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南色林和鲁拉西酮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郑琪 刘帮杉 +3 位作者 徐抒音 廖梅 张燕 李凌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6-480,共5页
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常见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抽象思维、记忆、注意等方面的障碍。认知功能的改善对患者疾病康复、社会功能恢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近来研究表明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布南色林和鲁拉西酮具有独特的受体作用机制... 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常见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抽象思维、记忆、注意等方面的障碍。认知功能的改善对患者疾病康复、社会功能恢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近来研究表明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布南色林和鲁拉西酮具有独特的受体作用机制,有望使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得到更好的改善。笔者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因机制入手,综述布南色林和鲁拉西酮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机制;介绍两种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布南色林 鲁拉西酮
下载PDF
外泌体源性microRNA在疾病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唐慧 伍海姗 +2 位作者 杨怡 赵靖平 陈晋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70-1275,共6页
外泌体是一种纳米级别的生物膜结构,由机体的多种细胞分泌,广泛分布于唾液、血浆、乳汁等体液中。外泌体中有蛋白质、m RNA、microRNA、细胞因子、转录因子受体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microRNA是短链非编码RNA,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 外泌体是一种纳米级别的生物膜结构,由机体的多种细胞分泌,广泛分布于唾液、血浆、乳汁等体液中。外泌体中有蛋白质、m RNA、microRNA、细胞因子、转录因子受体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microRNA是短链非编码RNA,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广泛参与个体发育、细胞增殖凋亡等生命活动。外泌体源性microRNA具有生物学特性和靶向特异性,不仅可作为肿瘤、神经退行性病变、重大精神疾病的分子诊断标志物,甚至有潜力成为上述疾病的新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MICRORNA 肿瘤 神经系统疾病 精神疾病
下载PDF
会所模式社区精神康复机构患者复元情况的调查
3
作者 谭羽希 严虎 +3 位作者 罗月红 唐慧 伍海姗 陈晋东 《中国民康医学》 2018年第7期1-4,18,共5页
目的:了解复元理念导向的社区精神康复会所模式中康复期精神障碍患者的复元情况及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方便抽取某会所模式社区精神康复机构康复期精神障碍患者78例,采用基本信息调查问卷、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自尊量表(SES)、He... 目的:了解复元理念导向的社区精神康复会所模式中康复期精神障碍患者的复元情况及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方便抽取某会所模式社区精神康复机构康复期精神障碍患者78例,采用基本信息调查问卷、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自尊量表(SES)、Herth希望量表和精神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了解患者的复元情况及其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参与调查的患者一般社会经济状况较好;功能大体评定得分与年龄、婚姻状况、社会支持、工作收入、既往就业经历和当前就业意愿相关;自尊、希望和病耻感均与社会支持、经济状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相关;自尊水平还与婚姻状况相关;病耻感还与病种和会所满意度相关。结论:加强社会支持、培养就业意愿、提高经济水平、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是促进功能症状康复,改善自尊、希望和病耻感等复元水平的可能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 精神康复 自尊 希望 病耻感
下载PDF
国内3个城市综合医院急诊饮酒模式和伤害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向小军 罗涛 +3 位作者 李荣国 胡珉 黄慧 郝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92-997,共6页
