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2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林业院校生命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多元化培养模式的探索——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志祥 刘高强 +1 位作者 曾柏全 徐刚标 《中国林业教育》 2020年第4期41-44,共4页
生命科学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科学领域,需要培养大批高层次创新型的学术人才和应用型专门人才。地方林业院校是我国生命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力量,但在生命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创新能力培养有待提升、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学术... 生命科学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科学领域,需要培养大批高层次创新型的学术人才和应用型专门人才。地方林业院校是我国生命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力量,但在生命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创新能力培养有待提升、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学术型和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区别度较低等问题。为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探索了生命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多元化培养模式,即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导向,在招生选拔、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导师指导、学位考核5大模块中引入多元化机制,科学统筹安排招生选拔、人才培养和学位考核工作。该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为:既充分利用现有师资队伍的资源,又通过校企合作等途径积极引进外援,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抓手,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教学实践证明,该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使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以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认可,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促进了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林业院校 生命科学 硕士研究生 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生物化学在线开放课程的构建与实践--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波 王元清 +3 位作者 何含杰 邢伟一 孙吉康 彭丹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9期257-257,265,共2页
本文系统总结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物化学在线开放课程的构建与应用情况,使用在线开放课程学习后,学生的平均分、最低分、最高分、及格率均有所提升,以为其他学校应用该教学方式和该在线开放课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在线开放课程 构建 实践 应用
下载PDF
林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现状调查分析与策略——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3
作者 何含杰 闫文德 陈丽莉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30期5-6,共2页
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评价学生综合能力和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招生规模扩大、教学设施建设滞后等,导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严重下降。鉴于此,以湖南省长沙市某林业院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8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 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评价学生综合能力和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招生规模扩大、教学设施建设滞后等,导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严重下降。鉴于此,以湖南省长沙市某林业院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8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以电子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从专业兴趣、毕业论文的形成与选取、文献的获取与质量要求、毕业论文形成中的困难与解决方式和完成毕业论文的目的和时间投入5个方面对毕业论文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与策略,以期为提高林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院校 本科 毕业论文 调查问卷
