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线粒体不育基因CoxⅡ和atp6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邓明华 邹学校 +4 位作者 霍金龙 文锦芬 朱海山 张竹青 赵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35-1940,共6页
以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9704A、保持系9704B和恢复系9701(简称"三系")为材料,根据GenBank报道的茄科作物线粒体CoxⅡ和atp6基因编码序列分别设计引物,PCR扩增辣椒"三系"线粒体DNA目的基因片段,研究辣椒"三系... 以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9704A、保持系9704B和恢复系9701(简称"三系")为材料,根据GenBank报道的茄科作物线粒体CoxⅡ和atp6基因编码序列分别设计引物,PCR扩增辣椒"三系"线粒体DNA目的基因片段,研究辣椒"三系"线粒体DNACoxⅡ和atp6基因的差异及与雄性不育的关系。结果表明:从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中扩增到两个基因的部分序列atp6-706和CoxⅡ-708,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FJ986191和FJ986190,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分离的atp6-706和CoxⅡ-708片段与GenBank报道的茄科作物线粒体CoxⅡ和atp6基因的相似性高达95%以上;在保持系和恢复系中均未能扩增到任何序列,说明辣椒雄性不育系的CoxⅡ和atp6基因与保持系和恢复系在线粒体DNA水平上存在差异,这种结构上的变化暗示可能与辣椒雄性不育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 coxⅡ基因 atp6基因 线粒体DNA
下载PDF
差异显示法克隆与小麦低温诱导相关的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基因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瑞芬 余东 +5 位作者 孙学武 谭炎宁 孙志忠 袁贵龙 段美娟 袁定阳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3-358,共6页
本研究利用差异显示技术检测经低温处理的小麦品种"石新828"及对照材料中的mRNA,获得2条差异片段序列。经Blast比对后,发现其中一条长为293bp的差异片段序列与小麦的一个冷调蛋白基因的mRNA(GenBank:AB097412.1)同源性为99%... 本研究利用差异显示技术检测经低温处理的小麦品种"石新828"及对照材料中的mRNA,获得2条差异片段序列。经Blast比对后,发现其中一条长为293bp的差异片段序列与小麦的一个冷调蛋白基因的mRNA(GenBank:AB097412.1)同源性为99%。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属于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家族,命名为wpebp。经荧光定量PCR分析,wpebp基因的表达量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增长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该基因与小麦的抗寒能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mRNA差异显示分析 低温诱导 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基因
下载PDF
不同品种黄花菜游离氨基酸组成的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101
3
作者 刘伟 张群 +4 位作者 李志坚 卞建明 黄绿红 朱向荣 单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3-250,共8页
为研究不同黄花菜品种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FAA)含量、组成及其呈味效果差异,以湖南省主栽的10个黄花菜地方特色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快速检测游离氨基酸种类及含量,采用味道强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 为研究不同黄花菜品种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FAA)含量、组成及其呈味效果差异,以湖南省主栽的10个黄花菜地方特色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快速检测游离氨基酸种类及含量,采用味道强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各指标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法及聚类法进行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黄花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丰富,含有14~17种氨基酸,总量为13.935 mg/g。不同黄花菜品种之间氨基酸总量(total free amino acid,TFAA)、人体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呈味氨基酸(taste-active amino acid,DAA)及限制氨基酸(limiting amino acid,LAA)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冲天花中FAA、EAA、DAA及LAA的含量均最高。