目的:探讨饮酒模式(饮酒量与频率)与伤害类型(故意伤害和非故意的交通伤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年龄≥18岁,受伤时间在6 h以内,且为首次治疗的伤害患者1 539例进行调查。主要内容为:伤害类型、伤害前6 h时是否饮酒、饮酒量及频率和过... 目的:探讨饮酒模式(饮酒量与频率)与伤害类型(故意伤害和非故意的交通伤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年龄≥18岁,受伤时间在6 h以内,且为首次治疗的伤害患者1 539例进行调查。主要内容为:伤害类型、伤害前6 h时是否饮酒、饮酒量及频率和过去1年饮酒情况等。数据统计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病例交叉分析。结果:伤害前6 h饮酒者遭受故意伤害的风险高于伤前未饮酒者(or=3.63),过去一年中的饮酒频率≥1次者遭受故意伤害的风险高于未饮酒者(or=1.986)。过去1年中分别饮酒5~11个标准杯和饮酒12个标准杯及以上的频率≥1次者遭受故意伤害的风险均高于未饮酒者(or分别为1.854和1.572)。伤害前6 h内饮酒者遭受交通伤害的风险高于伤前未饮酒者(or=2.091)。过去1年中饮酒频率≥1次者发生交通伤害的风险高于未饮酒者(or=1.533)。病例交叉分析法发现伤前6 h内饮酒者的所有伤害风险都高于伤前未饮酒者(or=5.15)。伤前饮酒量分别低于6个标准杯、6~9个标准杯和9个标准杯以上的伤害风险均高于伤前未饮酒者(or值分别为3.83,8.64和9.58)。结论:伤害前6 h饮酒增加了故意伤害和非故意的交通伤害风险。过去1年中饮酒频率≥1次者发生故意伤害和非故意的交通伤害的风险增加。伤害前6 h内饮酒增加所有伤害发生的风险,随着饮酒量的增加,伤害发生的风险随之增加。伤害前6 h饮酒及过去1年的饮酒模式与伤害发生关系密切,为酒的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酒量 非故意的交通伤害 故意伤害 饮酒频率
下载PDF
湖南地区6~16岁焦虑障碍患儿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5
作者 肖博 孟甜甜 +1 位作者 何玉琼 罗学荣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1-167,共7页
目的:了解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患儿生活质量的水平及特点,并探讨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课题组2014年2-7月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研究对象来自湖南省长沙市和益阳市,采用C#程序1:2筛选出497例患有焦虑障碍的儿童作为... 目的:了解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患儿生活质量的水平及特点,并探讨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课题组2014年2-7月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研究对象来自湖南省长沙市和益阳市,采用C#程序1:2筛选出497例患有焦虑障碍的儿童作为病例组,性别、年龄与其匹配的994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SF-12)、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LEC)及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来了解受试儿童的虐待史、生活质量水平、生活事件及父母养育方式。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等进行统计。结果:(1)焦虑障碍患儿组的SF-12生理健康总分(PCS)及心理健康总分(MCS)及7个维度(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得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t=4.719,10.019,6.892,3.769,6.450,8.521,4.402,5.986,5.255;P<0.001);(2)焦虑障碍患儿中,身体健康状况、父健康状况、同伴关系及父母间暴力行为组间的生理健康总分有差异(t/F=6.299,2.213,3.600,5.359;P<0.05);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父母健康状况、被老师批评、同伴关系、与父母关系、父母间暴力行为等组间的MCS总分有差异(t/F=3.339,4.875,2.490.2.480,12.609,22.504,14.754,4.300;P<0.05);(3)焦虑障碍患儿共病组的MCS总分明显低于无共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50,P<0.05);有虐待的焦虑障碍患儿的MCS评分低于无虐待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34,P<0.001);且经历虐待种类数目增多,心理健康总分水平降低(F=13.014,P<0.001);(4)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出5个自变量身体健康状况、同伴关系、是否被欺侮、虐待史、双亲养育总分对PCS有影响,其中身体健康状况对其影响最显著;9个自变量双亲养育总分、身体健康状况、年龄、是否被老师批评、同伴关系、虐待史、是否被欺侮、与父母关系、生活事件总分是MCS的相关影响因素,其中同伴关系对其影响最显著。结论:罹患焦虑障碍儿童生活质量水平较低,家庭和学校环境的不良因素均会影响其生活质量水平,如同伴关系不良、经历童年期虐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障碍 生活质量 童年期虐待 共病 养育方式
原文传递
抑郁症缓解期患者认知功能特征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董强利 万平 +18 位作者 孙金荣 路晓文 郭华 郭振宇 赵福涛 栾琴 李志刚 张帅 张亮 李卫晖 李则宣 张燕 张丽 廖梅 王汨 王丹丹 刘帮杉 刘铁榜 李凌江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2-186,共5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及6个月后缓解者的认知功能特征。方法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Items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对103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与之相匹配的104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评定抑郁严重程...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及6个月后缓解者的认知功能特征。