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营造开放、交往、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生活中心设计随笔
1
作者 沈春红 《中外建筑》 2002年第3期37-38,共2页
合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生活中心设计,探索高品质校园环境和多层次交往空间设计,营造开放、交往、方便、舒适的生活场所。
关键词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生活中心 设计 交往空间 生活场所 阳台
下载PDF
客运专线线路走向多目标决策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吴小萍 陈秀方 +2 位作者 金守华 徐庆元 谢晓辉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8-52,共5页
在对客运专线线路走向决策的特点进行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客运专线线路走向方案优选系统的建立,开展了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运用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采用数据仓库技术提出了客运专线线路走向方案优选系统中数据管理方法... 在对客运专线线路走向决策的特点进行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客运专线线路走向方案优选系统的建立,开展了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运用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采用数据仓库技术提出了客运专线线路走向方案优选系统中数据管理方法,并构造了相应的数据仓库结构以及客运专线线路走向方案优选系统功能结构,实现了客运专线线路基本走向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运用开发的"客运专线线路方案优选系统",实现计算机辅助进行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线路走向方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经反复筛选确定了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线路走向的五个非劣方案,建立决策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计算和分析,确定了客运专线线路走向方案的优先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铁路工程 选线设计 线路设计 多目标决策 优化设计 决策支持系统
下载PDF
爆破地震测试及建筑结构安全标准研究 被引量:69
3
作者 言志信 王永和 +1 位作者 江平 王后裕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907-1911,共5页
结合岩土特性,运用应力应变关系和波的传播特性,证明用质点振速描述爆破地震效应的合理性。通过多次的爆破地震观测,获得了大量地震波波形图和频谱图资料,并获得了不同场地的地震波传播规律及参数。通过研究爆破振动测试结果,将我国《... 结合岩土特性,运用应力应变关系和波的传播特性,证明用质点振速描述爆破地震效应的合理性。通过多次的爆破地震观测,获得了大量地震波波形图和频谱图资料,并获得了不同场地的地震波传播规律及参数。通过研究爆破振动测试结果,将我国《爆破安全规程》与国外安全标准进行对比,从理论上阐明了爆破安全标准应将振速限值与振动频率相关联,并提出了改进办法和爆破地震安全振速建议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 地震效应 建筑结构 结构安全 地震波波形图 频谱图 地震观测
下载PDF
采用粘土固化浆液进行岩溶路基注浆加固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倪宏革 孙峰华 +1 位作者 杨秀竹 王星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42-1247,共6页
粘土固化浆液用于岩溶路基注浆加固具备施工成本低、工艺简单易行、堵水防渗及抗震性能好等诸多优势。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采用该浆液进行岩溶洞穴路基水平注浆加固的可行性及相应的注浆材料配方。粘土固化浆液注浆形式为渗透注浆,其最... 粘土固化浆液用于岩溶路基注浆加固具备施工成本低、工艺简单易行、堵水防渗及抗震性能好等诸多优势。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采用该浆液进行岩溶洞穴路基水平注浆加固的可行性及相应的注浆材料配方。粘土固化浆液注浆形式为渗透注浆,其最佳配比为:粘土泥浆漏斗粘度30s以上,水泥加量为5%~15%,水玻璃加量为1%~5%,固化剂加量为1%~3%。在洛湛铁路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结果表明其技术经济效应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粘土固化浆液 岩溶路基 水平帷幕 注浆试验
下载PDF
高速公路采空区地面变形计算方法 被引量:29
5
作者 陈晓斌 张家生 +1 位作者 安关峰 杨果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1-197,共7页
采空区地面变形计算问题是一直困扰通过采空区高速公路建设的难题,之前尚无良好的理论计算方法。基于随机介质理论,建立了高速公路地下采空区地面变形计算模型,并编制了相关计算程序(GSM和POBA)。用编制的计算程序对耒宜高速公路下覆典... 采空区地面变形计算问题是一直困扰通过采空区高速公路建设的难题,之前尚无良好的理论计算方法。基于随机介质理论,建立了高速公路地下采空区地面变形计算模型,并编制了相关计算程序(GSM和POBA)。用编制的计算程序对耒宜高速公路下覆典型的两种采煤形成的采空区坍塌后地面变形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随机介质理论计算模型应用比较成功,能反映地面移动规律;该处采空区对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产生威胁,宜进行适当的工程处理,并确定了工程处理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介质理论 采空区 高速公路 地面变形计算模型
