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流变成形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罗迎社 罗树凌 +2 位作者 谌曲平 刘帮平 汪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共7页
采用理论、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金属流变成形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研究。具体研究了某型Lc4铝合金反坦克导弹弹托、某型武装直升机TC11钛合金叶片盘等实际工程构件的热流变成形。结果分析表明,与传统的机床切削加工方法相比,... 采用理论、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金属流变成形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研究。具体研究了某型Lc4铝合金反坦克导弹弹托、某型武装直升机TC11钛合金叶片盘等实际工程构件的热流变成形。结果分析表明,与传统的机床切削加工方法相比,金属流变成形方法具有节省工时和贵重金属材料、内部质量明显改善、机械性能显著提高等诸多优点,符合优质、高效、低耗等现代化的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铝合金 钛合金 流变学 热流变成形
下载PDF
路基压实土流变变形的力学表征及参数辨识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智超 罗迎社 +1 位作者 罗文波 邓旭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8-216,共9页
为了研究路基压实土的流变性质,利用改造的实验装置对3种路基压实土分别进行传统直剪、固结实验以及固结蠕变和剪切固结耦合蠕变实验,得到其基本力学性质和蠕变实验数据。借助这些实验数据,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和Mittag-Leffler函数建... 为了研究路基压实土的流变性质,利用改造的实验装置对3种路基压实土分别进行传统直剪、固结实验以及固结蠕变和剪切固结耦合蠕变实验,得到其基本力学性质和蠕变实验数据。借助这些实验数据,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和Mittag-Leffler函数建立压实土的三参数类Maxwell流变本构模型,通过引入Deborah数、采用含权值的面积判定函数以及逐点搜索的方式,实现该本构模型参数的自动辨识。结果表明建立的流变本构模型具有参数少、且能较好地吻合流变实验数据的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路基压实土 流变本构模型 分数阶微积分 Mittag-Leffler函数 Deborah数 参数辨识
下载PDF
静动载荷下聚合物材料的动态流变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殷水平 余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2-146,共5页
采用德国GABO公司的EPLEXOR 500N动态热力学谱仪系统对聚碳酸酯(PC)和聚氨酯(PSO)材料进行了静动态扫描和分析,通过在较宽的载荷范围内改变静动态载荷的方法,系统的分析了其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损耗角正切随静动态载荷变化的规律,得到... 采用德国GABO公司的EPLEXOR 500N动态热力学谱仪系统对聚碳酸酯(PC)和聚氨酯(PSO)材料进行了静动态扫描和分析,通过在较宽的载荷范围内改变静动态载荷的方法,系统的分析了其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损耗角正切随静动态载荷变化的规律,得到了其在静动态载荷作用下的动态黏弹性特征谱。实验表明:载荷对聚合物材料的动态黏弹性影响表现为改变动态黏弹性参数,对于PC材料,储能模量随静载荷和动载荷的增大而降低,而损耗模量和损耗角正切随着载荷的减小而增加;对于PSO材料,在线性静载荷作用下,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都随静态载荷的增加而增加,而损耗角正切随着载荷的增加而有所降低,与PC材料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聚砜 黏弹性 动态载荷 静动态扫描
下载PDF
高填方路基压实土流变实验方法研究
4
作者 王智超 罗迎社 +2 位作者 罗文波 邓旭华 马千里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54,共7页
在常规土力学实验装置基础上通过适当升级改造,实现了路基压实土的流变实验目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路基压实土的流变实验方案,获得可用于路基设计的流变力学参数,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实践表明本方法成本低、可... 在常规土力学实验装置基础上通过适当升级改造,实现了路基压实土的流变实验目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路基压实土的流变实验方案,获得可用于路基设计的流变力学参数,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实践表明本方法成本低、可操作性强,实验结果能较好地应用于工程设计和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土 剪切蠕变 压缩蠕变 流变本构模型
下载PDF
金属薄膜材料蠕变性能研究进展
5
作者 马敏伟 罗迎社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74-76,共3页
综述了金属薄膜材料蠕变性能的研究现况,介绍了当前获得薄膜蠕变性能的几种方法,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金属薄膜 蠕变 研究进展
下载PDF
Q235钢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田芳 刘财喜 +4 位作者 刘芳 罗武 邓瑞基 陈胜铭 罗迎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2-186,共5页
通常所说的应力-应变曲线为名义应力-应变曲线,它只是一种近似曲线,对实际工程问题起到一个参考作用。对工程中常用的Q235金属材料,通过单轴压缩实验并结合A/H外推法获得其真实应力-应变曲线。通过此方法可以有效的消除试件端面与压力... 通常所说的应力-应变曲线为名义应力-应变曲线,它只是一种近似曲线,对实际工程问题起到一个参考作用。对工程中常用的Q235金属材料,通过单轴压缩实验并结合A/H外推法获得其真实应力-应变曲线。通过此方法可以有效的消除试件端面与压力机滑块和工作台之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之成为理想的单轴压缩状态。该方法不但简单易行,普适性强,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Q235钢 摩擦力 A/H外推法
