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铁矿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大刚 范力仁 +3 位作者 王圣平 范畴 何明中 栗海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93-96,共4页
对天然黄铁矿进行深加工后获得平均粒径为13μm,w(Fe)、w(S)分别为45.30%、50.95%的超微细黄铁矿粉,并以高级脂肪酸盐对其进行改性,采用TG/DSC、XPS及XRD对粉体进行了表征。XRD和TG/DSC分析表明粉体主要物相为黄铁矿FeS2,表面包覆着有... 对天然黄铁矿进行深加工后获得平均粒径为13μm,w(Fe)、w(S)分别为45.30%、50.95%的超微细黄铁矿粉,并以高级脂肪酸盐对其进行改性,采用TG/DSC、XPS及XRD对粉体进行了表征。XRD和TG/DSC分析表明粉体主要物相为黄铁矿FeS2,表面包覆着有机改性剂;XPS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前后黄铁矿表面S分别以SO42-和[S2]2-形式存在,而Fe均以Fe3+形式存在。对粉体试样进行电化学阻抗谱、恒电流放电测试和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改性黄铁矿具有较小的电荷转移电阻和较好的导电性;常温下以0.354A电流放电,截止电压为0.5V,改性黄铁矿的放电电位平台为1.44V,放电比容量达850mAh/g,接近理论容量890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锂电池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CTO-1脱氧催化剂的开发及工业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华伟 刘应杰 +4 位作者 胡典明 王先厚 孔渝华 张爱清 范畴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55,共3页
开发了一种用于一氧化碳气源的CTO-1脱氧催化剂,该催化剂采用浸渍法以γ-Al2O3负载过渡金属盐和助剂,经高温焙烧制得。催化剂使用前需活化,使用空速可达4000h-1左右,反应温度可低至40℃,可将φ(O2)为0.002%~2.0%的原料气中的氧脱除至φ... 开发了一种用于一氧化碳气源的CTO-1脱氧催化剂,该催化剂采用浸渍法以γ-Al2O3负载过渡金属盐和助剂,经高温焙烧制得。催化剂使用前需活化,使用空速可达4000h-1左右,反应温度可低至40℃,可将φ(O2)为0.002%~2.0%的原料气中的氧脱除至φ(O2)在1×10-6~10×10-6以下。工业应用表明CTO-1脱氧催化剂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 CTO-1催化剂 高浓度一氧化碳 工业应用
下载PDF
正/反相胶束法制备纳米TiO2及其光催化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6
3
作者 陈燕 黄应平 +4 位作者 潘家荣 邓安平 方艳芬 胡朗希 杨天鸣 《纳米科技》 2009年第1期41-47,共7页
利用正相和反相胶束介质模板制备的纳米TiO2为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对染料罗丹明B和有机有毒无色小分子2,4-二氯苯酚进行光催化降解,研究了其光催化性能,并对光催化过程中氧化物种及降解产物进行了跟踪测定,结果表明,反相胶... 利用正相和反相胶束介质模板制备的纳米TiO2为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对染料罗丹明B和有机有毒无色小分子2,4-二氯苯酚进行光催化降解,研究了其光催化性能,并对光催化过程中氧化物种及降解产物进行了跟踪测定,结果表明,反相胶束模板体系制备的纳米TiO2与正相胶束介质制备的纳米TiO2比较,在紫外照射下对RhB及DCP的降解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对RhB在160min光催化矿化率可达95%,光催化反应主要的氧化物种涉及羟基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胶束 二氧化钛 光催化
下载PDF
铁助剂对纳米ZSM-5负载钴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金林 黄思源 +3 位作者 陈耀 张煜华 刘成超 洪景萍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321-326,共6页
以蒸气转晶法制备的纳米ZSM-5为载体,采用共浸渍法负载钴,并通过不同方法引入铁助剂,制备了纳米ZSM-5负载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采用XRD、N2-物理吸附、H2-TPR、NH3-TPD、XPS、TEM等方法表征催化剂,并对催化剂的费-托合成(FTS)催化性能... 以蒸气转晶法制备的纳米ZSM-5为载体,采用共浸渍法负载钴,并通过不同方法引入铁助剂,制备了纳米ZSM-5负载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采用XRD、N2-物理吸附、H2-TPR、NH3-TPD、XPS、TEM等方法表征催化剂,并对催化剂的费-托合成(FTS)催化性能进行评价,研究了铁离子直接掺杂ZSM-5分子筛骨架、铁钴共浸渍、铁钴分步浸渍等三种铁助剂引入方式对钴基催化剂结构、性质及费-托合成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助剂引入方式影响了催化剂中钴物种的分散和还原性以及载体的酸性,由此影响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催化性能.分步浸渍法所制备的催化剂的钴物种分散度最高,但是还原性最低,使其达到稳态后具有最高的CO转化率、最低的CH4选择性和最高的C5+产物选择性.此外,以浸渍法(共浸渍和分步浸渍)引入的铁助剂更有利于iso-C5的生成,而直接掺杂法引入的铁助剂不利于异构烃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ZSM-5 钴基催化剂 铁助剂
下载PDF
模板介质体系中二氧化钛制备及光催化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燕 黄应平 +2 位作者 潘家荣 胡朗希 杨天鸣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83-88,共6页
对纳米TiO2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主要归纳了模板正/反相胶束、微乳液及囊泡介质体系中纳米TiO2的制备方法及特点,同时讨论了相应制备的纳米TiO2光催化反应特性.
