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沙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病服穿着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黄思婷 韩辉武 +1 位作者 李兵发 张京慧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11期185-191,共7页
目的探讨长沙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病服穿着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旨在为提升医院基础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住院患者374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及穿病服依从性调查表调查患者穿病服依从性,并进... 目的探讨长沙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病服穿着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旨在为提升医院基础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住院患者374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及穿病服依从性调查表调查患者穿病服依从性,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本次发放问卷3741例,回收有效问卷3710例(99.17%)。穿病服依从性差的患者1520(40.97%)例,普通科室(60.53%)与重症科室(39.47%)、女性(59.21%)与男性(40.79%)、年龄<18岁(54.62%)与年龄≥18岁(34.5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9.87%)与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40.13%)的患者之间病服穿着依从性存在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普通科室、女性、年龄<18岁、初中及以下是患者穿病服依从性差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该院住院患者病服穿着率低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普通科室、文化程度较低、18岁以下和女性,不同科室、文化程度、年龄和性别的患者不愿穿病服的原因存在差异。护理管理者应针对不同原因和患者意愿改良现有病服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以此提升护理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服 依从性 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
下载PDF
三乌胶丸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2
作者 王红星 陈磊 +1 位作者 周利琴 文凯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探讨三乌胶丸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9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住院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西药组与联合中药组,各53例。西药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联合中药组使用阿司匹... 目的探讨三乌胶丸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9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住院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西药组与联合中药组,各53例。西药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联合中药组使用阿司匹林联合三乌胶丸治疗。统计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联合中药组总有效率(90.57%,48/53)高于西药组(75.47%,40/53)(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各项得分、血清S100-β水平、红细胞积压(HCT)、血浆比黏度(PV)、全血低切黏度(WBLSV)、全血高切黏度(WBHSV)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分降低,联合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4周后2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内皮衍生超极化因子(EDHF)、一氧化氮(NO)水平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下肢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升高,联合中药组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三乌胶丸可缓解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血液流变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下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三乌胶丸 临床疗效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血友病性慢性疼痛的综合康复治疗 被引量:6
3
作者 杜威 李要春 +3 位作者 唐银波 冷屹 陈坤利 周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物理治疗结合传统康复手段治疗血友病性慢性疼痛。方法 9例诊断为血友病性慢性疼痛的患者接受为期3周的物理治疗和治疗性按摩,分别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评分、血友病关节健康评分量表(HJHS)评分及血友病功能独立性(FISH)评... 目的探讨运用物理治疗结合传统康复手段治疗血友病性慢性疼痛。方法 9例诊断为血友病性慢性疼痛的患者接受为期3周的物理治疗和治疗性按摩,分别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评分、血友病关节健康评分量表(HJHS)评分及血友病功能独立性(FISH)评分对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关节健康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患者VAS评分、FISH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JH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的综合康复治疗不仅能有效缓解疼痛,而且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A 慢性疼痛 物理治疗 治疗性按摩
下载PDF
