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上肢康复机器人变阻抗控制技术研究
1
作者 吴彤 李健 +3 位作者 李国栋 刘路 朱立国 冯敏山 《电气传动》 2024年第1期83-91,共9页
我国老龄人群肢体障碍者很多,运动康复技术是康复治疗的有效手段。但医患比例严重失调难以使得人人都能享受到康复医疗服务。康复机器人通过阻抗控制技术能够与人体进行一定的安全交互,但现有康复机器人多采用定阻抗控制,环境适应能力弱... 我国老龄人群肢体障碍者很多,运动康复技术是康复治疗的有效手段。但医患比例严重失调难以使得人人都能享受到康复医疗服务。康复机器人通过阻抗控制技术能够与人体进行一定的安全交互,但现有康复机器人多采用定阻抗控制,环境适应能力弱,难以应用于临床。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变阻抗控制方法,以采集使用者的表面肌电信号为输入条件,通过改进随机森林算法训练识别使用者上肢的运动角度。并配合末端力传感器,获得使用者的运动意图,再通过变阻抗控制器完成康复运动。搭建了实验平台,并对轨迹跟踪和康复训练能力进行验证与评估。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控制机器人完成康复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机器人 表面肌电信号 改进随机森林算法 变阻抗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旋提手法下颈椎间孔结构变化动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广伟 冯敏山 +2 位作者 朱立国 尹逊路 陈焯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46-1351,共6页
背景: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类临床常见病,旋提手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手段,椎间孔的测量是临床上重要的参考标准。目的:分析不同状态下旋提手法对下颈椎间孔结构变化的影响,探讨旋提手法的生物力学作用机制。方法:颈椎标本置入螺... 背景: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类临床常见病,旋提手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手段,椎间孔的测量是临床上重要的参考标准。目的:分析不同状态下旋提手法对下颈椎间孔结构变化的影响,探讨旋提手法的生物力学作用机制。方法:颈椎标本置入螺钉方便CT成像时定位,首先应用MTS材料机在新鲜颈段标本上模拟不同状态下的旋提手法,同时利用运动捕捉技术获取旋提手法过程中Marker点的运动轨迹;然后,通过螺旋CT薄层扫描颈椎标本,运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颈椎实体重建,依据旋提手法过程下颈椎体的运动轨迹,通过Autodesk maya软件进行多模医学图像三维配准实现动态虚拟现实仿真,进行动态图像处理;最后,分别采用ImageJ软件及Adobe photoshop软件测量旋提手法前后下颈椎间孔的纵径及面积。结果与结论:(1)定位牵引有利于提前打开下颈椎间孔,牵引效果略差于中立位牵引,但定位牵引具有更好的安全性;(2)扳动力在150 N以内,旋提手法的扳动力越小,颈椎间孔的纵径及面积的增加幅度也越小;扳动力超过150 N之后,颈椎间孔纵径及面积的增加幅度影响不大;(3)旋提手法通过增大下颈椎间孔可能有助于松解椎间孔周缘的粘连,从而缓解神经根刺激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旋提手法 颈椎间孔 虚拟现实 动态 定位牵引 中立位牵引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肠道菌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孙传睿 李秋月 +6 位作者 金子开 齐保玉 方圣杰 刘宁 章轶立 朱立国 魏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9-744,共6页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未完全阐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关系密切,以肠道菌群视角探讨中医药调控骨内环境稳态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中医药通过...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未完全阐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关系密切,以肠道菌群视角探讨中医药调控骨内环境稳态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中医药通过肠道菌群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着巨大的研究潜力,不失为一条新的有效治疗途径。该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肠道菌群调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和作用机制研究,阐述“肝肾-肠”“脾-肠”“肺合大肠”“心合小肠”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应用,归纳复方、中药(单体)、中成药以及其他中医药疗法通过肠道菌群改善骨骼健康的相关研究,以拓宽防治思路,为临床上通过调控肠道菌群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中医中药
下载PDF
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4
