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联合角色扮演在西医院校非临床专业中医问诊见习教学的应用
1
作者 任丹 张婷 +2 位作者 肖岚 李若梦 朱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1期206-206,I0001,F0004,共3页
目的探讨西医院校非临床专业学生中医问诊见习的教学方法,尝试以基于问题的学习(PBL)联合角色扮演法提高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8名基础医学和临床药学专业学生,采用PBL和角色扮演教学法,从学习兴趣、技能掌握、课堂交流、团队协作4个方面... 目的探讨西医院校非临床专业学生中医问诊见习的教学方法,尝试以基于问题的学习(PBL)联合角色扮演法提高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8名基础医学和临床药学专业学生,采用PBL和角色扮演教学法,从学习兴趣、技能掌握、课堂交流、团队协作4个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反馈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学生对该教学方法满意度较高。结论PBL联合角色扮演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提高了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和临床问诊的技能,并未过多增加学习的负担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问诊 见习 PBL教学法 角色扮演教学法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现状及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董克礼 罗柳阳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217-219,共3页
在分析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医教学提出几点改革意见,以使中医学教学适应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西医院校 中医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PBL联合翻转课堂在西医院校中药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朱宏 任丹 张婷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6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于中药见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15级五年制临床专业本科学生5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名。实验组(PF组)采用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照组(LBL组)采用传... 目的探讨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于中药见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15级五年制临床专业本科学生5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名。实验组(PF组)采用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照组(LBL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评价采用理论知识考核与学生满意度调查的双向评价模式。结果 PF组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以及见习课满意度评分均高LB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见习课中,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问题的教学法 翻转课堂教学法 基于授课的教学法 中药见习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西医院校护理专业中药见习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任丹 张婷 +1 位作者 肖岚 朱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18期16-18,共3页
目的选取不同授课对象,进一步验证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于中药见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护理专业本科学生8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40名。实验组(PF组)采用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照组(LBL... 目的选取不同授课对象,进一步验证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于中药见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护理专业本科学生8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40名。实验组(PF组)采用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照组(LBL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评价采用理论知识考核与学生满意度调查、教学反馈调查表的双向评价模式。结果 PF组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以及见习课满意度评分均高LB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F组的各项教学反馈信息指标均优于LB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见习课中,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值得深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翻转课堂教学法 中药见习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小肠出血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芬 薛莉 +2 位作者 沈守荣 肖定华 王晓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342-2345,2349,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66例患者的胶囊内镜检查资料,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小肠出血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共66名患者接受了胶囊内镜检查,分为显性出血组(A组,n=57)和隐性出血组(B组,n=9),分析其临床特点、病变检出类型及检出率。结果①两... 目的回顾性分析66例患者的胶囊内镜检查资料,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小肠出血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共66名患者接受了胶囊内镜检查,分为显性出血组(A组,n=57)和隐性出血组(B组,n=9),分析其临床特点、病变检出类型及检出率。结果①两组年龄、病程无差别;A组入院治疗率(82.59%)高于B组(55.6%),P<0.001;A组病程中输血率(75.4%)高于B组(55.6%),P<0.001;②共有65例顺利完成检查,1例剔除;所有患者均顺利排出胶囊,无任何不适;57例发现明确或疑似的出血病灶(57/65,87.7%);③阳性发现组(n=57)及阴性发现组(n=8)对比,其各种临床相关因子的分布无显著差别。结论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的小肠出血性疾病中均有良好的诊断价值,是一种安全、无任何痛苦的检查方法,镜下诊断不受临床相关因素的影响,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小肠出血 临床特点
下载PDF
中药芪莪合剂联合西药补救治疗H.pylori感染消化道疾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6
作者 蒋小霞 徐灿霞 +5 位作者 陈纪斌 吴岳 罗玲 张淋芳 刘晓明 胡婷姿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93-97,共5页