方法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Items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对103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与之相匹配的104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评定抑郁严重程度。采用WSCT及神经认知功能评估工具中的Stroop色词测验、连线测验、词语流畅性测验、韦氏记忆量表评定抑郁症患者帕罗西汀治疗前及6个月后抑郁症缓解期患者(抑郁症缓解组)的认知功能特点及变化。采用方差分析和简单效应分析比较抑郁症缓解组和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随访者(对照随访组)认知因子变化差异。结果基线时,抑郁症组信息处理速度、词语流畅性、认知灵活性、学习记忆等方面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7.441--4.601,P〈0.01)。抑郁症缓解组(n=53)与对照随访组(n=31)各认知因子经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词语流畅性[基线:(-0.81±0.93)分与(-0.13±1.12)分;6个月:(-0.38±0.87)分与(0.08±0.94)分]组别×时间无交互作用(F=0.625,P=0.4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72,P=0.007),但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84,P=0.227);其余认知因子组别×时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或P〈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基线时2组间认知因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6个月时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抑郁症发病期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除词语流畅性外,其他认知因子在抑郁症缓解期恢复至健康水平,词语流畅性可能是抑郁症的内表型,而其他认知因子可能为抑郁症的状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认知功能 状态型 内表型
原文传递
抑郁症和双相抑郁患者情绪图片任务下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蔡溢 李卫晖 +6 位作者 李则宣 张丽 廖梅 刘帮杉 刘军 张燕 李凌江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2-209,共8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和双相抑郁患者情绪图片任务下脑功能激活的特异性。方法采用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方法,对30例双相I型抑郁、30例抑郁症(majordepressivedisorder)及3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负性和中性情绪图片任务态脑fMRI(functiona... 目的探讨抑郁症和双相抑郁患者情绪图片任务下脑功能激活的特异性。方法采用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方法,对30例双相I型抑郁、30例抑郁症(majordepressivedisorder)及3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负性和中性情绪图片任务态脑fMRI(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扫描,最后纳入分析的双相I型抑郁症患者17例(双相I型组)、抑郁症18例(抑郁症组)及对照组21名(对照组)。采用SPM及REST软件对3组图像进行预处理及统计学分析,对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脑功能激活有差异的脑区进行post.hoc两两检验,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HAMD17与差异脑区体素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双相I型组在负性和中性情绪图片任务下,均表现为右侧海马旁回[负性图片MNI坐标(x、y、z):27、-21、-18,t=4.84;中性图片MNI坐标(x、y、z):21、-33、-12,t=5.33]激活降低(P〈0.05),未见激活增强的脑区;抑郁症组在负性情绪图片任务下,表现为右侧额中回『MNI坐标(x、y、Z):9、9、69,t=4.961激活增强(P〈0.05),未见激活降低的脑区;在中性情绪图片任务下,表现为双侧额中回[左侧额中回MNI坐标(x、y、z):-24、9、63,t=5.39;右侧额中回MNI坐标x、y、z):15、12、69,t=5.95]、右侧前扣带回[MNI坐标(x、y、z):9、12、42,t=4.91]、右侧额下回[MNI坐标(x、Y、z):48、21、-15,t=4.94]激活增强(P〈0.05),未见激活降低的脑区。(2)与抑郁症组比较:在负性情绪图片任务下,双相I型组未见激活有差异的脑区;在中性情绪图片任务下,双相I型组表现为左侧楔前叶[MNI坐标x、y、z):-3、-66、39,t=4.651激活降低(P〈0.05),未见激活增强的脑区。(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在负性和中性情绪图片任务中均未发现2个患者组各激活降低或增强脑区体素值与HAMD.,评分之间具有相关性fr=0.349、0.163、0.256、-0.200、-0.379、-0.147、-0.284、-0.076、-0.165,均P〉0.05)。结论抑郁症和双相I型抑郁对于负性和中性情绪图片任务脑激活有差异。双相I型抑郁患者表现脑功能激活降低,而抑郁症患者表现为脑功能激活增强;这些特点或许可以作为区分双相I型抑郁与抑郁症的生物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 磁共振成像 负性情绪图片 中性情绪图片
原文传递
抑郁症生物学标记物研究的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帮杉 李凌江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3-196,共4页
