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康复工程在中西医脑康复中的应用
1
作者 吴佳佳 郑谋雄 +1 位作者 华续赟 徐建光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老龄化及其相关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挑战,尤其是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病、脑损伤及神经退行性疾病,已成为老龄化人群主要的健康威胁之一。传统康复方法的局限性促使人工智能和康复工程技术进入康复学科,为脑康复带来新的希望。智能... 老龄化及其相关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挑战,尤其是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病、脑损伤及神经退行性疾病,已成为老龄化人群主要的健康威胁之一。传统康复方法的局限性促使人工智能和康复工程技术进入康复学科,为脑康复带来新的希望。智能康复工程将中医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康复工程技术及方法,融合中医药学、神经科学和康复医学,提供更精准的神经调控和个性化康复治疗。通过人工智能和康复工程在中西医脑康复领域的综合协同应用,包括融合工程技术与脑功能康复的创新方法、基于神经环路重建机制的脑康复、中医智能康复等,旨在为脑功能康复的方式创新和技术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康复 人工智能 康复治疗 神经系统疾病 脑卒中 针灸 中医功法 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促进康复动机的策略在卒中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周平 陈思韵 +1 位作者 李文兮 许东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0-287,共8页
1动机的概念和意义动机是一个经常使用的概念,并被视为康复结果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1]。动机是社会认知理论[2]和自我决定理论[3],两种常见行为理论的经验衍生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功能和残疾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1动机的概念和意义动机是一个经常使用的概念,并被视为康复结果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1]。动机是社会认知理论[2]和自我决定理论[3],两种常见行为理论的经验衍生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功能和残疾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将动机定义为一种全面心理功能——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驱动力产生激励以促进行为的功能[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 心理功能 概念和意义
下载PDF
德国康复理念及在神经康复领域的应用
3
作者 Paul W.Schönle 单春雷 +2 位作者 刘丽萍 潘锦宇 刘平 《中国康复》 2024年第4期246-250,共5页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出,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推动预防、治疗、护理、康复有机衔接,形成“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的一体化健康管理服务;要统筹预防、诊疗、康复,优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服务。根据2023...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出,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推动预防、治疗、护理、康复有机衔接,形成“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的一体化健康管理服务;要统筹预防、诊疗、康复,优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服务。根据2023年发布的《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1],我国现阶段适合推广的脑卒中康复治疗体系是三级康复网络。三级康复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在卒中康复的临床实施阶段,目前正在制定相关的标准。因此,国外的先进体系对我国的康复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康复 德国康复理念 多阶段模式 加强监护康复 远程康复
下载PDF
麦肯基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栎菁 赵仙丽 赵小峰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6期168-172,共5页
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是指找不到确切的组织病理学结构改变,又不能通过客观检查明确其病因的腰痛,具有高患病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麦肯基疗法是治疗NLBP的一种常用物理治疗方法,在2019年我国运动疗法治疗腰... 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是指找不到确切的组织病理学结构改变,又不能通过客观检查明确其病因的腰痛,具有高患病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麦肯基疗法是治疗NLBP的一种常用物理治疗方法,在2019年我国运动疗法治疗腰痛的体育科学、康复科学和骨科领域等专家组专家共识中被推荐用于NLBP的治疗,证据等级为Ⅰ级。本文就麦肯基疗法在NLBP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并从缓解腰椎疼痛、改善腰椎活动度、增强躯干肌肉力量,提高功能性活动等方面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肯基疗法 非特异性下腰痛 腰椎功能 康复
下载PDF
外周联合中枢双靶磁刺激促进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康复专家共识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光跃 陈思韵 +16 位作者 霍聪聪 李鑫 陈玉辉 何晓阔 胡瑞萍 黄勇 刘浩 吕泽平 毛梦钗 沈霞 沈滢 孙莉敏 陶吉明 王永慧 窦祖林 李增勇 许东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80-884,共5页