观察中药芪莪合剂联合西药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上消化道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对182例常规抗H.pylori治疗清除失败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单用西药组(14 d四联疗法)和中西药联合组(14 d四... 观察中药芪莪合剂联合西药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上消化道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对182例常规抗H.pylori治疗清除失败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单用西药组(14 d四联疗法)和中西药联合组(14 d四联疗法+中药芪莪合剂10剂),疗程结束后消化性溃疡患者继服埃索美拉唑14 d,并胃镜观察溃疡及糜烂愈合情况,随访症状缓解及不良反应情况;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14)CUBT或^(13)C-UBT,观察H.pylori清除率。结果显示,H.pylori清除率按意向性治疗(ITT)和试验方案(PP)分析在中西药联合组分别为86.8%和89.8%,单用西药组分别为73.6%和78.8%,PP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联合组溃疡和糜烂治愈率分别为90.0%和80.6%,单用西药组分别为64.3%和48.5%(P<0.05);中西药联合组的症状缓解率为97.7%,高于单用西药组(85.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10.2%vs 15.3%,P>0.05)。结果表明,采用中药芪莪合剂联合西药补救治疗能获得较高的H.pylori清除率,并能有效治愈溃疡和糜烂,缓解临床症状,且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补救治疗 黄芪 莪术
下载PDF
基于脑动脉硬化量化评分系统构建脑卒中预警模型的基本思路 被引量:4
7
作者 康庆云 宋治 +2 位作者 郑文 贺国华 薛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2-224,共3页
如何对脑卒中发病做出预测是脑血管疾病预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难点。脑卒中虽为偶发性事件,但归根结底是脑血管病变,是各种危险因素长期作用于脑血管导致血管结构改变的必然后果。以"点线体面"系统预测观为指导,收集目标人群... 如何对脑卒中发病做出预测是脑血管疾病预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难点。脑卒中虽为偶发性事件,但归根结底是脑血管病变,是各种危险因素长期作用于脑血管导致血管结构改变的必然后果。以"点线体面"系统预测观为指导,收集目标人群的相关信息,综合运用各种统计学方法,建立以不同口径大小的脑供血动脉为评价目标的脑动脉硬化量化评分系统,并构建脑卒发病的预警模型,利用该模型可筛选脑卒中发病高危人群,并为评价高危人群的风险级别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预警模型 动脉硬化 评分系统
下载PDF
翻转课堂联合CBL教学在中医辨证见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婷 肖岚 +1 位作者 朱宏 李广诚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9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联合CBL教学法应用于中医学辨证见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60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名,学生均来自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6级五年制本科。翻转课堂联合CBL教学法被应用于试验组,传统教学模式被应用于...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联合CBL教学法应用于中医学辨证见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60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名,学生均来自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6级五年制本科。翻转课堂联合CBL教学法被应用于试验组,传统教学模式被应用于对照组,教学效果评价采用理论知识考核与学生满意度调查的双向评价模式。结果试验组的见习内容知识考核卷面成绩和满意度调查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中医学辨证见习课中,翻转课堂联合C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教学法 基于案例的教学法 基于授课的教学法 中医学 辨证见习 教学改革
下载PDF
2型糖尿病5类常见中医证候舌象脉象调查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清梅 陈泽奇 +3 位作者 陈大舜 董克礼 刘英哲 叶仁群 《中国医学工程》 2005年第5期513-515,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2型糖尿病5类常见中医证候舌象﹑脉象特征。方法根据湖南省内5个调查点所收集的2型糖尿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将其中的热盛伤津,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湿热内蕴5类较常见证候的舌象﹑脉象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型... 目的调查分析2型糖尿病5类常见中医证候舌象﹑脉象特征。方法根据湖南省内5个调查点所收集的2型糖尿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将其中的热盛伤津,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湿热内蕴5类较常见证候的舌象﹑脉象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5类证候共1433例各证的舌象﹑脉象具有一定的特征。结论2型糖尿病中医各类证候的舌象﹑脉象特征可为2型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中医证候 舌象 脉象
下载PDF
放散式体外冲击穴位点对老年慢性颈痛病人疼痛程度、运动能力的改善作用
10
作者 管彬 李贵妃 刘艳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17-521,共5页
目的 探讨放散式体外冲击穴位点对老年慢性颈痛病人疼痛程度、运动能力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98例老年慢性颈痛病人,按照1∶1试验设计原则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物... 目的 探讨放散式体外冲击穴位点对老年慢性颈痛病人疼痛程度、运动能力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98例老年慢性颈痛病人,按照1∶1试验设计原则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物理康复疗法,观察组予以物理康复联合放散式体外冲击穴位点,连续治疗15 d。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同时间点数字疼痛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主动活动障碍、肌力和耐力、表面肌电信号及疼痛介质[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神经肽Y(NPY)]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96%(48/49)高于对照组77.55%(38/49)(P<0.05)。治疗7 d、15 d观察组NRS评分分别为(3.00±0.49)分、(1.09±0.2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56±0.52)分、(1.78±0.36)分(P<0.05)。治疗7 d、15 d观察组颈椎功能障碍分别为(9.46±2.85)分、(5.12±2.10)分,颈椎主动活动障碍分别为(1.63±0.76)分、(0.58±0.3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2.10±3.10)分、(8.96±2.56)分,(2.10±0.53)分、(1.52±0.45)分(P<0.05)。治疗15 d观察组肌力、耐力分别为(29.63±3.12)mm、(35.98±2.56)s,均高于对照组(28.12±2.56)mm、(33.21±2.10)s(P<0.05)。治疗7d、15 d观察组血清PGE2、NPY、P物质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5 d观察组22 mmHg、26 mmHg、30 mmHg气囊压力时表面肌电信号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放散式体外冲击穴位点有助于提高老年慢性颈痛病人疗效,减轻疼痛,改善颈椎功能和运动功能,增强肌肉肌力和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痛 物理康复 放散式体外冲击穴位点 老年 疼痛程度 表面肌电信号
下载PDF
