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MP-2、MMP-9与Ⅳ型胶原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吴畏 何剪太 +2 位作者 阮景德 王荣兵 张阳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08-909,912,共3页
目的:研究大肠癌中MMP-2、MMP-9与IV型胶原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对30例Dukes'B、C期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和正常组织进行IV型胶原、MMP-2、MMP-9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V型胶原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 目的:研究大肠癌中MMP-2、MMP-9与IV型胶原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对30例Dukes'B、C期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和正常组织进行IV型胶原、MMP-2、MMP-9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V型胶原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MMP-2、MMP-9在大部分正常大肠组织中均未见表达,仅少数见到有阳性表达,而在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强。IV型胶原评分与MMP-9表达之间呈负相关。结论:大肠癌组织中IV型胶原的表达明显降低,MMP-9对大肠癌中IV型胶原的降解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IV型胶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轲 张阳德 +2 位作者 卢艳 胡煜 丁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25-726,共2页
目的对腹腔镜和开腹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3年12月本中心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病例30例及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病例95例,比较手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95.3±45.2)min,... 目的对腹腔镜和开腹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3年12月本中心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病例30例及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病例95例,比较手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95.3±45.2)min,开腹组手术时间为(142.8±33.7)min,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腹腔镜组后10例的手术时间为(170.3±41.6)min,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吻合口瘘)发生率为6.67%(2/30),开腹组为4.21%(4/9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为(82.3±24.2)ml,开腹组为(148.2±40.5)ml,腹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两组在肠段切除长度、肿块距下切缘距离和淋巴结清扫范围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6±1.1)d和(3.8±1.4)d,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能取得与开腹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并具有手术视野好、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应激反应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肿瘤 开腹手术
下载PDF
肠生物黏附性活性炭制剂的驱铅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肖平 于军 +1 位作者 张阳德 方平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2094-2095,共2页
目的考察肠生物黏附性活性炭制剂对染铅狗的驱铅作用。方法用活性炭普通片剂与肠生物黏附性片剂,分别对染铅狗的铅中毒模型进行观察,通过比较各组血铅浓度的变化,尿排铅量,粪排铅量,考察其驱铅疗效,及排铅途径。结果同剂量的活性炭肠生... 目的考察肠生物黏附性活性炭制剂对染铅狗的驱铅作用。方法用活性炭普通片剂与肠生物黏附性片剂,分别对染铅狗的铅中毒模型进行观察,通过比较各组血铅浓度的变化,尿排铅量,粪排铅量,考察其驱铅疗效,及排铅途径。结果同剂量的活性炭肠生物黏附性片剂的驱铅作用显著强于活性炭普通片剂(P<0.01)。吸附剂治疗铅中毒的机制在于吸附胃肠道中的铅,阻断铅的肠肝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黏附 活性炭
下载PDF
联合检测外周血癌胚抗原mRNA及livin mRNA对早期发现大肠癌微转移肿瘤的意义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肖维 彭健 张阳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040-2042,2045,共4页
目的研究癌胚抗原(CEA)mRNA和livin mRNA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联合检测对早期发现大肠癌血道微转移肿瘤的价值。方法选取60例大肠癌患者、30例大肠良性疾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反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RT-PCR)... 目的研究癌胚抗原(CEA)mRNA和livin mRNA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联合检测对早期发现大肠癌血道微转移肿瘤的价值。方法选取60例大肠癌患者、30例大肠良性疾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反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RT-PCR)法检测3组CEA mRNA及livin mRNA在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患者中CEA mRNA阳性表达率为58.3%(35/60),livin mRNA阳性表达率为61.6%(37/60)。大肠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中CEA mRNA和livin mRNA均无阳性表达。