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柔红霉素个体差异的遗传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何晖 周宏灏 刘昭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182-1185,共4页
柔红霉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白血病药物,疗效显著但是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如何更多了解可能引起柔红霉素耐药的因素,从而提高柔红霉素的疗效,降低耐药,及减少药物的副反应,是目前临床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本文综述了影响柔红霉素药代动力... 柔红霉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白血病药物,疗效显著但是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如何更多了解可能引起柔红霉素耐药的因素,从而提高柔红霉素的疗效,降低耐药,及减少药物的副反应,是目前临床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本文综述了影响柔红霉素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遗传因素,旨在为柔红霉素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红霉素 基因多态性 白血病
下载PDF
二甲双胍遗传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董敏 刘昭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315-1320,共6页
遗传药理学研究发现药物代谢酶、受体和转运体基因遗传多态性是药物作用个体差异的重要决定因素。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一线药物,同时还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等其... 遗传药理学研究发现药物代谢酶、受体和转运体基因遗传多态性是药物作用个体差异的重要决定因素。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一线药物,同时还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等其他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疾病。二甲双胍在临床使用中表现出显著的药物反应个体差异,这种差异性导致药物反应性降低或药物毒副反应的发生。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rganiccation transporters,OCTS)遗传多态性对二甲双胍药物反应个体差异有重要影响。本文阐述了OCTS等多个药物相关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对二甲双胍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影响,可为临床制定二甲双胍的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遗传药理学 有机阳离子转运体 药物反应性
下载PDF
COMT的遗传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金远香 刘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41-1044,共4页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是一种在人体内广泛分布的代谢酶,COMT基因突变所引起COMT表达或活性改变,与多种疾病的药物治疗反应个体差异密切相关。目前对COMT的研究主要集中在rs4680位,但是近来的一些报...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是一种在人体内广泛分布的代谢酶,COMT基因突变所引起COMT表达或活性改变,与多种疾病的药物治疗反应个体差异密切相关。目前对COMT的研究主要集中在rs4680位,但是近来的一些报道显示,COMT其他突变位点的重要性同样值得关注。该文将较为全面的对COMT的遗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重度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反应个体差异相关性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T 遗传药理学 多巴胺 帕金森病 重度抑郁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影响酒精性肝病发病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林秀贤 陈丹 +1 位作者 赵青 陈尧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1309-1314,共6页
酒精性肝病是由长期酗酒引起的肝功能损伤,对全球公众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但是,酒精性肝病的发病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与酒精代谢酶、脂质储存、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相关的基因多态性都可以影响酒精性肝病的发病风险。此外,近年... 酒精性肝病是由长期酗酒引起的肝功能损伤,对全球公众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但是,酒精性肝病的发病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与酒精代谢酶、脂质储存、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相关的基因多态性都可以影响酒精性肝病的发病风险。此外,近年来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了PNPLA3 rs738409等在大部分人群中得到广泛验证的与酒精性肝病易感性相关的位点。这些研究,对于进一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最近几年与基因多态性及酒精性肝病易感性相关的遗传学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易感性 基因多态性 PNPLA3
下载PDF
CYP2E1调控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丹 林秀贤 陈尧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98-203,共6页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长期饮酒或数周内大量酗酒引起的肝脏损伤,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是参与酒精代谢的主要酶类之一,在酒精毒性代谢和ALD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CYP2E1体内表达量、活性水平、代谢酒精过程...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长期饮酒或数周内大量酗酒引起的肝脏损伤,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是参与酒精代谢的主要酶类之一,在酒精毒性代谢和ALD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CYP2E1体内表达量、活性水平、代谢酒精过程中产生的氧自由基量以及毒性代谢产物能够通过不同方式影响ALD的患病风险以及病程发展,其影响机制与多条信号通路有关。各信号通路间交互错杂,相互作用,共同调控机体的自我保护功能和ALD的形成及发展。本文将归纳总结CYP2E1调控ALD的形成及发展的保护和损伤机制等方面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为今后ALD的防治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ALD) CYP2E1 Wnt-β-catenin JNK-MAPK/NF-κB TGF-β-Smads
下载PDF
miRNA在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龚志成 黄琼 刘昭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14-218,共5页