下载PDF
新形势下农林类大学研究生综合能力提升策略——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学专业为例
4
作者 欧阳帅 方晰 +1 位作者 陈亮 徐传洪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第24期235-237,共3页
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农、林高校研究生是我国现代农、林业发展所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兴中坚力量。伴随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研究生招生数量逐年提高,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可避免地加重了科研经... 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农、林高校研究生是我国现代农、林业发展所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兴中坚力量。伴随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研究生招生数量逐年提高,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可避免地加重了科研经费,师资力量及教学、科研设施等方面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本文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学为例,探究新形势下农林类大学研究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策略,旨在提高农林类研究生人才的培养质量,培养出更多有特色的卓越农林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类研究生 生态学 综合能力 有效措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林业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吴顺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3期243-244,246,共3页
当前高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分别开设相应课程,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本文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在分析课程设置体系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探讨体现林业特色与社会需求的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 当前高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分别开设相应课程,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本文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在分析课程设置体系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探讨体现林业特色与社会需求的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对制定和优化林业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院校 生物技术 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体系
下载PDF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林业“双化”路径研究
6
作者 谭桂菲 王光军 +3 位作者 陈崇征 夏亦康 陈丽 唐庆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0-118,共9页
“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实质是通过提高产业生态效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广西作为林业大省具有发展林业的优越条件,研究分析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对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具有重要意义.该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 “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实质是通过提高产业生态效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广西作为林业大省具有发展林业的优越条件,研究分析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对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具有重要意义.该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广西林业产业结构及构成要素.结果表明:近20年来广西林业产业结构已呈现出“二、三、一”模式取代原来的“二、一、三”模式,开始从以数量扩张为主转化为以素质提高为主;形成了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苇制品制造、经济林产品种植与采集、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等优势要素,但林木育种和育苗、林业专业技术服务和林业生态服务等产业要素仍然处于劣势,显示出该区构成要素发展极不均衡.据此,提出以下建议:突出发展优势要素,构建高质量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培育潜力产业,实施生态化改造;实行科技创新,全方位推动林业生态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离-份额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 林业产业结构 产业生态化 生态产业化 广西
