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线隧道式涡轮增压器转子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黄若 郭文杰 +1 位作者 高泽 黄仕豪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25,共7页
为研究流线隧道式涡轮对涡轮增压器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将某型号车用涡轮增压器叶片式涡轮替换为流线隧道式涡轮,建立了密封流体激振、叶尖间隙激振和隧道涡轮轮缘间隙激振耦合条件下的转子系统模型,计算分析了涡轮材料和轮缘间隙对... 为研究流线隧道式涡轮对涡轮增压器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将某型号车用涡轮增压器叶片式涡轮替换为流线隧道式涡轮,建立了密封流体激振、叶尖间隙激振和隧道涡轮轮缘间隙激振耦合条件下的转子系统模型,计算分析了涡轮材料和轮缘间隙对转子临界转速、稳态响应以及瞬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K418高温合金隧道涡轮转子一阶临界转速大幅降低,稳态响应稳定性较好,但瞬态响应振动剧烈、失稳,表明隧道涡轮采用K418高温合金需要调整结构设计;SiC陶瓷隧道涡轮转子一阶临界转速下降、稳态响应振幅增加,但对转子稳定性影响不大,二阶临界转速有微小增加,稳态响应振幅下降,瞬态响应稳定性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动力学 涡轮增压器 流线隧道式涡轮 密封流体激振 叶顶间隙激振 轮缘间隙激振
下载PDF
基于FSEC动力电池箱的强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任润国 尉庆国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3期48-51,共4页
以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FSEC)为平台,根据大赛提出的规则要求以及设计指导方针,对电池箱进行强度校核,在满足大赛规则的情况下,设计出一款高强度、高安全性、高轻量化的电池箱。文章通过数学模型转化,应用CATIA软件对样车电池箱以... 以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FSEC)为平台,根据大赛提出的规则要求以及设计指导方针,对电池箱进行强度校核,在满足大赛规则的情况下,设计出一款高强度、高安全性、高轻量化的电池箱。文章通过数学模型转化,应用CATIA软件对样车电池箱以及包括电池在内的各个元器件进行建模、装配,再通过AnsysWorkbench软件对电池箱体进行静态结构分析,获得仿真数据,设计出满足大赛安全性要求的电池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箱 FSEC 静态结构分析
下载PDF
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的溃坝水流模拟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慧玲 李海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0-154,159,共6页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由极端天气引发的类似溃坝等问题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深入研究溃坝水流的水动力特性势在必行。在分析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边界处理方法,即将接近壁面的流体视为层流,在耦合动力...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由极端天气引发的类似溃坝等问题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深入研究溃坝水流的水动力特性势在必行。在分析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边界处理方法,即将接近壁面的流体视为层流,在耦合动力边界附近引入层流黏性近似边界层理论。采用该方法对溃坝水流进行数值模拟,将SPH数值模拟得到的外轮廓、自由液面高度以及压力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边界处理方法较完整地得到了水流与壁面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多种复杂的物理现象,其外部轮廓与实验非常吻合;自由表面融合过程中液面间冲击的能量耗散会导致融合后的液面高度存在一些差异;不同监测点处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基本落在置信区间之内。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高,验证了改进方案的可靠性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坝水流模拟 自由液面 耦合动力边界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
下载PDF
火炮后坐能量转换装置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保全 黄通 +2 位作者 毛虎平 张彤 昝博勋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共5页
利用直线发电机技术将火炮后坐动能转换为电能再利用,设计了一种新型火炮后坐能量转换装置。基于等效磁路法和虚功原理推导出该型直线发电机电磁力的解析公式;按照火炮后坐运动规律建立火炮后坐能量转换装置动力学模型;并结合有限元法... 利用直线发电机技术将火炮后坐动能转换为电能再利用,设计了一种新型火炮后坐能量转换装置。基于等效磁路法和虚功原理推导出该型直线发电机电磁力的解析公式;按照火炮后坐运动规律建立火炮后坐能量转换装置动力学模型;并结合有限元法对装置电磁场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了该装置的电磁阻力特性和动力学特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可调电阻对火炮后坐能量转换装置电磁力进行调控的方法,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种方法能够有效的对电磁阻力进行调控,为火炮后坐能量转换装置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火炮后坐 能量转换 电磁阻力
下载PDF
预处理建筑垃圾与沸腾炉灰渣制备高性能混凝土与硬化机理研究
5