3组CEA mRNA和livin mRNA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EA mRNA和livin mRNA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大肠癌患者CEA mRNA和livin mRNA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6.7%(52/60),与CEA mRNA单项阳性率58.3%(35/60)及livin mRNA单项阳性率61.6%(37/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A mRNA和livin mRNA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大肠癌血道微转移肿瘤的阳性检出率,可以用于预测大肠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癌胚抗原 LIVIN RNA 信使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胃肠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凌峰 张阳德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比较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cholecystectomy,O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等几项指标联合观察了30例LC患者及30例OC患者。结果L... 目的比较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cholecystectomy,O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等几项指标联合观察了30例LC患者及30例OC患者。结果LC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与O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LC术后患者胃肠动力恢复较OC术后快,有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胃肠功能
下载PDF
提高结肠早癌诊断率的荧光光谱小波特征提取与神经网络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夏代林 孟红霞 +1 位作者 张阳德 何继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76-2079,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荧光光谱特征提取与模式分类方法以提高激光诱导5-ALA-PpIX荧光光谱对早期结肠癌的诊断准确率。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法提取荧光光谱特征量,对提取的特征量采用基于Rprop算法的BP神经网络进行模式分类。对20只DMH诱导的SD大... 提出了一种新的荧光光谱特征提取与模式分类方法以提高激光诱导5-ALA-PpIX荧光光谱对早期结肠癌的诊断准确率。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法提取荧光光谱特征量,对提取的特征量采用基于Rprop算法的BP神经网络进行模式分类。对20只DMH诱导的SD大鼠,12只诱导鼠的第二代鼠,8只正常SD大鼠,按25 mg.kg-1体重剂量尾静脉注射5-ALA溶液,150 min后利用波长为370 nm的钛宝石激光进行活体检测。对预处理后的504条荧光光谱,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法提取12个特征量,BP神经网络将其分为正常组与非正常组(非典型增生、早癌和进展期癌),分类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8.91%和97.2%,非典型增生、早癌及进展期癌对正常组织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1.3%,98.85%及98.79%。结果表明此方法不仅对早期结肠癌具有较高的诊断率,且更利于临床实时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 小波特征提取 神经网络 结肠早癌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Th细胞表型改变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吉 张阳德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5-239,共5页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结肠黏膜中Th1细胞因子,干扰素(IFN-r)与白细胞介素(IL)-12和Th2细胞因子IL-4与IL-10表达的变化。方法经结肠镜钳取60例IBS患者及20例对照组的升结肠、降结肠和直肠的黏膜标本,HE染色观察组织学表观。应用...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结肠黏膜中Th1细胞因子,干扰素(IFN-r)与白细胞介素(IL)-12和Th2细胞因子IL-4与IL-10表达的变化。方法经结肠镜钳取60例IBS患者及20例对照组的升结肠、降结肠和直肠的黏膜标本,HE染色观察组织学表观。应用RT-PCR方法检测肠道各部位组织中IFN-r、IL-12、IL-4和IL-10的mRNA的表达量。结果 IBS患者结肠黏膜组织学表观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改善;腹泻型IBS患者升结肠、降结肠和直肠的黏膜Th1细胞因子IFN-r、IL-12的mRNA表达显著增高,IL-12的mRNA表达在直肠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升结肠、降结肠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Th2细胞因子IL-4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IL-10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呈降低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腹泻型IBS患者中感染后IBS(PI-IBS)和非感染后IBSTh1和Th2细胞因子的比较,PI-IBS中Th1细胞因子IFN-rmRNA的表达在升结肠、降结肠和直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L-12mRNA的表达在升结肠、直肠亦显著增高;Th2细胞因子IL-4与IL-10较对照组有下降趋势。非感染后IBS患者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便秘型IBS患者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泻型IBS患者结肠黏膜内存在Th1/Th2平衡飘移,Th1反应增强,感染因素可影响腹泻型Th平衡,为PI-IBS的治疗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TH1/TH2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基于5-氨基乙酰丙酸的SD大鼠结肠组织荧光光谱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夏代林 何继善 +4 位作者 张阳德 汤井田 张波 王绍闯 黄秋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029-2033,共5页