作者 齐保玉 王旭 +4 位作者 杨克新 冯敏山 金哲峰 刘平 朱立国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3026-3030,共5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以腰痛和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特征,属中医学“腰腿痛”“痹证”范畴。中医手法是治疗本病的常用手段,具有缓解疼痛、改善局部功能的效应,因其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和安全性高等优势在临床中被广...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以腰痛和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特征,属中医学“腰腿痛”“痹证”范畴。中医手法是治疗本病的常用手段,具有缓解疼痛、改善局部功能的效应,因其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和安全性高等优势在临床中被广泛使用。近年来,中医手法治疗LDH临床评价与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欠规范的问题,制约了中医手法的临床推广和应用。随着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医工结合研究模式为解决中医手法研究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鉴于此,本文重点从临床和基础研究等方面对常用中医手法治疗LDH进行系统梳理,归结手法研究的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法,为后续手法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助力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手法 中医药现代化 理筋 关节整复 机制 综述 医工结合
下载PDF
医工结合的中医手法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疗效机制研究:思路与前景
5
作者 王旭 魏戌 +3 位作者 朱立国 冯天笑 王志鹏 师彬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3期4118-4124,共7页
脊柱退行性疾病是目前骨伤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病种之一,也是中医骨伤科学的主要优势病种。中医手法是中医骨伤科学治疗该类疾病的常用手段,但现阶段中医手法疗效机制研究仍不够深入,阻碍了手法研究的现代化进程与国际化推广。医工结合是... 脊柱退行性疾病是目前骨伤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病种之一,也是中医骨伤科学的主要优势病种。中医手法是中医骨伤科学治疗该类疾病的常用手段,但现阶段中医手法疗效机制研究仍不够深入,阻碍了手法研究的现代化进程与国际化推广。医工结合是近年来相关科学技术进步与中医药现代化需求相结合而产生的全新研究思路,有助于实现中医手法疗效机制研究现代化,促进中医手法的国际化推广。本文将从机械工程技术、软件工程技术、神经工程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工程技术在中医手法中的应用现状为思路,梳理近年来“医工结合”研究模式下中医手法疗效机制的现代化研究,为后续手法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肌肉骨骼手法 中医手法 脊柱退行性疾病 医工结合 中医药现代化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试验注册现状分析
6
作者 秦晓宽 孙凯 +3 位作者 孙传睿 肖想玉 魏戌 朱立国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3013-3017,共5页
目的:基于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和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试验注册现状,为今后相关临床试验注册和实施提供借鉴。方法:系统检索ChiCTR和ClinicalTrials.gov建库... 目的:基于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和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试验注册现状,为今后相关临床试验注册和实施提供借鉴。方法:系统检索ChiCTR和ClinicalTrials.gov建库至2023年5月31日收录的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注册临床试验,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试验筛选和数据提取,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录入数据,并进行整理统计。结果:最终纳入87项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注册临床试验,包括78项干预性研究和9项观察性研究。国内注册地区涉及17个省级行政区,注册数量最多的是上海市和北京市,经费来源以地方财政为主。干预措施多为中医药疗法的联合,结局指标以疗效性指标为主,安全性指标较少。结论:目前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试验注册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数量仍偏少。研究者应重视注册细节和研究方案方面的优化,进一步提升注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药 临床试验 注册 世界卫生组织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基于病证结合特点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分析
7
作者 陈明 周帅琪 +5 位作者 王尚全 展嘉文 董永丽 齐保玉 王达 尹煜辉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较多,但建立方法各式各样且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文章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临床角度出发,就目前PMOP模型动物选择、构建方法和模型动物与临床吻合度进行对比,结合病证结合动物...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较多,但建立方法各式各样且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文章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临床角度出发,就目前PMOP模型动物选择、构建方法和模型动物与临床吻合度进行对比,结合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构建思路,从PMOP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和进一步完善评价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PMOP实验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实验研究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的优势、关键问题及研究策略 被引量:13
8