关键词 纳米TIO2 制备 胶束
下载PDF
ZSM-5分子筛中Na对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的毒害作用
6
作者 李金林 向容 +2 位作者 蔡君 刘成超 张煜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5-149,共5页
采用蒸气转晶法并通过改变H离子交换条件合成了不同Na含量的纳米ZSM-5分子筛,以此为载体负载钴纳米颗粒作为费-托合成催化剂.采用XRD、XPS、TEM等表征手段表征载体和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中Na含量对费-托合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离... 采用蒸气转晶法并通过改变H离子交换条件合成了不同Na含量的纳米ZSM-5分子筛,以此为载体负载钴纳米颗粒作为费-托合成催化剂.采用XRD、XPS、TEM等表征手段表征载体和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中Na含量对费-托合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离子交换条件制备了不同Na含量的ZSM-5分子筛,低Na含量时,催化剂具有较高活性和稳定性,C_(5)~C_(12)产物选择性达到52.6%;高Na含量时,在220℃、1.0 MPa的费-托合成反应条件下,Na转移到活性金属钴的表面,致使活性表面积碳,催化剂中毒,活性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钴基催化剂 ZSM-5 Na含量
下载PDF
掺铋纳米TiO2制备及可见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4
7
作者 姜晓阳 方艳芬 +4 位作者 邓安平 肖峰峰 黄应平 潘家荣 杨天鸣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1-296,共6页
采用在酸性条件下超声沉淀的方法低温制备了Bi掺杂TiO_2纳米粉体,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催化剂进行了初步表征,发现其禁带宽度变窄,主要为锐钛矿(82.7%)和金红石(17.3%)混晶,纳米尺寸为25.8nm。以... 采用在酸性条件下超声沉淀的方法低温制备了Bi掺杂TiO_2纳米粉体,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催化剂进行了初步表征,发现其禁带宽度变窄,主要为锐钛矿(82.7%)和金红石(17.3%)混晶,纳米尺寸为25.8nm。以酸性桃红(SRB)和无色小分子2,4-二氯苯酚(2,4-dichlorophenol,2,4-DCP)作为探针反应,在可见光照射下(λ>420nm)测定了SRB降解过程中总有机碳(1OC)的变化,发现SRB的TOC去除率为61.6%。跟踪测定光催化反应体系中氧化物种,表明光催化涉及羟基自由基(·OH)过程,所制备的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具有较高的催化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掺杂 TiO_2 超声沉淀 可见光 降解
下载PDF
纳米磁性颗粒负载的银催化剂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潘珍燕 华丽 +5 位作者 乔云香 杨汉民 赵秀阁 冯博 朱闻闻 侯震山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8-435,共8页
采用简单浸渍和液相还原法制备了Ag/KOH-γ-Fe2O3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乙酸乙酯介质中,以叔丁基过氧化氢为氧化剂,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苯乙烯环氧化活性,KOH的添... 采用简单浸渍和液相还原法制备了Ag/KOH-γ-Fe2O3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乙酸乙酯介质中,以叔丁基过氧化氢为氧化剂,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苯乙烯环氧化活性,KOH的添加可大幅度提高环氧化反应活性和选择性.表征结果显示,反应前后催化剂性质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另外,所使用的磁性载体有利于负载型银催化剂的分离和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氧化铁 环氧化 苯乙烯 纳米颗粒 磁分离
下载PDF
羟基自由基引起的脱氧核糖核酸损伤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晓星 方艳芬 +3 位作者 杨静 陈登霞 黄应平 张爱清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0-644,共5页
以鲱鱼精脱氧核糖核酸(Herring sperm DNA)为研究对象,利用紫外光(UV,200~275 nm,66.4 Lx)激发纳米TiO2发生光催化作用介导产生羟基自由基(Hydroxyl radical,.OH),探讨.OH引发DNA氧化损伤特性。采用凝胶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 以鲱鱼精脱氧核糖核酸(Herring sperm DNA)为研究对象,利用紫外光(UV,200~275 nm,66.4 Lx)激发纳米TiO2发生光催化作用介导产生羟基自由基(Hydroxyl radical,.OH),探讨.OH引发DNA氧化损伤特性。采用凝胶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跟踪DNA损伤历程;应用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resonance,ESR)及分光光度法跟踪损伤过程氧化物种及H2O2相对浓度的变化;运用生物标准样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为内标物,通过HPLC分析DNA损伤产物,研究DNA损伤机理。结果表明,较单纯UV辐照或暗光(Dark)催化条件,DNA浓度10 mg/L,TiO2浓度1.5 g/L、pH 7~8,紫外光激发纳米TiO2介导产生.OH引发DNA损伤程度最大;DNA损伤为.OH氧化历程,并伴随有深度氧化过程;DNA结构中鸟嘌呤最易氧化损伤,8-OHdG为DNA氧化损伤中间产物及鸟嘌呤氧化损伤的特异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核糖核酸损伤 羟基自由基 光催化 8-羟基脱氧鸟苷
