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力学约束对锂离子电池双层电极中锂扩散和应力的影响
1
作者 张凯 徐鹏 +3 位作者 关学锋 杜玉群 王轲杰 陆勇俊 《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4,共10页
锂离子电池中的电极总是处于特定的约束当中,这些约束既包括电池内部不可避免的被动结构约束,又包括一些新兴技术应用场景可能赋予的外部主动约束.本文主要利用化学-力学双向耦合的基本假设建立描述双层电极结构的理论模型,考虑4种不同... 锂离子电池中的电极总是处于特定的约束当中,这些约束既包括电池内部不可避免的被动结构约束,又包括一些新兴技术应用场景可能赋予的外部主动约束.本文主要利用化学-力学双向耦合的基本假设建立描述双层电极结构的理论模型,考虑4种不同强弱的理想化变形约束作为其边界条件,并通过数值求解研究在充电过程中这些外部约束对双层电极中Li扩散和应力的影响.从力学的角度,所研究的双层电极结构存在侧向伸缩和弯曲变形两个自由度,弱化的约束条件能够部分或完全激活这些应力释放机制,从而降低电极结构整体的应力水平,并提升结构的力学稳定性.然而,从电化学的角度,电极结构的正向弯曲变形所产生的应力梯度会阻碍嵌Li过程,强化的约束能够部分或完全抑制电极的正向弯曲,使活性层内Li浓度更加均匀,从而提高活性层的容量利用率.这些结果不仅为进一步理解双层电极在更加真实或极端服役条件下的化学-力学响应提供理论参考,还从设计的角度表明折中的外部约束有利于平衡电极的结构耐久性和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化学-力学耦合 平板电极 力学约束
下载PDF
环氧树脂低温固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翠红 宫晋英 张鑫 《化学建材》 2006年第3期22-24,共3页
对硫脲改性多胺(二乙烯三胺)固化剂固化环氧树脂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合成反应时间、合成反应温度和合成单体配料比对固化剂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的最佳掺量比。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130℃,二乙... 对硫脲改性多胺(二乙烯三胺)固化剂固化环氧树脂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合成反应时间、合成反应温度和合成单体配料比对固化剂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的最佳掺量比。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130℃,二乙烯三胺与硫脲的摩尔比为1.6时,合成的固化剂以1:5加入环氧树脂中能在-10℃的低温环境下10h内快速固化环氧树脂,有效提高固化体系在低温下的固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固化剂 低温固化 掺量比
下载PDF
单基发射药中二苯胺的极谱法测定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翠梅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2-35,共4页
将单基发射药亚硝化后用单扫描方波极谱法测定溶液中的二苯胺(DPA)含量,用丙酮溶解单基发射药试样,使用组成与待测样品相同的单基标准样品作工作曲线。在5%丙酮/0.025mol·LH^-1H2SO4/5.0×10^-3mol·L^-1NaNO2底... 将单基发射药亚硝化后用单扫描方波极谱法测定溶液中的二苯胺(DPA)含量,用丙酮溶解单基发射药试样,使用组成与待测样品相同的单基标准样品作工作曲线。在5%丙酮/0.025mol·LH^-1H2SO4/5.0×10^-3mol·L^-1NaNO2底液中,测量DPA亚硝化产物在电位为-0.59V(vs.SCE)的峰电流。结果表明,峰电流与DPA浓度在3.5×10^-6~1.0×10^-4mol·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测定了单基发射药8/1-12样中的DPA含量,与溴化法测定结果一致。试验的加标回收率达98.2%~1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单基发射药 DPA 亚硝化 方波极谱法
下载PDF
改进的普通乳液聚合法合成高固含量纯丙微乳液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翠梅 吴跃焕 杨卓如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06年第2期4-6,57,共4页