探讨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对激光诱导的SD大鼠结肠组织5-ALA-PpⅨ荧光光谱进行分类,以诊 断结肠早癌。对20只DMH诱导的SD大鼠,12只诱导鼠的第二代鼠,8只正常SD大鼠,按25 mg·kg-1体 重剂量尾静脉注射5-ALA,150 min后进行活体激光检... 探讨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对激光诱导的SD大鼠结肠组织5-ALA-PpⅨ荧光光谱进行分类,以诊 断结肠早癌。对20只DMH诱导的SD大鼠,12只诱导鼠的第二代鼠,8只正常SD大鼠,按25 mg·kg-1体 重剂量尾静脉注射5-ALA,150 min后进行活体激光检测,钛宝石激光器激发波长370 nm。将343条3类组 织谱线分为训练组和预测组,经预处理,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4个主成分变量。利用训练组建立逐步多 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并对预测组预测。3类组织病理类型两两结合,共构建3个回归方程。正常组织与早 癌及进展期癌识别的特异性分别为100%,98.4%,敏感性分别为96%,100%,准确率分别为98%, 99.2%。在光敏剂5-ALA的辅助作用下,对370 nm激光诱导的结肠组织荧光光谱,采用主成分变量压缩与 逐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相结合,可以获得较高的正常组织对早癌及进展期癌组织识别特异性和敏 感性,是一种较有潜力的结肠早癌无损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LA 大肠早癌 荧光光谱 主成分分析 逐步多变量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腺苷蛋氨酸(肠溶片)在TACE术后的护肝作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崔洪亮 张阳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75-78,共4页
目的研究腺苷蛋氨酸对经动脉栓塞化疗(TACE)术后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2010年3月1日~2010年10月23日在湘雅医院进行TACE治疗的63例肝脏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3),术后分别服用腺苷蛋氨酸(肠溶片)与多烯磷脂酰胆... 目的研究腺苷蛋氨酸对经动脉栓塞化疗(TACE)术后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2010年3月1日~2010年10月23日在湘雅医院进行TACE治疗的63例肝脏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3),术后分别服用腺苷蛋氨酸(肠溶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采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以及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14天肝功能指标(ALT、TBIL、DBIL、GGT、PT、APTT),统计分析两组病例临床特征及术后肝功能指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肝功能Child-Push以及肿瘤病理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TACE术后第7天谷氨酰转移酶显著下降(P<0.05);术后第14天,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显著下降(P<0.05);其余肝功能指标(GGT、PT、APTT),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腺苷蛋氨酸能够改善TACE术后患者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蛋氨酸 经动脉栓塞化疗 肝功能
下载PDF
大肠癌自体荧光光谱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樊晓平 刘皛 +2 位作者 廖志芳 李异凡 张阳德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30-232,共3页
详细论述了几种信号分析方法对大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自体荧光光谱的处理,并在比较其处理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方差和决策树算法的信号处理方法。通过对实际病症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和分类,结果表明此方法有很好的分类效果,可有效地用... 详细论述了几种信号分析方法对大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自体荧光光谱的处理,并在比较其处理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方差和决策树算法的信号处理方法。通过对实际病症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和分类,结果表明此方法有很好的分类效果,可有效地用于指导大肠早癌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自体荧光光谱 信号分析 决策树
下载PDF
药物诱导SD大鼠大肠癌模型血清PpIX动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自明 张阳德 +2 位作者 何剪太 李异凡 胡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3205-3207,共3页
目的探讨药物诱导SD大鼠大肠癌模型血清PpIX含量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45只成功诱导大肠癌的SD大鼠分3组:A组ALA尾静脉注射;B组DFO腹腔注射半小时后ALA尾静脉注射;C组等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各组用药后分别在1、2、4、6和12h经股动脉抽... 目的探讨药物诱导SD大鼠大肠癌模型血清PpIX含量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45只成功诱导大肠癌的SD大鼠分3组:A组ALA尾静脉注射;B组DFO腹腔注射半小时后ALA尾静脉注射;C组等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各组用药后分别在1、2、4、6和12h经股动脉抽血,取其血清用高效液像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PpIX含量。结果A、B两组大鼠血清内PpIX含量明显高于对照(C)组,B组PpIX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1);在0 ̄2h内血清PpIX的积聚率B组明显高于A组(P<0.05),在4 ̄6h血清PpIX的清除率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DFO与ALA联合诱导,可使大肠癌SD大鼠体内PpIX迅速大量积聚并快速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去铁胺 5-氨基酮戊酸 原卟啉Ⅸ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轲 张阳德 +3 位作者 丁莉 胡煜 卢艳 朱勤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年第8期20-23,共4页
