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雅医院医学创新体系建立与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华 薛静 +4 位作者 陈欣妤 胡佩武 杜蕊 夏晓波 雷光华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2年第6期20-24,共5页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在“12368”发展战略(1大愿景、2大任务、3大目标、6大湘雅、8大体系)的指引和“3354”高质量发展模式(3大基础、3大目标、5大要素、4大路径)的驱动下,坚持“四个面向”,积极构建科学高效的“321”湘雅医学创新体系,即...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在“12368”发展战略(1大愿景、2大任务、3大目标、6大湘雅、8大体系)的指引和“3354”高质量发展模式(3大基础、3大目标、5大要素、4大路径)的驱动下,坚持“四个面向”,积极构建科学高效的“321”湘雅医学创新体系,即3大支柱体系(基础研究体系、临床研究体系和成果转化体系)、2大支撑体系(科技评价体系和科研诚信体系)和1大驱动体系(交叉融合体系),切实促进医院医学创新加速发展。通过“321”湘雅医学创新体系建设与实践,医院科技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实现大幅度提升,整体科技实力位列全国医疗机构第一方阵,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为医院加速度、跨越式、内涵型、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管理 规划制订 组织和管理
下载PDF
基于CDIO的重复授课法在民营医院护士在职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戴旻晖 戴雄 +2 位作者 谷灿 吴健珍 陶立坚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6年第4期556-55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CDIO的重复授课法在民营医院护士在职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名护理应届大专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人,一组为教改组,采用团队合作备课重复授课法;另一组为传统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培训后采用自评与他评及其他考核... 目的探讨基于CDIO的重复授课法在民营医院护士在职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名护理应届大专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人,一组为教改组,采用团队合作备课重复授课法;另一组为传统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培训后采用自评与他评及其他考核方法对教学方法改革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考试成绩及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团队交流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疑难问题解决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和工作难度认可度等方面教改组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综合考核显示重复授课法教学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重复授课法教学模式,不受民营医院临床优质教学资源不足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护士学习积极性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在职培训 民营医院 CDIO 团队备课重复授课法
下载PDF
血管活性肠肽及其在眼科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华 刘双珍 王平宝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1095-1099,共5页
血管活性肠肽作为神经肽递质,广泛分布于全身和眼球各器官组织中,发挥广泛而重要的信息传递和生理调控功能。本文就血管活性肠肽及其受体的结构、分布与功能,特别是对眼球生理功能及视觉发育调控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关键词 血管活性肠肽 眼科学 研究进展 眼球生理功能 视觉发育 调控
下载PDF
浅析眼科博士研究生临床带教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4
作者 毛俊峰 许雪亮 +1 位作者 刘双珍 夏晓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2159-2160,共2页
眼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成为该专业的高级专业人才,这需要从医疗、科研、教学全方位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目前,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常常重视临床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教学能力的培养。根据我科博士研究生临床见习带教的效... 眼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成为该专业的高级专业人才,这需要从医疗、科研、教学全方位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目前,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常常重视临床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教学能力的培养。根据我科博士研究生临床见习带教的效果,总结分析了培养其教学能力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博士研究生 临床带教 教学能力
下载PDF
在眼科临床实习带教中实践循证医学 被引量:4
5
作者 毛俊峰 许雪亮 +1 位作者 刘双珍 谭浅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年第7期47-48,共2页
循证医学强调最佳临床研究证据、医生的专业技能和病人的价值、愿望的完美结合。在眼科实习带教中引入循证医学,为眼科实践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终身自我... 循证医学强调最佳临床研究证据、医生的专业技能和病人的价值、愿望的完美结合。在眼科实习带教中引入循证医学,为眼科实践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终身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临床教学 循证医学
下载PDF
某医院眼病住院患者眼局部用药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春燕 林欢 戴旻晖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1期2087-2090,共4页