下载PDF
新型高效DJ-1多功能净化剂的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先厚 孔渝华 +5 位作者 胡典明 肖安陆 钱胜涛 刘华伟 雷军 杨汉民 《化肥工业》 CAS 2008年第4期26-28,共3页
DJ-1多功能净化剂是针对COS,CS2,HCN及O2的净化脱除而研制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具有耐硫脱氧、COS水解转化、CS2转化和HCN脱除等多种功能,已在甲醇、醋酸、电厂燃气和DMF等系统的原料气净化中得到广泛应用。该净化剂的最佳使用温度为15... DJ-1多功能净化剂是针对COS,CS2,HCN及O2的净化脱除而研制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具有耐硫脱氧、COS水解转化、CS2转化和HCN脱除等多种功能,已在甲醇、醋酸、电厂燃气和DMF等系统的原料气净化中得到广泛应用。该净化剂的最佳使用温度为150—200℃,此时脱氧率〉90%,COS转化率〉80%,CS2转化率〉90%,HCN脱除率〉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化剂 性能 应用
下载PDF
模板法制备BiOI及其可见光降解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伶俐 方艳芬 +2 位作者 顾彦 黄应平 张爱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8-924,共7页
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硫酸吡啶(Cetyl pyridine sulfuric acid,CPSA)为模板,通过水热法制备具有片状结构的BiOI。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BET)、紫外-可见反射吸收光谱(UV... 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硫酸吡啶(Cetyl pyridine sulfuric acid,CPSA)为模板,通过水热法制备具有片状结构的BiOI。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BET)、紫外-可见反射吸收光谱(UV-Vis)对其进行表征。在可见光(λ>420nm)照射下,研究BiOI对染料罗丹明B(Rhodamine B,RhB)及无色小分子4-氯苯酚(4-Dichlorophenol,4-CP)光催化降解特性,在分别光照4h和28h后对RhB及4-CP光催化降解率达到100%。通过电子自旋捕获技术(EPR)和一系列添加·OH、O·-2和h+捕获剂的对比试验,推断其氧化过程主要涉及空穴直接氧化。另外,还测定了RhB降解过程中红外光谱(IR)和总有机碳(TOC)的变化,在光照20h后其TOC约降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I 可见光 光催化 有机污染物
原文传递
注浆管表面的固体润滑涂层研究
12
作者 杨相茂 范畴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9-81,共3页
研究了帷幕灌浆中注浆管表面的固体润滑涂层组成。用附着力试验仪、耐磨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了固体润滑涂层的附着力、耐磨性、抗冲击性和拔管摩擦阻力,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了固体润滑涂料磨损前后的变化... 研究了帷幕灌浆中注浆管表面的固体润滑涂层组成。用附着力试验仪、耐磨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了固体润滑涂层的附着力、耐磨性、抗冲击性和拔管摩擦阻力,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了固体润滑涂料磨损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环氧树脂固体润滑涂层的耐磨性和附着力优于不饱和树脂固体润滑涂层,但抗冲击强度低于不饱和树脂固体润滑涂层;涂敷不饱和树脂固体润滑涂层注浆管的拔管摩擦阻力小于涂敷环氧树脂固体润滑涂层注浆管的拔管摩擦阻力,比未涂敷固体润滑涂层注浆管的拔管摩擦阻力平均降低25%;耐磨性和拔管摩擦阻力随固体润滑涂层的涂层厚度增大而下降。傅立叶红外分析结果表明,涂层磨损后,部分官能团的峰面积发生了变化。试验分析表明,润滑摩擦作用机制是层剥落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帷幕灌浆 固体润滑涂层 附着力 摩擦阻力
下载PDF
掺B纳米TiO_2制备及可见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17
13
作者 黄应平 肖峰峰 +1 位作者 方艳芬 杨天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9-132,共4页
采用水热晶化法制备了不同掺硼(B)量的B/TiO2,利用可见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试验考察制备条件对其光活性的影响,得到最佳制备条件:TiCl4为钛源、氨水为碱化剂、前驱物粉体用量为65 g/L、介质pH为10、保温温度为120℃和保温时间为6 h.采... 采用水热晶化法制备了不同掺硼(B)量的B/TiO2,利用可见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试验考察制备条件对其光活性的影响,得到最佳制备条件:TiCl4为钛源、氨水为碱化剂、前驱物粉体用量为65 g/L、介质pH为10、保温温度为120℃和保温时间为6 h.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扫描透镜(TEM)和紫外-可见反射吸收光谱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RS)测定活性最高的掺B/TiO2其掺B量(nB/nTi)为0.04,此时B/TiO2催化剂为金红石与锐钛矿混晶结构,其禁带宽度为2.7 eV.以酸性桃红(SRB)和2,4-二氯苯酚(2,4-DCP)的可见光降解为目标,测定SRB降解过程中总有机碳,发现SRB矿化率为4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二氧化钛 B掺杂 光催化 降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