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OI在科技期刊出版全流程中的价值及常见错误分析——以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为例
1
作者 李鹏 刘红霞 +3 位作者 倪婧 沈锡宾 刘冰 魏均民 《数字出版研究》 2024年第2期77-83,共7页
作为期刊文献的关键元数据,DOI为每篇文献赋予了独特标识,在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促进了文献的广泛传播,还确保了作者的科研成果能够首次发表,支撑了版权交易,助力了科学数据的传播,并且在科技论文评价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 作为期刊文献的关键元数据,DOI为每篇文献赋予了独特标识,在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促进了文献的广泛传播,还确保了作者的科研成果能够首次发表,支撑了版权交易,助力了科学数据的传播,并且在科技论文评价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分析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中的DOI错误,阐释了DOI在科技期刊传播和评价中的重要价值,并提出了防止DOI著录错误的有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科技期刊 传播 著录错误 DOI
下载PDF
CMA JATS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数字出版中的三年实践总结 被引量:13
2
作者 沈锡宾 李鹏 +1 位作者 刘冰 姜永茂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8-252,共5页
【目的】总结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中华医学会期刊文档标签集(CMA JATS)3年数字出版的实践经验,评估其在中文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和结构化排版中的作用,为制定中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数据标准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数据标准... 【目的】总结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中华医学会期刊文档标签集(CMA JATS)3年数字出版的实践经验,评估其在中文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和结构化排版中的作用,为制定中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数据标准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数据标准演进历程和3年实践经验为分析蓝本,阐释数据标准对于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价值,总结经验,提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标准的发展方向。【结果】CMA JATS应用3年来,较好地满足了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于数据整合的需求,累计加工期刊超过150种,9万篇文献使用该标准进行数据加工并且实现多终端发布,基于该标准的数据接口可供第三方数据库应用获取论文数据。此外,CMA JATS已经成为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XML排版工具的内置标准之一,可以满足中文结构化排版的要求。【结论】CMA JATS有效地整合了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期刊资源,推动了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数字出版的发展。CMA JATS也有能力成为中文科技期刊结构化排版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标准 科技期刊 XML XML排版
原文传递
视频技术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3
作者 李鹏 卜延明 +1 位作者 夏爽 沈锡宾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2-295,共4页
【目的】探讨医学科技期刊通过网站提供视频服务的技术和效果。【方法】以《中华外科杂志》和《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等期刊为例,阐述期刊网站提供视频服务的实施方法和实践效果。【结果】实践证实,医学期刊通过互联网提供视频服... 【目的】探讨医学科技期刊通过网站提供视频服务的技术和效果。【方法】以《中华外科杂志》和《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等期刊为例,阐述期刊网站提供视频服务的实施方法和实践效果。【结果】实践证实,医学期刊通过互联网提供视频服务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与期刊内容紧密结合的视频服务能够明显提升论文传播的效果,增加网站相关内容的点击量。【结论】通过网络与数字技术实现医学科技期刊内容的富媒体出版,有利于提升读者对科技论文的阅读兴趣,扩大期刊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网络技术 视频技术 中华医学会期刊
原文传递
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全文电子文档交换和存储标准初探 被引量:18
4
作者 沈锡宾 李鹏 +2 位作者 王红剑 刘冰 姜永茂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5-479,共5页