原文传递
国家林业局生物乙醇研究中心和湖南省木本生物质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隆重举行
7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2016年3月26日,国家林业局生物乙醇研究中心和湖南省木本生物质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南京林业大学张齐生院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储富祥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所长马隆龙研究员、
关键词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术研讨会 学术委员会 生物质转化 国家林业局 生物乙醇 湖南省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下载PDF
木本油料植物无患子SSR特征分析及SSR-PCR反应体系构建
8
作者 周宵 蒋丽娟 +7 位作者 李昌珠 陈韵竹 李培旺 熊宇晴 张路红 盛克寨 杨艳 陈景震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3,共12页
无患子(Sapindus saponaria L.)是集生物柴油、药用、生态等多种用途于一体的经济型木本油料。本研究利用MISA软件挖掘了无患子叶片转录组中的SSR,对搜索到的SSR进行了特征分析,构建并优化了无患子SSR-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无患子叶... 无患子(Sapindus saponaria L.)是集生物柴油、药用、生态等多种用途于一体的经济型木本油料。本研究利用MISA软件挖掘了无患子叶片转录组中的SSR,对搜索到的SSR进行了特征分析,构建并优化了无患子SSR-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无患子叶片转录组共有Unigene条数目为52460条,其中含有SSR的Unigene有7014条,共检索到8654个SSR。经统计,SSR丰富度从二至六核苷酸依次减少,依次有4327、2669、634、208、161个。SSR长度范围在12~250 bp之间,长度小于等于15 bp的有3619个,均为二和三核苷酸;长度大于15 bp的有5035个,以二、三核苷酸居多。所有SSR共有435种不同重复单元。SSR不同类型重复基元频次分布在4~30次之间,主要分布在4~10频次,共有7090个SSR位点,占总频次的89.65%。SSR位点靶基因GO功能注释显示,无患子叶片转录组Unigene可分为3大类别51个小组;KEGG功能注释显示5大类别中,代谢通路占比最高为65.18%。通过对无患子SSR-PCR反应体系构建与优化,无患子SSR-PCR反应体系最佳组合为:循环次数37次、退火温度60℃、引物量2.0μL、DNA模板浓度为40 ng/μ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油料植物 EST-SSR 功能注释 PCR反应体系 生物柴油
下载PDF
桂北典型岩溶区植物alpha和beta多样性特征及影响因素
9
作者 钟萍 王光军 +2 位作者 刘绍华 徐永福 罗为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16-3026,共11页
母岩对景观演化和生物定植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母岩对区植物多样性是否产生影响是地学、植物学和生态学共同关注的热点。以桂北冠岩、恭城两个典型岩溶区3种母岩(灰岩、碎屑岩、灰岩夹白云岩)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调查数据,分析... 母岩对景观演化和生物定植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母岩对区植物多样性是否产生影响是地学、植物学和生态学共同关注的热点。以桂北冠岩、恭城两个典型岩溶区3种母岩(灰岩、碎屑岩、灰岩夹白云岩)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了岩溶区植物alpha和beta多样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研究区内物种相对丰富,共记录乔木86种、灌木93种、草本56种,灰岩植物alpha多样性最高,碎屑岩次之,灰岩夹白云岩最低;(2)不同母岩和同一母岩区的植物群落相异性均较高,物种周转组分对beta多样性贡献(82.86%—84.49%)显著高于物种丰富度组分(15.51%—17.14%);(3)Pearson和Mantel分析表明,母岩、基岩裸露率和土壤厚度与桂北岩溶区植物alpha和beta多样性显著相关(P<0.05)。综上所述,桂北岩溶森林林分异质性较高,碳酸岩混合沉积区植物多样性显著低于纯灰岩和碎屑岩。植物组成差异主要取决于物种周转过程,母岩、基岩裸露和土壤厚度是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从母岩的角度评估了岩溶森林的植物多样性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为桂北乃至中国西南岩溶地区植被保护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母岩 基岩裸露率 土壤厚度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亚临界流体萃取缬草精油工艺优化及其成分分析
10
作者 谭云 吴红 +1 位作者 黎继烈 申爱荣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1,共6页
为了开发一种萃取条件温和、得率高的缬草精油提取工艺,以缬草根为原料,采用亚临界流体萃取缬草精油。以缬草精油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萃取溶剂、液料比、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次数的影响,进而采用均匀设... 为了开发一种萃取条件温和、得率高的缬草精油提取工艺,以缬草根为原料,采用亚临界流体萃取缬草精油。以缬草精油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萃取溶剂、液料比、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次数的影响,进而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亚临界流体萃取缬草精油的工艺条件,并运用GC-MS分析缬草精油的组成成分。结果表明:亚临界流体萃取缬草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丁烷为萃取溶剂、萃取压力0.47 MPa、萃取温度47℃、液料比11∶1、萃取时间25 min、萃取次数4次,在此条件下缬草精油得率达到(3.383±0.004)%;亚临界丁烷萃取的缬草精油中共鉴定出57种成分,主要成分为乙酸龙脑酯,相对含量为29.63%,关键药理成分缬草醛和缬草素相对含量分别为2.28%和0.25%。综上,亚临界丁烷萃取缬草精油得率高,缬草精油中含有一定量的缬草醛和缬草素,具有潜在的产业化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精油 亚临界流体萃取 均匀设计 缬草醛