下载PDF
钻孔灌注桩护壁泥浆对桩基承载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0
6
作者 吴鹏 龚维明 +1 位作者 任伟新 游庆仲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27-1332,共6页
为了解钻孔灌注桩护壁泥浆对桩基承载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钻孔灌注桩护壁泥浆的功能以及对桩基承载性能影响的机理。通过对国内某大型公路桥梁大量的桩基静载试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护壁泥浆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桩端沉渣厚度和桩... 为了解钻孔灌注桩护壁泥浆对桩基承载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钻孔灌注桩护壁泥浆的功能以及对桩基承载性能影响的机理。通过对国内某大型公路桥梁大量的桩基静载试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护壁泥浆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桩端沉渣厚度和桩侧泥皮厚度,进而影响桩基承载性能,因此在计算分析时需要通过合适的方式考虑。最后,总结了优质泥浆的配置原则、配置方法、泥浆施工管理和安排等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护壁泥浆 桩端沉渣 桩侧泥皮
原文传递
悬索桥主缆初始位形的悬链线方程精细迭代分析法 被引量:38
7
作者 陈常松 陈政清 颜东煌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2-68,共7页
悬索桥非线性有限元法采用悬链线单元精度高,推导了基于自重约束方程,求解两种设计条件下主缆初始位形的悬链线精细迭代法公式,该方法能够计算主缆变形后自重荷载集度的变化。根据索鞍的受力特点,推导了不平衡索力与索鞍预偏量之间增量... 悬索桥非线性有限元法采用悬链线单元精度高,推导了基于自重约束方程,求解两种设计条件下主缆初始位形的悬链线精细迭代法公式,该方法能够计算主缆变形后自重荷载集度的变化。根据索鞍的受力特点,推导了不平衡索力与索鞍预偏量之间增量函数形式的显式刚度方程,导出了索鞍弧顶主缆曲线的无应力索长的精确计算公式。算例结果表明,方法精度高,计算稳定且收敛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悬索桥 主缆 悬链线 迭代法
下载PDF
铁路线路设计中三维实时交互式仿真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蒲浩 宋占峰 詹振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60,共5页
基于分割—归并思想将线路三维实体分为现状景物实体和虚拟景物实体,分别研究各子实体的三维造型方法,并应用约束Delaunay三角化理论研制拼合算法,实现将各子实体快速拼合成三维整体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现铁路线路三维模型的视相... 基于分割—归并思想将线路三维实体分为现状景物实体和虚拟景物实体,分别研究各子实体的三维造型方法,并应用约束Delaunay三角化理论研制拼合算法,实现将各子实体快速拼合成三维整体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现铁路线路三维模型的视相关简化算法,该算法首先应用累进网格技术构建出网格顶点的层次结构,然后依据视锥截取,背面剔除和屏幕投影误差三个视相关简化准则,从层次结构中实时计算出当前视相关简化网格,最后应用真实感图形绘制技术实现铁路线路三维场景的实时交互式仿真。实践证明,该技术可实时生成具有高度真实感的铁路线路三维场景并可通过鼠标或键盘操控浏览路径,从而实现设计成果与设计过程的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设计 三维可视化 实时显示 三维建模 仿真
下载PDF
考虑深度效应的超长单桩荷载传递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吴鹏 龚维明 梁书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65-1268,共4页
考虑到目前的超长桩的桩侧荷载传递性状研究,基本上还是基于短桩理论,提出了考虑超长单桩桩侧摩阻力的深度效应的单桩荷载传递函数,并且将荷载传递法和有限元方法结合起来,采用该荷载传递函数来模拟单桩的桩侧荷载传递规律。用反演方法... 考虑到目前的超长桩的桩侧荷载传递性状研究,基本上还是基于短桩理论,提出了考虑超长单桩桩侧摩阻力的深度效应的单桩荷载传递函数,并且将荷载传递法和有限元方法结合起来,采用该荷载传递函数来模拟单桩的桩侧荷载传递规律。用反演方法得出了该荷载传递函数的参数。算例表明:考虑深度效应的计算结果比不考虑深度效应的计算结果稍偏大,且与实测值更为接近,其结果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效应 超长桩 荷载传递 有限元方法 反演方法
下载PDF
加筋红砂岩风化土强度和变形特性 被引量:34
10
作者 喻泽红 魏红卫 邹银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2770-2779,共10页
红砂岩风化土是湖南公路路堤工程中应用较多的填筑材料,采用直剪试验研究了不同压实度的红砂岩风化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以及加筋对其工程性质的影响。试验表明,随压实度增大,红砂岩风化土的峰值抗剪强度明显提高,但主要由粘聚力的增大引... 红砂岩风化土是湖南公路路堤工程中应用较多的填筑材料,采用直剪试验研究了不同压实度的红砂岩风化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以及加筋对其工程性质的影响。试验表明,随压实度增大,红砂岩风化土的峰值抗剪强度明显提高,但主要由粘聚力的增大引起,随剪切位移增大,粘聚力减小,抗剪强度大幅度降低,其应力–应变曲线呈现随应变软化型。加筋提高了红砂岩风化土的峰值抗剪强度和残余强度,更重要的是明显减小了峰值后强度的降低幅度,且达到峰值抗剪强度的剪切位移增大,峰值区域增宽,土体延性提高,改善了红砂岩风化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对于不同的加筋层数和不同的筋材模量,以及在不同的压实度和试验竖向压力下,加筋对红砂岩风化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的改变不同;根据试验结果,还对红砂岩风化土的工程性质以及加筋的抗剪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阐述了加筋材料在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中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加筋红砂岩风化土 剪切试验 强度特性 变形特性 影响参数
