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醉恢复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1
1
作者 伍彩红 刘雁 +4 位作者 朱进 谭婷 卿春华 徐红艳 唐懿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6期926-930,共5页
目的:建立重要的、敏感的、与预后相关的麻醉恢复室(PA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方法:运用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方法进行证据综合,初步拟定PA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内涵及计算公式,运用两轮德尔菲法进行筛选、论证与校正。结果:构建了结构... 目的:建立重要的、敏感的、与预后相关的麻醉恢复室(PA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方法:运用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方法进行证据综合,初步拟定PA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内涵及计算公式,运用两轮德尔菲法进行筛选、论证与校正。结果:构建了结构、过程、结果3项一级指标,人力资源、执业环境、护理过程、不良事件、护理效果5项二级指标,床护比、护士满意率、护士洗手依从性、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率、患者身份识别准确率、静脉给药正确率、苏醒评估准确率、疼痛评估准确率、麻醉记录单合格率、非计划性拔管率、非计划性气管导管再次插管率、非计划性ICU转入率、苏醒延迟发生率、误吸发生率、皮肤压力性损伤PACU新发生率、坠床发生率、低体温患者复温率、疼痛治疗有效率18项三级指标。两轮专家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0、0.91,积极系数为0.91、1.00,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0~0.52,P均<0.05。结论:本研究制订的PA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从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3个方面对PACU实施质量监管,包含重要的、敏感的、预后相关的护理质量指标,可为PACU护理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 指标 麻醉恢复室 德尔菲法
原文传递
丙泊酚和依托咪酯静脉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谢才姣 杨昭云 徐军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71-1272,1281,共3页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和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腹腔镜手术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妇科行腹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依托咪酯组(E组),丙泊酚组(P组)给予2mg/kg诱导,然后以4mg/(kg.h)维持;依托咪酯组(E组)给予0.3mg/kg诱导,然...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和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腹腔镜手术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妇科行腹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依托咪酯组(E组),丙泊酚组(P组)给予2mg/kg诱导,然后以4mg/(kg.h)维持;依托咪酯组(E组)给予0.3mg/kg诱导,然后以0.7mg/(kg.h)维持,诱导加用力月西1mg/kg、芬太尼5μg/kg和阿曲库铵0.6mg/kg,泵入芬太尼2μg/kg维持。观察记录并比较诱导前(T0)、插管时(T1)、气腹后5min(T2)以及手术结束(T3)时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并于T0、T1、T2和T3抽取肘静脉血测定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结果在气腹后5min和手术结束时,两组IL-6都明显高于术前,E组明显高于P组;两组TNF-α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丙泊酚麻醉诱导和维持抑制炎症因子的作用明显强于依托咪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丙泊酚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麻醉
下载PDF
依托咪酯和乐维静静脉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谢才姣 李李 《中国医学工程》 2006年第5期536-537,540,共3页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和乐维静静脉麻醉对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妇科行腹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依托咪酯组(E组)给予0.2mg/kg诱导,然后以0.7mg/(kg·h)维持;乐维静组(L组)给与1mg/kg诱导,然后以4mg/(kg·h)...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和乐维静静脉麻醉对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妇科行腹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依托咪酯组(E组)给予0.2mg/kg诱导,然后以0.7mg/(kg·h)维持;乐维静组(L组)给与1mg/kg诱导,然后以4mg/(kg·h)维持。观察记录比较诱导前(T0)、诱导(T1)、插管(T2)、气腹后5mi(nT3)、手术结束(T4)以及术后24h(T5)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并于T0、T2、T3、T4、T5抽取肘静脉血测定血糖和皮质醇。结果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组间相比在插管和气腹时心率L组和E组相比心率有差异性(P<0.05),L组比E组心率升高、血压增高更明显;皮质醇组间相比,L组在术毕时明显升高,而E组较术前明显降低,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糖在T4升高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无统计学差别。结论依托咪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患者的应激反应,而皮质醇水平在正常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乐维静 应激 皮质醇