【目的】为中国科技期刊电子文档交换和存储标准的制定和使用提供借鉴。【方法】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为例,介绍中华医学会期刊文档交换和存储标准(CMA JATS 0.1)的特点及其实践价值。【结果】在2014年10月,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推出了初版标... 【目的】为中国科技期刊电子文档交换和存储标准的制定和使用提供借鉴。【方法】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为例,介绍中华医学会期刊文档交换和存储标准(CMA JATS 0.1)的特点及其实践价值。【结果】在2014年10月,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推出了初版标准CMA JATS 0.1,并成功指导数字出版上流的数据加工商和下流的平台开发商,让杂志社传统出版后续流程能基于该标准进行流畅的运行,目前超过15家期刊的现刊数据以此标准进行数据加工,并实现迅捷在线发布。【结论】CMA JAST 0.1有效地整合了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期刊资源,推动了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数字出版发展,但以此标准的全面落实还需与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上下流公司进行通力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标准 科技期刊 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
原文传递
鼓励/强制使用ORCID是规避署名学术不端的重要手段--Wiley出版社国际医学期刊的应用经验 被引量:5
5
作者 尤嘉琮 沈锡宾 +2 位作者 刘谦 阮继 刘冰 《天津科技》 2021年第10期93-96,共4页
在期刊评审过程中,作者身份的识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Open Researcher and Contributor ID,ORCID)赋予了科研人员一个唯一的身份标识码,解决了姓名重复和冒用的问题,并可将科研人员与其研究经历和科... 在期刊评审过程中,作者身份的识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Open Researcher and Contributor ID,ORCID)赋予了科研人员一个唯一的身份标识码,解决了姓名重复和冒用的问题,并可将科研人员与其研究经历和科研成果精确匹配,是学术期刊作者身份认定和避免学术不端的有效工具。为此介绍了ORCID的工作原理、期刊采用ORCID投稿的流程、作者ORCID信息在论文中的展示情况,探讨了鼓励强制采用ORCID投稿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ORCID 署名 同行评审 学术不端
下载PDF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时代学术期刊出版的机遇与挑战
6
作者 沈锡宾 王立磊 刘红霞 《中国期刊年鉴》 2024年第1期256-259,共4页
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该规划指明了人工智能(AI)在学术期刊发展中的应用方向,表明了深度融合AI是期刊发展的趋势。2018年,STM发布《科技出版的技术趋势2022》,该报告的主题为“Entering the AI Era Creative Hu... 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该规划指明了人工智能(AI)在学术期刊发展中的应用方向,表明了深度融合AI是期刊发展的趋势。2018年,STM发布《科技出版的技术趋势2022》,该报告的主题为“Entering the AI Era Creative Humans&Smart Machines”(进入AI时代创意人类&智能机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出版 人工智能 智能机器 深度融合 发展的趋势 机遇与挑战
下载PDF
国外顶级医学期刊的数字化及新媒体平台发展现状——以《柳叶刀》系列期刊为例 被引量:25
7
作者 魏佩芳 包靖玲 +2 位作者 沈锡宾 刘冰 魏均民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6-172,共7页
【目的】了解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系列期刊的数字化及新媒体平台建设情况,为我国科技期刊走数字化和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以《柳叶刀》系列期刊为研究对象,采取网络查询的方法,对其网站、微信、Facebook、Tw... 【目的】了解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系列期刊的数字化及新媒体平台建设情况,为我国科技期刊走数字化和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以《柳叶刀》系列期刊为研究对象,采取网络查询的方法,对其网站、微信、Facebook、Twitter、Linked In、微博、You Tube、App等平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柳叶刀》系列期刊搭建了重点突出、功能齐全、多媒体融合的专业化网站,打造了丰富多元、各具特色的社交媒体服务平台,且提供简便易用、用户友好型终端App,形成了数字化出版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健康生态体系。【结论】我国科技期刊应学习《柳叶刀》系列期刊的先进经验,运用最新的数字与传播技术,深耕自身优势内容资源,打造全媒体融合产品矩阵,提供多元复合的服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数字化 新媒体 《柳叶刀》
原文传递
中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及新媒体运营工作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红霞 沈锡宾 +1 位作者 刘冰 魏均民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4-317,共4页
