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洲精神病学协会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评估指引(全译)
1
作者 蒲城城 于欣 +10 位作者 石川 邓红 刘莎 刘哲宁 刘登堂 张天宏 陆峰 李晓白 胡婉珩 高天奇 黄冰洁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3-561,共19页
背景既往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神经认知功能损害和社会认知功能损害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导致严重功能残疾的原因。尽管认知功能对精神分裂症预后起关键作用,但无论是在科研研究中,还是临床实践中,相关评估都... 背景既往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神经认知功能损害和社会认知功能损害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导致严重功能残疾的原因。尽管认知功能对精神分裂症预后起关键作用,但无论是在科研研究中,还是临床实践中,相关评估都非常不足。方法本文对科学文献进行系统综述,详细阐述在科研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评估的若干推荐。结果专家共识和系统综述为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最佳评估提供了指导。基于遴选的证据,本欧洲精神病学协会精神分裂症认识功能损害评估指引(下文简称指引)建议,在精神分裂症的全病程以及精神病风险人群中进行神经认知功能和社会认知功能2个领域的全面且系统的评估。指引不仅建议使用知情者报告,也建议使用自我报告和基于访谈的认知功能评估工具。指引还系统地回顾了首次发作精神病患者和精神病高危人群的评估现状。结论对证据的全面审查和推荐建议可能有助于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有利于进行更好的认知功能评估,并避免与其他精神病理学维度重叠。该指导性文件的传播可促进涉及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评估的相关指南的制定,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并获得临床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学 精神病理学 认知功能损害 全病程 精神病患者 自我报告 临床实践
原文传递
精神障碍生物诊断标志物研究的困惑与思考
2
作者 李凌江 柳进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共6页
寻找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信效度好的生物诊断标志物是突破基于临床现象学分类的精神障碍诊断系统限制,实现精神障碍精准诊疗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当前精神障碍生物诊断标志物研究进展仍然相对滞后的原因和研究中的主要困惑,提出了突... 寻找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信效度好的生物诊断标志物是突破基于临床现象学分类的精神障碍诊断系统限制,实现精神障碍精准诊疗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当前精神障碍生物诊断标志物研究进展仍然相对滞后的原因和研究中的主要困惑,提出了突破当前精神障碍生物诊断标志物研究困境的思考,期待在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思路的加持下,精神障碍生物诊断标志物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生物诊断标志物 异质性 遗传学 脑影像学
原文传递
构建青少年抑郁自杀风险监测与防治的多学科多主体协作模式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正 程博皓 +6 位作者 蒋正乾 周嘉玮 叶严月 汤华佳 陈慧 李思虹 周建松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青少年抑郁症自杀的防治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因此,了解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杀的风险因素、科学合理监测自杀风险、多学科多主体协作衔接干预变得至关重要。如何早期评估自杀风险,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目前国内仍缺少相关的权威循证指... 青少年抑郁症自杀的防治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因此,了解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杀的风险因素、科学合理监测自杀风险、多学科多主体协作衔接干预变得至关重要。如何早期评估自杀风险,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目前国内仍缺少相关的权威循证指南。本文引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来解释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因素,讨论综合性评估方法和家-校-医-社联合干预体系,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全面评估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并结合社会各界力量作出有效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青少年 自杀 多学科 多主体 协作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家-校-医-社
原文传递
青少年抑郁症的评估与管理
4
作者 罗学荣 汤信海 申艳梅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0-703,共4页
青少年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影响全国数百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本文概述了青少年抑郁症的现状、诊断所面临的挑战,介绍了评估过程(包括病史采集、躯体检查、采用量表及诊断工具进行评估),同时对共患病及自杀风险进行评估,治... 青少年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影响全国数百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本文概述了青少年抑郁症的现状、诊断所面临的挑战,介绍了评估过程(包括病史采集、躯体检查、采用量表及诊断工具进行评估),同时对共患病及自杀风险进行评估,治疗应根据个体的个体特征及需求,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及必要时的住院治疗。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关系疗法,而药物治疗则需谨慎选择合适的抗抑郁药,并密切监测可能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症 评估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