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原油田采出污水处理技术总结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强鸿 程先智 +2 位作者 李健 吴应汀 魏俊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8年第10期109-112,共4页
本文全面回顾了中原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过程,并介绍了中原油田近几年采出水处理技术研究成果及推广运用情况。
关键词 水处理 天然气密闭 水质改性 逆向流沉降分离 移动床过滤
下载PDF
下寺湾地区油气富集特点及勘探方略 被引量:8
2
作者 戴胜群 夏长淮 +1 位作者 周海彬 邹士雷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44,85,共3页
下寺湾地区区域构造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南部,目的层段上三叠统延长组地层平缓、构造简单,断裂褶皱不发育,发育的构造为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低幅度鼻状隆起,因此长期以来普遍认为岩性变化是油气聚集的主控因素,油藏类型以岩性油... 下寺湾地区区域构造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南部,目的层段上三叠统延长组地层平缓、构造简单,断裂褶皱不发育,发育的构造为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低幅度鼻状隆起,因此长期以来普遍认为岩性变化是油气聚集的主控因素,油藏类型以岩性油藏为主。研究结果表明,油气聚集的控制因素包括构造、沉积相带、古地貌、岩性变化和水动力条件等,其中鼻状构造对油气聚集仍然起控制作用,大面积连片分布的油藏均在一定构造背景下形成。油藏类型以构造、构造+岩性为主,岩性油藏多但规模小。油气在纵向上主要在长2段富集,平面上油气聚集具有鲜明特点,次级分流河道、河道前缘、侧缘等储层物性相对好部位油气富集,主河道高渗储层油气难以保存,多为水层,因此,构造+沉积相研究是油气勘探重点和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富集特点 油藏类型 勘探方略 陕北斜坡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钻井中漏涌伴生复杂情况的处理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黎永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6-67,共2页
对于钻井过程中漏涌伴生复杂情况,若处理不当,将给钻井施工带来诸多隐患和损失。提出了钻具射孔法和反循环堵漏法2种处理方法,并分别简要介绍了其原理、适用情况和施工工艺。以P7-56井为例,详细介绍了反循环堵漏法处理漏涌伴生复杂情况... 对于钻井过程中漏涌伴生复杂情况,若处理不当,将给钻井施工带来诸多隐患和损失。提出了钻具射孔法和反循环堵漏法2种处理方法,并分别简要介绍了其原理、适用情况和施工工艺。以P7-56井为例,详细介绍了反循环堵漏法处理漏涌伴生复杂情况的施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漏 井溢流 堵漏 事故处理 P7-56井
下载PDF
前梨园洼陷下第三系深层油气地质与勘探
4
作者 周海彬 胡双全 +1 位作者 刘文英 王洪超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5-57,共3页
东濮凹陷前梨园洼陷深层Es3 43 亚段有多种沉积砂体 ,在高压、高温条件下 ,砂体经各种演化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成带发育 ,深层易形成的高压密闭仓使原生孔隙能较好的保存下来 ,因此洼陷深层储层较发育 ,在深层油源条件、盖层条件较好的... 东濮凹陷前梨园洼陷深层Es3 43 亚段有多种沉积砂体 ,在高压、高温条件下 ,砂体经各种演化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成带发育 ,深层易形成的高压密闭仓使原生孔隙能较好的保存下来 ,因此洼陷深层储层较发育 ,在深层油源条件、盖层条件较好的情况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勘探 成岩演化 次生孔隙 砂岩油气藏 早第三纪 前梨园洼陷
下载PDF
东濮凹陷兰聊断裂带下第三系勘探潜力分析
5
作者 曹开松 樊温祥 +1 位作者 于红岩 高文龙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5年第9期121-122,共2页
从兰聊断裂带的地质特征、构造特征出发,对兰聊断裂带断层的活动时期、断层走向、活动速率、对地层的控制作用、交切关系、断层样式的特征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深入研究了目标区块主含油气构造的砂体分布模式和油气藏特征,认为环生油洼陷... 从兰聊断裂带的地质特征、构造特征出发,对兰聊断裂带断层的活动时期、断层走向、活动速率、对地层的控制作用、交切关系、断层样式的特征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深入研究了目标区块主含油气构造的砂体分布模式和油气藏特征,认为环生油洼陷是下第三系有利油气富集场所,易于形成构造、地层岩性等复合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兰聊断裂带 白庙地区 环生油洼陷带 油气藏特征 潜力分析 下第三系 断裂带 勘探 断层走向
