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选出较适宜的切削用量,通过进行浇注乳化液和OoW切削液的切削工件表面粗糙度对比试验,分析了两种切削液的冷却润滑性能,再利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为探索研究微量油膜附水滴(Oils on Water,OoW)技术在切削中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选出较适宜的切削用量,通过进行浇注乳化液和OoW切削液的切削工件表面粗糙度对比试验,分析了两种切削液的冷却润滑性能,再利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选择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作为优化变量,表面粗糙度(Ra)作为响应性能指标,设计中心复合实验,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建立了相对应的响应分析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了可靠性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使用OoW进行切削润滑,能够更明显地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通过研究工艺参数间的交互作用,得到了各工艺参数间的最优组合为:切削速度为119.97 m/min,进给量为0.14 mm/r,背吃刀量为0.4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油膜附水滴 表面粗糙度 响应曲面法 参数优化 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基于Mindlin理论的功率超声纵弯谐振变幅器设计理论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付俊帆 秦慧斌 吕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59-266,共8页
多种材料的阶梯环盘负载与变幅杆共同组成了功率超声纵弯谐振变幅器,在超声加工、超声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为了快速准确地对纵弯谐振变幅器进行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Mindlin理论的变幅器设计方法。基于Mindlin理论求出了中厚环盘单... 多种材料的阶梯环盘负载与变幅杆共同组成了功率超声纵弯谐振变幅器,在超声加工、超声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为了快速准确地对纵弯谐振变幅器进行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Mindlin理论的变幅器设计方法。基于Mindlin理论求出了中厚环盘单元的位移、转角、弯矩和剪力的解析表达式。通过振动单元间的连续条件和边界条件,建立了纵弯谐振变幅器的振动模型与频率方程。基于该振动模型,利用MATLAB/GUI开发了纵弯谐振变幅器尺寸设计软件。通过理论计算设计了纵弯谐振变幅器,并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分析、阻抗分析试验和超声谐振试验。仿真与试验的结果证明,基于Mindlin理论的纵弯谐振变幅器设计方法所设计的纵弯谐振变幅器的谐振频率与设计频率相符合,具有较好的设计精度,可为变幅器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dlin理论 纵弯谐振 超声变幅器 阶梯环盘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的低碳制造铣削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曹一明 刘永姜 +1 位作者 许向川 苗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18-124,共7页
为了对低碳制造铣削工艺的加工参数进行优化,降低碳排放量的同时有效保障产品质量,选取主轴转速、进给速度、铣削深度和铣削宽度作为优化变量,碳排放量、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作为响应性能指标,通过设计中心复合实验,利用Design-Exper... 为了对低碳制造铣削工艺的加工参数进行优化,降低碳排放量的同时有效保障产品质量,选取主轴转速、进给速度、铣削深度和铣削宽度作为优化变量,碳排放量、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作为响应性能指标,通过设计中心复合实验,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建立相对应的响应分析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可靠性验证,研究了工艺参数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在主轴转速为999. 98 r/min,进给速度为490. 51 mm/min,铣削深度为0. 30 mm,铣削宽度为49. 99 mm时,响应最优,可见对低碳制造铣削工艺的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优化 响应曲面法 低碳制造 铣削工艺 交互作用
下载PDF
一种基于惯性致动的四足压电移动机器人研究
7