目的对腹腔镜和开腹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5年12月本中心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病例34例及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病例29例,比较手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50±45)min... 目的对腹腔镜和开腹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5年12月本中心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病例34例及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病例29例,比较手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50±45)min,开腹组手术时间为(142±33)min,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为(82.3±24.2)ml,开腹组为(148.2±40.5)ml,腹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腹组(P〈0.01);两组在肠段切除长度、淋巴结清扫范围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6±1.1)d和(3.2±1.3)d,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能取得与开腹手术同样的肿瘤治疗效果,并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下床早、应激反应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肠肿瘤 开腹手术
下载PDF
结肠组织荧光光谱神经网络特征提取及分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夏代林 何继善 张阳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0-123,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荧光光谱特征提取与模式分类方法以提高激光诱导5-ALA-PpⅨ荧光光谱对早期结肠癌的诊断准确率:利用自适应神经网络提取荧光光谱主成分,对提取的主成分采用基于R-prop算法的BP神经网络进行模式分类.对20只DMH诱导的SD大鼠... 提出了一种新的荧光光谱特征提取与模式分类方法以提高激光诱导5-ALA-PpⅨ荧光光谱对早期结肠癌的诊断准确率:利用自适应神经网络提取荧光光谱主成分,对提取的主成分采用基于R-prop算法的BP神经网络进行模式分类.对20只DMH诱导的SD大鼠,12只诱导鼠的第二代鼠,8只正常SD大鼠,按25 mg/kg体重剂量尾静脉注射5-ALA溶液,150 min后利用波长为370 nm的钛宝石激光进行活体检测.对预处理后的504条荧光光谱,利用自适应神经网络提取前6个主成分,BP神经网络将其分为正常组与非正常组(非典型增生、早癌和进展期癌),分类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6.57%和95.08%,非典型增生、早癌及进展期癌对正常组织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2.75%,98.85%及96.36%.表明此方法对早期结肠癌具有较高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早癌 荧光光谱学 自适应主成分提取 BP神经网络 5-氨基乙酰丙酸
下载PDF
激光诱导荧光诊断大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兴 张阳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光谱对大肠癌进行临床诊断的可行性。方法使用370nm的激光器和荧光探测系统对临床病例进行大肠组织离体及在体实验,进行荧光光谱测定和分析。结果大肠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自体荧光光谱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谱... 目的探讨利用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光谱对大肠癌进行临床诊断的可行性。方法使用370nm的激光器和荧光探测系统对临床病例进行大肠组织离体及在体实验,进行荧光光谱测定和分析。结果大肠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自体荧光光谱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谱峰位置和强度方面,在400~600nm范围内正常组织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癌组织,尤其是480nm左右的荧光强度存在明显差异;癌组织在波长(623±8)nm附近有1个突起的小峰,光谱强度也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结论用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光谱对大肠癌进行临床诊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 大肠组织 荧光光谱 在体 离体 激光 大肠癌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表达及p53基因突变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建平 张阳德 +2 位作者 万金花 沈洁 吴贵玲 《中国医学工程》 2004年第6期12-15,18,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快速的外周血Cytokeratin 20(CK20)表达的检测方法,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的表达与微转移的关系,研究大肠癌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运用荧光监测技术结合RT-PCR,检测36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中的C... 目的建立高效、快速的外周血Cytokeratin 20(CK20)表达的检测方法,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的表达与微转移的关系,研究大肠癌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运用荧光监测技术结合RT-PCR,检测36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中的CK20的表达。用SSCP技术对大肠癌患者进行p53基因的突变检测。结果36例患者术前的外周血中检出CK20表达的有27例,阳性率为75%,手术后24 h患者外周血中检出CK20表达的有30例,阳性率为83.3%,术后早期化疗结束后仅13例为阳性,阳性率为36%。36例患者的p53基因的SSCP突变检测中未检测到突变。结论运用荧光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中CK20的表达可以监测癌症微转移的发生,简便快速,检出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20 外周血 患者 表达 大肠癌 P53基因突变 阳性率 快速 检出 监测技术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自体荧光差异及其机制研究