【目的】调查某医院眼病患者眼局部用药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改进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156例眼病住院患者眼局部用药知识-态度-行为情况。【结果】知识维度得分“优”者占33.... 【目的】调查某医院眼病患者眼局部用药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改进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156例眼病住院患者眼局部用药知识-态度-行为情况。【结果】知识维度得分“优”者占33.33%,正性态度者占25.64%,正性行为者占26.28%;不同文化程度和住院天数对知识得分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态度和行为得分方面无影响(P>0.05),性别仅对行为得分有影响(P<O.05);患者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经济状况、长期居住地与局部用药与知信行均不相关(P>0.05)。【结论】眼病住院患者眼局部用药相关知识、态度、行为仍存在不足,尤其是滴眼技术及其管理方面,建议构建眼病患者局部安全用药全病程健康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疾病/流行病学 药用制剂
原文传递
眼科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丁芝祥 彭燕一 谭浅 《华夏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522-524,共3页
关键词 眼科学 双语教学 医学生
下载PDF
首诊眼科的后交通动脉瘤致动眼神经麻痹2例
8
作者 毛俊峰 魏世辉 +2 位作者 许雪亮 刘双珍 向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96-197,共2页
关键词 后交通动脉瘤 动眼神经麻痹 首诊眼科 颅内动脉瘤 致残率高 早期症状 致命性疾病 动脉瘤破裂
下载PDF
影响后交通动脉瘤患者是否首诊眼科的临床因素分析
9
作者 毛俊峰 魏世辉 +1 位作者 许雪亮 刘双珍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0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有眼部表现的单侧后交通动脉瘤(PcoAA)患者是否选择首诊眼科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43例有眼部表现的单侧PcoAA病例,分为首诊眼科组和非首诊眼科组。每个研究对象均记录以下因素:性别、年龄、瘤体位置和最大径、蛛网膜下腔出血、... 目的探讨有眼部表现的单侧后交通动脉瘤(PcoAA)患者是否选择首诊眼科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43例有眼部表现的单侧PcoAA病例,分为首诊眼科组和非首诊眼科组。每个研究对象均记录以下因素:性别、年龄、瘤体位置和最大径、蛛网膜下腔出血、复视、眼眶痛、视力下降和动眼神经麻痹。对比分析这些因素在首诊眼科组和非首诊眼科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首诊眼科组共11例,伴发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非首诊眼科组共32例,伴发蛛网膜下腔出血25例。非首诊眼科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78.125%)高于首诊眼科组(3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9,P<0.05)。两组之间性别、年龄、瘤体位置和最大径的比较,复视、眼眶痛、视力下降和动眼神经麻痹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影响有眼部表现的单侧PcoAA患者是否首诊眼科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通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眼科
下载PDF
表观遗传学:生物医学研究和眼科研究的新时代 被引量:2
10
作者 He SK,Ouyang S Ouyang S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65-873,共9页
表观遗传学研究已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关于人类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表明,疾病的发生不仅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表观遗传学因素在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很大的作用,眼科疾病的发生也与表观... 表观遗传学研究已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关于人类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表明,疾病的发生不仅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表观遗传学因素在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很大的作用,眼科疾病的发生也与表观遗传因素有关.迄今为止在表观基因组研究上所取得的进展进一步明确了表观遗传因子在生物发育、炎症、衰老、免疫、新生血管形成、肿瘤以及干细胞生物学等许多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眼科医师应该深入研究表观遗传学三大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各类疾病,尤其是眼科疾病中起到的作用,跟踪近年来应用表观遗传学方法和手段在眼病治疗中取得的进展,明确目前表观遗传学研究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关注表观遗传学在眼科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眼科疾病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非编码RNA
下载PDF
敲低NLRP12对高眼压大鼠RGCs的保护作用及其抑制细胞焦亡的机制
11
作者 宋伟琼 何芳 +2 位作者 杜玲芳 谭华霞 刘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118,共9页
目的探讨敲低NOD样受体家族热蛋白结构域12(NLRP12)对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炎症因子水平和视网膜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70只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高眼压组、高眼压+小干扰RNA阴性对照(s... 目的探讨敲低NOD样受体家族热蛋白结构域12(NLRP12)对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炎症因子水平和视网膜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70只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高眼压组、高眼压+小干扰RNA阴性对照(siNC)组、高眼压+siNLRP12组和高眼压+siNLRP12+重组大鼠caspase-1(rrcaspase-1)组,每组14只。其中对照组仅接受右眼结膜切口处理,其他各组均采用巩膜外静脉烧灼法建立大鼠右眼高眼压模型;高眼压+siNC组、高眼压+siNLRP12组和高眼压+siNLRP12+rrcaspase-1组建立高眼压模型后分别给予尾静脉注射siNC、siNLRP12和siNLRP12+rrcaspase-1试剂。巩膜外静脉烧灼术后1 d、1周、2周、3周,测量大鼠右眼眼压;巩膜外静脉烧灼术后3周,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结构,计数各组RGCs数量。