下载PDF
钛合金叶片盘近净热流变成形的数值模拟及其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罗迎社 余敏 +2 位作者 李倩妹 殷水平 汪诚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3-78,共6页
研究了TC11钛合金叶片盘的近净热流变成形。采用几何造型软件UG NX3对TC11钛合金第二级叶片盘的坯料和模具进行实体造型,同时基于刚粘塑性不可压缩材料的变分原理,运用体积分析软件DEFORM 3D对3种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叶片盘等温近净热流变... 研究了TC11钛合金叶片盘的近净热流变成形。采用几何造型软件UG NX3对TC11钛合金第二级叶片盘的坯料和模具进行实体造型,同时基于刚粘塑性不可压缩材料的变分原理,运用体积分析软件DEFORM 3D对3种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叶片盘等温近净热流变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工件在成形过程中的速度场、温度场和等效应变场的分布情况,以及凸模和凹模的载荷-行程曲线,为优化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与传统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发现用此方法生产的产品,其力学性能及微结构都有明显的改进。结果分析表明,随着变形速率的减小,金属向凹模型腔内的流动越均匀,叶型更容易充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1钛合金 近净热流变成形 应变速率 三维造型 数值模拟 DEFORM 3D
下载PDF
双向密肋楼盖ANSYS数值模拟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曹诤 罗迎社 +1 位作者 张立人 戴光雄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28-131,共4页
钢筋混凝土双向密肋楼盖是适用于工业民用建筑较大跨度楼盖的理想结构形式之一.至今为止针对密肋楼盖的研究较少.为了了解整个变形过程,预测其破坏形式,采用ANSYS对其力学性能进行非线性有限元数值分析.楼盖采用整体式建模,为了减少计算... 钢筋混凝土双向密肋楼盖是适用于工业民用建筑较大跨度楼盖的理想结构形式之一.至今为止针对密肋楼盖的研究较少.为了了解整个变形过程,预测其破坏形式,采用ANSYS对其力学性能进行非线性有限元数值分析.楼盖采用整体式建模,为了减少计算量,取结构模型的四分之一部分参数化,对四块双向密肋楼盖和一块平面尺寸相关的实心双向平板进行数值模拟,五块楼盖均为简支、中点受集中荷载作用.得出两种板的荷载-挠度曲线、裂缝分布,其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比较好;同时发现双向密肋楼盖与实心板的破坏机理十分相似,实心板的挠度比密肋楼盖发展快,实心板在开裂以后挠度迅速发展直至破坏,密肋楼盖在开裂后,随荷载增加,挠度发展较慢,荷载-挠度曲线接近直线,表明密肋楼盖的整体性很好,刚度大,变形小,受力性能明显优于实心板.同时在四块密肋楼盖的全边长尺寸相同的情况下,改变板区格数从5×5到11×11,板的承载能力提高了约1.38倍.在加载前期,ANSYS计算所得的中点挠度略大于实验值,后期稍小于实验值,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际承载情况中的整体刚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密肋楼盖 数值模拟 破坏机理 荷载-挠度曲线 刚度
下载PDF
PBL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其在工程力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杨慧 江学良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3年第1期67-69,共3页
对PBL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目前PBL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工程力学专业教学的现状,论述了实施PBL教学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PBL教学的理论基础、设计理念与实施方式、专业课程体系、分析案例、学生评价方式与教学绩效... 对PBL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目前PBL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工程力学专业教学的现状,论述了实施PBL教学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PBL教学的理论基础、设计理念与实施方式、专业课程体系、分析案例、学生评价方式与教学绩效评估指标与体系、师资队伍与管理模式、构建教学平台等方面阐述了如何针对工程力学专业实施PBL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力学专业 PBL教学模式
下载PDF
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黏弹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殷水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8-173,共6页
聚合物材料作为结构材料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实际服役过程中,普遍承受各种复杂的动态载荷,因而动态的力学性能能够更好的反应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性能。材料的动态力学行为是指材料在振动条件下,即在交变应力(或交变应变、力)作用下作出... 聚合物材料作为结构材料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实际服役过程中,普遍承受各种复杂的动态载荷,因而动态的力学性能能够更好的反应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性能。材料的动态力学行为是指材料在振动条件下,即在交变应力(或交变应变、力)作用下作出的响应。它不同于材料的静态力学行为,后者是指材料在恒定的单调递增应力(应变、力)作用下的行为。动态力学分析则是在较低的应力水平(线弹性阶段,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下测量材料的动态刚度和阻尼。采用德国GABO公司的动态热力学谱仪EPLEXOR 500N系统对PU和PSO填充材料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储能模量E′、损耗模量E′′和损耗角正切tanδ与预加静态载荷、频率的关系,并通过温度扫描测试了PU和PSO填充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 PSO PU 复合材料 动态测量 黏弹性 玻璃化转变温度
