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学术分布与动态计量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超 耿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4-140,共7页
本文选取2005-2010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893篇学术论文,从研究热点分布、基金项目资助情况、著者分布、论文被引以及二次文献转载等多个维度进行文献计量与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在学术研究上已形成自己的... 本文选取2005-2010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893篇学术论文,从研究热点分布、基金项目资助情况、著者分布、论文被引以及二次文献转载等多个维度进行文献计量与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在学术研究上已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和相对稳定的研究体系;高级别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的比例较高;作者群主要集中在华中地区高校;该刊在促进该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该刊的影响力与影响范围均增长较快,从与其他CSSCI财经类高校学报横向比较来看,既有优势又有不足。为此,应在深刻了解自身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适应学术期刊的发展趋势,取长补短,实现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研究热点 著者分布 影响因子 二次文献转载
下载PDF
专家审稿制度下学术编辑的职业定位与发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浩志 耿卓 邓菁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48,共4页
专家审稿制是一种保障学术期刊质量、促进学术繁荣的重要机制。专家审稿与编辑审稿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职业校对也无法取代编辑校对,相反,学术编辑将取代职业校对人员,完成校对工作。在专家审稿制度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需要... 专家审稿制是一种保障学术期刊质量、促进学术繁荣的重要机制。专家审稿与编辑审稿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职业校对也无法取代编辑校对,相反,学术编辑将取代职业校对人员,完成校对工作。在专家审稿制度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需要重新进行职业定位,做一名杰出的初审者、优秀的学术研究者、卓越的校对者、出色的学术联络者以及干练的学术信息推送者,才能提升自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审稿制 学术期刊 学术编辑 职业校对
下载PDF
美国投资协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何艳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8-98,共11页
美国投资协定将知识产权纳入"投资"定义范畴,使得知识产权能够获得与其他类型投资一样的保护待遇,将东道国采取的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措施与间接征收挂钩,为美国投资者的知识产权拓展了一条间接保护路径。美国投资协定确立的投... 美国投资协定将知识产权纳入"投资"定义范畴,使得知识产权能够获得与其他类型投资一样的保护待遇,将东道国采取的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措施与间接征收挂钩,为美国投资者的知识产权拓展了一条间接保护路径。美国投资协定确立的投者者——国家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在WTO争端解决机制和东道国国内法院争端解决机制之外为投资者投供一条知识产权救济的新路径。相较与《TRIPS协定》确立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低标准,美国投资条约中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现了一种超TRIPS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投资协定 知识产权 保护
下载PDF
知识产权发展新趋势:对研发投资保护的加强——以生物技术研究中投资的专利法保护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耿卓 《电子知识产权》 CSSCI 2009年第7期42-45,58,共5页
现代生物科技发展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获得新成果的代价越来越大。为促进生物科技的发展,法律正在调整自己的保护标准以实现对生物科技的周全保护。其中投资人利益日益成为关键的考虑因素之一,这在知识产权法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并成为... 现代生物科技发展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获得新成果的代价越来越大。为促进生物科技的发展,法律正在调整自己的保护标准以实现对生物科技的周全保护。其中投资人利益日益成为关键的考虑因素之一,这在知识产权法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并成为一种发展特点和趋势。面对这种趋势,在相关的立法、政策制定时,我们必须在现实考量与应然要求、国家利益与国际形势之间做出艺术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生物科 研发投资 专利
下载PDF
中国出版走出去背景下的版权投资保护国民待遇研究——基于投资协定的考察
5
作者 何艳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6-59,共4页
随着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已有大量的出版企业或出版资本走出国门。在我国缔结的投资协定之下,我国版权投资者的适格版权投资可以援引国民待遇条款、公平或公平公正待遇条款、最惠国待遇条款、国内救济条款、赔偿损失条款来获... 随着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已有大量的出版企业或出版资本走出国门。在我国缔结的投资协定之下,我国版权投资者的适格版权投资可以援引国民待遇条款、公平或公平公正待遇条款、最惠国待遇条款、国内救济条款、赔偿损失条款来获得国民待遇的保护;同时,版权投资也因文化例外、安全例外、源于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协定的例外等而不能享受国民待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权投资 投资协定 国民待遇