作者 范裕如 蒋凯伟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1-682,共12页
为充分资源化利用沸腾炉灰渣和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研发得到一种预处理建筑垃圾-沸腾炉灰渣基高性能混凝土。分析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冻融循环性能和硬化机理。结果表明:当沸腾炉灰渣对粉煤灰替代量为50%,细粒级... 为充分资源化利用沸腾炉灰渣和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研发得到一种预处理建筑垃圾-沸腾炉灰渣基高性能混凝土。分析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冻融循环性能和硬化机理。结果表明:当沸腾炉灰渣对粉煤灰替代量为50%,细粒级与粗粒级建筑垃圾的比例为460.00 kg/m^(3):562.22 kg/m^(3)(HF3)时,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最大,混凝土试件HF3在第28天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37.51和3.51×10^(4)MPa。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随沸腾炉灰渣含量增加而增强,第28天的HF3具有极低的氯离子渗透等级(电通量为113 C)。HF3相对质量、相对抗压强度和相对弹性模量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显示出损失程度降低特征。对于冻融损伤程度(D)相关拟合方程y=a×bx,HF3的b参数最小,为1.00876,表明HF3抗冻融循环能力最强。硬化机理表明:沸腾炉灰渣掺入可为混凝土体系提供较多的活性[SiO_(4)]^(4-)和[AlO_(4)]^(5-)物质,提高了钙矾石中六配位Al(AlO_(6))含量(90.35%)、C—(A)—S—H中O 1s桥氧键含量(99.90%)及Si2p结合能(102.05 eV)。另外,HF3的微观结构具有较少的裂痕,可见较多的钙矾石和C—(A)—S—H胶结在一起,组成致密的固化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灰渣 混凝土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抗冻融循环性能 硬化机理
下载PDF
基于改进EHO算法的主轴承组合结构多结构特性协同优化设计方法
6
作者 赵鑫 苏铁熊 +2 位作者 马富康 史建华 柴常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0-287,共18页
随着柴油机功率密度的提升,主轴承组合结构将面临主轴承变形加剧、关键部件强度下降等可靠性问题。以主轴承组合结构作为优化设计对象,将强度、刚度、接触强度和轻量化表现作为优化目标,构建多结构特性协同优化设计数学模型。针对传统... 随着柴油机功率密度的提升,主轴承组合结构将面临主轴承变形加剧、关键部件强度下降等可靠性问题。以主轴承组合结构作为优化设计对象,将强度、刚度、接触强度和轻量化表现作为优化目标,构建多结构特性协同优化设计数学模型。针对传统快速和精英保留多目标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Ⅱ,NSGA-Ⅱ)在求解小种群规模、有限进化代数的复杂工程问题时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基于Pareto优化理论,引入自适应策略及固定候选集随机测试算法,提出改进的大象放牧优化(Elephant Herding Optimization,EHO)算法用于求解多结构特性协同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对算法性能及协同优化设计方案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小种群规模和有限进化代数下,改进EHO算法的求解能力更强,计算效率更高;在质量波动仅为0.6%的情况下,机体和主轴承座的应力分别降低18.67%和11.06%;各考察截面失圆度平均值降低14.39%;机体与主轴承座接触面最大接触压力降低18.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轴承组合结构 多目标优化 协同设计 改进EHO算法
下载PDF
冲击载荷作用下电磁阻尼器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3
7
作者 黄通 郭保全 +2 位作者 张彤 毛虎平 丁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2期174-178,共5页
为了探究电磁阻尼器在冲击环境下的工作特性,开展针对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电磁阻尼器动力学特性研究。首先,根据电磁阻尼器存在的"恒阻尼-恒功率"的固有特性,基于单自由度系统振动模型,建立冲击载荷作用下电磁阻尼器阻尼响应模型... 为了探究电磁阻尼器在冲击环境下的工作特性,开展针对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电磁阻尼器动力学特性研究。首先,根据电磁阻尼器存在的"恒阻尼-恒功率"的固有特性,基于单自由度系统振动模型,建立冲击载荷作用下电磁阻尼器阻尼响应模型;分析了冲击性质等因素与阻尼输出特性的匹配关系。其次,建立了电磁阻尼器动力学模型,并利用Simulink搭建了仿真模型进行分析。最后,研究分析了载荷匹配系数和衰减系数对电磁阻尼器阻尼输出特性的影响,提出了阻尼稳定输出的调整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电磁阻尼器在实现对冲击载荷的制动过程中,会在恒阻尼输出平台中出现阻尼凹陷现象的突变;且其制动特性可以通过载荷匹配系数和衰减系数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载荷 电磁阻尼器 阻尼特性 动力学特性
下载PDF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动力电池SOC估算方法 被引量:37
8
作者 苏振浩 李晓杰 +2 位作者 秦晋 杜文杰 韩宁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9年第5期868-873,共6页