将RGCs分为对照组、rrcaspase-1组、siNC+rrcaspase-1组、siNLRP12+rrcaspase-1组,其中rrcaspase-1组、siNC+rrcaspase-1组、siNLRP12+rrcaspase-1组分别采用rrcaspase-1、siNC+rrcaspase-1和siNLRP12+rrcaspase-1处理细胞24 h,对照组不予处理。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RGCs和大鼠视网膜组织中NLRP12、caspase-1、cleaved-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血清或细胞培养物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2、3周高眼压组眼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视网膜各层组织清晰,RGCs呈单层排列,高眼压组和高眼压+siNC组RGCs层松散,视网膜内丛状层变薄。高眼压+siNLRP12组视网膜内丛状层较高眼压组增厚,高眼压+siNLRP12组和高眼压+siNLRP12+rrcaspase-1组RGCs层松散。对照组、高眼压组、高眼压+siNC组、高眼压+siNLRP12组和高眼压+siNLRP12+rrcaspase-1组RGCs数量分别为(119.31±23.25)、(89.19±16.98)、(88.87±13.92)、(109.33±10.25)和(92.89±12.58)个,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1.932,P<0.001),其中高眼压组、高眼压+siNC组、高眼压+siNLRP12组和高眼压+siNLRP12+rrcaspase-1组RGCs数量少于对照组,高眼压+siNLRP12组RGCs数量多于高眼压+siNC组,高眼压+siNLRP12+rrcaspase-1组RGCs数量少于高眼压+siNLRP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眼压组、高眼压+siNC组、高眼压+siNLRP12组和高眼压+siNLRP12+rrcaspase-1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aspase-1和cleaved-caspase-1蛋白相对表达量及TNF-α和IL-1β浓度较对照组升高,高眼压+siNLRP12组较高眼压+siNC组降低,高眼压+siNLRP12+rrcaspase-1组较高眼压+siNLRP12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rcaspase-1组、siNC+rrcaspase-1组RGCs中caspase-1和cleaved-caspase-1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增加,siNLRP12+rrcaspase-1组NLRP12、caspase-1和cleaved-caspase-1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rrcaspase-1组、siNC+rrcaspase-1组、siNLRP12+rrcaspase-1组TNF-α和IL-1β相对质量浓度较对照组升高,siNLRP12+rrcaspase-1组NLRP12、caspase-1和cleaved-caspase-1蛋白相对表达量及TNF-α和IL-1β相对质量浓度较siNC+rrcaspase-1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敲低NLRP12可通过抑制caspase-1激活改善高眼压引发的炎症反应和视网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高眼压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NOD样受体家族热蛋白结构域12 半胱天冬酶1 细胞焦亡
下载PDF
67例新入职护士1608篇反思日记探析及其心理的质性研究
12
作者 钟英 廖常菊 +3 位作者 梁玉芬 戴旻晖 马欢 李春燕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3年第3期57-60,共4页
目的从反思日记角度,探讨新入职护士在规范化培训期间的核心能力及心理状况。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法,通过反复阅读自贡市某医院的67例规培护士的1608篇反思日记,按照记录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①核心能... 目的从反思日记角度,探讨新入职护士在规范化培训期间的核心能力及心理状况。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法,通过反复阅读自贡市某医院的67例规培护士的1608篇反思日记,按照记录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①核心能力;②心理状况;③带教质量。结论新入职护士在临床实践中核心能力不足,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建议护理管理者加强培训,并关注其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入职护士 规范化培训 核心能力 反思日记 质性研究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障碍性视神经病变的视觉功能改变及早期诊断指标的ROC曲线分析
13
作者 王沙 王津伟 +1 位作者 陈露 谭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97-1202,共6页
目的:甲状腺功能障碍性视神经病变(dysthyroid optic neuropathy,DON)严重危害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视力。本研究观察DON患者的视觉功能改变,并评价DON检测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就诊... 目的:甲状腺功能障碍性视神经病变(dysthyroid optic neuropathy,DON)严重危害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视力。本研究观察DON患者的视觉功能改变,并评价DON检测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就诊的49例DON患者(98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Humphrey视野、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和对比敏感度检测。将98眼分为DON组(45眼)和非DON组(53眼)。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上述各项检测的相关指标,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DON组的BCVA和视野指数(visual field index,VFI)均显著低于非DON组(均P<0.05),平均缺损(mean deviation,MD)和模式标准偏差(pattern standard deviation,PSD)均显著高于非DON组(均P<0.05)。DON组的低频对比敏感度(low frequency contrast sensitivity,CSL)、中频对比敏感度(medium frequency contrast sensitivity,CSM)、高频对比敏感度(high frequency contrast sensitivity,CSH)均明显低于非DON组(均P<0.05),CSH尤为明显。在15°、30°和60°空间频率时,与非DON组比较,DON组的N135波幅显著降低,N75波、P100波、N135波的潜伏期显著延长(均P<0.05);在15°和30°空间频率时,DON组较非DON组P100波幅明显降低(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VFI、CSL、CSM、CSH和15°P100波幅诊断DON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12、0.841、0.880、0.784和0.791,以CSM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结论:DON患者的视觉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受损。VFI、CSL、CSM、CSH和15°P100波幅可能成为早期诊断DON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障碍性视神经病变 甲状腺相关眼病 视觉诱发电位 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Sigma-1受体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杨雪莉 毛俊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4,共4页