下载PDF
白檀种子胚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褐化影响因子研究
11
作者 陈思羽 李斯濛 +5 位作者 唐巧玉 蒋丽娟 张婧琳 刘嘉怡 刘强 杨艳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6,共7页
为探究白檀种子贮藏及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种子胚组织褐化的影响因子,以白檀种子为材料,测定其贮藏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并研究不同处理对白檀种胚组织培养褐化率、转化率及污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檀种子采收后,4℃贮藏14 d多酚氧化酶(P... 为探究白檀种子贮藏及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种子胚组织褐化的影响因子,以白檀种子为材料,测定其贮藏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并研究不同处理对白檀种胚组织培养褐化率、转化率及污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檀种子采收后,4℃贮藏14 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均最低,此时进行组织培养种胚褐化率低。白檀种子组织培养在高pH(6.3)和低pH(4.8)下的褐化率高,在pH值5.8时褐化率最低。组织培养接种时去除胚乳,培养基pH值5.3,使用M_(蔗糖)∶M_(葡萄糖)=1∶1混合,碳源浓度为30 g/L,NAA浓度为0.10 mg/L,能获得大量生长状况良好、分化能力较强的愈伤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檀 组织培养 褐化 转化率
下载PDF
向川安瘿蜂寄生白栎虫瘿和成瘿枝的代谢组比较
12
作者 王玉枚 杨雪梅 +3 位作者 惠羽 朱道弘 曾杨 杨筱慧 《生命科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虫瘿是植物受致瘿昆虫产卵和取食等刺激而异常生长形成的不正常组织。营养假说认为虫瘿组织营养物质的含量高于寄主植物的成瘿部位,而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低于寄主植物的成瘿部位。向川安瘿蜂(Andricus mukaigawae)属膜翅目(Hymenoptera... 虫瘿是植物受致瘿昆虫产卵和取食等刺激而异常生长形成的不正常组织。营养假说认为虫瘿组织营养物质的含量高于寄主植物的成瘿部位,而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低于寄主植物的成瘿部位。向川安瘿蜂(Andricus mukaigawae)属膜翅目(Hymenoptera)瘿蜂科(Cynipidae),在白栎(Quercus fabri)枝条上形成虫瘿。本文基于非靶向代谢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鉴定和比较向川安瘿蜂幼虫期虫瘿与寄主植物成瘿枝的代谢物。研究结果表明,向川安瘿蜂虫瘿和成瘿枝的代谢物组成存在差异;虫瘿的脂肪含量均高于成瘿枝,虫瘿的4种单宁和4种黄酮物质的含量均低于成瘿枝,这支持营养假说;虫瘿的氨基酸含量均低于成瘿枝,部分酚类物质的含量高于成瘿枝,这不支持营养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川安瘿蜂 虫瘿 非靶向代谢组 营养假说
下载PDF
木质纤维生产燃料乙醇的生物转化技术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介南 王义强 +2 位作者 何钢 章怀云 周再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9-105,共7页
木质纤维生物转化乙醇可以避免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所带来的“与农争地”和“与人争食”的弊端,兼得经济、生态、环保、社会多重效益。木质纤维原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决定其具有不同于淀粉和糖类原料转化的难度和复杂性,这也是木质纤... 木质纤维生物转化乙醇可以避免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所带来的“与农争地”和“与人争食”的弊端,兼得经济、生态、环保、社会多重效益。木质纤维原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决定其具有不同于淀粉和糖类原料转化的难度和复杂性,这也是木质纤维生物转化乙醇成本居高难下、商业化裹足不前的主要技术原因。本文以国际(特别是美国)的研究和开发进展为背景,探讨木质纤维生物转化乙醇的几个富有挑战性的技术问题,并在同步糖化共发酵(SSCF)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优化的并行糖化共发酵生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能源 燃料乙醇 木质纤维 生物转化 发酵工程
下载PDF
光皮树果实高效制油的低温压榨与正丁醇研磨浸提技术 被引量:10
14
作者 肖志红 刘汝宽 +1 位作者 李昌珠 吴晓芙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4-59,共6页