作者 李运菲 祝锡晶 +1 位作者 李婧 高国栋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1-746,754,共7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双晶梁的L型压电驱动器,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将L型压电驱动器应用于压电移动机器人的研制。压电移动机器人由4个周向分布的L型压电驱动器和连接平台组成,结构简单紧凑,可实现2自由度平面内大范围高精运动。对压电移动... 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双晶梁的L型压电驱动器,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将L型压电驱动器应用于压电移动机器人的研制。压电移动机器人由4个周向分布的L型压电驱动器和连接平台组成,结构简单紧凑,可实现2自由度平面内大范围高精运动。对压电移动机器人进行加工和装配,并搭建测试平台对压电移动机器人的运动输出特性进行实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压电移动机器人具有兼顾高精度、快速度、高稳定性和强承载能力的良好综合性能,其运动分辨率为1μm,最大运动速度可达46 mm/s,承载能力可达75 g,在微纳操作、晶圆缺陷检测和超精密加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致动 微型机器人 压电驱动器 模块化设计 运动特性
下载PDF
小型载具驱动电机性能仿真与试验研究
8
作者 李雨玥 祝锡晶 +2 位作者 崔学良 赵韡 王林祥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根据小型电动载具永磁同步驱动电机的特点和测试要求进行台架机械结构和数据采集模块设计,并利用被测电机与矢量控制(FOC)变频器搭建了电机性能测试台。通过控制被测电机的运行负载进行效率特性等试验,测试外转子永磁同步驱动电机的基... 根据小型电动载具永磁同步驱动电机的特点和测试要求进行台架机械结构和数据采集模块设计,并利用被测电机与矢量控制(FOC)变频器搭建了电机性能测试台。通过控制被测电机的运行负载进行效率特性等试验,测试外转子永磁同步驱动电机的基本特性,同时通过ANSYS Motor-CAD软件进行电机电磁性能有限元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被测电机的效率为80%~95%,有限元仿真和测试所得的驱动电机特性曲线基本吻合,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测试 电机对拖测试台架 小型载具 永磁同步驱动电机 ANSYS Motor-CAD电机仿真
下载PDF
高应变率下金属动态行为表征和断裂研究
9
作者 张哲伟 尚宏春 +2 位作者 赵文 燕超 杨臻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6,共7页
用5种加载速率拉伸试验,研究两种晶体结构金属的应变率效应,结合Drucker屈服方程和MMC断裂准则,分别用Johnson-Cook、Zerilli-Armstrong和Modified Johnson-Cook硬化模型标定试验数据。结果表明:DP80钢和OFHC的预测误差最小的模型分别为... 用5种加载速率拉伸试验,研究两种晶体结构金属的应变率效应,结合Drucker屈服方程和MMC断裂准则,分别用Johnson-Cook、Zerilli-Armstrong和Modified Johnson-Cook硬化模型标定试验数据。结果表明:DP80钢和OFHC的预测误差最小的模型分别为ZA BCC模型和MJC模型。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和标定结果一致,但应变率越高,温升效果越明显。冲击试验表明,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件断裂形貌基本一致,所建立的模型能准确地反应金属的动态失效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行为 应变率效应 韧性断裂 参数标定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25Cr3Mo低合金钢在模拟矿井水环境下的腐蚀磨损行为
10
作者 燕超 仝哲 +2 位作者 曾群锋 成跃 王一钢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06-113,共8页
以25Cr3Mo低合金钢为研究对象,探索酸性、中性及碱性三种模拟矿井水环境下,采煤机滑靴材料25Cr3Mo钢表面的腐蚀磨损损伤行为。通过分析摩擦系数曲线、磨损形貌、元素分布及其化学态,定量计算不同条件下的比磨损率,揭示采煤机滑靴在模拟... 以25Cr3Mo低合金钢为研究对象,探索酸性、中性及碱性三种模拟矿井水环境下,采煤机滑靴材料25Cr3Mo钢表面的腐蚀磨损损伤行为。通过分析摩擦系数曲线、磨损形貌、元素分布及其化学态,定量计算不同条件下的比磨损率,揭示采煤机滑靴在模拟矿井水下的损伤机理。结果表明:25Cr3Mo钢在酸性、中性矿井中的稳定摩擦系数约为0.15,而在碱性矿井水下稳定摩擦系数下降至0.10,均小于干摩擦环境下的摩擦系数(0.27)。三种模拟矿井水下,25Cr3Mo钢的比磨损率相较于干摩擦均可降低一个数量级,但模拟矿井水环境中,25Cr3Mo钢表面会形成大量腐蚀凹坑,最大深度可达3.42μm。在酸性和中性矿井水下,25Cr3Mo表面的腐蚀产物均为Fe_(3)O_(4),且酸性环境中的腐蚀产物层出现大量微裂纹,而碱性矿井水下腐蚀产物中既含有Fe_(3)O_(4),又有α-FeOOH和α-Fe_(2)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Cr3Mo钢 模拟矿井水 干摩擦 腐蚀磨损性能 表面损伤
原文传递
超声辅助制备SBS改性沥青空化泡数值模拟与性能研究