旨在调研国内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及新媒体运营工作的现状,并探讨存在问题的根源及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式。通过对中国知网中主题有"科技期刊+数字出版+路径"及"科技期刊+新媒体+路径"的文献进行检索和针对性阅读,对其主... 旨在调研国内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及新媒体运营工作的现状,并探讨存在问题的根源及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式。通过对中国知网中主题有"科技期刊+数字出版+路径"及"科技期刊+新媒体+路径"的文献进行检索和针对性阅读,对其主要观点进行概括:科技期刊必须坚持"内容为王"的核心工作,集群化、集约化发展是数字出版的必行之路,新媒体运营需多措并举,英文期刊过度依赖国外出版商将存在战略风险,科技期刊应强化数字版权保护意识。中国科技期刊想要得到更好发展,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有留住人才的机制和土壤;以集群化、集约化建设为手段,提升协同工作效能;不断拓宽、拓展新型运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数字出版 新媒体运营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时代学术期刊出版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48
9
作者 沈锡宾 王立磊 刘红霞 《数字出版研究》 2023年第2期27-33,共7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AI生成内容(AIGC)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其中最为著名的是Open AI研发的ChatGPT模型。ChatGPT模型在智能问答、分类、摘要、翻译、综述等的成功应用,引发了学术期刊界的广泛热议,给我们带来了机...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AI生成内容(AIGC)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其中最为著名的是Open AI研发的ChatGPT模型。ChatGPT模型在智能问答、分类、摘要、翻译、综述等的成功应用,引发了学术期刊界的广泛热议,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AI使学术论文在写作、编辑、生产、出版、传播、知识服务方面受益匪浅;另一方面,学界也面临着AI应用伴生的困惑,诸如作者贡献、论文造假、论文抄袭、版权保护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学术期刊出版行业需要保持乐观态度,迎接AIGC时代的到来,深入探究AIGC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成为AIGC技术的主宰者,加强对AIGC技术的监督和管理,建立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确保AI在学术期刊出版中的合法合规使用;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出个性化应用方案,以利用其优势,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可读性,扩大论文的传播力,提升知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的同时注意避免其局限性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学术期刊 机遇 挑战 ChatGPT
下载PDF
英国医学杂志集团的全方位服务模式及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伟竹 沈锡宾 +1 位作者 刘冰 姜永茂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12-1015,共4页
英国医学杂志集团是在英国医学会旗下的《英国医学杂志》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医疗服务提供商,目前其产品致力于为医疗机构和个人提供研究、学习和临床决策工具,包括医学期刊、教育培训和评估、循证决策支持、质量改进服务、初级... 英国医学杂志集团是在英国医学会旗下的《英国医学杂志》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医疗服务提供商,目前其产品致力于为医疗机构和个人提供研究、学习和临床决策工具,包括医学期刊、教育培训和评估、循证决策支持、质量改进服务、初级医疗工作流程解决方案以及职业招聘活动,而并非单纯依赖于内容组织的输出。深入解析英国医学杂志集团的一系列产品和服务架构,阐述其从一家传统的科技出版商向医疗服务提供商的华丽蜕变过程,以期为国内学术期刊改革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医学杂志集团 出版 服务
原文传递
国家新闻出版署医学期刊知识挖掘与服务重点实验室成立发布会成功举办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红霞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1年第13期14-14,共1页
6月1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医学期刊知识挖掘与服务重点实验室成立发布会在京成功举办。中宣部出版局、中国科协、中国期刊协会、中华医学会有关领导与会并致辞。随后还举办了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立项的智库项目“学清刊增”分壇一科技期... 6月1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医学期刊知识挖掘与服务重点实验室成立发布会在京成功举办。中宣部出版局、中国科协、中国期刊协会、中华医学会有关领导与会并致辞。随后还举办了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立项的智库项目“学清刊增”分壇一科技期刊新兴信息技术与平台战略研讨会,共邀请重点实验室40余位特聘专家及10余位行业专家共襄盛举,探讨医学期刊知识挖掘与服务的未来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期刊协会 中宣部出版局 中国科协 重点实验室 医学期刊 知识挖掘 战略研讨会 国家新闻出版署