电池剩余电量(SOC)的估算是电池管理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众多估算方法中,神经网络在估算的准确性及鲁棒性上具有明显优势。庞大的数据量是获得SOC精确值的重要因素。针对以上问题,研究提出了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动力电池SOC估算方... 电池剩余电量(SOC)的估算是电池管理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众多估算方法中,神经网络在估算的准确性及鲁棒性上具有明显优势。庞大的数据量是获得SOC精确值的重要因素。针对以上问题,研究提出了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动力电池SOC估算方法,以某型号整包电池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对电池电压、电流、内阻及温度的数据采集,获得海量数据。建立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考虑电池极化、充放电倍率及温度的影响对初始数据进行修正。基于MATLAB平台建立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数据修正后用于网络模型的训练,并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将模型用于实验数据的预测,通过函数拟合实现了SOC的估算。最后,通过对比SOC的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最终证明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SOC估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等效电路 数据修正 神经网络模型 SOC估算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老化衰退模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外特性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晓杰 喻云泰 +1 位作者 张志文 董小瑞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9-347,共9页
当前锂离子动力电池电化学模型存在模型复杂、建模难度大、计算效率低、老化评估效果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考虑电池衰退老化的机理模型(ADME).本文首先通过有限差分法对伪二维(P2D)电化学模型进行离散降阶处理,得到简化伪二维(SP2D)模... 当前锂离子动力电池电化学模型存在模型复杂、建模难度大、计算效率低、老化评估效果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考虑电池衰退老化的机理模型(ADME).本文首先通过有限差分法对伪二维(P2D)电化学模型进行离散降阶处理,得到简化伪二维(SP2D)模型.在SP2D模型的基础上,基于阴阳两极发生的副反应导致的衰退老化现象,提出一种考虑电池衰退老化的机理模型.其次,使用多变量偏差补偿最小二乘法实现模型参数辨识.最后通过动力电池衰退老化性能循环实验,对比分析了恒流、脉冲工况下SP2D模型和ADME模型的终端电压输出.结果表明:ADME模型较为简单、计算效率和估算精度高,可以有效评估电池容量老化衰退,得到理想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外特性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机理模型 偏差补偿 参数辨识
下载PDF
基于液体介质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实验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郑海 续彦芳 +2 位作者 刘汉涛 陈凯 桂文龙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3期885-891,共7页
基于液体介质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由于其在冷却速度、降温效果等方面的优势,成为目前电池热管理的主流方式。为探究基于液体介质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传热效果。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验证了底部液冷式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在不同环境... 基于液体介质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由于其在冷却速度、降温效果等方面的优势,成为目前电池热管理的主流方式。为探究基于液体介质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传热效果。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验证了底部液冷式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冷却液温度对电池组最高温度及最大温差的影响,并运用仿真软件对电池组内部整体温度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常见液冷热管理系统存在的不足,为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结果表明:电池组底部布置液冷板能有效降低电池最高温度,且随着环境温度升高,散热效果更明显,但可能造成电池模块上下表面温差大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电池最高温度随着冷却液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之后继续降低冷却液温度会使电池表面的温度均匀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锂离子电池 热管理 液冷系统
下载PDF
电动方程式赛车双电机动力系统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2
11
作者 仝志辉 吴全君 游远翔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39-143,共5页
比较现有电动方程式赛车电机布置方式,综合考虑赛车的动力系统布置形式,确定双电机设计方案。首先,确立赛车整车参数及动力性能目标参数,对双电机参数、电池参数、传动比进行匹配设计;其次,建立电动方程式赛车模型及循环工况;最后,使用C... 比较现有电动方程式赛车电机布置方式,综合考虑赛车的动力系统布置形式,确定双电机设计方案。首先,确立赛车整车参数及动力性能目标参数,对双电机参数、电池参数、传动比进行匹配设计;其次,建立电动方程式赛车模型及循环工况;最后,使用Cruise软件对电动方程式赛车进行赛事动力性、经济性工况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双电机动力系统能满足赛事需求,对电动赛车动力系统设计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方程式赛车 双电机动力系统 赛车模型 仿真分析 参数匹配 电机驱动