谷氨酸对黄花菜风味的影响最大,TAV在3.53~7.51之间,平均值达到5.66。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9.242%,较好地反映黄花菜中FAA的综合信息,综合得分排列前3位的品种是冲天花、驼驼花、八月花。采用聚类分析将10个黄花菜品种分为4类,该聚类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较好地反映出黄花菜不同种质间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游离氨基酸 味道强度值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红壤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氮分布与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51
4
作者 向艳文 郑圣先 +3 位作者 廖育林 鲁艳红 谢坚 聂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415-2424,共10页
【目的】研究长期施用化肥以及化肥与稻草配合施用对红壤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氮分布与储量的影响。【方法】试验土壤采自湖南省望城无机有机肥长期定位试验田小区,各施肥处理为:CK(不施肥)、NP(施氮磷肥)、NPK(施氮磷钾肥)、NP+... 【目的】研究长期施用化肥以及化肥与稻草配合施用对红壤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氮分布与储量的影响。【方法】试验土壤采自湖南省望城无机有机肥长期定位试验田小区,各施肥处理为:CK(不施肥)、NP(施氮磷肥)、NPK(施氮磷钾肥)、NP+RS(施氮磷肥和稻草)和NPK+RS(施氮磷钾肥和稻草)。【结果】氮磷钾长期平衡施用和化肥与稻草长期配合施用有利于2~5mm和0.5~2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与CK处理相比,化肥与稻草长期配合施用处理能提高2~5mm和0.5~2mm水稳性团聚体内的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可矿化氮含量,同时也显著提高了二者在较大粒径(2~5mm,0.5~2mm)水稳性团聚体内有机碳、全氮和可矿化氮储量。与CK处理相比,NPK长期平衡施用的处理,也能提高大粒径水稳性团聚体(2~5mm,0.5~2mm)内的有机碳、全氮、可矿化氮的含量和储量,但提高的幅度小于化肥与稻草长期配合施用的处理。【结论】水稳性大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氮具有强富集和物理保护作用;化肥和稻草长期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大团聚体内有机碳、氮的含量和储量,是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升红壤水稻土肥力的有效措施。2~5mm和0.5~2mm粒径团聚体是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全氮和可矿化氮的主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红壤水稻土 水稳性团聚体 有机碳 全氮 可矿化氮
下载PDF
拉曼光谱法无损检测蜂蜜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 被引量:34
5
作者 李水芳 张欣 +2 位作者 李姣娟 单杨 黄自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9-255,共7页
应用拉曼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蜂蜜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用自适应迭代重加权惩罚最小二乘(adaptive iteratively reweighted penalized least squares,airPLS)算法进行基线校正,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ompetitive a... 应用拉曼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蜂蜜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用自适应迭代重加权惩罚最小二乘(adaptive iteratively reweighted penalized least squares,airPLS)算法进行基线校正,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算法筛选变量,分别用线性的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回归算法和非线性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回归算法建立定量校正模型,并进行预测。2种模型都有较好的预测结果。对果糖,SVM模型预测值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值的相关系数(R)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分别为0.902和1.401,略优于PLS模型(R为0.892,RMSEP为1.604);对葡萄糖,PLS模型的R和RMSEP分别为0.968和0.669,优于SVM模型(R为0.933,RMSEP为1.410)。结果表明拉曼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快速无损测定蜂蜜果糖和葡萄糖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拉曼光谱 葡萄糖 蜂蜜 果糖含量 偏最小二乘法 支持向量机法
下载PDF
中国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速率研究——基于长期试验点的Meta分析 被引量:28
6
