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时期档案文献中的文学资料整理与研究
1
作者 陈莉莉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2,共3页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思想文化繁荣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留存的档案文献是研究民国文学、认识民国时期社会文化图景的重要史料。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阐述民国时期档案文献中文学资料的内涵、特点、价值等,总结...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思想文化繁荣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留存的档案文献是研究民国文学、认识民国时期社会文化图景的重要史料。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阐述民国时期档案文献中文学资料的内涵、特点、价值等,总结了当前整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文献整理规范化、健全资源共享机制、促进数字人文研究等方面的对策建议。这些举措对于完善民国时期档案文献整理体系,深化民国文学研究,推动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视野和方法的革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档案文献 文学资料 整理利用 文学研究
下载PDF
民间文学档案搜集的伦理困境与方法优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马玲玲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107,共4页
民间文学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档案资料的搜集整理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在梳理民间文学档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档案伦理视角切入,系统分析了档案搜集过程中遇到的伦理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多元主体参... 民间文学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档案资料的搜集整理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在梳理民间文学档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档案伦理视角切入,系统分析了档案搜集过程中遇到的伦理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强化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创新信息技术手段、拓展社会化利用服务等优化路径,以期为破解民间文学档案搜集工作的伦理难题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档案搜集 伦理规范 方法优化
下载PDF
典籍英译之中原神话传说故事翻译传播研究探析
3
作者 李小丽 杜永青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6期11-14,共4页
中原神话传说故事作为中国典籍文化的特色之一及中原传统典籍文化的重要代表,体现了华夏文明的根源和主干的突出成果。其题材内容和神话人物形象对我国历朝历代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内容的磅礴奔放,形式的多种多样,想象的多彩... 中原神话传说故事作为中国典籍文化的特色之一及中原传统典籍文化的重要代表,体现了华夏文明的根源和主干的突出成果。其题材内容和神话人物形象对我国历朝历代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内容的磅礴奔放,形式的多种多样,想象的多彩瑰丽等方面。本文通过梳理中原神话传说故事的翻译现状与问题,探寻以中原神话传说故事为代表的典籍英译的理想传播路径,进而加快中国典籍的英译传播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英译 中原神话传说 传播路径 研究探析
下载PDF
数智时代的档案文化:样态、挖掘与传播
4
作者 崔晓宇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1,115,共4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持续演进,档案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整合、智能化发掘、可视化展示、立体化传播将成为新常态,呼唤着档案工作在理念、路径、方法等层面进行系统性变革。系统解构了数智时代档案文化的新样态,阐释了档案文化价值的挖掘路径,提... 随着数字技术的持续演进,档案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整合、智能化发掘、可视化展示、立体化传播将成为新常态,呼唤着档案工作在理念、路径、方法等层面进行系统性变革。系统解构了数智时代档案文化的新样态,阐释了档案文化价值的挖掘路径,提出了创新档案文化传播策略。展望未来,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的协同联动,构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档案文化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档案文化服务效能,以更好地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文化 样态解构 价值挖掘 语义关联 知识图谱
下载PDF
安妮·埃尔诺社会自传体作品中的边缘叙事研究
5
作者 苟迎迎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1-94,共4页
法国女作家安妮·埃尔诺(Annie Ernaux)在其文学创作中,将“个人私密性”与“社会集体维度”相交织,构成了独特的“社会自传体”。安妮·埃尔诺往往以“我”“她”为叙述者,力图借个体展现广阔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边缘群体的... 法国女作家安妮·埃尔诺(Annie Ernaux)在其文学创作中,将“个人私密性”与“社会集体维度”相交织,构成了独特的“社会自传体”。安妮·埃尔诺往往以“我”“她”为叙述者,力图借个体展现广阔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边缘群体的生存状况,具体涉及性别的边缘叙事、阶级的边缘叙事和代际冲突下年龄的边缘叙事等,以此达到将细腻真切的个人体验与宏大壮阔的时代社会风貌相融合的叙事效果。同时,安妮·埃尔诺在其社会自传体作品中对边缘群体的关注,突破了女性作家的传统叙事窠臼,使得作品具有了更多丰富的审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妮·埃尔诺 社会自传体 边缘叙事