11
作者 付刚 李晓涵 +1 位作者 陈晓文 于瑞恩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261-267,共7页
超声空化效应可以促进沥青的改性,利用Fluent流体仿真软件,对熔融SBS改性沥青流体中超声空化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单个空化泡在膨胀-压缩一个周期内的形态变化以及整个流体域的压强变化,从而计算出单个泡压缩或溃灭时产生的瞬时的高温... 超声空化效应可以促进沥青的改性,利用Fluent流体仿真软件,对熔融SBS改性沥青流体中超声空化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单个空化泡在膨胀-压缩一个周期内的形态变化以及整个流体域的压强变化,从而计算出单个泡压缩或溃灭时产生的瞬时的高温高压环境以及释放的能量。同时结合超声辅助制备SBS改性沥青实验,通过常规性能的测试,说明超声能提高其高低温性能;离析实验以及荧光显微图像说明超声能细化SBS颗粒,改善SBS颗粒在沥青体系的分散效果;老化后的黏度变化和老化前后的FTIR说明了超声工艺可以提升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 超声工艺 超声空化泡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RLMD与SSA-BP的采煤机工况模式识别
12
作者 王佳宁 魏秀业 +1 位作者 贺全玲 贺妍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7期220-224,共5页
针对采煤机工作环境恶劣、振动噪声大、故障率高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性局部均值分解(RLMD)结合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BP神经网络的采煤机工况模式识别方法。首先,对不同工况下采集到的振动数据进行小波包阈值降噪,之后进行RLMD分... 针对采煤机工作环境恶劣、振动噪声大、故障率高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性局部均值分解(RLMD)结合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BP神经网络的采煤机工况模式识别方法。首先,对不同工况下采集到的振动数据进行小波包阈值降噪,之后进行RLMD分解,选取相关系数大于0.1的P_(F)分量对信号进行重构,选取排列熵、样本熵、模糊熵作为每条数据的特征集,最后输入到SSA-BP神经网络中进行工况模式识别,并与PSO-BP、GA-BP的识别结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迭代次数最少,同时准确率最高,可达98.33%;最后也对比了数据预处理前后的准确率,证实了所提及的小波包阈值降噪结合RLMD的双重降噪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 模式识别 小波包阈值降噪 RLMD SSA-BP
原文传递
非晶合金中剪切温升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娇娇 范婧 王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9-206,共8页
区别于传统的晶态金属材料,非晶合金(BMGs)不具备长程有序结构,其塑性变形载体为剪切带。剪切带一旦形成,便很快发展成为裂纹,引发材料的灾难性断裂。剪切不稳定性的研究有助于非晶合金塑性变形机理的理解,并可为非晶合金塑性变形能力... 区别于传统的晶态金属材料,非晶合金(BMGs)不具备长程有序结构,其塑性变形载体为剪切带。剪切带一旦形成,便很快发展成为裂纹,引发材料的灾难性断裂。剪切不稳定性的研究有助于非晶合金塑性变形机理的理解,并可为非晶合金塑性变形能力的提高提供设计思路。近年来,基于非晶合金的结构特点,科研工作者努力探究非晶合金的剪切不稳定性,主要提出了结构软化诱导的剪切不稳定性和热软化引发的剪切不稳定性两种机制。本文重点总结了非晶合金中剪切温升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测试应变速率、外部约束、试验机刚度和测试温度对剪切温升的影响,指明非晶合金中剪切引入的热远低于玻璃转变温度,暗示热软化对剪切不稳定性的影响是微弱的。本文最后对非晶合金中剪切不稳定性机制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剪切不稳定性 剪切温升 锯齿流变 热软化
下载PDF
大高径比硅纳米阵列结构制作工艺及表面润湿性
14
作者 黎相孟 魏慧芬 张雅君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170-178,共9页
具有表面润湿特性的大高径比纳米结构在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液滴的微流控输运等。然而,大高径比纳米结构的低成本制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为此,采用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自组装制备的薄膜及线条阵列的掩蔽干法刻蚀工艺,通过调节Bosch工... 具有表面润湿特性的大高径比纳米结构在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液滴的微流控输运等。然而,大高径比纳米结构的低成本制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为此,采用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自组装制备的薄膜及线条阵列的掩蔽干法刻蚀工艺,通过调节Bosch工艺刻蚀步数,实现了高径比从2∶1至几十比一的硅纳米结构。