下载PDF
东濮凹陷黄河南地区转换斜坡与油气勘探的关系
6
作者 高文龙 杨惠裕 +2 位作者 吴应汀 马昌球 曹开松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8年第7期141-142,共2页
从转换斜坡的成因分析出发,深入研究了转换斜坡对油气的控制作用,认为转换斜坡局部应力场复杂多变,大量走向多变的交级小断层相互切割形成许多断块圈闭,半地堑中油气沿转换斜坡上倾方向运移时,可以在其中聚集成藏。
关键词 转换斜坡 叠覆断层 油气勘探
下载PDF
石油化工企业的全员目标管理
7
作者 韩仪 《河南化工》 CAS 2012年第10期63-64,共2页
研讨全员目标管理的内涵和特点,以及其实施对石化企业的必要性,从而进一步设计石油化工企业的全员目标管理。
关键词 石油化工 全员目标管理 必要性 设计
下载PDF
SLD油水井化学封窜堵漏剂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强鸿 周海彬 +1 位作者 黎永 胡双全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4-147,共4页
为了克服水泥类无机凝胶材料封窜堵漏剂的不足,研发了SLD封固剂。该剂由20%~30%网架结构形成剂(碳纤雏及有机交联剂)、60%~70%胶凝材料(超细油井水泥)、5%~10%活化剂(无机钙盐及偶联剂)及0.2%~1%施工性能调节剂(... 为了克服水泥类无机凝胶材料封窜堵漏剂的不足,研发了SLD封固剂。该剂由20%~30%网架结构形成剂(碳纤雏及有机交联剂)、60%~70%胶凝材料(超细油井水泥)、5%~10%活化剂(无机钙盐及偶联剂)及0.2%~1%施工性能调节剂(有机磺酸盐)组成,使用时加水配成浆液,水灰比1:1.2~1.5。50℃下的性能实验评价结果表明,SLD挤入储层的深度远小于而封固强度(达25MPa)则远大于G级油井水泥,封固的岩心被突破后经再次养护,强度可基本恢复。从组份功能及固结物结构、性质解释了SLD的以上特性。SLD可用于修补破损套管、水泥环,封堵炮眼及堵水,封固半径〈0.8m可调,适用温度为30~160℃,初凝时间6~20h可调。SLD已成功用于塔里木油田6口井封套外窜,5口井堵套漏,有效期超过一年。其中2口封窜井随后承受住了酸化作业的高压(42、35MPa)。图3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窜堵漏剂 超细油井水泥 碳纤维 增强增韧 封固强度 可恢复性 套漏封堵 水泥环修补
下载PDF
晋县凹陷及邻区构造演化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斌谊 刘池阳 +2 位作者 杨旭升 王耀明 陈建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8-442,共5页
通过对冀中拗陷晋县凹陷及邻区束鹿、前磨头凹陷的构造及其演化特征和石油地质特征分析,认为晋县凹陷基本构造特征为:"南北分区,东西分带",其形成和演化可分为孔店—沙四期(Ek—Es4)、沙三—沙二期(Es3—Es2)和沙一—东营期(... 通过对冀中拗陷晋县凹陷及邻区束鹿、前磨头凹陷的构造及其演化特征和石油地质特征分析,认为晋县凹陷基本构造特征为:"南北分区,东西分带",其形成和演化可分为孔店—沙四期(Ek—Es4)、沙三—沙二期(Es3—Es2)和沙一—东营期(Es1—Ed)3个阶段;冀中拗陷南区构造演化和石油地质特征自西向东具有凹陷规模由大变小,次级构造单元由宽变窄,形成时期由早变晚,下第三系烃源岩层位数由多变少、时代由老变新、资源量由富变贫,次级横向构造带比较发育且有逐步由强变弱的趋势等规律。最后探讨了南区构造演化的形成机制,认为南区诸凹陷的演化与衡水横向变换构造带演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县凹陷 构造演化 衡水断裂 形成机制 横向构造带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许明旺 李伟 +2 位作者 曹开松 樊温祥 张绍俭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5年第B07期81-82,共2页
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中生界地层的地质特征,着重对该区沉积体系的展布、成藏特征、油气富集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该区下步的勘探方向。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富县地区 低孔低渗油气层 油气富集规律 延长组 成藏规律 勘探目标
下载PDF
下寺湾李家塔油田长2段储层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夏长淮 周海彬 邹士雷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9-222,共4页
针对李家塔油田低渗-特低渗油藏的特点,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敏感性成因机制,并根据下寺湾探区储层岩石分析结果及塔15井岩心敏感性室内试验结果,仔细研究长2段储层的各种敏感性,得出油田长2段储层具有中等水敏、酸敏、速... 针对李家塔油田低渗-特低渗油藏的特点,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敏感性成因机制,并根据下寺湾探区储层岩石分析结果及塔15井岩心敏感性室内试验结果,仔细研究长2段储层的各种敏感性,得出油田长2段储层具有中等水敏、酸敏、速敏和弱的碱敏性的认识,为油田注水开发和施工作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家塔油田 低渗透储层 储层伤害机理 敏感性评价 油气层保护