作者 魏戌 韩涛 +3 位作者 孙凯 陈忻 银河 朱立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5期4421-4426,共6页
以颈椎病、腰椎退行性疾病、膝骨关节炎为代表的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是骨伤科临床治疗优势病种。中药、手法、针灸、传统功能锻炼等是中医常用的特色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预防疾病复发。目前,中... 以颈椎病、腰椎退行性疾病、膝骨关节炎为代表的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是骨伤科临床治疗优势病种。中药、手法、针灸、传统功能锻炼等是中医常用的特色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预防疾病复发。目前,中医药防治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存在临床疗效评价欠规范、临床生物样本库应用不够、中医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不足、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匮乏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建议中医药防治该类疾病应遵循“证据为重、中西共识”的原则开展临床研究,规范中医诊疗信息采集并构建临床生物样本库,融合现代科学技术研发中医关键技术装备,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协同攻关组织模式,完善中医药防治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证据,进一步提升临床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 椎间盘退行性变 中医疗法 优势 关键问题 策略
下载PDF
腰椎退行性病变中医历史溯源与传承发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韩涛 展嘉文 +4 位作者 冯敏山 王尚全 陈明 李玲慧 尹逊路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115-117,共3页
历代中医典籍中关于腰椎退行性病变出现了许多相关的中医病名,如腰痛、腰腿痛、腰脚痛、腰脊痛、腰膝痛、腰背痛、腰重等等,该文拟从有关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症状描述以及病因病机、方药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病症特点,进而... 历代中医典籍中关于腰椎退行性病变出现了许多相关的中医病名,如腰痛、腰腿痛、腰脚痛、腰脊痛、腰膝痛、腰背痛、腰重等等,该文拟从有关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症状描述以及病因病机、方药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病症特点,进而溯源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中医病名、症状、病因病机、理法方药,为深入挖掘整理中医药防治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传统理论和有效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病变 病名 腰痛 腰腿痛 腰脊痛 腰重
原文传递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治疗方案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琳 杨克新 +7 位作者 于杰 尹逊路 银河 魏戌 孙凯 梁龙 陈忻 朱立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594-597,601,共5页
目的:探讨可能影响中医方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LS)获得显著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前期多中心RCT研究中通过中医方案治疗的DLS患者267例,剔除数据缺失病例36例,观察患者JOA评分及其疗效指数变化情况,根据治疗结束后JOA疗效指数... 目的:探讨可能影响中医方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LS)获得显著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前期多中心RCT研究中通过中医方案治疗的DLS患者267例,剔除数据缺失病例36例,观察患者JOA评分及其疗效指数变化情况,根据治疗结束后JOA疗效指数划分为疗效显著(≥50%)和疗效欠佳(<50%)。采用单因素筛选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DLS疗效的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病程、平卧翻身-计分、洗漱动作-计分、长时间久坐-计分、举重物并保持-计分对纳入患者获得显著疗效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治疗前JOA评分总分、平卧翻身-计分对患者疗效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方案治疗DLS疗效影响因素较多,患者治疗前JOA评分总分及平卧翻身-计分每增加1分获得显著疗效的概率分别增加1.167和0.410倍。结论:临床采用中医方案治疗DLS时JOA评分越高或平卧翻身受限程度越小的患者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中医治疗 LOGISTIC回归分析 JOA评分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用药规律探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秦晓宽 孙凯 +5 位作者 朱立国 陈忻 魏戌 银河 杨博文 陈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5期150-154,共5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探讨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关于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探讨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关于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2月,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关联规则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收集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方剂73首,共涉及中药134味,药物频数排列在前5位的分别是当归、黄芪、川芎、丹参、红花,用药类别以补虚活血药为主;利用组方规律得到28项药物关联规则;进一步分析,演化出18个核心组合,9首新处方。