作者 田康 赵永存 +3 位作者 邢喆 孙维侠 黄标 胡文友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3-440,共8页
保护性耕作对于培肥地力、保障粮食安全、缓解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搜集了1980~2012年8月有关中国农田保护性耕作的157个试验点的303对田间定位试验数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保护性耕作下我国农田耕层土壤(旱地0~20... 保护性耕作对于培肥地力、保障粮食安全、缓解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搜集了1980~2012年8月有关中国农田保护性耕作的157个试验点的303对田间定位试验数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保护性耕作下我国农田耕层土壤(旱地0~20cm,水田0~15cm)有机碳(SOC)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CT)相比,传统耕作+秸秆还田(CTS)、免耕(NT)和免耕+秸秆还田(NTS)三种保护性耕作均能显著提高SOC含量,变化速率分别为NTS(0.52 g kg-1a-1)>NT(0.35 g kg-1a-1)>CTS(0.22 g kg-1a-1);三种保护性耕作下SOC变化速率为水田>旱地,一年两熟制>一年一熟制;保护性耕作下,SOC积累与否及其幅度并不完全取决于其初始有机碳含量,短期试验(≤5a)SOC增加速率是长期试验(>5a)的1.75倍,如果仅采用短期试验结果可能高估保护性耕作的固碳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农田土壤 长期试验 有机碳变化 META分析
下载PDF
湖南典型双季稻田氨挥发对施氮量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朱坚 石丽红 +2 位作者 田发祥 霍莲杰 纪雄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29-1138,共10页
选择湖南典型双季稻田为对象,采用密闭室连续抽气法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下的氨挥发损失。结果表明,稻田氨挥发总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在当地农民习惯施肥水平(早稻150 kg/hm2、晚稻180 kg/hm2)下,早稻氨挥发损失氮量占施氮量的39.8%,... 选择湖南典型双季稻田为对象,采用密闭室连续抽气法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下的氨挥发损失。结果表明,稻田氨挥发总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在当地农民习惯施肥水平(早稻150 kg/hm2、晚稻180 kg/hm2)下,早稻氨挥发损失氮量占施氮量的39.8%,晚稻则达46.9%,双季稻平均氨挥发损失率达43.7%。氨挥发通量与田面水的NH+4-N浓度和pH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见,氨挥发是该区域稻田氮素损失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田 施氮量 氨挥发
下载PDF
江苏省沭阳县农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8
作者 邢喆 黄标 +3 位作者 董成森 孙维侠 胡文友 田康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5-411,共7页
在2011年土壤采样的基础上,参照1981年沭阳县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对该县土壤有机质和全氮30年来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讨论了时空演变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结果表明:30年来,沭阳县农田耕层(0~20cm)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均明显增加,201... 在2011年土壤采样的基础上,参照1981年沭阳县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对该县土壤有机质和全氮30年来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讨论了时空演变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结果表明:30年来,沭阳县农田耕层(0~20cm)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均明显增加,2011年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3.12 g/kg和1.36 g/kg,分别比1981年增加了12.15 g/kg和0.61 g/kg,平均增加速率达0.41 g/(kg.a)和0.02 g/(kg.a)。2011年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整体空间分布格局与1981年相似,均呈现北部黏性土壤高而南部砂性土壤低、东部水田高西部旱地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土壤质地是造成这种时空变异最主要的结构性因素,而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化是30年来影响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时空演变的主要人为随机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全氮 时空变异 土壤质地 秸秆还田 土地利用
下载PDF