重复外周磁刺激(repetitive peripheral magnetic stimulation,rPMS)作为一种远隔神经肌肉刺激模式正在运用于临床,发挥双向的神经激活作用,其疗效也在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1]。rPMS常与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重复外周磁刺激(repetitive peripheral magnetic stimulation,rPMS)作为一种远隔神经肌肉刺激模式正在运用于临床,发挥双向的神经激活作用,其疗效也在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1]。rPMS常与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使用,形成了外周联合中枢双靶点磁刺激[2]。但目前rPMS及其与rTMS联合临床应用尚无统一认识,缺乏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运动功能障碍 神经肌肉刺激 双靶点 脑卒中 临床应用 规范化
下载PDF
非侵入性经颅电刺激在认知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张云鹤 单春雷 +1 位作者 迪丽努尔·麦麦提艾力 李源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98-1002,共5页
认知功能障碍是脑损伤后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包括有:失认症、失用症、失语症、偏侧忽略症、体象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执行功能障碍和智力障碍等。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精神类等疾病常伴有认知功能障... 认知功能障碍是脑损伤后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包括有:失认症、失用症、失语症、偏侧忽略症、体象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执行功能障碍和智力障碍等。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精神类等疾病常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是脑疾病诊断和治疗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象障碍 失用症 注意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康复 智力障碍 记忆障碍
下载PDF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评估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任务态范式 被引量:1
7
作者 毛梦钗 许东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5-290,共6页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是新兴的脑功能影像技术,通过检测大脑皮质血氧活动水平变化间接反映神经活动强度,适用于脑卒中康复评定与康复干预治疗领域的临床实践,但相关临床应用尚无标准化试验范式与技术指标。本文从方法学角度...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是新兴的脑功能影像技术,通过检测大脑皮质血氧活动水平变化间接反映神经活动强度,适用于脑卒中康复评定与康复干预治疗领域的临床实践,但相关临床应用尚无标准化试验范式与技术指标。本文从方法学角度梳理fNIRS用于评估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常用任务态范式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
下载PDF
耳迷走神经刺激的作用机制与脑疾病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茜茜 周芷晴 +2 位作者 赵敬军 李源莉 单春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74-1479,共6页
耳迷走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a-VNS)是一种新型非侵入性的迷走神经刺激方法,其治疗效应主要在于对中枢—外周神经系统的调控作用。现代ta-VNS是由Ventureyra受传统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 耳迷走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a-VNS)是一种新型非侵入性的迷走神经刺激方法,其治疗效应主要在于对中枢—外周神经系统的调控作用。现代ta-VNS是由Ventureyra受传统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与中医耳针的启发,于2000年首次提出的新概念,并运用于发作性癫痫患者[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刺激 治疗效应 外周神经系统 脑疾病 非侵入性 耳针
下载PDF
电针结合经颅交流电刺激对脑缺血大鼠神经炎症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李明哲 张英杰 单春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69,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结合经颅交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tACS)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神经功能、脑血流、炎症-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探... 目的:观察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结合经颅交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tACS)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神经功能、脑血流、炎症-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功能康复的神经调控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电针组(EA组)、经颅交流电刺激组(T组)及电针结合经颅交流电组(EA+T组),每组8只。