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一流”背景下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李长庚 肖佳珣 +2 位作者 刘正春 尹林子 孙克辉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11期10-13,共4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双一流”背景下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探索与实践,包括多措并举培塑研究生家国情怀、多维联动打造电子信息类国际化教师团队、多向赋能建设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课程等五个...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双一流”背景下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探索与实践,包括多措并举培塑研究生家国情怀、多维联动打造电子信息类国际化教师团队、多向赋能建设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课程等五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类研究生 国际化培养 “双一流”
下载PDF
数字中国背景下省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模式研究
2
作者 杨伟平 张锐 胡超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4年第12期25-32,共8页
数字中国背景下的省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是建设教育强国、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支撑,也是区域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安徽省为例,通过文献调研和实践研究,分析省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信息系统... 数字中国背景下的省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是建设教育强国、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支撑,也是区域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安徽省为例,通过文献调研和实践研究,分析省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信息系统分散、无统一身份认证、数据多头采集、数据融合度低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基于数字中国建设部署,结合数字安徽建设的主要做法,分别从工作推进模式、技术集成模式、数据标准化模式、数据应用模式等方面,提出省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模式建议。工作推进模式上需加强顶层设计,主动融入数字中国建设;技术集成模式上开展统一身份认证,提升信息系统集约管理能力;数据标准化模式上建立完善数据标准规范,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应用模式上开展数据汇聚治理,支持教育创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 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信息化 教育数据 系统建设模式
下载PDF
面向含噪中规模量子处理器的量子机器学习
3
作者 石金晶 肖子萌 +2 位作者 王雯萱 张师超 李学龙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2-631,共30页
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结合,在增强模型表达能力、加速和优化机器学习等方面可能产生颠覆性影响,有望突破人工智能领域所面临的可解释性差、最优解难等问题,量子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内外重点关注的学科前沿。量子机器学习是量子人工智能领域... 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结合,在增强模型表达能力、加速和优化机器学习等方面可能产生颠覆性影响,有望突破人工智能领域所面临的可解释性差、最优解难等问题,量子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内外重点关注的学科前沿。量子机器学习是量子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它将量子计算基础理论与机器学习原理相结合,以实现具有量子加速的机器学习任务。随着量子计算软硬件的快速发展,含噪中规模量子(NISQ)处理器的学习优势被证明,国内外学者相继提出一系列量子机器学习方法,以挖掘量子计算助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创新应用。然而,当前的量子机器学习仍局限于对算法的优化,缺乏系统层面的理论架构,仍有许多科学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首先从量子机器学习系统表征角度出发,建立量子机器学习系统的层次模型,概括和总结了面向各类任务的量子机器学习方案,分析了量子机器学习在提高经典算法速度等方面可能体现的“量子优势”。接着根据量子机器学习系统的层次结构,从原理层、计算层、应用层这三个方面对现有量子机器学习方法进行了总结与梳理,系统性地分析和讨论了其中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最后,结合当前阶段量子人工智能的发展特点,重点分析了量子机器学习领域面临的科学问题与挑战,并对未来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计算 量子人工智能 量子机器学习 量子算法 含噪中规模量子处理器