心理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怡欣 刘遂心 +1 位作者 周莉 林源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10期2071-2073,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治疗对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所致截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68例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所致截瘫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2),两组患者均在外科手术治疗稳定后接...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治疗对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所致截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68例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所致截瘫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2),两组患者均在外科手术治疗稳定后接受规范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接受系统心理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康复治疗有利于脊髓损伤所致截瘫患者的心理康复,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及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康复 脊髓损伤/并发症 心理疗法 截瘫/病因学
原文传递
醒窍通督针刺辅助功能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患儿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30
5
作者 蒙艳 刘宝琼 周贤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醒窍通督针刺辅助功能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患儿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近期收治脑瘫患儿13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试验组(65例),分别给予功能综合康复训练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醒窍通督针刺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醒窍通督针刺辅助功能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患儿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近期收治脑瘫患儿13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试验组(65例),分别给予功能综合康复训练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醒窍通督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盖什尔(Gesell)神经发育评定量表评分、脑电图正常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试验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后GMFM评分、FMFM评分、Gesell评分及脑电图正常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癫痫、肌力异常及发育迟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窍通督针刺辅助功能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患儿可有效促进精细运动功能和智力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功能训练 脑瘫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高强度训练在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要春 唐银波 +4 位作者 冷屹 陈坤利 周莉 权婧 杜威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6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康复训练对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12例诊断为血友病性膝关节炎的重度血友病患者接受为期6周的高强度训练,包括80%的1次重复最大力量(1RM)的肌力训练和悬吊运动疗法。通过测定股四头肌1RM值、单腿站立时间... 目的探讨高强度康复训练对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12例诊断为血友病性膝关节炎的重度血友病患者接受为期6周的高强度训练,包括80%的1次重复最大力量(1RM)的肌力训练和悬吊运动疗法。通过测定股四头肌1RM值、单腿站立时间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对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患者经间歇性高强度治疗后股四头肌肌力和单腿站立时间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跛行、关节肿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使用支撑物、关节绞锁、关节不稳、关节疼痛、上楼梯及下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度训练不仅能提高患膝股四头肌肌力和单腿站立时间,而且能够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从而提高重度血友病患者参与日常活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肌力训练 悬吊运动疗法 膝关节
下载PDF
肺康复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石章娥 刘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41,共6页