下载PDF
服饰色彩从文学借鉴到影视转换探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翟燕丹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I0015-I0016,共2页
色彩是大众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元素,运用色彩进行自我装饰是人类的原始本能,在从古至今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色彩对于服饰设计与形象塑造而言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服饰色彩的合理运用不仅能够突显出服饰的艺术张力与情感特点,而且可... 色彩是大众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元素,运用色彩进行自我装饰是人类的原始本能,在从古至今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色彩对于服饰设计与形象塑造而言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服饰色彩的合理运用不仅能够突显出服饰的艺术张力与情感特点,而且可以为人物形象的构建与塑造提供良好的辅助作用,并且有助于实现人物形象与服饰色彩的多元化融合与创新,诠释出人物复杂的性格心理、彰显其独特的人格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色彩 大众生活 服饰设计 情感特点 原始本能 形象塑造 性格心理 艺术张力
下载PDF
论当代文学中的上海城市书写——以《长恨歌》与《繁花》为例
7
作者 冯娟娟 《河南工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62-65,77,共5页
自开埠以来,上海便一直走在中国城市发展的最前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频繁的商业活动促使上海形成了中西交融的城市性格和文化精神。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关于上海的城市叙事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且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 自开埠以来,上海便一直走在中国城市发展的最前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频繁的商业活动促使上海形成了中西交融的城市性格和文化精神。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关于上海的城市叙事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且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风。随着历史的发展,上海叙事在当代文学中又呈现出新的面貌。王安忆的《长恨歌》与金宇澄的《繁花》作为当代上海城市书写的代表作品,在重建城市空间、描绘市民生活、捕捉上海的精神意蕴等方面都有着出色的表现。同时,两者也对当代上海在迅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世俗生活的瓦解与消亡、市民信仰的缺失与混乱、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值得人们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上海叙事 《长恨歌》 《繁花》
下载PDF
数字化印染技术对艺术创作过程与艺术作品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宇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123-125,共3页
随着数字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数字化印染技术凭借精准的色彩控制、复杂图案的快速生成以及对细节的无限放大等优势,提高了艺术创作的效率,拓展了设计师的创作边界。探究数字化印染技术对艺术创作过程与艺术作品的影响,能够为相关产... 随着数字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数字化印染技术凭借精准的色彩控制、复杂图案的快速生成以及对细节的无限放大等优势,提高了艺术创作的效率,拓展了设计师的创作边界。探究数字化印染技术对艺术创作过程与艺术作品的影响,能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印染技术 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
下载PDF
略论朝鲜文人成伣对道教文化的接受
9
作者 王雅静 苏祎霖 《天中学刊》 2024年第6期100-106,共7页
成伣不仅在诗歌中融入道教意象,展现自己的出世愿望,还通过创作步虚词、关涉道教的谣体、篇体、引体类游仙诗作等表达慕仙志向。其在野谈小说《慵斋丛话》中记录道教斋醮仪式,敷演家族亲友与鬼怪斗智斗勇的故事,还在《虚白堂集》中书写... 成伣不仅在诗歌中融入道教意象,展现自己的出世愿望,还通过创作步虚词、关涉道教的谣体、篇体、引体类游仙诗作等表达慕仙志向。其在野谈小说《慵斋丛话》中记录道教斋醮仪式,敷演家族亲友与鬼怪斗智斗勇的故事,还在《虚白堂集》中书写中国门神钟馗、韩国门神处容等。从中,我们不但可以窥见诸如曹植、李白、李贺的游仙诗,干宝、蒲松龄的志怪小说等对成伣诗文、小说的内容、主题和艺术风格的浸染,亦可看到道教俗神在古代韩国的传播及其新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伣 道教文化 游仙诗 《慵斋丛话》 《虚白堂集》
下载PDF
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的跨媒体传播效果提升
10
作者 时冰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9-102,共4页