视神经病变是一类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及轴突受损为主要特征的致盲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且治疗手段有限。Sigma-1受体(Sigma-1 receptor,S1R)是一种内质网上的分子伴侣蛋白,视网膜中含量丰富,其中高表达于神... 视神经病变是一类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及轴突受损为主要特征的致盲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且治疗手段有限。Sigma-1受体(Sigma-1 receptor,S1R)是一种内质网上的分子伴侣蛋白,视网膜中含量丰富,其中高表达于神经节细胞层。近年来,S1R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靶点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研究表明S1R参与调节多种细胞功能,包括Ca^(2+)稳态、内质网应激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和胶质细胞活化等,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视觉系统中,研究发现激动S1R同样具有保护作用,可明显改善RGC丢失及功能减低,部分逆转损伤,维持结构完整;相反S1R缺陷则会恶化疾病进展或提高退行性疾病易感性。本文综述了S1R对视网膜中RGC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深入了解其功能及机制,为视神经病变治疗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ma-1受体 神经节细胞 神经保护 机制 综述
下载PDF
药物相关性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邓娅青 江海波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789-792,共4页
药物相关性青光眼是由于局部或全身使用某些药物后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是临床中较少见且容易被忽视的青光眼类型,及时诊断和停药可以减少视力损失。本文从病因、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治疗预后等方面来综述药物相关性青光眼研... 药物相关性青光眼是由于局部或全身使用某些药物后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是临床中较少见且容易被忽视的青光眼类型,及时诊断和停药可以减少视力损失。本文从病因、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治疗预后等方面来综述药物相关性青光眼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 继发性青光眼 药物相关性青光眼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5
16
作者 夏晓波 杨婕 +1 位作者 宋伟涛 江海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469-1473,共5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oucoma,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9例59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其中急性闭角型青...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oucoma,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9例59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ACG)35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ACG)24眼。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轴、术后用药情况及并发症。随访6~12mo。结果:(1)急性ACG组术前(n=35眼)平均眼压23.9±6.6mmHg,术后12mo时(n=28眼)平均眼压11.7±2.6mmHg(P<0.01)。慢性ACG组(n=24眼)术前平均眼压20.9±6.5mmHg,术后12mo时(n=19眼)平均眼压14.5士1.4mmHg(P<0.01)。急性ACG组术后眼压降低幅度为11.3±5.9mmHg,慢性ACG组为7.4±7.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ACG59眼术后末次复查时44眼(74.6%)视力较术前提高。(3)急性ACG组术前、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分别为1.79±0.15,3.32±0.1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ACG组术前、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分别为1.84±0.19,3.37±0.2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系数分别为2.26±0.16,2.14±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急性ACG组、慢性ACG组手术完全成功率分别为94.3%,87.5%,条件成功率分别为5.7%,8.3%。(6)全部患者术后有15眼(25.4%)发生轻或中度角膜内皮水肿,15眼(25.4%)发生前房纤维素渗出。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的有效而安全的方法。急性ACG的疗效优于慢性AC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小梁切除术 白内 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泪小管吻合术中植入泪道义管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7
17
作者 毛俊峰 许雪亮 +3 位作者 刘双珍 向前 江海波 文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929-930,共2页
