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8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系统也是“基础设施”——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信息化的体会 被引量:7
1
作者 姜在 杨小川 +1 位作者 张红 王志奇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信息化管理 医院信息系统 效益 问题 必要性 网络建设
下载PDF
中医医院组建中药研究开发机构的设想
2
作者 王映辉 黄世敬 姜在旸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5年第1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中药研究开发 中医医院 组建 化学药品 药物替代 医药发展 中药制剂
下载PDF
广安门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状况分析
3
作者 汪勤 《中国医院统计》 2005年第1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恶性肿瘤 广安门医院 中国中医研究院 医学研究机构 医疗市场竞争 现代科学方法 医疗服务水平 中医药事业 肿瘤科 医学文化 医学发展 医疗指标 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研究探讨 被引量:30
4
作者 熊露 田少霞 +1 位作者 范吉平 张学文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36,共4页
在基础研究方面,应用国内外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研究成果,提出应用中医药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可能是缺血性中风康复治疗的突破口之一。病因病机研究方面,结合多年临床心得,提出“外毒”致中假说及水瘀毒邪致中的病机观。临床研究方面,提出... 在基础研究方面,应用国内外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研究成果,提出应用中医药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可能是缺血性中风康复治疗的突破口之一。病因病机研究方面,结合多年临床心得,提出“外毒”致中假说及水瘀毒邪致中的病机观。临床研究方面,提出缺血性中风中医药超早期治疗理念。并主张重新认识外风在缺血性中风发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中医药疗法 外风 内生毒邪 超早期治疗 神经干细胞
下载PDF
刚柔辨证的中医心身医学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赵志付 熊抗美 +2 位作者 刘国 赵鹏 王永炎 《天津中医药》 CAS 2003年第4期69-71,共3页
心身疾病的主要病机在肝的疏泄失职而引起刚柔不能相济 ,进而波及其他脏腑 ,表现为气血阴阳的失调。以刚柔方法辨证 ,治疗应柔以制刚 ,刚以制柔 ,使其刚柔相济 ,心平气和。刚柔辨证具体分为两纲、四型。
关键词 刚柔辨证 中医 心身疾病 骨骼肌肉系统 外科系统 妇产科
下载PDF
基于信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研究思路 被引量:87
6
作者 王映辉 姜在旸 +6 位作者 闫英杰 刘保延 朱建贵 田琳 高荣林 李平 焦拥政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第1期98-105,共8页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整理工作的急迫形势及现行研究名老中医经验的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基于信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研究”的整体思路,...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整理工作的急迫形势及现行研究名老中医经验的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基于信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研究”的整体思路,并对其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老中医经验 临床诊疗 北京 整体思路 数据挖掘技术 整理工作 信息 经验研究 重大项目 形势
下载PDF
中医证候学研究与证候蛋白质组学 被引量:37
7
作者 刘为民 姚乃礼 +1 位作者 吴志奎 刘绍能 《中医药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1,共1页
总结近年来中医证候学研究方法 ,提倡将蛋白质组学引入中医证候分类及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中 ,用蛋白质差示二维电泳及生物信息学方法 ,从分子流行病学水平着重阐述中医证候分类的分子基础。
关键词 中医证候学 蛋白质组学 生物信息学 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下载PDF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42
8
作者 胡小梅 张培彤 +3 位作者 杨宗艳 李道睿 林洪生 刘亚娴 《中国肿瘤》 CAS 2007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制定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预先设计的观察表和临床证候诊断标准,按八纲、气血及脏腑辨证的原则,对282例中晚期NSCLC患者进行详细的中医辨证分型并做统计... [目的]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制定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预先设计的观察表和临床证候诊断标准,按八纲、气血及脏腑辨证的原则,对282例中晚期NSCLC患者进行详细的中医辨证分型并做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282例患者证候数为568个,两个以上证候的病例为213个,占总病例数的75.53%。证候分型主要包括如下13种:气虚血瘀型,气虚型,气虚痰湿型,气虚兼痰湿、血瘀型,气阴两虚型,血瘀型,痰湿兼血瘀型,气虚兼气滞、血瘀型,气滞血瘀型,痰湿型,阴虚型,气虚兼气滞、阳虚型,气虚痰热型。以气虚为主的兼证多见,占总病例数的56.73%。[结论]中晚期NSCLC证候分布复杂,单证少,复证多,含两个以上证候的复证多见,多为虚实兼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 中医证候 分布规律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中国神方丙治疗β-地中海贫血症的临床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吴志奎 陈双厚 +8 位作者 姜葆华 李承军 刘云 黄霞珍 陈朝 邱长春 王荣新 查月玉 黄有文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1年第5期37-40,共4页