下载PDF
基于国际认证的现代化医院模拟中心的建设探索与思考
4
作者 林旻洁 李瑛 +4 位作者 谭凌 欧鹏 于君 艾靓 张雨东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3期81-84,共4页
近二十年来医学模拟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部分大学及医院相继建立模拟中心,但相关教学工作仍处于持续探索中。2012年以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临床技能训练中心通过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在模拟中心的运营管理、课程建... 近二十年来医学模拟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部分大学及医院相继建立模拟中心,但相关教学工作仍处于持续探索中。2012年以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临床技能训练中心通过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在模拟中心的运营管理、课程建设、师资培养、考核评价和教育向临床转化等方面与国际先进的模拟中心开展深层次合作与交流,2018年成为国内首家同时通过国际医学模拟协会教育与系统整合两个领域双认证的医学模拟中心。本文以该中心为例,分享探讨基于国际认证的现代化医院模拟中心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思考,助力我国医学模拟事业的发展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能力 医学模拟教育 模拟中心 国际认证 医学人才培养
下载PDF
麻醉科护士岗位胜任力与工作投入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邓珊 黄金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4-56,共3页
目的了解麻醉科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和工作投入现状及其相关关系,为提升麻醉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湖南省14所三级医院210名麻醉科护士采用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量表和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进行调查。结果麻醉科护士岗位胜... 目的了解麻醉科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和工作投入现状及其相关关系,为提升麻醉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湖南省14所三级医院210名麻醉科护士采用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量表和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进行调查。结果麻醉科护士岗位胜任力得分为(2.56±0.66)分,工作投入得分为(4.44±1.05)分,两者呈正相关(P<0.01)。结论麻醉科护士的工作投入与岗位胜任力均处于中等水平,岗位胜任力越强,其工作投入度越高;可通过提高麻醉科护士的岗位胜任力以促进其更好地投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护士 岗位胜任力 工作投入 调查分析
下载PDF
动脉阻塞性疾病患者血浆骨形态发生蛋白-4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炎症和血管损伤的相关性
6
作者 张文娟 胡敏 +3 位作者 杨林 周志芳 陈若虹 刘朝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9-285,共7页
目的: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ntic protein-4,BMP4)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但相关的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拟观察以AS为主要病理特点的动脉阻塞性疾病(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A... 目的: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ntic protein-4,BMP4)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但相关的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拟观察以AS为主要病理特点的动脉阻塞性疾病(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ACD)患者血浆BMP4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血浆中BMP4与炎症因子和血管损伤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共招募38名诊断为ACD的患者(ACD组)和38名体检志愿者(对照组),抽取ACD组患者术前和对照组体检时的静脉血,比较2组血常规指标的差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浆中BMP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0及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VE-cadherin)的表达变化,并进一步分析BMP4与以上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D组患者血常规结果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1.63(1.26,1.91)vs 3.43(2.16,6.61)]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6.37(5.26,7.74)vs 15.79(7.97,20.53)]升高、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5.67(4.41,7.14)vs3.43(2.07,3.74)]下降(均P<0.05);ACD组患者血浆BMP4[581.26(389.85,735.64)pg/mL vs 653.97(510.95,890.43)pg/mL]、TNF-α[254.16(182.96,340.70)pg/mLvs293.29(238.90,383.44)pg/mL]及内皮标志物VE-cadherin[1.54(1.08,2.13)ng/mL vs 1.85(1.30,2.54)ng/mL]的水平均显著升高,而抗炎因子IL-10的水平显著下降[175.89(118.39,219.25)pg/mLvs135.92(95.80,178.04)pg/mL](均P<0.05)。2组间促炎因子IL-1β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0.39(205.39,403.56)pg/mL vs 378.46(243.20,448.69)pg/mL;P=0.09]。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浆BMP4水平与促炎因子IL-1β(r=0.35)、TNF-α(r=0.31)以及内皮标志物VE-cadherin(r=0.47)呈正相关,与抗炎因子IL-10呈负相关(r=-0.37;均P<0.01)。结论:ACD患者血浆BMP4的水平升高,且与患者的炎症水平和血管损伤程度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阻塞性疾病 骨形态发生蛋白-4 炎症 血管损伤
