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环氧树脂低温固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21
1
作者
张翠红
宫晋英
张鑫
《化学建材》
2006年第3期22-24,共3页
对硫脲改性多胺(二乙烯三胺)固化剂固化环氧树脂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合成反应时间、合成反应温度和合成单体配料比对固化剂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的最佳掺量比。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130℃,二乙...
对硫脲改性多胺(二乙烯三胺)固化剂固化环氧树脂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合成反应时间、合成反应温度和合成单体配料比对固化剂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的最佳掺量比。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130℃,二乙烯三胺与硫脲的摩尔比为1.6时,合成的固化剂以1:5加入环氧树脂中能在-10℃的低温环境下10h内快速固化环氧树脂,有效提高固化体系在低温下的固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固化剂
低温固化
掺量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基发射药中二苯胺的极谱法测定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翠梅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2-35,共4页
将单基发射药亚硝化后用单扫描方波极谱法测定溶液中的二苯胺(DPA)含量,用丙酮溶解单基发射药试样,使用组成与待测样品相同的单基标准样品作工作曲线。在5%丙酮/0.025mol·LH^-1H2SO4/5.0×10^-3mol·L^-1NaNO2底...
将单基发射药亚硝化后用单扫描方波极谱法测定溶液中的二苯胺(DPA)含量,用丙酮溶解单基发射药试样,使用组成与待测样品相同的单基标准样品作工作曲线。在5%丙酮/0.025mol·LH^-1H2SO4/5.0×10^-3mol·L^-1NaNO2底液中,测量DPA亚硝化产物在电位为-0.59V(vs.SCE)的峰电流。结果表明,峰电流与DPA浓度在3.5×10^-6~1.0×10^-4mol·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测定了单基发射药8/1-12样中的DPA含量,与溴化法测定结果一致。试验的加标回收率达98.2%~1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单基发射药
DPA
亚硝化
方波极谱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进的普通乳液聚合法合成高固含量纯丙微乳液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翠梅
吴跃焕
杨卓如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06年第2期4-6,57,共4页
用改进的普通乳液聚合法合成了m(聚合物)∶m(乳化剂)>25∶1,粒径35.6 nm、多分散性0.133的纯丙微乳液[1]。本文用框图的方式,揭示了改进的普通乳液聚合法合成乳化剂用量小、固含量高的纯丙纳米乳液的机理。表明:在种子聚合阶段,要控...
用改进的普通乳液聚合法合成了m(聚合物)∶m(乳化剂)>25∶1,粒径35.6 nm、多分散性0.133的纯丙微乳液[1]。本文用框图的方式,揭示了改进的普通乳液聚合法合成乳化剂用量小、固含量高的纯丙纳米乳液的机理。表明:在种子聚合阶段,要控制反应温度、单体滴加速度使得自由基生成速率高于乳胶粒生长速率和新核生成速率;在外层单体加入阶段,要控制补加乳剂的量使体系中乳化剂浓度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理
普通乳液聚合法
纯丙微乳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非共价键作用力的纳米粒子层层组装薄膜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敏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3-29,共7页
非共价键作用力常被用来构筑各种超分子结构,最有效的非共价键驱动力是静电相互作用力,被广泛应用于聚离子间的层层组装。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非共价键驱动力的纳米粒子层层组装薄膜的制备及其组成、表面形貌、厚度和结构等的表征方法;...
非共价键作用力常被用来构筑各种超分子结构,最有效的非共价键驱动力是静电相互作用力,被广泛应用于聚离子间的层层组装。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非共价键驱动力的纳米粒子层层组装薄膜的制备及其组成、表面形貌、厚度和结构等的表征方法;分析了多层组装薄膜形成的普遍原理,认为静电相互作用力可能是主要成膜驱动力;归纳了现今比较常见的几种纳米粒子层层组装的类型,并总结了纳米粒子层层组装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层层组装
静电相互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乳液聚合法合成高固含量纯丙微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
6
5
作者
张翠梅
《化学建材》
2007年第2期13-16,共4页
用改进的微乳液聚合法,合成出聚合物/乳化剂大于15:1、粒径34.3 nm、多分散性为0.176的纯丙微乳液.考察了聚合工艺、乳化剂种类用量、电解质用量、温度、搅拌对乳液粒径及性能.要求缓慢搅拌,并严格控制滴加速度。
关键词
粒径
纯丙微乳液
高固含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界面微环境中双亲卟啉的光谱研究
6
作者
吴秉衡
赵晓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0-822,共3页
用敏感于微环境变化的UV-Vis光谱,研究了在SDS胶束微环境中,双亲原卟啉P1对体相pH值的依赖关系。体相pH值由弱碱性到强酸性改变的过程中,P1在SDS胶束内存在明显等色点,为一典型的双组分平衡,同时其质子化峰吸收强度逐渐增强,表明P1在胶...