β-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β-地贫)是世界性顽症之一,它是一种遗传性贫血,其分子基础是由于β-基因缺失或功能缺乏,使β-珠蛋白链不能合成导致早期造血障碍。其治疗以输血为主,有的用5氮胞苷(Azac),阿糖胞苷(Arac)羟基脲(HU)等化疗药物治... β-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β-地贫)是世界性顽症之一,它是一种遗传性贫血,其分子基础是由于β-基因缺失或功能缺乏,使β-珠蛋白链不能合成导致早期造血障碍。其治疗以输血为主,有的用5氮胞苷(Azac),阿糖胞苷(Arac)羟基脲(HU)等化疗药物治疗。刘氏曾报告马利兰虽能明显提高贫血恒河猴的r-基因表达,使HbF(抗碱血红蛋白)合成,临床上也有一定的效果,但上述这些药物均有很强的副反应。我们根据中医肾藏精生髓”的理论,采用滋补肾阴生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ALASSEMIA HEMOGLOBIN GLOBIN CHAIN Traditinal CHINESE MEDICA
下载PDF
癌症放化疗副反应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被引量:39
10
作者 张代钊 余桂清 李佩文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498-500,共3页
近30余年来,我国一些主要医疗科研单位通过临床实践,观察到运用中医中药对减少或控制癌症病人在放射治疗与化学药物治疗中所出现的副反应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已使11,000余例癌症病人在放化疗中能顺利地完成各个疗程的治疗。据本文大部分... 近30余年来,我国一些主要医疗科研单位通过临床实践,观察到运用中医中药对减少或控制癌症病人在放射治疗与化学药物治疗中所出现的副反应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已使11,000余例癌症病人在放化疗中能顺利地完成各个疗程的治疗。据本文大部分病例总结,中西医结合组(即放疗、化疗+中药)之疗程完成率在70~90%之间,而单纯放化疗组之疗程完成率为50~70%之间,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且中西医结合组之放化疗副反应亦明显轻于单纯放化疗组、生存质量也优于单纯放化疗组。现就放化疗中常见的一些主要症候、中医辨证、治疗原则、常用方药以及临床实验研究分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药物疗法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国神方补肾生血药抗衰老分子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崔京华 吴志奎 +6 位作者 陈双厚 姜葆华 刘凤云 黄霞珍 陈朝 何忠效 危巍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5-27,共3页
本文就补肾生血药作用的分子基础作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补肾生血药能明显提高老龄大鼠DNA合成代谢水平,提高骨髓有核细胞内DNA、核酸含量,明显提高DNA聚合酶活力。
关键词 补肾 抗衰老 DNA甲基化酶 骨髓有核细胞 鼠肝 分子机理 DNA合成 研究 酶活力 DNA聚合酶
下载PDF
银屑病中医证候的时相性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姜春燕 王莒生 +7 位作者 邓丙戌 陈凯 王萍 蔡念宁 陶毅 刘瓦利 瞿幸 赵一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719-721,共3页
目的对银屑病中医证候的时相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群体研究的方法,通过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的设计,调查银屑病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3个主要中医证候,在不同病期、病程等方面的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揭示银屑病中医证候... 目的对银屑病中医证候的时相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群体研究的方法,通过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的设计,调查银屑病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3个主要中医证候,在不同病期、病程等方面的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揭示银屑病中医证候的时相性。结果银屑病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证候的分布与病期、本次复发时间密切相关,而与总病程无关。结论银屑病3个主要证型之间存在着时相性,每一次发病初期为血热证,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转化为血燥证或血瘀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中医证候 时相性 临床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近况 被引量:5
13
作者 危剑安 黄霞珍 +2 位作者 孙利民 苏小游 周伟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0-392,共3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指全身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继而引起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本病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60岁以上老年人OP发病率约为59.8%,OP并发骨折的发病率约为9.6%,目前国内外对其研...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指全身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继而引起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本病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60岁以上老年人OP发病率约为59.8%,OP并发骨折的发病率约为9.6%,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已不断深入,但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本病辨证施治,整体调整,取得了显著疗效,在实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中医药疗法 预防 治疗 辨证施治