下载PDF
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比较 被引量:31
7
作者 刘建华 沈金美 +1 位作者 李李 常业恬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择期LC手术40例,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对照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试验组),每组20例。2组均以咪达唑仑0.1 mg·kg~(-...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择期LC手术40例,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对照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试验组),每组20例。2组均以咪达唑仑0.1 mg·kg~(-1),丙泊酚2 mg·kg~(-1),瑞芬太尼2μg·kg^(-1)和维库溴铵0.1 mg·kg^(-1)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对照组用2%异氟醚吸入,试验组按丙泊酚6 mg·kg~(-1)·h^(-1)和瑞芬太尼0.5μg·kg~(-1)·min^(-1)的速度用微量泵输入。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前和气腹后5 min、气腹毕和术毕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拔管时间和清醒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镇静评分(OA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气腹后5min的HR,SBP,DBP及气腹后5min、气腹结束、术毕的HR显著高于麻醉诱导前的基础值(P<0.05),试验组术中无明显变化;气腹后5min、气腹结束及术毕对照组的HR和SBP均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气腹后5min、气腹结束时对照组的DBP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静吸复合麻醉下行LC手术比较,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围术期麻醉更平稳,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瑞芬太尼 全凭静脉麻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下术中知晓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叶治 郭曲练 +3 位作者 郑洪 王锷 潘韫丹 宋宗斌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3-536,共4页
目的:调查全身麻醉技术下,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可能原因。方法:行全身麻醉的择期或急症外科手术病人1800例,均未行脑电生理功能监测。术后第1天及第4天随访患者,调查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1800例患者中,发生肯定术中知晓的有13例(0... 目的:调查全身麻醉技术下,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可能原因。方法:行全身麻醉的择期或急症外科手术病人1800例,均未行脑电生理功能监测。术后第1天及第4天随访患者,调查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1800例患者中,发生肯定术中知晓的有13例(0.72%),术中做梦者145例(8.1%),145例患者中女性患者为108例(74.5%),接受异丙酚麻醉者114例(78.6%)。结论:术中知晓与ASA分级水平相关,但与年龄、性别无关。而术中做梦的发生与年轻女性及异丙酚麻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知晓 全身麻醉 ASA分级 异丙酚
下载PDF
异氟醚与七氟醚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段开明 常业恬 +2 位作者 欧阳文 夏月峰 张文静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501-502,共2页
目的比较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全身麻醉的苏醒情况以及二者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全身麻醉诱导后I组(n=30)患者以异氟醚维持麻醉,II组(n=30)患者以七氟醚维持麻醉;... 目的比较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全身麻醉的苏醒情况以及二者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全身麻醉诱导后I组(n=30)患者以异氟醚维持麻醉,II组(n=30)患者以七氟醚维持麻醉;监测麻醉期间心率、平均动脉压、输液量,记录患者手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II组患者麻醉期间心率、输液量低于I组(P<0.05);II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第1dMMSE评分均优于I组(P<0.05);术后第3d两组患者MMSE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七氟醚与异氟醚均可能影响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但七氟醚较异氟醚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异氟醚 全身麻醉 认知障碍
下载PDF
依托咪酯乳剂复合瑞芬太尼在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10