用敏感于微环境变化的UV-Vis光谱,研究了在SDS胶束微环境中,双亲原卟啉P1对体相pH值的依赖关系。体相pH值由弱碱性到强酸性改变的过程中,P1在SDS胶束内存在明显等色点,为一典型的双组分平衡,同时其质子化峰吸收强度逐渐增强,表明P1在胶束内发生了质子化;体相pH值从弱碱到强碱变化时,P1的Soret带红移,吸光度变小,半峰宽加大,这是卟啉从SDS胶束内核转移到胶束表面的结果,由此证明改变pH值可以实现卟啉跨膜转移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亲卟啉
胶束
质子化
跨膜转移
紫外-可见光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酸性介质中用氟电极测定氟离子的新方法
被引量:
6
7
作者
周激
吴跃焕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84,共3页
基于弱酸根离子在不同酸度溶液中的化学平衡和离子选择电极的响应特征, 本文推导出了以氟电极为指示电极, 玻璃pH电极作参比在酸性介质中测定氟的新方法. 经验证: 当pH<2时, 氟离子浓度在10^-2~10^-5 mol/L范围内, 电池电动势值与氟...
基于弱酸根离子在不同酸度溶液中的化学平衡和离子选择电极的响应特征, 本文推导出了以氟电极为指示电极, 玻璃pH电极作参比在酸性介质中测定氟的新方法. 经验证: 当pH<2时, 氟离子浓度在10^-2~10^-5 mol/L范围内, 电池电动势值与氟离子总量呈能斯特响应, 试液中少量铝的存在对测定不构成干扰. 用该法直接测定了酸蚀法铝型材废水中的氟, 加标回收率达96%~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电极
玻璃pH电极
PH
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洁氧化苯甲醛制苯甲酸
被引量:
1
8
作者
陈志敏
李敏
+1 位作者
辛先荣
程喜英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6年第4期328-330,共3页
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以十六烷基三甲基钨磷杂多酸铵为催化剂,催化氧化苯甲醛制苯甲酸.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30%过氧化氢用量、反应时间对苯甲酸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甲醛10.1 mL,30%过氧化氢11.5 mL,催化剂0.16 g,在90℃下反...
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以十六烷基三甲基钨磷杂多酸铵为催化剂,催化氧化苯甲醛制苯甲酸.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30%过氧化氢用量、反应时间对苯甲酸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甲醛10.1 mL,30%过氧化氢11.5 mL,催化剂0.16 g,在90℃下反应6 h,苯甲酸的产率可达到75.5%.添加四氯化碳,苯甲酸产率显著降低,说明该氧化反应为自由基型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醛
苯甲酸
过氧化氢
氧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碱性刷镀铜溶液的组分作用研究
9
作者
李敏
《山西化工》
2007年第2期52-54,共3页
在刷镀溶液中要加入各种配体,以得到稳定的电镀溶液和较好的电镀效果。研究了碱性电镀铜溶液中加入的两种配位剂——乙二胺和柠檬酸钠的加入量,并对两种配位剂的作用作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
刷镀溶液
配位剂
乙二胺
柠檬酸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系列双亲卟啉在水溶液及盐溶液中的不同聚集行为
被引量:
1
10
作者
赵晓红
张韫宏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58-560,共3页
分析了中性条件下在水溶液及盐溶液中系列双亲卟啉随其浓度连续变化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不同侧链取代基对双亲卟啉的聚集行为有很大影响,盐的加入导致卟啉的聚集形态发生改变,初步解释了影响卟啉聚集的原因。
关键词
双亲卟啉
聚集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原文传递
题名
环氧树脂低温固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21
1
作者
张翠红
宫晋英
张鑫
机构
中北大学分校应用化学系
出处
《化学建材》
2006年第3期22-24,共3页
文摘
对硫脲改性多胺(二乙烯三胺)固化剂固化环氧树脂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合成反应时间、合成反应温度和合成单体配料比对固化剂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的最佳掺量比。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130℃,二乙烯三胺与硫脲的摩尔比为1.6时,合成的固化剂以1:5加入环氧树脂中能在-10℃的低温环境下10h内快速固化环氧树脂,有效提高固化体系在低温下的固化能力。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固化剂
低温固化
掺量比
Keywords
epoxy resin
hardener
low temperature hardening
addition ratio
分类号
TU561.6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基发射药中二苯胺的极谱法测定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翠梅
机构
中北大学分校应用化学系
出处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2-35,共4页
文摘