缺血再灌注后2h,EA组选取双侧曲池、足三里进行电针干预;T组选取右侧M1区(motor cortex M1,运动皮质M1区)进行tACS干预;EA+T组选取电针结合tACS干预;S组与M组均进行气麻30min/次,连续7天。记录大鼠造模前(B)—造模后7天(D7)的神经缺损评分;B—D7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血流值,记录血流量;D7时取脑RT-PCR方法检测缺血侧的炎症-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结果:神经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NDS):2h、D1时,M组、EA组、T组、EA+T组与S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D3、D5、D7时,S组与其他各组相比显著降低、M组与其他各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EA组、T组、EA+T组各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M组2h、D1、D3、D5、D7与B相比显著上升;D1、D3、D5、D7与2h相比显著下降(P<0.05)。血流量:EA+T组与S组均在2h时下降、D1时上升、D3时下降;EA组则从D3时上升;而M组在D1、D3、D5时与其他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RT-PCR:运动皮质ΔCt法分析(参照基因):EA+T组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2(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2,Caspase 12)表达显著低于T组(P<0.05);EA组、EA+T组的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1(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1,NLRP1a)均显著低于S组(P<0.05)。缺血区2-ΔΔCt分析:M组的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激活转录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M组的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l-2)显著高于S组、EA组、EA+T组(P<0.01);M组的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otein,Bax)、Caspase 12、细胞癌基因fos(cellular oncogene fos,fos)均显著高于S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tACS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干预可能通过调控ATF4、Bcl-2、Bax、Caspase 12、C-fos的表达发挥调节作用,联合应用在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方面,可能优于单独电针或tACS干预,可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颅交流电刺激 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 脑血流 炎症-细胞凋亡基因表达
下载PDF
基于超声内镜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的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鉴别方法
10
作者 王卓然 张贤达 +17 位作者 曹羽成 张玲 龚婷婷 马烨波 段晓倩 郭康丽 李军 陈媛 张健涛 叶本功 丁进 朱建伟 刘枫 胡端敏 周春华 邹多武 李庆利 陈建刚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基于超声内镜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的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的鉴别方法。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435例,采集胃肠道间质瘤(257例)与非胃肠道间质瘤(包括胃平滑肌瘤145例、神经鞘瘤33例)超声内镜图像共3279张,按患者比... 目的建立并验证基于超声内镜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的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的鉴别方法。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435例,采集胃肠道间质瘤(257例)与非胃肠道间质瘤(包括胃平滑肌瘤145例、神经鞘瘤33例)超声内镜图像共3279张,按患者比7∶3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Pyradiomics软件提取肿瘤影像组学特征,并应用主成分分析(PCA)、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极致梯度提升树(XGBoost)、随机森林、递归式特征消除(RFE)算法设计特征筛选方案,基于所选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建立模型。通过ROC曲线评估各模型对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的预测效能。结果由最终筛选得到的超声内镜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基于5种特征筛选方案(PCA、PCA+LASSO、PCA+XGBoost、PCA+随机森林、PCA+RFE)建立的预测模型的AUC分别为0.581、0.870、0.874、0.860、0.661。结论PCA+XGBoost的特征筛选方案效果最佳,基于上述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方法鉴别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的模型可用于患者的术前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超声内镜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主成分分析 极致梯度提升树
原文传递
喉源性咳嗽证型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与局部特征AI分析
11
