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原石油设计院综合信息管理网络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1
作者 刘新才 马其玲 《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 1998年第4期28-32,共5页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石油设计行业的普遍推广和应用,大部分设计单位都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络管理系统,本文就近几年来我院在系统集成、网络建设和应用方面的成熟经验作一简单介绍,希望能给正在建设或即将建设网络的单位提供一点参考...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石油设计行业的普遍推广和应用,大部分设计单位都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络管理系统,本文就近几年来我院在系统集成、网络建设和应用方面的成熟经验作一简单介绍,希望能给正在建设或即将建设网络的单位提供一点参考。该项目投入运行两年来,使用方便,功能齐全,解决了我院不少的实际问题,并于1997年获总公司第十届现代化管理优秀成果三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院 信息管理网络系统 计算机应用水平 信息网络系统 操作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图纸管理系统 先进性 设计单位
下载PDF
天然气实流检定原级标准装置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高志国 朱瑞苗 +1 位作者 吴佳 王美燕 《石油化工自动化》 CAS 2014年第6期13-16,共4页
天然气实流检定装置中,原级标准装置是整个检定装置的最高级标准。介绍了国际上常用的几种气体流量原级标准装置,比较了HPPP法和mt法两种原级标准的量值溯源,分析了原级标准装置的不确定度因素,以此作为工程应用的基础,建设国家级天然... 天然气实流检定装置中,原级标准装置是整个检定装置的最高级标准。介绍了国际上常用的几种气体流量原级标准装置,比较了HPPP法和mt法两种原级标准的量值溯源,分析了原级标准装置的不确定度因素,以此作为工程应用的基础,建设国家级天然气实流检定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流检定 原级标准装置 量值溯源 不确定度
下载PDF
油气管道设计系统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保才 袁海玲 谢军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40,共4页
指出将风险评价方法用于油气管道站场及其局部走向设计,可以降低风险,有效控制管道工程投资。介绍了长输管道参数优化方法和工艺设备设计计算软件,首次将“评价推荐工艺方案”改为简便易操作的“优化评价工艺方案”,有效提高了工艺设备... 指出将风险评价方法用于油气管道站场及其局部走向设计,可以降低风险,有效控制管道工程投资。介绍了长输管道参数优化方法和工艺设备设计计算软件,首次将“评价推荐工艺方案”改为简便易操作的“优化评价工艺方案”,有效提高了工艺设备的设计工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地面工程 天然气管道 风险评价 软件
下载PDF
黄土塬单边定向钻穿越轨迹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晓霖 李延金 +1 位作者 孔令新 张建强 《石油工程建设》 2011年第5期1-3,5,共3页
单边定向钻是黄土塬地区的一种新型管道穿越技术,具有穿越距离长、高差大、施工效率高、坡体干扰小等优点,适用于大型黄土冲沟、陡坎的一次性穿越。目前,国内外缺乏单边定向钻的技术规范,设计施工以经验为主。文章研究了单边定向钻穿越... 单边定向钻是黄土塬地区的一种新型管道穿越技术,具有穿越距离长、高差大、施工效率高、坡体干扰小等优点,适用于大型黄土冲沟、陡坎的一次性穿越。目前,国内外缺乏单边定向钻的技术规范,设计施工以经验为主。文章研究了单边定向钻穿越线路设计方法,建立直线穿越轨迹和弧线穿越轨迹的设计依据,并以榆济管道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单边定向钻穿越黄土冲沟的线路设计。研究成果不仅为榆济管道冲沟穿越提供了技术依据和指导,也有助于单边定向钻技术的完善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塬 管道穿越 单边定向钻 轨迹设计
下载PDF
中原文南油田文95块注水系统腐蚀因素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学勤 刘鹤霞 李勃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1997年第4期12-15,共4页
对文南油田文95块注水系统的腐蚀状况及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注水管线随运行时间的延长穿孔次数明显增加,腐蚀类型主要是焊缝腐蚀,蚀孔多在管线底部。针对输送介质、材质、焊缝与结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注入水中C1-和S2-含量偏高... 对文南油田文95块注水系统的腐蚀状况及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注水管线随运行时间的延长穿孔次数明显增加,腐蚀类型主要是焊缝腐蚀,蚀孔多在管线底部。针对输送介质、材质、焊缝与结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注入水中C1-和S2-含量偏高,水体呈酸性,且含有大量的硫酸盐还原菌(SRB)和腐生菌(TGB),不均匀的结垢,焊接工艺质量差及管线材质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是造成管线腐蚀的重要原因。防治措施是提高文二联污水站水质达标率,采取内防腐,杜绝焊缝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腐蚀污染物 腐蚀环境
下载PDF
太阳能与居住建筑一体化设计应用研究
6
作者 韦建中 王凤丽 +2 位作者 易遵丽 苏芳 石宇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第9期267-268,共2页