目的探讨肺康复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80例有创机械通气且确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肺康复干预... 目的探讨肺康复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80例有创机械通气且确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肺康复干预,分析两组患者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评分、最低氧分压/吸氧浓度(PaO2/FiO2)、各炎症指标变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康复组平均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7 d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白细胞(WBC)计数、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CPIS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最低PaO2/FiO2较治疗前提高(P<0.05);康复组APACHE Ⅱ评分、WBC计数、PCT、CRP、CPIS低于对照组(P<0.05),最低PaO2/FiO2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50%VS 70.00%)(P<0.05)。康复组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肺康复治疗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炎性指标水平、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肺康复 机械通气
下载PDF
落枕的科学康复与预防方法
8
作者 曹曾 《农村百事通》 2017年第6期58-59,共2页
早晨一觉醒来,发现脖子无法转动了,只要稍微扭头,便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很有可能是"落枕"啦!
关键词 预防方法 康复 科学
下载PDF
运动游戏在老年人运动锻炼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9
作者 宁红婷 李君歆 +3 位作者 陈曦 李敏 曹曾 冯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21-1628,共8页
运动是促进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老年人普遍存在静坐生活方式,缺乏规律运动的习惯,运动锻炼的依从性较差。运动游戏以其独特的优势有望增加老年人的运动乐趣,提升运动依从性,为老年人运动锻炼提供新的选择。然而,运动游戏在... 运动是促进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老年人普遍存在静坐生活方式,缺乏规律运动的习惯,运动锻炼的依从性较差。运动游戏以其独特的优势有望增加老年人的运动乐趣,提升运动依从性,为老年人运动锻炼提供新的选择。然而,运动游戏在老年人运动锻炼中的应用尚处于早期阶段,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分析运动游戏在老年人运动锻炼中面临的挑战和困境,深入探讨促进老年人运动游戏实施的对策,对老年人运动游戏的设计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游戏 运动锻炼 老年人 依从性
下载PDF
长期中等强度运动对小鼠骨骼肌HIF-1α mRNA的表达及葡萄糖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康玲 刘遂心 +1 位作者 蔡颖 张文亮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4-518,共5页
目的:观察长期中等强度运动对小鼠骨骼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葡萄糖转运体1(GLUT-1)、葡萄糖转运体4(GLUT-4)mRNA表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观察运动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运动对小鼠骨骼肌葡... 目的:观察长期中等强度运动对小鼠骨骼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葡萄糖转运体1(GLUT-1)、葡萄糖转运体4(GLUT-4)mRNA表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观察运动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运动对小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昆明小鼠24只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小鼠给予12周中等强度跑步训练。末次运动后处死所有小鼠,取双侧腓肠肌,光镜及电镜观察显微及超微结构;实时PCR法测定小鼠骨骼肌VEGF-A、GLUT-1、GLUT-4及HIF-1αmRNA的表达。结果:①运动组小鼠较对照组体重明显增加(P<0.05);②骨骼肌肌细胞数目增加、肌纤维增粗,肌原纤维的直径增加,线粒体数目增加;③运动组小鼠骨骼肌VEGF-A、GLUT-1、GLUT-4及HIF-1α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增加1.68、1.14、2.31、1.92倍,P分别<0.05、0.01、0.01、0.01)。结论:长期中等强度运动可导致小鼠体重增加、肌纤维增粗、线粒体数目增加,VEGF-A mRNA表达增加;可增加骨骼肌GLUT-1、GLUT-4 mRNA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上调骨骼肌HIF-1α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缺氧诱导因子1Α 骨骼肌 葡萄糖转运体 小鼠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小脑桥脑角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丽琼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3期59-61,共3页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在小脑桥脑角 (CPA)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已确诊的 17例CPA肿瘤患者进行BAEP检测 ,并与 5 3例 (10 6耳 )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7例CPA肿瘤患侧BAEP均异常 ,其中Ⅰ~Ⅲ或Ⅰ~Ⅴ峰间期...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在小脑桥脑角 (CPA)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已确诊的 17例CPA肿瘤患者进行BAEP检测 ,并与 5 3例 (10 6耳 )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7例CPA肿瘤患侧BAEP均异常 ,其中Ⅰ~Ⅲ或Ⅰ~Ⅴ峰间期延长是CPA肿瘤患者较特异和敏感的指标 ;16例CPA肿瘤对侧BAEP异常 ,多提示对侧脑干受压移位。结论 :BAEP是早期诊断CPA肿瘤的一种经济、有效和无创性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小脑桥脑角肿瘤 脑肿瘤
下载PDF
接受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肌肉适能与生活质量及心理痛苦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兰菁 蔡颖 +1 位作者 刘超霞 谢康玲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60-1266,共7页