以纳米粒子薄膜和纳米粒子线条阵列作为掩蔽层进行刻蚀制备的硅纳米阵列结构表面分别展示了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的表面润湿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刻蚀步数的增加,表面润湿特性发生从Wenzel亲水状态向Cassie-Baxter疏水状态的转变,同时各向异性的静态接触角和滑动角呈逐渐减小趋势。另外,纳米墙阵列结构表面展现了近似于荷叶效应的超疏水特性,前进接触角达到160°以上,而滑动角小于5°,利用具有不同粘附特性的表面,可以实现液滴从低粘附表面向高粘附表面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结构 大高径比 干法刻蚀 Bosch工艺 疏水特性 润湿特性
原文传递
基于特征融合与ResNet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 被引量:22
15
作者 魏秀业 程海吉 +2 位作者 贺妍 赵峰 贺全玲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3-222,共10页
针对行星齿轮箱振动信号相互耦合和故障诊断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与深度残差网络(ResNet)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行星轮裂纹、磨损,太阳轮断齿及复合故障等模拟故障振动信号应用多维集成经验模态分解(M... 针对行星齿轮箱振动信号相互耦合和故障诊断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与深度残差网络(ResNet)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行星轮裂纹、磨损,太阳轮断齿及复合故障等模拟故障振动信号应用多维集成经验模态分解(MEEMD)和VMD进行分解,分别筛选确定有效分量。然后,将筛选出的有效特征进行融合,分别应用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NN)和深度残差网络对其进行分类识别。结果发现,深度残差网络,分类准确度更高,可达95%以上。最后,应用深度残差对特征融合前后数据的分类准确度进行了比较。融合前准确度最高只达91.16%,低于融合的97.18%。可见,该方法对行星齿轮箱耦合振动信号的处理和故障诊断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集成经验模态分解 VMD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残差网络 行星齿轮箱 故障诊断
原文传递
GH4169镍基合金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煌 秦皓 +2 位作者 伍桂华 崔帅 陈淑琴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0-64,共5页
针对薄壁GH4169镍基高温合金切削加工后表面残余应力大导致表面质量差的问题,研究了切削参数和刀具几何角度对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大小及其沿深度方向变化分布的影响规律,通过最小二乘法对所得结果进行了数值分析,侧重筛选对残余应力影... 针对薄壁GH4169镍基高温合金切削加工后表面残余应力大导致表面质量差的问题,研究了切削参数和刀具几何角度对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大小及其沿深度方向变化分布的影响规律,通过最小二乘法对所得结果进行了数值分析,侧重筛选对残余应力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而采用正交实验法和极差分析法分析刀具前角、后角对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工件表面残余应力沿层深呈现典型的“勺型”分布。最大残余拉应力受刀具前角影响最大,且随前角的增大迅速增大,受刀具后角影响次之,随后角的增大增长缓慢;前角为-5°时,残余拉应力最小;刀具后角为0°时,残余拉应力最小。所得结果验证了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分析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合金 有限元模拟 切削参数 刀具几何角度 表面残余应力 正交实验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故障诊断算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扬 李晓杰 +2 位作者 马兹林 彭星渊 崔学良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9-61,共13页
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安全性是影响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要因素,发展安全可靠的锂电池故障诊断技术已成为行业共识。故障诊断算法是锂电池故障诊断技术的基础,因此,对锂离子电池故障诊断算法的研究十分重要。... 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安全性是影响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要因素,发展安全可靠的锂电池故障诊断技术已成为行业共识。故障诊断算法是锂电池故障诊断技术的基础,因此,对锂离子电池故障诊断算法的研究十分重要。对锂离子电池故障诊断算法进行了分类,综述了近年来基于知识、模型和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算法的研究现状,阐述了不同算法的优缺点,最后总结和展望了锂离子电池故障诊断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故障诊断 安全性能 模型 数据驱动