下载PDF
新民油田中洼北油藏特征及开发对策 被引量:5
12
作者 夏长淮 刘军 +3 位作者 郑玲 刘强鸿 盖春华 刘文英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0年第5期60-62,共3页
对于本区低渗透的构造-岩性油藏,无气顶,边、底水不活跃,虽然初期产量较高,但产量递减快的现实情况迫使我们必需调整开发方式,通过油藏特征及储层展布等分析研究认为:主力小层砂岩厚度较大,平面分布范围广,且大面积连片,沉积条件相近,... 对于本区低渗透的构造-岩性油藏,无气顶,边、底水不活跃,虽然初期产量较高,但产量递减快的现实情况迫使我们必需调整开发方式,通过油藏特征及储层展布等分析研究认为:主力小层砂岩厚度较大,平面分布范围广,且大面积连片,沉积条件相近,均属三角洲前缘沉积的低渗透砂岩,原始压力系统和流体性质无明显差别,具备一套层系注水开发的条件。借鉴新立、新民油田等邻区的注水开发的成功经验,认为研究区应采用注水方式保持地层压力,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油田采收率,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油田 中洼北 油藏地质特征 储层特征 油层分布特征 构造特征 注水开发
下载PDF
威林斯頓盆地奥陶系白云岩储层同位素与成岩作用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伟 蒲仁海 卿海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1,共5页
威林斯顿(Williston)盆地上奥陶统红河群灰岩由于不同期次的白云岩化作用,形成了4种不同产状类型的白云石:纹层状微晶白云石、生物钻孔充填白云石,基质白云石、马鞍状白云石,只有基质白云石因具晶间孔而成为储层。4种白云石的氧、碳、... 威林斯顿(Williston)盆地上奥陶统红河群灰岩由于不同期次的白云岩化作用,形成了4种不同产状类型的白云石:纹层状微晶白云石、生物钻孔充填白云石,基质白云石、马鞍状白云石,只有基质白云石因具晶间孔而成为储层。4种白云石的氧、碳、锶同位素组成均与晚奥陶世的海水同位素组成有较大区别。岩石学和地化研究表明,前2种白云石的白云岩化流体应来自晚奥陶世海水,但今天的同位素组成反映了后期的改造或重构;储层白云石形成的温度稍高,时间可能稍晚,白云岩化流体可能来源于志留纪海水、或寒武—早中奥陶世海水、或深部热液;马鞍状白云石的形成应与深部热液有关。白云岩化成层状发生可能与薄的富含有机质的Kukersite页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化流体 同位素 成岩作用 储层 奥陶系 威林斯顿盆地 加拿大
下载PDF
南翼山新近系上统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 被引量:13
14
作者 周海彬 戴胜群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45,共4页
南翼山油田含油层系油砂山油组储层岩性为湖泊碳酸盐岩,岩石类型包括颗粒灰岩、颗粒白云岩、藻灰岩、泥晶灰岩、泥晶白云岩以及部分细粒碎屑岩,其中主要储层岩性为颗粒碳酸盐岩。由于湖泊水体能量弱,沉积的颗粒碳酸盐岩粒度细,储集层孔... 南翼山油田含油层系油砂山油组储层岩性为湖泊碳酸盐岩,岩石类型包括颗粒灰岩、颗粒白云岩、藻灰岩、泥晶灰岩、泥晶白云岩以及部分细粒碎屑岩,其中主要储层岩性为颗粒碳酸盐岩。由于湖泊水体能量弱,沉积的颗粒碳酸盐岩粒度细,储集层孔喉细小。研究区裂缝欠发育,储层的储渗性能较差。油田投产以来,油井产能低,水井注水困难,采油速度低,开发效益差。因此,强化储层孔隙结构微观研究和渗流特征研究,是提高油藏开发水平和最终采收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翼山油田 新近系 湖相碳酸盐岩 储层特征 微观孔隙结构 渗流特征
下载PDF
超前注水机理及在特低渗透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强鸿 魏俊 +2 位作者 于红岩 贾宗建 司远征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5-26,共2页
针对下寺湾油田低渗透、低压、低丰度以及常规注水开发效果差和采收率低的特点,实施了超前注水开发技术,提高了水驱开发效果,井组产量明显增加。超前注水开发技术的成功应用,对陕北地区类似区块的开发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超前注水 应用 评价
下载PDF
油(气)水井套管封固堵漏技术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强鸿 周海滨 +2 位作者 魏俊 夏长淮 葛维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6-148,共3页
因地质因素、长期开采或固井质量不合格,造成油(气)水井油层套管固井水泥环窜漏、套管腐蚀穿孔、破损,使得油(气)水层系间相互窜通,严重影响油(气)水井的正常生产。化学堵漏施工作业要求既要封住管外水泥环窜槽或破损段,又要对射孔层和... 因地质因素、长期开采或固井质量不合格,造成油(气)水井油层套管固井水泥环窜漏、套管腐蚀穿孔、破损,使得油(气)水层系间相互窜通,严重影响油(气)水井的正常生产。化学堵漏施工作业要求既要封住管外水泥环窜槽或破损段,又要对射孔层和其它层系的伤害小,并能通过补孔(或重炮)解除伤害。研制出的SLD封固剂堵漏技术,具有封固强度高、韧性好、对储层伤害小、有效期长等特点,现场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 封固剂 堵漏