下载PDF
改进模型预测控制的列车自组网运行控制
4
作者 宋宗莹 杨迎泽 +4 位作者 王兴中 于晓泉 李烁 武悦 胡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5期22-26,共5页
重载组合列车自组织网络是一种新型智能化的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列车的实时信息交互和协同运动。随着列车向长编组、重载化发展,对于重载组合列车自组织网络提出新的要求。该文提出一种改进模型预测控制的列车自组网运行控制策略。首先,... 重载组合列车自组织网络是一种新型智能化的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列车的实时信息交互和协同运动。随着列车向长编组、重载化发展,对于重载组合列车自组织网络提出新的要求。该文提出一种改进模型预测控制的列车自组网运行控制策略。首先,建立重载组合列车自组织网络系统的单列车与多列车运动模型,其中多列车运动模型以3辆车为例具体化。其次,设计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多列车协同控制,以实现多列车的高效率安全运行,并且通过优化模型预测控制预测时域,改善控制效果。最后,仿真实验验证所提方案在加速、减速和不同预测时域的效果。结果表明,所提出控制效果的优越性,在保证运算性能的同时达到最优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组合列车 自组织网络 模型预测控制 优化预测时域 运行安全
下载PDF
一种基于贝叶斯岭回归的制动机气动阀故障预警方法
5
作者 刘杰 杨迎泽 +1 位作者 姜天翔 丁宁 《铁道车辆》 2025年第1期123-129,共7页
气动阀是列车电空制动系统中重要的部件,对其故障预警对保障列车的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气动阀橡胶圈磨损、弹簧老化和阀芯摩擦增大等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岭回归的气动阀故障预警方法。建立了AMESim和MATLAB联合仿真模型生... 气动阀是列车电空制动系统中重要的部件,对其故障预警对保障列车的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气动阀橡胶圈磨损、弹簧老化和阀芯摩擦增大等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岭回归的气动阀故障预警方法。建立了AMESim和MATLAB联合仿真模型生成气动阀全生命周期数据,运用主元分析法从数据集中提取健康指标,训练基于贝叶斯岭回归的气动阀故障预测模型,准确估计气动阀故障的预计发生时间。搭建了基于DK-2制动机的列车管/均衡控制半实物仿真验证平台,通过实验平台的渐进故障模拟和实测数据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系统 气动阀 故障预警 主元分析法 贝叶斯岭回归
下载PDF
重载群组列车自组织网络安全通信技术研究
6
作者 王兴中 杨迎泽 +2 位作者 宋宗莹 于晓泉 李烁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6期20-23,27,共5页
重载群组列车自组织网络依赖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列车之间以及列车与基础设施之间的数据交换。为保护传输的数据不被未授权访问和篡改,基于此,提出一种适用于重载列车自组织网络环境下的安全通信方案。首先,建立重载群组列车的信息模... 重载群组列车自组织网络依赖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列车之间以及列车与基础设施之间的数据交换。为保护传输的数据不被未授权访问和篡改,基于此,提出一种适用于重载列车自组织网络环境下的安全通信方案。首先,建立重载群组列车的信息模型,信息层利用图论表示列车的通信拓扑结构。其次,为应对重载群组列车自组织网络的动态变化,设计一种基于轻量环签名的去中心化匿名身份验证和授权机制,以抵御群组列车外部的通信攻击。最后,仿真验证所提方案的安全性和轻量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在抵御外部通信攻击的同时,降低22.7%的计算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群组列车 自组织网络 环签名 通信安全 信息模型
下载PDF
量子计算技术在电池材料化学模拟中的实用化探索
7
作者 赵童格 陈岳 +8 位作者 于春霖 陆玉虎 吕启闻 吴嘉杰 曹希 周朋 张鲁峰 郑平 石金晶 《电子技术应用》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量子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解决新能源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带来了加速潜力,特别是在复杂电池材料的模拟与设计上。与此同时,随着可再生能源和电动交通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对高效、精准地计算新能源电池材料特性的需求愈发迫切,传统计算... 量子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解决新能源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带来了加速潜力,特别是在复杂电池材料的模拟与设计上。与此同时,随着可再生能源和电动交通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对高效、精准地计算新能源电池材料特性的需求愈发迫切,传统计算方法在此类高复杂度问题上存在求解精度不足、资源消耗量大等诸多困难。