已发现大量微小RNA(microRNA,miRNA)调节编码糖尿病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miRNA表达量或功能的变异与多种疾病相关。已有研究报道miRNA与糖尿病相关,miRNA参与调节胰岛β细胞的功能且糖尿病状态下组织内miRNA会发生变化。miRNA成为糖尿... 已发现大量微小RNA(microRNA,miRNA)调节编码糖尿病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miRNA表达量或功能的变异与多种疾病相关。已有研究报道miRNA与糖尿病相关,miRNA参与调节胰岛β细胞的功能且糖尿病状态下组织内miRNA会发生变化。miRNA成为糖尿病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就近年来miRNA在糖尿病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糖尿病 基因表达 胰岛 RNA干扰
下载PDF
弥漫性胶质瘤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茆晨雪 周宏灏 刘昭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1期93-98,共6页
弥漫性胶质瘤是成人中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为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和少突星形细胞瘤,病理级别为Ⅱ-Ⅳ级,其中Ⅳ级的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高级别胶质瘤。传统上弥漫性胶质瘤的诊断主要是基于其组织病理学特征,但... 弥漫性胶质瘤是成人中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为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和少突星形细胞瘤,病理级别为Ⅱ-Ⅳ级,其中Ⅳ级的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高级别胶质瘤。传统上弥漫性胶质瘤的诊断主要是基于其组织病理学特征,但是仍有很多生物学特点无法很好地解释。而以异柠檬酸脱氢酶(IDH)为代表的生物标志物已被证明对脑胶质瘤分子特征的分类和患者预后情况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IDH在成人Ⅱ级和Ⅲ级弥漫性胶质瘤及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中突变频率较高。IDH突变的浸润性星形细胞瘤和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具有TP53和ATRX突变的特点。少突胶质细胞瘤也伴随IDH突变并以1p/19q联合性缺失和CIC、FUBP1、Notch1、TERT启动子突变为特征。胶质瘤的生物标志物有望成为临床诊断的新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生物标志物 IDH突变
下载PDF
eIF3a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何晖 尹继业 +1 位作者 周宏灏 刘昭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5-448,共4页
翻译是细胞中基因表达调控的一个基本步骤,该环节的异常可能会导致肿瘤的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内,mRNA的翻译受到许多真核起始因子(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eIF)的调控。起始因子eIF3在转录调控,细胞生长和肿瘤的发生中发挥了... 翻译是细胞中基因表达调控的一个基本步骤,该环节的异常可能会导致肿瘤的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内,mRNA的翻译受到许多真核起始因子(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eIF)的调控。起始因子eIF3在转录调控,细胞生长和肿瘤的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的最大的亚基eIF3a可能作为一个mRNA调节器发挥作用。已发现eIF3a与肿瘤的发生相关,并广泛表达于多种肿瘤组织细胞内,调节肿瘤细胞的周期,但对于进展中的肿瘤细胞,eIF3a的表达可能与肿瘤细胞的进展过程负相关;对于化疗药物干预的肿瘤细胞,eIF3a的高表达使肿瘤细胞不易发生耐药,患者的预后更好。关于eIF3a与肿瘤的关系的研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eIF3a可能参与了肿瘤的病理生理进程,但其发挥的调节作用可能是波动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F3a 肿瘤 细胞周期 表达 化疗 预后 调控机制
下载PDF
维生素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月丽 周宏灏 张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03-1507,共5页
维生素(vitamin)是人和动物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种微量有机物质,在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维生素是体内多种酶发挥其活性的重要影响因子,是多种酶的辅酶或者辅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内维生素的缺... 维生素(vitamin)是人和动物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种微量有机物质,在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维生素是体内多种酶发挥其活性的重要影响因子,是多种酶的辅酶或者辅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内维生素的缺乏可导致各种代谢缺乏症。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人类基因变异与药物反应的关系,利用基因组学的信息解答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反应存在个体差异的原因。维生素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也是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 缺乏症 个体化 药物效应 药物基因组学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罗建权 张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7期828-834,共7页
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HLA)是目前已知的人类最复杂基因系统。近年来研究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不良反应之间有着很强的遗传相关性,且部分研究成果在临床已得到很好地... 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HLA)是目前已知的人类最复杂基因系统。近年来研究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不良反应之间有着很强的遗传相关性,且部分研究成果在临床已得到很好地应用。本文就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不良反应之间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HLA)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基因组学
下载PDF
洛索洛芬钠分散片在健康人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尧 谭志荣 +3 位作者 周淦 王医成 李智 周宏灏 《中南药学》 CAS 2011年第10期742-744,共3页