下载PDF
中国版权国际保护的国民待遇研究
6
作者 何艳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15-21,共7页
作为中国"走出去"战略内容之一,出版"走出去"面临着版权保护的风险。在出版"走出去"的三种路径——文化人"走出去"、中国版权"走出去"、出版企业和资本"走出去"之下,版权... 作为中国"走出去"战略内容之一,出版"走出去"面临着版权保护的风险。在出版"走出去"的三种路径——文化人"走出去"、中国版权"走出去"、出版企业和资本"走出去"之下,版权分别具有权利属性、贸易属性和投资属性,版权保护也分别享受中国参加或缔结的国际版权条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条约以及投资条约下的国民待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出版 版权保护 国民待遇 权利属性 贸易属性 投资属性
下载PDF
学术期刊编辑修改权的能动行使及其保证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虹霞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2期26-28,共3页
在不同的学术期刊编辑实践中,编辑对修改权行使的内容和限度存在不同的认识和做法。从人的能动性的主观维度,学术期刊编辑行使修改权的行为应该是主动的、积极的并在促进学术发展这一目的支配下的能动行为。学术期刊编辑能动行使修改权... 在不同的学术期刊编辑实践中,编辑对修改权行使的内容和限度存在不同的认识和做法。从人的能动性的主观维度,学术期刊编辑行使修改权的行为应该是主动的、积极的并在促进学术发展这一目的支配下的能动行为。学术期刊编辑能动行使修改权对于提高编辑质量和学术质量、平衡编者与作者双方的正当利益、培养学者型编辑等具有重要意义。不过,编辑修改权的能动行使是有限度的,作者思想的独特性、语言表达的多样性、法律规定的明确性、职业道德的约束性等都为编辑修改权的能动行使设定了具体的边界。为了实现这种有限度的能动,学术期刊编辑需要以优秀的人格和过硬的能力作为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修改权 能动行使 限度 学者型编辑
下载PDF
论市场信用与诚实信用的互动 被引量:5
8
作者 耿卓 孙玲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3-148,共6页
对经济与法律关系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其中市场信用与诚实信用可以作为一个观察点。市场信用与诚实信用的多义性为多种不同的解读提供了可能,对其准确的界定需要运用语义的、历史的、经济的、法律的等各种分析方法。市场信用是一种经... 对经济与法律关系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其中市场信用与诚实信用可以作为一个观察点。市场信用与诚实信用的多义性为多种不同的解读提供了可能,对其准确的界定需要运用语义的、历史的、经济的、法律的等各种分析方法。市场信用是一种经济伦理道德,是道德在经济领域中的表现,而诚实信用在经过道德转化为法律后,获得了新义。两者的关系是良性互动的,它们本身及其关系从根本上说都取决于现实的发展。而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借鉴一切先进的技术、制度和文化理念,建立内容完备、制度健全、体系协调的法律制度,培育良好的市场信用,以实现经济持久繁荣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信用 诚实信用 互动
原文传递
论美国法上的役权——以《美国财产法第三次重述:役权》为中心 被引量:6
9
作者 耿卓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0-107,共8页
役权是传统大陆法系物权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在英美财产法上也占有重要地位。遗憾的是,学界对英美财产法上的役权制度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因此亟须进行深入研究。在美国,作为私益限制的役权变得越来越重要,主要分为三类,即地役权、不动... 役权是传统大陆法系物权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在英美财产法上也占有重要地位。遗憾的是,学界对英美财产法上的役权制度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因此亟须进行深入研究。在美国,作为私益限制的役权变得越来越重要,主要分为三类,即地役权、不动产契据权和衡平地役权。《美国财产法第三次重述:役权》就是英美财产法上役权制度的集中规定和体现。《美国财产法第三次重述:役权》对传统役权制度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简化和明晰化,其规定体现了役权的发展趋势。相关的具体制度设计对我国不无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役权 地役权 不动产契据权 获益权 法律重述
下载PDF
我国期刊出版权规定的不足与修改建议 被引量:5
10
作者 耿卓 徐辉猛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21,共5页
我国《著作权法》有关期刊出版权的规定无法有效保障期刊社的正当出版利益,也无法通过期刊整体的著作权或者通过合同约定取得出版权的方式进行有效补救。对此,我们应在明确期刊社正当出版利益的基础上对期刊出版权的规定进行修正,以首... 我国《著作权法》有关期刊出版权的规定无法有效保障期刊社的正当出版利益,也无法通过期刊整体的著作权或者通过合同约定取得出版权的方式进行有效补救。对此,我们应在明确期刊社正当出版利益的基础上对期刊出版权的规定进行修正,以首发权取代禁止一稿多投规则,对法定转载权进行期限限制,并适度扩张出版权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出版利益 法定专有出版权 期限限制
下载PDF
地役权基本范畴重述 被引量:7
11
作者 耿卓 《西部法学评论》 2014年第4期47-54,共8页
地役权虽然从不同角度给出的概念有所区别,均表现为物对物的利用,本质则在于实现不同主体在同一土地上的利用需要的并存与调和,与相邻关系、人役权、用益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地役权作为一项用益物权除具有物权和用益物权的一般特征外,... 地役权虽然从不同角度给出的概念有所区别,均表现为物对物的利用,本质则在于实现不同主体在同一土地上的利用需要的并存与调和,与相邻关系、人役权、用益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地役权作为一项用益物权除具有物权和用益物权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一些独有的特征,即从属性和不可分性。这两种特性均有其具体表现,是深刻认识、准确理解地役权的重要途径。类型化是认识包括地役权在内各种事物的基本方法。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地役权分为城市与乡村地役权、消极与积极(作为与不作为)地役权、继续与非继续地役权、表见与非表见地役权;此外,还可以根据便益内容、设定方式等进行分类。在立法和社会实践中还存在一些突破地役权传统范畴的特殊地役权,如集合役权、自己役权、保存役权、公共役权等,值得我们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役权 物对物的权利 从属性 不可分性 类型化
