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来华留学生“走进中国”品牌活动为例 |
李雄涛
刘建明
|
《科教导刊(电子版)》
|
2020 |
0 |
|
2
|
试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的榜样教育 |
刘建明
胡瑶
|
《科教导刊(电子版)》
|
2016 |
1
|
|
3
|
疫情危机与语文课程中的生命教育 |
王耿
|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4
|
切实履行党委主体责任,紧抓高校基层学院党建 |
阮世喜
林际福
周勇
刘建明
|
《科教导刊(电子版)》
|
2016 |
0 |
|
5
|
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管理研究 |
刘建明
|
《管理学家》
|
2018 |
1
|
|
6
|
《朱子语类》中“把来”结构的词汇化及“把”“来”的语法化过程 |
王小穹
危艳丽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3
|
|
7
|
“当X时”与“在X时” |
王耿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8
|
陈述式寒暄作为应答句的使用原则 |
龙又珍
吴铭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9
|
前加特定形式词的“当X时,Y”句式 |
王耿
曾李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0
|
模糊量“半”的隐性否定功能 |
危艳丽
|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13 |
1
|
|
11
|
疑问句在现代汉语寒暄中的功能特征 |
龙又珍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10 |
0 |
|
12
|
数词的模糊和虚指——以“两”和"a couple of"的模糊性为例 |
危艳丽
|
《科教文汇》
|
2013 |
0 |
|
13
|
“你呀”中“呀”的功能探讨 |
沈威
李木子
张慧怡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0 |
0 |
|
14
|
基于规则的多义疑问词“怎么”的词义排歧模型研究 |
牛长伟
程邦雄
|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5
|
基于规则的汉语疑问词“什么”的语义识别模型构建 |
牛长伟
程邦雄
|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6
|
构建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共同体初探 |
李木子
|
《教师教育论坛》
|
2014 |
3
|
|
17
|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的路径分析 |
刘建明
|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1
|
|
18
|
体验学习背景下教学观建构的走向 |
李晶
杨焓
李木子
|
《教师教育论坛》
|
2015 |
0 |
|
19
|
“当X时”的构式演变及其相关问题 |
王耿
曾李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20
|
多屏化信息时代如何构建纸媒的良性生态体系 |
陈颢天
|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
2015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