作者 李李 李利文 何小京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2350-2352,共3页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乳剂复合瑞芬太尼在全凭静脉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80例ASAI、II拟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n=40)和丙泊酚组(P组n=40),两组病人麻醉诱导一致,E组的依托咪酯乳剂的维持剂量为10 ̄15μg/(kg·mi...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乳剂复合瑞芬太尼在全凭静脉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80例ASAI、II拟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n=40)和丙泊酚组(P组n=40),两组病人麻醉诱导一致,E组的依托咪酯乳剂的维持剂量为10 ̄15μg/(kg·min),P组的丙泊酚的维持剂量为6 ̄10mg/(kg·h)。两组病人均复合瑞芬太尼泵注。分别于麻醉前、切皮后5min、探查后10min、病灶切下后10min、拔气管导管后10min、术后2、24h观察心血管反应、血浆皮质醇、血糖的变化以及苏醒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均维持稳定,两组病人术中血糖变化随着手术进程逐渐增高,P组病人血浆皮质醇的变化与血糖一致,而E组病人术中血浆皮质醇水平虽逐渐降低,但维持在正常范围,且术后24h恢复至术前水平。术毕苏醒时间,P组明显短于E组。结论依托咪酯对肾上腺皮质的抑制作用是短暂的,可安全用于无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病人的全凭静脉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乳剂 丙泊酚 静脉全麻
下载PDF
不同麻醉药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建斌 常业恬 +1 位作者 刘流 王亚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98-699,共2页
电休克治疗(ECT)是精神科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但由于是在病人清醒状态下进行治疗,且电刺激引起肌肉抽搐、牙关紧闭、易导致缺氧等并发症的发生,病人对此治疗有恐惧感.近年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技术的引进,为精神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电休克治疗(ECT)是精神科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但由于是在病人清醒状态下进行治疗,且电刺激引起肌肉抽搐、牙关紧闭、易导致缺氧等并发症的发生,病人对此治疗有恐惧感.近年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技术的引进,为精神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同时也对麻醉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观察了不同的麻醉药丙泊酚、硫喷妥钠和依托咪酯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丙泊酚 硫喷妥钠
下载PDF
低中心静脉压麻醉并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序贯用于肝叶切除围术期血液保护(英文)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金凤 高星杨 +3 位作者 董长生 王明德 吴飞跃 常业恬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8-522,527,共6页
目的观察低中心静脉压麻醉并急性高容血液稀释用于肝叶切除围术期的血液保护效应。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组I、II、III,组I患者术中常规输液,组II患者在气管插管后即开始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D),组III患者在肝实质切除前控制... 目的观察低中心静脉压麻醉并急性高容血液稀释用于肝叶切除围术期的血液保护效应。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组I、II、III,组I患者术中常规输液,组II患者在气管插管后即开始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D),组III患者在肝实质切除前控制输液、加深麻醉使CVP在1~5cmH2O之间,同时采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MAP≥70mmHg,肝实质切除后采用AHHD,其余两组CVP在5~12cmH2O之间,观察三组患者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糖(BS)、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WBC)、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谷丙转氨酶(GPT)、血尿素氮(BUN)和肌肝(Cr)变化;各时段输液量、尿量;术中失血量、异体输血量、未输血病例数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组III患者在切皮前开始至肝实质切除后MAP、CVP较低,术毕恢复,切皮前开始至术毕HB、HCT较高,肝实质切除后至术毕WBC较低,围术期BS及GPT较稳定,肝实质切除前输液量、尿量较少,但术毕恢复。术中失血量三组分别为(905.4±557.7)mL,(943.2±479.1)mL,(490.3±311.1)mL,异体输血量分别为(4.1±2.2)u,(3.8±2.1)u,(1.2±1.5)u,组III明显少于组I和组II(P<0.01),未输血病例数分别为1(5%),1(5%),11(55%),组III明显多于组I和组II(P<0.01)。结论低中心静脉压麻醉并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序贯用于肝叶切除围术期,能明显减少术中失血及异体输血,并使围术期血糖和肝功能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中心静脉压 血液稀释 肝叶切除 血液保护
下载PDF
小儿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的体会 被引量:27
13
作者 杨东林 何小京 吕志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2713-2713,2715,共2页
关键词 丙泊酚 瑞芬太尼 静脉麻醉
下载PDF
压力控制通气与容量控制通气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中的比较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晶 徐向辉 +1 位作者 邹小华 常业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71-1773,共3页