下载PDF
“WTO中—美欧墨原材料贸易案”解读与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艳 《时代法学》 2009年第6期108-116,共9页
全球化的发展使得资源和环境逐渐被纳入国家主权的范畴,随之而来的是自由贸易与资源、环境、主权的冲突。随着资源竞争的日益激烈,原材料贸易与资源主权、原材料贸易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现行多边贸易体制的改革也面临决择。
关键词 原材料 自然资源 环境 主权 多边贸易体制
下载PDF
投资条约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构建与历史演进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艳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29-36,共8页
投资条约确立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制度构建基础、构建框架和制度供给模式方面都异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条约确立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并且其包容性的体现形式更加丰富。投资条约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经历了共同保护和"共同但有区别&q... 投资条约确立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制度构建基础、构建框架和制度供给模式方面都异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条约确立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并且其包容性的体现形式更加丰富。投资条约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经历了共同保护和"共同但有区别"保护两个发展阶段,体现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投资条约 制度构建 历史演进
下载PDF
民事代理制度的新发展
14
作者 耿卓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60,共5页
代理制度作为意思自治之补充和扩张的工具,在现代社会更发挥着独特的功用。从代理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来看,代理在未来有以下发展趋势:代理的意义和价值在放大,更人性化,代理在立法上越来越表现出主体法、技术法和利益衡平法的色彩,各法系... 代理制度作为意思自治之补充和扩张的工具,在现代社会更发挥着独特的功用。从代理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来看,代理在未来有以下发展趋势:代理的意义和价值在放大,更人性化,代理在立法上越来越表现出主体法、技术法和利益衡平法的色彩,各法系内部及其之间在代理立法上走向融合,代理的国际统一立法步伐也在以令人乐观的进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理 共同论 区别论 趋同化 国际一体化
下载PDF
地役权在欧洲大陆的历史演进——兼论罗马法的精神气质
15
作者 耿卓 《海峡法学》 2013年第4期52-58,共7页
地役权作为我国物权法上的新制度,继受色彩明显。正确认识地役权有必要走向其起源,回顾其演变。在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罗马法早期,虽然未明确规定地役权,而只是对与地役权密切相关的相邻关系进行了规定,但也说明了调节土地利用关... 地役权作为我国物权法上的新制度,继受色彩明显。正确认识地役权有必要走向其起源,回顾其演变。在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罗马法早期,虽然未明确规定地役权,而只是对与地役权密切相关的相邻关系进行了规定,但也说明了调节土地利用关系的法律规则存续的古老性与必然性。在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代表的罗马法中后期,地役权因类型化而逐渐走向成熟,并为地役权植入了活力生长因子。在以并存之诸法为代表的中世纪直至民法典编纂时期,地役权在商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随着罗马法的影响及复兴而延续、发展。地役权在欧洲大陆的发展史充分表明古罗马人在对待法律时实践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以及所具有的传世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役权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 民法大全 教会法 实践性
下载PDF
论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国民待遇问题
16
作者 王慧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65-69,共5页
国民待遇原则是作为具体承诺列入 GATS的 ,并采用了“竞争性”标准和“不低于”标准。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在服务贸易领域承担国民待遇义务 ,并在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超国民待遇”和“次国民待遇”。“超国民待遇”与“次... 国民待遇原则是作为具体承诺列入 GATS的 ,并采用了“竞争性”标准和“不低于”标准。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在服务贸易领域承担国民待遇义务 ,并在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超国民待遇”和“次国民待遇”。“超国民待遇”与“次国民待遇”并不违背 GATS,但对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有利有弊。今后 ,我国对银行业对外开放适用国民待遇原则时 ,应有针对性地、有条件地选择适用“超国民待遇”和“次国民待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TS 银行业 国民待遇原则 超国民待遇 次国民待遇
下载PDF
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基础探析
17