原文传递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科技期刊论文关键信息提取与总结中的应用
12
作者 沈锡宾 刘红霞 +1 位作者 王红剑 王立磊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3,共7页
【目的】探讨4种大模型技术在科技期刊论文关键信息提取与总结中的应用能力,为科技期刊知识服务技术路径的探索提供实证参考。【方法】随机选取《中华医学杂志》100篇研究型文献,通过提示语工程利用ChatGPT 4o、Kimi、ChatGLM 4、星火... 【目的】探讨4种大模型技术在科技期刊论文关键信息提取与总结中的应用能力,为科技期刊知识服务技术路径的探索提供实证参考。【方法】随机选取《中华医学杂志》100篇研究型文献,通过提示语工程利用ChatGPT 4o、Kimi、ChatGLM 4、星火认知大模型从文本中以JSON方式提取信息,并评价各大模型知识抽取、文本理解及总结能力。【结果】所有大模型均返回准确的JSON格式数据,在提取研究对象、样本量、疾病、研究类型、学科和主题词等信息时,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在概要总结能力上也表现良好,仅在研究方法的理解方面表现不佳。【结论】大模型具备较强的文本理解、知识提取和总结能力,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若能克服技术难点,GenAI有望在科技期刊的内容传播、知识服务以及垂直领域的决策支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知识标引 大语言模型 生成式人工智能 知识服务
原文传递
我国医学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建设和集约化发展现状调研 被引量:27
13
作者 李鹏 沈锡宾 +2 位作者 刘红霞 刘冰 魏均民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1-565,共5页
为了解中国医学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现状以及集约化发展的意向,通过问卷星向国内医学期刊管理者发放数字出版平台建设的集约化发展调研问卷。调研结果显示,中国医学科技期刊在出版传播领域已经完成了除结构化排版外的重大系统的信息化改... 为了解中国医学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现状以及集约化发展的意向,通过问卷星向国内医学期刊管理者发放数字出版平台建设的集约化发展调研问卷。调研结果显示,中国医学科技期刊在出版传播领域已经完成了除结构化排版外的重大系统的信息化改造。大部分期刊编辑部认可通过加盟行业联盟或者数据库的方式实现数字出版。在各数字化系统的调研中,愿意加盟和已经加盟的期刊占了绝大多数,其中结构化排版为93.91%,网刊系统为92.07%,App建设为91.46%,采编系统为89.64%;不愿意加盟的期刊占比不大。在新的历史时期,科技期刊出版人已经认识到单一期刊出版模式在期刊规模、资金投入、人才储备、社会分工、商业模式上均存在明显短板,可持续发展潜力较弱,集约化出版平台的建设是科技期刊发展最重要途径。同时,作为集约化平台方,须采取更灵活、平等、便捷的策略供期刊选择加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期刊 数字出版 集约化出版 新媒体 调查问卷
原文传递
刍议推动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7大科技趋势 被引量:18
14
作者 沈锡宾 刘红霞 +7 位作者 王海娟 朱瑶 袁庆 李鹏 王立磊 朱甦琪 刘冰 魏均民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科技创新与科技革命不断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已逐渐成为影响和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关键变量。科学技术在历史上多次推动了科技期刊的发展和变革,也将在未来为科技期刊腾飞带来新动力。我们认为未来科技期刊技术方向有7大发展趋势,分别... 科技创新与科技革命不断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已逐渐成为影响和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关键变量。科学技术在历史上多次推动了科技期刊的发展和变革,也将在未来为科技期刊腾飞带来新动力。我们认为未来科技期刊技术方向有7大发展趋势,分别是以人为中心、开放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可获得性、互动性和融合发展。作为科技前沿技术发展的排头兵,科技期刊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新兴技术带给我们的助推力,以饱满的热情去开创新的融合出版形态,为读者和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开放科学 人工智能 大数据 融合出版
原文传递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部对知识服务认知及建设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朱瑶 沈锡宾 +6 位作者 王海娟 袁庆 李鹏 刘红霞 王立磊 朱甦琪 孙静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74-1180,共7页