而量子计算以其独特的计算方式和潜力,为进一步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新颖的思路和解决方案。概述了量子化学模拟的基础计算原理,对用于电池材料化学特性模拟中常用的量子算法进行了总结,探讨了多款量子化学模拟使用的新型软件包工具,并结合各汽车企业的应用案例,阐述了量子化学模拟在电池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本研究为电池材料模拟、基态能量计算和性能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助力新能源电池材料的优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计算 量子化学模拟 电池特性分析 变分量子特征求解 量子相位估计
下载PDF
基于数学模型的卷取温度控制精度研究
8
作者 马子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3期134-137,共4页
在热轧生产过程中,卷取温度直接影响到金属材料的性能、质量和后续加工过程的可操作性,精确控制卷取温度是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能源消耗的关键因素。根据换热机理耦合卷取温度模型,通过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并结合某厂... 在热轧生产过程中,卷取温度直接影响到金属材料的性能、质量和后续加工过程的可操作性,精确控制卷取温度是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能源消耗的关键因素。根据换热机理耦合卷取温度模型,通过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并结合某厂热轧层流冷却模型工艺,通过前馈与反馈的双重控制,提高卷取温度控制精度,并根据史密斯预估方法,与模型计算方法结合,处理层流冷却水反馈滞后问题,是提高卷取温度控制精度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取温度 换热机理模型 有限拆分数值求解 层流冷却模型 史密斯预估
下载PDF
多角度探测模式下结合Hough变换与SVR的墙后目标定位算法
9
作者 欧阳方平 曹家璇 丁一鹏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8-851,共14页
多普勒穿墙雷达在定位墙后目标时,存在以下两个难点:(1)准确获取频率混叠区域目标瞬时频率;(2)通过获取精确的墙体参数来减小墙体对定位造成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Hough变换和支持向量回归-BP神经网络的目标定位算法... 多普勒穿墙雷达在定位墙后目标时,存在以下两个难点:(1)准确获取频率混叠区域目标瞬时频率;(2)通过获取精确的墙体参数来减小墙体对定位造成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Hough变换和支持向量回归-BP神经网络的目标定位算法。该文首先设计了一种多视角融合穿墙目标探测模型框架,通过获取不同视角下的目标位置来提供辅助估计墙体参数信息;其次,结合差分进化算法和切比雪夫插值多项式提出了一种目标瞬时频率曲线的高精度提取和估计算法;最后,利用估计的墙体参数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目标运动轨迹补偿算法,抑制了障碍物对目标定位结果的扭曲影响,实现了对墙后目标的精确定位。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短时傅里叶方法,该文所述方法可以准确提取时频混叠区域的目标瞬时频率曲线并减小墙体造成的影响,从而实现墙后多目标的准确定位,整体定位精度提升了约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穿墙雷达 目标定位 HOUGH变换 切比雪夫多项式 运动轨迹补偿
下载PDF
基于李雅普诺夫的RIS辅助无人机边缘计算网络中任务卸载与资源分配研究
10
作者 邝祝芳 郭宇敬 邓晓衡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8-273,共16页
针对无人机(UAV)面对复杂时变的衰落信道对无线传输造成不利影响这一问题,构建了可重构智能表面(RIS)辅助UAV边缘计算网络中UAV轨迹、RIS相移、卸载时隙分配、CPU频率分配和用户设备(UE)传输功率的联合优化问题。为了求解构建的问题,对U... 针对无人机(UAV)面对复杂时变的衰落信道对无线传输造成不利影响这一问题,构建了可重构智能表面(RIS)辅助UAV边缘计算网络中UAV轨迹、RIS相移、卸载时隙分配、CPU频率分配和用户设备(UE)传输功率的联合优化问题。为了求解构建的问题,对UE和UAV的任务队列稳定性约束进行转化,将多时隙随机性优化问题转化为每个时隙的确定性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李雅普诺夫优化和块坐标下降(BCD)法的任务卸载与资源分配(JORL)方法。首先基于三角不等式求解RIS相移并求得闭合表达式;然后使用非凸转凸问题的技术求解卸载时隙分配、CPU频率分配和UE传输功率;最后基于连续凸近似方法求解UAV轨迹。仿真结果表明,JORL在保证任务队列稳定性和降低能耗方面有较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边缘计算 可重构智能表面 任务队列 李雅普诺夫优化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的作用与策略
11
作者 郭丽梅 王蒙 张金焕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4年第3期80-85,共6页
