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秀研究生培养与实践研究——基于中南大学材料化学类研究生创新项目获得者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雷永鹏 伍秋美 +1 位作者 陈立妙 王裕超 《大学教育》 2023年第16期114-116,共3页
研究生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内容之一。文章针对当前高校研究生培养所面临的挑战,强调了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中南大学材料化学类研究生创新项目获得者的实证分析,阐述了其对推动学术成果发表... 研究生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内容之一。文章针对当前高校研究生培养所面临的挑战,强调了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中南大学材料化学类研究生创新项目获得者的实证分析,阐述了其对推动学术成果发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意义。同时,在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项目认知、系统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完善科研创新项目流程管理三方面提出了将科研创新项目融入培养体系的策略,以此提升高校研究生培养水平和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人才培养 科研创新项目 培养质量
下载PDF
“四位一体”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南大学化学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尹翔 周涛 +2 位作者 刘有才 王晖 符剑刚 《化工高等教育》 2017年第2期27-31,共5页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足社会对实践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南大学化学工程专业依托学科特色,从建设具有工程实践特色的课程体系、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拓展...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足社会对实践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南大学化学工程专业依托学科特色,从建设具有工程实践特色的课程体系、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拓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途径、完善评价与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着手,探索了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四位一体"建设模式,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及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四位一体 化学工程
下载PDF
“应用电化学”双语教学探讨--以中南大学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珏 刘洪涛 +1 位作者 黄健涵 王海燕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1期74-77,共4页
“应用电化学”是中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核心课程,其注重电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及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鉴于电化学学科近年来在世界范围迅速发展和双语教学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结... “应用电化学”是中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核心课程,其注重电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及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鉴于电化学学科近年来在世界范围迅速发展和双语教学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结合中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分析双语教学在应用电化学课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未来发展方向;从师生双语素质要求、教材选择、教学开展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探讨应用电化学双语教学的潜在问题,并提出参考意见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电化学 双语教学 国际化
下载PDF
发达国家工科大学生可迁移技能的培养要求——以化学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晖 周涛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7-33,112,共7页
以国内外著名的评估机关、行业协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和多个教育科研机构公开的调查结果为依据,从大学生的知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以及可迁移技能等方面详细讨论高校人才培养问题。指出知识技能的培养仅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校不应过... 以国内外著名的评估机关、行业协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和多个教育科研机构公开的调查结果为依据,从大学生的知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以及可迁移技能等方面详细讨论高校人才培养问题。指出知识技能的培养仅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校不应过分夸大知识技能的影响力而忽视学生可迁移技能的培养。工科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6大类可迁移技能包括交流理解、团队协作、解决问题、计算与信息、管理技能和个性品质。目前化工专业大学生可迁移技能培养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和交流理解水平、促进学科交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领导意识和熟悉管理技巧等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迁移技能 高等教育 工科大学生 化学工程专业
下载PDF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实验教学设计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国辉 罗一鸣 +3 位作者 李洁 黄可龙 关鲁雄 刘常青 《化工高等教育》 2008年第6期14-16,26,共4页
我院历经十多年的工科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在教学体系的建立、教学内容的整合和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以及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诸方面具有了鲜明的特色,并在创新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设计。
关键词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 实验教学体系 模块化教学 创新实验教学
下载PDF
化学化工类有机化学课程考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9
6
作者 黄玲 钟世安 刘艳飞 《大学化学》 CAS 2017年第4期25-31,共7页
当前理工科院校有机化学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以及课程考试三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而课程考试作为高校考查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要求的一种基本评价方式,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不容置疑。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针对有机化学课... 当前理工科院校有机化学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以及课程考试三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而课程考试作为高校考查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要求的一种基本评价方式,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不容置疑。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针对有机化学课程考试中所存在的问题从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有机化学 课程考试 评价方式 改革
下载PDF
《医科大学化学》中的物理化学部分编写体会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一凡 刘常青 +2 位作者 向阳 何跃武 黄坚 《大学化学》 CAS 2004年第2期27-28,31,共3页
简要介绍临床医学 (7年制 )化学教材中物理化学部分的编写情况 ,同时阐述对教材作用和教材改革的观点。
关键词 《医科大学化学》 物理化学 教材编写 教材改革 临床医学专业
下载PDF