【目的】探究科技期刊编辑部对知识服务的知晓度、开展情况、面临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规划,为推动科技期刊的融合出版转型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问卷星向国内科技期刊编辑发放知识服务调查问卷,从对知识服务的理解、开展知识服务相关工作... 【目的】探究科技期刊编辑部对知识服务的知晓度、开展情况、面临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规划,为推动科技期刊的融合出版转型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问卷星向国内科技期刊编辑发放知识服务调查问卷,从对知识服务的理解、开展知识服务相关工作的建设情况、未来开展知识服务的需求与意愿等方面展开调研。【结果】本次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264份。调查显示中国科技期刊编辑自认对知识服务的认识程度较高,也考虑提供知识服务。但由于各编辑部数字出版的程度不同,他们对知识服务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存在差异。大部分期刊虽然开展了类似的工作,但均以信息化服务为主,且规模化、系统性不足,很多编辑部也未将知识服务嵌入到工作流程中。未来,他们期望知识服务模式可以更加多样化,但缺乏专业的人才和有力的资金支持以及成熟的盈利模式是编辑部面临的主要问题。【结论】目前中国科技期刊知识服务建设方兴未艾,编辑部应转变思想,科学研判自身优势,深度挖掘用户需求,探索知识服务新模式,加快从传统出版商向知识服务商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知识服务 知晓度 数字出版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面向开放科学的我国科技期刊产业化发展问题及策略
16
作者 王嘉昀 文彦杰 +4 位作者 李海博 杨柳春 沈锡宾 闫珺 白雨虹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1-266,共6页
【目的】提炼和归因开放科学背景下我国科技期刊产业化发展面临问题,为未来我国科技期刊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梳理,简要总结我国科技期刊产业化发展历程;进而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调研开放科学背景下科技期刊产... 【目的】提炼和归因开放科学背景下我国科技期刊产业化发展面临问题,为未来我国科技期刊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梳理,简要总结我国科技期刊产业化发展历程;进而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调研开放科学背景下科技期刊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结果】当前我国科技期刊产业化发展存在对开放科学认知和把握不足、主体利益分配不均、基础平台建设不足、开放规则失范、“科技期刊产业化”动力和条件存在争议、科技期刊自主推进开放创新实践内在动力不足等问题,阻碍了开放科学背景下科技期刊产业发展。【结论】应重视一线从业者意识培养,以激励机制为抓手,提升对开放科学的价值认同;强化顶层设计,激发市场活力;厘清主体定位,促进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科学 科技期刊产业化 转型与升级
原文传递
主题科学传播的选题与渠道分析——以COVID-19疫情情境下我国医学论文传播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鹏 倪婧 +3 位作者 刘红霞 任胜利 刘冰 魏均民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3-668,共6页
主题科学传播在选题策略和传播渠道均存在其特点。选取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学术成果交流平台2020年1月27日至7月19日网络载文作为典型案例,收集单篇论文的阅读量、题目、期刊、作者信息及网页访问量构成,定性分析论文学科属性与传播主... 主题科学传播在选题策略和传播渠道均存在其特点。选取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学术成果交流平台2020年1月27日至7月19日网络载文作为典型案例,收集单篇论文的阅读量、题目、期刊、作者信息及网页访问量构成,定性分析论文学科属性与传播主题的关联,定量分析全球访问量的国别特征、构成及趋势。高阅读量论文的选题呈现以下3个特点:与中心事件强相关、与关键问题有结合点、研究对象较受关注,单篇阅读量较高的论文类型为论著、指南共识、述评专论。网络传播中以直接访问与外部链接引流为主要渠道,引流来源以自建网络平台、文献数据库、主流搜索产品(如百度学术)为主。随着疫情形势变化及观察时间窗延长,访问量增幅较大的渠道以微信公众平台及社交媒体为主,新增渠道包括不同出版平台资源中心外链及大众新闻媒介。除我国外,访问量较高的国家为美国、巴西、印度、日本、意大利。主题科学传播中传播迅速且较受关注的论文选题兼顾学科关联性及公众关切,传播渠道以网络为主。随着时间推移,即时通讯及社交媒体传播增速较高,更多境外网络访问、出版机构互链及国际学术组织数据库涉入,科学传播的受众角色更加丰富。中文论文的国际推广应注重传统平台及新兴渠道的均衡发力,凭借国际化资源中心及社交媒体平台主动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传播 选题策划 典型案例 传播渠道分析
原文传递
中国医学科技工作者知识服务应用与意愿调研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庆 沈锡宾 +8 位作者 朱瑶 王海娟 李鹏 刘红霞 王立磊 朱甦琪 孙静 刘冰 魏均民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8-522,共5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科技工作者应用知识服务的现状,以及对于知识服务的需求与意愿,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工作者。本文通过"问卷星"向我国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其应用知识服务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科技工作者应用知识服务的现状,以及对于知识服务的需求与意愿,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工作者。本文通过"问卷星"向我国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其应用知识服务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科技工作者将期刊官网、全文/摘要数据库、微信公众号、在线教育类平台等认作知识服务产品,这充分说明目前国内科技期刊的知识服务层次绝大多数仍处在信息化服务这一阶段,尚未提供"高阶"的知识服务产品。未来,线上知识服务产品还将趋于专业和细分,并需要解决内容的获取及转化的效率问题。而对于我国广大的科技期刊工作者来说,如何吸引和服务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才是我国科技期刊和知识服务平台应该追求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 数字出版 新媒体 知识服务 调查问卷