作者 吴静妍 朱丹丹 +7 位作者 黄平 史晓 路建伟 郑伟 刘广宇 王柳蕴 冯小玲 张敏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期80-85,共6页
目的:分析喉源性咳嗽(喉咳)临床症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探究人工智能(AI)对咽部图像特征分类的分析情况,以期完善临床证候客观信息收集,扩大望诊范围,将精细化局部辨证为完善整体辨证服务。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于上海中医药... 目的:分析喉源性咳嗽(喉咳)临床症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探究人工智能(AI)对咽部图像特征分类的分析情况,以期完善临床证候客观信息收集,扩大望诊范围,将精细化局部辨证为完善整体辨证服务。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就诊的喉咳患者142例,记录其相关临床资料及内窥镜下咽后壁图像信息,分析喉咳临床特征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并将所有咽部图像分类标注后交由AI进行局部特征学习,以探究局部特征人工分类的准确率。结果: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中度咽干(OR=2.630)、中度咽痒(OR=3.290)与痰饮证呈正相关;重度咽干(OR=5.786)、中度咽黏膜充血(OR=7.360)及中度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OR=4.200)与火热证呈正相关;重度咽异物感(OR=5.353)及重度咽黏膜充血(OR=5.194)与瘀血证呈正相关;其余症状与三证型均无明显相关性。将有意义的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相对无咽痒,中度咽痒增加痰饮证发生的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269,95%CI(1.060,10.079),P=0.039);相对于无咽干,中度咽干增加痰饮证发生的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649,95%CI(1.041,6.745),P=0.041];相对无咽干,重度咽干增加火热证发生的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4.615,95%CI(2.774,218.403),P=0.004];相对于无咽黏膜充血,中度咽黏膜充血增加火热证发生的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1.819,95%CI(3.526,135.027),P=0.001];相对于轻度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中度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增加火热证发生的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1.657,95%CI(1.942,69.99),P=0.007];而咽异物感及咽黏膜充血与瘀血证无明显相关性(P>0.05)。AI分析得出此次整体分类的准确率为74.8%。结论:喉咳部分临床特征与证型间具有相关性,可为全身辨证提供参考;其余部分咽喉部特征与全身情况不一定相符,须全身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论治;AI图像分析技术与延伸望诊相结合,可拓宽辨证思路,为精细化辨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源性咳嗽 中医证型 局部特征 相关性分析 人工智能
下载PDF
γ频段经颅交流电刺激的临床康复应用及机制研究
12
作者 张倩 李源莉 +2 位作者 王璁 迪丽努尔·麦麦提艾力 单春雷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5-288,共4页
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是一种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大部分神经、精神类疾病患者均存在脑内γ脑电活动异常,采用γ频段tACS(γ-tACS)可直接作用于目标脑区,调节脑电γ活动。本文就γ-tACS在不同脑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机制、安全性作一综述... 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是一种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大部分神经、精神类疾病患者均存在脑内γ脑电活动异常,采用γ频段tACS(γ-tACS)可直接作用于目标脑区,调节脑电γ活动。本文就γ-tACS在不同脑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机制、安全性作一综述,旨在为γ-tACS的技术应用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频段 神经振荡 经颅交流电刺激 神经调控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脑瘫儿童远程家庭康复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8
13
作者 唐琳 邬钰玮 +1 位作者 李源莉 单春雷 《中国康复》 2021年第12期756-759,共4页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和骨骼问题[1]。近年来,随着产科技术、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医学的发展,死胎发生率、新生儿死...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和骨骼问题[1]。近年来,随着产科技术、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医学的发展,死胎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率均有明显下降,然而脑瘫发病率呈现不减反增的趋势。根据较新的文献报道,中国0~6岁脑瘫的患病率为0.23%,海外2~17岁脑瘫患病率为0.29%[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儿童 远程康复 家庭康复 现代信息技术
下载PDF