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重的精神障碍,但目前科学界对其发病机制、客观诊断标记和高效治疗这三个重要的临床科学问题仍知之甚少,原因之一是至今为止还没有公认的生物学标记物可以作为临床研究的金标准。例如,抑郁症的诊断异... 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重的精神障碍,但目前科学界对其发病机制、客观诊断标记和高效治疗这三个重要的临床科学问题仍知之甚少,原因之一是至今为止还没有公认的生物学标记物可以作为临床研究的金标准。例如,抑郁症的诊断异质性非常大,Meta分析显示抑郁症诊断正确率仅47%,而DSM-5现场测试发现抑郁症诊断一致性仅28%01,说明目前以临床症状评估为诊断的关键指标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标记物 抑郁症 客观诊断 META分析 临床科学 诊断正确率 精神障碍 疾病负担
原文传递
SP/NK1R系统在物质依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慧 郝伟 向小军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物质依赖是严重的公共卫生和医学问题,其发病机制不明。研究显示,P物质(Substance P,SP)/神经激肽1受体(Neurokinin 1 receptor,NK1R)系统能调节边缘系统多巴胺功能,在物质依赖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物质依赖的治疗靶点。本文就SP... 物质依赖是严重的公共卫生和医学问题,其发病机制不明。研究显示,P物质(Substance P,SP)/神经激肽1受体(Neurokinin 1 receptor,NK1R)系统能调节边缘系统多巴胺功能,在物质依赖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物质依赖的治疗靶点。本文就SP/NK1R系统在物质依赖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以期为阐明物质依赖的发病机制及新药研发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神经激肽1受体 物质依赖
原文传递
无糖型强力枇杷露的躯体依赖研究
10
作者 邵田莉 陈昕昕 +5 位作者 张晓洁 林舒红 黄秋平 廖振江 蔡溢 谌红献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25-229,共5页
目的:探讨无糖型强力枇杷露是否会导致躯体依赖,以及依赖程度与剂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0只SD大鼠分为5组,分别是模拟剂组,4.5倍、45倍、135倍组临床剂量的无糖型强力枇杷露组,美沙酮组各16只,连续灌胃14天后,予以纳洛酮进行诱发急性... 目的:探讨无糖型强力枇杷露是否会导致躯体依赖,以及依赖程度与剂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0只SD大鼠分为5组,分别是模拟剂组,4.5倍、45倍、135倍组临床剂量的无糖型强力枇杷露组,美沙酮组各16只,连续灌胃14天后,予以纳洛酮进行诱发急性戒断反应,对SD大鼠产生的戒断反应进行评分。结果:经过14天的灌胃,与模拟剂组SD大鼠相比,4.5倍临床推荐剂量的无糖型强力枇杷露组的SD大鼠的戒断反应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45倍组、135倍组的SD大鼠戒断反应评分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1)。45倍组SD大鼠的戒断反应评分低于135倍组,并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过量无糖型强力枇杷露会导致躯体依赖。在本研究中连续灌胃临床推荐剂量45倍及135倍的无糖型强力枇杷露14天,停用后两组SD大鼠都出现的戒断反应,严重程度随着剂量的增加而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糖型强力枇杷露 躯体依赖 戒断反应
原文传递
绘画艺术疗法在缓解高三学生考试压力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严虎 陈晋东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7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索绘画艺术疗法在缓解高三学生考试压力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取样,从长沙市、湘潭市和株洲市分别抽取若干在校的高三学生,将所有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绘画团辅组、一般团辅组和对照组。基线时对所有受试进行考试焦虑量... 目的探索绘画艺术疗法在缓解高三学生考试压力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取样,从长沙市、湘潭市和株洲市分别抽取若干在校的高三学生,将所有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绘画团辅组、一般团辅组和对照组。基线时对所有受试进行考试焦虑量表和中学生学业压力源量表评估,分别再进行6次结合绘画艺术疗法的团体辅导(绘画团辅组)、6次一般的团体辅导f一般团辅组)和一次大型的讲座(对照组),干预后再行量表评估。结果绘画团辅组能有效改善中学生高考学业压力状况,包括降低考试焦虑和学业压力俨〈0.01);一般团辅组虽能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业压力(P〈0.01),但学生的考试焦虑没有显著的降低(P〉0.05);对照组的学生的考试焦虑没有发生的显著变化(P〉0.05),但学业压力却显著上升(P〈0.01)。在3种干预方式效果比较中,绘画团辅组在降低考试焦虑和学业压力均显著优于一般团辅组和对照组(P〈0.011,而一般团辅组在降低学业压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但在降低考试焦虑方面二者无差异(P〉0.05)。结论结合绘画艺术疗法的团体辅导能有效缓解中学生高考压力和考试焦虑,其干预效果要优于一般的团体辅导,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团体辅导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艺术疗法 高三学生 高考压力 心理干预 团体辅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