下载PDF
最小耗能原理及其在流变固体中的应用
11
作者 罗迎社 唐松花 周筑宝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48,共7页
介绍了一个具有新内涵的最小耗能原理并讨论了它在流变固体力学中的应用.根据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本构关系理论,导出了Bingham体及Maxwell体的本构关系;根据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最小功耗原理,建立了准静态粘弹性力学率型变分原理的两种基... 介绍了一个具有新内涵的最小耗能原理并讨论了它在流变固体力学中的应用.根据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本构关系理论,导出了Bingham体及Maxwell体的本构关系;根据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最小功耗原理,建立了准静态粘弹性力学率型变分原理的两种基本型式.所举的两个算例表明,根据上述新变分原理的两种基本形式,可求得问题的正确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力学 最小耗能原理 流变固体 本构关系 变分原理
下载PDF
谈材料力学中如何快速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永红 《科教文汇》 2011年第16期93-93,共1页
本文就材料力学中绘制梁弯曲时的内力图——剪力图和弯矩图进行探索,对绘制方法进行了总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实践表明,这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材料力学 弯曲 剪力图 弯矩图
下载PDF
室温固化环氧树脂胶黏剂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卉 罗迎社 +1 位作者 谢建军 陈胜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6-190,共5页
以不同用量的同种固化剂和环氧树脂合成的胶黏剂固化体系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动态力学性能测定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固化剂用量不同的两组试样室温完全固化后模量较高,内耗较小。温度扫描测试表明,随固化剂用量增加,环氧树脂胶黏剂... 以不同用量的同种固化剂和环氧树脂合成的胶黏剂固化体系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动态力学性能测定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固化剂用量不同的两组试样室温完全固化后模量较高,内耗较小。温度扫描测试表明,随固化剂用量增加,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交联度提高,活化能也相应提高。由两组试样的频率扫描测试结果得到:50℃下tanδ变化图形形状大致相同,可通过上下平移得到不同温度的tanδ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固化环氧胶粘剂: 动态力学性能:温度谱图:频率谱图
下载PDF
构建基于AutoCAD的工程力学绘图环境
14
作者 曾立星 罗迎社 陈胜铭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2期47-50,共4页
结合工程力学课程特点,通过对AutoCAD绘图基本参数的设定、建立工程力学图形符号库和对AutoCAD菜单的二次开发,定制出专用于绘制工程力学课程的绘图环境,从而提高工程力学课程绘图工作效率.
关键词 AUTOCAD 工程力学 绘图环境
下载PDF
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现状分析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120
15
作者 邓寿昌 张学兵 罗迎社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24,共5页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用量最大,从旧建筑物拆除的废料中,废弃混凝土约占34%,给环境带来污染,又造成资源的浪费。简要介绍了废弃混凝土目前在国内外的回收利用再生制备状况,研讨废弃混凝土破碎骨料的性能及再生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探...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用量最大,从旧建筑物拆除的废料中,废弃混凝土约占34%,给环境带来污染,又造成资源的浪费。简要介绍了废弃混凝土目前在国内外的回收利用再生制备状况,研讨废弃混凝土破碎骨料的性能及再生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探讨配制再生混凝土的可行性及其应用,提出了再生粗骨料的吸水量(t>0)的计算公式及再生混凝土附加含水量!W的计算方法。可为合理设计再生混凝土配合比,配制高性能再生混凝土和再生绿色混凝土提供理论依据,指出再生混凝土的温度场可用“吴震东公式”精确计算并据此进行强度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废弃混凝土 再生骨料 强度等级 回收利用
下载PDF
林下套种墨西哥玉米草的营养价值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丽莉 陈斌 +3 位作者 刘兴锋 罗迎社 谷振军 张党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31,共5页
