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1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堂意外”的教育存在论审视——访教育学博士后、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薛忠祥
1
作者 薛忠祥 姜楚华 《湖北教育》 2018年第10期22-24,共3页
湖北教育:“小灵通”打小报告后,教师中断预设,让熊威武拿出作业的处理方式妥当吗?
关键词 教育学院 中南民族大学 博士后 存在论 副教授 课堂 “小灵通” 预设
下载PDF
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新课程类型探讨——以中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媛 刘宇 《科技视界》 2014年第36期142-143,共2页
21世纪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面临着不断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加快各民族高校预科教育改革进程,是适应民族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南民族大学在开展预科教育工作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深入优化教学结构加强教学管理;在多元... 21世纪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面临着不断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加快各民族高校预科教育改革进程,是适应民族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南民族大学在开展预科教育工作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深入优化教学结构加强教学管理;在多元智力理论的指引下,利用全媒体优势,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人力资源强国战略为指导调整培养目标;促进信息时代教师角色重新定位,鼓励创新,以学习者为主体,拓展第二课堂;构建合理、有效、多元化教学评估体系。为其它兄弟院校预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智力 全媒体 评估 第二课堂
下载PDF
民族院校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肖伟 张琴 《科教文汇》 2019年第9期17-18,共2页
本文以民族院校教育学院教育学硕士的就业意向为调查内容,结果数据表明本院学生对就业形势有一个良好的认识,就业压力的增加使得有些学生也处于迷茫状态。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本院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就业并没有发挥民族院校该有的作... 本文以民族院校教育学院教育学硕士的就业意向为调查内容,结果数据表明本院学生对就业形势有一个良好的认识,就业压力的增加使得有些学生也处于迷茫状态。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本院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就业并没有发挥民族院校该有的作用,同时培养单位还需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以便增强研究生就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硕士 就业意向 民族院校
下载PDF
“双一流”视阈下留学生非学历汉语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
4
作者 黄洁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23期45-46,49,共3页
2015年,国务院公布了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吹响了教育新时代的号角。在“双一流”建设新要求下,如何建设一流的留学生的汉语教育受到对外汉语教育界的重视。留学生非学历汉语教育作为对外汉语教育... 2015年,国务院公布了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吹响了教育新时代的号角。在“双一流”建设新要求下,如何建设一流的留学生的汉语教育受到对外汉语教育界的重视。留学生非学历汉语教育作为对外汉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开设非学历汉语教育的高校近300多所,各个高校的情况各有不同。本文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探讨在综合大学的“双一流”视阈下建设留学生非学历汉语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留学生 非学历汉语教育
下载PDF
论高校办学自主权与民族院校大学章程建设——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
5
作者 陈达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共5页
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需要,但仅靠高校自身是乏力的,落实必须靠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坚持放权和有效监管两轮驱动,协调一致,双管齐下才能取得实效。为此,必须明确高校应有自主权力,找准必需自主权力,实现政府"简政扩... 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需要,但仅靠高校自身是乏力的,落实必须靠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坚持放权和有效监管两轮驱动,协调一致,双管齐下才能取得实效。为此,必须明确高校应有自主权力,找准必需自主权力,实现政府"简政扩权"与高校"自主用权"的有效对接。大学章程建设为落实民族院校自主权提供了契机。大学章程突出民族特色,强化宗旨意识;突出学者作用,回归大学本质;突出学院地位,强调办学主体;突出各族学生,践行育人为本;突出制度建设,推进依法治校。民族院校章程建设有利于总结办学经验,凝练办学理念,优化治理结构,理顺内部关系,突出办学主体,激发办学活力,夯实发展基础,助推实力提升,从而实现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首先必须凝聚各方共识,取得最大公约数,才能减少阻力,轻装上阵,实现政府"简政扩权"与高校"自主用权"的有效对接。民族院校要以制定大学章程为契机,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落实办学自主权,更好地践行民族院校办学宗旨和特殊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章程 办学自主权 民族院校
下载PDF
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差异与激发策略——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素珺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22-124,共3页
以中南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招收的外国留学生为分析样本,分析了不同国籍、不同进修形式、不同年龄的外国留学生在学习动机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日韩学生以工具动机为主,亚洲其他国家和非洲国家学生以成果动机为主,美欧学生以文化融入动... 以中南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招收的外国留学生为分析样本,分析了不同国籍、不同进修形式、不同年龄的外国留学生在学习动机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日韩学生以工具动机为主,亚洲其他国家和非洲国家学生以成果动机为主,美欧学生以文化融入动机为主;公费留学生以成果动机为主,自费留学生以文化融入动机为主,交流生以工具动机为主;20岁以下年龄段学生以成果动机为主,20-30岁年龄段学生以工具动机为主,31岁以上年龄段学生以文化融入动机为主。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激发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 外国留学生 汉语教学 汉语短期进修班
下载PDF
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刍议——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
7
作者 陆瑜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诸多少数民族的国家,民族工作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心。当今世界的发展更是向我国民族院校培养民族人才的工作提出了国际化的新要求。从民族院校人才培养国际化内涵的解读着眼,就民族院校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诸多少数民族的国家,民族工作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心。当今世界的发展更是向我国民族院校培养民族人才的工作提出了国际化的新要求。从民族院校人才培养国际化内涵的解读着眼,就民族院校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分析,结合中南民族大学在此方面的努力,对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国际化问题做了一些初探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院校 人才培养 国际化