结论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用药规律以补虚为主,兼以活血化瘀,药物之间关联多以补阳还五汤的组方为核心。分析结果可为临床遣方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中医药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中医手法量化及生物力学研究探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梁龙 朱立国 +6 位作者 于杰 周帅琪 刘广伟 尹逊路 谢榕 韩涛 冯敏山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6期1165-1168,共4页
中医手法是中医外治的一种特色疗法,在骨伤科应用广泛,且临床疗效明确。但手法的具体效应机制尚不清晰,且手法操作缺乏统一标准,这导致临床疗效层次不齐,也严重阻碍了中医手法的推广应用。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交叉学科的深入,通过... 中医手法是中医外治的一种特色疗法,在骨伤科应用广泛,且临床疗效明确。但手法的具体效应机制尚不清晰,且手法操作缺乏统一标准,这导致临床疗效层次不齐,也严重阻碍了中医手法的推广应用。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交叉学科的深入,通过各种设备仪器对中医手法的生物力学指标进行测量及量化,总结出中医手法的特定规律,有利于手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研究,也有利于手法治疗机制的深层研究,进而有助于手法的推广应用。本文通过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主要从手法力学参数、力学效应、力学模型和内涵四个方面进行分类综述,总结目前手法研究的现状,并针对目前现状提出展望,以期为以后中医手法量化研究及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为临床手法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手法 量化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流体动力学网格划分技术在骨骼有限元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邓达人 孟春玲 +1 位作者 冯敏山 张刚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2-447,共6页
目的研究一种高质量、高效率的骨骼分网方式。方法结合骨结构的特点,将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分网方法引入到骨生物力学的网格划分中,用六面体单元模拟皮质骨,四面体单元模拟松质骨。结果采用CFD网格划分技术... 目的研究一种高质量、高效率的骨骼分网方式。方法结合骨结构的特点,将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分网方法引入到骨生物力学的网格划分中,用六面体单元模拟皮质骨,四面体单元模拟松质骨。结果采用CFD网格划分技术能够划分出高质量的六面体单元,并且较好地模拟骨骼的结构特征,可以实现计算机自动分网,分网花费时间约为传统分网方法的1/5,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基本符合尸体实验测量值。结论CFD网格划分技术可应用于骨生物力学领域中,为复杂人体骨骼的重构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生物力学 皮质骨 有限元模型 流体动力学 网格划分
原文传递
正骨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宝剑 高春雨 +10 位作者 孙武 杨克新 张平 魏戌 冯敏山 银河 王源 张静茹 叶宜颖 李路广 高景华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3期38-42,54,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正骨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PubMed等数据库中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并采用Review Manager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涉及111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 目的:系统评价正骨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PubMed等数据库中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并采用Review Manager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涉及111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正骨手法的愈显率高于其他非手术治疗[RR=1.47,95%CI(1.24,1.74),P<0.000,01];单纯正骨手法Baird-Jackson评分改善优于其他非手术疗法[MD=10.14,95%CI(5.57,14.70),P<0.000,1];单纯正骨手法Takakura评分改善与其他非手术疗法相当[MD=2.16,95%CI(-2.12,6.34),P=0.32];单纯正骨手法VAS评分改善优于其他非手术疗法[MD=-1.78,95%CI(-3.14,-0.43),P=0.01];摇拔戳手法比其他正骨手法更有优势[RR摇拔戳手法=-2.56,95%CI(-4.54,-0.58),P=0.01;RR其他手法=-0.62,95%CI(-1.52,0.28),P=0.18];单纯正骨手法AOFAS踝-后足评分改善优于其他非手术疗法[RR=15.70,95%CI(12.72,18.68),P<0.000,01]。结论:正骨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具有安全、有效的优点,其愈显率及功能评分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其他非手术疗法,且在缓解踝关节疼痛程度方面,摇拔戳手法比其他正骨手法更有优势。但受纳入研究的数量、质量以及结局指标主观性等限制,本结论尚不能完全确定,仍需高质量证据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扭伤 正骨手法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下载PDF