蜂蜜用葡萄糖溶液掺假的近红外光谱检测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水芳 单杨 +2 位作者 张欣 朱向荣 李高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4-119,共6页
为实现蜂蜜用葡萄糖溶液掺假的快速检测,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对真假蜂蜜样本进行了研究。121个真蜂蜜样本中取8个分别按5%、10%、15%、20%、25%、30%、35%、45%、55%和65%的质量比掺假,共得80个掺假样本。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的模... 为实现蜂蜜用葡萄糖溶液掺假的快速检测,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对真假蜂蜜样本进行了研究。121个真蜂蜜样本中取8个分别按5%、10%、15%、20%、25%、30%、35%、45%、55%和65%的质量比掺假,共得80个掺假样本。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的模型结果表明最佳预处理方法为自归一化加一阶微分(真假判别)和中心化加一阶微分(掺假量分析)。利用CARS(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法筛选变量,PLS-LDA模型对真假蜂蜜的判别准确率为100%,PLS模型对掺假量定量分析的交互验证均方差为3.137 7,预测均方差为2.980 0。结果表明NIRS能实现蜂蜜用葡萄糖掺假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掺假 近红外透反射光谱 葡萄糖溶液 判别分析 定量分析
下载PDF
不同稻草还田模式下双季稻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彭华 纪雄辉 +2 位作者 吴家梅 朱坚 田发祥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3-568,共6页
研究双季稻不同稻草还田模式下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对稻田合理利用稻草资源和稻田土壤固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3 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双季稻无草+翻耕+冬季免耕休闲(CK)、双季稻草焚烧还田+翻耕+... 研究双季稻不同稻草还田模式下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对稻田合理利用稻草资源和稻田土壤固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3 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双季稻无草+翻耕+冬季免耕休闲(CK)、双季稻草焚烧还田+翻耕+冬季免耕休闲(BST)、双季稻稻草覆盖免耕+冬季高桩免耕(SNTH)、双季稻稻草覆盖免耕+冬季深埋(SNTB)和双季稻稻草还田+翻耕+冬季稻草翻埋(STB)5 种周年稻草还田模式对不同层次土壤有机碳、活性碳以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旨在探明双季稻田稻草高效碳管理模式,结果表明:无论是翻耕还是免耕,稻草还田均能显著提高耕层0-15 cm 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稻草覆盖免耕显著增加0-5 cm 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以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而双季稻稻草覆盖免耕结合冬季翻埋稻草则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在5-15 cm 积累,弥补因稻草覆盖免耕有机碳在整个耕层累积的不足.因此,认为稻田免耕覆盖稻草+冬季翻埋稻草是适合双季稻田的周年稻草还田增碳的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稻草还田 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地沟油检测方法研究现状与其应用分析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李沂光 单杨 +1 位作者 李高阳 张菊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2-265,共4页
文章综述目前各种地沟油检测方法的检测思路、检测指标、检测手段,包含了常规方法、色谱法、光谱法、核磁共振等各种方法的原理、步骤与优劣之处,以及在实际检测工作中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 地沟油 潲水油 鉴别 检测
下载PDF
液体硅钾肥对杂交晚稻抗倒伏性和物质生产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14
12
作者 许文燕 龙继锐 +1 位作者 马国辉 汤海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4-28,共5页
为指导水稻高产栽培和液体硅钾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以杂交晚稻‘C两优396’为材料,研究了液体硅钾肥对水稻单株抗折力、干物质生产以及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液体硅钾肥后基部第1、第2节间长度缩短,穗颈节间长度拉长... 为指导水稻高产栽培和液体硅钾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以杂交晚稻‘C两优396’为材料,研究了液体硅钾肥对水稻单株抗折力、干物质生产以及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液体硅钾肥后基部第1、第2节间长度缩短,穗颈节间长度拉长,提高水稻植株单株抗折力,降低倒伏指数,以施3000mL/hm2处理倒伏指数最低(5.33);液体硅钾在提高植株生物产量的同时,加快了穗部物质转移,提高了灌浆速度,施用液体硅钾肥后粒重和结实率均得到提高,以3000mL/hm2最高。综合抗倒性、干物质积累、结实率等因素,超级杂交晚稻‘C两优396’上液体硅钾肥的最佳施用量为3000mL/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硅钾肥 杂交晚稻 抗倒性 物质生产 结实率