复方菝葜颗粒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广诚 董克礼 朱宏 《中国医学工程》 2007年第3期269-270,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菝葜颗粒(compound rhizoma smilacinus granule,CRSG)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治疗组采用纯中药制剂复方菝葜颗粒治疗,西药对照组采用西医化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生存... 目的观察复方菝葜颗粒(compound rhizoma smilacinus granule,CRSG)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治疗组采用纯中药制剂复方菝葜颗粒治疗,西药对照组采用西医化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生存期、病灶变化、生存质量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生存期及生存质量,中药治疗组疗效较西药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病灶变化,二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菝葜颗粒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菝葜颗粒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雨课堂教学模式在八年制中医学融通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婷 肖岚 +2 位作者 朱宏 任丹 李若梦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雨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八年制中医学融通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15级八年制临床专业学生29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1组14名,另1组15名。实验组(PF组)采用“雨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LBL组)采用... 目的探讨“雨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八年制中医学融通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15级八年制临床专业学生29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1组14名,另1组15名。实验组(PF组)采用“雨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LBL组)采用传统融通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评价采用理论知识考核与学生满意度调查的双向评价模式。结果PF组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以及学生满意度评分均高于LB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八年制中医学融通教学中,“雨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融通教学 教学改革 八年制中医学
下载PDF
672例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病的中西医治疗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英哲 陈泽奇 +3 位作者 张清梅 陈大舜 董克礼 叶仁群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2-54,61,共4页
目的了解 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病近 1 0年来中西医治疗的现状 ,为制定 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诊疗方案打下基础。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对 672份被调查病例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进行统计及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调查的 672... 目的了解 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病近 1 0年来中西医治疗的现状 ,为制定 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诊疗方案打下基础。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对 672份被调查病例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进行统计及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调查的 672份病历中使用常用中医治法 7种 ,使用方剂 90余种及单味中药 3 0 0余种。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 ,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值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高血压病 流行病学 中西医治法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克礼 胡灿红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43-45,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验证2型糖尿病中西结合诊疗方案,评价中医证候的诊断价值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结合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观察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积分的前后变化,评价两组疗效... 目的通过临床验证2型糖尿病中西结合诊疗方案,评价中医证候的诊断价值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结合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观察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积分的前后变化,评价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血脂、证候积分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脂、证候积分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证候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证候诊断方案统一和规范了2型糖尿病辨证分型;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2型糖尿病 中医证候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在抗肾移植排斥反应中的应用
15
作者 戴思思 董克礼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49-1250,共2页
中药的选择性调控作用在抗肾移植排斥反应中弥补了西药免疫抑制剂选择性差,且有明显毒副作用的缺陷。文章对中医、西医、中西结合在抗肾移植排斥反应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与分析,以探讨选择最佳方案——中西结合方案预防和治疗肾移植排斥反应。
关键词 中西结合 免疫抑制剂 肾移植 排斥反应
原文传递
分子靶向与中医药治疗胃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谭浩 李广诚 +1 位作者 朱宏 覃文杰 《肿瘤药学》 CAS 2017年第2期135-139,163,共6页
胃癌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癌症之一,部分胃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不到12个月。化疗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细胞毒性药物联合方案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化疗有效率。目前,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胃癌的新治疗手段之一,其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人表... 胃癌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癌症之一,部分胃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不到12个月。化疗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细胞毒性药物联合方案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化疗有效率。目前,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胃癌的新治疗手段之一,其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m TOR抑制剂、c-Met抑制剂、多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等。另一方面,我国中医药治疗肿瘤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在胃癌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随着对胃癌治疗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在接受西医综合治疗同时接受中医药治疗。本文综述了分子靶向治疗与中医药治疗胃癌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靶向治疗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电针心包经穴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脑组织NMDAR亚单位NR1、钙离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蒋佳 马雁鸿 +7 位作者 夏云 陈成 潘江 章薇 卢小叶 周颖 刘蕾 娄必丹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9期68-73,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心包经穴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脑组织NMDAR亚单位NR1表达以及胞内Ca^(2+)含量的影响,探讨脑缺血神经修复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心包经组、肺经组,每组18只。