下载PDF
学校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及其实现
8
作者 洪雷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学校教育的着力点。学校教育在共同语言、共同交往空间、民族情感记忆、资源供给等方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能,其既为各族师生广泛开展交往交流交融营造了共同场域,又在厚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学校教育的着力点。学校教育在共同语言、共同交往空间、民族情感记忆、资源供给等方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能,其既为各族师生广泛开展交往交流交融营造了共同场域,又在厚植中华民族情感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校教育实践存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平衡不充分、教育互动方式不够多样、教学研究深度不够、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等现实困境。学校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实现路径中,要坚持学校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础阵地,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拓展学校教育互动方式,构筑各族师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广阔平台;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增强民族情感巩固中华民族共有集体记忆;扩大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夯实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校教育 共同语言 交往空间
下载PDF
高等教育学视角下的大学建筑建设
9
作者 李永朱 李泳璋 《教育进展》 2024年第3期802-807,共6页
大学建筑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载体,从大学起源到不断发展,大学建筑的功能和属性也不断丰富。不仅满足基本功能和需求,还要体现大学的文化和特色,展示大学的品牌和形象。形成潜在的育人氛围促进人的发展并提高大学的竞争力。准确把握大学... 大学建筑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载体,从大学起源到不断发展,大学建筑的功能和属性也不断丰富。不仅满足基本功能和需求,还要体现大学的文化和特色,展示大学的品牌和形象。形成潜在的育人氛围促进人的发展并提高大学的竞争力。准确把握大学建筑的应然性,才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塑造高水平的学术氛围,推动大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学建筑 应然特性 建设举措
下载PDF
教育硕士教育服务质量的IPA分析——基于某民族大学学生感知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杨丽格 《大学教育》 2016年第3期10-13,共4页
教育硕士作为专业学位教育的形式之一,其教育服务质量如何,是高校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运用IPA(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法,以某民族大学为个案,对该校教育硕士的教育服务质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总体上看,该校教育硕士的... 教育硕士作为专业学位教育的形式之一,其教育服务质量如何,是高校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运用IPA(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法,以某民族大学为个案,对该校教育硕士的教育服务质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总体上看,该校教育硕士的教育服务质量水平与学生的期望存在显著差距;影响该校教育硕士服务质量提升的问题集中表现在:课程内容、实践环节、后勤保障、导师授业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硕士 教育服务质量 IPA分析
下载PDF
民族院校大学生学习性投入与学习收获的影响因素研究——以N民族大学为例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世忠 邹筱雯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7-191,共5页
以生为本,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是我国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的根本路向。本文以N民族大学为个案,以大一和大四两个年级的部分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别从学术挑战度、合作性学习、生师互动、校园环境支持度和... 以生为本,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是我国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的根本路向。本文以N民族大学为个案,以大一和大四两个年级的部分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别从学术挑战度、合作性学习、生师互动、校园环境支持度和教育活动经历丰富度五个维度,对本科生的学习性投入与学习收获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并对所得研究结论及其成因进行合理性解释。通对一所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学习性投入个案发展过程的全景描述,真实展现我国民族院校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实然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性投入 学习收获 大学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边疆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巧云 康翠萍 孟立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77-83,共7页
边疆民族地区是集边疆性与民族性于一体的独特区域,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边疆民族教育现代化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国际理解、增强国家认同以及推动民族发展的历史使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际,边疆民族地... 边疆民族地区是集边疆性与民族性于一体的独特区域,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边疆民族教育现代化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国际理解、增强国家认同以及推动民族发展的历史使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际,边疆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时代背景下边疆民族教育现代化应继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提升民族教育意识;抵制境外敌对势力侵扰,重塑民族文化自信;培养少数民族骨干,助力边疆稳固发展;增强教师职业供给,提升民族教育质量以及加强信息技术建设,赋能教育深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民族教育 乡村振兴 教育现代化
下载PDF
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的学术领域及其与中国的合作 被引量:1
13
作者 康翠萍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年第1期8-10,共3页
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Institute of Education(IOE)],原称伦敦大学教育学院(Institute of Education,University of London),位于伦敦市中心.IOE主要致力于教育研究、与教育相关的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师教... 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Institute of Education(IOE)],原称伦敦大学教育学院(Institute of Education,University of London),位于伦敦市中心.IOE主要致力于教育研究、与教育相关的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师教育培训,是一所具有单科性质的研究型学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院 伦敦大学 合作 中国 学术 教育培训 科学研究 市中心
下载PDF
中国民族地区教育政策发展取向及其新时代调适
14
作者 任雪峰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2-168,共7页