目的:探讨泪道义管的插管方法及种类对泪小管吻合术疗效的影响。方法:泪小管吻合术中采用直接插管和逆行插管在泪道内植入硬膜外导管、输尿管导管或硅胶管,治疗泪小管断裂87例,随访2~18mo。结果:直接插管组51例,治愈37例(使用硬膜外导... 目的:探讨泪道义管的插管方法及种类对泪小管吻合术疗效的影响。方法:泪小管吻合术中采用直接插管和逆行插管在泪道内植入硬膜外导管、输尿管导管或硅胶管,治疗泪小管断裂87例,随访2~18mo。结果:直接插管组51例,治愈37例(使用硬膜外导管33例,治愈24例;输尿管导管18例,治愈13例);逆行插管组36例,治愈26例。各组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泪小管吻合术中采用直接插管或逆行插管的方法,在泪道内植入硬膜外导管、输尿管导管或硅胶管的疗效相当,都是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吻合 义管 植入
下载PDF
影响近视眼角膜屈光力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吴小影 刘双珍 +1 位作者 胡生发 李晨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近视眼角膜屈光力的相关因素。方法:分别测量227例(452眼)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角膜地形图、角膜中央厚度、眼压、A超及屈光度,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不同程度屈光度,角膜顶点屈光力低度近视组与中、高、重度近... 目的:探讨影响近视眼角膜屈光力的相关因素。方法:分别测量227例(452眼)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角膜地形图、角膜中央厚度、眼压、A超及屈光度,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不同程度屈光度,角膜顶点屈光力低度近视组与中、高、重度近视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角膜中央3mm屈光力,低、中度近视组与重度近视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角膜中央5mm屈光力低度近视眼组与重度近视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角膜中央7mm屈光力各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②角膜中央3,5,7mm的屈光力与年龄、前房深度呈正相关(年龄:r分别为:0.398,0.387,0.342,P =0.000;前房深度:r分别为:0.277,0.310,0.288,P =0.000);③角膜中央3,5,7mm的屈光力均与等效球镜屈光度、眼轴、晶状体厚度呈负相关(等效球镜屈光度:r分别为-0.80,-0.782,-0.710,P =0.000;眼轴:r分别为:-0.670,-0.668,-0.598,P =0.000;晶状体厚度r分别为-0.318,-0.282,-0.232,P值分别为0.000,0.000,0.001);④将角膜不同区域屈光力为应变量,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 3=77.571-1.432X 1-0.554X 2+0.964X 3+0.067X 4-1.205X 5;(F =101.356,P =0.000);Y 5=76.538-1.424X 1-0.538X 2+1.063X 3+0.067X 4-1.122X 5;(F =92.395,P =0.000);Y 7=72.56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因素 近视 角膜屈光力 角膜地形图 角膜中央厚度 眼压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结膜瓣转位治疗翼状胬肉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宋伟涛 夏晓波 +2 位作者 邝国平 朱俊东 武正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6-378,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结膜瓣转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126例(214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58例92眼,结膜瓣转位组68例122眼,分别在手术显微镜下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胬肉切除...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结膜瓣转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126例(214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58例92眼,结膜瓣转位组68例122眼,分别在手术显微镜下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位术,术后随访1a,观察并比较2组复发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a,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4眼复发,复发率为4.35%,结膜瓣转位组23眼复发,复发率为18.85%,2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2<0.01)。角膜缘干细胞组无一眼发生睑球粘连,而结膜瓣转位组有9眼出现睑球粘连。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 结膜瓣转位
下载PDF
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增龄变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谭浅 夏朝华 +2 位作者 丁芝祥 刘双珍 许雪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正常人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calelectroretinogrammERG)在视网膜的分布特征,以获得正常参考值。方法:应用法国Metrovision公司生产的VisionMonitor视觉诱发系统检测20例(28眼)正常人mERG,分为2组,其中年龄≥50岁者,...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正常人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calelectroretinogrammERG)在视网膜的分布特征,以获得正常参考值。方法:应用法国Metrovision公司生产的VisionMonitor视觉诱发系统检测20例(28眼)正常人mERG,分为2组,其中年龄≥50岁者,为10例(15眼),年龄<50岁者;为10例(13眼)。检测视野的水平视角±30°,垂直视角±23°,采用ERG-jet接触镜电极,于5min记录61个视网膜部位的反应。结果:黄斑中心凹第1环及第2环N1波、P1波、N2波的振幅密度值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潜伏期值P1波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第3、第4环N1波、P1波、N2波的潜伏期均较其他各区缩短。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mERG的各波振幅密度值及潜伏期值的变化,与视网膜感光细胞功能逐渐减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视网膜电图 增龄变化 Vision mERG 正常参考值 视网膜部位 P1波 潜伏期 不同年龄 系统检测 细胞功能 正常人 50岁 密度值 接触镜 中心凹 视角 振幅 N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