下载PDF
空气钻井技术对地质录井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8
17
作者 华学理 佘明军 +3 位作者 张建立 赵电波 邹士雷 李胜利 《录井工程》 2007年第1期5-8,共4页
空气钻井技术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钻井新工艺,在大幅度提高钻井效率、提高钻井施工队伍经济效益的同时,给地质录井工作者在施工现场判断地层岩性和确定油气异常显示方面带来了一系列困难。结合空气钻井在川东北普光气田的应用... 空气钻井技术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钻井新工艺,在大幅度提高钻井效率、提高钻井施工队伍经济效益的同时,给地质录井工作者在施工现场判断地层岩性和确定油气异常显示方面带来了一系列困难。结合空气钻井在川东北普光气田的应用情况,简要介绍了空气钻井原理,详细分析了空气钻井技术对地质录井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及其原因,结合实例提出了充分利用岩屑自然伽马录井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以应对空气钻井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地质录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钻井 岩屑 岩性剖面 自然伽马录井 图像识别技术
下载PDF
新民油田中洼北区块天然裂缝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双全 刘文英 +1 位作者 刘强鸿 许明旺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3期49-51,共3页
利用大庆头台油田水平井取心观察的天然裂缝发育特征、注水井开发动态资料,以及新民油田中洼北区块2口探井油层压裂人工裂缝的监测结果,研究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的发育特征和决定其发育程度的地质因素,分析裂缝成因、分布规律,确定出中... 利用大庆头台油田水平井取心观察的天然裂缝发育特征、注水井开发动态资料,以及新民油田中洼北区块2口探井油层压裂人工裂缝的监测结果,研究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的发育特征和决定其发育程度的地质因素,分析裂缝成因、分布规律,确定出中洼北新开发区块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的走向一致,均为东西向;以此结果确立中洼北区块合理的开发井网部署方案为:井排方向应平行于裂缝方向即东西向,且在井排方向上井距应拉大,以推迟后期注水产生的暴性水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心天然裂缝 压裂人工裂缝 开发动态 裂缝方向成因分析 裂缝分布规律 井网部署
下载PDF
多层段水泥封窜及配套工艺技术 被引量:5
19
作者 夏长淮 周海彬 +2 位作者 刘强鸿 邹士雷 贾宗华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40,共2页
油田开发过程中,各种因素导致的油层套管、固井水泥环发生窜漏,严重影响了油水井的正常生产。以往使用的化学封窜方法一般都存在着工序复杂、成功率较低和风险大等缺点。为此,研究出以"带压候凝"为主的多层段水泥封窜及配套... 油田开发过程中,各种因素导致的油层套管、固井水泥环发生窜漏,严重影响了油水井的正常生产。以往使用的化学封窜方法一般都存在着工序复杂、成功率较低和风险大等缺点。为此,研究出以"带压候凝"为主的多层段水泥封窜及配套工艺。现场应用表明,该工艺施工成功率高、可操作性强,具好良好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井段 封窜 超细水泥
下载PDF
下寺湾油田延长油井免修期工艺配套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詹建东 刘强鸿 +3 位作者 顾惠新 刘军 李键 樊温祥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64,5+4,共3页
下寺湾油田为典型的低渗透油田,平均单井日产液仅有6.5t,以抽油机举升方式为主,由于产液量低、流体特性差、井身结构复杂等特点,油井普遍存在着偏磨、出砂、结垢、腐蚀、结蜡等问题,2003年油井免修期仅308d,平均单井年检修1.2次。频繁... 下寺湾油田为典型的低渗透油田,平均单井日产液仅有6.5t,以抽油机举升方式为主,由于产液量低、流体特性差、井身结构复杂等特点,油井普遍存在着偏磨、出砂、结垢、腐蚀、结蜡等问题,2003年油井免修期仅308d,平均单井年检修1.2次。频繁的检修作业给油田开发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通过分析影响免修期的各种因素,加强机理研究并进行技术攻关,实施针对性配套防治技术,油井免修期指标不断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修井 配套技术 下寺湾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