用改进的普通乳液聚合法合成了m(聚合物)∶m(乳化剂)>25∶1,粒径35.6 nm、多分散性0.133的纯丙微乳液[1]。本文用框图的方式,揭示了改进的普通乳液聚合法合成乳化剂用量小、固含量高的纯丙纳米乳液的机理。表明:在种子聚合阶段,要控... 用改进的普通乳液聚合法合成了m(聚合物)∶m(乳化剂)>25∶1,粒径35.6 nm、多分散性0.133的纯丙微乳液[1]。本文用框图的方式,揭示了改进的普通乳液聚合法合成乳化剂用量小、固含量高的纯丙纳米乳液的机理。表明:在种子聚合阶段,要控制反应温度、单体滴加速度使得自由基生成速率高于乳胶粒生长速率和新核生成速率;在外层单体加入阶段,要控制补加乳剂的量使体系中乳化剂浓度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理 普通乳液聚合法 纯丙微乳液
下载PDF
基于非共价键作用力的纳米粒子层层组装薄膜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敏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3-29,共7页
非共价键作用力常被用来构筑各种超分子结构,最有效的非共价键驱动力是静电相互作用力,被广泛应用于聚离子间的层层组装。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非共价键驱动力的纳米粒子层层组装薄膜的制备及其组成、表面形貌、厚度和结构等的表征方法;... 非共价键作用力常被用来构筑各种超分子结构,最有效的非共价键驱动力是静电相互作用力,被广泛应用于聚离子间的层层组装。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非共价键驱动力的纳米粒子层层组装薄膜的制备及其组成、表面形貌、厚度和结构等的表征方法;分析了多层组装薄膜形成的普遍原理,认为静电相互作用力可能是主要成膜驱动力;归纳了现今比较常见的几种纳米粒子层层组装的类型,并总结了纳米粒子层层组装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层层组装 静电相互作用
下载PDF
微乳液聚合法合成高固含量纯丙微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翠梅 《化学建材》 2007年第2期13-16,共4页
用改进的微乳液聚合法,合成出聚合物/乳化剂大于15:1、粒径34.3 nm、多分散性为0.176的纯丙微乳液.考察了聚合工艺、乳化剂种类用量、电解质用量、温度、搅拌对乳液粒径及性能.要求缓慢搅拌,并严格控制滴加速度。
关键词 粒径 纯丙微乳液 高固含量
下载PDF
界面微环境中双亲卟啉的光谱研究
7
作者 吴秉衡 赵晓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0-822,共3页
用敏感于微环境变化的UV-Vis光谱,研究了在SDS胶束微环境中,双亲原卟啉P1对体相pH值的依赖关系。体相pH值由弱碱性到强酸性改变的过程中,P1在SDS胶束内存在明显等色点,为一典型的双组分平衡,同时其质子化峰吸收强度逐渐增强,表明P1在胶... 用敏感于微环境变化的UV-Vis光谱,研究了在SDS胶束微环境中,双亲原卟啉P1对体相pH值的依赖关系。体相pH值由弱碱性到强酸性改变的过程中,P1在SDS胶束内存在明显等色点,为一典型的双组分平衡,同时其质子化峰吸收强度逐渐增强,表明P1在胶束内发生了质子化;体相pH值从弱碱到强碱变化时,P1的Soret带红移,吸光度变小,半峰宽加大,这是卟啉从SDS胶束内核转移到胶束表面的结果,由此证明改变pH值可以实现卟啉跨膜转移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亲卟啉 胶束 质子化 跨膜转移 紫外-可见光谱
下载PDF
十二钨磷酸(H_3[W_(12)PO_(40)])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8
作者 李江 陈志敏 《河北化工》 2006年第1期30-31,共2页
论述了十二钨磷酸(H3[W12PO40])的制备过程,将其作为催化剂用于苯甲醛氧化制备苯甲酸的过程,在其中加入一种相转移催化剂时,其催化活性大大提高。
关键词 十二钨磷酸 催化剂 苯甲醛 苯甲酸
下载PDF
在酸性介质中用氟电极测定氟离子的新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周激 吴跃焕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84,共3页
基于弱酸根离子在不同酸度溶液中的化学平衡和离子选择电极的响应特征, 本文推导出了以氟电极为指示电极, 玻璃pH电极作参比在酸性介质中测定氟的新方法. 经验证: 当pH<2时, 氟离子浓度在10^-2~10^-5 mol/L范围内, 电池电动势值与氟... 基于弱酸根离子在不同酸度溶液中的化学平衡和离子选择电极的响应特征, 本文推导出了以氟电极为指示电极, 玻璃pH电极作参比在酸性介质中测定氟的新方法. 经验证: 当pH<2时, 氟离子浓度在10^-2~10^-5 mol/L范围内, 电池电动势值与氟离子总量呈能斯特响应, 试液中少量铝的存在对测定不构成干扰. 用该法直接测定了酸蚀法铝型材废水中的氟, 加标回收率达96%~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电极 玻璃pH电极 PH