基于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孵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洋 丁治英 +1 位作者 李文章 李洁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16期244-245,255,共3页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大二学生处于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尚未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的情况,在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实验原理的掌握,加强实验设计的主观意识,严格要求实验报告的撰写规范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创...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大二学生处于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尚未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的情况,在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实验原理的掌握,加强实验设计的主观意识,严格要求实验报告的撰写规范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并设计一个物理化学知识衍生的创新训练模式,将物理化学基础课程学习与创新实践相结合,使得学生学有所用,也促进教师在后期的理论课程教学中提供生动的教学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物理化学 实验教学 训练模式 案例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化学综合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立妙 李亚娟 +4 位作者 周发 厉江华 李嘉伟 刘又年 黄健涵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3期119-124,共6页
新工科背景下,中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综合实验课程通过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开放模式和多元评价体系等实践,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问题及实践创新能力,满足新时代应用化学专业人才... 新工科背景下,中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综合实验课程通过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开放模式和多元评价体系等实践,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问题及实践创新能力,满足新时代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可为相关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的本科教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应用化学 综合实验
下载PDF
"一段式"工科大学化学教学的实践与深化
10
作者 刘常青 张平民 陈启元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z2期193-195,共3页
国家教育部组织的"面向21世纪工科化学系列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教改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的课程新体系可分为"一段式"和"二段式"两大类.在此通过介绍中南大学工科化学系列课程体系改革成果--... 国家教育部组织的"面向21世纪工科化学系列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教改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的课程新体系可分为"一段式"和"二段式"两大类.在此通过介绍中南大学工科化学系列课程体系改革成果--四大化学融合的工科化学课程体系,阐述了中南大学"一段式"工科大学化学教学的内涵和运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化学融合 理论化学 反应化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化学综合实验改革——以可见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综合实验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留 厉江华 +5 位作者 陈立妙 李嘉伟 周发 唐俊涛 刘又年 黄健涵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3期131-138,共8页
将科研课题“ZrO_(2)@TiO_(2)异质结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设计成应用化学专业综合实验,使科研课题的创新性和教学的可行性有机结合,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内容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涉及ZrO_(2)@TiO_(2)异质结的制备、结... 将科研课题“ZrO_(2)@TiO_(2)异质结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设计成应用化学专业综合实验,使科研课题的创新性和教学的可行性有机结合,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内容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涉及ZrO_(2)@TiO_(2)异质结的制备、结构表征、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等多项内容,并且将新材料的制备与材料的性能、应用关联起来,加强了学生应用能力的拓展,强调了理科向工科的渗透。通过此实验,学生经历了催化学科科学前沿研究的全过程,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异质结 水裂解制氢 综合实验
下载PDF
学科深度交叉促进分析化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12
作者 衣馨瑶 张翼 阳明辉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3期59-63,共5页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尤为重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学科交叉为驱动,多院系合作为支撑,从课程体系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入手,探索了学科交叉在分析化学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并通过联合培...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尤为重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学科交叉为驱动,多院系合作为支撑,从课程体系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入手,探索了学科交叉在分析化学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并通过联合培养制度、学科交叉论坛等方式进行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学科交叉 创新型人才
下载PDF
应用化学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13
作者 陈立妙 唐俊涛 +1 位作者 王海燕 黄健涵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3期233-235,共3页
应用化学综合实验课是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实验课,在培养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开放模式和过程性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应用化学综合实验课是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实验课,在培养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开放模式和过程性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为同类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综合实验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下载PDF
化学专业英语高效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4
作者 吴倩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9期52-59,共8页
根据化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有效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方法包括:在课中利用词根词缀梳理专业词汇来提升学习效率、基于翻转课堂的中英文互动来提升学习兴趣、在课前课后利用线上教学平台进行听说训练强化听说能力,以及开展... 根据化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有效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方法包括:在课中利用词根词缀梳理专业词汇来提升学习效率、基于翻转课堂的中英文互动来提升学习兴趣、在课前课后利用线上教学平台进行听说训练强化听说能力,以及开展模拟学术研讨会的课堂活动来提高学习自主能动性。此教学方法为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提供重要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专业英语 教学改革 多元化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
下载PDF
星状多席夫碱的设计及多途径合成及表征——介绍一个化学科学训练综合实验
15
作者 李一鸣 王本花 +3 位作者 魏保生 宋相志 罗一鸣 喻桂朋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12期61-66,共6页