目的:接受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由于肿瘤的全身效应及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常出现全身肌肉适能和生活质量下降。本研究旨在了解接受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肌肉适能及生活质量、心理痛苦的现状,并探讨肌肉适能与生活质量及心理痛苦的相关... 目的:接受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由于肿瘤的全身效应及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常出现全身肌肉适能和生活质量下降。本研究旨在了解接受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肌肉适能及生活质量、心理痛苦的现状,并探讨肌肉适能与生活质量及心理痛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抽取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在湖南省肿瘤医院行放射治疗的202例19~71岁的宫颈癌患者。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宫颈癌生活质量评估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 Cervix,FACT-Cx)、心理痛苦温度计(Distress Thermometer,DT)进行问卷调查,握力计评估握力,将患者握力与健康同龄的中国女性握力进行比较;分析肌肉适能与生活质量及心理痛苦的相关性。结果:接受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握力显著低于健康同龄中国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握力产生影响的因素有DT得分、社会家庭状况得分、宫颈癌相关功能状况得分、肿瘤转移4个因素(均P<0.05)。结论:接受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握力普遍降低,受多种因素影响,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痛苦关系密切。未来应动态关注接受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握力及相关功能的变化,早期识别治疗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并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治疗 肌肉适能 生活质量 心理痛苦温度计
下载PDF
构音障碍强化训练在脑性瘫痪儿童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13
作者 蒙艳 刘宝琼 周贤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构音障碍强化训练在脑性瘫痪儿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首次就诊的脑性瘫痪儿童80例,根据患儿在训练过程中接受的训练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构音障碍训练,观察组接受构音障碍强化训练... 目的探讨构音障碍强化训练在脑性瘫痪儿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首次就诊的脑性瘫痪儿童80例,根据患儿在训练过程中接受的训练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构音障碍训练,观察组接受构音障碍强化训练,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构音障碍评分、语言清晰度评分和患儿自理能力。结果干预后,对照组患儿的唇运动、舌运动、喉控制以及言语理解能力方面均比本组干预前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反射、呼吸、唇运动、舌运动、软腭运动、喉控制以及言语理解比本组干预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的唇运动、舌运动以及言语理解能力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语言清晰度以及Frenchhay总分均比组内干预前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语言清晰度以及Frenchhay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功能技巧部分评分以及看护人员帮助部分评分比组内干预前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功能技巧部分评分以及看护人员帮助部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构音障碍强化训练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脑性瘫痪儿童的唇运动、舌运动以及言语理解能力,可以有效的提升患儿的言清晰度以及Frenchhay总分,还可以有效的改善患儿的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音障碍 强化训练 脑性瘫痪
下载PDF
新型心脏康复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影响 被引量:41
14
作者 吕利群 权婧 +2 位作者 孙琦 成逸 马妍洁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18期3199-3201,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心脏康复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湖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84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PCI术后心脏... 目的探讨新型心脏康复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湖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84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PCI术后心脏康复模式,观察组采取新型心脏康复模式,比较两组康复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6min步行距离变化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康复后两组患者左心射血分数(LVEF)及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较康复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后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较康复前显著增加(P<0.05),且康复后观察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康复后两组患者中文版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康复前显著升高(P<0.05),且康复后观察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心脏康复模式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康复,提高患者运动耐量,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新型心脏康复模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下载PDF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非负重运动项目的研发及可行性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姜燕 喻玲 +6 位作者 隆晴 罗金桃 周秋红 戴薇薇 何全 李清婷 郭佳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5-143,共9页