为了解决太阳能与居住建筑一体化的问题,通过调查经济适用住宅的现状,提出解决方案。针对居住建筑的特点,按照建筑的分类和太阳能的安装部位不同,把太阳能与居住建筑巧妙地结合起来,既起到装点效果,又节能环保,更好的创造了低能耗高舒... 为了解决太阳能与居住建筑一体化的问题,通过调查经济适用住宅的现状,提出解决方案。针对居住建筑的特点,按照建筑的分类和太阳能的安装部位不同,把太阳能与居住建筑巧妙地结合起来,既起到装点效果,又节能环保,更好的创造了低能耗高舒适性的健康居住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居住建筑 节能设计 一体化
下载PDF
中原油田经济适用房节能减排综合设计
7
作者 韦建中 韦建河 邵珂华 《现代商贸工业》 2012年第18期163-164,共2页
以减少建筑本身的热散失为主要目的,合理利用太阳能、减少污水排放,将建筑外保温节能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YT型泡沫混凝土保温屋面、模块化节水装置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够带来了经济效益,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减少屋内墙面结露、开裂和... 以减少建筑本身的热散失为主要目的,合理利用太阳能、减少污水排放,将建筑外保温节能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YT型泡沫混凝土保温屋面、模块化节水装置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够带来了经济效益,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减少屋内墙面结露、开裂和长毛等现象,减少改善室内热环境,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通过"节能减排"的设计思想,为油区居民提供"和谐、生态、宜居、创新"的居住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综合设计 泡沫混凝土 模块化节水
下载PDF
中原油田集中供热锅炉房扩建工程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魏晓凤 《石油规划设计》 2006年第4期57-58,共2页
阐述了中原油田基地北区锅炉房改扩建工程的工艺流程、DCS控制系统等设计特点,依据中原油田燃料种类、特性及环保要求,确定了设备的合理选型,针对节能和环境保护,提出了设计中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工程投产后,系统运行平稳,各项指标均达... 阐述了中原油田基地北区锅炉房改扩建工程的工艺流程、DCS控制系统等设计特点,依据中原油田燃料种类、特性及环保要求,确定了设备的合理选型,针对节能和环境保护,提出了设计中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工程投产后,系统运行平稳,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保证了锅炉安全、经济地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供热 锅炉 循环水泵 型煤机 除尘器 节能 环保 工程设计
下载PDF
石油石化企业环境工程设计的质量保证及其注意事项 被引量:3
9
作者 唐玉兰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 2003年第1期62-64,共3页
简要论述了建立健全石油石化企业环境工程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由此涉及到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案、设计程序和设计规范等事项,指出了其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石油石化企业 环境工程设计 设计原则 质量保证 设计程序 设计规范 污染治理
下载PDF
中原油田三相分离器损坏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学勤 刘鹤霞 +1 位作者 李勃 范景凡 《腐蚀与防护》 CAS 1998年第5期225-229,共5页
对中原油田三相分离器的损坏状况与损坏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64.1%的三相分离器因内构件支撑腐蚀、波纹板填料堵塞、器壁穿孔而报废或改造。结构设计与运行条件的不适应以及部分结构设计的不合理,是造成三相分离器损坏的重要因素。焊... 对中原油田三相分离器的损坏状况与损坏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64.1%的三相分离器因内构件支撑腐蚀、波纹板填料堵塞、器壁穿孔而报废或改造。结构设计与运行条件的不适应以及部分结构设计的不合理,是造成三相分离器损坏的重要因素。焊接材料与母材的不匹配、焊接时非金属夹杂物MnS的析出以及焊缝的凸起与凹陷,是焊缝腐蚀形成的主要因素。湍流与空泡腐蚀,加剧了焊缝腐蚀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分离器 腐蚀 结构 焊接 湍流 分离器 原油
下载PDF
天然气储存新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坤 孟涛 +1 位作者 马国光 王棠昱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2,共4页
安全高效的天然气储存技术对实现天然气的合理并有效利用非常重要。目前,天然气储存新技术主要包括液化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水合物储气、吸附天然气储气和近临界流体储气。分别对这些新技术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进行了述评,... 安全高效的天然气储存技术对实现天然气的合理并有效利用非常重要。目前,天然气储存新技术主要包括液化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水合物储气、吸附天然气储气和近临界流体储气。分别对这些新技术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进行了述评,以期为天然气的储存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储存 研究现状 展望 液化天然气 地下储气库 近临界流体 吸附天然气 储存技术 安全高效 发展方向 水合物