下载PDF
应用时频图像纹理特征的行星齿轮故障诊断 被引量:5
18
作者 崔宝珍 王斌 +3 位作者 任川 彭智慧 王浩楠 王泽兵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41-1146,1245,共7页
行星齿轮箱结构复杂,当发生故障时其振动信号呈非线性非平稳特点且故障信号微弱,为了能够准确提取行星齿轮磨损故障信息的特征,提出局部均值分解(local mean decomposition,简称LMD)结合S变换(LMD-S)的信号处理方法,且转化为时频分布图... 行星齿轮箱结构复杂,当发生故障时其振动信号呈非线性非平稳特点且故障信号微弱,为了能够准确提取行星齿轮磨损故障信息的特征,提出局部均值分解(local mean decomposition,简称LMD)结合S变换(LMD-S)的信号处理方法,且转化为时频分布图像,应用时频图像纹理特征进行行星齿轮故障诊断。首先,把振动信号经由LMD-S变换处理后利用相关分析方法滤除干扰且转化为时频分布图像;其次,利用非均匀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s,简称LBP)提取不同工况下采集数据的图像纹理特征;最后,采用极限学习机识别出3种故障类型,故障识别准确率达到90%,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 模式识别 故障诊断 局部均值分解-S变换 时频图像纹理特征
下载PDF
基于近似模型和遗传算法的等离子喷焊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永姜 李俊杰 +1 位作者 曹一明 曾艾婧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403-4408,共6页
为了对等离子喷焊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提高喷焊层的质量,通过径向基函数(radic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近似模型和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 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等离子喷焊试验... 为了对等离子喷焊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提高喷焊层的质量,通过径向基函数(radic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近似模型和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 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等离子喷焊试验数据,基于MATLAB平台进行训练,以此来构建显微硬度、磨损量和稀释率的近似模型,利用NSGA-Ⅱ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下一步的多目标优化,最终得到帕累托最优解集,研究了工艺参数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利用RBF-NSGA-Ⅱ遗传算法比响应面法能更显著地提高喷焊层质量。可见对等离子喷焊工艺的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等离子喷焊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复合防护结构抗破片侵彻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燕 李梦群 +2 位作者 杨淼慧 徐锦 王佳奇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20,共5页
为提高复合柔性结构的抗破片侵彻能力,采用AUTODYN中Euler-Lagarange算法对不同位置和厚度聚脲材料复合柔性结构的抗破片侵彻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复合柔性结构防护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脲材料在复合柔... 为提高复合柔性结构的抗破片侵彻能力,采用AUTODYN中Euler-Lagarange算法对不同位置和厚度聚脲材料复合柔性结构的抗破片侵彻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复合柔性结构防护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脲材料在复合柔性结构内侧位置时抗破片侵彻能力最强;抗破片侵彻效果与聚脲材料厚度成正比;复合柔性结构防护性能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防爆液体厚度、芳纶纤维层数、聚脲材料位置、聚脲材料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柔性结构 聚脲材料 爆炸破片 破片侵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