下载PDF
基于多元散射校正和偏最小二乘(MSC/PLS)的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检测蜂蜜中还原糖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欣 单杨 李水芳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9-112,共4页
为快速无损测定蜂蜜的还原糖,提出一种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检测的新方法。选用SN/T0852——2000铁氰化钾滴定法作为光谱还原糖测定的标定方法,用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模型的影响进行比较。首先用MSC对光谱数据进行校正,在经过Norris导... 为快速无损测定蜂蜜的还原糖,提出一种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检测的新方法。选用SN/T0852——2000铁氰化钾滴定法作为光谱还原糖测定的标定方法,用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模型的影响进行比较。首先用MSC对光谱数据进行校正,在经过Norris导数平滑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消除噪声。利用光谱专用分析软件TQAnalyst7.2,建立偏最小二乘(PLS)校正模型。最优光谱模型校正相关系数(R)、校正相关均方差(RMSEC)、预测相关均方差(RMSEP)、交互验证相关系数(RCV)、交叉验证均方差(REMSECV)分别为0.97056,1.21,1.54,0.96267,1.36。结果表明,应用多元散射校正(MSC)处理,并经过Norris二阶导数平滑后的PLS模型优于经典PLS算法所建立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蜂蜜 还原糖 多元散射校正 偏最小二乘
下载PDF
甘薯营养成分及淀粉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林静 唐汉军 +1 位作者 李高阳 周虹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58,共5页
系统分析甘薯(YS86)的基本营养成分、多糖等营养特性,以及淀粉的膨胀性、颗粒分布、晶体结构、衍射分布、吸水特性等基本理化特性。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淀粉、高纤维、高脂肪、低蛋白及低可溶性糖等特性;淀粉和全粉膨胀势分别为1... 系统分析甘薯(YS86)的基本营养成分、多糖等营养特性,以及淀粉的膨胀性、颗粒分布、晶体结构、衍射分布、吸水特性等基本理化特性。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淀粉、高纤维、高脂肪、低蛋白及低可溶性糖等特性;淀粉和全粉膨胀势分别为15.9g/g和8.9g/g;直链淀粉含量约26.7%,平均聚合度约94.3;粒径集中分布于6.21~20.56μm,平均粒径14.88μm;其晶体结构类型为Ca型,相对结晶度为41.0%;吸水特性类似豆类淀粉,在0.44nm处特征吸收强度较弱且最大吸水量约288.4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营养成分 淀粉 理化特性
下载PDF
基于UHPLC-LTQ-Orbitrap高分辨质谱的黄花菜中化学成分快速鉴定及裂解途径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伟 孙江浩 +4 位作者 张菊华 张群 朱向荣 苏东林 单杨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56-264,共9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UHPLC-LTQ-Orbitrap)高分辨质谱法分析黄花菜中的化学成分。在负离子模式下,采用Hypersil Gold AQ RP-C18色谱柱(100 mm×3.0 mm,1.9μm),以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UHPLC-LTQ-Orbitrap)高分辨质谱法分析黄花菜中的化学成分。在负离子模式下,采用Hypersil Gold AQ RP-C18色谱柱(100 mm×3.0 mm,1.9μm),以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用LTQ-Orbitrap高分辨质谱解析多级质谱数据,并对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根据液相保留时间、紫外吸收、精确分子质量数据、多级质谱碎片离子和相关文献报道,从黄花菜中共鉴定出27个组分。其中,酚酸类化合物12个,黄酮醇类15个及其它类1个。本方法可高效、快速、灵敏、全面地分析黄花菜的化学成分,可实现酚酸及黄酮类不同化合物的鉴别,为探讨黄花菜的药效物质基础和类似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超高效液相色谱 LTQ-Orbitrap高分辨质谱 裂解途径
下载PDF
典型双季稻田基施碳酸氢铵和尿素的氨挥发损失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朱坚 石丽红 +1 位作者 田发祥 纪雄辉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3-88,共6页