旋提手法对下颈椎椎体位移影响的体外生物力学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冯敏山 韩昶晓 +4 位作者 梁栋柱 赵卫东 尹逊路 刘广伟 朱立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820-2823,共4页
背景:明确手法操作时椎体位移有助于揭示其内在生物力学机制,目前尚无研究分析旋提手法时椎体位移情况。目的:观察旋提手法操作中下颈椎椎体位移情况以及不同扳动力对椎体位移的影响。方法:选取7具健康成年男性尸体颈椎标本,应用MTS材... 背景:明确手法操作时椎体位移有助于揭示其内在生物力学机制,目前尚无研究分析旋提手法时椎体位移情况。目的:观察旋提手法操作中下颈椎椎体位移情况以及不同扳动力对椎体位移的影响。方法:选取7具健康成年男性尸体颈椎标本,应用MTS材料机及夹具在标本上模拟预牵引与不同扳动力(50,150,250 N)的旋提手法操作,并应用运动捕捉系统对C_(4)-C_(7)椎体不同位置(右横突、椎体中点、左横突)进行运动学测量,明确预牵引及不同扳动力下的椎体位移。结果与结论:①预牵引时:椎体中点与右横突纵向位移量由C_(4)至C_(7)逐渐减少(P<0.05),C_(4)右横突纵向位移量显著大于左横突(P<0.05);②扳动时:右横突与椎体中点纵向位移量由C_(4)到C_(7)逐渐减小(P<0.05),150,250 N扳动力下的C_(4)右横突纵向位移量均显著大于左横突(P<0.05);③不同扳动力比较:50 N扳动力组的椎体各节段和位置的纵向位移量均显著小于150,250 N扳动力组(P<0.05),150 N扳动力组与250 N扳动力组间椎体各节段和位置的纵向位移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表明:旋提手法具有调整下颈椎椎体位移的作用,其中旋转侧C_(4)横突位移量最大,且位移量与板动力大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提手法 下颈椎 椎体位移 生物力学 运动捕捉
下载PDF
益肾养髓方对脊髓型颈椎病大鼠脊髓神经元轴突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忻 银河 +6 位作者 金哲峰 于杰 杨克新 杨博文 刘鹏群 秦晓宽 朱立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66-70,共5页
目的观察益肾养髓方对脊髓型颈椎病(CSM)大鼠脊髓神经元轴突再生的影响,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5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假手术组8只、造模组38只,采用吸水膨胀材料压迫脊髓法制备CSM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分为模型组和益肾... 目的观察益肾养髓方对脊髓型颈椎病(CSM)大鼠脊髓神经元轴突再生的影响,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5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假手术组8只、造模组38只,采用吸水膨胀材料压迫脊髓法制备CSM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分为模型组和益肾养髓方低、中、高剂量组,给药组分别予相应剂量药液灌胃,1次/d,连续4周。采用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评分法评价大鼠运动功能,透射电镜观察脊髓神经元轴突变化,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BB评分明显降低(P<0.05),脊髓神经元髓鞘可见“洋葱皮”样松解,轴突退化萎缩,脊髓组织GAP-43 mRNA及蛋白表达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肾养髓方各剂量组大鼠BBB评分明显增加(P<0.05),髓鞘脱失、轴突退化有不同程度改善,益肾养髓方低、中剂量组大鼠脊髓组织GAP-4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益肾养髓方可有效改善CSM大鼠运动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脊髓组织GAP-43表达,促进脊髓神经元轴突再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神经元 轴突再生 益肾养髓方 大鼠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思路与实践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戌 韩涛 +7 位作者 齐保玉 银河 陈忻 于杰 冯敏山 杨克新 高景华 朱立国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45-347,共3页
脊柱退行性疾病是骨伤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腰椎失稳、腰椎管狭窄症等。脊柱退行性疾病患病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北京地区颈椎和腰椎退行性疾病患病率分别为13.8%和9.0%,颈部和腰... 脊柱退行性疾病是骨伤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腰椎失稳、腰椎管狭窄症等。脊柱退行性疾病患病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北京地区颈椎和腰椎退行性疾病患病率分别为13.8%和9.0%,颈部和腰部疼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治疗目的是消除或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功能并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脊柱退行性疾病 循证实践 人工智能
下载PDF
丹酚酸A调控miR-940与miR-576-5p促进退变终板软骨细胞修复的作用研究
18
作者 展嘉文 王尚全 +12 位作者 陈明 孙凯 于杰 李玲慧 魏戌 孙武 陈忻 蔡楚豪 张伟业 韩涛 尹煜辉 唐彬 朱立国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982-989,共8页