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融媒体传播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档案文化创意产品跨媒体传播已成为提升档案文化影响力、助力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从跨媒体传播视角切入,剖析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优化供给、完善矩阵、创新机制... 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融媒体传播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档案文化创意产品跨媒体传播已成为提升档案文化影响力、助力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从跨媒体传播视角切入,剖析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优化供给、完善矩阵、创新机制、强化评估等提升传播效果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文化 文化创意产品 跨媒体传播 传播效果
下载PDF
个人风格的反叛发展——管虎电影的叙事艺术和创作分析
11
作者 刘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02-106,共5页
管虎作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之一,创作的电影作品都拥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其电影作品坚实有力,生动犀利,以冷静、纪实的表达讲述普通人的真实心路历程和日常生存状态。作品或多或少带有自传色彩,他的反叛性和客观性融化在对世俗的不满... 管虎作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之一,创作的电影作品都拥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其电影作品坚实有力,生动犀利,以冷静、纪实的表达讲述普通人的真实心路历程和日常生存状态。作品或多或少带有自传色彩,他的反叛性和客观性融化在对世俗的不满和精神无处安放的情绪中,且有愤懑的摇滚乐介入。经历中国电影日新月异的时期,管虎电影逐渐在艺术和商业制度上形成独特平衡,这些新的管虎电影,鲜明地描绘出中国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同时体现出管虎独特的叙事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虎 主题内涵 叙事艺术 影像风格
下载PDF
高群书电影的世相记录与人性书写
12
作者 王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29,共3页
从警匪片到谍战片,高群书导演凭借对叙事节奏与风格化影像的出色把控,总能令其作品获得口碑与票房的双赢。对高群书导演作品的研究不能浮于犯罪悬疑类型片的视角场域,世相记录与人性书写是高群书电影创作的核心追求,无论其何种类型电影... 从警匪片到谍战片,高群书导演凭借对叙事节奏与风格化影像的出色把控,总能令其作品获得口碑与票房的双赢。对高群书导演作品的研究不能浮于犯罪悬疑类型片的视角场域,世相记录与人性书写是高群书电影创作的核心追求,无论其何种类型电影都围绕这两方面展开。高群书导演的创作对“真实”有着近乎执着的追寻,甚至于创作中传达着鲜明的纪实精神,都赋予其作品强烈的纪实风格与现实意义,也是其作品真正走进大众内心并获得巨大共鸣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群书 中国导演 创作核心 电影叙事
下载PDF
从电影《狼图腾》看小说改编电影的故事化重构
13
作者 闫记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68-171,共4页
电影对小说的故事化重构是近年来热议的研究议题,主要以故事化重构的跨媒介文本为基础,通过对比小说与电影在主题烘托电影情感、情节影响受众体验以及人物紧凑叙事结构三方面的变化,阐释故事化建构对小说和电影两种不同媒介文本的深层... 电影对小说的故事化重构是近年来热议的研究议题,主要以故事化重构的跨媒介文本为基础,通过对比小说与电影在主题烘托电影情感、情节影响受众体验以及人物紧凑叙事结构三方面的变化,阐释故事化建构对小说和电影两种不同媒介文本的深层次影响,寻求以影像为手段进行故事化重构的规律。姜戎的小说《狼图腾》和让-雅克·阿诺导演的电影《狼图腾》为作为文学作品影视化的优秀案例,以此为研究对象来探究小说改编电影的故事化重构问题,并从中找出规律以及改编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图腾》 小说改编电影 故事化
下载PDF
媒介素养视角下的探究性文本阅读——以《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为例
14
作者 王文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69-71,共3页
信息化时代,学生提升媒介素养的需求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课文《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提升对媒介信息的分析、辨识与批判能力。通过对文本多重意... 信息化时代,学生提升媒介素养的需求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课文《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提升对媒介信息的分析、辨识与批判能力。通过对文本多重意蕴的挖掘、逻辑建构和语言表达的剖析,以及对不同媒介表达方式的比较,提升学生在面对多样化信息时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判断能力,并最终实现从文本理解到现实应用的迁移,助力新时代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深化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素养提升 探究性文本阅读 新闻评论 教学策略
下载PDF
论金宇澄《繁花》的艺术特色
15
作者 李亚楠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8-92,共5页
金宇澄的《繁花》围绕三位男主人公沪生、阿宝和阿毛的人生经历讲述了20世纪下半叶上海市井生活的百态。《繁花》作为一部地域小说,在题材上通过衣食住呈现鲜明的上海地方特色;在结构上采用双线并行、交叉叙述的叙述方式;在修辞手法上... 金宇澄的《繁花》围绕三位男主人公沪生、阿宝和阿毛的人生经历讲述了20世纪下半叶上海市井生活的百态。《繁花》作为一部地域小说,在题材上通过衣食住呈现鲜明的上海地方特色;在结构上采用双线并行、交叉叙述的叙述方式;在修辞手法上运用多种隐喻手法使小说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在语言风格上将上海方言与普通话巧妙融合,同时穿插多种方言,以人物对话推进故事情节发展,以宏大的视角囊括上海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作家对老上海的追忆和对现实的迷茫感伤,仿如一部上海“百科全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材 隐喻 上海方言 双线并行的结构
下载PDF
黄河文化视域下河南地方志民俗文化传承创新路径探析
16