作为通信工程课程体系中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信原理”是通信基础理论和通信专业的重要课程。基于“通信原理”教学的要求,对“通信原理”在“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教学的作用与策略进行了探讨,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来... 作为通信工程课程体系中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信原理”是通信基础理论和通信专业的重要课程。基于“通信原理”教学的要求,对“通信原理”在“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教学的作用与策略进行了探讨,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来探索如何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实现既落实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又能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通信原理 教书育人 创新型卓越人才
下载PDF
约束双差整周模糊度的GNSS单差载波相位时间比对方法
12
作者 李晔 石金晶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4年第6期121-126,共6页
GNSS时间比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时间比对方法.虽然GNSS单差载波相位时间比对技术的性能会随着基线长度的增加而恶化,但是在短基线条件下该技术在时间比对精度和收敛时间方面仍具有明显的优势.传统GNSS单差载波相位时间比对技术需要... GNSS时间比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时间比对方法.虽然GNSS单差载波相位时间比对技术的性能会随着基线长度的增加而恶化,但是在短基线条件下该技术在时间比对精度和收敛时间方面仍具有明显的优势.传统GNSS单差载波相位时间比对技术需要使用双频观测值完成单差模糊度的固定,为了能够在仅使用单频观测值的条件下实现高精度的时间比对,本文提出了约束双差整周模糊度的GNSS单差载波相位时间比对方法.该方法通过约束双差整周模糊度减小待估计参数的维度,进而提高单差模糊度浮点解的估计精度.实测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的时间比对精度可达到0.03 ns,并且能够在100 s左右使时间比对误差收敛到0.2 ns以内,适合近距离条件下要求高精度快速时间同步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 时间比对 单差载波相位 双差整周模糊度 短基线
下载PDF
DABP: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探地雷达自聚焦后向投影成像方法
13
作者 雷文太 隋浩 +1 位作者 姜和俊 吕荣其 《电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023-4036,共14页
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作为一种非破坏性的电磁探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交通、军事等领域的探测.复杂的地下环境中,电磁波传播规律变得复杂,背景介质的介电常数难以准确获得.后向投影(Back Projection,BP)成... 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作为一种非破坏性的电磁探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交通、军事等领域的探测.复杂的地下环境中,电磁波传播规律变得复杂,背景介质的介电常数难以准确获得.后向投影(Back Projection,BP)成像算法需要预知背景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且需逐个计算各成像网格的散射强度值,计算效率低.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探地雷达自聚焦后向投影(Deep learning based Auto focusing BP,DABP)成像方法,设计了目标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的检测模块,基于地下目标的空间稀疏特征,将YOLOX网络和BP成像机理相结合,快速检测出目标潜在区域,仅对该区域中的成像网格进行成像处理,避免全域的后向投影计算,大幅降低运算量.其次,针对介电常数未知情况下BP成像难以聚焦的问题,设计了一个自聚焦后向投影(Auto Focusing BP,AF-BP)成像模块,构建了BS-YOLOv5网络和相应的数据集,实现基于改进二分法的地下介质介电常数估计和自聚焦成像.然后,设计了一个基于双阈值和积分聚焦的伪影抑制(artifact suppression based on Double Threshold and Integral Focusing,DTIF)模块,进一步提高成像结果的聚焦度.开展了仿真和实测数据的成像处理和对比分析,与BP成像方法相比,仿真数据成像结果的ISLR指标下降了250%、SCR指标提升了131%;实测数据成像结果的ISLR指标下降了322%、SCR指标提升了72%,仿真实验和实测实验的成像速度均提升了300%,验证了所提方法在提高GPR成像效率和成像质量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深度学习 后向投影 自聚焦成像 伪影抑制
下载PDF
基于集成法布里-珀罗微腔阵列的16通道快照式多光谱成像
14
作者 方靖岳 文之豪 +2 位作者 朱海碧涛 李欣幸 邓联文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9-208,共10页