下载PDF
中医复方对肺癌患者抑瘤抗转移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林洪生 李树奇 朴炳奎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1998年第5期277-279,共3页
关键词 肺肿瘤 肺癌平 抑癌 抗转移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医内科心身疾病学研究概要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志付 熊抗美 +7 位作者 刘国 吴志奎 王寅 郭姜 杜菊香 王永炎 姚乃礼 路志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1-3,共3页
关键词 中医内科 心身疾病学 心理因素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型与免疫功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胡小梅 张文艺 +1 位作者 李道睿 王建国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43-1344,共2页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证型与T细胞亚群、IFN-γ、IL-4、IgG、IgA、IgM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8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成肺脾气虚型、痰湿瘀阻型、气阴两虚型、气滞血瘀型、肺肾阴虚型,并作相关测定...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证型与T细胞亚群、IFN-γ、IL-4、IgG、IgA、IgM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8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成肺脾气虚型、痰湿瘀阻型、气阴两虚型、气滞血瘀型、肺肾阴虚型,并作相关测定。结果:本组患者患者与正常对照比较,CD3、CD4、CD4/CD8、IFN-γ明显减少(P<0.001),而IL-4明显增多(P<0.001)。CD8、IgG、IgA、IgM无明显改变(P>0.05)。各证型组之间比较,按照气滞血瘀型、肺脾气虚型、痰湿瘀阻型、气阴两虚型的顺序,CD4、CD4/CD8、IFN-γ依次减少(P值分别为<0.05,<0.01,<0.01);而CD8、IL-4依次增多(P值分别为<0.05,<0.01)。CD3、IgG、IgA、IgM无明显改变(P>0.05)。提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证型可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免疫学 中医免疫学 证侯
下载PDF
基于临床医疗科研信息共享系统中医病-证-中药关联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胡金亮 张润顺 +1 位作者 周雪忠 张兴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05-909,共5页
目的:基于临床医疗科研信息共享系统,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病-证-中药研究为示范,探索建立-套中医多病种病-证-中药研究方法,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利用我院临床医疗科研信息共享系统构建数据库(数据来自2011年8月... 目的:基于临床医疗科研信息共享系统,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病-证-中药研究为示范,探索建立-套中医多病种病-证-中药研究方法,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利用我院临床医疗科研信息共享系统构建数据库(数据来自2011年8月~2013年3月间5000份格式化电子病历),数据预处理,运用水晶报表及复杂网络进行数据挖掘,获取AECOPD病-证-中药的频度关系,分析AECOPD不同证型临床用药特点。结果:痰热壅肺、痰瘀阻肺、肺肾气虚3个证候对应的中药均有甘草、陈皮、地龙、紫苏子、黄芩、红花等,痰热壅肺证除有清热、化痰药还有活血药,肺肾气虚证除有益气补肺肾药外兼有活血化痰药。结论:利用临床共享系统可用于临床大数据的处理,挖掘的结果可用于指导临床实践,为中医临床科研提供很好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疗科研信息共享系统 中医证候 水晶报表 复杂网络
下载PDF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7
18
作者 白宇宁 刘绍能 姚乃礼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74-77,共4页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辨证分型 肝纤维化 病因 病机
下载PDF
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药研究述评(上) 被引量:11
19
作者 唐旭东 王维武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8-90,共3页
消化系统疾病包含的病种很多,至今还有许多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尚未被现代医学完全阐明,更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中医药对此从基础到临床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成果,兹择要述评如下.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 中医药研究 中医药疗法 防治 胃轻瘫 肠易激综合征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世敬 危剑安 黄霞珍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71-873,共3页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20世纪末出现的新型重大传染病,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开展中医中药的研究,是寻找有效治疗艾滋病方法的途径.现就十几年来,中医药防治AIDS基础研究综述如下.
关键词 艾滋病 基础研究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