下载PDF
基于FDS的天然气集气站分离器喷射火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雷婷 陈国明 +1 位作者 朱渊 刘德绪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8-132,共5页
天然气集气站火灾事故对集气站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研究集气站内关键设备泄漏引发的火灾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数值方法,针对分离器内介质成分、相态等参数特殊性,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建立集... 天然气集气站火灾事故对集气站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研究集气站内关键设备泄漏引发的火灾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数值方法,针对分离器内介质成分、相态等参数特殊性,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建立集气站卧式气液分离器喷射火模型,对分离器典型泄漏孔径下的喷射火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其火焰几何特性、火场温度及热辐射特性。结果表明,随分离器泄漏孔径的增大,喷射火火焰长度及火焰最大宽度也相应增大。大、小两泄漏孔径的喷射火在充分燃烧区域火焰最高温度分别为1525℃和1065℃。大孔径泄漏的喷射火热辐射值明显高于小孔径,并由于湍流浓度脉动的作用导致热辐射值波动较大,喷射火火焰轴向对称面与相距1.5 m的侧平面上测点热辐射峰值之比与泄漏孔径成正比。根据模拟结果,定量分析了两泄漏孔径下喷射火的危险距离,并提出相应的事故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集气站 分离器 天然气泄漏 喷射火
原文传递
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杜晓春 黄坤 孟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4-96,共3页
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是当今世界能源开发的热点。而将天然气水合物(NGH)技术应用到天然气非管道储运技术中来,也正在成为其中的焦点之一。本文介绍了世界上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研究的概况、应用方向、特点,以及与其他天然气非管道储... 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是当今世界能源开发的热点。而将天然气水合物(NGH)技术应用到天然气非管道储运技术中来,也正在成为其中的焦点之一。本文介绍了世界上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研究的概况、应用方向、特点,以及与其他天然气非管道储运技术的经济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储运技术 研究和应用 能源开发 技术应用 应用方向 经济比较 世界 管道
下载PDF
暂堵酸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范志毅 李建雄 +3 位作者 孔林 崔海军 马生宝 宋翠红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57,8-9,共3页
文、卫油田属复杂断块油田,储层非均质性较严重,层间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73~0.87。由于断块碎小、难以形成完善注采井网、能量衰减快三大矛盾突出,注水剖面和产液剖面极为不均,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水平。同时,井况恶化,卡封分层酸化受... 文、卫油田属复杂断块油田,储层非均质性较严重,层间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73~0.87。由于断块碎小、难以形成完善注采井网、能量衰减快三大矛盾突出,注水剖面和产液剖面极为不均,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水平。同时,井况恶化,卡封分层酸化受限,而笼统酸化只有少量酸液进入渗透率较低的层位,无法达到均匀布酸的目的,不能有效解除中低渗透层伤害。通过泵入暂堵剂在高、中渗透层形成低渗透滤饼,从而使酸液转向中、低渗透层,充分挖掘笼统酸化波及不充分的低渗透层的潜力,强化差层动用。室内评价与现场实验相结合,为满足中低渗透层酸液分布剖面调整需要,筛选出了颗粒型水溶性暂堵剂。通过完善施工工艺、调整酸液配方、分析污染堵塞原因、合理确定处理半径和暂堵剂类型等措施手段,提高了暂堵酸化的针对性和酸化堵效果。为非均质性严重油藏中低渗透层的注水开发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工艺途径。现场应用5井次,工艺成功率100%,暂堵有效率8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堵酸化 吸水剖面 酸化解堵 渗透率 非均质性油藏 暂堵剂
下载PDF
含油污水滤床过滤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梁金国 刘德绪 +2 位作者 刘安源 王振玉 黄巍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8-81,共4页
在油田污水处理系统中,过滤装置性能的好坏对整个污水处理工艺的效果有直接影响。对含油污水滤床过滤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滤料种类以及滤速等因素对污水过滤效果和压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石英砂、无烟煤和核桃壳3种滤料中,... 在油田污水处理系统中,过滤装置性能的好坏对整个污水处理工艺的效果有直接影响。对含油污水滤床过滤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滤料种类以及滤速等因素对污水过滤效果和压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石英砂、无烟煤和核桃壳3种滤料中,核桃壳对污水中原油的过滤效果较好,核桃壳和石英砂对污水中固体悬浮物的过滤效果较好;颗粒粒径较大的无烟煤滤层压降较小,核桃壳和石英砂滤层压降较大。不管何种滤料,污水在滤层中的压降随滤速的增加均单调增加。对污水中原油的去除效果来说,无烟煤和核桃壳随滤速的增加过滤效果变差,但对于石英砂滤料,在试验滤速范围内随着滤速的增加,污水的过滤效果却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水 滤床 过滤 试验研究