16
作者 吴畏 张阳德 +1 位作者 阮景德 何剪太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2295-2297,2301,共4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自体荧光光谱特征及其生物学机制。方法对30例大肠癌病人的癌组织和正常组织进行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光谱分析及Ⅳ型胶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大肠癌组织在460nm处自体荧光峰强度低于相应正常组织...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自体荧光光谱特征及其生物学机制。方法对30例大肠癌病人的癌组织和正常组织进行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光谱分析及Ⅳ型胶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大肠癌组织在460nm处自体荧光峰强度低于相应正常组织的峰强度,随着癌组织中Ⅳ型胶原表达的降低,癌组织与相应正常组织的自体荧光峰强度差异增大。结论大肠癌组织自体荧光峰强度明显低于相应正常组织的峰强度,Ⅳ型胶原的降解是大肠癌自体荧光减弱的组织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自体荧光 Ⅳ型胶原 机制
下载PDF
运用荧光PCR进行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表达的研究
17
作者 郭建平 张阳德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680-681,共2页
目的探讨荧光PCR法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微转移的关系。方法运用荧光RT-PCR技术对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40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检出CK20表达的有26例,检出率为65%。结论运用荧光RT-PCR... 目的探讨荧光PCR法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微转移的关系。方法运用荧光RT-PCR技术对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40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检出CK20表达的有26例,检出率为65%。结论运用荧光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中CK20的表达可以监测癌症微转移的发生,适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荧光PCR 细胞角蛋白20
下载PDF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在胃肠道癌症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欣 张阳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43-146,共4页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 荧光光谱 胃肠道癌症 荧光诊断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分类技术的大肠早癌诊断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皛 廖志芳 +2 位作者 樊晓平 李异凡 张阳德 《中国医学工程》 2005年第5期462-465,共4页
研究和开发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大肠早癌诊断系统。该系统首先对所采集的大量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光谱进行处理,并建立相关数据库,然后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对样本进行训练和分类,最终进行正常组织和癌变组织的判断,并由系统输出诊断结果... 研究和开发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大肠早癌诊断系统。该系统首先对所采集的大量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光谱进行处理,并建立相关数据库,然后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对样本进行训练和分类,最终进行正常组织和癌变组织的判断,并由系统输出诊断结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地用于指导大肠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决策树 大肠早癌诊断 激光诱导自体荧光(LIAF)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大肠癌组织中核黄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董可 张阳德 黄拔群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986-2988,共3页
目的定量测定大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核黄素。方法采集40例大肠癌手术切除的大肠组织,对其中的癌组织和边缘正常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定量检测核黄素含量。结果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核黄素含量分别为(786±91)ng/g和(609±57)ng... 目的定量测定大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核黄素。方法采集40例大肠癌手术切除的大肠组织,对其中的癌组织和边缘正常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定量检测核黄素含量。结果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核黄素含量分别为(786±91)ng/g和(609±57)ng/g,癌组织中核黄素含量均低于边缘正常组织含量,P<0.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本方法简便,取样少、灵敏度高、精密度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以用于癌组织内核黄素含量的测定,对肿瘤自体荧光机制研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核黄素 大肠癌 自体荧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