作者 王文艳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4年第24期53-55,共3页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黄河中下游的河南拥有丰富多彩且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承载着河南人民的历史记忆、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是区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然而,在现代社会快速...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黄河中下游的河南拥有丰富多彩且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承载着河南人民的历史记忆、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是区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然而,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进程中,民俗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传承与创新民俗文化迫在眉睫。本文以河南地方志为依托,深入挖掘和利用其中的民俗文化资源,从不同方面探索民俗文化的传承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志 区域文化软实力 民俗文化资源 黄河中下游 民俗文化传承 文化视域 历史记忆 中华文明
原文传递
皮尔斯符号学视域下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符号传播路径研究
17
作者 苟迎迎 王雨欣 《新闻传播》 2024年第9期24-26,共3页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赢得了举世瞩目,同时向世界全面地展现了自信的文化大国形象。因此,本文以探索在强势西方话语权之下中国形象的塑造及其有效传播为目的,以皮尔斯符号学为方法,以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及其对符号的成功运用、互动式...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赢得了举世瞩目,同时向世界全面地展现了自信的文化大国形象。因此,本文以探索在强势西方话语权之下中国形象的塑造及其有效传播为目的,以皮尔斯符号学为方法,以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及其对符号的成功运用、互动式的符号传播过程,以及动态的符号意义生成为结果。结论和意义在于发现中国形象的塑造及其有效传播的可行性与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 皮尔斯符号学 符号 传播 中国形象
下载PDF
糊纸手工艺品的设计创新与市场拓展
18
作者 李昕雨 《造纸信息》 2024年第1期101-102,共2页
糊纸手工艺品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特殊地位。面对当代社会和经济的变革,这一古老的手工艺面临着设计革新和市场扩展的问题。设计的革新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理念的重新诠释、新材料的运用以及产品与当代审美的融合... 糊纸手工艺品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特殊地位。面对当代社会和经济的变革,这一古老的手工艺面临着设计革新和市场扩展的问题。设计的革新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理念的重新诠释、新材料的运用以及产品与当代审美的融合。而市场扩展则着重于品牌的塑造、营销渠道的拓展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市场策略调整。文章意在探讨如何通过设计和市场策略的创新,将糊纸手工艺品有效地融人现代社会,期望为糊纸手工艺品的传承和发展做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糊纸 手工艺品 纸艺设计
下载PDF
变革新闻报道语境 创新“游戏化”视角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丽佳 左丽娟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0-102,共3页
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报道语境产生了新的要求,新闻“游戏化”通过模拟新闻现场使受众代入情景获取信息以及在新闻报道中嵌入游戏环节的方法,成为全新的新闻报道传播模式。新闻“游戏化”满足了新闻受众的需求更新体验,也昭示着科技发展... 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报道语境产生了新的要求,新闻“游戏化”通过模拟新闻现场使受众代入情景获取信息以及在新闻报道中嵌入游戏环节的方法,成为全新的新闻报道传播模式。新闻“游戏化”满足了新闻受众的需求更新体验,也昭示着科技发展引领新闻媒介模式的变革。当前新闻“游戏化”仍面临真实与虚拟、客观与主观等方面的矛盾与挑战,亟须探求新一阶段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报道 游戏化 新闻游戏化
下载PDF
生态文明背景下古村落旅游生态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军 朱保安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3-65,共3页
近年来古村落旅游在全国范围蓬勃发展,逐步成为游客出行的主要目的地。但快速的商业化致使古村落旅游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古村落风格单一,特色不明显,发展雷同化,旅游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使得古村落发展陷入困境。生态文明背景下探求古村... 近年来古村落旅游在全国范围蓬勃发展,逐步成为游客出行的主要目的地。但快速的商业化致使古村落旅游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古村落风格单一,特色不明显,发展雷同化,旅游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使得古村落发展陷入困境。生态文明背景下探求古村落旅游的生态化发展策略,可对古村落旅游转型升级和永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更为今后古村落旅游生态化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生态文明 古村落旅游 生态化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