下载PDF
清洁氧化苯甲醛制苯甲酸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志敏 李敏 +1 位作者 辛先荣 程喜英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6年第4期328-330,共3页
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以十六烷基三甲基钨磷杂多酸铵为催化剂,催化氧化苯甲醛制苯甲酸.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30%过氧化氢用量、反应时间对苯甲酸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甲醛10.1 mL,30%过氧化氢11.5 mL,催化剂0.16 g,在90℃下反... 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以十六烷基三甲基钨磷杂多酸铵为催化剂,催化氧化苯甲醛制苯甲酸.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30%过氧化氢用量、反应时间对苯甲酸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甲醛10.1 mL,30%过氧化氢11.5 mL,催化剂0.16 g,在90℃下反应6 h,苯甲酸的产率可达到75.5%.添加四氯化碳,苯甲酸产率显著降低,说明该氧化反应为自由基型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醛 苯甲酸 过氧化氢 氧化
下载PDF
碱性刷镀铜溶液的组分作用研究
11
作者 李敏 《山西化工》 2007年第2期52-54,共3页
在刷镀溶液中要加入各种配体,以得到稳定的电镀溶液和较好的电镀效果。研究了碱性电镀铜溶液中加入的两种配位剂——乙二胺和柠檬酸钠的加入量,并对两种配位剂的作用作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 刷镀溶液 配位剂 乙二胺 柠檬酸盐
下载PDF
WO_3水化薄膜独特的变色效应
12
作者 李不鱼 张莉 +1 位作者 过家好 蔡生民 《宿州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90-92,共3页
取 W粉、H2 O2 和无水乙醇混合于烧杯中 ,电磁搅拌 3 h,得淡黄色 WO3浊液 ,室温下将饱和溶液恒电流( 3 m A / cm2 )电解一定时间 ,于导电玻璃上电沉积 WO3薄膜 ,发现此水化薄膜的变色行为反常 ,无须正负通电变色 .在通负电变色后 ,只要... 取 W粉、H2 O2 和无水乙醇混合于烧杯中 ,电磁搅拌 3 h,得淡黄色 WO3浊液 ,室温下将饱和溶液恒电流( 3 m A / cm2 )电解一定时间 ,于导电玻璃上电沉积 WO3薄膜 ,发现此水化薄膜的变色行为反常 ,无须正负通电变色 .在通负电变色后 ,只要断电 ,立即自动恢复无色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变色 WO3水化薄膜 电沉积
下载PDF
1,1-二氯-2-硝基乙烯的气相色谱研究
13
作者 尚磊 《长治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9-20,共2页
文章给出了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测定烯啶虫胺合成中间体中1,1-二氯-2-硝基乙烯含量的气相色谱方法。此方法灵敏、准确,可以应用于实际样品1,1-二氯-2硝基乙烯的测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遗传学 创新人才
下载PDF
系列双亲卟啉在水溶液及盐溶液中的不同聚集行为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晓红 张韫宏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58-560,共3页
分析了中性条件下在水溶液及盐溶液中系列双亲卟啉随其浓度连续变化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不同侧链取代基对双亲卟啉的聚集行为有很大影响,盐的加入导致卟啉的聚集形态发生改变,初步解释了影响卟啉聚集的原因。
关键词 双亲卟啉 聚集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