下载PDF
海上滑行时两栖车辆的水动力特性数值计算 被引量:2
12
作者 詹超 尉庆国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X期13-15,共3页
为了提高海上滑行时两栖车辆的动力控制能力,进行海上滑行时两栖车辆的水动力特性数值计算分析,结合力学控制方法进行两栖车辆的水动力建模和控制优化。提出基于运动力学和阻尼力反馈调节的海上滑行时两栖车辆水动力解算模型,构建两栖... 为了提高海上滑行时两栖车辆的动力控制能力,进行海上滑行时两栖车辆的水动力特性数值计算分析,结合力学控制方法进行两栖车辆的水动力建模和控制优化。提出基于运动力学和阻尼力反馈调节的海上滑行时两栖车辆水动力解算模型,构建两栖车辆在海上滑行时的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根据滑行时的阻尼力和水动力进行平衡性控制,在考虑小扰动和稳态误差干扰下,根据两栖车辆的受力情况进行阻尼反馈调节,提高两栖车辆的滑行控制能力,并实现两栖车辆的水动力特性数值优化解算。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对两栖车辆的水动力特性数值计算,提高两栖车辆的海上滑行稳定控制性能,输出动态平稳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滑行 两栖车辆 水动力特性 控制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快速反应机制的构建思路探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晓彧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2年第5期181-184,共4页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高素质人才需求量明显提升,而大学生作为我国高素质群体代表,针对大学生开展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渐受到教育人员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高素质人才需求量明显提升,而大学生作为我国高素质群体代表,针对大学生开展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渐受到教育人员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环境发生明显转变,因此,针对大学生开展的心理教育工作也需要做出相应的优化与调整,助力大学生早日成为社会发展、国家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基于此,文章深度分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机制与快速反应机制建设策略,供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育 “互联网+”时代 心理教育 心理危机干预 预防机制
下载PDF
“动力赛车”创新实践体系的优化与重构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盛 尉庆国 徐燕茹 《汽车实用技术》 2023年第5期159-165,共7页
以“123”创新实践体系为基础,针对该体系在“普及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背景下存在的“参与度不高”“体系不健全”“入门难度大”“技术研究浮于表面”等问题,通过构建系统化实践活动体系、搭建基础训练平台、优化创新团队结构、改变项... 以“123”创新实践体系为基础,针对该体系在“普及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背景下存在的“参与度不高”“体系不健全”“入门难度大”“技术研究浮于表面”等问题,通过构建系统化实践活动体系、搭建基础训练平台、优化创新团队结构、改变项目开发流程等途径对原体系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创新实践育人体系是一种以汽车类专业为背景,以科技竞赛为导向,系统性较强,普及程度较高,理论和实践深度融合,贯穿本科和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三级进阶创新实践育人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赛车 创新实践 学科竞赛 项目开发 理实结合
下载PDF
微电子及碳化硅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探讨
15
作者 贾子厚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2年第4期76-77,80,共3页
本文阐述了微电子技术及碳化硅技术的起源与发展,分析了微电子技术及碳化硅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优势,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指出微电子技术及碳化硅技术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本技术支撑。
关键词 微电子 碳化硅 新能源汽车
下载PDF
特种车辆传动主轴运行载荷实时评估方法研究
16
作者 贾然 刘勇 +3 位作者 王立勇 周如意 马富康 李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8-66,共9页
为提升履带装甲车辆综合传动装置疲劳损伤的快速计算能力及其剩余寿命的准确评估性能,提出一种满足多工况条件的传动主轴运行载荷实时评估模型.提取特种车辆典型运行工况的特征参数,并采用K均值聚类及支持向量机方法实现特种车辆典型运... 为提升履带装甲车辆综合传动装置疲劳损伤的快速计算能力及其剩余寿命的准确评估性能,提出一种满足多工况条件的传动主轴运行载荷实时评估模型.提取特种车辆典型运行工况的特征参数,并采用K均值聚类及支持向量机方法实现特种车辆典型运行工况的实时判别;构建基于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多工况传动主轴运行载荷实时评估模型,采用贝叶斯算法对模型中学习率、神经网络隐含层单元数等超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传动主轴运行载荷评估的准确性;依据特种车辆典型工况下的运行数据开展模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在换挡工况、转向工况及爬坡工况下,模型对传动主轴运行载荷评估结果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0.150、0.014、0.006(5°坡工况)及0.004(10°坡工况),表明了本文模型在变工况条件下综合传动装置传动主轴运行载荷评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动装置 主轴 变工况 载荷评估