脑卒中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立超 冯婷怡 +1 位作者 李源莉 单春雷 《中国康复》 2022年第12期755-759,共5页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对其进行评定和康复治疗是脑卒中康复中重要的一部分[1]。尽管有大量关于卒中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文献,但对其诊断、评估缺乏共识,临床治疗方法单一,关注度不足。本文对脑卒中自主神经...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对其进行评定和康复治疗是脑卒中康复中重要的一部分[1]。尽管有大量关于卒中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文献,但对其诊断、评估缺乏共识,临床治疗方法单一,关注度不足。本文对脑卒中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的临床表现、神经机制、评定、常规康复治疗及基于神经调控的干预模式进行归纳总结,为进一步探究其机理及临床康复治疗提供依据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神经机制 疼痛 康复治疗
下载PDF
脑卒中后痉挛的脑成像研究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茜茜 徐曙天 +2 位作者 李源莉 张思聪 单春雷 《中国康复》 2022年第2期122-124,共3页
脑卒中是目前造成我国成年居民死亡和残疾的首位原因[1],而脑卒中后痉挛(post-stroke spasticity,PSS)是其中最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2]。PSS的发生率虽然在不同研究中不尽相同,但是可能在发病后6个月内持续升高乃至影响一半以上的患者[2... 脑卒中是目前造成我国成年居民死亡和残疾的首位原因[1],而脑卒中后痉挛(post-stroke spasticity,PSS)是其中最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2]。PSS的发生率虽然在不同研究中不尽相同,但是可能在发病后6个月内持续升高乃至影响一半以上的患者[2-4]。尽管运动神经元及其突触兴奋性增强和抑制性突触输入减少可以解释速度依赖的肌张力升高等痉挛的特征[5],网状脊髓束和前庭脊髓束的下行调节失衡也被认为是PSS产生的原因[6-7],然而PSS发生的中枢机制仍不明确,这也导致临床PSS康复干预的疗效始终不理想[8-11]。脑成像技术的迅速崛起与广泛应用为PSS机制与康复策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12-14]。本文综述近年来脑影像技术在PSS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PSS机制研究、疾病预后以及康复干预优化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成像 脑卒中后痉挛
下载PDF
肌内效贴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志恒 赵仙丽 +1 位作者 丁道芳 冯伟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17期55-60,共6页
膝骨关节炎(KOA)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关节软骨渐进退行性疾病,常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度下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肌内效贴是一种结合运用运动学及生物力学理论修复肌肉损伤的辅助物理治疗法,在临床也逐渐被选择作为治疗KOA的一种辅助... 膝骨关节炎(KOA)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关节软骨渐进退行性疾病,常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度下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肌内效贴是一种结合运用运动学及生物力学理论修复肌肉损伤的辅助物理治疗法,在临床也逐渐被选择作为治疗KOA的一种辅助手段。本文就肌内效贴在KOA的临床应用并从调节神经传递、加快循环代谢、提升本体感觉和改善肌肉力量等方面对其生物学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 膝骨关节炎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改良传统功法“七字专注功”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注意力及感觉统合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晓林 刘晓丹 +8 位作者 孙晓萌 吴绪波 桑烨琳 薛晗 奚阳阳 陶柳依 陆杨 付卓昕 王一凡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601-608,共8页
目的探索改良传统功法“七字专注功”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e disorder,ADHD)儿童注意力及感觉统合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7~12岁ADHD儿童23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12例)和对照组(11例)。试验组行... 目的探索改良传统功法“七字专注功”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e disorder,ADHD)儿童注意力及感觉统合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7~12岁ADHD儿童23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12例)和对照组(11例)。试验组行“七字专注功”练习,对照组行常规认知及注意力训练。以小组课形式开展试验,每节课的患儿控制在3~5人以保证试验效果,每周每位患儿开展1节课,时长60 min,试验共8周。所有患儿均在干预前、干预后、干预结束3周后接受SNAP-IV量表、Conners量表和SPM感觉加工量表评估,并比较评估结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在过度活跃、品行问题、学习问题、社会参与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视觉、听觉、触觉、躯体知觉、平衡和运动等指数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字专注功”在改善ADHD儿童注意力及感觉统合能力方面有显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传统功法 七字专注功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力 感觉统合
下载PDF
非受累侧半球高频经颅磁刺激改善脑卒中后中重度上肢偏瘫的作用及运动皮质重组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松美 周芷晴 +4 位作者 徐曙天 任萌 史啸龙 窦晓语 单春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7-173,共7页