光皮树是一种重要的油料植物,其果实全果含油,平均含油率约为28.02%(干基)、蛋白质质量分数为7.25%(干基)、自然干燥时的含水率为8.19%。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建立了适合光皮树果实高效制油的"低温压榨-正丁醇研磨浸提"... 光皮树是一种重要的油料植物,其果实全果含油,平均含油率约为28.02%(干基)、蛋白质质量分数为7.25%(干基)、自然干燥时的含水率为8.19%。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建立了适合光皮树果实高效制油的"低温压榨-正丁醇研磨浸提"绿色新工艺,实现了光皮树果实油和磷脂的同步提取。整个工艺过程温度不超过80℃,低温压榨和正丁醇研磨浸提工序分别实现油脂提取率76.30%和86.20%,总油脂提取率达到96.73%;综合实现光皮树果实饼粕残油可以降低至0.93%,同时磷脂提取率为81.38%。光皮树果实毛油经过高温水化脱胶、萃取脱酸和白土脱色等操作得到光皮树果实精炼油,其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约占72%,其中油酸约为29.83%,亚油酸约为39.15%,亚麻酸为2.59%,是一种优质的食用油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树 果实油 低温压榨 研磨 浸提 正丁醇
下载PDF
腐殖质对干旱胁迫下多花黄精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韩贝贝 曾文斌 +2 位作者 杨媛媛 邹辉 梁文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4,共10页
【目的】通过研究干旱胁迫下多花黄精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综合评价腐殖质对其抵御干旱胁迫的影响,为多花黄精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实验,分别以腐殖质土和黄土(对照基质)为培养基质,设置正常供水(土壤含水量80%~85%)... 【目的】通过研究干旱胁迫下多花黄精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综合评价腐殖质对其抵御干旱胁迫的影响,为多花黄精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实验,分别以腐殖质土和黄土(对照基质)为培养基质,设置正常供水(土壤含水量80%~85%)、轻度干旱(土壤含水量60%~65%)、中度干旱(土壤含水量40%~45%)、重度干旱(土壤含水量20%~25%)4个控水梯度,测定多花黄精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轻度干旱胁迫不会导致多花黄精叶片生理生化抗旱指标发生明显变化;中度干旱胁迫对多花黄精叶片生理生化产生较明显影响,腐殖质土基质中多花黄精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SOD活性、POD活性比对照基质分别少下降0.34%、4.99%、18.37%、2.90%,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分别少增加10.30%、9.12%,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多增加3.60%、1.79%;重度干旱胁迫对多花黄精叶片生理生化产生明显影响,腐殖质土基质下多花黄精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SOD活性、POD活性比对照基质分别少降低2.16%、5.14%、19.92%、8.56%,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分别少增加14.16%、16.86%,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多增加4.06%、2.35%。隶属函数法综合评判得出腐殖质土基质栽培下多花黄精抗旱隶属函数值比对照基质提高了151%。【结论】腐殖质作为多花黄精促生长的栽培基质,在干旱胁迫下可提高多花黄精生理生化抗旱指标的稳定性,并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干旱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质 多花黄精 叶片 干旱胁迫 生理生化特性
下载PDF
氮沉降对4个树种外生菌根群落结构和酶活性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宁晨 马伟 +5 位作者 唐盼婷 杨小婕 田雨洋 毛奥平 刘婷 雷志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2,共10页
【目的】氮沉降水平不断上升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过量的有效氮输入导致植物根系对养分获取策略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土壤重要微生物,如树木根系外生菌根ECM群落的结构和生态功能。了解和确定森林主要树种根系微生物群... 【目的】氮沉降水平不断上升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过量的有效氮输入导致植物根系对养分获取策略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土壤重要微生物,如树木根系外生菌根ECM群落的结构和生态功能。了解和确定森林主要树种根系微生物群落活动受氮沉降影响的变化阈值,对于研究森林养分循环特征和可持续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试验,选取马尾松、华山松、湿地松和火炬松4个树种进行5个梯度的氮施加(0、15、30、60、150 kg·hm^(-2)·a^(-1)),通过检测树苗的养分含量、ECM根尖酶活性,以及提取鉴定DNA,分析不同松树在氮沉降水平下外生菌根群落结构和酶活性功能的动态变化。【结果】1)大多数松科树苗的菌根胞外酶活性在氮浓度30 kg·hm^(-2)·a^(-1)时达到了阈值;以分解纤维素为主的G酶在华山松、湿地松和火炬松中随着N浓度增加而持续提高,即便施氮水平达到当地氮沉降水平的10倍(150 kg·hm^(-2)·a^(-1)),酶活性仍未达到阈值;2)对菌根群落进行分析得出,棉革菌属Tomentella在4个树种中都为优势物种,而须腹菌属Rhizopogon、深色内隔菌Phialocephala会因宿主不同呈现不同的侵染丰度;3)华山松和火炬松的ECM菌根群落酶活性在不同氮浓度间无明显差异,即呈现生态冗余。【结论】在长期氮输入水平升高的情况下,ECM群落组成会因宿主植物和氮沉降水平的变化发生调整,而这一过程中会以变化阈值作为判断标准,该过程对于土壤养分循环中碳氮磷循环以及森林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 松科植物 氮沉降 胞外酶活性 生态冗余
下载PDF