目的:比较胸科手术麻醉中单肺通气(OLV)期间采用压力控制通气(PCV)与容量控制通气(VCV)对血流动力学、气道压力以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择期肺叶切除的成年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麻醉诱导后插入双腔管,先双肺通气,OLV开始后... 目的:比较胸科手术麻醉中单肺通气(OLV)期间采用压力控制通气(PCV)与容量控制通气(VCV)对血流动力学、气道压力以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择期肺叶切除的成年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麻醉诱导后插入双腔管,先双肺通气,OLV开始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n=15)OLV期间采用VCV模式通气,B组(n=15)OLV期间使用PCV模式通气。比较两组各时段的血流动力学、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均压(Pmaw)、动脉血氧分压(PaO2)以及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两组间各时段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和B组OLV期间的Ppeak分别为(28±5)cmH2O和(23±3)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Qs/Qt比B组高[(41.3±9.5)%vs(35.3±8.4)%,P<0.05]。PaO2分别为(27.6±14.5)kPa和(31.1±13.3)k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科手术OLV期间采用PCV模式在降低气道压,减少肺内分流,增加动脉血氧分压等方面优于VCV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通气 容量控制 压力控制 呼吸力学 血气分析
下载PDF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异氟醚在实施心脏手术快通道麻醉的比较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冬梅 常业恬 +2 位作者 雷庆红 闵红星 渠川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986-988,共3页
目的比较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丙泊酚复合异氟醚用于不停跳心脏手术患者麻醉的应激激素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2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RP组)和芬太尼复合异氟醚(FI组)两组。分别记录不同时点HR、MAP和血糖(G... 目的比较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丙泊酚复合异氟醚用于不停跳心脏手术患者麻醉的应激激素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2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RP组)和芬太尼复合异氟醚(FI组)两组。分别记录不同时点HR、MAP和血糖(Glu)数值,同时观察相应时点血浆皮质醇(Cor)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各观察点血流动力学及应激激素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浆Cor、ACTH、Glu在心肺转流(CPB)后15min、停CPB后10min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P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早于FI组(P<0.01),但ICU留观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RP组术后疼痛发生率高于FI组(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实施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麻醉,可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停药后清醒快,符合快通道心脏手术麻醉要求,但应加强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反应 快通道心脏麻醉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 芬太尼复合异氟醚 心脏手术
下载PDF
盐酸阿芬太尼注射液在全身麻醉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一项多中心、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明华 薛富善 +8 位作者 冯艺 罗爱林 郭曲练 王亚平 艾登斌 刘功俭 段开明 欧阳文 汪赛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04-1510,共7页
目的探讨阿芬太尼应用于全身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共筛选受试者352名,分层随机分配至芬太尼组(A组,n=176)和阿芬太尼组(B组,n=176)。麻醉诱导: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03 mg·kg^(-1)+芬太... 目的探讨阿芬太尼应用于全身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共筛选受试者352名,分层随机分配至芬太尼组(A组,n=176)和阿芬太尼组(B组,n=176)。麻醉诱导: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03 mg·kg^(-1)+芬太尼25μg·kg^(-1)(A组)或阿芬太尼4μg·kg^(-1)(B组)+丙泊酚2 mg·kg^(-1)+罗库溴铵0.8 mg·kg^(-1)。术中麻醉维持以七氟烷+芬太尼(A组)或阿芬太尼(B组)+罗库溴铵。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和维持期间生命体征的变化,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以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和相关补救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在麻醉诱导和维持期,阿芬太尼与芬太尼可以同样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以及手术刺激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阿芬太尼对气管插管及手术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抑制效应明显优于芬太尼(P<0.05)。但是两组患者在术中低血压、高血压发生率的比较及麻醉苏醒和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阿芬太尼与芬太尼可以同样有效地抑制手术刺激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但阿芬太尼在麻醉诱导和维持期血压、心率稳定性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芬太尼 芬太尼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心率 血压