下载PDF
红粘土动本构关系与动模量衰减模型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晓红 杨果林 方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6-72,共7页
针对高速交通循环荷载下红粘土路堑基床的动力稳定性问题,基于大量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原状结构红粘土动本构关系及动模量衰减规律。试验成果表明:原状结构红粘土动本构关系仍可用R.L.Kondner双曲线模型描述;动模量随... 针对高速交通循环荷载下红粘土路堑基床的动力稳定性问题,基于大量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原状结构红粘土动本构关系及动模量衰减规律。试验成果表明:原状结构红粘土动本构关系仍可用R.L.Kondner双曲线模型描述;动模量随动应变的增大非线性减小,具有明显的应变软化特征。围压、固结比、含水比对红粘土动本构特征及动模量衰减规律均有明显影响。不考虑其它因素,随围压或固结比的增大,动本构曲线逐渐偏向应力轴,随含水比的增大,动本构曲线逐渐偏离应力轴。同等条件下,动模量随围压、固结比的增大而增大,随含水比的增大而减小。基于回归分析,给出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原状结构红粘土双曲线模型参数、动模量衰减经验公式及其拟合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结构红粘土 动本构关系 动模量 衰减模型 动三轴试验
下载PDF
沥青路面沥青层剪应力分析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聂忆华 张起森 +1 位作者 徐阳 何增镇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9年第2期253-256,共4页
以线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为基础,利用ANSYS和BISAR程序进行力学计算,建立数据库,对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沥青层剪应力的分布规律进行探讨.分析了路面结构参数,包括各结构层厚度、模量和泊松比等,对各沥青层最大剪应力的影响.提出了抗剪强度... 以线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为基础,利用ANSYS和BISAR程序进行力学计算,建立数据库,对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沥青层剪应力的分布规律进行探讨.分析了路面结构参数,包括各结构层厚度、模量和泊松比等,对各沥青层最大剪应力的影响.提出了抗剪强度的评价方法和防止沥青路面因剪应力不足而损坏的建议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剪应力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评价方法
下载PDF
立方体表面上的图象拼接 被引量:6
13
作者 唐琎 谷士文 +2 位作者 杨安平 费耀平 黄汉永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3-97,共5页
介绍了一种全方位全景图象的建模和实现方式 .给出并实现了普通图象、立方体表面以及景物所在平面之间一组新的坐标变换 .提出了一种实现彩色图象拼接的方法 ,在立方体表面实现了实景图象的拼接 ,给出了拼接实例 .
关键词 立方体表面 全方位全景图象 图象拼接 虚拟场景 图象处理 计算机
下载PDF
带刚臂的两节点精确悬链线索元的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陈常松 颜东煌 陈政清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34,共6页
为解决应用悬链线索元时锚固点的刚性连接问题,在应用悬链线基本方程导出的两节点悬链线索元的切线刚度矩阵基础上,推导出两端带任意刚臂的两节点精确悬链线索元的切线刚度矩阵显式表达式,并且分析了考虑索元初次张拉和成形使用两种条... 为解决应用悬链线索元时锚固点的刚性连接问题,在应用悬链线基本方程导出的两节点悬链线索元的切线刚度矩阵基础上,推导出两端带任意刚臂的两节点精确悬链线索元的切线刚度矩阵显式表达式,并且分析了考虑索元初次张拉和成形使用两种条件下切线刚度矩阵的迭代求解技术。分析和算例表明,应用两端带任意刚臂的两节点精确悬链线索元可以很好地解决前述问题,且其有限元分析格式与不带刚臂的悬链线索元完全一致,而且当索元不带刚臂时该切线刚度矩阵可自动转化为相应的刚度矩阵,实用价值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工程 悬链线 切线刚度矩阵 刚臂 迭代法
下载PDF
锚杆拉拔试验的理论和数值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贺若兰 张平 刘宝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855-859,共5页