鲜切砂梨加工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郑仕宏 周文化 +1 位作者 李忠海 钟海雁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67,150,共3页
采用抗坏血酸法与O3、稳定态ClO2等分别对鲜切砂梨进行杀菌和护色处理,并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对鲜切梨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稳定态ClO2和O3对鲜切梨均具有较显著的杀菌效果,并对鲜切梨颜色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研究表明:采用... 采用抗坏血酸法与O3、稳定态ClO2等分别对鲜切砂梨进行杀菌和护色处理,并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对鲜切梨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稳定态ClO2和O3对鲜切梨均具有较显著的杀菌效果,并对鲜切梨颜色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研究表明:采用柠檬酸与抗坏血酸共同处理对鲜切梨颜色保持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采用低温配合可增强O3杀菌效果和抗坏血酸护色作用。鲜切梨加工的最佳工艺参数利用0.2%的柠檬酸和0.2%抗坏血酸浸渍处理鲜切梨,去除表面水分后经臭氧杀菌30~45min;包装好后在温度为0~10℃进行贮藏,可保持其一周品质不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加工 O3 稳态ClO2 抗坏血酸 鲜切加工
下载PDF
不同植被类型森林生物量反演模型研究——以湖南省公益林为例
18
作者 刘慧婷 潘俊 +3 位作者 符玥 王光军 樊红波 胡孔飞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0,共8页
生态公益林是构筑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两山”理念的重要保障。以湖南省不同植被类型(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和灌木)公益林为对象,利用2021年湖南省公益林固定样地监测数据、Landsat 8遥感数据,构建不同植被类型... 生态公益林是构筑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两山”理念的重要保障。以湖南省不同植被类型(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和灌木)公益林为对象,利用2021年湖南省公益林固定样地监测数据、Landsat 8遥感数据,构建不同植被类型公益林生物量支持向量机模型、决策树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3种反演模型。结果表明,3种模型中,随机森林模型估算精度最高,其中竹林的拟合程度最好,R2为0.79,RMSE为25.60 t·hm^(-2)。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随机森林模型、植被类型分类反演可以有效提高森林生物量的估测精度,为提升森林生物量估算的准确性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生物量 Landsat 8 OLI 机器学习 湖南省公益林
下载PDF
黄芩总黄酮提取技术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曾超珍 刘志祥 韩磊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42-1343,共2页
目的研究黄芩中的黄酮提取方法和抗菌活性。方法利用超声波技术通过正交实验提取黄芩中的黄酮,杯碟法对其进行抗菌活性的研究。结果超声波最佳的提取条件为功率235 W,60%乙醇,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为9 min,黄酮提取率为10.35%。该提... 目的研究黄芩中的黄酮提取方法和抗菌活性。方法利用超声波技术通过正交实验提取黄芩中的黄酮,杯碟法对其进行抗菌活性的研究。结果超声波最佳的提取条件为功率235 W,60%乙醇,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为9 min,黄酮提取率为10.35%。该提取液对金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黑曲霉、青霉都有明显的抑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0,2.0,1.0,0.5,1.0 mg.ml-1;最小杀菌浓度为:1.0,2.0,2.0,2.0,1.0 mg.ml-1。结论超声波技术是提取黄芩黄酮的高效方法,黄芩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提取 黄芩 黄酮 抑菌活性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珙桐离体快繁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金晓玲 吴安湘 +1 位作者 沈守云 章怀云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27-1328,共2页
研究了我国一级珍稀濒危树种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带芽茎段的离体培养,筛选出最佳培养基。(1)冬芽诱导培养基:WPM+BA 2.0 mg·L^(-1)+NAA 0.1 mg·L^(-1);(2)丛生芽诱导培养基:WPM+BA 2.0mg·L^(-1);(3)丛生芽... 研究了我国一级珍稀濒危树种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带芽茎段的离体培养,筛选出最佳培养基。(1)冬芽诱导培养基:WPM+BA 2.0 mg·L^(-1)+NAA 0.1 mg·L^(-1);(2)丛生芽诱导培养基:WPM+BA 2.0mg·L^(-1);(3)丛生芽增殖培养基:WPM+BA2.0 mg·L^(-1)+ZT0.1 mg·L^(-1);(4)生根培养基:WPM+NAA 0.5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茎段 丛生芽 离体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