目的构建适合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的非负重运动项目,并评价其可行性。方法基于启发式框架,于2021年9—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招募109例DF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质性访谈、汉化方案和专家会议的方法形成基于自我决定理... 目的构建适合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的非负重运动项目,并评价其可行性。方法基于启发式框架,于2021年9—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招募109例DF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质性访谈、汉化方案和专家会议的方法形成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非负重运动项目;并于同年11—12月招募15例DFU患者开展类实验研究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收集研究对象进行非负重运动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踝肱指数(ABI)、下肢肌力和溃疡面积。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干预前后指标进行比较。结果DFU患者运动行为不佳,其运动障碍包含心理、生理和环境障碍3个主题。通过专家会议构建的非负重运动项目围绕DFU患者的运动障碍,开设自我、能力和环境需求主题课程并配备运动视频及手册。类实验研究结果显示,87%(13/15)的DFU患者完成了非负重运动项目(每周至少进行2次运动干预),干预期间无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发作、猝死)、代谢紊乱(低血糖、高血糖)及骨、关节、韧带损伤等不良事件发生;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DFU患者的ABI和下肢肌力均升高,HbA1c和溃疡面积均下降(P<0.05)。结论构建的非负重运动项目符合中国DFU患者临床情境和运动心理,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溃疡 非负重运动 自我决定理论 运动障碍 可行性
原文传递
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肺适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8
16
作者 刘遂心 陈彦颖 +1 位作者 谢康玲 张文亮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67-1071,共5页
目的探讨无氧阈水平的有氧联合弹力带抗阻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肺适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湘雅医院心血管康复中心就诊的冠心病患者7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8)和运动组(n... 目的探讨无氧阈水平的有氧联合弹力带抗阻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肺适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湘雅医院心血管康复中心就诊的冠心病患者7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8)和运动组(n=35)。对照组予以强化健康教育、标准化的药物治疗;运动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无氧阈水平的有氧联合弹力带抗阻运动治疗,共干预12周。两组干预前、后分别行心肺运动试验评估患者心肺适能及运动能力。结果(1)与干预前比较:对照组峰值公斤摄氧量、无氧阈、峰值氧脉搏、峰值功率、最大代谢当量无明显变化(P均〉0.05);运动组峰值公斤摄氧量[(26.25±5.14)ml·kg-1·min-1比(20.88±4.59)ml·kg-1·min-1]、无氧阈[(15.24±2.75)ml·kg-1·min-1比(13.52±2.92)ml·kg-1·min-1]、峰值氧脉搏[(11.91±2.89)ml/搏比(9.77±2.49)ml/搏]、峰值功率[(113.2±34.0)W比(103.7±27.9)W]、峰值代谢当量[(7.57±1.46)METs比(6.00±1.32)METs]均较运动前上升(P均〈0.05)。(2)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组峰值公斤摄氧量[(26.25±5.14)ml·kg-1·min-1比(22.32±4.00)ml·kg-1·min-1]、无氧阈[(15.24±2.75)ml·kg-1·min-1比(13.76±2.51)ml·kg-1·min-1]、峰值氧脉搏[(11.91±2.89)ml/搏比(9.99±2.15)ml/搏]、峰值代谢当量[(7.57±1.46)METs比(6.47±1.17)MET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无氧阈水平的有氧运动联合弹力带抗阻训练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肺适能,提高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肺运动试验 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 心肺适能
原文传递
Flow-through嵌合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唐举玉 杜威 +8 位作者 卿黎明 吴攀峰 周征兵 俞芳 庞晓阳 曾磊 潘丁 肖勇兵 刘睿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52-1055,共4页
目的探讨Flow-through嵌合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合并深部死腔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4年5月—2017年6月,收治6例合并深部死腔、骨缺损或骨关节与肌腱外露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患者均为男性;年... 目的探讨Flow-through嵌合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合并深部死腔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4年5月—2017年6月,收治6例合并深部死腔、骨缺损或骨关节与肌腱外露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6~60岁,平均4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例,机器绞轧伤1例,重物砸伤1例。损伤部位:下肢5例,上肢1例。创面范围7 cm×4 cm^26 cm×10 cm。合并骨缺损3例,骨关节及肌腱外露3例,慢性骨髓炎2例,主干动脉损伤2例。采用Flow-through嵌合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股外侧肌瓣填塞深部死腔,穿支皮瓣覆盖浅表创面。