目的:观察丹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SAA)对退变终板软骨细胞(cartilaginous endplates cells,CEPCs)的干预作用,及其调控的潜在非编码RNA(micro-RNA,miRNA)作用靶点。方法:从腰椎间盘手术标本中分离CEPCs,用不同浓度SAA(2、5、10μM... 目的:观察丹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SAA)对退变终板软骨细胞(cartilaginous endplates cells,CEPCs)的干预作用,及其调控的潜在非编码RNA(micro-RNA,miRNA)作用靶点。方法:从腰椎间盘手术标本中分离CEPCs,用不同浓度SAA(2、5、10μM处理24、48、72 h,利用CCK-8检测细胞活性确定SAA的最适剂量和干预时间。通过阿利新蓝染色和对血小板反应蛋白解整合素金属肽酶-5(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5,ADAMTS-5)、基质金属肽酶3(matrix metallopepridase 3,MMP-3)、Ⅱ型胶原a1(clollagen typeⅡa1,Col2a1)的蛋白表达检测,分析SAA对IL-1β诱导的退变CEPCs的干预作用。进一步结合生信分析,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q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并应用miRNA模拟物(miR-mimics)与抑制剂(miR-inhibitor),验证SAA对潜在靶miRNAs的调控作用。结果:10μM SAA处理48 h显著提高了CEPCs活性,增加了白细胞介素(interlenkin-1β,IL-1β)所抑制的糖胺聚糖积累与Col2a1表达,并降低了细胞基质中ADAMTS-5与MMP3表达(P<0.05)。通过生物信息分析筛选与差异基因表达检测,确定了SAA的潜在靶miRNAs为miR-940和miR-576-5p。进一步在SAA处理组中加入miR-940-mimic或miR-576-5p-mimic,与SAA处理组相比过表达miR-940或miR-576-5p后CEPCs基质中ADAMTS-5与MMP3表达显著升高,Col2a1表达显著降低。结论:SAA能够提高CEPCs活性,改善退变CEPCs的基质成分表达,而SAA的调控作用与抑制miR-940和miR-576-5p表达有关,两者可能是SAA调节CEPCs退变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丹酚酸A 终板软骨细胞 细胞外基质 MICRO-RNA
下载PDF
中药干预椎间盘退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9
作者 韩涛 于杰 +3 位作者 金哲峰 展嘉文 陈明 朱立国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3042-3046,共5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椎间盘退变是其主要的病理基础,椎间盘生物学活性是影响椎间盘退变程度的重要指标,椎间盘细胞受病理因素影响,会加快衰老,出现细胞代谢障碍,导致细胞内环境稳态破坏,使其生物学活性降低,进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椎间盘退变是其主要的病理基础,椎间盘生物学活性是影响椎间盘退变程度的重要指标,椎间盘细胞受病理因素影响,会加快衰老,出现细胞代谢障碍,导致细胞内环境稳态破坏,使其生物学活性降低,进一步导致了椎间盘退变的发生。目前现代医学对于LDH的治疗主要集中在手术治疗和非甾体抗炎药等,但是手术创伤较大、非甾体抗炎药较大的不良反应等影响了这类手段的临床疗效。现代基础研究证实,中药(单味药/复方)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具有多成分、多通路、多靶点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椎间盘细胞生物学活性,降低应激反应,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自噬。主要能通过抗炎镇痛、改善微循环、调节免疫功能、促进软骨再生和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等作用机制来改善LDH的临床症状,在LDH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药 作用机制 椎间盘退变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治疗述评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泽龙 魏戌 +14 位作者 银河 张威 于杰 冯敏山 孙武 高春雨 尹逊路 李路广 肖想玉 秦晓宽 齐保玉 杨克新 高景华 孙凯 朱立国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3005-3012,共8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显著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已成为影响全球疾病伤残调整寿命年及加重疾病负担的重要原因。LDH治疗一般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中医或西医药物治疗、手法牵引治疗、物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显著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已成为影响全球疾病伤残调整寿命年及加重疾病负担的重要原因。LDH治疗一般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中医或西医药物治疗、手法牵引治疗、物理治疗等,旨在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等,适用于轻、中度LDH患者;手术治疗主要分为微创手术及开放手术,旨在解除脊髓神经压迫等,适用于重度椎间盘突出或脱出的类型。在采取非手术及手术治疗该病时,中西医拥有各自优势特点及局限性。因此,针对该病不同类型及不同阶段,最大程度发挥中西医协同治疗作用,采取中西医结合阶梯化治疗措施,选择优选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本文从LDH的病因及病理机制、病理分型及证候类型、疾病评价等方面着手,系统总结了当前LDH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以期为今后该病阶梯化治疗思路及中西医优选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西医结合 治疗现状 阶梯疗法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治疗思路 述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