作者 邓齐明 耿卓 《法制与经济》 2013年第24期63-63,65,共2页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为民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被誉为"法学上之发现"。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基础,先后有三种看法:侵权行为说、法律行为说、法律规定说。后两者均有其缺陷,应以侵权行为作为其法律基础。在对其法律基础研究时应注意...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为民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被誉为"法学上之发现"。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基础,先后有三种看法:侵权行为说、法律行为说、法律规定说。后两者均有其缺陷,应以侵权行为作为其法律基础。在对其法律基础研究时应注意比较法的考察,重视英美法的规定和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缔约过失责任 法律基础 侵权行为
下载PDF
技术转让履行要求禁止研究——由中美技术转让法律争端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7
18
作者 何艳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4-153,共10页
2018年中美技术转让法律争端所反映的实际上是投资条约范畴中的技术转让履行要求禁止问题。美国投资条约确立了相对完备的技术转让履行要求禁止规则。因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和投资关系紧密,故WTO框架下的TRIPs对其进行了明文规定,TRIMs... 2018年中美技术转让法律争端所反映的实际上是投资条约范畴中的技术转让履行要求禁止问题。美国投资条约确立了相对完备的技术转让履行要求禁止规则。因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和投资关系紧密,故WTO框架下的TRIPs对其进行了明文规定,TRIMs也以隐性的方式对其进行了关照,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技术转让履行要求禁止标准。在国际社会尚未达成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技术转让规则之前,中国应当在投资条约和实践中坚持引入TRIMs标准的技术转让履行要求禁止标准。基于技术转让在国际投资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中国应当改变技术发展的思路,转换知识产权的立法重点和追责模式,促进国内技术转让立法的完善,并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展开新一轮的技术转让规则谈判、达成具有实际意义的技术转让规则,扭转因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保护关系不明确而产生的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条约 技术转让 履行要求禁止 TRIPS TRIMS
原文传递
投资条约中的国际知识产权执法制度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艳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1-168,共8页
投资条约特有的制度设计提供了国际知识产权执法标准:公平与公正待遇标准实现了知识产权执法由立法向司法的扩张,保护与安全标准实现了知识产权执法由合规性义务向勤勉义务的扩张。相比而言,与贸易有关的国际知识产权执法规则旨在治理... 投资条约特有的制度设计提供了国际知识产权执法标准:公平与公正待遇标准实现了知识产权执法由立法向司法的扩张,保护与安全标准实现了知识产权执法由合规性义务向勤勉义务的扩张。相比而言,与贸易有关的国际知识产权执法规则旨在治理国际知识产权执法秩序,投资条约确立的国际知识产权执法标准则旨在提供高水平的国际知识产权执法标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投资条约确立的国际知识产权执法标准,既不利于政府对外国投资的监管和规制,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我国在缔约中应该尽可能弱化保护型标准的作用而发挥治理型规则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条约 知识产权执法 公平与公正待遇 保护与安全 TRIPS
原文传递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法律制度的实证考察--来自12个省的调研报告 被引量:40
20
作者 陈小君 高飞 耿卓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4-55,共12页
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面临困境,亟须以法律的视角进行审视、了解现状并展开研究。为此,"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法律制度研究"课题组采用社会实证分析方法对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之法理基础、主体制度、财产权制... 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面临困境,亟须以法律的视角进行审视、了解现状并展开研究。为此,"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法律制度研究"课题组采用社会实证分析方法对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之法理基础、主体制度、财产权制度、经营运作制度以及财政金融等配套制度的实际运作情况进行考察,在全国12个省72个村以对比的方法展开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法律制度的完善应坚持科学的制度建设理念,因地制宜地对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独立化,夯实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财产权基础,顺应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发展态势,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积极回应实践对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呼唤,加快推进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并实现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成员权 农村土地 社会保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