肌瓣切取范围5 cm×2 cm^20 cm×5 cm,穿支皮瓣切取范围10 cm×5 cm^28 cm×11 cm。供区直接闭合。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受区创面与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皮瓣颜色、质地良好,重建的主干动脉通畅,患肢末梢血运良好。皮瓣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股四头肌肌力正常,膝关节活动无影响。结论 Flowthrough嵌合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移植不仅能实现创面的立体修复,而且不牺牲受区主干血管,是修复四肢合并深部死腔、伴(或不伴)受区主干动脉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 FLOW-THROUGH 嵌合皮瓣 四肢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吻合旋髂深血管的游离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被引量:15
18
作者 唐举玉 杜威 +10 位作者 吴攀峰 周征兵 俞芳 庞晓阳 曾磊 潘丁 肖勇兵 刘睿 卿黎明 欧淇峰 张兴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探讨吻合旋髂深血管的游离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ONFH)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收治ONFH患者12例(13髋),患髋Harris评分:Arco分期二期患者平均(74.7±6.9)分,三期患者平均(68.6±9.2)分。坏死病... 目的探讨吻合旋髂深血管的游离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ONFH)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收治ONFH患者12例(13髋),患髋Harris评分:Arco分期二期患者平均(74.7±6.9)分,三期患者平均(68.6±9.2)分。坏死病灶清除后,设计对侧髂骨瓣游离移植,将旋髂深动、静脉分别与旋股外侧动脉横支(或升支)及其伴行静脉吻合。术后"人"形支具固定髋部3周,分别于术后1、3、6、9、12个月行X线片检查了解髂骨瓣愈合及股骨头恢复情况。术后6、12个月行Harris评分了解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术后随访平均15(12~20)个月,所有患者移植髂骨瓣均愈合良好,除1髋因负重过早出现轻度塌陷,其余12髋股骨头未见继发坏死与塌陷;Arco分期二期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平均为(91.6±4.5)分,三期平均为(84.8±6.1)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瓣移植可能是一种治疗中、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髂骨瓣 旋髂深血管 移植 HARRIS评分
原文传递
鲑鱼降钙素对磨损颗粒诱导后人巨噬细胞RANK/RANKL/OPG骨溶解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冷屹 胡懿郃 +3 位作者 曾敏 汪龙 李明清 谢杰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经磨损颗粒刺激诱导后的人巨噬细胞在鲑鱼降钙素干预下骨溶解信号通路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的mRNA表达,探讨鲑鱼降钙素对人巨噬细胞骨溶解通路的影响。方法从一例... 目的通过检测经磨损颗粒刺激诱导后的人巨噬细胞在鲑鱼降钙素干预下骨溶解信号通路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的mRNA表达,探讨鲑鱼降钙素对人巨噬细胞骨溶解通路的影响。方法从一例髋关节假体松动患者的髋臼侧假体周围界膜组织中提取聚乙烯磨损颗粒,MTT法测出人巨噬细胞对聚乙烯磨损颗粒(浓度为0. 1 mg/ml)的最佳反应细胞浓度并用于实验。用磨损颗粒刺激人的巨噬细胞,并用不同药物浓度的鲑鱼降钙素干预,将磨损颗粒及巨噬细胞随机分成五组,每组六份:A组为对照组; B组为颗粒组; C组为颗粒+鲑鱼降钙素(10-8mol/L)组; D组为颗粒+鲑鱼降钙素(10-10mol/L)组; E组为颗粒+鲑鱼降钙素(10-12mol/L)组,共同培养48 h后,q PCR方法检测巨噬细胞RANK、RANKL、OPG的mRNA表达。结果⑴RANK表达:颗粒刺激后B组较A组表达升高,鲑鱼降钙素干预后,C、D组RANK表达量下降。⑵RANKL表达:颗粒刺激后B组表达较A组升高,药物干预后C、D、E组皆明显低于B组。⑶OPG表达:A组表达最高,颗粒刺激后B组表达下降,药物干预后C、D、E组表达有所上升。⑷RANKL/OPG:B组的RANKL/OPG比率最大,药物干预后,C、D、E组比率皆下降。结论⑴磨损颗粒刺激诱导前后的人巨噬细胞有RANK、RANKL、OPG表达;⑵磨损颗粒有诱导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转化的作用;⑶鲑鱼降钙素干预后,可影响骨溶解通路各因子(RANK/RANKL/OPG) mRNA表达,阻止向破骨细胞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 巨噬细胞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RANK配体 骨保护素 骨质溶解 体外研究
原文传递
三七总皂苷对大鼠骨骼肌损伤后纤维瘢痕和血清前列腺素E2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成 王轩 +2 位作者 沈亚南 王阳 王广兰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应用三七总皂苷对肌组织纤维瘢痕形成和血清中前列腺素E2含量的影响。方法:78只雄性SD大鼠,其中72只左侧腓肠肌中段建立钝挫伤模型后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各36只),另6只不做处理(标记为空白组);药... 目的:探讨大鼠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应用三七总皂苷对肌组织纤维瘢痕形成和血清中前列腺素E2含量的影响。方法:78只雄性SD大鼠,其中72只左侧腓肠肌中段建立钝挫伤模型后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各36只),另6只不做处理(标记为空白组);药物组动物模型建立后即刻在损伤部位皮下注射三七总皂苷100 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2 d注射1次,直至损伤后的第14天。药物组和对照组在损伤后即刻及第4,7,14,28和42天收取标本,空白组在第42天时取材。采用Masson染色观察肌肉损伤处纤维瘢痕的形成,利用Image pro plus 6.0软件计算瘢痕的面积,并对大鼠血清PGE2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药物组纤维瘢痕面积在各时间点均明显小于生理盐水对照组;药物组血清PGE2含量的下降速度较对照组要快,至第7天及第14天明显少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结论:三七总皂苷通过减少大鼠骨骼肌修复过程中纤维瘢痕面积的形成,同时降低血清PGE2的含量,可能起到抗炎镇痛的作用,从而提高大鼠骨骼肌损伤后修复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急性钝挫伤 三七总皂苷 前列腺素E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