采用密闭室连续抽气法研究了湖南典型双季稻田,尿素和碳酸氢铵基施后的氨挥发特征。结果表明,基施碳酸氢铵(NC)稻田初始氨挥发强度和氨挥发总量大于基施尿素(UR)稻田。早稻季NC处理稻田氨挥发排放量为45.19 kg·hm-2,损失率达30.12%... 采用密闭室连续抽气法研究了湖南典型双季稻田,尿素和碳酸氢铵基施后的氨挥发特征。结果表明,基施碳酸氢铵(NC)稻田初始氨挥发强度和氨挥发总量大于基施尿素(UR)稻田。早稻季NC处理稻田氨挥发排放量为45.19 kg·hm-2,损失率达30.12%,UR处理氨挥发排放量为32.93 kg·hm-2,损失率达21.95%;晚稻季NC处理稻田氨挥发排放量为70.91 kg·hm-2,损失率达31.93%,UR处理氨挥发排放量为61.78 kg·hm-2,损失率达27.04%。基施尿素能够显著降低稻田氨挥发排放,减少氮素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施 碳酸氢铵 尿素 氨挥发
下载PDF
双季稻田不同种植模式对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彭华 纪雄辉 +2 位作者 吴家梅 朱坚 黄涓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0-195,共6页
以南方典型双季稻种植制度(早稻-晚稻R-R)为对照,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双季稻田早、晚稻(Oryza sativa L.)改种玉米(Zea mays L.),包括早稻-玉米(R-C)和玉米-早稻(C-R)两种种植模式下周年温室气体排放及其综合增温潜势(GWP),旨... 以南方典型双季稻种植制度(早稻-晚稻R-R)为对照,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双季稻田早、晚稻(Oryza sativa L.)改种玉米(Zea mays L.),包括早稻-玉米(R-C)和玉米-早稻(C-R)两种种植模式下周年温室气体排放及其综合增温潜势(GWP),旨在探索出适合双季稻区的低碳农业种植模式,对我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重大意义。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制中水稻种植CH4排放占主导地位,改制玉米N2O排放量显著增加;其中,早稻改制玉米(C-R)的CH4排放比晚稻改制玉米(R-C)显著降低68.5%(P<0.05),N2O排放量有所降低,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R-C和C-R模式CH4周年排放总量较R-R模式显著降低53.6%(P<0.01)和183.9%(P<0.01),但N2O排放分别显著增加257.0%(P<0.01)和245.2%(P<0.01);不同种植制度增温潜势(按CO2当量计)大小顺序为:R-R(8 855.3 kg·hm-2)>R-C(4 881.4 kg·hm-2)>C-R(2 116.4 kg·hm-2),且差异达显著水平,结合南方晚稻季温光资源的优势,认为玉米替代晚稻种植(早稻-玉米模式)是一可行的减缓温室效应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CH4 N2O
下载PDF
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子叶培养植株再生(英文) 被引量:14
18
作者 邓明华 文锦芬 邹学校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1期39-42,共4页
笔者以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硝酸银为培养基的附加成分,利用辣椒CMS9704A和8214A子叶作为外植体,研究辣椒CMS子叶再生体系,为辣椒CMS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关键词 子叶培养 胞质雄性不育系 辣椒 植株再生 细胞分裂素 再生体系 遗传改良 CMS
下载PDF
辐照对食用槟榔的杀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徐远芳 邓钢桥 +5 位作者 彭玲 李文革 邹朝晖 毛青秀 胡继松 程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0-244,共5页
以食用槟榔为研究对象,研究辐照对其杀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对食用槟榔杀菌效果明显,当辐照剂量为3.65kGy时,食用槟榔的茵落总数由初始的5.8×10^5CFU·g“降低到1.1×10^3 CFU·g-1,霉菌数小于10... 以食用槟榔为研究对象,研究辐照对其杀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对食用槟榔杀菌效果明显,当辐照剂量为3.65kGy时,食用槟榔的茵落总数由初始的5.8×10^5CFU·g“降低到1.1×10^3 CFU·g-1,霉菌数小于10CFU·g~,大肠菌群数由4.6×10。MPN·g。降低到3MPN·g-1以下;当3辐照剂量为8.45kGy时,茵落总数、霉菌和大肠茵群均未检出。辐照对食用槟榔中水分、灰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对总糖、总酚含量和pH值的影响显著。9.77kGy以下的辐照剂量不会对食用槟榔的色泽、气味、滋味与口感及可接受性产生明显的影响。4~10kGy的辐照剂量能够很好的满足食用槟榔产品的卫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槟榔 辐照 杀菌 理化性质 感官品质
下载PDF
葛的功能营养特性与开发应用现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梁洁 李琳 唐汉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7-224,共8页
文章概述了近30年来国内外葛属植物功能营养特性及其在食品领域开发应用的主要成果,对旱粮作物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葛的进一步高效开发,提升其科技与产业发展水平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葛属植物 功能成分 生理功能 营养成分 安全性 开发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