将单基发射药亚硝化后用单扫描方波极谱法测定溶液中的二苯胺(DPA)含量,用丙酮溶解单基发射药试样,使用组成与待测样品相同的单基标准样品作工作曲线。在5%丙酮/0.025mol·LH^-1H2SO4/5.0×10^-3mol·L^-1NaNO2底液中,测量DPA亚硝化产物在电位为-0.59V(vs.SCE)的峰电流。结果表明,峰电流与DPA浓度在3.5×10^-6~1.0×10^-4mol·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测定了单基发射药8/1-12样中的DPA含量,与溴化法测定结果一致。试验的加标回收率达98.2%~102.4%。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单基发射药
DPA
亚硝化
方波极谱法
Keywords
analytical chemistry
single base propellants
diphenylamine
nitrosation
square-wave polarography
分类号
TQ562.072 [化学工程—炸药化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进的普通乳液聚合法合成高固含量纯丙微乳液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翠梅
吴跃焕
杨卓如
机构
中北大学分校应用化学系
华南理工
大学
化工学院
出处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06年第2期4-6,57,共4页
基金
山西省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20041251)
文摘
用改进的普通乳液聚合法合成了m(聚合物)∶m(乳化剂)>25∶1,粒径35.6 nm、多分散性0.133的纯丙微乳液[1]。本文用框图的方式,揭示了改进的普通乳液聚合法合成乳化剂用量小、固含量高的纯丙纳米乳液的机理。表明:在种子聚合阶段,要控制反应温度、单体滴加速度使得自由基生成速率高于乳胶粒生长速率和新核生成速率;在外层单体加入阶段,要控制补加乳剂的量使体系中乳化剂浓度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下。
关键词
机理
普通乳液聚合法
纯丙微乳液
Keywords
mechnism, ordinary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all-acrylate microlatex
分类号
TQ630.7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非共价键作用力的纳米粒子层层组装薄膜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敏
机构
中北大学分校应用化学系
出处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3-29,共7页
文摘
非共价键作用力常被用来构筑各种超分子结构,最有效的非共价键驱动力是静电相互作用力,被广泛应用于聚离子间的层层组装。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非共价键驱动力的纳米粒子层层组装薄膜的制备及其组成、表面形貌、厚度和结构等的表征方法;分析了多层组装薄膜形成的普遍原理,认为静电相互作用力可能是主要成膜驱动力;归纳了现今比较常见的几种纳米粒子层层组装的类型,并总结了纳米粒子层层组装潜在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纳米粒子
层层组装
静电相互作用
Keywords
Nanoparticle
Layer-by-layer assembly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分类号
TB383.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乳液聚合法合成高固含量纯丙微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
6
5
作者
张翠梅
机构
中北大学分校应用化学系
出处
《化学建材》
2007年第2期13-16,共4页
文摘
用改进的微乳液聚合法,合成出聚合物/乳化剂大于15:1、粒径34.3 nm、多分散性为0.176的纯丙微乳液.考察了聚合工艺、乳化剂种类用量、电解质用量、温度、搅拌对乳液粒径及性能.要求缓慢搅拌,并严格控制滴加速度。
关键词
粒径
纯丙微乳液
高固含量
Keywords
particle size
all-acrylate microemulsion
high solid content
分类号
TU561.6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界面微环境中双亲卟啉的光谱研究
6
作者
吴秉衡
赵晓红
机构
中北大学
后勤管理处
中北大学分校应用化学系
出处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0-822,共3页
文摘
用敏感于微环境变化的UV-Vis光谱,研究了在SDS胶束微环境中,双亲原卟啉P1对体相pH值的依赖关系。体相pH值由弱碱性到强酸性改变的过程中,P1在SDS胶束内存在明显等色点,为一典型的双组分平衡,同时其质子化峰吸收强度逐渐增强,表明P1在胶束内发生了质子化;体相pH值从弱碱到强碱变化时,P1的Soret带红移,吸光度变小,半峰宽加大,这是卟啉从SDS胶束内核转移到胶束表面的结果,由此证明改变pH值可以实现卟啉跨膜转移的控制。
关键词
:双亲卟啉
胶束
质子化
跨膜转移
紫外-可见光谱
Keywords
Amphiphilic porphyrin
Micelle
Protonation
Trans-membrane
UV - Vis
分类号
O657.32 [理学—分析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酸性介质中用氟电极测定氟离子的新方法
被引量:
6
7
作者
周激
吴跃焕
机构
中北大学分校应用化学系
出处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84,共3页
文摘
基于弱酸根离子在不同酸度溶液中的化学平衡和离子选择电极的响应特征, 本文推导出了以氟电极为指示电极, 玻璃pH电极作参比在酸性介质中测定氟的新方法. 经验证: 当pH<2时, 氟离子浓度在10^-2~10^-5 mol/L范围内, 电池电动势值与氟离子总量呈能斯特响应, 试液中少量铝的存在对测定不构成干扰. 用该法直接测定了酸蚀法铝型材废水中的氟, 加标回收率达96%~98%.