通过将窄带法布里-珀罗微腔阵列与可见光探测器焦平面阵列粘贴集成,展示了一种微小紧凑型多光谱成像探测器.通过四次分形组合蚀刻工艺,先在石英基底上获得了以4×4为基本重复单元、共计2048像素×2048像素的微腔滤光阵列;再与... 通过将窄带法布里-珀罗微腔阵列与可见光探测器焦平面阵列粘贴集成,展示了一种微小紧凑型多光谱成像探测器.通过四次分形组合蚀刻工艺,先在石英基底上获得了以4×4为基本重复单元、共计2048像素×2048像素的微腔滤光阵列;再与探测器芯片贴合后形成了微小型多光谱成像探测器.微区光谱检测表明,微腔阵列样品的响应光谱峰值在520—680 nm之间变化,半峰处的全宽小于10 nm,透过率约70%.可调谐波长单色光合作光源检测表明,该多光谱成像探测器具有16个不同的窄带响应谱;利用光谱通道能清晰分辨目标特征光谱;通过光谱通道图像相减,能有效消除视野中背景,提高目标对比度.它有望应用于皮肤表面观测等辅助诊断,以及逆光条件下目标观测的高动态范围成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腔 快照式 多光谱成像 探测器
下载PDF
面向通信工程专业的“天线原理”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性探索研究
15
作者 王蒙 董健 +1 位作者 雷文太 石金晶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4年第5期81-85,94,共6页
“天线原理”课程理论难度大、物理概念较抽象、学生课堂参与度较弱。传统课堂教学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理解,而“天线原理”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目前部分高校从教学多样化及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目标出发,增加... “天线原理”课程理论难度大、物理概念较抽象、学生课堂参与度较弱。传统课堂教学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理解,而“天线原理”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目前部分高校从教学多样化及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目标出发,增加了天线仿真实验环节,有利于学生较好地理解天线的辐射机理等。然而虚拟仿真环境的设置并不能完全映射实际的天线,因此,改进实验教学环节对课程的教学大有益处。从“天线原理”课程入手,在透彻讲解课程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如何通过天线仿真实验、实物制作、实测表征等多样化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天线原理”这门课程的理解及知识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原理 通信工程 实验教学
下载PDF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研究——以“通信原理”为例
16
作者 冯艳艳 石金晶 +1 位作者 周健 张凌涛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4年第5期59-63,69,共6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探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的研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为例,首先分析了课程特色与学生主体优势;其次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3个方面提出了具... 在“新工科”背景下,探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的研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为例,首先分析了课程特色与学生主体优势;其次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3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最后形成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通信原理”教学实施方案,并从学生发展和收获的角度设计了教学评价指标,来评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实施效果。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从替代性教学模式向指导性教学模式转变,启迪学生创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发展 通信原理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双重YOLOv8-pose模型的探地雷达双曲线关键点检测与目标定位
17
作者 侯斐斐 彭应昊 +1 位作者 董健 银雪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305-4316,共12页