下载PDF
长托宁用于全身麻醉前用药的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9
17
作者 原志军 马翠霞 曹德全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52-357,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长托宁作为全身麻醉前用药是否能减少呼吸道粘液分泌和维持心率稳定。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7年第3期)、MEDLINE(1966~2007.4)、EMbase(1988~2007.4)、CBMweb(1978~2007.4)、VIP(1989~2007.4)和CNKI(1994~2... 目的系统评价长托宁作为全身麻醉前用药是否能减少呼吸道粘液分泌和维持心率稳定。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7年第3期)、MEDLINE(1966~2007.4)、EMbase(1988~2007.4)、CBMweb(1978~2007.4)、VIP(1989~2007.4)和CNKI(1994~2007.4),收集所有长托宁用于全身麻醉前用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3个RCT,共2790例患者。各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均为B级,仅1篇文献正确描述了随机分配方法。其中11个RCT比较了长托宁与阿托品作为全身麻醉前用药的疗效,但仅2个RCT比较了术毕气道分泌物量的差异,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8.00,95%CI(–8.16,–7.85),P<0.00001],长托宁作为术前用药可以有效减少呼吸道粘液分泌。12个RCT比较了长托宁与东莨菪碱的疗效,但仅2个RCT比较了术毕气道分泌物量的差异,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17.07,95%C(I–45.49,11.35),P=0.24]。3个RCT比较了长托宁和安慰剂的疗效,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0.60,95%CI(–13.64,–7.56),P<0.00001]。尚未检索出比较长托宁不同剂量用于全身麻醉前用药的文献。7个RCT报告了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阿托品比较,长托宁能有效减少呼吸道粘液分泌且副作用发生率明显较低;与东莨菪碱比较,长托宁疗效与东莨菪碱相似;与不用药比较,长托宁效果明显。但因证据强度较低,本系统评价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RCT进一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托宁 全身麻醉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与地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6
18
作者 郑洪 刘建华 李李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7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a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LC手术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麻醉维持,对照组用10%地氟醚吸入,实验组按异丙酚6 mg/(kg.h...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a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LC手术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麻醉维持,对照组用10%地氟醚吸入,实验组按异丙酚6 mg/(kg.h)和瑞芬太尼0.5μg/(kg.min)的速度用微量泵输入。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腹前(T1)和气腹后10min(T2),气腹毕(T3),术毕(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清醒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T2、T3、T4时HR、T2时SBP及DBP均显著高于T0时基础值(P<0.05),实验组各时点指标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对照组T2、T3、T4时HR、SBP及T2、T3时DBP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两组患者拔管时间,清醒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镇静评分(OA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静吸复合麻醉下行LC比较,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围术期麻醉更平稳,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瑞芬太尼 麻醉 静脉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下载PDF
一例复杂先心病患儿腹腔巨大囊肿切除术的麻醉体会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金美 徐军美 +1 位作者 李李 常业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43-743,共1页
关键词 小儿 全身麻醉 先心病 腹腔巨大囊肿切除术 剖腹探查术
下载PDF
无痛人流不同麻醉的比较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晶 常业恬 《医学与哲学(B)》 2007年第5期50-51,共2页
为了更好地实行无痛人流,提高无痛人流的镇痛效果、降低麻醉风险及提高患者满意度,用比较治疗学的理念及方法对目前国内报道的一些主要无痛人流的麻醉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发现镇静药丙泊酚与强效镇痛药复合应用于无痛人流安全有效... 为了更好地实行无痛人流,提高无痛人流的镇痛效果、降低麻醉风险及提高患者满意度,用比较治疗学的理念及方法对目前国内报道的一些主要无痛人流的麻醉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发现镇静药丙泊酚与强效镇痛药复合应用于无痛人流安全有效。比较治疗学方法有助于无痛人流不同麻醉的临床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病人流 麻醉 比较治疗学 临床决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