科学训练综合实验是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介绍了有机化学科学训练课程中一个星状多席夫碱制备及表征的综合实验。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席夫碱化学的研究前沿与进展,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设计目标产物合成路线... 科学训练综合实验是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介绍了有机化学科学训练课程中一个星状多席夫碱制备及表征的综合实验。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席夫碱化学的研究前沿与进展,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设计目标产物合成路线,在实验中加深学习重氮化反应、席夫碱反应、铃木偶联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薄层色谱监测反应以及柱色谱分离产物的方法,学会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来表征和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本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研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科研动手技能。而且通过多样化的实验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拔尖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铃木偶联反应 综合创新实验
下载PDF
“化工传递过程”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教学实践——以哲学思辨为例
16
作者 谢乐 韩凯 +2 位作者 蒋崇文 卢红梅 王帅 《化工时刊》 CAS 2023年第6期114-116,共3页
“化工传递过程”是研究化工过程中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速率的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化工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在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阐明其中蕴含的哲学思维和方法论,实现课程理论知识和哲学基本原理的有机融合... “化工传递过程”是研究化工过程中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速率的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化工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在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阐明其中蕴含的哲学思维和方法论,实现课程理论知识和哲学基本原理的有机融合,辅助学生理解传递现象的本质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提升分析和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传递过程 课程思政 哲学原理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17
作者 谷慧 张培盛 +2 位作者 周秀林 陈述 向皞月 《大学教育》 2023年第20期36-40,共5页
文章对分析化学实验传统单一线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课题组精选和创作了丰富且较为全面的分析化学实验线上可视化教学资料,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建立了较... 文章对分析化学实验传统单一线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课题组精选和创作了丰富且较为全面的分析化学实验线上可视化教学资料,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建立了较为全面的过程性考核体系。该教学模式的实施结果表明,其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生学的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可为其他高校开展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其他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实验 STEM教育理念 教学改革 线上线下
下载PDF
温和条件下混合金属离子氧化木质素耦合电化学产氢
18
作者 徐伟卓 周冰洁 +1 位作者 李宁 刘伟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0-137,共8页
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以及温室效应的加剧,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生物质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其可转化为化学品和燃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提出一种简单、环境友好的电化学方法,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 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以及温室效应的加剧,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生物质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其可转化为化学品和燃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提出一种简单、环境友好的电化学方法,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利用廉价的混合过渡金属离子Fe^(3+)-Cu^(2+)作为电子转移载体和均相催化剂,将木质素的氧化与电化学产氢相结合,在降解木质素为芳香化合物的同时得到清洁、高能量密度的氢气。通过线性循环伏安曲线(CV)、极化曲线(I-V)、电压-时间曲线(V-t)、气质联用(GC-MS)、液相色谱(LC)以及分光光度法等测试方法研究了木质素氧化程度、产物、木粉含量变化以及电化学性能等情况。通过混合Fe^(3+)与不同的过渡金属离子Cu^(2+)、Cr^(3+)、Ni^(2+)及Co^(2+)协同氧化木质素,发现Fe^(3+)-Cu^(2+)的效果最为显著,木质素的降解率约48%,在10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可以通电2.5 h。通过连续的化学-电解实验,未化学预处理原生木粉的降解率提高至62.8%,同时获得香兰素、葡萄糖和甲酸等有机小分子产物和氢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金属离子 氧化木质素 电化学 产氢
下载PDF
有机化学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与实践
19
作者 姜文凤 宋汪泽 +20 位作者 伍新燕 王光伟 宋相志 白伟 姜翠玉 陈宁 赵军龙 陈树峰 刘晨江 翟怡 朱庭顺 沙风 姚赟 卢然 李剑利 葛春华 朱桂茹 王俊儒 林东恩 董伟 于丽梅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10期22-29,共8页
提出有机化学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通过36校联动,分组分层次推进有机化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并开展相关教研活动。系统阐明有机化学课程虚拟教研室的组织形式和机制建设。总结有机化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以来的一系列... 提出有机化学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通过36校联动,分组分层次推进有机化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并开展相关教研活动。系统阐明有机化学课程虚拟教研室的组织形式和机制建设。总结有机化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以来的一系列跨校教研活动。重点论述有机化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进展。通过发挥各成员学校教师在教学、科研上的特色和优势,推动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型有机化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实现协同教研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 有机化学 协同教研
下载PDF
纳米材料应用于无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夏海艳 王新天 +1 位作者 刘丽霞 全昌云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0-247,共8页
无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环境适用性强、稳定性高、材料简单易得、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等特点,近年来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纳米材料有类酶活性,表现出类似天然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和催化机理,且能够增强界面吸附性能,增加电催化活性,并... 无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环境适用性强、稳定性高、材料简单易得、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等特点,近年来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纳米材料有类酶活性,表现出类似天然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和催化机理,且能够增强界面吸附性能,增加电催化活性,并促进电子转移动力学,从而广泛应用于无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本文探索了具有电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及其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介绍了无酶电化学传感器在医疗诊断、食品检测、环境检测以及其他领域中的应用,讨论了开发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的未来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葡萄糖传感器 H_(2)O_(2)传感器 食品安全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