探地雷达(GPR)是一种可用于地下目标识别的无损检测方法。针对现有方法存在不同尺度目标兼容性差、复杂图像识别难度大、无法精确定位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重YOLO姿态模型(YOLOv8-pose)的GPR双曲线关键点检测与目标定位,命名为双重... 探地雷达(GPR)是一种可用于地下目标识别的无损检测方法。针对现有方法存在不同尺度目标兼容性差、复杂图像识别难度大、无法精确定位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重YOLO姿态模型(YOLOv8-pose)的GPR双曲线关键点检测与目标定位,命名为双重YOLO关键点定位方法(DYKL),用于地下目标的检测与精确定位。所提模型架构包含两个阶段:首先,第1阶段是基于YOLOv8-pose模型的GPR目标检测,以确定候选目标的位置;接着,第1阶段的部分训练权重被共享并传递到第2阶段,后者以此为基础继续训练YOLOv8-pose网络,用于候选目标特征的关键点检测及获取,从而实现地下目标的自动化定位。通过与级联区域卷积网络(Cascade R-CNN)、更快的区域卷积网络(Faster R-CNN)、实时对象检测模型(RTMDet)以及“你只看一次”人脸模型(YOLOv7-face)4种先进的深度模型进行比较,所提模型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8.8%,性能优于其他模型。结果表明所提DYKL模型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性与较强的鲁棒性,可以为地下目标的精确定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目标检测 关键点检测 YOLOv8
下载PDF
基于非理想量子态制备的实际连续变量量子秘密共享方案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晓东 黄端 《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3,共11页
连续变量量子秘密共享方案基于物理学基本定律,能够保证密钥信息的无条件安全.然而,在实际连续变量量子秘密共享方案中,量子态的制备往往并非是理想、完美的,会引入额外的过噪声,影响方案的安全性,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本文提出基于... 连续变量量子秘密共享方案基于物理学基本定律,能够保证密钥信息的无条件安全.然而,在实际连续变量量子秘密共享方案中,量子态的制备往往并非是理想、完美的,会引入额外的过噪声,影响方案的安全性,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本文提出基于非理想量子态制备的实际连续变量量子秘密共享方案.具体而言,在所提出的方案中假定有多个用户,并且任意一个用户的非理想量子态制备,可以描述为相对应的不可信第三方采用相位非敏感放大器,对该用户的理想调制器与激光器进行放大操作.每个用户由于非理想量子态制备所引入的等效过噪声,可以通过相对应的相位非敏感放大器的增益参数进行全面与定量地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变量量子秘密共享方案对非理想量子态制备所引入的过噪声非常敏感,因此不可避免地会降低其性能和安全性.幸运的是,本文利用相位非敏感放大器特定的增益公式,获得所提出方案对非理想量子态制备所引入的额外过噪声容忍度的上界限,有效解决由非理想量子态制备所带来的安全隐患.由于考虑了非理想量子态制备所引入的额外过噪声,因此相比于理想连续变量量子秘密共享方案,所提出的方案能够得到更紧的密钥率曲线.这些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案能够对连续变量量子秘密共享方案的实际安全性进行改进与完善,为其实用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理想量子态制备 连续变量 量子秘密共享
下载PDF
动态拓扑下的无人机网络计算任务卸载方法
19
作者 职科翔 李刘杰 +2 位作者 刘晨熙 李长庚 彭木根 《移动通信》 2024年第3期83-89,共7页
面向动态拓扑下的无人机网络计算任务卸载问题,提出了基于注意力机制和深度强化学习的高性能低复杂度计算任务卸载方法。利用注意力机制动态表征网络中无人机的数量,解决了传统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计算任务卸载方法仅适用于固定网络拓扑... 面向动态拓扑下的无人机网络计算任务卸载问题,提出了基于注意力机制和深度强化学习的高性能低复杂度计算任务卸载方法。利用注意力机制动态表征网络中无人机的数量,解决了传统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计算任务卸载方法仅适用于固定网络拓扑的难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训练和强化学习的级联训练方法,有效地提升了所提方法的收敛速度及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对比方案,所提算法能显著降低系统的平均时延和丢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通信 计算任务卸载 注意力机制 强化学习
下载PDF
水空航行器跨介质策略研究
20
作者 刘坤 刘永强 +4 位作者 林好 肖军浩 彭辉 鲁兴举 卢惠民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4年第3期396-410,共15页
水空跨介质航行器(UAUV)在军民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成为机器人领域的热点研究对象。文章详细介绍了现有的仿生式、旋翼式、固定翼式和混合式UAUV样机研制现状,并对其出入水策略进行了综述。总结出UAUV研究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水空跨介质航行器(UAUV)在军民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成为机器人领域的热点研究对象。文章详细介绍了现有的仿生式、旋翼式、固定翼式和混合式UAUV样机研制现状,并对其出入水策略进行了综述。总结出UAUV研究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包括仿生构型的优化设计、跨介质过程稳定控制以及动力选择等,为后续跨介质航行器的研究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空跨介质航行器 出入水策略 动力选择 稳定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