下载PDF
EEMD—模糊聚类在共轨系统故障诊断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良钰 苏铁熊 +1 位作者 马富康 蒲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05,110,共5页
高压共轨柴油机作为一种往复式运行的机械,其故障的发生是一个具有模糊性的渐变过程。针对高压共轨柴油机供油系统故障程度诊断中出现的特征值识别困难,分类界限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EEMD(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模糊聚类的故障诊断... 高压共轨柴油机作为一种往复式运行的机械,其故障的发生是一个具有模糊性的渐变过程。针对高压共轨柴油机供油系统故障程度诊断中出现的特征值识别困难,分类界限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EEMD(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模糊聚类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EEMD将供油系统轨压信号分解为一系列的IMF(固有模态函数),利用过零率曲线确定的特征提取准则并提取本征模态函数中的特征值,建立模糊聚类模型进行故障程度的诊断。在此基础上通过台架实验获得轨压信号,提取了相关特征值进行识别,分析了诊断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共轨 故障诊断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模糊聚类
下载PDF
含分层储能的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优化
18
作者 高冰 李国翊 +2 位作者 梅晓辉 赵海洲 贾建东 《化学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4,共7页
为提高冷热电联供型微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解决源-荷的不确定性使得系统运行稳定性降低的问题,提出含分层储能的三级混合时间尺度滚动优化方法。日前优化目标为日运行成本最低;日内上层以燃料成本和蓄热罐功率变化惩罚成本最低... 为提高冷热电联供型微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解决源-荷的不确定性使得系统运行稳定性降低的问题,提出含分层储能的三级混合时间尺度滚动优化方法。日前优化目标为日运行成本最低;日内上层以燃料成本和蓄热罐功率变化惩罚成本最低为目标对冷热能进行优化,下层以电网交互成本和蓄电池功率变化惩罚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对电能进行优化;实时电系统反馈以电系统削峰填谷作用量和功率波动量最低为优化目标;得出最优的系统中各设备的出力计划。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和分层储能能够有效达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各设备功率波动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冬季典型日的日运行成本比日前成本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电联供型微电网 分层储能 滚动优化 分时间尺度 运行优化
下载PDF
基于熔盐介质的大开口槽式集热器光热性能分析
19
作者 郭睿燊 雷东强 刘汉涛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4年第4期111-115,共5页
建立了基于熔盐介质的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光学仿真模型和传热模型。经验证,传热介质出口温度与实际出口温度误差在±1%以内,周向能流密度误差在4.7%以内,表明所建模型准确性较高。分析了槽式集热器开口弦长、集热管直径、光学误差... 建立了基于熔盐介质的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光学仿真模型和传热模型。经验证,传热介质出口温度与实际出口温度误差在±1%以内,周向能流密度误差在4.7%以内,表明所建模型准确性较高。分析了槽式集热器开口弦长、集热管直径、光学误差等对其光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法向直接辐照度、熔盐介质流速等对集热系统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开口弦长不变时,选择较大直径的集热管可以提高光学效率与截断因子,使系统热性能略有提高,而入射角和光学误差的增加会降低光学性能;增加法向直接辐照度或传热介质流速可以提高系统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熔盐 槽式 光学性能 热性能
下载PDF
基于文丘里效应的低速风聚风装置结构设计与优化
20
作者 王艳华 王富富 +3 位作者 张国苗 孟永凯 邓吉琛 王耀勋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3-60,共8页
为了提高微风发电的效率,文中基于文丘里效应设聚风装置。低速风通过对结构的优化收集更大风量来流提高来流风速。针对聚风装置进口长度、角度和出口长度、角度等主要结构参数做组合设计,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不同聚风装置的喉口部... 为了提高微风发电的效率,文中基于文丘里效应设聚风装置。低速风通过对结构的优化收集更大风量来流提高来流风速。针对聚风装置进口长度、角度和出口长度、角度等主要结构参数做组合设计,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不同聚风装置的喉口部位的速度、压力和聚风比,对比分析结果找到最优的聚风装置结构参数,结果发现:优化后可有效提升来流风速。通过分析聚风装置结构和流场变化,揭示流体对聚风装置结构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风装置 微风发电 数值模拟 气动性能 优化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