近年来我国可用林地逐渐减少,开发林下经济作物是缓解这一矛盾的新兴发展方向。以此为背景,采用饲用牧草与小乔木的套种技术,于油茶林下种植墨西哥玉米草,并分析2个不同生长时期玉米草中粗蛋白、有机质等9种营养物质含量的差别。林下种... 近年来我国可用林地逐渐减少,开发林下经济作物是缓解这一矛盾的新兴发展方向。以此为背景,采用饲用牧草与小乔木的套种技术,于油茶林下种植墨西哥玉米草,并分析2个不同生长时期玉米草中粗蛋白、有机质等9种营养物质含量的差别。林下种植中等生长期墨西哥玉米草与短生长期玉米草的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分别为14.91%和12.87%,粗灰分含量分别为5.11%和5.45%,钙含量分别为0.26%和0.33%,磷含量分别为0.23%和0.26%,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3.41 g/kg和19.29 g/kg,粗纤维含量分别为284.55 g/kg和235.28 g/kg,干物质含量分别为85.09%和87.13%,有机质含量分别为94.90%和94.55%,粗蛋白含量分别为7.0%和12.87%。分析结果表明,林下种植的玉米草营养物质含量与传统种植的玉米草营养物质含量没有显著差别,并且短生长期的玉米草的饲用价值要高于中等生长期玉米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经济作物 林下套种 林下饲草 墨西哥玉米草 营养价值
下载PDF
粘塑性金属材料蠕变实验及流变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罗迎社 杨柳 +1 位作者 余敏 马敏伟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2-148,共7页
对固体金属材料Lc4铝合金、TC11钛合金及优质碳素结构钢(20#、35#)在高温下进行了多组蠕变实验,对电沉积镍薄膜在常温下进行了多组加、卸载和蠕变实验,根据实验曲线,采用修正的Burgers流变模型来描述这些材料的蠕变行为,建立了积分型蠕... 对固体金属材料Lc4铝合金、TC11钛合金及优质碳素结构钢(20#、35#)在高温下进行了多组蠕变实验,对电沉积镍薄膜在常温下进行了多组加、卸载和蠕变实验,根据实验曲线,采用修正的Burgers流变模型来描述这些材料的蠕变行为,建立了积分型蠕变本构方程和微分型应力应变本构关系,确定了蠕变积分核函数,并对由蠕变方程推导的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同时,利用蠕变实验数据,求出了粘塑性材料本构方程中表征粘性性质的材料常数γ〈(F)〉,并对前者在高温下的粘性系数进行了比较;对后者在常温下的多组加、卸载和蠕变实验曲线进行了力学特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塑性材料 高温蠕变 金属 流变模型 粘性系数
原文传递
荷载、含水率及温度对桉树木材抗弯蠕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邓彪 罗迎社 +1 位作者 李贤军 马远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4-127,131,共5页
以桉树木材为对象,研究其在不同外加荷载、不同含水率以及不同温度条件下在5 h内的短时蠕变,并根据Burger模型对短时蠕变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在含水率及温度恒定的条件下,桉树木材的蠕变变形随着外加荷载的增大而增大,且在荷载... 以桉树木材为对象,研究其在不同外加荷载、不同含水率以及不同温度条件下在5 h内的短时蠕变,并根据Burger模型对短时蠕变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在含水率及温度恒定的条件下,桉树木材的蠕变变形随着外加荷载的增大而增大,且在荷载较低的条件下蠕变曲线无显著加速蠕变阶段;(2)保持温度和荷载恒定,增加木材的含水率,其蠕变也随之增大;(3)在含水率及荷载恒定的情况下,温度的增加也能导致桉树木材的蠕变变形显著增加;(4)Burger模型可用来描述桉树木材的短期蠕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抗弯蠕变 荷载 含水率 温度
下载PDF
PAAMPS高吸水树脂保水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谢建军 梁吉福 +2 位作者 李晟 何新建 罗迎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8-121,共4页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一定交联度的聚(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高吸水树脂(PAAMPS),研究了其在土壤中的保水性能.试验表明:在土壤中加入一定量的PAAMPS可以有效防止土壤水分的缺失,提高土壤的含水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一定交联度的聚(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高吸水树脂(PAAMPS),研究了其在土壤中的保水性能.试验表明:在土壤中加入一定量的PAAMPS可以有效防止土壤水分的缺失,提高土壤的含水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的吸水保水作用.加入PAAMPS树脂的量在1.0%-1.5%,即10-15 g.kg^-1为最好,此用量可在土壤中形成隔水层(密封层),完全阻止水分向下渗透.随着树脂交联密度增加,保水能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保水剂 水凝胶 共聚物 丙烯酸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保水性能
下载PDF
PAAMPS高吸水树脂保肥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谢建军 梁吉福 +1 位作者 陶国华 罗迎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9-152,183,共5页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PAAMPS)高吸水树脂。在结构确定基础上,采用甲醛法、喹钼柠酮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对PAAMPS树脂的保肥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土壤中加入PAAMPS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的保...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PAAMPS)高吸水树脂。在结构确定基础上,采用甲醛法、喹钼柠酮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对PAAMPS树脂的保肥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土壤中加入PAAMPS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且起到了肥料缓释作用,使土壤中的肥料利用率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丙烯酸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PAAMPS 保肥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