民族教育政策是实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差异性,以及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民族教育政策总体上呈现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本取向的发展模式。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地... 民族教育政策是实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差异性,以及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民族教育政策总体上呈现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本取向的发展模式。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必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任务,需要从政策设计与制度上对民族地区教育政策发展做出重新定位与调适。要改变以往以“解决问题”为取向的发展模式,转向以“协调关系”为取向的发展模式。为实现这一转向,需要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建立协同化发展机制,采取均衡化发展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教育 教育发展取向 政策调适 协调关系
下载PDF
大学民族预科教育面临的困境与转型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文清 《当代经济》 2012年第23期128-129,共2页
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层次,推动着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民族预科教育面临着办学层次有待提升、教学内容陈旧、教育经费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本文综合教育界相关研究成果和笔者长年预科教育的工作经验,分析... 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层次,推动着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民族预科教育面临着办学层次有待提升、教学内容陈旧、教育经费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本文综合教育界相关研究成果和笔者长年预科教育的工作经验,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民族预科教育 民族教育 转型
下载PDF
用延安精神滋养各民族学生 办有根有魂有梦的教育
16
作者 王世忠 李桢 《科教导刊》 2023年第34期8-10,共3页
延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熠熠生辉的一脉,在当代依然以一种独特的精神形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重视从延安精神中汲取教育智慧和力量,用好红色资源,对培养各民族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 延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熠熠生辉的一脉,在当代依然以一种独特的精神形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重视从延安精神中汲取教育智慧和力量,用好红色资源,对培养各民族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精神 新时代 红色教育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以民族类院校为例
17
作者 陈倩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5期169-172,共4页
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还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意蕴丰富,将其融入民族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增强高校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 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还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意蕴丰富,将其融入民族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增强高校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提升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内涵出发,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并基于民族类院校的实践探索提出了五条可行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高校 课程思政 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何难何为
18
作者 孔凡哲 《湖北教育》 2024年第5期1-1,共1页
在国家倡导加强劳动教育并颁布相关政策的背景下,各级各类中小学校积极实施劳动课程,学生的劳动素养逐步提高。但是,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改进。王飞、徐继存(2020)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六省(山东、浙江、山西... 在国家倡导加强劳动教育并颁布相关政策的背景下,各级各类中小学校积极实施劳动课程,学生的劳动素养逐步提高。但是,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改进。王飞、徐继存(2020)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六省(山东、浙江、山西、湖南、甘肃、四川)的调研显示,学生在劳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内容仅限于理论知识,而缺少实践经验,劳动教学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校 劳动素养 课程标准 课堂教学 严重脱节 实践经验 亟待改进
下载PDF
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和中国民族教育对比探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斐 孟立军 陈孝凯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27-131,共5页
中国和加拿大都是多民族国家,都面临教育发展问题。从历史沿革和现实情况对比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和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实践经验启示我国民族教育要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多元文化理念和发展双语... 中国和加拿大都是多民族国家,都面临教育发展问题。从历史沿革和现实情况对比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和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实践经验启示我国民族教育要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多元文化理念和发展双语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 多元文化教育 中国 民族教育 比较
下载PDF
以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与策略 被引量:12
20
作者 万力勇 舒艾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62,共4页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民族教育工作的热点和重点,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的有效路径。以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是:信息化可以促进义务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均衡、师资队伍发展均衡和教学质量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民族教育工作的热点和重点,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的有效路径。以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是:信息化可以促进义务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均衡、师资队伍发展均衡和教学质量均衡。其过程具有阶段性、动态性、长期性、滞后性、路径依赖性和多样性特点。以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优化策略是:教育信息化一体化是保障、教学应用是核心、机制创新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民族地区 义务教育 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资源配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