关键词
氟电极
玻璃pH电极
PH
铝
Keywords
Fluoride electrode
pH glass electrode
pH value
Aluminum
分类号
O657.1 [理学—分析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洁氧化苯甲醛制苯甲酸
被引量:
1
8
作者
陈志敏
李敏
辛先荣
程喜英
机构
中北大学分校应用化学系
出处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6年第4期328-330,共3页
文摘
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以十六烷基三甲基钨磷杂多酸铵为催化剂,催化氧化苯甲醛制苯甲酸.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30%过氧化氢用量、反应时间对苯甲酸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甲醛10.1 mL,30%过氧化氢11.5 mL,催化剂0.16 g,在90℃下反应6 h,苯甲酸的产率可达到75.5%.添加四氯化碳,苯甲酸产率显著降低,说明该氧化反应为自由基型反应.
关键词
苯甲醛
苯甲酸
过氧化氢
氧化
Keywords
phenyl formaldehyde
Benzoic acid
hydrogen peroxide
oxidation
分类号
O611.62 [理学—无机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碱性刷镀铜溶液的组分作用研究
9
作者
李敏
机构
中北大学分校应用化学系
出处
《山西化工》
2007年第2期52-54,共3页
文摘
在刷镀溶液中要加入各种配体,以得到稳定的电镀溶液和较好的电镀效果。研究了碱性电镀铜溶液中加入的两种配位剂——乙二胺和柠檬酸钠的加入量,并对两种配位剂的作用作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
刷镀溶液
配位剂
乙二胺
柠檬酸盐
Keywords
brush plating
ligand
ethane diamine
citrate
分类号
O656 [理学—分析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系列双亲卟啉在水溶液及盐溶液中的不同聚集行为
被引量:
1
10
作者
赵晓红
张韫宏
机构
中北大学分校应用化学系
北京理工
大学
理学院
出处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58-560,共3页
基金
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分析了中性条件下在水溶液及盐溶液中系列双亲卟啉随其浓度连续变化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不同侧链取代基对双亲卟啉的聚集行为有很大影响,盐的加入导致卟啉的聚集形态发生改变,初步解释了影响卟啉聚集的原因。
关键词
双亲卟啉
聚集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Keywords
Amphiphilic porphyrins, Aggregation, UV-Vis spectra
分类号
O626 [理学—有机化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环氧树脂低温固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张翠红
宫晋英
张鑫
《化学建材》
2006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单基发射药中二苯胺的极谱法测定
张翠梅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改进的普通乳液聚合法合成高固含量纯丙微乳液的机理分析
张翠梅
吴跃焕
杨卓如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非共价键作用力的纳米粒子层层组装薄膜
李敏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微乳液聚合法合成高固含量纯丙微乳液的研究
张翠梅
《化学建材》
200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界面微环境中双亲卟啉的光谱研究
吴秉衡
赵晓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在酸性介质中用氟电极测定氟离子的新方法
周激
吴跃焕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清洁氧化苯甲醛制苯甲酸
陈志敏
李敏
辛先荣
程喜英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碱性刷镀铜溶液的组分作用研究
李敏
《山西化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系列双亲卟啉在水溶液及盐溶液中的不同聚集行为
赵晓红
张韫宏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