目的研究洛索洛芬钠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分别给予1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洛索洛芬钠60mg,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结果参比制剂与试验制剂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C... 目的研究洛索洛芬钠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分别给予1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洛索洛芬钠60mg,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结果参比制剂与试验制剂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Cmax、tmax、AUC0~6和AUC0~∞(均数±标准差)分别为:(5 221.3±1 726.1)和(5 309.0±1 946.1)ng.mL-1,(0.61±0.26)和(0.69±0.30)h,(9 507.2±4 062.0)和(9 380.5±3 765.3)ng.h.mL-1,(10 580.8±4 385.6)和(10 552.4±3 852.8)ng.h.mL-1。试验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以AUC0~6作为评价依据)为106.7%(94.8%~120%)。结论经统计学分析,广东先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洛索洛芬钠分散片与上海三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洛索洛芬钠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索洛芬钠 相对生物利用度 药物动力学
原文传递
HERG钾通道与QT综合征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发忠 张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37-1341,共5页
HERG基因多态性与QT综合征的患病风险及作用于该离子通道的药物的敏感性有关。对HERG基因多态性检测用于QT综合征的防治,相关药物的安全性再评估及个体化治疗服务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该文主要对HERG钾通道与QT综合征的药物基因组学研... HERG基因多态性与QT综合征的患病风险及作用于该离子通道的药物的敏感性有关。对HERG基因多态性检测用于QT综合征的防治,相关药物的安全性再评估及个体化治疗服务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该文主要对HERG钾通道与QT综合征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HERG钾通道相关药物的个体化治疗和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G QT综合征 药物基因组学 多态性 安全性评估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MicroRNA与神经胶质瘤血管生成及替莫唑胺化疗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毛小元 周宏灏 刘昭前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4,共4页
肿瘤血管生成对于神经胶质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至关重要。化疗是胶质瘤治疗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替莫唑胺是最主要的治疗神经胶质瘤的一线药物,但使用一段时间后,替莫唑胺往往会出现明显耐药现象。MicroRNA(miRNA)是一类小片段的非编码R... 肿瘤血管生成对于神经胶质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至关重要。化疗是胶质瘤治疗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替莫唑胺是最主要的治疗神经胶质瘤的一线药物,但使用一段时间后,替莫唑胺往往会出现明显耐药现象。MicroRNA(miRNA)是一类小片段的非编码RNA,在调控基因表达的转录后水平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内外研究发现,miRNA对神经胶质瘤血管生成及替莫唑胺化疗耐药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就miRNA与神经胶质瘤血管生成及替莫唑胺化疗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神经胶质瘤 血管生成 替莫唑胺 耐药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瘤甲基化和非编码RNA表观基因组学研究
14
作者 茆晨雪 周宏灏 刘昭前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60-1061,共2页
目的星形胶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及预后情况十分堪忧。本研究旨在发现影响星形胶质细胞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及通路,并根据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分子遗传学特征初步建立分子分型的方法,以提高诊疗的有效性,改善患... 目的星形胶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及预后情况十分堪忧。本研究旨在发现影响星形胶质细胞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及通路,并根据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分子遗传学特征初步建立分子分型的方法,以提高诊疗的有效性,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本次研究通过Illumina 450K Infinium Methylation Bead Chip、Agilent miR NA芯片及Agilent lncR NA+mR NA表达谱芯片对33例星形胶质细胞瘤肿瘤组织及9例对照脑组织的甲基化、miR NA、m RNA及lnc RNA进行全基因组检测。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肿瘤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化位点及通路,并结合患者病例信息对星形胶质细胞瘤样本进行分子分型。结果通过肿瘤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化分析发现,钙信号通路相关的基因、甲基化、mi RNA及lnc RNA的表达均对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并与患者的总体生存期相关。利用多平台数据整合分析方法,可将IDH基因野生型星形胶质细胞瘤分为表达特征不同的两个亚型,并且两亚型间钙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课题研究结果表明,钙信号通路在星形胶质细胞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作为IDH基因野生型星形胶质细胞瘤亚型的标志物,并对患者的预后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成为新治疗靶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瘤 分子分型 钙信号通路 IDH
下载PDF
组学技术在肿瘤耐药领域的研究进展:从单组学到多组学联合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泽恩 刘玉洁 +2 位作者 欧阳倩颖 刘昭前 刘英姿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20-627,共8页