采用... 目的观察电针心包经穴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脑组织NMDAR亚单位NR1表达以及胞内Ca^(2+)含量的影响,探讨脑缺血神经修复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心包经组、肺经组,每组18只。采用颈外动脉插入线栓法制备大鼠左侧MCAO模型。心包经取"天泉""曲泽""内关""大陵"穴;肺经取"天府""尺泽""列缺""太渊"穴。心包经组、肺经组在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行电针治疗,处理3 d,每次30 min,其他组仅捆绑固定30 min。分别运用TTC染色技术、免疫组化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梗死脑组织体积、脑组织中NR1及胞内Ca^(2+)的含量,每个指标各30只。结果(1)BWT评分。(1)组间比较。处理前: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肺经组、心包经组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比较,心包经组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肺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比较。肺经组、心包经组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脑梗死体积比较: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肺经组、心包经组体积均变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MCAO造模成功。模型组、肺经组、心包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脑组织NR1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肺经组、心包经组NR1阳性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肺经组NR1阳性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包经组NR1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心包经组NR1阳性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胞内Ca^(2+)含量。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肺经组、心包经组Ca^(2+)含量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肺经组、心包经组Ca^(2+)含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心包经穴可改善MCAO大鼠神经损伤程度,可能与降低NR1的过度表达,减少胞内Ca^(2+)含量,减轻兴奋性毒性对神经元的损伤,从而促进神经损伤修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心包经穴 大脑中动脉闭塞 模型大鼠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 钙离子
原文传递
中医特色护理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血压控制的影响
18
作者 邓莹莹 《饮食科学》 2018年第5X期47-47,共1页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高社区疾病管理,观察组予以中医特色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服药依从性...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高社区疾病管理,观察组予以中医特色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服药依从性评分包括定时服药(4.36±0.31)、定量服药(4.52±0.35)、服用指定药物(2.21±0.22)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干预前收缩压、舒张压并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114.41±5.28)mmHg、舒张压(74.32±4.7)mmHg水平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能够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其家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中医特色护理 服药遵从行为 家庭功能
下载PDF
丁苯酞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GFAP和VEGF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侯德仁 薛俐 +2 位作者 陈坤 田怡 万顺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丁苯酞对其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丁苯酞组及对照组,每组20只,通过海马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建立阿尔...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丁苯酞对其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丁苯酞组及对照组,每组20只,通过海马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建立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喂养60d后取各组大鼠脑组织,进行GFAP和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各区GFAP阳性细胞明显增多,VEGF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丁苯酞组大鼠海马各区GFAP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VEGF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可能通过减少海马GFAP表达,增加VEGF的表达,从而达到保护AD模型大鼠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阿尔茨海默病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消渴灵浓缩液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IGF-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曾江正 董克礼 +1 位作者 李广诚 李良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消渴灵浓缩液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IGF 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链脲佐菌 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每组10只。另选10只鼠龄、体重相匹配的 大鼠作为正常组。采用相对定量逆转... 目的:探讨消渴灵浓缩液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IGF 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链脲佐菌 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每组10只。另选10只鼠龄、体重相匹配的 大鼠作为正常组。采用相对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检测病程8周后各组大鼠坐骨神经IGF 1mR NA表达的水平。结果:中药组、西药组、正常大鼠组坐骨神经IGF 1mRNA相对表达量均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13,P=0.822,P=0.304);模型组坐骨神经IGF 1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与中药组、西药组、正常大鼠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 1mRNA表达水平与血糖呈负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 坐骨神经组织IGF 1mRNA的表达下降,消渴灵浓缩液可上调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IGF 1mRNA的表达水平,可能 是消渴灵浓缩液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灵浓缩液 糖尿病 坐骨神经 IGF-1 MR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