目的:比较新型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常规低频rTMS干预非受累侧半球对脑卒中后中重度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 NIRS)分析大脑运动皮质功能重组的特征。方法:将20例脑卒中中重度上肢偏瘫患者(Fugl-Meyer上肢... 目的:比较新型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常规低频rTMS干预非受累侧半球对脑卒中后中重度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 NIRS)分析大脑运动皮质功能重组的特征。方法:将20例脑卒中中重度上肢偏瘫患者(Fugl-Meyer上肢近端部分评分<26分)随机分为rTMS高频组和低频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基础上,高频组对非受累侧前运动皮质背侧(cPMd)进行5Hz的rTMS兴奋,低频组对非受累侧初级运动皮质(cM1)进行常规1Hz的rTMS抑制。于治疗前、治疗20天后,对两组患者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进行疗效评价,并用fNIRS检测两侧大脑运动皮质的氧合血红蛋白(HbO2)浓度变化,探讨初级运动皮质(M1)、前运动皮质(PMC)及辅助运动区(SMA)的激活及功能连接变化情况。结果:(1)上肢运动功能: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FMA-UE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高频组FMA-UE总分显著高于低频组(P<0.05),且FMA-UE近端部分评分增加尤为显著(P<0.01)。(2)HbO2浓度的改变:治疗后高频组非受累侧M1、PMC及患侧M1显著增高(P<0.05);低频组患侧M1显著增高(P<0.05)、非受累侧M1显著降低(P<0.05);高频组非受累侧PMC显著高于低频组(P<0.05)。(3)偏侧化指数(LI)的改变:低频组经治疗后大脑运动皮质的LI较前显著性增加(P<0.01);高频组经治疗后LI也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4)静息态功能连接变化:治疗后高频组的非受累侧PMC-M1功能连接显著增加(P<0.05)、非受累侧M1-患侧M1的功能连接显著降低(P<0.05)。低频组治疗前后比较,非受累侧PMC-M1、患侧M1-PMC及患侧M1-SMA的功能连接有差异,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中重度上肢偏瘫患者的cPMd进行高频rTMS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优于常规的c M1的低频抑制。可能与这种新型调控方法更有利于激活非受累侧PMC和M1的皮质兴奋性,加强非受累侧半球内、两半球间及皮质-皮质下环路的功能连接,从而促进偏瘫上肢尤其是近端的运动功能恢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偏瘫 运动功能 重复经颅磁刺激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
下载PDF
基于“痰瘀互结”理论探讨针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抗炎机制
19
作者 姜林鸿 李培君 +6 位作者 张炜 王颖祺 史嘉诚 包弋蝶 邓信辽 吴卫兵 刘晓丹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12期7-11,共5页
炎症反应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生发展的核心病理机制,中医学认为“痰”和“瘀”是COPD的主要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因此推测“痰瘀互结”可能是COPD炎症反应发生的重要病机。针刺疗法可调畅气机、疏通经络,扶正补虚、调益气血及宽... 炎症反应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生发展的核心病理机制,中医学认为“痰”和“瘀”是COPD的主要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因此推测“痰瘀互结”可能是COPD炎症反应发生的重要病机。针刺疗法可调畅气机、疏通经络,扶正补虚、调益气血及宽胸降逆、止咳平喘,具有“化痰祛瘀”之效,可有效改善COPD的炎症反应。从“痰瘀互结”理论入手,结合现代医学对COPD炎症反应的认识,对针刺抗炎机制进行阐释,旨在为针刺治疗COPD提供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痰瘀互结 炎症反应 针刺 中医外治法 非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基于共情能力培养的《口吃》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1
20
作者 龚婷 单春雷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期60-63,67,共5页
《口吃》是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的实践性强,要求掌握针对口吃专业的评估方法和干预治疗策略。共情是医患沟通的重要途径,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是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速康复进程。口... 《口吃》是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的实践性强,要求掌握针对口吃专业的评估方法和干预治疗策略。共情是医患沟通的重要途径,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是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速康复进程。口吃是最常见的言语流畅性障碍,严重影响日常沟通交流和学习工作,负面情绪是导致慢性口吃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共情能力,引导学生“共情”口吃者,感知其情绪与心理状态,基于共情开展医疗活动。本文是基于共情能力培养的《口吃》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结合口吃和共情能力的概念和理论,寻找出两者在当下高校课程教学中的衔接点,以期切实提高医学生的共情能力和职业技能,为将来的医学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能力 口吃 教学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