详细分析了现场锚杆拉拔试验的实测数据,说明了传统设计中认为界面抗剪应力平均分布的简化假定与近似服从负指数分布的实测结果存在误差。考虑界面黏结强度中化学胶着力、机械咬合力和界面摩擦力逐渐丧失的过程,建立了一个可以通过现场... 详细分析了现场锚杆拉拔试验的实测数据,说明了传统设计中认为界面抗剪应力平均分布的简化假定与近似服从负指数分布的实测结果存在误差。考虑界面黏结强度中化学胶着力、机械咬合力和界面摩擦力逐渐丧失的过程,建立了一个可以通过现场拉拔试验得到的极限荷载反算出界面抗剪强度和解耦长度的理论模型。引入一种可以模拟锚杆与岩上界面复杂力学特性的摩擦.接触型界面单元建立数值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再现了现场试验全过程的力学响应。通过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和数值分析的可靠性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 拉拔试验 界面黏结强度 理论模型 数值分析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决策系统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吴小萍 陈秀方 +1 位作者 肖军 彭齐放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10,共5页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和铁路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和比较 ,分析并指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的评价决策实际上是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在此基础上 ,建立规划决策分层评价指标体系 ;提出决策矩阵规范化的有效方...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和铁路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和比较 ,分析并指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的评价决策实际上是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在此基础上 ,建立规划决策分层评价指标体系 ;提出决策矩阵规范化的有效方法 ;建立决策指标权重AHP计算模型和AHP TOPSIS优选模型 ,并建立决策分析系统和应用软件 ,给出了应用实例进行验证 ,证明本文建立的决策模型能利用全部信息 ,使那些仅能用文字描述的项目参加运算 ,且能使经验和理论结合起来。排序结果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符合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决策的实际情况 ,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的评价及方案优选服务 ,避免因人为失误而造成的决策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决策系统 多目标决策 多指标决策 指标体系 评价
下载PDF
桩顶荷载对桩基负摩阻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17
作者 夏力农 王星华 蒋春平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359-362,共4页
比较了在桩顶荷载作用下的负摩阻力特性与无桩顶荷载时的差异,指出不考虑桩顶荷载的中性点位置最低,下拽力最大。分析结果表明,当有桩顶荷载作用时,中性点的位置明显高于无桩顶荷载时,下拽力也明显小于无桩顶荷载时,而且随着桩顶荷载的... 比较了在桩顶荷载作用下的负摩阻力特性与无桩顶荷载时的差异,指出不考虑桩顶荷载的中性点位置最低,下拽力最大。分析结果表明,当有桩顶荷载作用时,中性点的位置明显高于无桩顶荷载时,下拽力也明显小于无桩顶荷载时,而且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加,中性点上移和下拽力减小的趋势也很明显;桩顶荷载较小时,负摩阻力对于桩基沉降的影响基本上是线性的;在桩顶荷载作用下,长桩比短桩的中性点位置和下拽力的变化都小些,这对桩基负摩阻力特性的研究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顶荷载 负摩阻力 有限元
下载PDF
带负摩阻力桩基的设计与检测 被引量:25
18
作者 夏力农 王星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491-494,共4页
分析了带负摩阻力桩基的荷载传递特点,比较了带负摩阻力桩的实际工作状态与静载试压条件下的工作性状之间的差异。通过一个工程实例说明了带负摩阻力桩的承载力评价的缺陷,设计与检测之间的不协调。提出了带负摩阻力桩设计与检测的合理... 分析了带负摩阻力桩基的荷载传递特点,比较了带负摩阻力桩的实际工作状态与静载试压条件下的工作性状之间的差异。通过一个工程实例说明了带负摩阻力桩的承载力评价的缺陷,设计与检测之间的不协调。提出了带负摩阻力桩设计与检测的合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摩阻力 承载力 设计 检测
下载PDF
GM(1,1)与GM(2,1)模型在基坑工程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9
作者 陈晓斌 张家生 安关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1期1401-1405,共5页
灰色系统理论已经在岩土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把灰色系统中的GM(1,1)模型和GM(2,1)模型应用到基坑工程中,并编制了预测计算程序GYC1.0用于锚杆拉力、地面沉降和地面水平位移预测计算。工程实践说明:GM(1,1)模型比GM(2,1)模型更可... 灰色系统理论已经在岩土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把灰色系统中的GM(1,1)模型和GM(2,1)模型应用到基坑工程中,并编制了预测计算程序GYC1.0用于锚杆拉力、地面沉降和地面水平位移预测计算。工程实践说明:GM(1,1)模型比GM(2,1)模型更可靠,稳定性高,但是GM(1,1)模型短期预测时效果良好,中期预测时效果偏差较大,长期预测则要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深基坑 GM(1 1)模型 GM(2 1)模型 变形预测
下载PDF
铁路岩溶路基注浆材料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曰国 王星华 杨秀竹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495-498,共4页
探讨了水泥、水玻璃及固化剂对粘土固化浆液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粘土固化浆液的最佳配比,通过试验分析了浆液在注浆过程中的扩散规律及防渗堵水效果。
关键词 岩溶 路基 注浆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