下载PDF
提高中原油田注水系统效率的措施探讨 被引量:9
16
作者 詹建东 陈雪艳 +1 位作者 刘强鸿 欧阳宇雄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5-86,共2页
1中原油田注水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中原油田目前共有注水井1643口,注水支干线245km,井口注水管线800km;已建大型离心泵站11座,离心注水泵48台,小型增注站72座,柱塞泵335台,注水泵装机总容量为1050... 1中原油田注水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中原油田目前共有注水井1643口,注水支干线245km,井口注水管线800km;已建大型离心泵站11座,离心注水泵48台,小型增注站72座,柱塞泵335台,注水泵装机总容量为105044kw。油田年注水量382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注水系统 中原油田 采油 注水系统
下载PDF
长输管道设计中应考虑的现场施工细节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树中 赵振堂 +2 位作者 王志会 张洪国 杨精伟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6-68,共3页
介绍了国内长输管道工程设计工作中容易被忽视的现场施工问题。指出长输管道设计应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从路线选择、穿(跨)越工程、施工机具性能、经济效益以及材料选购等多方面考虑,从实用性、经济性等角度出发,全面作好长输管道的设... 介绍了国内长输管道工程设计工作中容易被忽视的现场施工问题。指出长输管道设计应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从路线选择、穿(跨)越工程、施工机具性能、经济效益以及材料选购等多方面考虑,从实用性、经济性等角度出发,全面作好长输管道的设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设计 施工 忽视 细节
下载PDF
地面集输系统油气水多相取样计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法春 陈婧 +1 位作者 刘德绪 龚金海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49,70,共4页
传统的油气计量分离器存在体积大、精度低等缺点,已很难适应当前高含水期生产需要.提出了通过管壁取样测量油气水三相流流量的新方法.管壁四周均匀布置4个直径为2.5 mm的圆形取样孔,并在上游采用旋流叶片将来流整改成液膜厚度均匀分布... 传统的油气计量分离器存在体积大、精度低等缺点,已很难适应当前高含水期生产需要.提出了通过管壁取样测量油气水三相流流量的新方法.管壁四周均匀布置4个直径为2.5 mm的圆形取样孔,并在上游采用旋流叶片将来流整改成液膜厚度均匀分布的环状流型,以增强取样的代表性.在管径为0.04 m的多相流实验环道上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取样比基本不受主管气、液相流量波动的影响,能够在宽广的流动范围内维持恒定,液相分流系数稳定值为0.05,液相流量平均误差为2.8%,气相流量平均误差为4.2%.该装置特点是体积小、成本低、计量稳定.其成功应用有望撤销计量站,实现集输工艺流程的简化优化,降低油田高含水期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计量 取样元件 油气集输系统 高含水率阶段
下载PDF
普光气田集输系统硫沉积现状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龚金海 刘德绪 +3 位作者 李德选 梁法春 徐新波 莫琼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67-369,共3页
针对普光气田集输系统出现的硫沉积现象,开展了硫沉积检测分析和试验研究。分析表明,硫沉积主要以S8的形式存在,且多发生在集输系统节流阀前后、仪表引压管、分离器及汇管等处;通过分析硫沉积机理,建立了普光气田井筒硫沉积预测模... 针对普光气田集输系统出现的硫沉积现象,开展了硫沉积检测分析和试验研究。分析表明,硫沉积主要以S8的形式存在,且多发生在集输系统节流阀前后、仪表引压管、分离器及汇管等处;通过分析硫沉积机理,建立了普光气田井筒硫沉积预测模型,计算出天然气饱和溶硫量为400~480mg/m^3,临界携硫速度为0.17m/s;溶硫剂研发及现场试验表明,溶硫剂溶硫效果明显;电伴热解堵等试验表明,当电伴热温度控制在50℃以上时,可以有效控制硫沉积引发的堵塞,节流控制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硫沉积的发生;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油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硫 高含硫气田 硫沉积 硫堵 溶硫剂
下载PDF
气提工艺在中原油田原油稳定装置改进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晶 苏菊英 +1 位作者 王祥 陈炯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4-124,128,共2页
针对中原油田负压原油稳定装置存在的问题,对原油稳定装置进行改进,将气提工艺引入原油稳定系统,降低轻烃分压、增加油气分离界面,提高稳定效果。现场实施后,在轻油回收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较大幅度降低了原油稳定温度,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原油稳定 负压 闪蒸稳定工艺 气提工艺 轻烃回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