原文传递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的发文特征分析——以COVID-19专题论文为例 被引量:9
19
作者 倪婧 李鹏 +4 位作者 刘红霞 任胜利 王世贤 刘冰 魏均民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2-268,共7页
【目的】探讨COVID-19疫情下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专题论文的发文趋势及分布特征,为今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学传播提供借鉴。【方法】检索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PubMed文献数据库及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 【目的】探讨COVID-19疫情下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专题论文的发文趋势及分布特征,为今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学传播提供借鉴。【方法】检索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PubMed文献数据库及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以下简称"我国新冠学术交流平台")的发文量及时间、作者信息、期刊信息、论文类型等,描述国内外COVID-19论文的发文趋势和来源期刊、作者分布。【结果】PubMed文献数据库共收录COVID-19论文26391篇,期刊3133种。美国作者发文量领先,中国、意大利、英国作者发文量相近。我国新冠学术交流平台共收录专题论文993篇,期刊106种。中国作者总数及第一作者数均仅次于美国。来自北京、湖北、上海的作者发表的中文医学论文最多。国际期刊中,病毒学、传染病学、环境科学、公共卫生学科期刊发文量居前列;国内期刊中,流行病学、内科学、传染病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药学期刊发文量较多。论文类型以论著、病例报告、综述为主,在国际、国内期刊中占比分别为68.4%和56.3%,国内期刊指南与共识类论文占比较国际期刊多(17.7%vs 0.7%)【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科学传播因疫情驱动,由科研实力支撑。我国作者发文呈现阶段性特点,2020年4月以前,中国作者的科研成果较多刊发于我国生物医学领域期刊,此后的大样本量报道、深入分析和国际合作研究主要刊发于国外期刊。我国期刊的指南与共识类论文数量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期刊 专题报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原文传递
医学期刊指南共识类文章引证特征分析及对选题策划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媛 李鹏 游苏宁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8-544,共7页
【目的】统计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150种期刊中指南共识类文章在近二十余年的变化情况,并以《中华医学杂志》为例,分析高被引和低被引指南共识类文章的特征,为指南共识类文章的编辑选题策划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华医学期刊... 【目的】统计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150种期刊中指南共识类文章在近二十余年的变化情况,并以《中华医学杂志》为例,分析高被引和低被引指南共识类文章的特征,为指南共识类文章的编辑选题策划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在2000年、2010年以及2020年刊载的指南共识类文章的数量及占比,分析其载文变化趋势;在万方医学数据库调查《中华医学杂志》2018—2020年刊登的指南共识类文章的被引频次。根据检索结果,将被引频次≥50次的文章归为高被引文章,将被引频次<5次的文章归为低被引文章。分别分析高被引与低被引文章中指南、共识所占的比例以及文章撰写的特点,主要包括有无证据等级分级、有无明确推荐意见等。【结果】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在2000年、2010年、2020年刊载的指南共识类文章数量逐年增多,占比逐年攀升,从2000年的0.07%上升到2020年的2.08%。《中华医学杂志》在2018—2020年共刊登指南共识类文章157篇,包括指南类30篇,共识类103篇,规范类5篇,建议/意见类16篇,翻译国外指南2篇,其他1篇。其中,高被引文章有16篇,占10.2%;低被引文章有10篇,占6.4%。高被引文章中,指南类文章占比最高(62.5%),且形成明确推荐意见的文章占75.0%;低被引文章中,共识类文章占比最高(80.0%),无指南类文章,均无证据等级分级,只有1篇文章包含明确的专家推荐意见。【结论】高被引文章中,指南和有明确推荐意见的文章占比较高;低被引文章中,共识类文章占比较高,且大部分无明确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期刊 临床实践指南 专家共识 被引频次 期刊影响力 选题策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