耐药是癌症治疗面临的主要难题,明确肿瘤耐药机制和寻找新的药物靶点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多组学主要包括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影像组学等。近年来,肿瘤耐药研究从单组学到多组学联合,取得了飞速的发... 耐药是癌症治疗面临的主要难题,明确肿瘤耐药机制和寻找新的药物靶点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多组学主要包括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影像组学等。近年来,肿瘤耐药研究从单组学到多组学联合,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显著加快了肿瘤新的药物靶点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耐药 基因组学 表观基因组学 转录组学 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影像组学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房超 曾慧 +1 位作者 周宏灏 刘昭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22-228,共7页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影响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关键疾病之一。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是体内对心血管系统具有重要作用的两种酶。基因组学研究发现eNOS和ACE基因...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影响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关键疾病之一。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是体内对心血管系统具有重要作用的两种酶。基因组学研究发现eNOS和ACE基因多态性与CHD的发生具有相关性,本文就eNOS和AC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易感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REST及其剪切变体REST4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柳 任欢 +3 位作者 徐娇 唐新月 黎翠林 李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70-476,共7页
抑制元素l-沉默转录因子(repressor element 1-silencing transcription factor,REST)又称为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euron-restrictive silencer factor,NRSF),是神经元特异性表达的负向调控因子,存在广泛的选择性剪切现象。REST及其剪... 抑制元素l-沉默转录因子(repressor element 1-silencing transcription factor,REST)又称为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euron-restrictive silencer factor,NRSF),是神经元特异性表达的负向调控因子,存在广泛的选择性剪切现象。REST及其剪切变体REST4在不同类型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胶质瘤、髓母细胞瘤等神经性肿瘤中REST可作为致癌因子,而在结肠癌、肺癌、乳腺癌等上皮性肿瘤中REST作为抑癌因子发挥肿瘤抑制作用。本文就REST及其剪切变体REST4在肿瘤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元素1-沉默转录因子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 选择性剪切 神经性肿瘤 上皮性肿瘤
下载PDF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欢 彭娟 李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89-893,共5页
艾滋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疾病,多种药物用于艾滋病治疗,但疗效和毒性反应的个体差异严重影响抗艾滋病药物的疗效。研究表明,遗传多态性是导致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抗艾滋病药物进行基因组学研究发现,基因多态... 艾滋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疾病,多种药物用于艾滋病治疗,但疗效和毒性反应的个体差异严重影响抗艾滋病药物的疗效。研究表明,遗传多态性是导致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抗艾滋病药物进行基因组学研究发现,基因多态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类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该文针对国内常用的4类艾滋病治疗药物,即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蛋白酶抑制剂(PIs)和整合酶抑制剂(raltegravir),对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及其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逆转录治疗 药物基因组学 基因多态性 遗传药理学 个体化用药
下载PDF
铜离子转运体1与铂类药物耐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欧阳倩颖 刘玉洁 刘英姿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76-1379,共4页
铂类药物广泛应用于多种实体瘤的治疗,耐药是导致治疗失败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铜离子转运体(copper transporter 1,CTR1)是铜离子的特异性转运体,主要位于细胞膜,负责将铜离子泵入细胞。CTR1也是铂类药物的主要转运体,在铂类药物耐药的... 铂类药物广泛应用于多种实体瘤的治疗,耐药是导致治疗失败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铜离子转运体(copper transporter 1,CTR1)是铜离子的特异性转运体,主要位于细胞膜,负责将铜离子泵入细胞。CTR1也是铂类药物的主要转运体,在铂类药物耐药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CTR1的表达量、基因多态性及降解均会影响铂类药物耐药,因此其可能成为预测铂类药物耐药的生物标志分子和克服铂类药物耐药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转运体 铂类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大黄酚对糖尿病脑病大鼠海马中BDNF、iNOS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毛小元 李秋琪 +1 位作者 周宏灏 刘昭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1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酚对糖尿病脑病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黄酚对糖尿病大鼠模型学习记忆的影响;应用试剂盒法检测不同实验组海马中胆碱酯酶(AChE),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诱导型一... 目的探讨大黄酚对糖尿病脑病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黄酚对糖尿病大鼠模型学习记忆的影响;应用试剂盒法检测不同实验组海马中胆碱酯酶(AChE),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CAT、SOD、GSH)的活性。结果大黄酚改善了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增强了糖尿病大鼠模型组海马中AChE和BDNF的活性,抑制了模型组海马中ChAT、iNOS、CAT、SOD和GSH的活性。结论大黄酚可能通过增强BDNF的活性,下调iNOS的功能及抗氧化途径从而对糖尿病脑病产生保护作用,其可能成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脑病的新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酚 糖尿病脑病 神经保护 海马 BDNF INOS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